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用电终端技术研究与探讨

合集下载

智能电网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智能电网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智能电网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在未来的城市生活中,智能电网将成为一项核心技术。

其具有多种优点,如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利用能源更有效率、降低碳排放等等,使其日益受到全球各地的关注和投资。

本文将基于技术研究和应用,探讨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一、技术研究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具有高度自适应性和弹性的供电系统,主要包括高性能电池和电容系统、智能配电和控制系统等。

这些系统相互协作,为城市的能源管理和提供可靠的数据平台。

而这些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电池的发展、配电系统的集成和控制系统的性能优化。

本章节将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高性能电池智能电网设计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实现电池的可重用性和可持续性。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已经广泛应用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小型设备中,但是其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的限制限制了其在更大规模的应用中的发展。

因此,高性能电池技术应运而生。

现在,高性能电池技术以其高性能、高能量密度、低污染和低成本的特点开始在智能电网领域得到应用。

(二)智能配电和控制系统智能配电和控制系统是智能电网中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它们使电力系统能够精确地响应能源需求并协调分布式能源。

智能配电和控制系统与传统的供电系统相比,更加复杂,也更加灵活。

它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更有效利用性能较差的分布式能源。

(三)智能电力通信和数据管理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缺乏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处理,将严重限制其效能。

因此,建立智能电力通信和数据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它可以实现电力管理的实时和远程控制,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实时性,大大提高智能电网的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电力通信和数据管理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具有很大的潜力,可用作智能城市的基础设施,并留下更多的应用空间。

二、应用前景智能电网系统的应用带来的潜在利益是广泛而深入的。

目前全球各大城市已经开始采用这种技术的发展。

该系统的应用将在以下几个领域大有作为:(一)能源消费和监测智能电网系统允许用户监测和管理其家庭能源消费,减少对高耗能设备、厨房设备等的无法掌控的消费,降低家庭能源消耗,从而实现节能和减排。

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安全检测应用研究

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安全检测应用研究

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安全检测应用研究2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联网技术与电力行业生产联系日益紧密,电力生产中物联网智能终端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

因物联网安全领域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企业用户不能全面了解物联网智能终端存在的安全风险与漏洞,安全评估需求得不到满足。

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了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安全检测应用相关知识,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关键词: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安全检测1、概述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安全技术层面上来看,电力物联网安全机构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及应用层等构成。

其中感知层包含很多终端设备,以嵌入式系统为主,设备通信、计算及储存等能力有限,无法直接应用复杂安全技术,因而物联网安全架构中感知层终端设备是比较薄弱的。

电力系统运行中,物联网架构系统中其承担着数据采集与智能终端功能,配电侧与用电侧等深度覆盖采集监控,利用网络、平台及应用层到达底部。

电力物联网甚至整个能源互联网中,电力物联网智能终端安全态势是非常重要的。

智能终端设备中,固件是核心负责储存设备操作系统、初始化与配置文件、协议栈及可执行二进制程序等。

利用固件获得、解包及逆向分析等方法,攻击者可对终端设备行为逻辑做出分析以此掌握设备口令、密钥及私有协议格式等敏感性信息,对设备未知漏洞也能做出分析并攻击系统。

设备开发时及物联网接入前,要分析设备固件安全性,以防发布上线伴随高危风险,减小接入终端设备后受到的攻击。

现阶段,针对固件安全情况,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已经提出漏洞挖掘静态技术,其主要是固件不运行基础上,结合推导规则、匹配模式及模型检测等技术发掘固件源代码亦或者二进制程序漏洞。

然而该技术只可分析固件某方面安全性,无法实现全面有效的安全分析,固件适应类型有限。

智能终端设备运行中,发掘设备漏洞时,现有动态漏洞挖掘技术可发现设备运行漏洞,常用技术有符号执行与模糊测试,自动化探测智能终端设备技术不足,无法对终端设备安全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并制定有效策略减小物联网智能终端存在的安全隐患。

基于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创新与应用

基于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创新与应用

基于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创新与应用智能电网是一个将信息通信技术与电力系统相结合的先进能源网络。

