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
【区角进阶】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评价

【区角进阶】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评价所谓的幼儿区域游戏活动,是指根据相应的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创设出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情境,并加以科学适量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与能力,来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
区域活动已经成为了幼儿园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区域游戏活动,老师们将更好地观察幼儿群体的行为,便于深入了解幼儿的思想与意识,寻找到最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与办法。
而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环视法、跟踪法、定点法等对幼儿进行观察与评价。
一、观察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的主要价值随着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改革与转变后,学前教育的改革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天性,一直以来都提倡以游戏形式的活动为主,幼儿园不能给孩子们施加学业方面的压力,尽量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有一个对外界事物的初步看法。
而且对于绝大多数的幼儿来说,爱玩、好动是其天性,几乎没有一个孩子会主动拒绝游戏与玩具。
因此,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应当想办法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到知识与技能,帮助他们实现全面的发展。
区域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在幼儿园内为幼儿群体专门划分出一个活动区域来,并将一些低结构的活动材料投放进去,让孩子们释放出自己的天性,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自主选择、操作材料来进行游戏。
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自由让幼儿发挥,但是老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并多多鼓励幼儿对外界事物进行探索,刺激幼儿的思想。
在幼儿开始进行活动时,老师一定要多多观察,通过幼儿们的行为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并及时对他们进行指导与教育。
例如:区域活动现场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幼儿之间难免出现摩擦,笔者曾了解过这样一个案例,在一次以《购物》为主题的区域活动中,有三个幼儿都扮演了饼干屋工作人员的角色,一开始都玩的很好,幼儿们也觉得很有趣,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是等活动进行到了一半的时候,突然有幼儿将桌子上的东西都甩到了地上,小朋友之间也发生了争吵,此时老师及时过来了解情况,并告诉他乱丢东西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而且很容易伤害到其他小朋友,也让他明白了如果心里不舒服、不开心了应当以正确、温和的方式表达出来,不能用暴力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观察儿童的行为且对其进行评价很重要,这有助于了解儿童的个性、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计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社会文化背景和个性差异等。
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1.活动参与度观察儿童是否参与活动,他们是否主动参与或是被老师和其他儿童鼓励参与。
同时,还可以观察孩子参与活动的时间和频率。
2.合作能力观察儿童在合作活动中的表现。
被观察的儿童是否能与他人良好合作?能否共同完成任务?是否尊重其他人的意见和需求?是否能够分享物品和空间?3.情感表达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情感表达,包括他们的表情、语言和体态等。
这有助于了解儿童对活动的看法和体验,同时还可以发现是否存在情绪问题。
4.自我控制观察儿童是否能够自我控制。
这包括他们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在需要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5.创造力和想象力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包括他们使用的几何图形、色彩、形状、材料和日常生活物品等。
在评价儿童的行为时,需要将观察的信息与具体的活动和环境相结合。
评价需要尽量客观、具体和全面,这有助于为儿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的反馈。
以下是几种评价儿童行为的方法:1.逐项评价将观察到的每个行为与活动目标和标准相对应,并为每个行为进行评分。
2.描述性评价对观察到的行为进行具体的、客观的描述,以说明孩子的能力和兴趣。
3.收集和解释数据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收集数据来评价儿童的行为,并通过数据解释和展示来支持评价。
4.交互式评估与儿童和家长一起进行评估,以了解他们对观察到的行为的看法。
在进行评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价应该客观、具体和全面,而不应该过于主观。
2.评价应该与儿童的年龄、性别、社会文化背景和个性差异相匹配,并根据孩子的不同而进行调整。
3.评价应该充分展示儿童的优点,并了解到儿童在哪些方面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评价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评价摘要: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为幼儿设置一定的区域,并在区域内投放材料,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的一种教育形式。
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自发的活动,但教师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并给予幼儿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教师应善于观察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行为,并作出一定的评价,不断调整区域环境、材料等,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引言区域游戏是一种教学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的区域,并投放这方面的材料,使儿童能够自主游戏。
鉴于儿童年龄小,教师应自觉加强对儿童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行为的监督和指导,并以此作为及时协调后续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1]。
