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在权势在,人走茶就凉”现象
人走茶凉:难道官员没有真朋友

人走茶凉:难道官员没有真朋友今年正是地方各级人大、政府、政协换届之际,一些官员逐步走上更高的领导舞台,身边的朋友也随着位置的提升在不断增加;一些官员却因种种原因,或退居二线,或干脆退休,或从实职走向虚职,等等,身边的朋友仿佛一夜之间少了许多,仿佛一夜之间作鸟兽散。
这是我们看惯了的新官场现形图,这也是我们一些官员不得不面对的“人走茶凉”的困境。
应该说,今天的社会还是充满着温情,这世界应该还是好人多,这世界有很多人还是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是拥有情趣高雅、品格高尚的真朋友。
然而,经历了官场的权力角逐、世俗纷争和真真假假,很多人已经变得麻木,变得圆滑世故,也许他们都是为了在这个圈子里能够生存下去。
人们常说“宦海无风三尺浪,有风浪千尺”。
有的官员因一言不慎,因一行不周,可能不仅仅断送自己的政治前途,甚至于身陷囹圄,这样的例子并非没有,尽管只是个别,但也能让人感觉到官场的“腥风血雨”。
比如因举报县委书记而获刑的山西稷县干部,比如因编短信辱骂领导被免职并给予处分的陕西子丹县科级干部。
因言尚能获罪、遭惩,何况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
这样的环境,必然养成了干部们说假话、说好话的习惯,必然培养了干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人手段。
俗话说,“叫花子还有伴”,何况堂堂的国家干部,不可能没有朋友。
在本人分析看来,领导干部有这样三类朋友:第一类是真正的朋友,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应,这样的人往往却不能在领导得势时受到重视,因为他们敢言、为人正直,而做官的人往往已习惯了官场的那一套。
第二类是利益上的朋友,因为权力和利益的交换或合作,他们已经结成了紧密的同盟,即使在领导退位也还能看到他们相聚的身影。
这样的朋友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因为他们的基础只是利益,而利益并非永恒,尤其是他们之间的利益,总是带着权力的交换,总是带着“非法”的因素。
这样的朋友以商人居多。
第三类纯粹是一种大众朋友,就是官员在位时的风光惹得一些人纷纷来投,纷纷献媚,有的好得比亲人还亲,有的还拜干爹、拜哥哥等等。
人走茶凉,人心难测_人生感悟

精心整理
人走茶凉,人心难测_人生感悟
人在绝望失意的时候,总会看清许多事情,比如人情冷暖,比如世态炎凉。
人们都愿意结交有权势的朋友,当你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时,千万不要以为结交了有权势的朋友就可以有依靠了,若你不能帮到他,他是不会愿意为你付出的。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
总有一天你会知道:人心换不来人心,认真也得不到情深。
做得再好,也会有人视而不见;说得再多,也会有人充耳不闻。
你善良,你原谅,你一再忍让,最后伤透了心;你包容,你涵养,你不计前嫌,最终失去信心。
这世上,总有不领情的人,也有不感恩的心。
精心整理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人走茶凉美文

人走茶凉美文人走茶凉美文1人走茶凉,物是人非,简短的'词语,道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人海茫茫,不论是一次偶然的擦肩而过,还是无意中的一次对视,抑或是人来人往中的一次相逢,都是一次难得的缘分,都应该珍惜。
但当缘分过去,我们也不必执著,不必去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
只有适时地放手、恰好地转身,才是淡定之人应有的选择。
人走茶必须要凉的,你走了,肯定会有别人要来,如果还一直为你热茶,那新来的人怎么办,如果人走茶不凉,那该有多累,所以你走了,茶自然就凉了,如果有机会回来再给你把茶热上,这才现实。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想明白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可感叹的。
其实物是正常,人非也是对的,什么都正常,不正常的是你本人的心态。
人走茶凉,换人换热茶,这是人生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很多人想不开,看不透,痛恨这些人情世故。