它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智能计量器和通信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的监测、协调和控制,从而提高了供配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基于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创新与应用是当前能源领域的热点和趋势。

本文将探讨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创新与应用,以及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智能电网的供配电技术创新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能电网的关键部件之一,它可以实时监测电能的传输和消耗情况,以及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

目前,传感器技术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新型传感器可以实现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监测和控制能力。

2. 数据通信技术:智能电网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交换和通信,因此数据通信技术的创新对于智能电网的实现至关重要。

目前,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已经在智能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实现供配电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3. 智能计量技术:智能计量器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电能的计量和计费。

智能计量器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用电数据,帮助用户实现精确的用能管理和节约电费。

4. 储能技术:储能技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技术,它可以平衡供需之间的差异,并提供备用电源。

目前,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和压缩空气储能等,这些储能技术的创新将进一步提高智能电网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二、智能电网供配电技术的应用1. 能源管理: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整个能源系统的监测和管理,包括电力供应、输配电网、用户用电等。

通过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可以优化能源的分配和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 电力配电: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提供智能化的电力配电方案。

智能电网可以实现用电设备的动态调度和智能配电网络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能源交易:智能电网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计量用户的用电情况,实现电能的市场化交易。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电网终端设计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电网终端设计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电网终端设计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对电网设备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电网通过对电力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与信息化推进,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建设了可持续、安全、智能、高效的电网系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在智能电网中,智能电网终端是连接用户与电网之间的重要桥梁。

针对传统电能表的使用难度大、功能单一等缺点,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电网终端应运而生。

该终端除了采集电能数据外,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测、远程控制、远程升级等多种功能。

通过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实现智能控制,将带动智能电网的发展,推动电能管理及电力市场化改革。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电网终端设计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主要集中在用于智能电网数据采集、通信和控制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算法优化方面。

国内研究也在逐渐成熟,但与国外相比,仍有部分差距。

第二章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电网终端设计2.1 系统架构设计智能电网终端主要由单片机、电源模块、通讯模块、存储器、显示和按键模块等部分组成。

其中,单片机是实现基本控制的核心,使用ARM芯片作为主控芯片,采用RTOS实现系统多任务处理。

2.2 硬件设计2.2.1 供电系统智能电网终端面对偏远山区等一些场所时,供电不足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源适应性强的终端。

终端电源采用AC-DC转换器,通过变压器调整输入电压,同时增加DC-DC升压电路,提高电源效率,保证稳定输出。

2.2.2 通信模块智能电网终端通信模块采用GPRS模块,并采用TCP/IP协议实现远程通讯。

通过模块与主控芯片串口通信实现数据传输。

2.2.3 存储系统存储系统采用高速NOR闪存,可以快速存取和更新内部软件,并通过标准SPI接口与主控芯片相连。

2.2.4 显示模块采用带有硬件加速器的LCD显示屏,支持背景灯控制、触摸屏操作、显示图片等多种特性。

智能电网的论文

智能电网的论文

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探讨摘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智能电网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未来电网发展趋势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我国电力负荷快速增长,给电网建设和运营带来巨大压力。

本文主要研究了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测管理手段、措施和国内供电公司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以及具体方案的确立。

