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合肥八中高三联考试卷(六)历史

合集下载

2014届合肥八中高三联考试卷(六)语文

2014届合肥八中高三联考试卷(六)语文

合肥八中2014届高三联考(六)语文参考答案1.B(这里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不属于提升文化竞争力的范畴)2.A(B不是中国,是“亚洲国家”,缩小了范围;C这一段没有“中华文化面临的各种冲击”;D全文并没有先分后总)3.A(当今世界性文化重大转折是国际性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4.A(登记,记录)5.C(A助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助词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B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连词,表示并列关系;C都是介词,趁着;D助词,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6.A(多次担任州县官职的是他的父亲苏协)7.(1)太宗听说后,处理崔范及王千里的罪行。

易简因此被罢去知制诰。

(“坐”“缘”“是”各1分)(2)太宗遵照旧制,打算让他名望成熟后任宰相,易简因为双亲年老在(他的)仕途方面着急,于是多次说时政得失,最终参与政事了。

(“稔”“正”“进用”“亟言”各1分)(3)苏易简母亲回答说:“年幼时则用礼让约束他,年长后则用诗书教育他。

”皇上看着身边大臣说“:真是孟母啊。

”(“顾”1分,省略句、倒装句各1分)参考翻译: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

其父苏协考中后蜀进士,归降宋朝,历任州县官吏。

易简年幼时聪明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捷。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纪刚过二十,考中进士。

太宗正留心儒术,贡士都临殿复试。

易简所作三千多字很快写成,进奏皇上,太宗看后称善,选拔为甲科之首。

授职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升为左赞善大夫。

雍熙初年(984),以郊祀受恩升为祠部员外郎。

雍熙二年,与贾黄中一同主持贡举。

诏令规定,凡主考官有亲属应试者,要登记名册另行考试。

易简的内弟崔范,隐瞒父丧充任考生,被录取在上第;又有个王千里,是水部员外郎王孚的儿子,苏协是王孚的学生,千里也参加了考试。

太宗听说后,处理崔范及王千里的罪行。

易简因此被罢去知制诰。

不久,重新任知制诰。

淳化元年(990),遭父丧。

二年,任同知京朝官考课,升为中书舍人,充任承旨。

安徽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八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八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据此可知,周朝的制度创新( )A.形成了周王朝对地方直接有效的管辖B.突出了君民共治的民主治国思想C.催生了思想界“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D.体现了政治规范与道德约束的融合13.王守仁说“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

”又说“四民异业而同道”。

与他的观念相吻合的时代现象是(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朝廷强化“闭关锁国”政策C.徽商“贾而好儒”风气形成D.明清学术彻底背离传统轨迹14.图3是某同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绘制的一幅示意图。

为该图选择一个标题,最为确切的是( )A.“清朝的自救运动”B.“近代工业的起步”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 15.“国民党政府监狱中所有的因共产主义或左派活动而被拘禁的人都释放了,其他逃亡到国外的人也回国为民族事业而听从分配。

甚至蒋介石也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重要性。

”对出现上述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国民革命的爆发B.全面抗战的开始C.抗日战争的胜利D.重庆谈判的到来16.1920年,上海《解放画报》发表了题为《靠不住的》一图(见图4),图中一名妇女正孤独无依地背靠着一根刻有“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石柱。

该图表达的寓意是( )A.批判封建礼教,倡导妇女解放B.推翻封建专制,实现男女平等C.否定传统文化,宣传西方文明D.抛弃家庭束缚,主张个性自由 17.表1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计表。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B.改革开放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C.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D.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离不开经济体制的创新18.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

最新江淮名校届合肥八中高三第二次联考单科成绩分段统计

最新江淮名校届合肥八中高三第二次联考单科成绩分段统计

注意:⑴ 优秀成绩:语文、数学、英语127分及以上,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85分及以上; 良好成绩:语文、数学、英语105分及以上,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70分及以上; 及格成绩:语文、数学、英语90分及以上,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0分及以上。

⑵ 上表中“59分以下”包括59分,“10分以下”不包括10分。

江淮名校2014届合肥八中高三第二次联考单科成绩分段统计
学校名称
科目 参考 人数 人均 成绩 150 分 149 / 140 139 / 130 129 / 120 119 / 110 109 / 100 99 / 90 89 / 80 79 / 70 69 / 60 59 分 以 下 优 秀 率 良 好 率 及 格 率 及 格 人 数 最 高 分 最 低 分
文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理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江淮名校2014届合肥八中高三第二次联考单科成绩分段统计
学校名称
科目 参考 人数 人均 成绩 100 分 99 / 90 89 / 80 79 / 70 69 / 60 59 / 50 49 / 40 39 / 30 29 / 20 19 / 10 10 分 以 下 优 秀 率 良 好 率 及 格 率 及 格 人 数 最 高 分 最 低 分
文科 政治 历史
地理 理科 物理 化学
生物。

