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液体、气体TNT当量计算

合集下载

TNT当量评价简介

TNT当量评价简介

一、固有危险度-TNT当量法介绍1)能量转换概述爆炸理论计算其有关爆炸参数。

在此计算预测的情况下,就可考虑具体的破坏情况、人员伤害情况、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对附近的易燃、易爆、毒害物质导致燃烧、爆炸、泄漏、毒害的可能性,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为了计算和评价爆炸效应,人们通常以1000千卡/公斤作为梯恩梯当量。

其计算公式为:W TNT =α·W·Q v / Q TNT式中,α-蒸汽云爆炸的效率因子,表明参与爆炸的可燃气体的分数,一般取3%或4%;W —为A物质质量(kg);Q V —为A物质热值(KJ/kg);(单纯物质热值查阅化学品安全卫生综合信息系统,混合物需要计算出混合热值,参看下表)Q TNT —为TNT的爆炸热,一般取4.52×106J/kg;W TNT —A物质的梯恩梯当量(kg)。

2)单元能量转换(1)热量计算对于装置内的物料量而言,由于介质属于混合类危险物质,火灾、爆炸是装置的主要危险因素。

计算单元混合物质热值可以采用加权平均值的方法粗略估计混合物质的热值。

假设物料各组分已知,如下表所示:附表3-5 混合物料热指计算表VmolWn%—为可燃物质的组分摩尔比(2)TNT计算装置按***万吨/年,***kg/h处理量计,根据各组分物质的量及划分的单元,计算公式如下:W TNT =α·W·Q v / Q TNT(5)式中,α——蒸汽云爆炸的效率因子;W —为A物质质量(kg);Q V —为A物质热值(KJ/kg);Q TNT —取4.52×106J/kg;W TNT —A物质梯恩梯当量(kg)。

二、举例:对原料罐的粗醚进行蒸气云爆炸(UVCE)事故模拟计算。

假设粗醚储罐发生部分泄漏,沸点较低、挥发度较高的异丙醚泄漏后蒸发量较大,大量蒸发会在泄漏液上空形成爆炸性蒸气云,遇着火源,即可引发爆炸。

危险源基本情况及物料特性数据分别见附表3-4和附表3-5。

TNT当量计算

TNT当量计算

重大事故后果分析方法:爆炸爆炸是物质的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也是大量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的现象。

它通常借助于气体的膨胀来实现。

从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来看,爆炸就是物质剧烈运动的一种表现。

物质运动急剧增速,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

一般说来,爆炸现象具有以下特征:(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3)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受破坏。

一般将爆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质的能量以一定的形式(定容、绝热)转变为强压缩能;第二阶段强压缩能急剧绝热膨胀对外做功,引起作用介质变形、移动和破坏。

按爆炸性质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物理爆炸就是物质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体积)迅速发生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

物理爆炸的特点是:在爆炸现象发生过程中,造成爆炸发生的介质的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仅是介质的状态参数。

例如锅炉、压力容器和各种气体或液化气体钢瓶的超压爆炸。

化学爆炸就是物质由一种化学结构迅速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

例如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化学爆炸的特点是:爆炸发生过程中介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形成爆炸的能源来自物质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化学爆炸有3个要素:反应的放热性、反应的快速性和生成气体产物。

从工厂爆炸事故来看,有以下几种化学爆炸类型:(1)蒸气云团的可燃混合气体遇火源突然燃烧,是在无限空间中的气体爆炸;(2)受限空间内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3)化学反应失控或工艺异常造成压力容器爆炸;(4)不稳定的固体或液体爆炸。

总之,发生化学爆炸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化学能,爆炸影响范围较大,而物理爆炸仅释放出机械能,其影响范围较小。

1 物理爆炸的能量物理爆炸如压力容器破裂时,气体膨胀所释放的能量(即爆破能量)不仅与气体压力和容器的容积有关,而且与介质在容器内的物性相态有关。

tnt爆炸当量法

tnt爆炸当量法

TNT爆炸当量法是一种计算爆炸威力的方法,通常用于衡量不同爆炸物质在相同质量下的爆炸能量。

其计算公式为:E=mL+mO,其中E表示爆炸总能量,m表示质量,L表示炸药的爆热,O表示爆炸产物的所释放的能量。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比较不同炸药的爆炸威力,例如TNT是一种常用的炸药,其爆炸当量通常被设定为1。

