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三、牧草生产性能测定

合集下载

牧场实习报告3篇_实习报告_

牧场实习报告3篇_实习报告_

牧场实习报告3篇大学生畜牧场实践报告范文几年暑假,我全部用在了社会实践中了。

因为我学习的是畜牧专业,所以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是需要实际的操作能力,因此我准备到一家养殖场实习,一来可以锻炼自己的专业知识,二来也可以打发暑假漫长的时间,赚些生活费,这些都是我要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我实习的地点是一家养鸡场!在云溪区道仁矶镇泗泷村村支书的鸡场实习了一个多月中,我第一次把在校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真正的实现了由理论到现实的转变过程。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大开眼界,提升了自身能力而且在做人方面也受益非浅。

一、了解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初来乍到,老板没有立即吩咐我们做事,只是带领我们参观了两个较大规模的鸡场。

老板亲自喂料并告诉我们一次不可过多投料,大概每个鸡场(5000只)投喂5-6袋颗料饲料。

通过实地参观和老板的介绍起我了解到1号、2号鸡场的基本情况并详细记录在册。

1号鸡场的基本情况:1)总面积:450平方米2)密度:10/平方米3)开食:2次/月(早晚各一次,早上6点半,晚上5点半)4)鸡品种:麻鸡5)饲料品种:湘佳颗料6)数量:4500羽7)水箱:9格8)光照24h(晚上6点开灯,早上6点半开灯)2号鸡场的基本情况:1)总面积:350平方米2)密度:13/平方米3)水箱:7格掌握了基本情况之后,我们又具体地了解了每个鸡舍的采食量,饮水量。

为接于:下来的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做了哪些工作每天天刚亮,我们的工作就开始了。

除了简单的喂食,最麻烦的事情还是鸡发病的问题。

几乎每天至少都会有十几只病倒。

我对病鸡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发现病鸡所患大多是球虫病,体内有很多大肠杆菌。

根据发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方法各异,用药的剂量和品种也有所不同,这可是一门大学问。

球虫病一般用药时磺胺粉、喹噁啉、治菌磺、tmp粉、小苏打。

鸡也是有情绪的,除了要重视患严重疾病的鸡,还要对鸡的精神状况做细致入微的观察。

在观察中我发现有少数鸡出现精神呢忧郁、不采食、不饮水的状况,这类鸡一般表现为羽毛凌乱、目光涣散、站立不稳,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容易发展为重病患。

03实验三牧草的识别2008 饲草生产学教学课件

03实验三牧草的识别2008 饲草生产学教学课件

禾本科牧草观察鉴定
一) 观察鉴定 1 根据叶片来鉴定:叶片形状(扁平、狭
长、叶缘)、叶舌、叶耳等 2 根据花序和花来鉴定:花序类别、小穗
形状、小花数目等
(二) 牧草检索表
四、作业
简述几种典型的豆科禾本科牧草的形态特征。
牧根茎


形 被 生长 叶 被 小叶

状 毛 习性 序 毛 形状

花 花冠颜 花大
实验三
牧草的识别
二、材料与用具
采用实习地常见的豆科、禾本科牧草 放大镜 镊子 钢卷尺 有机玻璃尺等
三、方法与步骤
(一) 豆科牧草观察鉴定 1 根据叶片来鉴定:单叶、复叶、复叶
的形状、小叶形状、数目、有无锯齿及缺刻,卷 须
2 根据花序和花来鉴定:花序位置、类
别、长短、花排列的情况、花的大小、花冠颜色序色来自小果实 形状 颜色
. . . . . .
牧 根茎




被 生长 毛 习性


形被叶叶花 状毛耳舌序
小穗 形状
小花 数目
果实 形状
颜色
. . . . . .

