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泄漏应急演练方案
医院化学泄漏应急演练方案

医院化学泄漏应急演练方案1. 总则为确保在化学泄漏事故中能够快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化学泄漏事件的处置能力,保障患者及职工的生命安全,制定本演练方案。
2. 演练目标- 提高我院对化学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
- 检验我院化学泄漏应急预案的实战效果。
-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整体应急水平。
3. 演练时间- 演练日期:待定- 演练时间:待定4. 演练地点- 演练区域:医院制剂室、急诊科、住院部等相关区域5. 演练内容5.1 模拟情景假设制剂室内发生化学泄漏,泄漏物质为浓盐酸。
泄漏导致气味弥漫,可能对周边区域造成影响。
5.2 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泄漏:制剂室工作人员发现泄漏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如关闭泄漏源、用砂土覆盖泄漏处等。
2. 报警:发现泄漏的人员立即向总值室报告,总值室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3. 各部门应急响应:急诊科、住院部、消防等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行动,做好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现场处置等工作。
4. 消防部门到达现场后,根据泄漏物质特性,采取相应的灭火、稀释、泄漏物收集等措施。
5. 环保部门协助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6. 总值室全程协调,确保各部门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5.3 演练环节1. 泄漏发现与报警2. 各部门应急启动与响应3. 现场处置与灭火4. 伤员救治与疏散5. 环境监测与安全评估6. 演练组织与分工6.1 演练指挥组- 组长:院长- 成员:总值室、急诊科、住院部、消防、环保等部门负责人6.2 演练执行组- 制剂室:负责模拟泄漏情景,启动应急预案。
- 急诊科:负责救治伤员、疏散人群。
- 住院部:负责协助疏散、提供临时安置场所。
- 消防部门:负责现场灭火、泄漏物处理。
- 环保部门:负责周边环境监测。
- 总值室:负责协调、指挥整个演练过程。
7. 演练评估与总结演练结束后,组织相关部门对演练进行评估,总结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实际应对化学泄漏事故提供借鉴。
酸碱泄漏应急演练方案及流程

一、编制目的为预防、控制和处理酸碱泄漏事故,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 《酸碱泄漏事故应急救援规范》三、适用范围本演练方案适用于本企业及相关部门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救援。
四、演练流程1. 演练准备阶段(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参演人员及职责。
(3)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人员。
(4)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演练流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2. 演练实施阶段(1)发现泄漏:演练开始,模拟岗位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酸碱泄漏。
(2)上报事故:岗位人员立即向值班负责人报告泄漏情况,值班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演练领导小组报告。
(3)启动应急预案:演练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酸碱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4)应急处置:按照预案要求,组织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a. 疏散人员:迅速疏散泄漏区域附近的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b. 隔离泄漏源:使用沙袋、石棉布等材料对泄漏源进行隔离,防止泄漏扩散。
c. 吸收泄漏物:使用专用吸收剂对泄漏物进行吸收,防止环境污染。
d. 消除隐患:对泄漏源进行修复,防止再次泄漏。
(5)环境监测:对泄漏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6)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3. 演练总结阶段(1)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2)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3)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演练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预案要求执行,确保演练效果。
2. 演练期间,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 演练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恢复生产秩序。
片碱应急演练方案

片碱应急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对片碱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假设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片碱储罐因管道破裂发生泄漏,现场员工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公司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处置。
三、演练时间2023年4月15日(周五)下午2:00四、演练地点公司片碱储罐区五、演练内容1. 泄漏事故发生:假设片碱储罐管道破裂,导致片碱泄漏。
2. 发现泄漏:现场员工发现泄漏情况,立即汇报给班长。
3. 班长汇报:班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厂长汇报。
4. 启动应急预案:厂长接到汇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处置。
5. 疏散人员:相关部门迅速组织附近员工撤离至安全区域。
6. 警戒隔离:保安人员迅速到达现场,设置警戒线,隔离泄漏区域。
7. 泄漏处置:应急小组成员穿戴防护装备,使用吸尘器、砂子等材料对泄漏部位进行覆盖,阻止片碱扩散。
8. 清理现场:泄漏处置完成后,对泄漏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无残留。