其他炸药的爆炸当量可以根据其与TNT的爆炸威力比较来确定。

例如,黑索金炸药的爆炸当量是TNT的1.25倍,而铝热剂的爆炸当量是TNT的2.5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炸药在不同条件下的爆炸当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此外,炸药的爆炸当量越高,其爆炸威力也就越大,但也意味着它可能具有更高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时需要格外注意安全。

易燃液体、气体TNT当量计算

易燃液体、气体TNT当量计算
事故严重度的计算结果为:
原料罐区爆炸事故严重度计算如表39所示。
表39原料罐区爆炸事故严重度
5固有危险性B1及危险性等级
原料罐区的固有危险性为:
B1=B11×B12
=7602.4×4392.3
=33392021.52
危险性等级为:
A=lg(B1/105)=2.52
2.5<A<3.5属于二级重大危险源。
12
B21-5应急电源12(or)
1.单元中设有双电源等多路电源
12
2.单元中备有柴油发电机组
12
B21-6电气防爆7(or)
1.电气设备为隔爆型
7/5

2.电气设备为增安型
7/5
3.电气设备为本质安全型
7/5
4.电气设备为正压型
7/5
5.电气设备为充油型
7/5
6.电气设备为充砂型
7/5
7.电气设备为无火花型
6抵消因子B2及单元控制等级估计
抵消因子的取值根据抵消因子关联算法实例的结果。
6.1安全管理评价
安全管理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价企业的安全行政管理绩效。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共10个项目,72个指标,总分1000分。安全管理评价如表40~表49所示。
表41安全生产教育
序号
评价内容及标准
是 否
应得分
实得分
2.1
6.3工艺设备、建筑物抵消因子评价
工艺设备、建筑物抵消因子用表50计算:
表50工艺设备、建筑物抵消因子
项目
子项目内容
得分
是否
B21-1设备维修保养8(or)
1.严格按照计划对设备检查、维修、保养
8

2.基本按照计划对设备检查、维修、保养

固有危险程度的定量分析计算公式

固有危险程度的定量分析计算公式

固有危险程度的定量分析1)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相当于梯恩梯(TNT)的量。

本项目中存在的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主要有EHP、甲醇、甲醛。

根据TNT当量计算公式WTNT=Qf/QTNT,TNT的燃烧热取值4500kj/kg,计算每种化学品的TNT当量。

EHP的最大储量为40t,燃烧热取值270kJ/kg,计算得出TNT当量为WTNT=40*Qf/QTNT=40*270/4520=2.4t。

甲醇的最大储量为2t,燃烧热725kj/kg,计算得出WTNT=2*Qf/QTNT=2*725/4520=0.32t甲醛的最大储量为2t,燃烧热2345kj/kg,计算得出WTNT=2*Qf/QTNT=2*2345/4520=1t2)死亡半径R1该区内的人员如缺少防护,则被认为将无例外地蒙受严重伤害或死亡,死亡半径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死亡半径R1(小)=13.6(WTNT/1000)0.373)重伤半径R2该区的人员如缺少防护,则绝大多数人员将遭受严重伤害,极少数人可能死亡或受轻伤。

重伤半径R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ΔPs=0.137Z-3+0.119Z-2+0.269Z-1-0.019Z = R2/(E/PΔPs=44000/P0其中:P0=101300Pa;E为爆炸总能量(J),E=WTNT×QTNT代入上式解得Z=1.099。

重伤半径R2(小)= Z(E/P0)轻伤半径R3该区内的人员如缺少防护,则绝大多数人员将遭受轻微伤害,少数人将受重伤或平安无事,死亡的可能性极小。

轻伤半径R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ΔPs=0.137Z-3+0.119Z-2+0.269Z-1-0.019Z = R3/(E/P0)s=17000/P0其中:P0=101300Pa;E为爆炸总能量,E=WTNT×QTNT代入上式解得Z=1.96。