牧草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牧草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牧草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1. 引言牧草是农畜业生产中重要的饲料资源,对于畜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本次实验选取了不同的施肥措施,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

2. 实验设计及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三种不同的施肥措施:A组为常规施肥组,B组为有机肥施肥组,C组为无施肥组。

每个组别设有3个重复样本。

在不同组别下,我们对牧草生长高度、鲜重、干重和营养含量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3. 实验结果3.1 牧草生长情况通过观察发现,A组和B组的牧草生长情况较为良好,植株高度相对较高,茂盛度也较大,相比之下C组的牧草生长情况最差。

3.2 鲜重和干重对于鲜重和干重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A组的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而B组的鲜重和干重稍高于C组。

3.3 营养含量通过对不同组别牧草的含水量、蛋白质含量、纤维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A组的营养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4. 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施肥措施方面,常规施肥组(A组)和有机肥施肥组(B组)相较于无施肥组(C组)在牧草生长和产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 常规施肥组(A组)的鲜重和干重明显高于有机肥施肥组(B组)和无施肥组(C组),说明常规施肥组能够提高牧草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3. 常规施肥组(A组)的营养含量较高,说明常规施肥组的肥料配方能够满足牧草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提高了牧草的营养价值。

从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合理施肥对于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具有显著的作用。

常规施肥组是最佳的施肥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牧草的生长速度、产量和营养含量。

有机肥施肥组虽然在某些方面稍逊于常规施肥组,但仍然较无施肥组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本次实验仅仅是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

实际的农田环境和土壤条件可能与实验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实验结果的普适性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此外,不同地区或不同土壤类型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施肥措施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牧草育种学实习报告

牧草育种学实习报告

一、前言牧草育种学是研究牧草遗传、变异和育种技术的一门学科。

在我国,牧草育种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发展畜牧业、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牧草育种学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牧草育种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牧草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牧草田间性状鉴定和亲本选配的技术;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牧草育种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实习地点:某农业大学牧草育种实验室及牧草试验基地四、实习内容及过程1. 牧草田间性状鉴定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牧草田间性状鉴定的方法。

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我们掌握了牧草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性状。

具体操作如下:(1)观察牧草的生长习性,包括株高、分蘖、叶色、叶片形状等;(2)测量牧草的株高、茎粗、叶片宽度等形态指标;(3)记录牧草的产量,包括鲜草产量、风干产量和干物质产量;(4)分析牧草的品质,如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等。

2. 亲本选配在了解牧草田间性状鉴定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学习了亲本选配的技术。

通过分析亲本的遗传背景、性状表现和杂交后代的表现,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育种。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亲本的遗传背景资料,包括亲本的品种、来源、生长习性、产量和品质等;(2)分析亲本的性状表现,确定优良性状和不良性状;(3)根据亲本的性状表现,选择具有互补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4)观察杂交后代的表现,筛选出优良后代。

3. 实验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1)刈割法测定牧草产量:在牧草试验基地,我们采用刈割法测定了不同品种牧草的产量,包括鲜草产量、风干产量和干物质产量;(2)测定牧草品质:通过实验室分析,测定了不同品种牧草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等品质指标;(3)杂交育种:在实验室,我们进行了亲本选配和杂交育种实验,观察了杂交后代的表现。

草业科学牧草育种实习报告

草业科学牧草育种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的草业科学是一门研究草地生态、草地建设和草地畜牧业的学科,其中牧草育种是草业科学中的重要分支。

牧草育种是指通过选择、交配和改良等手段,培育出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好、抗病性强、营养价值高的牧草品种,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本实习报告是针对草业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牧草育种实习的总结和反思。

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牧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牧草育种的基本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实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牧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牧草育种的实验设计和实施、牧草品种的鉴定和评价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牧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选择、交配、改良等手段,了解了牧草育种的目标和任务。

然后,我们进行了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实验,学会了牧草种质的采集、处理和保存方法。

接着,我们进行了牧草育种的实验设计和实施,包括牧草种植、观察、测定等环节,掌握了牧草育种实验的基本技能。

最后,我们进行了牧草品种的鉴定和评价,了解了牧草品种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实习,我掌握了牧草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牧草种质的收集和保存方法,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我还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合作,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牧草育种实验,我了解了牧草种植、观察、测定等环节,掌握了牧草育种实验的基本技能。

我还学会了使用一些牧草育种实验仪器,例如土壤水分测定仪、养分分析仪等。

通过牧草品种的鉴定和评价,我了解了牧草品种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例如牧草产量、质量、抗病性等。

我还学会了使用一些牧草品种鉴定和评价仪器,例如牧草养分分析仪、牧草抗病性测定仪等。

四、实习反思和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认识到了牧草育种实验的重要性,学会了牧草育种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合作,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牧草产量测定方法

