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ppt[1]

合集下载

红色电影建国大业 分享PPT课件

红色电影建国大业 分享PPT课件

2019/11/9
优质
4
影片导读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透 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 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 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 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 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 自我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
2019/11/9
优质
2
影片先导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 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 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 大历史好处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 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 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 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 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 远去的革命先辈。

分 享



六 中

队 五

区 队

刘 旭
2019/11/9
2019/11/9
电影:«建国大业» 导演:韩三平,黄建新 片长:135分钟 类型:历史、战争、剧情
故事简介:
《建国大业》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历史电 影,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 作品。本片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担任制片人, 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 影片。影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 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 筹备,突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2019/11/9
优质
3
影片导读

开国大典完美PPT课件

开国大典完美PPT课件

完成填空
1、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是( 1949年10月1日)。
2、开国大典举行的地点是( 首都北京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
3、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 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
城防部队
4、参加开国大典的总人数达( 三十万人 )。
5、主要会场在( 天安门广场 )。
第23页/共98页
阅读第5-14自然段,思考讨论:
1、 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典礼的哪 几激动人心的个场面? 2、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 和群众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 感受到了什么?
第24页/共98页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 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 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第47页/共98页
海军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 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第48页/共98页
步兵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 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第49页/共98页
等候检阅的炮兵
第50页/共98页
炮兵
第51页/共98页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 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 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1、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有 什么作用? 2、“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两股”红流“指游行队伍,这样比喻写出 了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光明”象征着新中国的成立,使北京城、 使全中国永远摆脱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第70页/共98页
根据课文内容写排比句,写 出人们的心情。
全场30万人,为______而 _____;为______而_____ ; 为 _____而_______。

开国大典课件(共39张PPT)

开国大典课件(共39张PPT)
体会:人民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在典礼进行中,有几次写了掌声?
3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体会:社会各界人士对毛主席的拥 护和爱戴。
这三次掌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内心的自豪、激动
在典礼进行中,有几次写了掌声?
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2每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2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既有整体感 受,又有特点,表达了对人民军队的赞 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情感。
面对阅兵场面,人民的表现是怎样的?
3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 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 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
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已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地点:首都北京
典礼场面恢弘
哪句话写出了参加典礼的人数很多?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
洋,
红旗翻动
像海上的波浪。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群”
比作“海洋”,把“红旗”比作“波浪”生
动形象地展现了参加典礼的人数之多,场面
之热闹以及人们兴奋、激动的心情。
再读课文
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圈出会场
同学们,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 焦在了中国的大地上,聚焦在北京天安门广 场,因为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将在这里宣告成立,那么今天让我们跨越 时空的隧道,一起去参加这举世瞩目的“开国典礼"。
开国大典
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盛大的典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天举行了盛大的典礼。
课后小结
课后小结
本文围绕“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的准备、举行、阅兵、游行、胜利的顺序展开叙述。运用点面结合、场面描写等方法,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学生要了解中国人民解放的伟大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喜悦,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本文围绕“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的准备、举行、阅兵、游行、胜利的顺序展开叙述。运用点面结合、场面描写等方法,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红色电影建国大业 PPT分享

红色电影建国大业 PPT分享
分 享 人 六 中 队 五 区 队 刘 旭
红 色 电 影 分 享
电影:«建国大业» 导演:韩三平,黄建新 片长:135分钟 类型:历史、战争、剧情 故事简介:
《建国大业》是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历史电 影,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 作品。本片由黄建新执导,韩三平担任制片人, 云集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零片酬)的 影片。影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 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 筹备,突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反动政府留下的污泥浊水,
治好战争创伤,建立起一个 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
的人民共和国。
观后感
这是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国 家日益富强,然而就像片中对国歌的讨论一段所说的, 我们永远要居安思危,时刻持续警惕。用我们的血肉, 我们的智慧组建成新的万里长城,永远前进,再前进, 在世界上找到我们应有的位置!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这天的幸福生 活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 们作为新青年,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更应该珍惜此刻 完美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 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 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 的序幕。 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下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 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 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 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 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 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 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 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 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 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开国大典》课件(共31张PPT)

《开国大典》课件(共31张PPT)

