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先学后教”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绿》先学后教教案

《绿》教案
一、出示课题
出示关于绿色的图片引入课题并直接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师:本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两个目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明确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 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渡语: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我们要进行两场比赛。
现在开始进行第一场比赛,比朗读诗歌。
三、新课过程
(一)比朗读诗歌(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
1.认真听诗歌范读。
(第一遍听读,第二遍小声跟读。
)
2.学生自由朗读,把诗读通顺、读流利。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有错及时纠错。
过渡语:第一场比赛大家表现都很棒,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回答问题。
(二)比回答问题(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按要求朗读诗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读诗歌第二小节,春姑娘用她的巧手为我们调制了那些绿色呢?你还知道哪些绿颜色?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读诗歌第三小节,说一说在作者眼里哪些是绿色的?风、雨、水、阳光
3.读诗歌第四~五节,说一说绿的形态是怎样的?
挤、重叠、交叉—(静态)
整齐飘动—(动态)
4.通读诗歌说一说诗中所描写的绿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充满希望,生机勃勃。
过渡语: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下面让我们来检测一下今天的学习成果吧。
四、当堂训练
1.小练笔。
(仿写第三小节)
2.背诵诗歌。
(选做)
五、板书设计
10.绿
颜色种类多
充满希望,充满生机
形态多样
六、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先学后教”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概述:本组精心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笔下的千山万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丘陵是连绵起伏的……江山如诗如画!阅读本单元的课文,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情达意的。
教学要求: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本单元课程预计安排13课时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能背诵、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1、板题示标:师:同学们,谁会背诵李白的诗呢?〔抽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
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请看我们本节课的目标:〔1〕认识生字.〔2〕正确、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
〔3〕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
大家有信息到达目标吗?〔生答:有!〕3、自学指导: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正确二、比读古诗,纠正字音〔第一次先学后教〕1、先学<自由读古诗>2、后教,指名读古诗<尽量找中下等生>,同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四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永威先学后教教案设计

15 鸟语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对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生字10个,其中田字格前面的一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过程:一、揭题示标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神秘的语言,就是鸟语,这节课,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鸟语》。
板书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对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生字10个,其中田字格前面的一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先学:(1)自由读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学生自由练读,亦可同桌互相听读。
(2)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找出自己识记本课生字的方法,尝试理解文中新词的意思。
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结合上下文,或者小组讨论交流,给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亦可自己思考。
后教:(1)指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一些较长和较难的句子。
(2)引导学生读准生字字音,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尝试说说自己对一些生词的理解。
通晓矫健催促无拘无束疏忽预报应验呆楞楞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先学: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尝试给课文分段。
可书面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
后教:在学生充分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从鸟儿们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先学:1、练写本课生字新词,完成课后描红。
2、记忆本课生字新词。
后教:老师听写,完成后交由组长检查。
五、作业比一比,再组词。
治()催()碌()预()冶()摧()绿()硕()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说话。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琥珀》教案(先学后教)

5.琥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琥、珀”等生字,规范书写“吼、脂”等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板题、示标。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显示)。
1.正确认读本课“琥、珀”等生字,规范书写“吼、脂”等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认识琥珀的形成过程。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老师板书课题。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四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朗读课文师:请大家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2分钟后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1.指名朗读课文,检测生字词语(开火车,小老师领读)教师过渡语:朗读完课文,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请大家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件出示思考题:1.作者围绕课题都写了哪些内容?2.琥珀的形成条件是什么?3.文中的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师:时间到,停。
先看第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出示总结答案1.作者围绕课题都写了哪些内容?讲了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还有这块琥珀的发现过程和这块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
2.琥珀的形成条件是什么?高温松脂小生物地壳运动长时间3.文中的琥珀有什么科学价值?从这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教师过渡语: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接下来我们进行最后一场比赛。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比说话请大家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我们这一块罕见的琥珀现在就放在博物馆里,你能运用优美的语言,按一定顺序,结合你对生命的理解,为这块琥珀写一份解说词吗?师:同学们下去以后先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自行修改,然后交给小组长。
四年级下册语文“先学后教”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概述:本组精心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笔下的千山万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丘陵是连绵起伏的……江山如诗如画!阅读本单元的课文,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情达意的。
教学要求: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本单元课程预计安排13课时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能背诵、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1、板题示标:师:同学们,谁会背诵李白的诗呢?(抽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
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请看我们本节课的目标:(1)认识生字.(2)正确、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
(3)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
大家有信息达到目标吗?(生答:有!)3、自学指导: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正确二、比读古诗,纠正字音(第一次先学后教)1、先学<自由读古诗>2、后教,指名读古诗<尽量找中下等生>,同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概述:本组精心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笔下的千山万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丘陵是连绵起伏的……江山如诗如画!阅读本单元的课文,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情达意的。
教学要求: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本单元课程预计安排13课时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能背诵、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1、板题示标:师:同学们,谁会背诵李白的诗呢?(抽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
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请看我们本节课的目标:(1)认识生字.(2)正确、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
(3)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
大家有信息达到目标吗?(生答:有!)3、自学指导: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正确二、比读古诗,纠正字音(第一次先学后教)1、先学<自由读古诗>2、后教,指名读古诗<尽量找中下等生>,同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先学后教教案

