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照明发展史

合集下载

光源的发展历程简介

光源的发展历程简介

1962年,通用电气公司的Nick Holonyak Jr.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支可实际 应用的可见光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s),从而掀起了人 类自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以来照明史的第二次革命。
未来的主流灯具,必将是具有光效高、节能、寿命长、体积小、使用方 便等多重优势的LED灯。
大约公元前7万年人们开始制作灯具如膏灯和烛灯即后世所言的油灯和烛台1801年英国化学家humphrydavy将铂丝通电发光并于1810年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
远古时代,人们没有任何人工照明设备,只能日出而作、日 落而息
早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人们开始将火用于生活之中, 以火照明,开启人类探索人工照明第一步。
大约公元前7万年,人们开始制作灯具,如膏灯和烛灯,即后 世所言的油灯和烛台
1801年,英国化学家Humphry Davy将铂丝通电发光,并于1810年发明了 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
1879年,美国发明家Thomas Alva Edison发明白炽灯泡,这 是人类第一盏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
1879年5月28日(清光绪五年四月初八),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工 程师毕晓浦(J. D. Bishop)在乍浦路一幢仓库里,点燃碳极弧光灯,中 国第一盏电灯问世。
1882年7月15 盏电灯,中国的大地上亮起了第一盏路灯。
1901年,美国的发明家Peter Cooper Hewitt获得了首个低压汞放电灯的 专利,这是现代荧光灯的原型。

关于灯的故事

关于灯的故事

关于灯的故事一、引言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它照亮了我们的生活,也承载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从最早的火把,到现代的LED灯,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讲述关于灯的故事,带您领略灯的魅力。

二、古代灯具1. 火把人类最早的照明工具是火把。

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点燃木材或草料来照亮黑暗。

火把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光明,还成为了狩猎、围猎和战争的重要工具。

2. 陶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陶器制作灯具。

陶灯具有耐热、易清洁等特点,成为古代家庭常用的照明工具。

在中国,战国时期的陶灯造型多样,如豆形灯、簋形灯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现代灯具1. 电灯19世纪末,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灯应运而生。

爱迪生的白炽灯泡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夜晚变得如同白昼。

随后,荧光灯、LED灯等新型电灯不断涌现,为现代生活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光环境。

2. 智能化灯具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灯具不仅具有照明功能,还具备了智能化特点。

智能灯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语音控制调节亮度、色温等参数,实现个性化照明。

此外,智能灯具还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四、灯的文化意义1. 照明功能灯的照明功能是基础,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光照条件。

无论是家庭、办公室还是公共场所,灯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2. 艺术价值灯具的设计和造型往往体现了当时的文化和审美观念。

从古代的陶灯到现代的LED灯,每一款灯具都承载了设计师的创意和匠心。

同时,灯光也常常被用来营造氛围和情感表达,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

3. 象征意义在许多文化中,灯具有象征意义。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常被视为团圆和祥和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蜡烛则代表希望和祈祷。

这些象征意义使得灯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五、结语灯,作为一种伴随人类发展的工具和艺术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从火把到现代LED灯,从简单的照明功能到智能化、个性化的照明体验,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漫话人类照明史

