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提高练习题 熔化与凝固
九年级物理全册12.2熔化和凝固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精选练习考点一、熔化和凝固的定义1.(2018·河北中考)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冰在太阳下化成水B.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C.-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熔化现象的判断。
A、C、D都是由于受热使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B“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是食盐在水中溶解,不是熔化。
2.(2017·绥化中考)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
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
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答案】凝固熔化【解析】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
豆腐有很多水分,放入冰箱水受冷就会凝固,水凝固时体积要变大;拿出来,凝固的小冰晶熔化,体积减小,所以冻豆腐上有很多小孔。
考点二、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3.(2019·凉山中考)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D.冰和水的原有量不变【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晶体熔化条件的了解。
晶体熔化的条件有两个:一达到熔点;二继续吸热。
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因为温度相同,冰因不能吸收热量而不能继续熔化。
4.(2019·山西一模)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晶体凝固规律的有关知识。
晶体凝固前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完全凝固之后对外放热,温度继续下降。
所以B正确。
5.(2019·新疆)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选填“甲”或“乙”)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
【答案】甲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解析】本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习题沪科版(2021-2022学年)

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单选题1。
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A。
夏天在室内洒水能降低室内的温度──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ﻫB。
电线的线芯用铜或铝做──因为铜或铝的导电性能好ﻫC。
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因为塑料尺带有电D.机器的底盘常用生铁做──因为生铁的密度大2。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A。
B。
C.D。
3。
一杯温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内,图中能在确反映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ﻬA.B. C.D.4.实验室中小锐同学在做物质熔化的实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示数,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图象.由图可知: 为晶体;当对物体进行加热到8min时,此时物体乙处于状态( )A. 甲、液态 B. 乙、固态C。
甲、固液共存 D. 乙、固液共存5。
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根据图象不能( )A。
知道冰熔化时的温度B. 判断出冰属于晶体C. 求出冰熔化前的质量D。
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6。
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
冰全部熔化 B. 冰有少部分熔化C。
水有少部分凝固D。
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ﻬ7.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如图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根据图象不能( )A。
知道冰熔化时的温度B.判断出冰属于晶体ﻫC。
求出冰熔化前的质量D。
比较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8。
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A. 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 有一半的水结成冰C.都没结冰D.都已结冰9.完成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在穿过稠密的大气层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能达到几千摄氏度;为了能使航天器克服“热障"安全返回地面,航天技术专家给航天器穿上用新型陶瓷材料制成的“外衣".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 )A. 绝缘性好B。
2021-2022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2.2熔化与凝固(含答案)

12.2熔化与凝固一、单选题1.一块0℃的冰刚好完全熔化成水,有关分析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①质量发生了变化②体积发生了变化③密度发生了变化④温度发生了变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3.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蜡玻璃沥青B.蜡铝玻璃C.冰铁铝D.冰铁沥青4.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下降5.在下图所示图象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A.B.C.D.6.下列有关现象或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未熔化的冰块,放在阴凉处的那杯水温低于阳光下的那杯水温B.0℃的冰比0℃的水对物体的冷却效果好,因为冰熔化要吸热C.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因此非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D.晶体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所以晶体的熔点比凝固点高7.2018年1月底,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
大雪使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受阻,也使市民出行不便。
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公路部门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A.“融雪盐”能向雪传热,从而促进雪的熔化B.“融雪盐”能降低雪的熔点,可使雪能在0℃以下熔化C.“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D.“融雪盐”渗入雪中后,能提高吸收太阳热辐射的本领,从而促进雪的熔化8.表中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在﹣265℃时,氢是固态;②纯金掉入铜水中不会熔化;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9.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0℃B.第15min该物质处于固态C.图乙中试管内冰的量会增加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逐渐降低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B.5~13min乙不吸热C.乙的熔点是80℃D.0~9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二、填空题11.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39℃时呈________态,﹣38℃时呈________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练习含答案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知能·提升训练知能提升1.下列物质中,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是()A.铁、食盐、松香B.萘、冰、石英C.金、海波、石蜡D.冰、石英、玻璃2.把一盆0 ℃的水放入0 ℃的房间内,则()A.水全部结成冰B.一定有少量水结冰C.一定变成冰水混合物D.水一定不结冰3.(2022·江苏镇江中考)下列优美的诗词中,加点字涉及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A.天接云涛连晓雾.B.瀚海阑干百丈冰.C.霜.重鼓寒声不起D.露.湿丛兰月满庭4.正确描述某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5.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 ℃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A.密度 B.硬度C.凝固点D.沸点6.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过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以下几幅图中,哪幅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7.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在第6 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
8.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9.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10.小明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所示)。
实验应选用方案,其优点是,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1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这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是℃;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保持不变;熔化过程持续了min;第4 min时处于状态。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 熔化与凝固达标练习 (新版)沪科版

