45水循环与水资源练习题及答案
课后练习水循环和水资源

课后练习水循环和水资源一、选择题读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 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②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③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④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2. 上图中在F 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A. 地下水补给湖水B. 跨流域调水C. 水库D. 海陆间大循环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并完成下题。
3.图甲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缓解城市涝灾;②缓解城市缺水;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③④⑤⑥D. ①②⑤⑥4. 图乙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A. 下渗B. 径流C. 蒸发D. 蒸腾5. “三天无雨苗发黄,千点急雨土冲光,山洪暴发遭大殃。
”此句俗语描述的地理现象与下列地区相对应的是( )A. 四川盆地B. 长江三角洲C. 黄土高原D. 华北平原 5. 若图示为海陆间循环,则( )A. 丙表示海洋,丁表示陆地B. B. 我国的冬季风属于环节①C. 我国③最丰富的时候,也是我国沿海台风登陆频繁的时候D. 在某一区域,若③越大,肯定是②越大引起的 7. 若图示为陆上内循环示意图,则A. 该种循环不可能出现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B.我国非季风区河流都只能参与该种形式的水循环C. 多瑙河的径流属于环节③D.伏尔加河与里海在水循环中对应图中的③与丁读“塔里木河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沿程变化图”,回答8~9题。
8. 塔里木河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 )A.呈正相关B.呈负相关C.关系不大D.相等9. 塔里木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和原因分别是 A .春季;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 B .夏季;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多 C .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锋面降水多 D .秋季;锋面活动频繁,锋面降水多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 图中小岛的水循环属于A. 海陆间循环B. 陆地内循环C. 海上内循环D. 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11. 从水循环来看,小岛①夏季水循环的速度较一年中其他季节慢 ②夏季水资源丰富,水循环比其他季节快 ③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循环的平均速度会加快 ④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水循环会出现异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及练习题答案教案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⑵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⑶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和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⑷通过对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了解,感受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
⑸通过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等活动,增强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2.教材说明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然界的水循环,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分析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感受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
前几节介绍了6种物态变化,而本节教材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云和雨等自然现象的成因,认识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首先通过图片(图4-38)让学生感知自然界中的水在进行着周而复始的循环,再综合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和成因;然后从水循环拓展开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发学生认识水资源,了解水的珍贵;最后通过图例说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旧教材没有这部分内容,新教材打破以往只重视知识体系的编排思路,通过水循环将物态变化的知识综合在了一起,另外“水循环”和“水资源”与第一节谈到的“全球变温”相呼应,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水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本节教学重点:本节内容既为学生综合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搭建了一个平台,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极好素材.分析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增强学生环境的意识和节水意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云、雨、雹、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的形成,涉及到多种物态变化,正确区分并合理解释它们的成因,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水循环的练习题

水循环的练习题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通过水循环不断地在大气、海洋、陆地之间进行循环。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再生和分配的重要过程。
下面是一些关于水循环的练习题,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探索和学习。
1.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答:水循环是指水在不同的地球系统之间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
首先,太阳能使水体中的水分子蒸发形成水蒸气,升入大气层。
蒸发通常发生在海洋、湖泊、河流和土壤表面的水体上。
其次,水蒸气在冷却后凝结成水滴,形成云的形态。
这个过程称为凝结。
继而,云中的水滴聚集成为更大的水滴,变得足够重以至于无法被大气中的上升气流支持而掉落。
这样的水滴通过降水的方式返回陆地或海洋。
最后,一旦水滴降落到地表,它们可能会流入河流、湖泊和下水道,形成地表径流。
一部分水滴也会渗入土壤并蓄积为地下水。