一、基于幼儿行为观察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意义(一)有利于落实游戏精神区域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依赖于物化的场所、沟通环境和有儿童个人或团体的人文氛围。
与游戏结果相比,它更注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的“素质”变化。
区域游戏也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复尝试、自主探究和沟通表达等支持孩子们的多感官参与。
区域游戏的特点是独立选择、随机参与、自由组合和与同伴合作。
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搜索和共同关心的问题的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用能力[2]。
教师应该随机观察孩子的行为,注意孩子的游戏过程,记录孩子选择游戏材料的方法,帮助孩子知道如何与伙伴沟通,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以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和学习能力。
(二)有利于深化家园共建无论是观察孩子的行为,还是某区域的游戏活动,都强调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合作性和生成性,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自然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应鼓励家长扮演合作伙伴的角色,充分利用从事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场所的家长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通过让家长参与当地环境的营造和游戏材料的收集,就区域游戏的发展向家长提供建设性意见的咨询,邀请家长做助手,参与志愿者工作,家长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与孩子一起成长,了解孩子学习的内容、方法、效果,帮助老师解决学习或社会困难[3]。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评价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评价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评价可是个大事儿,真的是得认真对待。
想象一下,孩子们在那儿嬉戏玩耍,简直就像一群小精灵,活泼得不得了。
老师们一边喝着茶,一边观察着,心里想着:“这小家伙今天又在干什么呢?”每个孩子都像一本书,得用心去读,才能发现其中的精彩。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要留心每一个细节,看看孩子们在玩耍中是如何互动的,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是他们的小动作,都可能藏着大秘密呢!咱们的孩子们在玩具区搭积木,那个小胖墩儿一边叠一边还要嘴里嘟囔:“这样搭得高,高得就像大山!”真的是可爱得不行。
这时候,老师就在旁边悄悄观察,看看他是不是在思考怎样平衡,还是在练习空间感。
观察可不是光看哦,老师们还得用心去感受,那种孩子们投入的热情,简直让人觉得自己也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想当年,老师们也曾是叠过高高的积木,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勇士呢!再看看角色区,孩子们在扮演小医生、小厨师,欢声笑语不断。
有的小朋友假装给“病人”看病,一边用玩具听诊器,一边很认真地说:“你得多喝水,才能快点好!”这种小小的关怀,让人心里暖暖的。
老师们这时可得注意了,观察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看看他们如何与同伴合作,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观察,老师们能够更好地评价孩子们的成长,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观察也不仅仅是个体的。
老师们有时候会观察整个小组的互动,看看他们如何一起解决问题。
比如,当几个孩子围在一起搭一个“超大飞船”,谁都想当船长,吵得不可开交。
老师在旁边一边微笑,一边心里默默打分:“这群小家伙真有意思!通过争吵他们学会了沟通,太棒了!”这种观察的过程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的演出,孩子们的每一个表现都让人忍不住想笑,忍不住赞叹。
孩子们在玩沙子的时候,那场景更是有趣。
小朋友们的小手在沙子里翻腾,像是小小的挖掘机,玩得不亦乐乎。
有的小朋友把沙子堆成了高高的“沙堡”,还特意加上了小树和小旗子,满脸得意。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在不同区域活动中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喜好。
例如,在绘画区域,教师可以观察儿童选择的颜色、画笔的使用方式以及他们对绘画活动的专注程度。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到儿童对绘画活动的喜好程度以及他们的绘画能力的发展水平。
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来设计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绘画活动,以促进他们艺术创造力的发展。
其次,教师还可以观察儿童在各个活动区域中的合作与沟通行为。
例如,在角色扮演区域,教师可以观察儿童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角色选择、角色分工以及与同伴的合作情况。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评价儿童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了解到他们是否能够充分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并与其他儿童合作解决问题。
基于这些观察结果,教师可以针对儿童的团队合作能力来引导和培养他们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与沟通,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互动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在各个活动区域中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来评价他们的发展水平。
例如,在建构区域,教师可以观察儿童选择不同材料进行自主建构的能力,以及他们如何利用建造积木、拼图等玩具来创造各种形状和结构。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评价儿童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观察结果提供相应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自主性和创造力。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儿童在活动区域中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行为来评价他们的情绪发展水平。