轻伤半径R3(小)= Z(E/P0)根据计算出的项目中存在的危险化学品最大量的TNT当量,和以上各公式,代入得出各种危险化学品储存最大量时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列入下表爆炸事故数据统计表项目TNT当量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财产损失半径(t)(m)(m)(m)(m)爆炸类型EHP冷库爆炸2.418..2甲醇0.38..1甲醛113.638.569.237.5Wp WfQQpf(2)式中:Wp为蒸气云中燃料当量丙烷质量(kg);Qp为蒸气云中燃料的燃烧热值(MJ / kg)。

TNT当量计算

TNT当量计算

TNT当量计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TnT当量计算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TnT,当量,计算,物理,爆炸,能量,压力容器,破裂,气体,,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1物理爆炸的能量物理爆炸如压力容器破裂时,气体膨胀所释放的能量(即爆破能量)不仅与气体压力和容器的容积有关,而且与介质在容器内的物性相态有关。

有的介质以气态存在,如空气、氧气、氢气等,有的以液态存在,如液氨、液氯等液化气体、高温饱和水等。

容积与压力相同而相态不同的介质,在容器破裂时产生的爆破能量也不同,爆炸过程也不完全相同,其能量计算公式也不同。

1.1压缩气体与水蒸气容器爆破能量当压力容器中介质为压缩气体,即以气态形式存在而发生物理爆炸时,其释放的爆破能量为:(1)式中eg——气体的爆破能量,kJ;p——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mpa;V——容器的容积,m3;κ——气体的绝热指数,即气体的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之比。

常用气体的绝热指数数值如表1所示。

表1常用气体的绝热指数从表1可看出,空气、氮、氧、氢及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气体的绝热指数均为1.4或近似1.4,如用κ=1.4代入式(1)中,得到气体的爆破能量为:(2)eg=cgV(3)式中cg——常用压缩气体爆破能量系数,kJ/m3。

压缩气体爆破能量系数cg是压力p的函数,各种常用压力下的气体爆破能量系数如表2所示。

表2常用压力下的气体容器爆破能量系数(κ=1.4时)如将κ=1.135代入式(1),可得干饱和蒸汽容器爆破能量为:(4)用式4计算有较大的误差,因为没有考虑蒸汽干度的变化和其他一些影响,但可以不用查明蒸汽热力性质而直接计算,对危险性评价可提供参考。

对于常用压力下的干饱和蒸汽容器的爆破能量可按下式计算:es=csV(5)式中es——水蒸气的爆破能量,kJ;V——水蒸气的体积,m3;cs——干饱和水蒸气爆破能量系数,kJ/m3。

计算TNT及摩尔量方法

计算TNT及摩尔量方法

计算TNT及摩尔量方法第一篇:计算TNT及摩尔量方法(1)具有可燃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乙炔:存在于生产现场,一次最大存在量为2.3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约2300×48.2MJ=1.1×108Kj。

电石:存在于储存区,一次最大储存量储存区最大储存量按5天8.4t,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约4.04×108Kj(按照乙炔的燃烧热计算)。

丙酮:存放在于生产场所,一次最大储存量按5天计算0.026t。

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约0.74×106Kj。

(2)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的的质量和相当于TNT摩尔量乙炔:存在于生产现场,一次最大存在量为2.3吨,假设全部物质蒸发后爆炸。

WTNT乙炔=αWf Hc/QTNT =0.04×2.3×103×1.23×104/4500 =251.47kg WTNT乙炔摩尔量= WTNT乙炔/0.227=251.47/0.227=1107.8mol 具有爆炸性物质的乙炔相当于251.47 kg梯恩梯量,摩尔量为1107.8mol。

可燃性化学品的质量、燃烧后放出的热量该项目有汽油储罐3个30m3,按照比重0.79。

汽油的HC = 44000kj/kg。

计算为:汽油放出的热量为:3×30 m3×0.79×44000×1000 =1.04×109KJ 相当于TNT的量为1.04×109÷4500=2.3×105Kg 相当于TNT的摩尔量为:2.3×105×1000÷227=1.0×106Kg 该项目有柴油罐2个,共60m3,按照比重0.87。