下课! 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XX月XX日
பைடு நூலகம்
~~~~~~~~~ ~~~~~~~~~~~~~~~~~~~~~~~~
比喻
这句话用上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将人群 比作海洋,将翻红的 红旗比作波浪,说明 当时的人很多,热情 高涨。
自主学习
批一批:默读课文,你还能从哪些地 方感受到开国大典气氛的热烈庄严、群众 的激动喜悦,在相关句子旁作批注。
读一读:试着读出气氛的热烈庄严和 群众的激动喜悦。
小结
如果说叙述典礼的部分主要表达的是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兴奋的心情, 那么,记叙阅兵式的部分,运用点面结合的 方法来写场面,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的 出色表演而自豪的感情。
1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开国大典》是一篇记叙文,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语文教材。作品讲述了1949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盛况。 学习本文,学生要了解中国人民解放的伟大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做出的巨大贡 献,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喜悦,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 的热爱之情。
2 课后小结
课 后 小 结
本文围绕“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的准备、举行、阅兵、游行、胜利的顺序展开叙述。运用点面 结合、场面描写等方法,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文,学生要了解中国人民解放的伟大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做出的巨大贡 献,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感受新中国成立时的喜悦,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 的热爱之情。 本文围绕“开国大典”按开国大典的准备、举行、阅兵、游行、胜利的顺序展开叙述。运用点面 结合、场面描写等方法,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开国大典ppt课件

开国大典ppt课件
阅读感悟 “钢铁巨人”写出了人民对中国 有这样的军队感到无比自豪;阅 兵式庄严、隆重,凸显了各个队 伍的特点。
理解词语
排山倒海
把高山推倒,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 大,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本课从声音上 写出了场面之大,表达了人民对领袖的爱 戴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瞻仰 恭敬地看。
8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课外阅读
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
⑦21时51分,开幕式迎来激动人心的一刻。国家主席习近 平宣布: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顿时,全场 沸腾,璀璨的焰火腾空而起,在空中呈现“迎客松”的造型,表 达对全世界来宾的欢迎,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
关注场面描写,体 会点面结合的方法
⑧22时10分,取自奥林匹亚的奥运火种抵达国家体育场。7名火炬手高擎火炬,分6棒,在 体育场内进行最后的传递。最后一棒传递到两位“00后”运动员手中。万众瞩目下,两名火炬 手跑向“白鸽”环绕的“大雪花”,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形成了这座由所有代表团雪 花造型引导牌组成的主火炬。主火炬在奧运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充分体现了绿色 环保的理念。绚烂焰火腾空而起,整座体育场顿时化为欢乐的海洋。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隆重的典礼。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是按( 时间 )顺序记叙的,开国大典分 为(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部分三部分。课文 写了(群众入场)(举行典礼)(阅兵式 )(群众游行) 四个场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途经
行程
牺牲
11 25000 430
个省
余里
营以上干部
损失
学习任务四
创意表达
(1)运用本文的表达方法,试着以“节日的夜晚”为题写一个片段, 或写一写生活中的“ 庆典”,写出参加人员、会场设置、台上表 演人员及台下来宾的表现等。

建国大业

建国大业
——新中国的成立
一、 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发起
1、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发起的标志: 1925年在上海进行的五卅运动标志着全国范围的革命高超的
到来,为举行讨伐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奠定了群众基础。可是在 斗争的关键时刻,由于大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共产党内发生陈独秀 投降主义的错位,这次的革命遭到了失败。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 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八七会议后,举行了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理由:由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帝 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造成了各地军阀混战, 为红色政权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会。毛泽东创造性 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走上了一条先占农村,后占城市,以农村包围城市的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 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 到1928年春,根据地便初步建立起来了。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 由于共产党内王明、博古等人“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是 党再次受到严重损失。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马克思主义路线的领导地位。
解放战争——国共三年内战
1.全面进攻 2.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3.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6 4.三大战役(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5.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1949、4、23——国民政府覆灭

建国大业简介ppt(1)

建国大业简介ppt(1)
《建国大业》以上世纪40年 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 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正面再现 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 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 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 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 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 利的光辉历程。
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 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 到了为什麼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 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 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 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台湾那边,落寞的 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强大的明星阵容
