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讲座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临床检验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
血液标本采集和抗凝剂选择 全血:临床血液学检验:血细胞计数、分类 血浆:临床生化检验(内分泌激素测定等);血
栓与止血旳检验 血清:除纤维蛋白原等凝血 因子外,其他成份与血浆 基本相同,多数静 脉 采 血 法 (venipuncture for blood collection)
第二章 血液一般检验
第一节 红细胞检验
红细胞(red blood cell ;erythrocyte) 起 源 于 骨 髓 造 血 干 细 胞 ( colony forming unit-spleen,CFU-S)
红细胞旳主要生理功能:经过胞内旳血红 蛋白来实现旳。
一、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
(2)红细胞增多
1)原发性红细胞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良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能够引起低 氧血症旳疾病:心血管病、肺疾病、异 常血红蛋白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病),可能与 皮质激素刺激骨髓使红细胞生成偏高有 关
药物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等。
(3)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Na2C10H14O8N2+Ca2+→ aC10H12O8N2+2Na++2H+ 特点:对血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但
影响血小板汇集)。
根 据 国 际 血 液 学 原 则 化 委 员 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of hematology , ICSH ) 1993年文件提议,血细 胞 计 数 用 EDTA-K2 作 抗 凝 剂 ( EDTA-K2-2H2O 1.5~2.2mg/ml血液)。

检验科讲座精品PPT课件

检验科讲座精品PPT课件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红细胞形态改变
粒细胞系统
原始粒、 早幼粒、 中幼粒、晚幼粒、 杆状核、分叶核
巨核细胞系统
原巨(megakaryoblast) 幼巨(promegakaryocyte) 颗粒巨(granular megakaryocyte) 产板巨(thrombacytogenous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2)II型(不规则 型,单核细胞型): 胞体较大,外形常不 规则,可有伪足,核 形及结构似单核,胞 浆量丰富,呈淡蓝色, 透明,边缘着色深, 一般无空泡,可有少 数嗜天青颗粒。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3)III型(幼稚型) 似幼稚淋巴细胞,在 血片中该类型细胞为 主型时,应注意与 ALL鉴别,异型淋巴 细胞存在末梢血中, 骨髓中无或少,ALL 在骨髓、血片中均大 量存在。
出生前造血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是血管和 原始造血发生的原基。其最初是实心细胞团, 在内胚层细胞的诱导下发生分化,岛周边部分 的间质细胞分化为扁平的内皮细胞,逐渐发育 形成原始的血管壁;岛中央部分的细胞变成圆 形,游离下来,形成最早的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检验科讲课—生化课件.

检验科讲课—生化课件.

检验科讲课—生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材第四章,主题为“生化指标的临床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1. 生化指标的定义及分类;2.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3. 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化指标的概念、分类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2. 掌握常用生化指标的正常值、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

3. 学会运用生化指标进行疾病诊断、评估和监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1. 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2. 生化指标检测方法的原理。

重点:1. 常用生化指标的正常值、临床意义;2. 生化指标检测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生化检验设备模型、检验报告单。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检验报告单,引出生化指标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生化指标的定义、分类及临床应用;(2)常用生化指标的正常值、临床意义及检测方法;(3)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评估和监测中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以糖尿病为例,讲解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解析一道生化检验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组生化指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化指标的定义、分类2. 常用生化指标:(1)正常值、临床意义(2)检测方法3. 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评估和监测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2. 答案:根据生化指标异常,判断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化指标的概念、分类及临床应用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但对检测方法原理掌握不足,需要在下节课进行重点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新型生化指标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2. 生化指标检测方法的原理3.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中的答案解析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化指标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生化指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座精品ppt课件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座精品ppt课件
污染。
关节液
通过关节穿刺等方式采集,注 意无菌操作,避免关节内感染

