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戏曲艺术发展到明清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昆曲的出现。
昆曲在明朝的代表人物是()A.孔尚任B.马致远C.洪昇D.汤显祖2. 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
这部“巨著”是() 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3.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被誉为“国剧”。
京剧的前身是()A.昆曲B.徽调C.秦腔D.皮黄戏4. 历经六百年岁月变迁,紫禁城历久弥新。
如今其负责人表示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紫禁城值得传承下去的有()①气势恢宏的历史建筑②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③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6. 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北京城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在原有基础上修建的()A.明太祖B.顺治帝C.康熙帝D.明成祖7. 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①《本草纲目》—李时珍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水浒传》—施耐庵⑤《红楼梦》—董其昌⑥《西游记》—吴承恩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8.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
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
作者笔下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经济繁荣与社会开放B.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D.统一国家的建立9. 下列著作中,含有介绍外国科技内容的是()A. 《九章算术》B. 《梦溪笔谈》C. 《农政全书》D. 《天工开物》10. 下列哪一文学作品通过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牡丹亭》11. 这本书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昆曲艺术的顶峰时期是在()A.明朝时B.清朝前期C.清朝中期D.清朝末期2. 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
这部“巨著”是()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B. 《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作者吴承恩C. 《西游记》时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D.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4. 下列哪一文学作品通过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牡丹亭》5. 下列关于明长城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B.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扰而建C.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D.以城墙为主体,多用砖石砌成6. 从秦朝到明朝再到现在,万里长城历经几千年,至今屹立于中国大地。
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的歌词中有一句“万里长城永不倒”,这句话比喻( )A.长城形制结构合理,工程坚固不倒B.历代君主常年据兵驻扎长城,比喻兵强不倒C.长城成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比喻中华民族不倒D.长城沿线因贸易兴起了许多的城镇,比喻交往贸易不能断7.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惊心动魄,出神人化。
其中,唐僧的原型是历史上的()A.鉴真B.郑和C.玄奘D.马可•波罗8. 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如图)。
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9. 明朝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都维护封建专制B.都有很高的艺术性C.都有反封建思想D.都运用了浪漫手法10. 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练习题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选择题1、我国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2、明代最负盛名的剧本《牡丹亭》的作者是()A、汤湿祖B、罗贯中C、吴承恩D、施耐庵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B、《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作者吴承恩C、《西游记》时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D、《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4、下列作品中,较多地宣传因果报应,封建迷信思想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5、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6、明朝时成为文学主流的是()A、诗B、词C、小说D、戏剧7、下列著作中,含有介绍外国科技内容的是()A、《九章算术》B、《梦溪笔谈》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8、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徐霞客游记》9、下列人物,翻译过西方科学著作的是()A、黄宗羲B、王夫之C、徐光启D、宋应星10、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B、积极引进西学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11、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B、侧重于理论探索C、局限于生产、生活层面的探索D、提倡实验科学12、《农政全书》与《天工开物》的相似之处有()A、介绍农业生产技术、经验B、介绍了欧洲的技术方法C、被译为日、俄、英等文字D、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13、李时珍的科学名著是()A、《本草纲目》B、《医典》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14、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是()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15、《水浒传》所歌颂的农民起义的地点是()A、上海B、山东C、河北D、河南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请回答。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A.关汉卿B.汤显祖C.马致远D.王实甫2.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剧种不断增多,内容丰富,雅俗共赏。
被誉为“国粹”的戏曲艺术是()A.昆剧B.秦腔C.汉调D.京剧3. 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4. 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水浒传》—施耐庵⑤《红楼梦》—董其昌⑥《西游记》—吴承恩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5. 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6.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
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7. 农业是立国之本,关乎着国计民生。
在明末,诞生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技著作是( ) A.《农政全书》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8.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水浒传》B.《三国志通俗演义》C.《聊斋志异》D.《红楼梦》9. 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A.关汉卿B.白朴C.汤显祖D.马致远10.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课件

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 借题发挥,加以歪曲解释,然后罗织罪名,制造了大 批冤假错案。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
目的: 控制思想,巩固专制统治。
时间: 明清
文字狱