17 触摸春天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越,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自然段。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并板书课题Array二、揭示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会读、写9个词语,积累成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流畅、磕磕绊绊、穿梭、悄然、弧线、清香袅袅”等词语的意思;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出示自学指导1.认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9个生字词,带拼音的多拼读几遍,不会读的可以问同桌或举手问老师,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前后桌讨论交流;3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既准确又响亮;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看谁说得简明扼要。
四、比读字词,看谁读得准(第一次先学后教)师:想要把字词读准就得认真自学,现在自学开始。
1.生自学;2.指名认读生字词(先差生,后优秀生)3.指名纠正读音;4.同桌互读;5.齐读。
6.教师小结,指导难读的字词;7.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及成语的积累情况Array8.指名说一说文中几个相对重要的词语、成语的大概意思,师依据情况后教。
五、书写字词(第二次先学后教)1.生交流识字方法,指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2.指名上台演板,其他同学在下面写;3.同桌互批互改,指名上台纠正错误;4.个别难写的字词教师完成“后教”,如“磕、瞬”。
六、比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师:现在我们把这些字词放到课文中,你能连起来把课文读好吗?老师给大家3分钟时间,3分钟后咱们比一比看谁把课文读得响亮又流利。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先学后教教学设计

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对火烧云的喜爱、赞美之情。)【板书:喜爱赞美】
2、是啊,学了这篇课文,火烧云那美丽神奇的景象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大自然界的绮丽景色,希望同学们今后多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多用手中的笔去记录美、描绘美!
六、当堂训练
问:这些马、狗、狮子是真的吗?这是作者通过什么写出来的?(想象)
2、重点学“马”的一节。(投影出示课文)
马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
马是怎样变化的?
马又是怎样消失的?(教师引读)
3、作者的想象力真丰富,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把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描写的生动有趣。找一找哪些句子是静态美,哪些是动态美?
4、自由读读描写“狗”和“大狮子”的两段话,你觉得哪里描写得也很有趣呢,给大家说一说,你能读出它的有趣吗?
1、作者在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真实的感受?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
2、“恍恍惚惚”什么意思?(指看不真切),它的近义词是(),反义词是(),这说明什么?(火烧云瞬息万变)
3、“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功夫,火烧云下去了。”这句话写出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情?(留恋、惋惜),我们来读出这种心情,齐读最后一段。【板书:恍恍惚惚】
7、让我们读读这段话,读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特点,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火烧云的色彩瑰丽无比,它的形状变化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课件播放火烧云的形状变化:马、狗、狮子)
(二)学习形状变化部分。
1、问: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变化多、变化快)从哪儿看出?(多:马、狗、狮子)(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不见了、变模糊了、找不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语文“先学后教”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概述:本组精心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笔下的千山万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丘陵是连绵起伏的……江山如诗如画!阅读本单元的课文,与作者一起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的语言表情达意的。
教学要求: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同时要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语段应让学生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本单元课程预计安排13课时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能背诵、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独坐敬亭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1、板题示标:师:同学们,谁会背诵李白的诗呢?(抽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
请大家认真看老师书写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请看我们本节课的目标:(1)认识生字.(2)正确、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意思。
(3)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
大家有信息达到目标吗?(生答:有!)3、自学指导: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能把古诗读正确二、比读古诗,纠正字音(第一次先学后教)1、先学<自由读古诗>2、后教,指名读古诗<尽量找中下等生>,同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3、练读三、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二次先学后教)1、结合注释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以下重点词语的意思尽闲厌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3、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师总结。
四、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背诵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教师指导并范读古诗。
3、引导学生读古诗的前两行,体会作者的孤独之情。
4、指名说说古诗的后两行采用的修辞手法。
5、教师总结6、背诵古诗五、当堂训练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2、默写古诗第二课时望洞庭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望洞庭》。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洞庭湖游玩一番,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课题。
<随机板书课题>二、出示教学目标1、认识“庭、潭、螺”并会组词。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3、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并背诵、默写古诗。
三、自学指导接下来我们进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我们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得最准确。
四、比读古诗(第一次先学后教)1、老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自由读古诗,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都不认识的可以举手提问。