2014届合肥八中高三联考试卷(六)地理

2014届合肥八中高三联考试卷(六)地理

合肥八中2014届高三联考(六)地理参考答案23.D 【解析】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低于江苏省。

24.D 【解析】江苏省向安徽省产业转移,促进安徽省城市化进程。

25.A 【解析】由图可知,上午7-8时和下午17-19时出行人数多,可以判断是此时间段是离开住宅区和返回住宅区的出行人数。

26.C 【解析】甲时段比2012出行比例下降,是因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出行距离增加,居民中午往返人数减少。

27.D【解析】轮船是从长城站驶往纬度较低的乌斯怀亚途径南半球西风带,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风大浪急;一月份是南半球夏季,越往南昼越长,且日出东南。

28.C【解析】从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甲乙分别在低压槽附近,槽部有暖锋锋面生成。

甲在冷气团一侧(暖锋锋前)多阴雨天气,乙在暖气团一侧(暖锋锋后)多晴朗天气。

29.A【解析】丁地东侧处于背风坡,气候干旱,汛期在1月,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地处荒漠区,不可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30.B【解析】从左图可看出新增聚落主要集中在1250米到1290米相对较低的海拔,从右图中可知新增聚落主要集中在坡度较低的区域。

31.D【解析】该地在十年内聚落面积在增加,人类活动的力度在增加,可知该地的农业规模会增加,生态环境也会恶化。

32.D【解析】该图是降水量的逐月累计图,因此斜率越大,降水量增加越快,该月降水越多。

图①降水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夏季,冬季降水量偏少,此时河流水位低,河流水补给地下水量小。

33.D【解析】图②所示地区在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故可推测该地是位于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

34题:(24分)(1)A地年日照时数小于B地;(2分)原因:B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分)有利影响①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水土流失。

(2分)②调节土温。

夏季不过热、冬季不过冷。

(2分)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2分)④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

(2分)⑤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果树生长。

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2022届高三其次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部分2022.3【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融合了高考考查的全部内容。

以主干学问为载体,以力量测试为主要目标,在留意考查学科核心学问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力量进行考查。

学问考查留意巩固基础、提升力量、综合性强。

试题重点考查:商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王安石变法、“海禁”政策、抗日战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雅典民主政治、20世纪50年月至70年月探究社会主义交通建设的成就、启蒙思想等主干学问;留意考查同学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综合力量。

是份力量提升的好试卷本卷共33 小题,每小题4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其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卷上的答题栏内。

12.右图是2008年在安徽蚌埠出土的春秋时期圆口镂空龙耳罍。

“罍”是我国古代一种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

《礼记》中说“庙堂之上,罍尊在阼(zuò,东阶),牺尊在西。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对“罍”作如下介绍,其中正确的是A.反映西周时期小农经济发达B.折射了商周时期的礼仪文化C.体现了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D.演化为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学问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答案解析】B 解析:由材料中“庙堂之上,罍尊在阼(zuò,东阶),牺尊在西”可知“罍”既是青铜礼器,也是祭祀之器,折射出商周时期的礼仪文化,B符合题意,A、C、D、项的表述均与题干无关。

故选:B【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同学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力量。

13.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由此可见,作者①对冗兵冗官的无奈②对北宋王朝的讽喻③对抱负社会的憧憬④对田园生活的赞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学问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答案解析】C 解析:材料中“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试卷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试卷

合肥八中2015-2016学年高三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考试说明:1.考查范围:必修1和必修二的第一、五、七三个单元。

试卷结构: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秦始皇在③完成国家统一B.东周从①迁都到②C.④在元朝被誉为天下第一大港D.宋太祖在②“杯酒释兵权”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A.甲B.乙C.丙D.丁3.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②抑商政策被废弃③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④商业经济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新航路开辟5.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史上开放为商埠的先后时间排列为( )A.南京、厦门、天津、杭州B.南京、天津、厦门、杭州C.厦门、南京、天津、杭州D.厦门、南京、杭州、天津6.“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

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

”材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十九世纪后60年()A.无所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B.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C.民族抵抗意识的完全丧失D.传统意识支配下的排外心理7.我国近代外交留下过这样的印记:1842年丧失关税自主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30年收回关税自主权;1943年,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

安徽省合肥八中等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联考试题(二)新人教版

安徽省合肥八中等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联考试题(二)新人教版

某某省某某八中等2014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

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不选都不给分)1.江浙地区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唐宋时期有“东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明朝中后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他种以图利”,甚至出现“郊原四望,遍地皆棉”,还有一些地方因“为稻利薄,庶(甘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