柴油的HC = 43459kj/kg。

计算为:柴油放出的热量为:60×0.87×43459×1000 = 2.26×109KJ 相当于TNT的量为:2.26×109÷4500=5.02×105Kg 相当于TNT的摩尔量为:5.02×105×1000÷227=2.2×106Kg1.BOG加热器LNG储罐日蒸发率大约为0.15%,这部分蒸发了的气体(简称BOG)如果不及时排出,将造成储罐压力升高,为此设置了降压调节阀,可根据压力自动排出BOG。

易燃液体气体TNT当量计算

易燃液体气体TNT当量计算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应用实例通过对某公司原料罐区的评价,简要说明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的评价过程。

1 原料罐区基本情况原料罐区共计8个化学危险品储罐,基本情况如表33所示。

罐区平面图如图7所示。

图7 罐区平面示意图物质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如表5-34所示。

2 原料罐区的事故易发性B11评价原料罐区事故易发性B11包含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和工艺事故易发性B112两方面及其耦合。

2.1 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选取丁二烯、丙烯腈和苯乙烯作为物质易发性评价的对象。

列表计算,以丁二烯为例,如表35所示。

丙烯腈是二级易燃液体,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50。

苯乙烯是三级易燃液体,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40。

2.2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从21种工艺影响因素中找出罐区工艺过程实际存在的危险,在以下几方面有特殊表现,构成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

物质事故易发性与工艺事故易发性之间的相关性用相关系数W ij表示,如表36所示。

二者耦合成为事故易发性B11。

2.3 事故易发性B11事故易发性B11计算为:3 原料罐区的伤害模型及伤害一破坏半径原料罐区最大的火灾爆炸风险是丁二烯罐的燃烧爆炸,其伤害模型有两种:(1)蒸气云爆炸(VCE)模型;(2)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模型。

前者属于爆炸型,后者属于火灾型。

不同的伤害模型有不同的伤害一破坏半径,不同伤害一破坏半径所包围的封闭面积内,人员多少、财产价值多少将影响事故严重度大小。

伤害—一破坏半径划分为死亡半径、重伤(二度烧伤)半径、轻伤(一度烧伤)半径及财产破坏半径。

3.1 丁二烯蒸气云爆炸(VCE)丁二烯有两个储罐,分别是T-104罐(悬挂圆柱立罐,最大贮存量64m3)和T-105罐(悬挂圆柱立罐,最大贮存量64m3)。

因此,最大贮存质量为:W f =(64+64)×621.1=79500.8(kg)TNT当量计算公式为:W TNT=1.8aW f Q f/Q TNT式中1.8——地面爆炸系数;a——蒸气云当量系数,取a=0.04;Q f ——丁二烯的爆热,取Q f =46977.7 kJ/kg;Q TNT——TNT的爆热,取Q TNT=4520kJ/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应用实例通过对某公司原料罐区的评价,简要说明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的评价过程。

1 原料罐区基本情况原料罐区共计8个化学危险品储罐,基本情况如表33所示。

罐区平面图如图7所示。

图7 罐区平面示意图物质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如表5-34所示。

2 原料罐区的事故易发性B11评价原料罐区事故易发性B11包含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和工艺事故易发性B112两方面及其耦合。

2.1 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选取丁二烯、丙烯腈和苯乙烯作为物质易发性评价的对象。

列表计算,以丁二烯为例,如表35所示。

丙烯腈是二级易燃液体,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50。

苯乙烯是三级易燃液体,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40。

2.2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从21种工艺影响因素中找出罐区工艺过程实际存在的危险,在以下几方面有特殊表现,构成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

物质事故易发性与工艺事故易发性之间的相关性用相关系数W ij表示,如表36所示。

二者耦合成为事故易发性B11。

2.3 事故易发性B11事故易发性B11计算为:3 原料罐区的伤害模型及伤害一破坏半径原料罐区最大的火灾爆炸风险是丁二烯罐的燃烧爆炸,其伤害模型有两种:(1)蒸气云爆炸(VCE)模型;(2)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模型。