例如,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观察儿童对不同音乐节奏和音调的反应,以及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表现出的快乐、激动、沮丧或焦虑等情绪。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评价儿童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并根据观察结果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发展积极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和评价儿童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行为,教师可以了解到儿童的兴趣和喜好、合作与沟通能力、自主性和创造力以及情绪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信息。
基于这些观察结果,教师可以为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引导,促进他们全面的身心发展。
如何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有效的观察与评价

如何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有效的观察与评价摘要:幼儿阶段是形成认知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树立正确行为的关键时期。
目前幼儿园中提倡以游戏为活动形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综合素养。
区域活动作为组成幼儿活动的基础,对于幼儿综合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文章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儿童行为观察与评价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中,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幼儿的“自由发挥”,是幼儿园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能够主动参与环境创设,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游戏材料,确定游戏内容、游戏伙伴等。
在区域活动游戏中教师如何观察幼儿?用哪些方法观察幼儿?如何运用观察材料解读评价幼儿行为呢?一、区域活动中进行有效观察的方式1.环视式扫描观察。
环视式扫描观察是将区域活动中的幼儿整体作为观察对象,对周边所有区域进行全局扫描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应用在区域活动开始或即将结束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整体情况。
在环视式观察法中,教师可以观察到整个班级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以及项目完成情况,了解他们每个人是否融入到活动主题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担任何种角色等。
这些信息,将为今后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2.定点式蹲守观察。
定点式蹲守观察是指在确定的区域活动中对不固定的对象进行观察的方式。
这种观察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充分了解某一区域幼儿的情况,如:了解幼儿对某一材料的运用熟练情况等。
定点式蹲守观察通常是应用于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不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供参考。
3.重点跟踪式观察。
重点跟踪式观察是与定点式蹲守观察完全不同的观察方法,是针对某一幼儿的特定观察。
采用重点跟踪式观察方法,教师要在活动展开之前就明确观察对象,无论幼儿参与到哪个活动区,无论幼儿在哪方面的表现,都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观察和评价儿童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评价儿童的行为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我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和评价。
我观察到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合作性和独立性。
有些儿童在团队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儿童积极互动,共同完成任务。
他们能够分享玩具和材料,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决定。
这些儿童表现出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支持,这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一些儿童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性。
他们喜欢独立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不喜欢被限制在团队中。
他们喜欢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玩耍。
这些儿童表现出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观察到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有些儿童非常积极参与活动,充满热情和好奇心。
他们尝试不同的活动和材料,探索新的事物和经验。
这些儿童表现出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渴望。
一些儿童可能表现出不太积极的参与程度。
他们可能会选择只玩一种或几种活动,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
这些儿童可能缺乏自信心或对活动缺乏兴趣。
对于这些儿童,我会提供额外的支持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观察到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自我表达能力。
有些儿童能够通过绘画、构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能够用语言和表情来沟通自己的需求和意图。
这些儿童表现出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这对他们的社交和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
有些儿童可能缺乏自我表达能力。
他们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达困难、情绪控制困难等问题。
对于这些儿童,我会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
观察和评价儿童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行为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儿童的合作性和独立性、参与程度和自我表达能力,可以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在幼儿园教育中,区域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探索,发展他们的认知、社交、情感和身体发展。