漫话人类照明史
放 在 有 小 洞 的囊 内 ,利 用 麟Fra bibliotekl 黼慧
界 的 夜 间 、室 内 照 明 绝 大
多 数 都 是 采 用 日光 灯 。 日
光 灯 与 传 统 的 白炽 灯 比 起 来 , 具 有 使用 寿命 长 , 发 光 效率 较 高 , 照光 面 积大 , 可 调 整 成 不 同光 色 等 优 点 。
涂 在二 极 管 或灯 罩 上 的荧 光 粉 以及 隔  ̄J ' t - 界 的灯 罩 。 当底部 的二极 管 ( 通常 是半 导体材 料 ) 接受 电能 的激发 后 . 产 生 电子 与 电洞 对 , 当 电子 与 电洞 再 结 合 的时 候 ,
1 8 7 9年 1 0月 2 1 E t. 在 美 国新 泽 西 州 的 一 间 积 满 灰 尘 的实 验 室 里 ,爱 迪 生 把 很 细 的 碳 化 纤 维 丝 封 在 一 个玻 璃泡 里 面 , 利用 真 空泵把 玻璃 泡里 的空气抽 走 , 再 稳 定地供 给 电压 , 使 灯 丝 变 成 一 个 很 稳 定 的 明亮 光 源 ,
白光 发 光 二 极 管
萤火 虫 的身体 尾部 有一 个发 光器 , 包含 三 个部 分 : 皮肤 、 发 光细 胞和 反射层 。 由发光 细胞所 发射 出来 的光 线 , 由于 反 射 层 的 反 射 而 显 得 更 明 亮 。 发 光 细 胞 中 的 主 要 物 质 是 虫 荧 光 素 和 荧 光 酶 。荧 光 素 是 产 生 光 能 的 来 源 , 荧光 酶则 是催 化剂 。当萤火 虫开 始活 动 时 , 呼 吸 加 快 , 体 内 吸 进 大 量 氧 气 , 氧 气 通 过 小 气 管 进 入 发 光 细 胞 。 荧 光素 在荧光 酶 的催化 作用 下 , 便 开 始产 生 氧化反 应 . 导致 腹 下发 出光 亮来 。 又 由 于 萤 火 虫 不 同 的 呼 吸 节 律, 便 形成 时 明时暗 , 看起 来一 闪一 闪 的“ 小星 星 ” 。  ̄ tJ ' t - . 由 于 荧 光 素 转 换 能 量 的效 率 很 高 , 其 中 只 有

照明发展综述

照明发展综述

照明发展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照明发展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创新,为人类生活和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便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照明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改善,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形式和功能。

本文将从古代照明方式、近现代照明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照明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探讨照明领域的进步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古代照明方式古代人类在没有电力的时代,主要依靠火种、灯火等方式进行照明。

最早的照明工具是火把和火炬,可以让人们在黑暗的夜晚行走和工作。

古代的灯具主要有油灯、蜡烛、提灯等,虽然照明效果不如现代照明设备,但在当时却是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古代的照明方式虽然简单粗糙,但却为后来的照明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近现代照明技术的发展19世纪工业革命的到来,推动了照明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以煤气灯、电灯为代表的新型照明设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灯具,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照明工具。

20世纪初,爱迪生发明了第一种商业化的电灯泡,开创了现代电气照明时代的序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LED等高效节能照明技术逐渐成熟,为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提供了更加智能化和环保的照明解决方案。

三、未来照明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照明技术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智能照明系统、太阳能照明、光纤照明等新型技术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和节能的照明体验。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照明将更加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篇示例:照明发展综述照明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创新。

从古代的火把、蜡烛到如今的LED灯、智能照明系统,照明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本文将对照明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照明技术的发展方向。

1. 古代照明技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照明技术主要依靠自然光源,如太阳、月亮和星星。

人类照明发展史.doc

人类照明发展史.doc

人类照明发展史作者:彭湛峰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7年第06期囊萤夜读照明对于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古时候的人利用烧油、点蜡烛等方式获得灯光,甚至利用夜间可以发光的萤火虫作为光源。

1700年前中国晋朝时期,有个名叫车胤的人,从小好学不倦,连夜晚的时间也不肯放过。

但是由于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所以每到夏夜,他就抓来许多萤火虫,放在有小洞的囊内,利用萤火虫的光来看书。