前者属于爆炸型,后者属于火灾型。

不同的伤害模型有不同的伤害一破坏半径,不同伤害一破坏半径所包围的封闭面积内,人员多少、财产价值多少将影响事故严重度大小。

伤害—一破坏半径划分为死亡半径、重伤(二度烧伤)半径、轻伤(一度烧伤)半径及财产破坏半径。

3.1 丁二烯蒸气云爆炸(VCE)丁二烯有两个储罐,分别是T-104罐(悬挂圆柱立罐,最大贮存量64m3)和T-105罐(悬挂圆柱立罐,最大贮存量64m3)。

因此,最大贮存质量为:W f =(64+64)×621.1=79500.8(kg)TNT当量计算公式为:W TNT=1.8aW f Q f/Q TNT式中1.8——地面爆炸系数;a——蒸气云当量系数,取a=0.04;Q f ——丁二烯的爆热,取Q f =46977.7 kJ/kg;Q TNT——TNT的爆热,取Q TNT=4520kJ/kg。

因此:W TNT=1.8×0.04×79500.8×46977.7/4520=59491.8(kg)死亡半径R1为:R1=13.6(W TNT/1000)0.36=61.7(m)重伤半径R2由下列方程式求解:解得:R2=151.7m轻伤半径R3由下列方程组求解:解得:R3=271.7m对于爆炸性破坏,财产损失半径R财的计算公式为:式中KⅡ——二级破坏系数,KⅡ=5.6。

计算得:R财=218.3m 将上述结果列入表37。

伤害区域如图5-8所示。

3.2 丁二烯扩展蒸气爆炸(BLEVE)丁二烯用两罐储存,取W=0.7×79 500.8=55 650.6kg。

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q1=27956.0W/m2(2)二度烧伤(重伤):(3)一度烧伤(轻伤):(4)财产损失:按上述q1、q2、q3、q4热辐射通量值计算伤害一破坏半径,由热辐射通量公式计算:式中R——火球半径,R=110.7m;q O—一对圆柱罐取q O =270 000W。

此方程难以手算解出,用计算机求解。

已知火球半径R=110.7 m,伤害一破坏半径应有R i>R(5) 按死亡热通量q1=27 956.0W/m2,计算扩展蒸气爆炸的死亡半径R1为:R1=247.5m(6) 按重伤(二度烧伤)热通量q2=18 515.6W/m2,计算扩展蒸气爆炸的重伤(二度烧伤)半径R2为:R2=316.4m(7) 由轻伤(一度烧伤)热通量8 141.7W/m2,计算扩展蒸气爆炸的轻伤(一度烧伤)半径R3为:R3=491.0m(8)由财产烧毁热通量q4=26091.2W/m2,由上述同样办法计算得到扩展蒸气爆炸的财产破坏半径R4为:R4=258.5m综合各项,得扩展蒸气爆炸伤害一破坏半径如表38所示。

伤害区域如图9所示。

图9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伤害区域显然,如果丁二烯罐发生扩展蒸气爆炸,火球半径R=110.7m,使整个原料罐区成为一片火海,全部被吞没;由于死亡半径R1=247.5m,财产损失半径R4=258.2m,使得罐区一旦发生扩展蒸气爆炸,厂区内的人员难以幸免,而且会殃及四邻。

4 事故严重度B12的估计事故严重度B12用符号S表示,反映发生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小。

它包括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两个方面,并把人的伤害也折算成财产损失(万元)。

用下式表示总损失值:S=C+20(N1+0.5N2+105N3/6000)式中C——财产破坏价值,万元;N1,N2,N3——事故中人员死亡、重伤、轻伤人数。

事故严重度B12取决于伤害催坏半径构成圆面积中财产价值和死伤人数。

由于丁二烯罐区爆炸伤害模型是两个,即蒸气云爆炸和扩展蒸气爆炸,并可能同时发生,则储罐爆炸故严重度应是两种严重度加权求和:S=AS1+(1-A)S2式中S1,S2——分别为两种爆炸事故后果;A,1-A——分别为两种爆炸的发生概率,A=0.9,1-A=0.1。

蒸气云爆炸的可能性远大于扩展蒸气爆炸,蒸气云爆炸是主要的。

事故严重度的计算结果为:原料罐区爆炸事故严重度计算如表39所示。

表39 原料罐区爆炸事故严重度5 固有危险性B1及危险性等级原料罐区的固有危险性为:B1=B11×B12=7602.4×4392.3=33392021.52危险性等级为:A=lg(B1/105)=2.522.5<A<3.5属于二级重大危险源。