牧草产量测定方法

牧草产量测定方法
嘿,你知道吗,牧草产量的测定可是非常重要的哦!这就像是给牧草来一场特别的“考试”,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它们的生长情况。

那怎么来进行这个“考试”呢?首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就像在一个大班级里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同学一样。

然后,在样地内用特定的工具,比如刈割器,把牧草割下来。

这过程中可不能马虎,要割得整齐干净,不然就不准确啦!割下来的牧草要称重,得到的就是鲜重。

但这还没完哦,还要把这些牧草烘干,去掉水分,再称一次重,这就是干重啦。

这里要特别注意,烘干的温度和时间都要严格控制,不然结果可就不靠谱啦!还有啊,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有任何遗漏或错误。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呀!就像建房子,根基要稳。

我们要保证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也要确保数据的稳定可靠。

不能今天测出来一个数,明天又变了。

这就需要我们严格按照步骤来,不能偷懒,不能随意更改。

那牧草产量测定有啥用呢?这用处可大啦!在畜牧业中,这可是关系到牛羊们能不能吃得饱饱的关键呢!通过测定,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时候该收割牧草,能收多少,够不够牛羊吃。

这就像是我们知道自己有多少粮食一样重要。

而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也不高,优势很明显呀!
我就知道有个牧场,以前不重视牧草产量测定,结果经常出现牧草不够吃或者浪费的情况。

后来他们开始认真测定,根据结果合理安排收割和养殖,现在牧场经营得越来越好啦!你说这牧草产量测定是不是很神奇?
所以呀,牧草产量测定真的太重要啦!它就像是牧草的“体检报告”,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它们,照顾它们,让它们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

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

草地生产力测定方法草地生产力是进行草地资源评价,草地生产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数据,也是草地资源生产效能的最终反映。

由于草地生产是一个由牧草→家畜→畜产品的复杂的系列生产过程,其产品形态有牧草、家畜和畜产品三大类,那么相应地草地生产力也就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牧草生产能力——草地产草量;载畜能力——载畜量;畜产品生产能力——畜产品单位。

在草地资源动态监测中,主要进行草地牧草生产能力的测定。

1、1草地的现场取样技术1.1.1样地样地是用来描述与记载草地群落的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典型地段,是进行草地定性与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

记载样地主要是用来对草地进行群落特征分析和确定草地类型性质所用。

现场取样,首先是根据草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结构特征和分布的均匀性确定样地面积,面积的大小,以能反映与代表所调查类型各项特征的最小面积为宜。

一般的原则是,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地,样地面积要比木本植物为主的群落小些;群落草层低矮、结构简单、分布均匀、样地可小些,反之要大些。

以往调查工作中,用于群落特征分析与记载的样地,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群落,一般面积为10m×10m;在植被稀疏的荒漠和灌丛草地,样地面积可扩大到10m×100m或10m×150m。

1.1.2取样方法在草地资源调查中,一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现场取样。

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典型取样,另一种是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取样。

(1)典型取样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方法是:在确定要调查的草地类型上,选择能够代表该类型自然与经济特征的典型地段设置样地。

放置的样地要求草群生长发育正常,未受或受家畜或其他活动干扰较小。

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出样地的一个边界点,并将测绳或皮尺的一头用插钎固定,依据样地大小,圈出样地的范围。

在样地圈定之后,仔细观察样地的代表性与典型性,如有缺陷,可再度移动调整。

样地的数量,在一个点上一般只取一个样地,重复样地,在出现相同类型的其他地段再选取。

4种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研究

4种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研究

4种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研究4种禾本科牧草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研究禾本科牧草是牲畜饲料中重要组成部分,对牧场的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针对4种常见的禾本科牧草进行研究,分析其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介绍常见的4种禾本科牧草:大麦草、黑麦草、燕麦草和高粱草。

这几种禾本科牧草在牧场中广泛种植,因其生长快、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备受畜牧业主的青睐。

接下来,我们将从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生产性能1. 产量表现:通过对牧场实地调研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麦草和黑麦草的产量相对较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产量;燕麦草在寒冷地区生长良好,但其产量稍逊于大麦草和黑麦草;高粱草虽然生长周期较长,但也能够在合适的地区获得可观的产量。