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后果:
2.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 3.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背景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统治阶级极端腐败 经济:商品经济活跃,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专制;西学东渐
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
1.明朝晚期“异端”思想家李贽
李贽(1527-1602年), 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是 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 他26岁中举,由于不拘于官场 和礼教的束缚,所以为官20余 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经 历坎坷。1580年辞官后,专心 从事讲学和著书。 最终以“惑世诬民”的罪 名被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身 亡,时年76岁。
明月有情还顾我, 清风无意不留人。
——雍正帝时一进士写
这两句诗是写景的,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清 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 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喻明朝 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是怀念明朝,不满 清朝,便把他处死了。
分析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原因? 一方面:因为君权在清代进一步加强,清政府 为了树立权威,不允许人们有丝毫不满和反抗。 另一方面:是因为民族矛盾的存在。清政府虽 竭力标榜“满汉一家”,实际上为了保护满贵 族的特权,防范汉族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大力 加强思想统治,文字狱就是手段之一。 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 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是为了巩固统治。
文人不敢表露独立的思想,遣词造句 都要小心翼翼,以免触犯忌讳。
“到乾隆年间,大家便更不敢用文 章来说话了。所谓读书人,便只好躲起 来读经,校刊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 和当时毫无关系的文章。” ——鲁迅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水浒传》所歌颂的农民起义的地点是()A. 上海B. 山东C. 河北D. 河南2.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A.唐朝贞观年间B.明朝洪武年间C.清朝乾隆年间D.中华民国时期3.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一个课题,专门搜集了“马致远”“孔尚任与《桃花扇》”“生、旦、净、末、丑”等资料。
你认为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清代的思想成就B.文学体裁的变迁C.明清的休闲娱乐D.戏曲的发展历程4. 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D.曹操煮酒论英雄5.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
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
作者所处时代的特征是()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B. 经济繁荣与社会开放C. 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6. 郭沫若诗云:“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文中“夫子”是指()A. 李时珍B. 张仲景C. 宋应星D. 徐光启7. 下列关于昆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牡丹亭》是昆曲的代表作B.昆曲有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C.昆曲有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D.昆曲在清后期走向高峰8.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明长城的起止点为()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9.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
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资治通鉴》10.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11. 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提取表蒿素治愈疟疾的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 支持“反清复明”活动B. 积极引进西学C. 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D. 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2. 小刚同学的爷爷是一名老中医,一生潜心研究中医药方。
下列对他的研究帮助最大的是()A.《天工开物》B.《史记》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3. 人们评论昆曲时认为,“乾隆以前有戏有曲,嘉庆道光之际有曲无戏,咸丰同治以后无戏无曲”,昆曲走向衰落。
由此可知,昆曲衰落的主要因素是()A.昆曲自身缺乏创新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C.儒家思想文化的衰落D.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4. 鲁迅认为,这部小说中“林妹妹整天愁眉苦脸,哭哭啼啼……虽然美,但那是一种病态美”。
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更是预示着小说中“林妹妹”的悲剧命运。
这部小说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5. 昆曲艺术的顶峰时期是在()A. 明朝时B. 清朝前期C. 清朝中期D. 清朝末期6. 《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①医学的发展状况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③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7.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8.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9. 《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个剧种。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8下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配套练习题.doc

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一、选择题1、我国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B、《水浒C、《红楼D、《西游2明代最负盛名的剧本《牡丹亭》的作者是()A汤湿祖B、罗贯中C、吴承恩D、施耐庵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B《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作者吴承恩C《西游记》时一部长篇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D《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4下列作品中,较多地宣传因果报应,封建迷信思想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C、《红楼D《西游5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是A《三国演义》B、《水浒C、《红楼D《西游6明朝时成为文学主流的是()A B、词C、小说D戏剧7下列著作中,含有介绍外国科技内容的是()A《九章算术》B、《梦溪笔谈》C、《农政全书》D《天工开8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D、《徐霞客游9下列人物,翻译过西方科学著作的是A黄宗羲B、王夫之C、徐光启D、宋应星10、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 正确的是()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B、积极引进西学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11、中国明朝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共同之处是A、反映了尊重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B、侧重于理论探索A 、介绍农业生产技术、经验B、介绍了欧洲的技术方法C 、被译为日、俄、英等文字D、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A 、《本草纲目》 B、《医典》C 、《唐本草》D 、《伤寒杂病论》A 、《齐民要术》D 、《天工开物》A 、上海B 、山东C 、河北D 、河南12、《农政全书》与《天工开物》的相似之处有()13、李时珍的科学名著是(14、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是() B 、《梦溪笔谈》C 、《农政全书》15、《水浒传》所歌颂的农民起义的地点是()二、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清回答C材料一 1956年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 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啤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考了他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