结果苦学的车胤终于出人头地,最后官至吏部尚书。

萤火虫的身体尾部有一个发光器,包含三个部分:皮肤、发光细胞和反射层。

由发光细胞所发射出来的光线,由于反射层的反射而显得更明亮。

发光细胞中的主要物质是虫荧光素和荧光酶。

虫荧光素是产生光能的来源,荧光酶则是催化剂。

当萤火虫开始活动时,呼吸加快,体内吸进大量氧气,氧气通过小气管进^发光细胞.虫荧光素在荧光酶的催化作用下,便开始产生氧化反应。

导致腹下发出亮光来。

此外,由于虫荧光素转换能量的效率很高。

其中只有约2%-10%的能量浪费在热能上,其余能量都用来发光,因此萤火虫的发光可以称为一种“冷光”,物理学家认为这是非常理想的灯光。

白炽灯泡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尝试各种方法以获得光源。

1879年10月21日,在美国的一间实验室里,爱迪生把很细的碳化纤维丝封在—个玻璃泡里面,利用真空泵把玻璃泡里的空气抽走,再稳定地供给电压,使灯丝变成一个很稳定的明亮光源,电力照明的时代从此降临。

灯丝最早以碳来制作,后来全都改用钨丝,原因是钨的熔点高,不容易损坏,且光谱特性较佳,具有抗热抗冷的强度。

当—个电阻很大的灯丝通过越来越大的电流时,灯丝开始发热并且发光,一直达到白炽的光色。

白炽灯泡后来经过改良以适应特殊需求,因此可再细分为普通照明灯、高压和低压电灯、卤素灯、红外线灯等种类。

但是大致而言,白炽灯泡若要作为大型房间或大范围的空间照明器材,还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日光灯日光灯(又称为荧光灯)可以说是室内照明非常重要的发明,现在全世界的夜间室内照明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日光灯。

照明技术的发展

照明技术的发展

照明技术的发展1879年,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结束了人类“黑暗”的历史。

它只利用电能的10%-20%,其余的80%-90%的电能以热损耗的形式被浪费掉。

1902年,美国的黑维特发明了水银灯。

19l0年,法国科学家注意到莫尔在1895年做的一个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莫尔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灯管中,充入少量的二氧化碳,然后给以高压,使它放电,结果灯管发出白光。

克劳特根据莫尔的实验,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灯管中,分别充入氖、氩、氦等惰性气体。

他发现,充入氖气,灯管会发出红橙色的光;充入氖和氩的混合气,灯管会发出蓝色的光;充入氖和水银的混合气,灯管会发出绿色的光;充入氦气,灯管会发出金黄色的光。

如果在管内壁涂不同荧光物质,灯光的色彩将更丰富。

克劳特获得了霓虹灯的发明专利,1938年美国通用电子公司的研究人员伊曼,制作了与水银灯性能截然不同的荧光灯。

由于荧光的成分与日光相似,因此人们也叫它“日光灯日。

1962年,霍洛尼亚柯制成世界上第一支发光二极管(LED)。

1963年,他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红光的半导体激光器。

这种激光二极管目前是CD、DVD、播放机、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的关键部件。

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人类才开始进入到电光源的照明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光源不断发展: 1931年发明低压钠灯,1936年发明荧光灯和高压汞灯, 1959年发明卤钨灯,1964 年发明金属卤化物灯, 1965年发明高压钠灯, 1973年发明三基色荧光灯,1980年发明紧凑型荧光灯, 1991年发明高频无极灯等。

电光源是构成照明系统的主体, 123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其品种已超过 3000 种,规格已达到 5万多种。

品种规格繁多的优质电光源产品的诞生,为人类迈进绿色照明的光文化时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31年,GE发明了最早的高强气体放电灯–高压汞灯。

随后,GE又在1962年发明了高压钠灯,1964年发明了金属卤化物灯.19世纪初﹐英国的H.戴维发明碳弧灯1978节能灯的发明者飞利浦公司。

灯具的发展历程

灯具的发展历程

灯具的发展历程灯具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用来照明的装置,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灯具的设计和功能也不断发展。

下面将介绍灯具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照明工具是火把。

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懂得利用火焰来驱赶野兽和提供热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开始用燃烧的材料来制造台灯,如油灯。

油灯是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燃烧油脂,通过芯纸的吸油作用来提供光源。

尽管这种灯具不方便携带,并且容易起火,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油灯一直是主要的照明工具。