该状况出现的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外来物种的引进C.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D.商品经济的发展2.某某《梁氏家谱》中记载:“明宣德四年,祖庙门前明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某某浼炉户他迁。

”该材料不能反映A.宗法观念逍厚B.铸造业兴盛C.雇佣关系出现D.重视风水文化3.“某某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明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

……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

”该条文实质上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4.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学者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

”该运动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5.下表展示的是近代西方科技在某某、某某出现的时间,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不平衡性B.中国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C.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6.下图是根据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制作的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图(单位:万两)。

2014届合肥八中高三联考试卷(六)理数一答案

2014届合肥八中高三联考试卷(六)理数一答案

合肥八中2014届高三联考(六)数学(理)参考答案斟误:选择题第4题4.设函数()sin()(0,0,)22=+≠>-<<f x A x A ππωϕωϕ的图象关于直线3=x π对称,它的周期是π,则( ) A .()f x 的图象过点1(0,)2B .()f x 的图象在52,123⎡⎤⎢⎥⎣⎦ππ上是减函数 C .()f x 的最大值为AD .()f x 的一个对称中心是点5(,0)12π 应改为:4.设函数()sin()(0,0,)22=+≠>-<<f x A x A ππωϕωϕ的图象关于直线32π=x 对称,它的周期是π,则( ) A .()f x 的图象过点1(0,)2B .()f x 的图象在52,123⎡⎤⎢⎥⎣⎦ππ上是减函数 C .()f x 的最大值为AD .()f x 的一个对称中心是点5(,0)12π选择题第8题。

8.0x 函数()()2sin ln (0,)=-∈f x x x x ππ的零点,),0(,21π∈x x ,则( )①0(0,)∈x e ; ②0(,)∈x e π; ③12()()0-<f x f x ; ④12()()0->f x f x .其中正确的命题为(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应改为8.0x 函数()()2sin ln (0,)=-∈f x x x x ππ的零点,),0(,21π∈x x 12<x x ,则( )①0(0,)∈x e ; ②0(,)∈x e π; ③12()()0-<f x f x ; ④12()()0->f x f x .其中正确的命题为(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选择题(5分×10=50分)1. 【解析】:1255=-+z i 2. 【解析】:p ,q 一真、一假也符合题意 3.【解析】:{}1,2,7,10,13=A ,{}5=≤B x x ,则{}1,2,4,5=AB4. 【解析】:∵T =π,∴ω=2,又2·23π+φ=kπ+π2∴φ=kπ+π2-4π3当k =1时,φ=π6,验证知选D.答案:D 5.【解析】:该几何体的直观图为底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体积为2cm 3 6. 【解析】:根据题意,本程序框图为求y 的和 循环体为“直到型”循环结构,输入x=3, 第一次循环:y=2×3﹣1=5,x=5; 第二次循环:y=2×5﹣1=9,x=9; 第三次循环:y=2×9﹣1=17,x=17; 第四次循环:y=2×17﹣1=33, ∵|x ﹣y|=16>8,∴结束循环,输出y=33. 故选D . 7.【解析】:∵抛物线的方程为x 2=16y , ∴抛物线的2p=16,得=4,可得抛物线准线为y=﹣4 ∵等轴双曲线C 与抛物线x 2=16y 的准线交于A ,B 两点,,∴A (﹣2,﹣4),B (2,﹣4) 设等轴双曲线C 方程为:(a >0,b >0),可得且a=b ,解之得a=b=2∴双曲线C 的虚轴为2b=4故选:B 8.【解析】: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BABDADBBCA∵f (1)=2sin1﹣πln1=2sin1>0,f (e )=2sine ﹣π<0,∵f (x )为连续函数且f (1)•f (e )<0,根据函数的零点判定定理,在(1,e )内存在零点, 又∵f ′(x )=2cosx ﹣,当x ∈(0,]时,2cosx <2,>2,∴f ′(x )<0; 当x ∈(,π)时,cosx <0,∴f ′(x )<0,∴函数在(0,π)上是减函数, 故①④正确. 故答案是①④.9. 【解析】:'12()1=-+a f x b x ,则'12(1)11=-==-+k a af b b,切线方程:10++=ax by由圆心到切线距离大于半径1,可得221<+a b ,选C 10.【解析】:由已知232+=S S S ,故2312+=λλ,23232+≥λλλλ,当2314==λλ时23λλ最大值为116,此时P 是EF 的中点,故12==x y ,232=+y x ,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的相应位置 11.【解析】:根据题意,设分布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分别为x ,y ∵样本中数据在[20,60)上的频率为0.6,样本容量为50 ∴,解之得x+y=21即样本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之和为21故答案为:21 12.【答案】2 13.【答案】3.14. 【解析】:由0∆=a a ,得11()||||0||||=∆=∆∆f x x x x x =101000∆+∆+∆+x x=111101()123+++=++≥+⋅=x x x x x x15. 【解析】:11(,)A x y ,22(,)B x y ,由12120xx y y +<,对曲线上任意点11(,)A x y ,曲线上都存在22(,)B x y 使∠AOB 为钝角,由图像可知只有②④成立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八中2014届高三联考(六)
历史参考答案
12.C 【解析】从民俗申报内容中的涂山禹王、霸王祠、徽州祠祭、轩辕车会可知都具有祭先尊祖的性质,故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13.D 【解析】从题干“诸非州县之所不得设市”中可以得知,是指市场交易打破了地点的限制。