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能够全面采集用电系统的基础数据,可满足智能电网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要求,实现对所有变电站表计、配变表计、高压客户表计、供电线路联络开关表计的自动采集,有效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并对移峰填谷、提高负荷率有显著效果,通过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利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背景意义,电力需求侧管理,信息监控,系统设计,发展前景Smart grid research and discussion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Smart gri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wer grid at home and abroad.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mart grid its concept feature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s, IT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 logie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guid is becoming an imp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t first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smart grid is demo nstrated ,then the required performance of smart grid are introduced. The basic knowledge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includ ing Intelligent substation, intelligent lines, intelligent protection system, etc. Finally fro m the power grid performance, econo 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of the prospects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and sums up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 Smart grid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2)1.1智能电网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1.1.1国内外需求侧实施情况 (3)1.1.2美国主要电力公司 (3)1.1.3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 (4)1.1.4北京地区开展DSM的情况 (4)1.1.5其它地区开展DSM的情况 (5)1.2本章主要内容 (5)第2章智能电网与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 (6)2.1智能电网的目标及特点 (6)2.1.1智能电网的目标 (6)2.1.2智能电网的特点 (6)2.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定义及目标 (8)2.2.1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定义 (8)2.2.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目标 (8)2.3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具体介绍 (8)2.3.1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管理对象 (8)2.3.2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管理资源 (8)2.3.3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的特点及内容 (9)2.4电力需求侧监控系统对智能电网的的影响 (9)2.5本章小结 (9)第3章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的理论分析 (11)3.1需求侧信息监控内容 (11)3.2需求侧信息监控管理的技术手段 (13)3.3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模型构建 (13)3.3.1数据模型 (13)3.3.2计算模型 (14)3.3.3流程模型 (15)3.3.4系统模型 (15)3.4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管理的典型应用 (15)第4章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的设计 (17)4.1电力需求侧信息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研究背景 (17)4.2现状分析 (17)4.2.1需求侧电力负荷分析 (18)4.2.2电力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21)4.2.3列举供电公司现状情况 (21)4.3系统目标及原则 (22)4.3.1 系统建设目标 (22)4.3.2 系统建设原则 (23)4.4 系统建设需求 (25)4.5 应用功能 (28)4.6 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的不足 (29)结论 (31)谢辞 (32)参考文献 (33)外文资料翻译 (35)前言电能已在人类能源利用方式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随着电力交通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这一比例还将大幅提高。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

03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围绕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展开讨论,探究其应用场景、技术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电力自动化管理技术,它由多个终端设备组成,包括配电变压器、配电开关、电能计量设备等。

这些设备通过通信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配电系统,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它可以应用于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工业配电网等领域。

在城市配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停电时间。

在农村配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农村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工业配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业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具有以下技术特点:1.实时性: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配电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2.可靠性: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采用高可靠性设备,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灵活性: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采用灵活的通信网络,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配电系统需求。

4.多功能性: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包括遥测、遥控、遥信等。

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将越来越智能化,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故障诊断。

2.网络化: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将越来越网络化,能够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

3.模块化: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将越来越模块化,能够更好地实现系统的灵活配置和扩展。

4.集成化:配电自动化终端技术将越来越集成化,能够将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终端设备中,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智能终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智能终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智能终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智能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现代社会中,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智能终端设备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这也引起了智能终端技术的热烈关注和持续研究。

智能终端技术是指将各种智能设备进行互联互通,对其进行系统开发、功能拓展等技术研究的总称。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智能终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一、智能终端技术的概述智能终端技术是指在智能硬件、软件、云计算等多方面进行协同作用,从而实现各种移动设备及智能硬件在互联互通、智能控制、便捷性的提升以及与云计算交互等方面的创新技术。

智能终端技术充分考虑了人们的使用感受和需求,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智能的工具,也为企业、机构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智能终端技术的特点是网络化、便携性和普适性。

它完美地融合了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智能终端设备与云计算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计算性能以及存储能力,从而实现设备能够实时准确处理各种数据,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此外,智能终端设备在便携性方面的优势明显,用户可以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环境中快速轻松地获取所需信息。

智能终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也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二、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历程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单一终端、互联网+终端、移动互联网时代。

传统单一终端时代:指人们使用电脑、手机这些单一的终端设备,使用的功能比较单一,且各自独立。

互联网+终端时代:指人们使用传统的计算机与网络相结合,开始向计算机中添加网络模块,不同的设备和终端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但其广度和深度都十分有限。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指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连接到网络,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

在此时代,人们使用的各种智能终端设备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三、智能终端技术的应用领域随着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涌现,智能终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用电终端