痰液
自然咳痰或经人工气道吸痰, 注意避免口咽部分泌物混入。
咽拭子
用无菌棉签擦拭咽部,注意避 免触及舌、口腔黏膜和唾液。
03 常规生化分析项目介绍
血糖、血脂等代谢相关指标解读
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反映体内糖代谢状况的 重要指标。高血糖和低血糖都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 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01
注意事项
02
尽量采集清晨第一次尿,保证 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小时。
03
采集前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尿
液中生理性或功能性物质的排
出。
04
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期,防止
阴道分泌物混入。
05
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污染。
06
其他体液样本采集与处理
01
02
03
04
脑脊液
通过腰椎穿刺或脑室引流等方 式采集,注意无菌操作,避免
学。
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 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两个方面。
免疫学检查是通过检测免疫应答 的产物或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和诊断
疾病的方法。
常见免疫学检查项目解读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特异性抗体的存在、量 或性质,来判断机体是否感染某
种病原体或患有某种疾病。
免疫细胞检测
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数量、比例、 功能或相关分子的表达,来评估机 体的免疫状态和预测疾病的发展。
纤维蛋白原(FIB)
D-二聚体
参与凝血过程,其含量异常与血栓形成和 出血性疾病有关。
反映纤溶系统活性,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和监测。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座医学课件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座医学课件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座 医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概念 • 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见项目 • 临床医学检验的标本处理 • 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 • 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临床医学检验的实际应用
01
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概念
临床医学检验的定义
• 临床医学检验是指通过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和手段,对患者的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验,以获取反映 机体内部情况的信息,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尿液标本
需注意收集足够的尿液量 ,并避免尿液被污染或变 质。
粪便标本
需注意选取有异常的部分 ,并保证送检时间尽可能 短,以避免细菌繁殖和化 学成分变化。
标本的保存和使用
血液标本
一般采用真空采血管保存,可 延长标本的保质期。
尿液标本
一般需要将尿液标本在2小时内送 检,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粪便标本
血液流变学检查
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 变形能力等测定。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蛋白质测定
糖类测定
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测定。
包括血糖、尿糖等测定。
脂类测定
电解质测定
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测定。
包括钾、钠、钙、磷等测定。
临床免疫学检验
免疫球蛋白测定
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特异性免疫球 蛋白等测定。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和认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05
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实验方法的评估与选择
总结词
实验方法的评估与选择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检验科小讲课题目

检验科小讲课题目

检验科小讲课题目(最新版)目录1.检验科小讲的背景和目的2.检验科小讲的主要内容3.检验科小讲的意义和价值正文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检验科在医疗服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检验科小讲是检验科人员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强团队凝聚力而开展的一种学术交流活动。

本文将介绍检验科小讲的背景和目的,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和价值。

一、检验科小讲的背景和目的检验科小讲作为一种内部学术交流活动,旨在提高检验科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团队凝聚力。

通过分享检验科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使检验科人员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

二、检验科小讲的主要内容检验科小讲的内容涵盖了检验科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1.检验技术:包括常规检验技术、自动化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等。

2.检验方法:包括临床检验方法、实验室检验方法等。

3.检验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控制、实验室认可、室间质量评价等。

4.临床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或疑难的临床案例,提高检验人员的诊断能力。

5.学术研究:分享检验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三、检验科小讲的意义和价值1.提高业务水平:通过检验科小讲,检验科人员可以了解最新的检验技术和方法,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增强团队凝聚力:检验科小讲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3.促进学术氛围:检验科小讲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助于激发检验科人员的学术兴趣和热情。

4.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检验科小讲,检验科人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诊断能力,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总之,检验科小讲对于提高检验科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团队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检验科小讲课题目

检验科小讲课题目

检验科小讲课题目(原创实用版)目录1.检验科小讲的背景和意义2.检验科小讲的主要内容3.检验科小讲的实施方法和建议正文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检验科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许多医疗机构都开展了检验科小讲课活动。

本文将探讨检验科小讲的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方法和建议。

一、检验科小讲的背景和意义检验科小讲课活动是一种针对检验科室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活动。

它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外,小讲课还有助于加强科室内部的学术交流,提高团队凝聚力。

二、检验科小讲的主要内容检验科小讲的内容涵盖了临床检验的各个方面,包括检验理论、操作技能、质量控制、实验室安全等。

具体来说,小讲课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检验理论:讲解临床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血液学检验、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等。

2.操作技能:培训检验操作技能,如采血、制片、检测等。

3.质量控制:介绍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方法,如室内外质量控制、实验室认可等。

4.实验室安全:讲解实验室生物安全、化学安全、放射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检验科小讲的实施方法和建议为了保证检验科小讲课的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1.制定培训计划:根据科室的具体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内容、讲师等。

2.选择合适的讲师: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教授或科室内的技术骨干担任讲师,保证讲课质量。

3.互动交流: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课堂互动性,促进学术交流。

4.考核评价:对小讲课的内容进行考核和评价,确保医护人员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5.定期总结和反馈:对小讲课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总结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活动。

总之,检验科小讲课活动是提高检验科室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检验科小讲课题目

检验科小讲课题目

检验科小讲课题目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检验科小讲的背景和目的
2.检验科小讲的主要内容
3.检验科小讲的结论和启示
正文
一、检验科小讲的背景和目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科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提升科室人员的专业素养,检验科小讲课题应运而生。

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享专业知识、交流工作经验,促进科室内人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临床科室。

二、检验科小讲的主要内容
1.专业知识讲解:检验科小讲课题涵盖了临床检验的各个方面,如血液学、体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

通过对这些专业知识的讲解,帮助科室人员更好地理解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工作经验分享:检验科小讲课题还包括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分享,如检验操作技巧、质量控制方法、实验室安全规范等。

