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社会学原理》期末试卷A及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8月课程考试《社会学原理》作业考核试题

B.要素相同,导致结构相同
C.要素相同,要素之间关系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D.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相同,导致结构不同
4.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A.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A.经济利益 B.政治权力 C.职业声望
D.生活质量 E.知识技能
5.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
A.社会现象是纯客观的
B.只有被证实了的知识才是科学
C.自然科学的方法不适合社会科学
D.社会学研究应排除思辨哲学
E.必须遵循价值中立
6.社会角色根据追求的目标可以归结为()
A.功利性角色 B.表现性角色 C.规定性角色
2、社会化
答:人的社会化是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再现社会经验,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过程。
3、社区
答: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4、社会分层
A、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B、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C、阶级结构
D、经济、政治、文化
E、阶层结构
2.我国现代社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A.稳定性B.封闭性C.双重性D.过渡性E.整合性
3.家庭的结构主要有()
A.血缘家庭B.核心家庭C.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E.其他家庭
4.以下属于社会资源的有()
2、简述社会化的内容与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2)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学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学原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
()A.正确B.错误2.()是指互有关联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结丛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
A.文化特质B.文化模式C.文化丛D.文化理念3.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是它的最高层次。
()A.正确B.错误4.把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称为文化,把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成果称为“浅薄的文明”的观点出自()A.德国部分古典哲学家B.马林诺夫斯基C.克罗伯D.傅立叶5.在19世纪30年代之前就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的是()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圣西门D.卢梭6.狭义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综合。
()A.正确B.错误7.分支社会学的最基本特点是将某一类社会学现象放在个体中加以考察。
()A.正确B.错误8.生产方式决定了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结构和水平。
()A.正确B.错误9.社会学研究具有区域性和本土化倾向。
()A.正确B.错误10.构成社会控制体系的主要因素有()。
A.控制主体B.控制客体C.控制手段D.控制设备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A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BC。
14.3教育社会学》试卷AK 2

4、简述学校组织有计划变革的含义。并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在学校组织实施的有计划变革中可能会有来自哪些方面的阻力?(25分)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4年3月《教育社会学》期末考试A卷(开卷)
课程考试试卷
姓名:
专业:
学号:主要研究内容,并请列举三个你认为目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应关注和研究的问题。(25分)
2、“与同伴交流是学生生活经验获得的唯一来源。因为,同伴之间可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播小道消息、交流心得体会以及生活的知识等等。”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25分)
2020-2021某大学《社会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含答案)

2020-2021《社会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适用班级闭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0分)1.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 )A.孔德B.斯宾塞C.韦伯D.马克思2.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B.生物人C.动物人D.非社会人3.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4.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A.内群体B.成员群体C.首属群体D.大群体5.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
A.自然环境B.组织结构C.生活方式D.社会基本结构6.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 ),该国的人口便属“老年型”人口。
A.5%B.6%C.7%D.8%7.社会学回答社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
A.描述功能B.解释功能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9.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社会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
A.文化边际B.文化堕距C.文化震惊D.文化失调10.社会学上把子女离家只有老两口的家庭称为()。
A.主干家庭B.空巢家庭C.核心家庭D.断代家庭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自致角色2.社会化3.初级群体4.社会变迁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社会关系的一般特点。
2.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3.简述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功能。
4.简述社会角色冲突的基本形式,并分别举例说明。
5.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有哪些作用?四、辨别分析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指出理由。
每小题5分,共15分)1.家庭属于初级群体。
福师1108考试批次《社会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108考试批次《社会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福师1108考试批次《社会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教材为:福建师范⼤学社会学原理SP005297 现代社会学(第四版)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如学员使⽤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社会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是( B )A.现实性B.实证性C.开放性D.整体性考核知识点:社会学的本质特征,参见P132、社会学⼀词最早是由( D )提出来的A、涂尔⼲B、马克思C、斯宾塞D、孔德考核知识点:社会学的提出,参见P1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D )A.社会结构B.社会运⾏C.社会制度D.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规律考核知识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参见P24、孔德认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D )A.神学、实证、形⽽上学阶段B.形⽽上学、神学、实证阶段C.实证、神学、形⽽上学阶段D.神学、形⽽上学、实证阶段考核知识点:社会学的发展,参见P135、从费孝通教授的学术经历可以看出( C )的重要性A.家庭研究B.社会问题研究C.社区研究6、根据不同⽂化在⽂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可以把⽂化分为( A )A.主流⽂化、亚⽂化、反⽂化B.科技、规范、语⾔、价值C.⽂化元素、⽂化丛、⽂化模式D.⽂化区、⽂化区域、⽂化圈和边际⽂化考核知识点:⽂化的分类,参见P987、把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称为⽂化,把科学技术创造的物质成果称为“浅薄的⽂明”的观点出⾃( A )A.德国部分古典哲学家B.马林诺夫斯基C.克罗伯D.傅⽴叶考核知识点:⽂化,参见P958、⼀般地说,家庭建⽴的基础是( B )A.⽣产关系B.婚姻关系C.亲⼦关系D.抚养与赡养关系考核知识点:家庭建⽴的基础,参见P1469、在19世纪30年代之前就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名词的是( C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圣西门D.卢梭考核知识点:社会学产⽣的背景,参见P3010、西⽅国家的第三次城市转变是指( C )A.农村⼈⼝流向城市B.城市⼈⼝流向郊区C.城市⼈⼝流向农村D.城市⼈⼝流向卧城考核知识点:城市的转变,参见P24811.“集体激动”是⽤来解释社会学研究中的( D )A.法⼈⾏为D.聚众⾏为考核知识点:聚众⾏为,参见P39012.在国有企业改⾰中出现了⼤量下岗⼯⼈,这是社会流动中的( A )A.结构性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由流动 D.代际流动考核知识点:社会流动,参见P22813.实证这个概念是社会学的创始⼈( B )⾸先提出来的。
《社会学原理》期末试卷A