智能用电终端

智能用电终端一、产品简介用电信息数据采集设备是智能用电环节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有力支撑,是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基础。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标准技术规范、智能电能表标准技术规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完善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产品包含:专变采集终端(SEA3500、FKWA83-ZTI01、FKGA43-ZTIII02)、SEA3600台区自动化管理终端、集中器(SEA3700、DJGZ23-ZT20103、DJGZ23-JYPLC2J)、采集器(SEA3800、DCZL23-ZT20103、DCZL23-JYPLC6C)、SEA3900型电能量采集终端、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DDZY1339系列、DDZY733系列)、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DTZY1339系列、DTZY733 系列)、三相智能电能表(DTZ1339/DSZ1339、DTZ733/DSZ733)。

采集终端产品简介专变采集终端采用工业级的ATMEL高性能32位嵌入式CPU,LINUX操作系。

实现对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与处理(电能表数据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电能质量监测,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要求的所有功能。

产品功能1)显示当前用电情况、控制信息、抄表数据、终端参数、维护等信息2)交流采样: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有功无功电量等数据量3)监测功能:自诊断报警、出厂设置和运行参数更改报警、计量回路运行状态报警、计量装置封印异常、终端停电报警4)RS485、RS232、红外、GPRS/CDMA/PSTN/以太网/光纤等模块,实现与电能表、抄表机和主站的数据通讯,支持国内外主流电表规约5)GPRS通信模块和230M通信模块可在线更换、现场组网,保证远程通信信道升级至光纤通道后的无缝切换6)保存60天以上历史日数据和12个月以上的历史月数据7)功控、电控、限电控、遥控等多种负荷控制方式SEA3600台区自动化管理终端SEA3600型台区自动化管理终端是对配电变压器进行综合监测的终端,实现公变侧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量数据采集,配电变压器和开关运行状态监测,供电电能质量监测,并对采集的数据实现管理和远程传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用电终端技术研究与探讨关键字:智能用电技术研究摘要:论文首先对智能电网及智能用电相关技术做了简要分析,指出现有用电终端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利用智能用电终端技术解决现有终端的技术缺陷问题;其次,提出了智能终端的定义,将其按功能及应用范畴进行了分类,并对智能用电终端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及意义做了详细的阐述分析;再次,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智能终端进行了需求分析并设计了智能用电终端的功能;最后,对智能用电终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智能用电,终端,智能电网0 引言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业界专家和研究机构对智能电网研究的高度关注及高投入,建设智能电网,增强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已被众多国家和地区提上议程或纳入发展计划。

我国智能电网的研究起步较晚甚至刚刚起步,虽然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开展的大电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数字化电网关键技术研究、电力电子关键技术、特高压同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关键技术研究等相关研究实践及“SG186”工程、电力通信建设、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都为建设我国智能电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在电能计量装置的研究应用方面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智能化,但是全面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依然存在传统的设备无法满足智能电网自动化及智能化需求的问题。

一方面,现有的电能表只能记录家庭用户所消耗的电能,电能表本身也不具备网络功能,由于缺乏互动手段,不能够实时接收电网实时电价等信息,根据预定策略控制相应电器设备投切等,无法实现信息查询、网络购电、节电管理等功能。

另一方面,现有的用电采集终端具备基本的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控制功能,用户只能通过显示器按照固定的格式读取终端的用电信息,客户只能被动接收电网公司的信息,而无法主动参与移峰或让峰等用电活动。

未来的智能终端不仅具备现有设备的功能,还将实现与客户、客户智能家居设备的信息交互,满足需求侧管理、用电信息查询、网络购电、家居节电管理等增值性服务的需求。

1智能用电终端综述1.1智能终端定义智能电表与智能交互终端是应用于用户侧的智能电子装置,具有电能计量、远方控制、双向通信、远程抄表、事件报警、用电信息及参数显示、电能质量监测、用户侧分布式电源监控等功能。

智能终端透过传感器与其他店里设备相连接,形成紧密完整的用电网络,并对信息加以整合分析,合理配置电力资源,实现市场响应迅速、计量公正准确、数据实时采集、收费方式多样、服务高效便捷,构建智能电网与电力用户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实时互动的新型供用电关系从而达到降低用户用电成本、提升可靠性、提高用电效率的目的。

