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蕃茄育种

合集下载

番茄种子育苗方法全过程

番茄种子育苗方法全过程

番茄种子育苗方法全过程
番茄种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播种:选择健康且成熟的番茄种子,将其均匀地撒在育苗盘或育苗箱的培养土表面上。

种子可以略微压入土壤,但不要完全覆盖。

2. 浇水:将种子培养土浇湿,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润,以免导致种子腐烂。

3. 温度控制:将育苗盘或育苗箱放置在温暖的室内环境中,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摄氏度。

可以使用底部加热垫来维持温度。

4. 光照:番茄种子需要充足的光照来发芽,将育苗盘或育苗箱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或使用人工补光。

5. 拔苗:当幼苗长到2-3厘米高时,可以进行拔苗,留下最健壮的幼苗,间隔约5厘米。

6. 调控湿度:保持培养土的湿润,但不要过湿或过干。

定期浇水,但避免积水。

7. 肥料施用:在幼苗长到5-6片叶时,可以开始施用稀释后的液体肥料,每周施用1-2次。

8. 硬化:当幼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可以进行适应外界环境的硬化过程。

逐渐将幼苗移到室外,开始从阴凉处到阳光较充足处逐渐增加光照时间。

通过以上步骤,番茄种子就可以成功地发芽并长成健康的幼苗,准备进行移栽和进一步的种植。

第二章-番茄育种

第二章-番茄育种

目前栽培的番茄都属于普通番茄,包括5个变种: 1. 普通番茄 蔓性,茎干和分枝很多,不能直立,为
栽培中最主要的种类,果大,从扁圆或圆球形,色 泽有大红、粉红、深红、淡黄等。
2. 大叶番茄 又称薯叶番茄,每小时的叶形大、叶数少, 无裂缺,形似马铃薯叶。果实形状与普通番茄相似, 植株分枝性较普通番茄弱。
(2)有限生长型:在主干3~5层时花序封顶,生长点变成 花序,不再向上生长,依靠叶腋或花序下部抽生侧枝生长, 侧枝生长1~2个花序后顶端又变成花序而封顶,如此反复, 再从叶腋形成侧芽生长。该类型品种的番茄植株较矮,大 多也较早熟,一般株高1米左右,可行2~3秆整枝,立较 矮的或简易的支架,或不立支架。该类型品种宜作小棚栽 培或大棚双层覆盖栽培、露地简易支架密植栽培或无支架 栽培。
第三节 番茄主要性状的遗传
可溶性固形物遗传 番茄红素的遗传 维生素C的遗传 含酸量与pH值的遗传 番茄果实抗裂性遗传 果实硬度遗传
与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特性
果重遗传:优势不显著,F1往往中间偏小,小果实不完 全显性。平均单果重以特殊配合力为主。
单株结果遗传:当单株结果数差异较大时,F1往往中间 偏小。
二、我国番茄育种未来的发展方向
1. 进一步收集和鉴定各种番茄种质资源, 特别是抗病、抗逆 的资源材料。到目前为止,我国番茄种质资源的鉴定、开 发研究仍然十分薄弱, 如果不改变这种状态, 我国番茄育 种研究就很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 重点培育具有多抗性品种和耐不同逆境条件的品种。 露地品种应抗2~3 种以上主要病害, 保护地品种应抗 3~4 种以上主要病害。要培育适合于冬春保护地栽培 耐低温弱光的品种、适合于越夏栽培耐热的品种、适 合于低洼盐碱地栽培耐盐的品种。要着手开展培育抗 虫的品种。

番茄育种的方法有

番茄育种的方法有

番茄育种的方法有
1. 播种:在春季或秋季选择气温适宜的时候,将番茄种子均匀地播在肥沃、透水性好的土壤中。

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松土、施肥、翻耕等。

种子与土壤的接触面要充分,一般种子大小的2倍即可。

2. 浇水:种子发芽后,要适量地浇水。

不要让土壤过于湿润,以免引起根系病害。

3. 管理:为了让番茄植株生长得更健壮,要及时除草、修剪枝叶、套垫、浇水等。

同时,要防止害虫和病害的侵扰。

4. 施肥:番茄株生长期内需施肥。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方式。

在生长初期,可以施用含氮、磷、钾的肥料,后期逐渐转向以磷、钾为主的肥料。

但是过量施用肥料也会对植株造成伤害,应注意适量施肥。

5. 采收:番茄成熟期一般为花朵掉落后1个月至45天左右。

果实均匀成熟后,可以采收。

采摘时要轻握果实,避免损伤果实的表皮。

果实要在室温下储存,并定期翻动,以使果实成熟均匀。

6. 病虫防治:番茄常见病害有疮痂病、早期疫病、叶霉病等,常见虫害有白粉虱、斑潜蝇、粉虱等。

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

第二章 番茄育种

第二章 番茄育种

第二章番茄育种番茄是一种常见而受欢迎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的口感。

番茄的育种工作旨在改善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番茄育种中,主要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产量:育种者希望培育出高产量的番茄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选择具有较长果穗、较多果实和较高产量的个体进行杂交和选择,可以逐步提高番茄的产量。