9. 事故调查:事故处理结束后,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10. 总结讲评:对公司应急演练进行总结讲评,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六、参演人员1. 厂长:负责演练的整体指挥和协调。
2. 班长:负责现场泄漏事故的发现和汇报。
3. 应急小组成员:负责泄漏处置和现场清理。
4. 保安人员:负责现场警戒和疏散人员。
5. 员工:参与疏散和事故处理。
七、演练要求1. 所有参演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本次演练,严格遵守演练纪律,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2. 参演人员在演练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事故处理的迅速、有序、有效。
3. 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4. 相关部门要根据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演练评估1. 评估内容:演练目标的达成情况、演练组织的有效性、参演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应急预案的适用性等。
酸、碱槽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模版

酸、碱槽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模版一、事故背景酸、碱槽泄漏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事故,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救援预案目的该预案的目的是在酸、碱槽泄漏事故发生时,快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并控制事态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以及环境污染,并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应急救援组织与指挥1. 由公司应急救援组织负责组织和指挥酸、碱槽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织包括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各子部门,指挥部由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组织信息报告和传递,确保信息畅通,及时通报事故情况。
3. 指挥并协调救援工作,制定救援方案、分配资源、监督执行等。
4. 根据事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救援计划,并做好记录和总结。
四、应急救援预案流程1. 发生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确保人员的安全。
2. 同时通知应急救援组织及相关单位,并报告有关部门。
详细描述事故情况、损失程度等。
3. 针对事故情况,立即制定救援方案,确定救援目标和优先次序,并明确分工责任。
4. 针对事故环境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
5. 迅速调派救援力量,包括消防队、医疗队、抢险队等,并调动必要的装备和工具。
6. 在救援过程中,要及时掌握救援进展情况,制定后续救援方案。
不断评估和调整救援策略,确保救援工作的有效性。
7. 组织事故调查和事故原因的分析,总结救援经验,以及时改进和完善救援预案。
五、应急救援资源调配与使用1. 根据救援任务的紧急程度和救援地点的特殊情况,调派合适的救援资源。
2. 确定救援物资的需求,包括防护设备、救援工具、医疗设备等,并及时补给。
3. 救援人员要根据任务的需要,采取合理的救援行动,确保自身的安全。
4. 救援资源的使用要高效合理,确保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六、应急救援协调与沟通1. 建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确保指挥系统的畅通和顺畅的沟通。
危险化学品酸碱泄漏应急处置方案

危险化学品酸碱泄漏应急处置方案1. 引言危险化学品酸碱泄漏是在化工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
酸碱泄漏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
为了有效应对酸碱泄漏事故,减少事故带来的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危险化学品酸碱泄漏应急处置方案,以帮助工作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进行处理。
2. 应急预案2.1 前期准备在酸碱泄漏之前,应制定酸碱泄漏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演练。
预先准备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器材,并将其放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
2.2 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反应程序1.尽快发现泄漏事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系统,并迅速通知相关人员,包括现场人员和紧急救援人员。
2.立即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并将周围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3.通过迅速关闭泄漏源,尽可能减少泄漏量。
4.如果泄漏物质已经进入下水道或排水系统,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5.详细了解泄漏物质的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以便做出进一步的应对措施。
2.3 清理与处置1.制定清理与处置方案,包括采用的工具、方法和程序。
2.将泄漏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隔离。
3.根据泄漏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清理材料,如酸、碱中和剂等,并按照正确的比例使用。
4.采取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如将清理废物妥善存放,避免其继续对环境造成污染。
5.清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环境安全指标,并及时通报相关责任部门。
2.4 事故后期处理1.完成清理工作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将事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作为以后的参考。
3. 紧急救援措施3.1 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在发生酸碱泄漏事故时,应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火警报警电话或化学品泄漏应急救援电话,请求救援。