19世纪末,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开始用电来照明。

第一代电灯是以电弧光为光源的碳弧灯,它通过电流在两个碳芯之间产生电弧,产生明亮的光线。

不过,碳弧灯有着电流大、寿命短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常见。

随后,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改良了灯泡的设计,于1879年发明了第一颗实用的电灯泡。

爱迪生的电灯泡采用了镀铝制成的丝状灯丝,通过电流的通电,灯丝发热,产生了明亮的光线。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爱迪生的电灯泡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随后,人们对灯具的设计进行了更多的探索和创新。

20世纪上半叶,荧光灯问世,这种灯具利用了荧光物质的发光原理,通过启动装置放电形成紫外线,然后激发荧光粉产生可见光。

荧光灯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泡,更加节能高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照明装置。

此外,人们还发明了卤素灯、氙灯等新型灯具,这些灯具在应用领域上有不同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医疗、舞台灯光等领域。

为了追求更高的节能和环保性能,LED灯的发展改变了整个照明行业的格局。

LED灯具是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照明装置,具有耐用、节能、无污染等特点,成为当今照明行业的主流产品。

随着技术不断的进步,LED灯具的光效和使用寿命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而且,LED灯具还可以调节颜色和亮度,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照明需求。

在现代社会,灯具不仅仅是用来提供照明的工具,还具有装饰和表现功能。

现代灯具发展历程

现代灯具发展历程

现代灯具发展历程灯具作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照明设备,在现代社会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灯具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很早的时候,人类使用的灯具主要是以火为光源的,比如火把、油灯等。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金属制成的灯具,如铜制的灯台和铁制的灯臂。

然而这些灯具存在着灯光暗淡、燃烧时间短等问题,限制了人们的照明需求。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灯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随着电力的普及和使用,人们开始探索利用电能作为灯具的能源。

187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成功地研发出了第一种实用的电灯泡。

这种电灯泡使用了碳丝作为发光材料,通过通电加热达到发光的效果。

爱迪生的这一发明标志着人类灯具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灯具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随着电灯泡的出现,灯具的形态也开始丰富起来。

灯具的设计和制造技术逐渐提高,人们开始使用各种不同材质和样式的灯罩,使得灯光更加柔和和舒适。

同时,人们还开始研究和应用灯具的色温和亮度调节,以满足不同场合和需求的照明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灯具逐渐崭露头角。

智能灯具利用无线通讯技术和传感器,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调节灯光亮度、色温等参数。

智能灯具还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光线亮度,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智能灯具还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联动,实现智能家居的实现。

现代灯具不仅仅是照明工具,更是艺术品和设计理念的体现。

人们开始注重灯具的风格和造型,追求独特和精致的设计。

一些设计师和艺术家将灯具设计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造出许多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灯具。

这些灯具不仅仅是实用的照明工具,更是室内装饰的重要元素,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艺术的氛围。

总的来说,现代灯具经历了从火把到电灯泡,再到智能灯具的演变,不断满足人们对照明的需求和追求。

灯具不仅提供照明功能,更注重设计和艺术性,成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相信未来的灯具将更加智能和环保,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照明发展史
囊萤夜读
照明对于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古时候的人利用烧油、点蜡烛等方式获得灯光,甚至利用夜间可以发光的萤火虫作为光源。

1700年前中国晋朝时期,有个名叫车胤的人,从小好学不倦,连夜晚的时间也不肯放过。

但是由于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所以每到夏夜,他就抓来许多萤火虫,放在有小洞的囊内,利用萤火虫的光来看书。