这样,水便完成了一个循环,继续在不同的地方和形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解释水循环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水循环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重要性。
首先,水循环维持了地球上的水资源,并确保水的再生和分配。
这使得我们能够获得新鲜的水源,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
同时,水循环也为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了水分,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其次,水循环影响着气候和天气的形成。
水蒸气在大气中的运动导致了云的形成和降水的发生,调节了地球上的温度和湿度。
这种调节作用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和气候变化研究都至关重要。
此外,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水质。
通过地表径流和渗漏,水循环有助于将污染物从一个地方转移至另一个地方,并帮助净化水源。
这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水循环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维持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调节了气候和天气以及维持了水质的良好状态。
3. 水循环与全球变暖的关系是什么?答:水循环与全球变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相应增加,加速了水的蒸发过程。
水循环与水资源测试题有答案

4.5水循环与水资源测试题一、选择题。
1.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 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 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 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2.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措施中的()A. 采用大量的冰块使其熔化吸热达到降温的目的B. 用电风扇猛烈的吹使其降温C. 用干冰的升华吸热来获得干燥和低温的室内环境D. 用喷雾的方法加快蒸发吸热来降温3.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C.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 “轻柔的雪”是凝华现象4.入春以来,某市各地低温干旱少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下列关于干旱少雨主要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气中水蒸气太多B. 大气中缺乏水蒸气C. 大气温度偏低D. 大气温度偏高二、填空题5.把与下列过程相关的物态变化填在题后的横线上:(1)冬天挂在室外的衣服变干(2)冷藏的瓶子在常温下外表出汗(3)用久的灯泡丝变细(4)点燃的蜡烛“流眼泪”.6.冰山上的积雪有的直接变成水蒸气升上天空;有的变成水,汇入江河;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成小水滴,有的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三、实验题7.以下是我们前不久做的两个实验:A.如图甲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
依据现象,判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
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碘蒸气才能凝华,说明凝华热。
B.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
(1)采用这种“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
(2)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3)图丙是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4)该物质的熔点是℃;该物质在10分钟时处于态.;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min.(5)分析丙图可知,该物质固态比液态时升温。
五年级科学水循环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水循环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表和地下的循环过程。
下列哪个是水循环的关键步骤?A. 蒸发B. 下雨C. 收集D. 流动答案:D2. 在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导致水蒸发的因素?A. 大风B. 高温C. 湿度低D. 晴天答案:B、C、D3. 下列哪些现象是由于水蒸发造成的?A. 海洋中的盐分增加B. 大气中形成云C. 湖泊的面积减小D. 地下水的含量增加答案:B、C4. 下列哪个是水在地球上流动的途径?A. 河流B. 大海C. 雨水D. 山泉答案:A5. 下列哪个现象和地下水有关?A. 山泉的涌出B. 河流的形成C. 雨水的蒸发D. 大海的扩张答案:A二、填空题1. 水蒸发转化为水汽后,形成_________。
2. 云中的水汽凝结后形成_________。
答案:雨滴3. 陆地上雨水流动形成的河流和湖泊属于_________水。
答案:地表4. 经过大气层的降水进入地面后,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_________。
答案:地下水三、解答题1. 请简述水蒸发的过程。
答案:水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当水受热后,分子的能量增加,部分分子能够克服表面张力逃离水面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在大气中上升,冷却后形成云。
2. 解释水循环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答案:水循环对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至关重要。
水循环使得水资源能够不断重新分配,滋润了土地,并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同时,水循环还通过降雨滋养了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维持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为动植物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对于人类而言,水循环也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饮用水和工业用水,保证了人类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水蒸发的过程并记录结果。
答案:将一定量的水倒入一个透明的容器中,标记水面的位置。
放置容器在日光照射的地方,每隔一段时间观察水面的变化,并记录水面的下降情况。
4.5水循环与水资源练习

4、冬天,松花江两岸的树上形成美丽的雾凇。 属于 凝华 现象,这一过程 放热 (吸热或放热)
当堂训练: 1. 物质从 固 态 直接 变成 气 2. 凝华由 气 态 直接 变成 固 3. 升华 吸 热,凝华 放 热。
态叫升华。
态的现象。
4、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灯丝变细、北方冬天窗户结 窗花、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雪堆(或冰雕)没有熔化 变小、固体清香剂消失、霜、树挂、灯泡壁变黑、雾凇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先液化再凝固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生活中的“出汗、流汗、白气、白粉”是怎样形成的?