A.要素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B.要素相同,导致结构相同
C.要素相同,要素之间关系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D.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相同,导致结构不同
4.孔德认为人们的思想或智慧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依次是(D)
3.家庭的结构主要有()
A.血缘家庭B.核心家庭C.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E.其他家庭
4.以下属于社会资源的有()
A.经济利益 B.政治权力 C.职业声望
D.生活质量 E.知识技能
5.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
A.社会现象是纯客观的
B.只有被证实了的知识才是科学
C.自然科学的方法不适合社会科学
D.社会学研究应排除思辨哲学
E.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之不盲目流向大城市
8.个人社会化的内容是()
A.教导生活技能 B.培养社会角色
C.传递社会文化 D.完善自我观念 E.提高生活质量
9.聚众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A.骚乱B.狂欢 C.恐慌 D.赌博 E.斗殴
10.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有()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A.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5.从费孝通教授的学术经历可以看出(C)的重要性
A.家庭研究B.社会问题研究C.社区研究 D.民俗研究
6.根据不同文化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把文化分为(A)
A.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4.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移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电大《社会学》期末考试答案

电大《社会学》期末考试答案
1. 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结构、社会互动和社会变迁等方面,通过观察、实证和理论分析来揭示人
类社会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
关系等。
它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结构与功能、社会变
迁与发展等方面。
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探索,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比较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社会学家
收集数据、验证假设、建立理论,以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解答研究
问题。
4. 社会学的重要理论
社会学涌现了众多重要理论,例如结构功能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
这些理论通过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解释了社会现象的不同方面和机制。
5. 社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社会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有着广泛的现实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为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社会学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技巧。
以上就是电大《社会学》期末考试的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社会学概论期末试题A卷及参考答案