2、①自由读(3分钟)②指名读古诗,同时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听,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③在这首诗里,有些词语朋友想和你交朋友,赶快读一读吧!④练读,齐读五、比谁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1、出示拼音、词语洞庭ting湖潭tan面海螺luo(1)指名读上述词语,(尽量找差生读,中等生正音)(2)师:字音读得真准确啊!(师伺机表扬)那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二次比赛,比谁最快地记住“庭、潭、螺”这三个字的字形,再给它们组词,时间是2分钟。
2、指名用学过的方法记忆字形、组词。
3、指名口头组词,说说识字方法。
4、总结六、结合课后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三次先学后教)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以下重点词语的意思:湖光:秋月: 未: 磨:遥望:2、结合注释和理解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诗句的大意,给大家5分钟时间,5分钟后老师来考考大家,咱们进行第三次比赛:看谁说的好!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4、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教师引导其他同学注意听,做好补充的准备。
5.师总结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并背诵古诗(第四次先学后教)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引导学生体会洞庭湖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
2、引导学生找出一句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师总结:这首诗通过写洞庭湖秋天月色下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之情。
八、思维拓展1、请会的同学说一说课外积累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2、小黑板出示《忆江南》、《惠崇春江晚景》,鼓励学生多背诵积累。
九、当堂训练1、默写古诗《望洞庭》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三课时忆江南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忆江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对白居易有哪些了解?(指名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一首词《忆江南》。
二、出示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词,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之美。
三、自学指导接下来我们将在课堂上举行三次比赛,第一次比一比看谁能把这首词读得即正确又流利。
四、读古词(第一次先学后教)1、先读——自由读古诗词。
2、后教——指名读本词,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指正并更正读错的字音。
五、理解本词(第二次先学后教)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理解以下字词意思:曾谙江花蓝忆2、指名回答3、根据以上词语的含义,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词的大意。
4、教师总结;六、读古词,感受江南的自然之美(第三次先学后教)1、再读本词2、指名说江南美在哪里?3、教师总结4、背诵诗词。
七、当堂训练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曾:谙:江花:蓝: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默写本词《忆江南》。
2、桂林山水学习目标:1、会认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4、齐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进行仿写练习。
6、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再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7、通过学习课文,在写法上你学到了什么?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同学们,你们到过广西的桂林玩过吗?观赏过那里的美丽景色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那里的山水风光吧!二、出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有三个学习目标:1、会认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三、自学指导讲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五次比赛:第一次比赛: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中的生字字音读得最准确。
四、比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1、自由读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纠正错误之处)3、练读五、比认读生字词(第二次先学后教)出示词语波澜壮阔无瑕翡翠峰峦雄伟骆驼危峰兀立连绵不断1、指名读以上词语2、全班练读六、比流利朗读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1、自由读2、指名读3、小组比赛读4、齐读七、了解课文大意(第四次先学后教)1、默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标出文章自然段,试说说每段的大意。
3、分段,并说说你分段的理由。
(提示:总——分——总)八、比会写字(第五次先学后教)<一> 先学:1、学生观察本节所学字词2、找两名学生板演(找写字不好的差生)<二>后教:师对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进行指导九、当堂训练1、看拼音写词语wú xiá pān dēnɡluî tuo pínɡ zhàn ɡ( ) ( ) ( ) ( ) bō lán zhuànɡ kuî fēnɡ luán xiïnɡ wěi( ) ( )2、连线无暇的竹笋波澜壮阔的泰山翠绿的翡翠峰峦雄伟的画卷新生的屏障连绵不断的大海3、写出下列各字的形近字并组词。
瑕()峦()绵()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齐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进行仿写练习。
3、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再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4、通过学习课文,在写法上你学到了什么?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1、听写生字2、抽读课文二、出示教学目标1、齐读课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说说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进行仿写练习。
3、认真读课文最后一段,再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4、通过学习课文,在写法上你学到了什么?三、新授生自学。
(边读边思考,10分钟后比赛回答)(一)出示第一题1、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在文中找答案。
2、找出“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并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和它在文中的作用。
(总起句)(二)出示第二题1、指名读第2、3自然段2、找出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点,并画出相关句子。
3、教师适机出示重点句,引导学生仿写师:漓江的山、水都那么迷人,那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吗?(三)出示第三题1、指名读第4自然段2、学生自由说说感受。
3、齐读2、3、4自然段,再次感受桂林山水的迷人风景(四)出示第四题1、师幻灯出示:描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点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引导学生发现对比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和先赞美后再具体描写的方法。
四、当堂训练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漓江的水有()、()、()的三个特点;桂林的山特点有()、()、()。
2、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例: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A:屋子里真热啊,。
B:今天的风好大啊,。
C:这里的人真多啊,。
3、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理清课文层次,明确写作顺序。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见到了哪些景物?5、研读课文,说说洞口、外洞、内洞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