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
2. 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它有四重,请问皇帝住在里面的哪一重() A.京城B.宫城C.皇城D.外城
3. 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盛泽镇上一个织绸的小户人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了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
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瓦子
B.商帮
C.票号
D.手工工场
4.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A.唐朝贞观年间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D.中华民国时期
5. 《红楼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赞扬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精神
B.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
C.展示封建社会必然衰亡的命运
D.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6. 昆曲是一门盛行于士大夫阶层的高雅艺术,曲腔哀婉,文字洗练,意境幽深。
乾隆年间,形成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争雄的局面,但乾隆嘉庆年间昆曲日趋衰落。
其主要原因是() A.昆曲自身缺乏创新,脱离广大民众和社会现实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儒家思想文化的衰落
D.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
7. 王强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时,对其主要成就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有一项出现了错
误。
这一项是()
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史诗里的不朽篇章
C.宋代文学家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8. 下图《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个剧种。
关于这一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关汉卿是该剧种最著名的戏剧家
②该剧种诞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③它以二黄腔和西皮腔为主要声腔,并融合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
④该剧种后来逐渐走向世界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 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
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
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10. “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
”这段材料主要歌颂了什么工程或建筑的积极作用( )
A.大运河B.赵州桥C.长城D.都江堰
11. 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A.《秦中吟》B.《红楼梦》
C.《牡丹亭》D.《本草纲目》
12. 明朝万历末期,昆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当时的代表作有( )
A.汤显祖的《牡丹亭》
B.关汉卿的《窦娥冤》
C.洪昇的《长生殿》
D.孔尚任的《桃花扇》
13. 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
随着乾隆末年四大
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
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14.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15. 昆曲已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下列有关昆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中叶到清晚期,是昆曲艺术的鼎盛时期
②昆曲兴起于苏州昆山一带
③昆曲将唱词与舞姿相结合
④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9世纪初年流行语材料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小诗蕴含的深刻含义的?
(3)你对《红楼梦》有怎样的评价?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
……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
《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摘自楼宇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
请举两例宋朝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2)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工开物》的者。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材料二
材料三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毛泽东(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时期创作的?
(2)《红楼梦》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材料二是书中的插图,表现了哪一故事?
(3)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4)材料三中,毛泽东提出的读《红楼梦》的“重要视角”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读《红楼梦》这部书对你有何益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DCD 6-10ACCDC 11-15BABBC
二、非选择题
16. (1)曹雪芹。
清朝。
内容:《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不能将小说简单地作为爱情小说来读,应该通过小说的描写,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从中领悟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3)《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7. (1)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任答两个)
(2)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宋应星.
(3)政治是否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政策、科学家自身的努力等.(任答案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18. (1)作者:曹雪芹。
时间:清朝。
(2)《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黛玉葬花的故事。
(3)因为《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意思相近即可)
(4把《红楼梦》当历史读。
(5)读《红楼梦》可以了解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知道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认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还可丰富文学素养,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