在观察和评价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的行为时,我们需要考虑他们的自我探索、合作与分享等方面的表现,以及他们所展现出的感情、身体动作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在观察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的行为时,我们首先要观察他们的自我探索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有机会自由选择和探索不同的游戏和玩具,通过自我探索,他们可以开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孩子们是否能够主动选择和探索不同的游戏和玩具,是否能够主动尝试新的玩具或活动,并且是否能够发展他们自己的游戏规则和角色扮演等,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观察和评价的方面。
我们需要观察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的合作与分享能力。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通过与其他孩子合作和分享玩具,他们可以培养和发展社交技能和情感素养。
在观察孩子们的合作与分享能力时,我们可以观察他们是否能够主动邀请其他孩子一起玩耍,是否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并与其他孩子和平相处,是否愿意与其他孩子分享玩具和游戏等。
这些行为可以反映孩子们的合作与分享能力。
我们也需要观察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展现出的感情表达和控制能力。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孩子们有机会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会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观察孩子们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绪,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适当地处理冲突和挫折,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观察和评价的方面。
观察和评价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观察和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发展和成长情况,并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育和关爱。
希望幼儿园能够重视这一方面的观察和评价工作,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2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海盐实验幼儿园课题组执笔:叶丽娟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家逐渐认识到,集体教学在为孩子提供自我发展空间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张扬个性发展幼儿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区域活动,开始为我国幼儿教育所重视。
我园于2001年开始涉及,2002年9月,结合相关理论学习和观摩,以及园本课程——探究性课程研究之需,开始了区域活动的全园性尝试研究。
对课程设置重新进行调整,从单一的集体教学形式转化为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并存的二种互补的教学形式。
经过一年的研究,区域活动从领域的划分、场地的规划、时间的保证、材料的投入、环境的创设等都已取得初步的进展。
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急需解决。
①几十年所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只将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作为衡量孩子、评价孩子的工具。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改变教育观念,将区域活动的教育内容均衡地涉及到幼儿的每一项智能,包括我们从不曾涉及的领域,例机械、建构,而我们教师对这些领域的了解是个空白。
②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必须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
实践发现:教师的观察随意性强,往往随看随记,只记录观察结果,不清楚为什么孩子会发生这种状况。
也就是说教师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去评价目前孩子的能力发展到哪一阶段,下一步孩子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原因在于教师对活动区幼儿发展线索、发展阶段不明确。
由此也引起教师区域目标设定比较笼统、随意,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不明显,缺少持续生成和发展的可能,使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没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③探究性课程需要教师随时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变化预设或生成教育内容,设计灵活的教案。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观察,是教师了解每个幼儿发展变化的关键,而由于教师在区域活动观察时,关注的是操作结果而不是幼儿个体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力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很少被发现并生成为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大部分集体教学设计仍是教师预设的,随着探究性课程开展的深入,缺少生成活动这一问题越来越明显的突显出来。
④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点从如何为实现儿童发展服务等问题展开,(区域活动正是在课改热潮中被引入的一种教学形式。
)继而提出教育评价的研究。
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往往围绕目标教育产生,没有区域活动的目标体系。
因此在目标达成过程中,幼儿的发展是如何递进的不得而知。
其次,围绕着全面发展的宗旨,评价涉及的内容大而泛,对幼儿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能力是什么,没有具体的阐明,主次不清楚。
使教师在操作观察过程中由于内容太多而抓不住重点,造成教师最终不注重过程细节的观察分析,直接进行总结评价,忽视了关键能力的培养。
所以有必要给教师们建立一份各领域区域中幼儿发展线索的判断标准,从而让教师带着一个参照标准去观察评价孩子,使得每一位实践工作者有线索可观察,有标准可评价,踏踏实实进行改革。
二、国内外区域活动评价研究的相关资料收集分析①西方的区域活动有蒙台梭利教室与英国开放教育,它们都有完整的教学体系。
我们的区域活动与蒙台梭利固定的环境和英国开放式教育相比,我们的教室环境是有准备的、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着多样的提供探索和发现机会的空间,是变化而开放的,更具创造性的特点,与他们有所不同,因此他们的评价体系不符合我园实际,无法照搬。
②由于区域研究在中国刚刚起步,上海、浙江等地的区域研究中找不到相关的关于幼儿区域活动发展水平及线索的判断研究,(例张成明的《走进区角----幼儿园活动新样式》、崔岚的《学前教育新方略-----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只涉及到区域活动如何开展,没有反馈系统的评价标准。
③以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为主的多彩光谱项目研究组建立了一个评价儿童认知能力的新方法。