D 是指出现了草市,这是在空间上对封建政权的规章制度提出了挑战,符合该变化,故答案选D 项。

14.B 【解析】从作品的情节可以看出,张惕夫妇的所作所为提现了忠义思想,这正好是宋朝理学所宣扬的东西——其强调忠、孝、节、义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故选B 项。

15.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九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顺序排列中,中国三大发明均位居前列,再联系这三大发明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及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可以得出A 项正确。

16.C 【解析】从材料“与英人无异、英国与各国均当一律恪遵,不得妄有请求”等信息理解,清政府认为外商在通商口岸贸易是有条件的,故C 项符合题意。

17.C 【解析】漫画中US 是美国的缩写,侵略的对象是朝鲜,US 头部绷带表明美国已经受到创伤,他一脚以日本为支撑,一脚踩在朝鲜,一手推动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挑衅中国,正是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时期的史实。

故C 项正确。

18.D 【解析】参与“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发展地区关系和睦邻友好关系的表现,不属于中国围绕联合国所开展的活动,故排除④,其他表述都正确,D 项正确。

19.B 【解析】由材料“只是这样的自由事实上不能得到,遂有轮番为统治和被统治的政治”可以看出,古雅典民主政治下人们“任情而行,各如所愿”的自由被“轮番为统治和被统治的政治”所取代。

故B 项符合题意。

20.B 【解析】从材料中找到核心词“头在天上、身子在地上”,是指在信奉上帝的基础上,脚踏实地生活。

加尔文的先定论是说人们要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不应放弃现世的努力,积极求取事业上的成功。

A 、C 两项跟题干无关,D 项虽强调奋斗精神和高尚美德,但跟追求现实成功关联不大,故答案选B 项。

21.C 【解析】首先排除B 项;表中数据反映了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占据了绝对优势和各国贸易的详情,体现了国际贸易的不平衡性,故选C 项。

22.B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

“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中”即依据历史阶段背景分析评价历史问题。

A 项错在未能辩证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初期的积极作用。

B 项正确,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宣扬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的作用;C 项说法绝对,未能辩证认识两种制度的弊端,不能简单说孰优孰劣;D 项说法明显错误。

36.(30分)
(1)新变化: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4分) 积极影响: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高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资产阶级的权力,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为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6分)
(2)显著特点:美国——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4分)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选项 C D B A C C D B B C B
原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通过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之路,受启蒙思想影响大;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大量的封建残余。

(4分)
(3)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分)
认识:民主制度具有多样性;其发展过程具有渐进性、长期性;民主制度的建立要根据本国历史和现实国情;民主制度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寻求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

(6分)
37.(26分)
(1)主体:3.0 阶段的主体是个人,而前两阶段的主体是国家和跨国公司。

(4分)
推动力:3.0阶段的推动力是网络的普及和软件的创新;而前两阶段的推动力是劳动力和各种硬件的革新。

(4分)根本原因:科技的进步。

(2分)
(2)第一种:极端全球主义观点:民族国家终结,制度完全趋同。

(4分)
①国际政治活动中,各国加强合作,弱化了国家意志。

如全球性组织的建立:联合国;区域集团的建立:欧盟;形成国际统一战线:反法西斯同盟、全球反恐合作。

②制度相互影响,日益同化。

如1787年美国宪法成为资本主义立法的典范、日本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中国戊戌变法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效仿西方实行共和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等。

(10分)
综上所述,完全、彻底的全球化必然实现。

(2分)
第二种:怀疑论观点:全球化不可能实现,主权国家意志更加强化。

(4分)
①区域集团的建立抵制全球化发展。

如欧盟的建立,推动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

②民族国家的自立自强,对全球化运动产生本能的抗拒。

一是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崛起,民族国家的数量反而越来越多;二是扩张与反扩张、演变与反演变,引发更多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间利益的冲突,如两极格局下的冷战、热战与当代局部冲突、恐怖主义等,都冲击着全球化。

(10分)
综上所述,全球化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2分)
第三种:变革论观点:世界正发生着整合,全球化在进行,但分裂主义也大行其道。

我同意该观点。

综合第一、第二种观点的理由回答。

(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