《熔化凝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是、、。
2.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的状态也会改变,称为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在a石英、b蜂蜡、c海波、d冰、e松香、f水晶、g食盐、h萘、i玻璃、j沥青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填字母) ,属于非晶体的是(填字母) 。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这种晶体的。
冰熔化时的温度是℃,我们就把这一温度称为冰的。
知识的应用5.物质叫熔化。
从熔化方面看,晶体与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凡是晶体都有一定的,而非晶体没有。
6.我们从“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中知道:(1)晶体熔化的特点是:给晶体加热,在没有达到它的熔化温度(熔点)之前,它的温度是的,但并不熔化;当温度达到它的熔点时,继续加热,晶体渐渐熔化,但温度;当全部熔化成液态后,继续加热,它的温度。
这说明了晶体是在。
(2)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可以归纳出晶体熔化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使它的温度达到,二是必须对它继续,这说明熔化过程是吸热的过程。
7.我们从“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中知道:非晶体的熔化也是 (填“吸热”或“放热”)过程,不过,只要给非晶体加热,它在升温的同时就逐渐熔化。
这说明非晶体没有一定的。
8.液体凝固的过程是热过程。
液态非晶体在凝固时热,温度;液态晶体在凝固时热,温度。
9.下列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个? ( )A.不论什么晶体的熔点都相同B.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不同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一般不相同C.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且不同的晶体熔化温度一样D.晶体只要达到它的熔点,就一定会熔化10.海波的熔点是48℃。
由此可知温度是48℃的海波 (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能从固态熔化成液态C.要么是固态的要么是液态的 D.可能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知识的拓展1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热。
所不同的是:晶体吸热熔化时温度,而非晶体吸热熔化时温度。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 熔化与凝固(含答案)

12.2 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将某种固态物质放入加热功率恒定的装置中,对其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说法错误的是()A.固态时是晶体B.在ab段内能增加C.在cd段仍需吸收热量D.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大2.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3.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A.铜B.玻璃C.冰D.食盐4.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一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B.在0至5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5.为救治病人,急需将一种药品送到偏远乡村,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医疗队临时制作了一个简易冷藏箱(如图),下列关于冷藏箱的说法错误..的是()A.包装盒要用导热效果较好的材料B.包装盒的外壳要用密度较小、硬度较大的材料C.比较而言,冷藏盒中使用的冰块,使用盐水制作好于清水D.药品应放在图中甲容器中6.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ab段不断吸热B.甲在第10min时是固态C.甲对应石蜡,乙对应海波D.乙的熔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7.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该物质在第10min时已全部熔化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且温度升高8.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B.C.D.二、多选题9.图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初中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2.2【同步练习】《熔化与凝固》