这些经验分享有助于提高科室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病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帮助科室人员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提高检验结果的解读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科室和患者。

4.前沿动态:介绍国内外检验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动态和政策法规,帮助科室人员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检验科小讲的结论和启示
检验科小讲课题对于提高科室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检验工作的规范化和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加小讲课题,科室人员可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科室和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破骨细胞(osteoclast)
胞体巨大,直径 60-100μm,形态不 规则,周边不整如撕 纸状,胞核数目较多, 3~100个,圆或椭圆 形,彼此孤立,无核 丝相连,核染色质呈 粗网状,有1~2个核 仁。胞质丰富,染淡 蓝或浅红色,有很多 蓝紫色颗粒。
异型淋巴细胞
1.组织嗜碱细胞 (tissue basophilic cell) 又称肥大细胞(mast cell)
胞体呈圆形、椭圆 形、梭形、多角形或 货郎鼓形等。胞核较 小,圆或椭圆,居中 或偏位,核染色质模 糊,胞核常被遮盖, 结构不清楚。胞质充 满排列致密、大小不 一致的染深紫蓝色的 嗜碱性颗粒。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2)II型(不规则 型,单核细胞型): 胞体较大,外形常不 规则,可有伪足,核 形及结构似单核,胞 浆量丰富,呈淡蓝色, 透明,边缘着色深, 一般无空泡,可有少 数嗜天青颗粒。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3)III型(幼稚型) 似幼稚淋巴细胞,在 血片中该类型细胞为 主型时,应注意与 ALL鉴别,异型淋巴 细胞存在末梢血中, 骨髓中无或少,ALL 在骨髓、血片中均大 量存在。
淋巴细胞异常

异型淋巴细胞 : 淋巴细胞在病毒感染时或 过敏原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出现某些形 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Doweny按形态 特征将其分为3型
异型淋巴细胞
(1)I型(空泡型,
浆细胞型):最多见。 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 稍大,多为圆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核 圆,核染色质粗似淋 巴细胞之核,胞浆丰 富,深蓝色,含有空 泡或泡沫状。
出生前造血
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是血管和 原始造血发生的原基。其最初是实心细胞团, 在内胚层细胞的诱导下发生分化,岛周边部分 的间质细胞分化为扁平的内皮细胞,逐渐发育 形成原始的血管壁;岛中央部分的细胞变成圆 形,游离下来,形成最早的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
2.组织嗜酸细胞
胞体大,形态不规 则;颗粒形态同嗜酸 性粒细胞,胞浆成破 溃状态,核与组织细 胞相似。
3.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直径25~30μm, 形态极不规则,多呈 梭形,胞核圆或椭圆 形,核染色质呈网状, 多无核仁。胞质量少, 分布于细胞的顶端, 染蓝红色如棉絮状, 可有细小的紫红色颗 粒。
胚胎3个造血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 互相交替此消彼长的。血细胞的形成顺序分别 是: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和 单核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及增殖示意图
细胞发育一般规律
项目 大小 胞质量 质色 颗粒 核大小 核形态 染色质 核仁 原始 大 少 蓝 无 大 圆 细致 有 幼稚 成熟 小 多 红 多 小 分叶 成块 无 备注 早幼粒、巨核除外
红细胞形态改变
粒细胞系统
原始粒、 早幼粒、 中幼粒、晚幼粒、 杆状核、分叶核

巨核细胞系统


原巨(megakaryoblast) 幼巨(promegakaryocyte) 颗粒巨(granular megakaryocyte) 产板巨(thrombacytogenous megakaryocyte) 裸核(naked nucle部分来 源于脾。在胚胎第14周时,骨髓开始造血。第 5个月后,长骨骨髓成为造血中心。从此,肝 脾造血逐渐减退,骨髓造血为第三代造血。除 HbF(α2γ2)外,已产生少量HbA(α2 β2 )和少 量HbA2(α2δ2 )。骨髓是产生红细胞、粒细胞 和巨核细胞的主要场所,同时也产生淋巴细胞 和单核细胞。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也是中枢 淋巴器官。
4..纤维细胞(fibrocyte)
5.成骨细胞(osteoblast)

胞体较大,直径 20~40μm,长椭圆形或 不规则形,单个或多个 成簇分布,胞核椭圆或 圆形,常偏于细胞一侧, 核染色质深紫红色,排 列呈粗网状,有1~3个核 仁。胞质丰富,染深蓝 或灰蓝色,可见核旁淡 染区,胞质边缘多呈模 糊的云雾状。
少 凹陷 粗糙
RBC无核 幼红、淋等不分叶
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学特征

1、红细胞系统

原红(normoblast) 早幼红(basophilic normoblast) 中幼红(polychromatic normoblast) 晚幼红(orthochromatic normoblas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