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熔化现 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 凝 华现象
是升华的: 衣服干了 灯丝变细 卫生球变小 雪堆变小 固体清香剂 是凝华的: 结窗花 霜 树挂 变黑 雾凇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 A.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 ( D )
B.下雪后地面变的潮湿
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 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 6、关于霜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在物体上形成了霜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C ) A.水结成冰 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 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
【联系生活
知识拓展】
1、严寒的冬天,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也会干。 属于 升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 (吸热或放热) 2、刚从冰箱内那出的冻肉上结一层冰粉。 属于 凝华 现象,这一过程 放热 (吸热或放热) 3、白炽灯用一段时间后灯丝会变细。 属于 升华 现象,这一过程 吸热 (吸热或放热)
水循环与水资源测试题及答案

水循环与水资源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
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 000 m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
据此回答1~2题。
1.“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①纬度高,全年气温低②有高大山脉分布③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④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⑤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A.①②B.③④C.②⑤D.④⑤2.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A.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B.水源地将随全球变暖海拔降低C.补给依靠江河、湖泊D.由冰雪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解析:1.C 2.D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这个地带多高大山脉,形成冰川较多,冰川融化提供较多的优质水源。
第2题,由材料中信息“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可判断答案D项正确。
《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域》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
图1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图2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4.据图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A.2点前后B.6点前后C.12点前后D.18点前后解析:3.C 4.C第3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有海水的蒸发,有塑料薄膜上的降水,塑料薄膜上水的径流,没有水汽输送环节,故选C。
第4题,获取最佳时期是薄膜上气温和薄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温差最大水汽凝结最多,据图2可知此时位于中午前后,故选C。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大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C.东亚地区:环节②水量7月份较大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7月份较小6.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解析:5.C 6.C第5题,环节③为地表径流,地中海地区夏季降水少,地表径流量较小,A错;环节②为降水,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1月降水少,B错;环节②为降水,东亚地区7月份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C正确;环节⑥为水汽输送,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7月份为冬季,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D错。
小学五年级科学水循环2024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水循环2024练习题及答案1. 选择题(1)水循环描述的是以下哪个过程?A. 水变成水蒸气B. 水蒸气变成水C. 水变成冰D. 水从地面上升到大气中,再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上答案:D(2)当水升华成为水蒸气,它会变成什么样?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非常热的水答案:A(3)以下哪个过程会导致云的形成?A. 水蒸气变成水B. 水变成水蒸气C. 水蒸气变成冰晶D. 水变成云朵答案:C(4)雨水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A. 地面上的水蒸发B. 云中的水蒸发C. 地壳运动D. 雪融化答案:B2. 填空题(1)水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个重要过程。
答案:蒸发、凝结、降水、地面径流(2)当水蒸气在空气中冷却,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
答案:云(3)地球表面上最主要的淡水资源是____________。
答案:湖泊和河流(4)地面径流是指雨水从地面流入_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_。
答案:河流;海洋3. 解答题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请描述水蒸气是如何从水变成水蒸气的。
答案:当太阳照射到水面上时,水分子会得到能量并快速运动。
部分水分子的运动能量会足够大,以克服大气压力,从水的表面逃逸成为气体形式的水蒸气。
(2)请解释为什么云能悬浮在空中,并不掉落到地面上。
答案:云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非常轻,由于空气中存在上升的气流或风力的作用,小水滴可以在空中悬浮并形成云朵。
(3)请简述降水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当云中的水滴足够多,并且云内部的水滴足够大,它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雨滴。
当雨滴的体积增大到不能再被云内的上升气流支持时,雨滴就会从云中下落,形成降水。
4. 答案选择题答案:(1)D(2)A(3)C(4)B填空题答案:(1)蒸发、凝结、降水、地面径流(2)云(3)湖泊和河流(4)河流;海洋解答题答案请参考上述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循环和水资源
[沪科粤教版§ 4.5 内容]
一、单选题:
1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A.两个物体的密度不同
B.两个物体的比热不同
C.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
D.两个物体的热量不同
2、生活中用的高压锅, 是用增大锅内_______ 的方法使锅内液体的_________ 升高, 从而更快地煮熟饭菜.