2. 生长适应性:大麦草和黑麦草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好,能够在较广的地区范围内生长;燕麦草对寒冷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高粱草对气候和土壤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地区范围相对较窄。

二、营养价值1. 蛋白质含量:我们对这4种禾本科牧草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以下结果:大麦草和黑麦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对于饲养牛羊等反刍动物具有重要意义;燕麦草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其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高粱草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富含赖氨酸和赖基酸等氨基酸。

2. 粗纤维含量:粗纤维是牧草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它对牲畜的消化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经测定,大麦草、黑麦草、燕麦草和高粱草的粗纤维含量分别为25%、24%、28%和30%,高粱草的粗纤维含量相对较高。

3. 营养成分综合分析:通过对这4种牧草的营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大麦草和黑麦草的综合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尤其对育肥牛的饲养有良好效果;燕麦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赖氨酸等重要氨基酸,即使蛋白质含量较低也对牲畜的健康有积极影响;高粱草的综合营养价值相对较低,但对于一些特定的地区和生态条件下的牲畜养殖具有一定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三、牧草生产性能测定
一、目的和意义:掌握测定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方法,并可为草原生产力的研究取得基本数据。

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积累是以一年内的生长期为周期的,不同年度之间不能连续积累。

二、仪器和用具:1m2的样方框、剪刀或小镰刀、塑料袋(15~35cm)、信封或纸口袋、纱布袋、小标签、药物天秤(0.1g)、扭力天秤(0.01g)、烘箱、登记表格、统计图纸、铁锹、铲刀、土壤筛、镊子。

三、方法和步骤:
1、地上植物量的测定
第一性生产有总第一性生产力(Pg)与净生产力(Pn),前者指一定期间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生产的有机物质总量,其中包括植物同期由于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的量(R)。

后者指一定期间内植物体实际积蓄的有机物质的数量,即Pg=Pn+R,主要包括现存量、立枯物量和凋落物量,还有动物采食量。

对草原、草甸等草本群落生产量的测定,常用直接收割法,这是植物群落学和农学上最通用的常规方法。

即直接将植物体地上枝叶及繁殖器官全部刈割下来进行烘干称重。

动物采食量测定较困难,在未被家畜采食的草地上,可忽略不计。

样地的建立:在典型的群落片段上,按要求的面积选定样地。

如果要求进行多次周期性测定,则应一次选好样地。

样地的重复数量须按统计学的要求来设计,并按研究工作的要求规定好测定的周期及日期,制定出测产的计划。

样地植物群落的登记,内容包括:植物种类、植物和高度、密度、株数、盖度等。

在规定的日期和样地上用剪刀分种刈割植物地上器官,装入薄膜塑料袋内,写好标签,并尽快进行野外称重(鲜重)。

称过鲜重以后,将样品装入信封或纸袋内,准备烘干。

如测定地上生物量的分层重量及计算产量结构,故需将每一植物种的样品按规定的长度(5cm或10cm)剪断,分别将每一段样品严格按次序分别收入信封内准备烘干。

如果要求按不同器官计算生物量时,则需按茎、叶、生殖枝等分别装入信封内准备烘干。

装入信封的样品要及时在电热烘干箱内保持65℃左右的温度烘烤8~10h(肉质植物还要延长烘干时间)。

烘干以后用天秤称重,取得各种植物或各个部分的干重数据。

在地上生物量登记表上登记所测定的鲜重与干重的数据。

2、牧草种子产量的测定
选择3-5小区对种子产量。

3、牧草再生性能的测定
选择3-5小区对牧草生长速度、再生高度、再生产草量、分蘖分枝数(10株平均数)进行测定。

四、作业:测定苜蓿的产量以及再生情况。

牧草刈割实验
第1次刈割第2次刈割第3次刈割
植物
物候期高度产量密度分蘖数/单株高度产量密度分蘖数/单株高度产量密度分蘖数/单株
刈割高度对草地再生的影响
刈割时间:牧草高度:物候期:草名称:
产量g/m2生长速度(cm/d)产量(鲜)
总产量留茬高度cm
鲜干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1次第2次第3次
2
4
6
8
10
茎叶比测定
茎叶
牧草名称总重
备注
总重% 总重%
种子产量登记表(计算法)
牧草名称穗数/m2穗数/亩粒数/ 穗千粒重粒数/斤产量/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