可是,人生的因缘际会确实如此,一路相逢,一路告别。
身边的圈子就那么大,人的精力就那么多,除却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一二知己,其余那些路过的人和事,过去了就过去了。
纵使面对人走茶凉,你也要宽容,这样彼此在社会上才能找到各自的生存道路。
生活为什么无奈?只是我们执拗着不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活着而已。
想要拥有的越多,害怕失去的就越多。
既然世界是变化的,万事万物不断更新,那么,我们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勇于接受改变。
人既走,茶凉也罢。
因为离开意味着重新开始,一个新环境的降临,一段新情感的产生。
过去的不能挽回,无需再耿耿于怀。
以前的好与坏都会随着你的离开而变得越来越淡,就像一杯茶一样。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秋至枫必落,曲终人定散;物虽在,人却非,无须感叹,无须遗憾。
把酒畅饮世间情,物是人非尽随风。
生命是一个不断飘移的过程,你我所路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所以,别太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
人走茶凉美文2有一句话叫“人走茶凉”,用来形容世态炎凉,人情淡漠。
但是,我觉得人走茶凉是有道理的,如果人走茶不凉,朋友陆陆续续地来,你就招呼不过来了。
人未走茶已凉

1.人未走茶已凉-1中国有句古话人走茶凉,虽然要表达的是冷冰冰的现实却也不乏委婉, 让人容易接受,好歹这也算是善意的提醒。
一方面叫人不要留恋情谊,走就走的潇洒切记回头;另一方面让人识时务讲究效率迅速反应掉头。
在我看来这不算什么贬义词,中性的干脆。
学生时代毕业后,各奔东西,你有你方天地,他有他片天空,井水不犯河水,有着多年同窗情谊已是修来的福分。
运气好的,碰到投机的同学转化为好友,互相扶持彼此鼓励。
若是这世从此老死不相来往,亦无可厚非。
各人有各人发展渠道,不羡慕不嫉妒,他朝有缘再聚亦可捡起回忆再续前缘。
进入社会难免转换工作,同僚之情更加纯粹,终日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波,无暇照顾彼此细微情感也有情可原。
有幸共同侍奉同一老板,缘浅再各奔东西,因着利益关系也可以重新称兄道弟。
谁叫中国如此讲究人际关系,做到不过不失已属难得。
还有一种是因为工作关系而产生的彼此对立关系,这类族群想成为朋友除了靠缘分,还需要更多一份真心和珍惜。
彼此抱有目的的交流交往, 从根本上就掺有杂质,关系也不可能那么清晰,互惠互利已经足矣。
所以此刻已不期望人走茶凉,甚至人未走,茶已凉。
生活节奏加快, 情感沟通匮乏,当工作上已无甚交集,便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蒙混过去。
我的QQ上有几百人,QQ群都有几十个,日常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彼此情绪, 只求简化工作程序彼此真诚直接沟通,尽量不拐弯浪费彼此时间。
以至我现在QQ上的人,绝大部分已经没了联系。
于是我经常抱着谦虚的态度去询问,试图拉近彼此距离,寻找一段短暂的共同记忆。
事实证明我一厢情愿,原来我不仅荒废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他人的光阴。
既然转岗、换工没有通知,那就说明自己尚未重要到值得他人珍惜。
于是我决定慢慢删除QQ上的部分人,既然是过客那就无须耗费空间浪费名额。
人未走,茶已凉,并不见得有多不堪与荒凉。
祝亲爱吧友永远情深意常!2.人未走茶已凉-2在此之前,我真能理解“人走茶凉”这个词。
我认为,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真心与人相处,感情也就永远存在,人间哪会那么苍凉?前不久,朋友老张从单位调走,临行时和我说:这世道,真是“人未走,茶已凉”。
人走茶凉的反义词及近义词释义及出处

人走茶凉的反义词及近义词释义及出处人走茶凉本义是指一杯茶,人走开了,自然慢慢地就凉了,冷了。
那么人走茶凉的反义词及近义词有哪呢?请阅读以下文章,跟着一起来了解。
【反义词】一如既往【近义词】世态炎凉,风消云散,酒阑人散【出处】出自《明代嫖经》与《青楼韵语》,原句是:来的都是客,全凭钱一囊,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词语释义】1、本义一杯茶,人走开了,自然慢慢地就凉了,冷了。