我们观看的建国大业!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 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 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 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 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 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 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 情绪高涨。於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 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 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 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 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 路。以蒋பைடு நூலகம்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 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 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 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 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 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麼的恐怖, 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重庆谈判的时间与代表
1. 时间:1945.8.29-10.10
2. 代表:
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国民党:蒋介石、王世杰、张群、 张治中、邵力子 美国大使:赫尔利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央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这是重庆桂园客厅一角)
(三)谈判的结果——《双十协定》
(四)人民革命胜利的原因与基本经验
2. 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分析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 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毛泽东选集》第2卷
建国大业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 烟刚刚散去,饱经战乱的中国依旧 前程未卜,中国将何去何从,这是 一个决定民族命运的深刻命题。
建 国 大 业
一、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二、建国的三种方案、两种前途 三、重庆谈判
四、人民解放战争
一、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美国:企图控制中国,扶蒋反共 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 坚持独裁内战 中共: 反对内战独裁, 争取和平民主。
(四)未达成协议的问题
1. 人民政权问题
★根据地的留存
、 ★ 国民大会40个议席的分配问题
2. 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
革命军统一指挥
四、人民解放战争
(一)全面内战前夕,国共实力对比 (二) 共产党的应战策略 (三)三大战役的胜利
(四)人民革命胜利的原因与基本经验
(一)全面内战前夕,国共实力对比
国民党 有430万军队,1/4为美械装备,
军事上
1/2为日械装备。
共产党 有127万军队,没有海军、空军、陆
军,缺乏现代化装备,只有步枪、手榴弹 和少量的机枪、火炮。
国民党 占有全国3.39亿以上的人口(71%), 73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76%),并占据着几
政治上
(四)人民革命胜利的原因与基本经验
1. 人民革命胜利的原因分析
客观上,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危机 ①国统区的经济危机:金融崩溃、物价上涨、企业倒闭
②国统区的政治危机:爆发反对国民党独裁、内战的人民民
主运动
★1945年底,昆明学生“反对内战、争取自由”的“一二.一”
运动

1947.5.20,南京、北平爆发的反饥饿、反内战的五二零运动
二、重庆谈判
(一)谈判的背景 (二)谈判的时间与代表 (三)谈判的结果 (四)未达成协议的问题
(一)重庆谈判背景
1.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2. 国民希望结束国共分裂局面、建立各党派联合的民主政权
3. 在美国的支持下,国民党军队展开城市管辖权和战略物资的
接收
4. 国共两党在部分地区对政权的控制展开了零星的冲突
时局特点
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 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二、建国的三种方案、两种前途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民主党派 民主人士 英美式的 民主国家 工人农民城市 小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各党派的联合 政府
国民党统治集团
国民党专政
的独裁统治
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旧中国
新民主主义 的新中国
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共产党 解放区的人口为1.36亿,面积约为 230万平方公里。
国民党获得美国的鼎力支持
外交上
共产党除解放区外没有任何的外援。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 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 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 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 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 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 人民……拿中国的情形来说 ,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 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 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 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虽 然在中国人民面前还存在着 许多困难,中国人民在美国 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的联 合进攻之下,将要受到长时 间的苦难,但是这些反动派 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 一天要胜利。这原因不是别 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 ,而我们代表进步。
林彪、罗荣桓 东北野战军 刘伯承、邓小 华东野战军 平、陈毅、粟 中原野战军 裕、谭震林 地方武装
1949.1.10
52万 平津战役 1948.11.29 — 林彪、罗荣桓、东北野战军 华北解放军主 聂荣臻 1949.1.31 力和地方武装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延 续22年的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地失去民心,关键的原因是它违 背了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意愿,实行了内战和 独裁政策,同时联合美国垄断资本和四大家族官僚资 本,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 全国各阶层人民不得不团结起来,一方面,解放区
军民以革命战争反对蒋介石的反革命战争;另一方面,
国民党统治区以人民运动形成配合人民革命战争的第 二条战线。 这样,蒋介石的反动政府就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
1. 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
2. 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 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3. 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4. 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
作决定,制定新宪法。
5. 共产党承认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合法领导地位。
(四)人民革命胜利的原因与基本经验
1. 人民革命胜利的原因分析
主观上,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毛泽东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第一,根据历史发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和为了实现这个 口号而提出关于每一个阶段和每个重大事变中的动员口号。 第二,按照这种目标在全国行动起来,发挥自己无限积极性和忠 诚,成为实现这一具体目标的模范。 第三,在不失掉确定政治目标的原则上,建立与同盟者的适当的 关系,发展和巩固这个同盟。 第四,思想统一,纪律严明
(二)共产党的应战策略
1.政治上
与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军事上
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解放战争经历了三个阶段 : 1946.6-1947.6 战略防御 1947.7-1948.7 战略进攻 1948.9-1949.4 战略决战
(三)三大战役的胜利
时间 辽沈战役 1948.9.12— 11.2 淮海战役 1948.11.6— 指挥官 部队 歼敌 47.2万 55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