10、下列理论,不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是:
A.勒庞的集体心智理论B.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
C.格尔的相对剥夺理论D.康豪瑟的群众社会理论
11、2002年6月,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中学为1500名学生接种乙脑疫苗。不久,一名学生身上发生皮疹,伴有头晕等症状,被医院确诊为疫苗注射后的身体反应。消息传开后,在20天里,不断有学生报告头晕、发烧、胃疼、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住院人数近1000人。经医生诊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问题。这种现象,我们把它称为:
A.《自杀论》B.《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C.《社会分工论》D.《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非常注重实证研究,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下列属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有:
A.统计调查研究B.实地研究C.实验研究D.文献研究
3、一般来说,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包括:
A.人口B.物质环境C.精神环境D.物质资料生产能力
4、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是社会建构的,并研究一些特殊人群,下列中属于“LGBTQ”群体的有:
最后,需要建立网络的安全和规则。第一网络自身的规则建设,例如一些人把其看成真实世界的扩展。社交网站会告知你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以及不要随便添加好友。网络供应商建立规则以确保秩序。第二,国家及其各职能部门的立法,以及网络警察和网络军队建设。第三,我国需要争夺互联网的控制与话语权,强调自主研发。第四,建立信任安全机制与系统升级。
3、一般来说,我们把行动者在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联系称为,与群体相比,其联系则较局限和松散。格兰诺维特把人们在其中投入更多时间、更多感情,并且彼此更为亲密也更为频繁提供互惠性服务的关系成为强关系,那种自我卷入不多甚至没有卷入的关系称为。
4、病人在将要去世时,由医生、护士、护理员、心理辅导员、社工等各领域人员组成的综合团队,通过治疗和护理来缓解病人的疼痛,以及减低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和精神负担、改善他们的生活素质,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之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社会学原理》期末考试A 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下方表格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C
D
C
A
A
B
C
C
1.社会学一词最早就是由( D )提出来得
A 、涂尔干
B 、马克思
C 、斯宾塞
D 、孔德 2、社会学得研究对象就是( D )
A 、社会结构
B 、社会运行
C 、社会制度
D 、社会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浊浪掩红日,狂沙浸炊烟”得意境迥异,从社会学得理论角度来瞧,它体现了( C ) A 、要素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B 、要素相同,导致结构相同 C 、要素相同,要素之间关系不同,导致结构不同 D 、要素不同,要素之间关系相同,导致结构不同
4、孔德认为人们得思想或智慧要经历得三个阶段依次就是( D ) A 、神学、实证、形而上学阶段 B 、形而上学、神学、实证阶段 C 、实证、神学、形而上学阶段 D 、神学、形而上学、实证阶段
5、从费孝通教授得学术经历可以瞧出( C )得重要性 A 、家庭研究 B 、社会问题研究 C 、社区研究 D 、民俗研究
6、根据不同文化在文化系统中得地位与作用,可以把文化分为( A ) A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 B 、科技、规范、语言、价值 C 、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 D 、文化区、文化区域、文化圈与边际文化
7、 把宗教、哲学、艺术、道德称为文化,把科学技术创造得物质成果称为“浅薄得文明”得观点出自( A ) A 、德国部分古典哲学家 B 、马林诺夫斯基 C 、克罗伯 D 、傅立叶 8、一般地说,家庭建立得基础就是( B ) A 、生产关系 B 、婚姻关系 C 、亲子关系 D 、抚养与赡养关系
9、在19世纪30年代之前就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得就是( C )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圣西门
D 、卢梭 10、西方国家得逆城市化转变就是指( C ) A 、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B 、城市人口流向卫星城 C 、城市人口流向农村 D 、城市人口流向卧城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下方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BCD E
C D
BCD E
ABCD
E
ABD E
A B
ABCD E
ABC D
AB C
AB C
1、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得主要角度有( ABCDE )
A 、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B 、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C 、阶级结构
D 、经济、政治、文化
E 、阶层结构
2、我国现代社会结构得主要特点就是( CD )
A 、稳定性
B 、封闭性
C 、双重性
D 、过渡性
E 、整合性
3、家庭得结构主要有( BCDE ) A 、血缘家庭 B 、核心家庭 C 、主干家庭
D 、联合家庭
E 、其她家庭
4、以下属于社会资源得有( ABCDE )
A 、经济利益
B 、政治权力
C 、职业声望
D 、生活质量
E 、知识技能
5、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 ABDE )
A 、社会现象就是纯客观得
B 、只有被证实了得知识才就是科学
C 、自然科学得方法不适合社会科学
D 、社会学研究应排除思辨哲学
E 、必须遵循价值中立
6、社会角色根据追求得目标可以归结为( AB ) A 、功利性角色 B 、表现性角色 C 、规定性角色
D 、开放性角色
E 、自致角色
7、“控制大城市规模”其本意指( ABCDE )
A 、降低大城市人口得自然增长率
B 、控制大城市得人口机械增长
C 、控制大城市得用地规模
D 、引导大城市人口与部分工厂企业向中小城市与卫星城疏散
E 、通过发展中小城市与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之不盲目流向大城市
8、个人社会化得内容就是( ABCD ) A 、教导生活技能 B 、培养社会角色
C 、传递社会文化
D 、完善自我观念
E 、提高生活质量 9、聚众行为得主要表现形式有( ABC )
A 、骚乱
B 、狂欢
C 、恐慌
D 、赌博
E 、斗殴 10、随机抽样得方法主要有( ABC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滚雪球抽样
E 、偶遇抽样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结构 答:社会结构就就是指社会整体得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对稳定得关系。
2、社会化 答:所谓人得社会化就是作为个体得生物人通过与社会得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再现社会经验,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得过程。
3、社区 答:社区就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得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得大集体,就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得内容,就是宏观社会得缩影。
4、社会流动 答: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得转变。
社会流动得程度与社会分层体系封闭或开放得程度密切相关。
社会流动会引起社会结构得变化,大多数人流动得方向与频率反映着社会变迁得方向。
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瞧作就是社会变迁得指示器。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西方社会分层理论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