2、寓意世态炎凉人走茶凉,这句话单从字意上说,就是倒了一杯招待客人的热茶,客人走了,没有喝的这杯热茶时间久了也自然的凉了。
寓意为当你离开原来地方,你在那个地方的关系也就随即淡化了。
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
“人走茶凉”出自京剧《沙家浜》:“时过沧桑,人走茶凉,望月思乡已是昨日过往;物是人非,唯有泪千行”,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自创的语言,为阿庆嫂的唱腔写的词。
现在表示世态炎凉,当权的人离开岗位以后,对别人没有利用价值,人家就忽视他了。
【词语造句】1、只怕再来时物是人非,云英已赴裴航之梦矣。
2、睹物思人的后半句,永远都是物是人非。
3、总是幻想你的心情为我而改,可总是物是人非。
4、荡然无存物是人非的感觉啊。
5、这仍然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只不过参与者已经物是人非。
6、你现在看到的照片已经物是人非。
7、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8、对于女人而言,初吻意味着序幕刚刚结束,好戏还在后头;对于男人而言,则已经接近尾声,快要曲终人散了。
9、任何再美的事情,也总会有曲终人散的时候,不过这次的旅程却会留在我们美好的回忆里。
10、第九季,到了曲终人散时,剧组演职员却对“人人都爱雷蒙德”惜别依依,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受惠良多。
11、老板卷款潜逃后,公司就人去楼空,铁门深锁,使得员工们都丧失了赖以维生的工作。
12、受到邀请,一位西部爵士乐钢琴家低声歌唱?到了晚上,附近那美观但已人去楼空的购物广场仿佛一幕诡异而氤氲的背景,如果你喝酒太多,不出几个小时,可能你会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并不想到的地方。
人走茶凉世态炎凉句子

人走茶凉世态炎凉句子人走茶凉世态炎凉句子人走茶凉世态炎凉句子人海茫茫,不论是一次偶然的擦肩而过,还是无意中的一次对视,抑或是人来人往中的一次相逢,都是一次难得的缘,皆应珍惜。
但当缘分过去,我们也不必执著,亦不必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
只有适时地放手、恰好地转身,才是淡定之人应有的选择。
人走,茶总是要凉的,你走了,肯定会有别人来,如果还一直为你热茶,那新来的人怎么办,如果人走茶不凉,那该有多累,所以你走了,茶自然就凉了,如果有机会回来再给你把茶热上,这才现实。
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想明白这一点,就没有什么可感叹的。
其实物是正常,人非也是对的,什么都正常,不正常的是你的心态。
人走茶凉,换人换热茶,这是人生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很多人想不开,看不透,痛恨此中人情世故。
可是,人生的因缘际会确实如此,一路相逢,一路告别。
身边的圈子就那么大,人的精力就那么多,除却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一二知己,其余多是会路过的人和事,过去了就过去了。
纵使面对人走茶凉,也要宽容,这样彼此在社会上才能找到各自的生存道路。
生活为什么无奈?只是我们执拗着不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活着而已。
想要拥有的越多,害怕失去的就越多。
既然世界是变化的,万事万物不断更新,那么,我们也要不断推陈出新,勇于接受改变。
人既走,茶凉也罢。
因为离开意味着重新开始,一个新环境的降临,一段新情感的产生。
过去的不能挽回,无需再耿耿于怀。
以前的好与坏都会随着你的离开而变得越来越淡,就像一杯茶一样。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秋至枫必落,曲终人定散;物虽在,人却非,无须感叹,无须遗憾。
把杯畅饮世间情,物是人非尽随风。
生命是一个不断飘移的过程,你我所路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所以,别太在意人走茶凉、物是人非。
人走茶凉世态炎凉句子1、曲终人散时,相思成追忆...2、陪你走过的那些时光,似乎总是流逝的那么快,还没来得及回忆那些美好便已悄然离去,剩下我独自温柔的念想。