3.2 危险区域安全隔离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应立即将事故区域进行安全隔离,设置警戒线,防止其他人员接近事故区域。
液碱泄露应急演练堵漏方案及措施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应对液碱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堵漏处理,保障人员安全及环境不受污染,特制定本演练堵漏方案及措施。
二、演练范围本次演练针对液碱泄露事故进行堵漏处理,包括泄漏源的控制、泄漏物的收集、事故现场的环境保护等。
三、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演练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3. 演练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
4. 演练应急队伍: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四、演练堵漏方案及措施1. 泄漏源控制(1)发现液碱泄露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应急队伍赶赴现场。
(2)现场指挥组根据泄露情况,立即安排应急队伍对泄露源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使用专业堵漏工具,如堵漏夹具、密封圈等,对泄漏源进行紧急堵漏。
2. 泄漏物收集(1)使用清洁的铲子、容器等工具,将泄漏物收集到干燥、洁净的容器中。
(2)对收集到的泄漏物进行分类处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事故现场环境保护(1)对泄漏区域进行彻底清洗,消除泄漏物对环境的影响。
(2)对事故现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标准。
4. 应急队伍培训(1)定期组织应急队伍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培训内容包括:泄漏源控制、泄漏物收集、事故现场环境保护等。
5. 演练总结(1)演练结束后,及时对演练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演练要求1. 各参演单位要高度重视本次演练,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参演人员要严格遵守演练纪律,服从指挥,确保演练安全有序。
3. 演练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处置方案。
通过本次液碱泄露应急演练堵漏方案及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高应对液碱泄露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堵漏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人员安全及环境不受污染。
液碱泄漏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公司员工对液碱泄漏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液碱泄漏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三、演练地点公司液碱储存仓库四、参演人员1. 演练指挥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处置、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3. 通讯联络组:负责演练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
4. 观察员:负责观察演练过程,评估演练效果。
五、演练内容1. 液碱泄漏现场处置2. 人员疏散与安全警戒3. 伤员救治与转移4. 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5. 演练总结与评估六、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阶段(1)演练指挥小组召开动员会议,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时间、地点及参演人员。
(2)应急救援小组进行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
(3)通讯联络组做好演练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
(4)观察员熟悉演练流程,准备评估工作。
2. 演练实施阶段(1)液碱泄漏现场处置:模拟液碱储存仓库发生泄漏,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进行现场处置,包括泄漏源的封堵、泄漏液体的收集、地面残留液碱的冲刷稀释等。
(2)人员疏散与安全警戒:演练指挥小组发布疏散指令,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员工按照预定路线迅速疏散,通讯联络组确保疏散过程中的通讯联络畅通。
同时,安全警戒组对泄漏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伤员救治与转移:模拟有人员因液碱泄漏受伤,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4)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组对泄漏现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
(5)演练总结与评估:演练结束后,演练指挥小组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观察员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七、演练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演练纪律,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过程中,如遇意外情况,参演人员应立即报告演练指挥小组,并按照演练指挥小组的指令进行处置。
3. 演练结束后,参演人员应做好演练现场的清理工作,确保现场安全。
液碱罐泄漏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公司应对液碱罐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液碱罐泄漏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3年10月15日三、演练地点公司液碱罐区四、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
2.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组织协调和监督。
3. 演练执行小组:负责演练的现场操作、处置和配合。
4. 演练保障组:负责演练的物资、设备、场地等保障工作。
五、演练内容1. 演练背景:模拟液碱罐发生泄漏事故,造成周边环境受到污染,人员受伤。