这套评价材料是在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情景中进行评价的,关注那些与社会上成功人士密切相关的能力,模糊了课程与评价的界限,关注活动的风格特征,采用对各种智能一视同仁的公平测量方法。
因此可作为参考资料。
三、理论依据及思考(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但是不同个体的发展阶段、发展进程存在显著差异,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需要,以儿童的主动学习为中心,有效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发展。
由此我们确立不同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虽然不同,但发展的顺序是一定的,而且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过程中它也是有一定发展线索的,这一研究的基本思想。
(2)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每个儿童都有相对强项的领域,我们不能仍然以“普遍性发展”观点看待儿童的成长,儿童个体在不同领域中其认知能力发展呈非同步性。
一些儿童在某些领域的特长,却是不被传统教育认可,而现在我们应该为这些儿童提供学习领域,让其智能概貌展现,培养他们的自尊,拓展其生活经验。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区域活动的开发中,涉及了八种智能的多个活动区。
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为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教授对每个领域的活动都列出了决定成功的“关键能力”,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幼儿进行智力活动的核心技能和能力,是保证成功的关键性能力。
每一个关键能力均是经过实验研究,文献查阅或专家商讨而确定的。
为了帮助教师进行特定领域的观察,寻找幼儿活动水平发展变化的线索,我们以加德纳“关键能力”理论为依据,全面领悟各领域的关键能力之后进行有目的观察,总结概括出每个关键能力的幼儿发展线索,从而为教师的观察判断提供标准。
四、研究目标1、以全园教师的观察记录为样本,概括序化形成各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与阶段评价标准体系。
2、在寻找每个领域的每个关键能力的发展线索中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3、帮助教师把相关观察分析结果反馈到教学设计中,整和集体教学与区域学习,完善幼儿园探究性课程体系。
五、研究内容1、研究各智能领域中决定孩子成功的“关键能力”,深刻领悟其内涵,转化教师的传统观念,并以此作为教师观察的第一依据。
2、研究幼儿在各关键能力方面的发展线索,建立具体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幼儿发展水平序列,形成具体的评价标准体系。
3、建立比较完善的幼儿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为幼儿的个案记载分析学期评价报告提供依据。
4、研究教师两年中的观察、判断、反馈能力的变化,指导教师把观察判断反馈到各教学活动中。
六、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幼儿园全体幼儿500多人,全体一线教师32人。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
七、研究程序研究时间(2003年9月——20xx年6月)(一)准备阶段(2003年5月——2003年10月)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当前存在问题,组织课题成员理论学习。
2、组织成员对多元智能理论中各领域的“关键能力”进行学习、领会,构建体系第一层基本框架。
3、撰写课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2003年10月——20xx年6月)具体操作措施:1、按时间顺序逐个研究某个领域幼儿活动水平,涉及小、中、大三个年龄层次幼儿。
2、每个领域幼儿发展水平研究前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相应领域所要观察的“关键能力”内涵。
3、每个实施阶段起始先布置教师观察任务,要求教师扮演幼儿角色模仿操作与观察,结束后请教师列举该“关键能力”发展顺序,记录有价值案例并分析。
4、组织课题成员对教师列举的线索进行排序。
5、研究中期课题组成员对教师的日常观察记录和分析表进行抽查,上、下学期各组织一次。
6、课题组成员观摩教师的区域活动,指导教师的指导、评价能力,上、下学期各一次。
具体安排:第一阶段:2003年10月——20xx年1月(1)构建积木建构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
(2)构建体育运动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具体从“平衡”、“力量”、“敏捷”、“速度”四种关键能力去寻找线索。
(3)研究美术领域幼儿美术水平发展阶段和线索,具体从“具体表现水平”、“探索程度”、“艺术水平”三种关键能力方面入手。
第二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1)构建幼儿手工操作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
(2)构建科学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主要从幼儿的观察、关系的识别、假设的形成、实验、对自然活动感兴趣、对自然世界知识等关键能力方面去寻找线索。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1)构建语言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主要以虚构性叙述与描述性叙述二大关键能力去寻找。
(2)构建社会交往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主要从理解自我、理解他人、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三大关键能力方面去寻找。
第四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1)构建音乐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主要从音乐感知、音乐演奏、音乐创作三大关键能力去观察寻找。
(2)构建创造运动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主要从身体控制、节奏感、表现力、产生运动创意、对音乐作出呼应等关键能力去寻找。
(三)结束阶段1、将积累的素材整理。
2、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3、教师案例集九、研究成果形成1、研究报告。
2、幼儿智能发展水平阶段线索评价体系。
十、研究组成员及分工叶丽娟(业务园长):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总设计黄迪(年段长) :负责科学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张凯波(年段长) :负责美术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朱小燕(年段长) :负责语言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沈群(年段长) :负责运动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沈西文(学科组长):负责健康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陆书香(学科组长):负责音乐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