人会走茶会凉文案

人会走茶会凉文案
1.红尘之中,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
于人生,浮生若茶,初品无味,再尝则苦,苦极回甜。
其实,一切皆出于心,心静自然凉。
当你看淡成败得失、恩怨情仇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
2.人走了,茶会凉。
有时候可能只会因为一个人的远去,那些满怀的热情也会随风淡去
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于红尘之中,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
于人生,浮生若茶,初品无味,再尝则苦,苦极回甜。
其实,一切皆出于心,心静自然凉。
当你看淡成败得失、恩怨情仇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祥。
4.人一走茶就凉,话不投机半句多,陌生之后是陌路,在一些宽容的原谅中,不屑的骄傲里,有着生存的智慧。
为何要如此看重这世态炎凉?这个世态本来就如此,那些炎凉本就是真相。
生活的美好里也包含着残酷,你善良它就美好,你阴暗它就残酷。
5.茶总会凉,曲总会终,人总会散。
茶凉了,可以再续,但却不会是原来的。
味了。
曲终人散,缘来缘去。
说好的随缘不变,竟是那般,让人痛到憔悴。
6.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
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农看到的是汗,客人看到的是情。
相对茶而言,其实就是一杯水,给予的却是品茶人的想像,将茶想象成什么,什么就代表着品茶人的深刻内涵。
《老樊的烦恼》阅读题及答案

《老樊的烦恼》阅读题及答案(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4~6题老樊的烦恼袁良才老樊决定到乡下老友周健家去住上几天,散散心,消消火。
周健是个能人,经营着一家渔家乐,吃住都方便,再说老樊和他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还沾亲带故,没啥好拘束的。
老樊刚从局长位置上退下来,他立马感受到“人一走,茶就凉”简直是千古以来至理名言,他眼下正被这六个字折磨得心烦意乱,恨得牙根痒痒。
那天老樊在家里实在憋得慌,就出去转转,鬼使神差竟走到他原来供职的单位。
老樊首先看见的是传达室老汪。
老汪是老樊的扶贫对象,当时的樊局长就把老汪弄到单位当了保安,一下子就脱了贫,老汪一直对他心存感激,视之为恩人。
今天怎么啦?老樊感觉老汪脸上的笑容没有过去灿烂了,跟自己打招呼没有过去恭敬了。
老樊心里很生气,没想到你老汪也是个势利小人!当然老樊是有涵养的,他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对老汪干笑两声,道声谢谢,轻车熟路地上到二楼。
办公室主任小魏恰好在,见了老局长,立马让座,敬茶,陪老樊有一句没一句地寒暄。
老樊不时点头,微笑,间或应答,实际上老樊心里相当不爽:办公室不可能不准备太平猴魁,可小魏只给自己泡黄山毛峰!老樊越想越气,终于忍不住了,皮笑肉不笑地起身告辞。
老樊出门时与郑局长差点撞个满怀,老樊脱口而出:“大郑啊!”有礼节性解释道:“我路过单位,过来翻翻报纸,老习惯,一时难改。
”郑局长热情地说:“您没事就到局里多转转,我还有不少事要求教您呢!今天不巧,我正要带魏主任他们下乡调研,改天再陪您聊。
”老樊只觉脸上一阵火烧火燎,这不明摆着下“逐客令”吗?这个白眼狼,你接任局长也有我向组织上推荐之功嘛。
罢罢罢,老樊昏头昏脑地从单位大楼逃也似地出来,决计永远不再踏这里一步了。
老伴被老樊闹腾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人也瘦了一圈。
她担心老樊这样下去……她简直不敢想下去。
听说老头子想去乡下老家散散心,老伴自然求之不得,担心他身体,要陪他去。
老樊眼一瞪,没好气地说,我够烦了,你也来烦我?我一个人去就行!但老樊只在发小周健家住了一夜就打算回去了,他感觉发小老两口貌似热情如旧,但实质上也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人在权势在,人走茶就凉”现象
“人在权势在,人走茶就凉。
”从广义上来说,这是有权的人与无权的人不能平等相待的现象,是由于特定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扭曲的权力观。