A. 压强
B. 温度
C. 对流
D. 沸点
3 、寒冬季节, 缸里盛满水放在露天, 天亮以后, 发现水缸破裂: ()
A.水缸本身被冻裂的
B.水结冰缸被胀裂的
C.水的体积缩小,水缸体积收缩而造成的
D•水缸在低温情况下承受力减弱,材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把冰的熔点选作温度计的定点之一,其原因是: ()
A•水的凝固点是所给的最低温度
B.所有冰的温度都是0C
C•水的凝固点是一个准确的并且易于重复获得的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一只金属圆球的球半径与一块金属块上的小孔的半径相等,金属球恰好能穿过小孔,倘若将球和金属块同时放在热水中受热,则球能否在水中穿过小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能,金属块受热,小孔半径减小
B.能,金属球和金属块中的小孔半径增大相等
C•能,金属块中小孔的半径增大
D. 无法确定
6、杯中装有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若把杯中的水全部换成煤油,则冰熔化后杯中的液面是: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7、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 它的刻度是把______________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____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A.热胀冷缩
B.冰水混合物
C.热缩冷胀
D.沸水
二、填空题:
8、在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时,能观察到:当刚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热水里时,管
内液柱先是略微下降,然后再上升的现象,液体略微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 .
9、把两块0C的冰互相摩擦,做了3344焦的功.如果做功的过程中转化的热能只有60%被冰吸收,有______________ 克的冰熔解成0C的水.(冰的熔解热为3.36 X105焦/千克)(答案取整数)
10、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液体和固体的热膨胀情况相比较,热膨胀现象最显著的是
________ ,热膨胀现象最不显著的是__________ .
11>已知在通常情况下液态氢的沸点是一253C,固态氢的熔点是一259 C,则一260C的
氢是 ________ 态,一251 C的氢是 ________ 态.
12、在物理学中,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 的物理量.在通常情况下,物体的体积随着温
度升高而 ________ ,温度降低而________ .
13、我们在初冬看到草地上的霜,这是空气中的____________ 而成的,平时看到草地上的露
水是由空气中的 __________ 而成的.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走进暖和的屋内时镜片
要变模糊,这是由于空气中的 __________ 而造成的.
14、为了防止物体热膨胀产生的破坏作用,两根火车铁轨接头处要 ____________ ,长的铁桥其中的一端要架在滚子上让它 __________ ,不致损坏•工厂里的蒸汽导管的中部装有弯曲的
________ ,使导管不致损坏.
三、简答论证题:
15、把下面左边的物理现象与右边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用直线连起来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竹凝华
备天情晨草木上的霜液化
岀炉的钢水变成钢錠升华
优T丝变细白炽
熔化
灯泡用久了誘十耳
凝固
往发热的病人身上擦洒精会降温汽化
参考答案
1、C
2、A;D
3、B
水结冰体积膨胀•
4、C
5、D
6、B
P冰〉p煤油
解:分析冰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冰块沉在杯底,冰化水后质量不变,但体积减小
冰未化前:V排=V冰冰化成水后:V冰〉V水
所以V排〉V水
可知液面下降•
7、A;B;D
8 当温度计插入热水时,由于热膨胀,玻璃膨胀,而里面的水银来不及做相应的膨胀
故略微下降.
9、6
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注意单位•
解:n w =加
伸60% X3344焦十士士
艮恥炸焦/千克=2X10千克K克
10、气体,固体
11、固,气
12、冷热程度,增大,减小
13、水蒸气凝华,水蒸气液化,水蒸气液化
14、留有空隙,自由伸长,伸缩管
1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