6 抵消因子B2及单元控制等级估计抵消因子的取值根据抵消因子关联算法实例的结果。

6.1安全管理评价安全管理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价企业的安全行政管理绩效。

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共10个项目,72个指标,总分1000分。

安全管理评价如表40~表49所示。

表49消防安全管理安全管理评价的实得分为:100+80+100+80+70+100+100+75+100+70=875(分)6.2 危险岗位操作人员素质评价基于对系统中人的行为特征的分析,从操作人员的合格性、熟练性、稳定性及工作负荷量四个方面对工业设施危险岗位操作人员的群体素质进行评估。

原料罐区有5名操作工,均是持证上岗,岗位工龄为6年,无事故工作时间为6年,每天平均工作8小时。

人员的合格性为: R 1=1人员的熟练性为:9808.0)15.06(411)1(11222=+-=+-=T t k R人员的操作稳定性为:9966.01)5.06(2111)(1122333=⎥⎦⎤⎢⎣⎡+-=⎥⎦⎤⎢⎣⎡+-=T t k R操作人员的负荷因子为:1)188(1)1(1242444=--=--=k T t k R单个人员的可靠性为: R S =R 1R 2R 3R 4=1×0.9808×0.9966×1=0.9775指定岗位人员素质的可靠性为:单元人员素质的可靠性为:6.3 工艺设备、建筑物抵消因子评价工艺设备、建筑物抵消因子用表50计算:工艺设备、建筑物抵消因子评价的应得分为:8+35+12+7+7+35+11+15+62+40+25+10=267 实得分为:8+11+10+7+7+27+11+11+24+22+25+5=168 6.4 抵消因子的关联算法对于原料罐区:综合抵消因子为:原料罐区控制程度等级是C级。

原料罐区的危险等级是二级,而控制能力等级是C级。

控制能力没有和危险等级相匹配,控制能力未能达到危险等级所要求的B级,说明原料罐区的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还未达到较理想的状况。

7 现实危险性A原料罐区发生爆炸的现实危险性由于抵消因子的抵消和控制作用,已经较固有危险性大大降低。

罐区发生爆炸的现实危险性为:现实危险性A值是固有危险性B1值的2.22%,可见有效的安全技术装备和管理会使系统的危险性大大降低。

8 原料罐区评价单元结论原料罐区的安危关系到工厂的存亡,原料罐区的安全装备、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原料罐区的丁二烯火灾爆炸事故是极小概率事件,是可以预防的,但是丁二烯爆炸的后果是严重的。

用数学模型计算分析测算表明:原料罐区是二级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爆炸,将是毁灭性的,可能导致全厂绝大多数人员死亡或重伤,基地大部分财产毁于一旦。

原料罐区的爆炸,在上述分析中都是以两个丁二烯罐作为研究对象,它的严重后果足以说明问题,已不必再考虑整个罐区同时爆炸的严重后果,当然情况会更严重。

《车辆制冷与空调》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车辆隔热壁》、《制冷方法与制冷剂》、《蒸汽压缩式制冷》一.简答题1.什么是隔热壁的传热系数?它的意义是什么?答:隔热壁的传热系数指车内外空气温度相差1℃时,在一小时内,通过一平方米热壁表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可以概括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温差传递的热量。

它可以表示出车体隔热壁允许热量通过的能力,愈大,在同样的传热面积与车内外温差的情况下,通过的热量就愈大,隔热性能就愈差。

2.热量是如何从隔热壁一侧的空气中传至另一侧空气的?答:热量从隔热壁一侧的空气中传至另一侧的空气中,其传热过程可以分为:1)表面吸热——热量从一侧的空气中传至隔热壁的一侧表面;2)结构透热——热量从隔热壁的一侧表面传至另一侧表面;3)表面放热——热量从隔热壁另一侧表面传至另一侧的空气中。

3.如何改善隔热壁的性能?答:(1)尽可能减少热桥;(2)不同材料必须完全密贴;(3)减少漏泄;(4)选用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

4.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各有何作用?答: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

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

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

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

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

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数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

实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如电磁阀、分配器、干燥器、集热器、易熔塞、压力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

5.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蒸发吗?蒸发与沸腾有什么区别?答:是。

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是汽化的又一种形式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液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液体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