《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 A.冰在太阳下化成水 B.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C.-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2.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量不变
3.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
4.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
A.该物质是一种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20℃
C.在第10 min 时该物质为液态
D.图像中的BC 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5.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在零下255℃时,氧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6.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
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
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
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7.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 (选填“甲”或“乙”)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8.在探究“萘的熔化”的实验中,测得萘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保持80℃不变,可知萘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萘在84℃时处于 态;萘的凝固点是 ℃。
九年级物理全册12_2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1新版沪科版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基础训练 知识点1熔化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
水的质量相同,大试管在水中的深度也相同,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知识点2熔点4.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她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C 时,地沟油变成了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 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A. 密度B. 硬度C. 凝固点D. 沸点5. 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却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 A.炒菜锅内有盐,与焊锡会有化学反应12.2熔化与凝固A.缓慢加热B.均匀受热C.增大受热面积D.缩短实验时间2.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4S404温度匸B C ?n° © :二肘闾'minA.AB 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 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3.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特征可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加热到第10min 时,该物质的状态为(选填“液态” 、“固态”或“固液共存” )•B.炒菜时锅的温度可能超过焊的熔点C. 炒菜锅上有油,锡焊不上去D.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知识点3凝固 6.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A. 行人呼出“白气”C.冰冻的衣服变干8.1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把酒精分离出来。
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C,酒精的凝固点是-117C 。
于是他把混合液放入温度为-5C 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水并没有凝 固,酒精没能分离出来。
水为什么在 0C 以下还没凝固呢?请你就此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与凝固》提高练习1.小丽将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 B.C. D.2.下列物质中都是晶体的是A. 萘、冰、石英B. 冰、石英、玻璃C. 铁、食盐、松香D. 金、海波、石蜡3.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B. 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C. 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D. 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4.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融化吸热D.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放热5.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标准大气压下A. 的酒精是液态B. 气温接近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 铅的凝固点是D. 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6.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时,氢是液态B.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 水银温度计在低于时不能使用D. 钢要比铜先熔化7.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B. 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在BC段物质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D. 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8.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甲所对应的固体属于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_____ .图乙是冰的熔化图象,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的______ 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______ 热量,温度______ .9.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该物质是______晶体非晶体,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态,此过程中物质______吸收不吸收热量。
10.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示的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仪器是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还要观察冰和蜡的______ .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_ ,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熔化持续了______ min,CD段冰处于______ 态答案和解析【答案】1. D2. A3. B4. C5. D6. C7. C8. 非晶体;无固定熔化温度;BC;吸收;不变9. 晶体;液;吸收10. 液体热胀冷缩;秒表;状态;39;非晶体;3;液【解析】1.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的凝固过程的特点:知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同时要知道冰的熔点是,知道冰块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
其中要知道冰是晶体,同时要掌握冰的熔点是。
【解答】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水变成冰块是凝固过程,都是熔化图象,但A的熔点不是,故AB不符合题意;温度都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D的凝固点是,并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C的凝固点不是,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此类问题考查了晶体和非晶态的特点,要知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解答】A.萘、冰、石英熔化时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都是晶体故A正确;B.玻璃属于非晶体,故B错误;C.铁、食盐、松香中松香属于非晶体,故C错误;D.金、海波、石蜡中石蜡属于非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3. 解:A、干冰在常温常压下很容易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在运输车上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品降温故A错误;B、冰块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所以把食材放在冰块上,是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故B 正确;C、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汽化吸热给食材降温故C错误;D、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的是冷凝剂汽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故D错误.故选B.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汽化和升华都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此题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的判断和应用把握不同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各种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情况,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4. 解:A、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时要吸热;故A正确;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凝华,故B正确;C、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干冰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升华吸热,故C错误;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正确.故选C.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根据以上内容,对本题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汽化、凝华、升华、凝固定义的了解,需要从生活现象结合物理定义来进行分析.5. 解:A、的酒精应该是气态,因为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故A不正确.B、气温接近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故B不正确.C、铅的凝固点是故C不正确.D、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温度就是故D正确.故选D.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6. 解:A、在时,氢是固态,故选项错误.B、金的熔点是,而钢的熔点是,所以纯金掉入钢水中会熔化,故选项错误.C、水银温度计在低于时不能使用,因为在该温度下水银是固态的,故选项正确.D、因为钢的熔点高于铜的熔点,所以铜比钢先熔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A、铜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B、氧气的熔点是,在时,氧呈固态;C、水银的熔点是,不能测量的温度;D、钨的熔点很高,不易熔化.解答本题要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 解:A、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故A正确.B、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处于固液共存态,故B正确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仍要不断吸热,故C错误;D、第10分钟后,此物质完全熔化完,所以此物质为液态,故D正确.故选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在熔化图象中,若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此时的温度为熔点.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熔化过程.在熔化之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完后为液态.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8. 解:由图甲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为非晶体.图乙是冰的熔化图象,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因此处于冰水混合状态,在此过程中冰水混合物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非晶体;无固定熔化温度;;吸收;不变.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在熔化的过程中该物质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因此此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对于此类图形题,应明确横、纵坐标轴及各关键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9. 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CD段该物质已完全熔化完,是液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晶体;液;吸收。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
要知道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且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图象。
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
关键是掌握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0. 解: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实验中需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本实验中除了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秒表;探究物质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蜡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由丙图知,冰由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5min完全熔化完,用了3min;CD段中温度高于冰的熔点,所以冰早已熔化完,为液态.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秒表;状态;;非晶体;;液.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实验中要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可确定出测量工具;在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时,不仅要记录其温度的变化情况,还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情况;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及的位置,正确读数;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保持熔点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但此过程仍然吸热;熔点是晶体液体时的最低温度.本题要求同学们能数据分析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一定熔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