1.2智能终端设备分类智能用电终端按照功能及应用场合不同,可以分为: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智能交互终端、智能家居交互终端、能源接入终端及汽车充放电接入终端五大类。

1)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主要负责对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处理和监控,实现电力用户的全覆盖和用电信息的全采集,全面支持费控管理,是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基础和用户用电信息的重要来源,为“SG186”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完整、准确地基础数据,为智能用电服务技术支持平台提供基础用电信息数据。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主要包括:专变采集终端、抄表集中器、抄表采集器、电能表,该类终端能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终端管理、档案管理、控制、自动抄表、任务执行、费控管理、有序用电管理、用电情况统计分析、异常用电分析、电能质量数据统计分析、运行维护管理、权限和密码管理等。

2)智能交互终端智能交互终端实现小区、楼宇用电信息管理、能效管理、实时负荷和异常用电分析、自动抄表和社区增值服务。

其中,自动抄表可以实现水、电、气抄表集中自动采集,用电分时计价,监测用电负荷,监视异常用电、预防故障和及时复电等功能;社区增值服务实现电力网、通讯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四网合一”,可提供影视点播、信息公告、物业管理等服务。

3)智能家居交互终端智能家居交互终端,是实现智能家居用电服务的终端。

其功能主要包括:家庭能源管理、家庭安防、家庭缴费管理及智能家电控制等。

其中,智能家电控制,可以视电网不同时段电价情况或客户自行需要,本地与远程控制家用电器,并自动跟踪电网电压,视电网电压情况,自动调整电压,促进科学合理用电。

4)能源接入终端能源接入终端用于实现分布式能源接入。

通过分布式能源接入终端,一方面可以实现分布式能源的“即插即用”、远程监视控制、双向计量和结算;另一方面,实现实时分析预测分布式电源发电情况,自动发布分布式电源运行状态信息。

此外,将能源接入终端配合分散式储能装置,优化控制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实现根据电网潮流变化情况及区域负荷平衡情况,自动接入和退出分布式电源;最大限度平抑间歇性发电对配电网的扰动。

5)汽车充放电接入终端利用汽车充放电接入终端,对于城镇主要干道、商业区等大型电动汽车充放电站(类似目前加油站、加气站),优化制定充放电策略,合理控制充放电时间,实现快速充放电、整组电池更换以及双向计量、计费等功能,同时可考虑电池检测、电池维护等扩展功能,并满足客户自助充放电需求。

对于居民区、商厦、停车场和政府大楼等区域小型电动汽车充放电站,通过汽车充放电接入终端实现即插即用式、随时随地的便捷充放电。

充电机可接收来自电力企业的电价等信息,自动避开高峰时间充电。

1.3 智能用电终端在智能电网作用智能用电终端,作为售电侧和用户侧的主要交互平台,是电网信息发布、客户数据采集、信息上送的主要媒介,是社会公众感知电网智能化服务的关键所在。

智能用电终端集成了多个信息及功能模块,通过跨平台的数据/信息管理,实现更多、更高级的应用。

比如:通过削峰填谷,通过有效转移负荷,合理分配电力资源,满足电网公司调节用电负荷曲线,而不是单纯增加基建投资;通过全网的无功/电压管理,降低线损;通过供需互动结合分时电价,引导客户消费,满足家庭用户节电,降低费用;通过增值服务将气象、分布式能源、小区信息发布、在线缴费等联系起来,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家庭用户网上查询水电气消费,并为网络支付提供数据;通过实时负荷预测,充分提高现有发电机组的平均小时利用率,而不是单纯增加新机组以满足无计划的峰值需求,达到合理规划节能减排的目的;提升电网自身的危机处理能力,使之具备故障预警,快速判断,自行恢复等“自愈”功能,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因此,研究智能用电终端技术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智能用电终端的需求分析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传统的仅能记录用户耗电量的终端(如:电能表、用电采集终端)不同,智能用电终端除了满足电能计量的要求,还能对智能家电、其他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数据采集。

