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同在蓝天下》

合集下载

《同在蓝天下》教案与反思

《同在蓝天下》教案与反思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弱势人群生活的困难,激发学生更多爱心。

2、感受弱势人群自强不息的精神,让大家对他们产生尊敬之情。

3、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

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身边的弱势人群,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2.收集有关弱势人群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故事或你与他们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活动体验,走近弱势群体1、课前一支歌《》。

导语:同学们,听着你们欢快的歌声,看着你们幸福的表情,让老师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不能像你们一样快活地歌唱,自由地奔跑,你能体会到吗?谁来体验一下单手穿衣服?(指一名同学单手穿衣服)2、采访感受:你觉得刚才这件事容易吗?(生:)是呀,像刚才这位同学扮演的人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他们有眼睛却看不见多彩的天空,有耳朵却听不见美妙的声音,有嘴却说不出心中的话语,他们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的弱势人群。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不寻常的生活吧。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同在蓝天下》18、19、20页。

看看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有哪些弱势群体?二、调查访问,了解弱势群体1、通过阅读课本,你知道有哪些弱势人群呢?(板书:残疾人、老年人、特别贫困的人、失学的孩子。

....)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2、请各小组将课前收集的信息交流交流.(学生分组交流和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3、课件出示残疾人、老人流落街头、贫困受灾、失学儿童的图片(配乐)师讲述残疾人:他们多么渴望能有一双手,搀扶他们蹒跚的步履;多么渴望能有一束阳光,来温暖他们孤寂的旅途。

老人:他们曾为家庭、社会做了很多很多,但现在,他们的腰腿不再灵便,步伐不再稳健,有的甚至无依无靠.贫困:在一些偏远山区,因为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或由于自然灾害和疾病使他们陷于贫困,生活苦不堪言!失学儿童:偏僻落后的农村,多少孩子因家庭贫困失学了,稚嫩的双肩过早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他们那一双双眼睛呐喊着对学习的渴望!4、同学们,看到这一双双无助的眼睛,你有什么感受?小结:是啊,他们是多么渴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关爱啊!5、你能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老年人及其它弱势人群吗?6、学生谈感受,教师适时发放爱心奖章小结:听了你们真诚的话语,老师也联想到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的设施也越来越多。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23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23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23一. 教材分析《同在蓝天下》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人们在蓝天下共同生活、共同进步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本文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品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仍需教师加以引导。

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可能对课文中所涉及的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不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同在蓝天下》的基本内容,了解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包容、平等的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同在蓝天下》的基本内容,了解不同种族、不同背景的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树立尊重、包容、平等的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选取与课文相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课前调查、换位体验等方式,走近弱势群体,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3、感受弱势人群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他们产生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周围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激发同情心,愿意帮助他们。

难点:寻找你周围自强不息的弱势群体,评选感动临沂年度人物。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卡、学生采访调查表、生搜集你周围弱势群体的资料教学方法:课前调查、采访,课中换位体验、讨论汇报、交流展示,课后自主实践。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感知新课(提前下发导学卡,学生填写)二、唤醒生活,引入话题。

1、师:同学们,你们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定特别幸福。

就让我们一起来唱首幸福快乐的歌吧,(播放《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歌曲。

)2、是呀,你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呀!可是,同在蓝天下,却有这样一样一些人,他们或身体残疾,或生活困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弱势群体”。

3、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搜集了相关的的资料。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弱势群体呢?师生交流三、课中体验,深化感悟第一个环节:让我走近你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社会还有这么多不幸的人。

关心来自于了解。

现在,让我们走近他们的生活。

活动一:走近残疾人1、我们先通过一个小活动,走进残疾人的世界,体会一下他们的生活。

(出示活动要求)2、学生体验单腿站立和单手系红领巾3、生谈感受,师评价。

4、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都切身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

可是,我们体验的只是他们生活的一小部分,想一想,残疾人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可以和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5、小组合作讨论并汇报。

活动二:走近孤寡老人1、师:残疾人在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许多我们想也想不到的困难,和他们相比,拥有健康身体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呀!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孤寡老人,他们曾为家庭、社会做了很多很多,但如今,在岁月的蹉跎中,他们的腰腿不再灵便,他们的步伐不再稳健。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4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4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同在蓝天下》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同在蓝天下,我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思品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社会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面对具体的社会问题时,可能存在片面、偏激的想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品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同在蓝天下,我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和案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品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同在蓝天下,我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品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故事书、讨论卡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蓝天,引导学生思考同在蓝天下,我们应该如何相处。

2.讲故事:教师讲述一个有关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思品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明确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学生课后编写一篇关于同在蓝天下,我们如何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小文章。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同在蓝天下》课件PPT课件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同在蓝天下》课件PPT课件
CxHyOz+ (x+y/4-z/2)O2 点燃 xCO2 + y/2H2O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演示:
(2)催化氧化
2Cu + O2 △ 2CuO 红色变为黑色
CH3CH2OH + CuO
乙醇