2. 演练科目:(1)事故报警与响应;(2)现场警戒与人员疏散;(3)泄漏源控制与处置;(4)受伤人员救治;(5)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6)事故调查与总结。
六、演练步骤1. 演练前准备(1)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分工等;(2)组织参演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前的动员;(3)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设备、场地等。
2. 演练实施(1)事故报警与响应:发现液碱罐泄漏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警并通知演练指挥部;(2)现场警戒与人员疏散:设立警戒区域,疏散无关人员,确保事故现场安全;(3)泄漏源控制与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泄漏源,进行泄漏物质收集、转移和中和处理;(4)受伤人员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5)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程度,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污染;(6)事故调查与总结:对事故原因、处理过程、存在问题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3. 演练结束(1)宣布演练结束;(2)参演人员集合,进行总结评估;(3)上报演练情况,撰写演练总结报告。
七、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要熟悉演练方案,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2. 演练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案执行,确保演练效果;3.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拓集团铬业科技公司球团车间
酸、碱泄漏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进一步增强员工环境保护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酸、碱及储存或投加系统事故或故障状态下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我们拟在全车间范围内进行一次模拟酸、碱泄漏应急演练,先来了解一下硝酸和碱的性质。
硝酸得特性:
1基本信息库
中文名称:硝酸。
英文名称:Nitric acid。
CAS No.:7697-37-2。
分子式:HNO3。
分子量:63.01。
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
2理化性质库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熔点(℃):-42℃/无水。
沸点(℃):86℃/无水。
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17。
蒸气压(kPa):4.4(2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
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应。
具有强腐蚀性。
溶解性:不溶于水,表面活性剂可增加其水中溶解度,在橄榄油中的溶解度为0.6 mg/2 ml; 与水混溶。
3应急处置库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 min,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 min。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予输氧。
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
立即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要使水进入储存容器内。
向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收集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砂土、雾状水、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
4管理信息库
储存的管理:与可燃物质、还原性物质、食品和饲料、碱和有机化合物分开存放,保待阴凉干燥。
保存在通风良好的室内。
液碱的特性:
化学品中文名称:氢氧化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n hydroxide
分子式: NaOH
分子量: 40.01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
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主题:酸、碱泄漏应急演练
二、演练事件:
1、酸泵房酸泵出口法兰泄漏|碱泵出口漏碱,导致大量溢流到地坑里。
2、员工皮肤、衣服上涉碱液(酸)
三、演练时间 2016年3月21日至3月24日
四、演练地点:酸泵房;碱泵房。
五、物资准备: 1、防护面罩、护目镜、防酸碱手套、防酸碱橡胶鞋;2、就近自来水;3、沙子等。
六、演习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宫志文
副组长:王帅、高云胜
甲组成员:李欢、苏春、任建新、任贵华、鲁福兴
乙组成员:李欢、秦乐、刘阳、夏东升、杨志清
丙组成员:李欢、王刚、李晓洋、范伟、樊利斌
七、演练形式及内容
1、演练形式:设想酸泵房酸泵出口法兰泄漏|碱泵出口漏碱,大量泄漏,现场模拟紧急处理;
2、应急处理过程及步骤:
A.岗位巡检人来报,酸泵房酸泵出口法兰泄漏|碱泵出口漏碱
B.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停泵、当班组长及副组长和岗位员工立即穿戴好酸碱防护用品,赶往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C.现场处理人员在现场立即用大量的自来水注入地坑,稀释酸|碱的浓度至较低时,放入潜水泵将含有碱|酸水运送到浊环水池,回收。
3、个人涉酸、碱
A.如果工作服涉酸、碱,立即脱去工作服。
B.尽快用自来水冲洗可能涉酸、碱的皮肤。
C.如果皮肤涉酸、碱,马上就近用自来水冲洗(陶瓷平台、一楼化验室、一楼卫生间)。
D.冲洗后去医院就医。
八、注意事项:
1、穿戴防酸胶鞋时,裤子的裤腿一定要塞入胶鞋内或者完全绾至胶鞋以上,不允许放至胶鞋外,否则,沾有酸碱的衣服接触皮肤后,会损伤皮肤;
2、冲水时尽量落低水头,避免溶液溅起,打湿衣服或者溅到人的皮肤,对人身造成伤害;
3、眼睛溅入酸碱溶液时,应立即用水冲洗,冲洗时应让水流射入眼睛,避免用手揉擦,以防手上或者脸部酸碱溶液进入眼睛。
酸液键入眼睛可以用3%碳酸钠溶液清洗;碱液键入眼睛可以用3%硼酸溶液清洗;
4、皮肤或者眼睛溅入酸碱溶液后,冲洗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防止冲洗不彻底,造成永久伤害。
九、清理现场:
1、清理现场的自来水管、空桶等
2、收好安全劳保用品并按规定摆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