此外,智能用电终端还能通过供需双方的交流互动实现信息查询、网络购电、节电管理等功能。

2)智能用电小区、智能用电楼宇;智能用电小区、智能用电楼宇的实现,需要智能用电终端为其提供信息双向互动及需求侧管理支持。

这里的信息双向互动,是指电网与家庭之间的双向信息交互需求。

一方面,电网从家庭获取实时电量、最大功率、负荷种类、可转移负荷等用电信息,同时,电网从家庭获取购电信息、建议投诉、定制方案等的客户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家庭需要从电网获取电费、电价、参与移峰的政策奖励以及可选的优化用电方案等信息。

此外,利用智能用电终端实现智能发布电网实时信息、自动接收用户响应、自动撮合交易、最优决策、响应结果自动监测、自动结算,等功能。

在能源使用高峰期,公用事业公司发送电子消息给消费者,提醒他们关闭非必要设备(或降低其用电量)以降低能耗,或者将提醒信息自动发送给设备,无需人为操作,真正实现小区、楼宇用电智能化。

3)智能家居用电服务系统;(电网友好型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的概念在5,6年前引入中国,主要着眼点是构建一个系统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的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

其主要功能有:a) 可对白色家用电器和其他设备的控制、调节和监测,比如微波炉、洗衣机、灯光、电动窗帘、防盗报警器、自动门烟雾探测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温度和湿度控制器、风量调节器、各种手动的开关和遥控器等;b) 沟通黑色家电和其他视频设备之间以及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信息通道,其中包括:台式/手持计算机、电视、录/摄像机、VCD/DVD和数码照相机等;同时还可以实现对它们的控制和监测;c) 通过对外的接口,实现远程控制和信息交换,如:电话线、有线电视电缆、市电电源线、双绞线和无线通讯方式等。

智能家居用电服务功能的实现,则需要智能用电终端为其提供交互界面及基本的控制接口,实现家居设备与上层管理者之间的对话。

3 智能用电终端的功能设计1)用电计量智能终端应具有用电计量功能,能实时、准确的计量用户的耗电量,并通过合适的通信媒介(光纤、RS-485、GPRS、INTERNET、230M专网、电力线载波,等)将用电数据上送至上层管理机构,为电力公司收取电费提供准确的依据,为用户及时掌握自身的用电状况提供重要保障。

2)信息采集智能终端应具备信息采集功能,能依照设定的时间和参数及时采集各个用电设备的运行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存储、运算和上报。

一方面,当用电设备插入用电插座,则该设备类型、设备的功率以及其它与该类型设备有关的信息(如空调的温度设定,电饭锅启动时间和工作时间等)等信息将传递到电力公司,为其制定分时电价等用电激励政策、有效实施用电需求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用户也能掌握家庭用电设备的耗电情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定科学合理的用电计划,并根据用电计划以及设备的重要性对其进行启停控制,从而实现“节约电能”和“节约电费”双赢的目的。

3)数据处理终端应具备处理所采集的数据信息的功能,具体包括:a) 当前及实时数据处理:时钟、功率数据、电量数据、状态事件、终端参数等;b) 历史日数据处理:按日统计或计算各种历史数据并生成记录表保存;c) 历史月数据处理:终端将采集的数据在月末零点生成各种历史月数据并保存。

4)信息交互智能终端应具备信息交互的功能。

这里是指双方的、互动的交流。

一方面,是人和电力提供者的互动,居民通过智能控制面板将购电信息、历史用电信息查询请求等信息发送给电力提供者;另一方面,电力提供者也通过智能控制面板的显示界面将系统信息或用户请求的其它信息显示给居民。

智能终端能弥补传统电表信息传递的单一化的不足,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从而使电力供应机构能精确地知道用户的用电规律,对需求和供应有一个更好的平衡。

5)控制功能智能终端应具备控制功能,能根据用户预先设定的时间及参数自动控制用电设备的启停,实现灵活多变、与时俱进的用电模式,更加合理、科学的管理家庭能源。

6)显示功能智能终端应具备信息显示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液晶屏获取节能建议和实时的价格信息,整合家用电器的使用时间和频率,避开用电高峰期的高价格电力,降低电费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