结果苦学的车胤终于出人头地,最后官至吏部尚书。

萤火虫的身体尾部有一个发光器,包含三个部分:皮肤、发光细胞和反射层。

由发光细胞所发射出来的光线,由于反射层的反射而显得更明亮。

发光细胞中的主要物质是虫荧光素和荧光酶。

虫荧光素是产生光能的来源,荧光酶则是催化剂。

当萤火虫开始活动时,呼吸加快,体内吸进大量氧气,氧气通过小气管进^发光细胞.虫荧光素在荧光酶的催化作用下,便开始产生氧化反应。

导致腹下发出亮光来。

此外,由于虫荧光素转换能量的效率很高。

其中只有约2%-10%的能量浪费在热能上,其余能量都用来发光,因此萤火虫的发光可以称为一种“冷
光”,物理学家认为这是非常理想的灯光。

白炽灯泡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尝试各种方法以获得光源。

1879年10月21日,在美国的一间实验室里,爱迪生把很细的碳化纤维丝封在―个玻璃泡里面,利用真空泵把玻璃泡里的空气抽走,再稳定地供给电压,使灯丝变成一个很稳定的明亮光源,电力照明的时代从此降临。

灯丝最早以碳来制作,后来全都改用钨丝,原因是钨的熔点高,不容易损坏,且光谱特性较佳,具有抗热抗冷的强度。

当―个电阻很大的灯丝通过越来越大的电流时,灯丝开始发热并且发光,一直达到白炽的光色。

白炽灯泡后来经过改良以适应特殊需求,因此可再细分为普通照明灯、高压和低压电灯、卤素灯、红外线灯等种类。

但是大致而言,白炽灯泡若要作为大型房间或大范围的空间照明器材,还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

日光灯
日光灯(又称为荧光灯)可以说是室内照明非常重要的发明,现在全世界的夜间室内照明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日光灯。

日光灯管比起传统的灯泡来,具有使用寿命长、发光效率较高、照光面积大、可调整成不同光色等几项优点。

日光灯通常是一个长型的圆柱管,里面包含极微量的汞及少量的隋性气体(氩气或氖气)。

通电后,灯管两端的电极引发高压放电,游离管中的隋性气体产生电弧,激发汞蒸气发射波长较短的紫外光。

涂抹在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吸收紫外光,再转换成可见光。

若变更荧光粉的种类,便可以得到适合不同场合的灯光,如适合办公室与工厂的冷白光,适合用在温暖社交环境中的温白光,以及一般家庭、学校等场合的日光灯。

日光灯的使用,满足了人类绝大多数场合的需求,虽然各式各样的电灯仍陆续在开发中,然而截至20世纪,依旧无法发明出比日光灯更符合人类需求的灯具。

日光灯虽然有许多的优点,但最大的―个缺点就是日光灯管非常消耗电力,绝大多数的电能都消耗在热能上。

此外,灯管中的汞对于地球环境的污染影响很大,因此,寻求新的照明设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白光发光二极管
基于以上原因,在20世纪后期开始发展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带来未来照明的一线曙光。

1996年,日本日亚化学公司在GaN蓝光发光二极管的基础上,开发出以蓝光LED激发钇铝石榴石荧光粉而产生黄色荧光,所产生的黄色荧光进而与蓝光混合产生白光(蓝光LED配合YAG荧光粉),开启了LED迈照明市场的序幕。

白光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构造包含底部的二极管、涂在二极管或灯罩上的荧光粉,以及隔绝外界的灯罩。

当底部的二极管(通常是半导体材料)接受电能的激发后,产生电子与电筒对当电子与电筒再结合的时候,二极管便发出第一发射光(紫外光或蓝光)。

这第一发射光可以被荧光粉吸收并转换成第二发射光(可见光波长范围),而没有被荧光粉吸收的第一发射光和荧光粉所发射出来的第二发射光混合以后,便得到白光。

利用不同荧光粉的搭配,发光二极管也可如日光灯管般具有偏冷色系或暖色系的不同光色。

此外,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发现利用高效率的紫外光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射光源,是未来白光发光二极管成为照明装置的最佳选择。

因此,如何发展高效率的紫外光发光二极管,以及适合于紫外光用的各色荧光粉,是现今大家所努力的目标。

随着目前LED技术的进步,白光LED的应用也逐渐开展.包括指示灯、携带式手电筒、液晶屏幕背光板、汽车仪表及内装灯等。

未来10年内,白光发光二极管将普遍应用在照明上,成为21世纪人类的曙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