CH3CHO乙+C醛u+H2O
黑色又变为红色,液体产生特殊气味(乙醛的气味)
总式 2CH3CH2OH + O2
乙醇镁
注意几个问题
(1)该反应属于 置换 反应,为什么?
(2)为什么反应速率比水慢呢?
a.乙基是一个斥电子基团,使乙醇分子中羟基的 电子云分布比水分子相对密集,不利于断裂 。
b.羟基极性:水>乙醇 c.电离程度:水>乙醇
(3)乙醇是非电解质,乙醇钠是离子化合物
乙醇钠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但它不是盐类
断键方式,这就决定了乙醇的化学性质。
三 、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反应(如Na、K、Mg、Al等)
演示 钠与无水酒精的反应: ①
HH
H—C—C—O—H
,①处O—H
键断开
HH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乙醇钠
2CH3CH2OH + Mg
(CH3CH2O)2Mg + H2↑
小结 :
(1). 2R—CH2—OH + O2
Cu △
2R—C—H + 2H2O
伯醇(-OH在伯碳-首位碳上),去氢氧化为醛
(2). 2
R1 R2
CH—OH + O2
Cu △
=
O 2R1—C—R2 + 2H2O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8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8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8一. 教材分析《同在蓝天下》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民族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故事。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补充。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关于民族问题的负面信息,需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认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认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背景。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教学辅助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元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讨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和共同发展。

4.课堂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5.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弱势人群生活的困难,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2、感受弱势人群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他们产生尊敬之情。

3、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

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身边的弱势人群,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2.收集有关弱势人群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活动体验,走近弱势群体1、课前热身A 学生欣赏《感恩的心》,提问引导:刚才大家听到的是什么歌?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画面中的几位阿姨的动作?她们在干什么?B活动:这儿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话,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把这句话告诉大家,但是不能用嘴巴,只能像刚才的几位阿姨一样用动作。

C 小结。

(出示图片二)2.体验,交流感受.A.活动:(出示图片三、四)①闭眼写字②单手脱衣穿衣B.交流感受3、小结:像这样的人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出示残疾人图片五、六)他们有些人有眼睛却看不见多彩的天空,有耳朵却听不见美妙的声音,有嘴巴却说不出心中想说的话,他们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的弱势人群。

(板书:弱势群体)4、你还知道有哪些人也属于弱势群体呢?(学生自由阅读课本第18、19页)5、小结:他们都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中的弱势人群。

这些弱势人群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蓝天下。

(板书课题:同在蓝天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不寻常的生活吧。

二、调查访问,了解弱势群体1、在我们的身边有弱势人群吗?你知道他们有什么困难吗?请大家将课前了解的信息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分组交流和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

3、师小结。

(课件出示残疾人、老人流落街头、失学儿童、贫困受灾的图片七、八、九、十)4、同学们,看到这一双双无助的眼睛,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老年人及其它弱势人群呢?(出示图片十一、十二、十三)学生谈做法小结:是啊,他们是多么渴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关爱啊!听了你们真诚的话语,老师心中涌起许多温暖与感动,因为我们都有一颗爱心。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10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10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下4.2《同在蓝天下》说课稿10一. 教材分析《同在蓝天下》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

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国际视野,增强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他们在全球观念、国际视野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对于和平、尊重、理解等价值观有一定的认同,但需要在实际操作和实践中进一步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知道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国际视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知道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价值观,做到热爱和平、维护和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各国国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国家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互联网、书籍等资源,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民的生活。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时间:两分钟
倒计时开始!
小组讨论:
残疾人在生活中还会 遇到哪些困难?
讨论提示:
• 1、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1-4号 的顺序依次说说自己的想法。
• 2、积极发言,善于倾听。
活动二:走近孤寡老人
调查对象 身体变化 面临的困难 需要的帮助
活动三:走近失学儿童
从这双眼睛中,你 看到了什么?
• 2、写出你的推选理由,填好推选卡。
பைடு நூலகம்
2015年度人物评选
让生活因爱而美丽 让生命因爱而精彩
课后践行: 开展一次向弱势群体
献爱心的活动
感谢下 载
我 要 上 学
我对大山说 我要上学 大山没回答 送我一只小山雀
我对妈妈说 我要上学 妈妈没说话 继续缝补手中鞋
我对油灯说 我要上学 火苗摇摇头 映着小村长长的夜
山里的娃娃做梦不愿醒 山里的娃娃有名不会写
小资料
• 联合国最新统计资料表明,目前世界老龄化人口总数 已达到6.29亿,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以上的 老人。 我国2012年的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的残疾人总数已达85 00万人,每年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近100万。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二单元主题一
义堂镇中心小学 王晓
让我走近你
活动一:走近残疾人
• 单手系红领巾:请1-5组的同学用最快的速度把 红领巾解下,整齐地放在桌子上,然后一只 手背到背后,用另一只手把红领巾系好。注 意背的那只手不能帮忙。
• 单腿站立:6-10组的同学轻轻地把凳子放在桌 子底下,单腿站立,左脚站立,右脚抬起, 脚蹬直。
让我帮助你
讨论提示:
• 1、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4-1号 的顺序依次说说自己的想法。
• 2、积极发言,善于倾听。
让我为你喝彩
千 手
观音 邰
丽 华

孩 子
救 同
张强 学的
残疾
代 表
残疾 人
张海 迪
的 杰 出

刘 伟
臂 钢 琴

活动四:2015感动临沂年度人物评选
评选要求
• 1、根据你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推选出一位你认为最能代表 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的精神,最感动你的临沂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