在中国古代不发达的生产力的背景下,人总把一切归因于天,天是一切的决定力量,皇帝的权力受命于天,官员的权力受命于皇帝,也就是间接受命于天,官员成为权力的化身,老百姓就会对官员产生敬畏感,不是对官员本人敬畏,而是对权力的敬畏,因为权力就是天命。
所以老百姓不敢轻易挑战权威,几乎一切顺受成性,官员掌握一切决定一切,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以官为本的社会意识大行其道。
其实人人敬畏的只是权力,一旦没有权力了,也就失去了光环。
当今我们已经进入民主社会,已不再是君权神授,而是主权在民,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的官员应该权为民所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拥有权力的人应该更加谦逊而不再是凌驾于人民之上,使有权者与无权者相对等。
但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权力的人与无权力的人总是习惯性地把封建官本思想这种社会意识带到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所以使现在有权人与无权的人之间不对等的现象仍然存在。
当然,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存在也使得此种现象具有存在的土壤。
从狭义来说,这是领导与下属关系不真正融洽的一种表现。
领导与下属这一对矛盾,也是社会关系的一种。
在这对矛盾关系中,人在权势在,人走茶就凉,是必然的结果,是最终的归宿。
领导拥有绝对权力,说一不二,无论是领导的私事还是工作,总会忽略甚至侵犯下属的的个人利益。
作为下属,自然是不敢吭声,即便是与领导交流,也未必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如果碰上个脾气不好的领导,那所谓的“绝对恐惧换来绝对忠诚”,下属必然是唯唯诺诺,造成忠诚能干的假象,实际上他们心中怨恨更甚。
纵然有些领导懂得驭人之术,能够恩威并重,既让下属用命,又能令其不胜感激。
但是在如今的权力运行机制下,这样的领导能有几个,这样的感激之情又能持续多久。
所以领导一旦下位,下属接班继位,积怨就会爆发出来,天就变了。
老领导的话不好使了。
下属与领导的关系总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这是由于权力的运行机制导致的,所以这种微妙的关系必然不是一种真正融洽的关系,再加上我们扭曲的权力观,人走茶凉的事也是顺理成章了。
想要彻底解决矛盾,有三种方法,最直接彻底的就是消除矛盾双方,把这旧的矛盾关系转化为新的矛盾关系。
其次,一方吃掉另一方,使矛盾的性质发生改变。
最后,矛盾双方达成妥协,维持矛盾的性质。
在解决领导与下属的这对矛盾关系中,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彻底抛弃领导和下属的关系,把上下级关系变成忘年交,使前辈给晚辈以恩惠教导,晚辈对长辈报以尊敬崇拜,那领导和下属关系的一切结果就全部不复存在了。
但是在当今社会关系所决定的权力观下,这种解决方法似乎是不现实的。
那只能使矛盾双方进一步妥协,为此制定三个原则:第一,上级与下级要经常用心沟通
交流,双方不能有任何成见,在上不傲,在下不卑。
第二,加强权力约束,完善权力运行机制。
第三,工作不要损害下属个人利益。
其实这三点原则都是矛盾的,既然是领导,没有点威严能镇得住下属吗?下属见领导不低三下四好像就是对领导的不尊重。
有了权力的领导总会犯懒,这是人性所在,不管公事私事,总会牺牲下属的自由去完成领导的工作。
工作要想做得好,那必然加班加点损害个人利益。
总而言之,无论哪种方法都不能也无法完全现实地解决领导与下属以及其他的矛盾关系。
无论从广义上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的关系上说还是从狭义上说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上说,社会关系总要由生产力来决定。
当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很高的时候,当我们的物质生产极大丰富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关系必然会发生彻底地改变,物化的社会关系必然会消失,人们会在自我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自由,人与人才能实现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