2. 提高品质:番茄的品质包括果实的口感、香味、色泽和口感等方面。

育种者通过选择具有较好品质的个体进行杂交和选择,以提高番茄的品质。

3. 增强抗病性:番茄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育种者希望培育出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减少病害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在番茄育种中,主要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杂交育种:通过选择具有不同有利特征的个体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具有这些特征的新品种。

例如,选择具有高产量和抗病性的个体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的番茄品种。

2. 选择育种:通过选择具有理想特征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提高种群的性状。

例如,选择具有较大果实和良好口感的个体进行繁殖,可以逐步提高番茄的品质。

3. 基因编辑: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对番茄基因进行编辑,以增强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

这种方法可以更精准地改变目标基因,加快育种进程。

4. 组织培养: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利用番茄的组织或细胞来进行繁殖和育种。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加快繁殖速度和品种改良的效果。

番茄育种需要耐心和长期的努力,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育种者可以不断改良番茄品种,提高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从而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西红柿种植的方法.doc

西红柿种植的方法.doc

西红柿种植的方法西红柿种植的方法育苗时间:一般在12月下旬到1月上旬播种育苗。

种子消毒:一般亩用种量30~50克。

播前晒种2天,提高发芽率。

用55℃温水烫种15分钟,保持温度向一个方向搅拌,然后加冷水降至35℃浸种6~8小时。

为防止病毒病的发生,可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40~50分钟,然后清水冲洗净种皮黏液,沥干水分,晾干后即可播种。

苗床建立:每亩需苗床10㎡,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00公斤、勇壮肥500克、可杀得叁千100克,撒匀浅翻12厘米,整平苗床,浇透水。

苗床土消毒用速治宁(58%甲霜锰锌)或喜多生(70%丙森锌)与70%兴农征露(甲基硫菌灵)1:1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药10克与5公斤过筛细土搅拌均匀,播种时2/3的营养土找平苗床,做垫土,然后均匀撒种,播后,1/3的土盖种,厚度0.8~1厘米。

为促进早出土,应用塑料膜将苗床覆盖,保持白天温度30℃左右,最高32℃,待有1/3苗子出土时,将塑料膜去掉,齐苗后把温度降到25℃左右,防止徒长。

苗齐后用易保(68.75%恶唑菌酮。

锰锌) 10克或喜多生(70%丙森锌)30克加免劳露(72.2%霜霉威盐酸盐)20毫升对水15公斤反复喷淋幼苗,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早疫病。

分苗: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是分苗的关键时期。

提前配好营养土,配1立方米营养土用大田表土(去掉表层5厘米土,避免除草剂残留)60%、腐熟有机肥40%、海状元生物菌肥10公斤、喜多生(70%丙森锌)90克、勇壮500克,充分搅拌均匀装钵。

分苗前将西红柿幼苗用1000倍海精灵蘸根。

分苗后3天内温度管理到28℃~30℃,缓苗后温度管理到22℃~25℃。

注意分苗前喷淋1次750倍液免劳露(72.2%霜霉威盐酸盐)预防猝倒病,缓苗后用勇壮500倍液+特优根5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立枯病同时刺激西红柿苗多生根。

促进花芽分化:西红柿的花芽分化是从第三片真叶开始,到第九片真叶结束,基本上到第七片真叶的时候,前三穗果都已经分化完了。

番茄育种方案

番茄育种方案

番茄育种方案引言番茄(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增加,对番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现有的番茄品种种类有限,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和市场的需求。

因此,开展番茄育种工作,培育适应不同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对于推动番茄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番茄育种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系统性的育种方法,通过合理的多样性利用和交配选择,培育出高产量、耐逆性好、品质优良的番茄品种。

第一步:建立起始材料番茄育种的第一步是建立起始材料,这将成为后续育种工作的基础。

首先,选择来自不同地区的优质番茄品种,具有高产量、抗病性和品质优良等特点。

通过对这些品种进行适当的交配,获得一些优秀的种源,并获得一定的杂稳性。

其次,进行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工作。

收集全球各地的番茄种质资源,保存在种质库中,为后期的育种工作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通过鉴定和评价这些种质资源,筛选出适合育种的亲本材料。

第二步:目标设置与选育策略制定在番茄育种过程中,制定明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地区和市场的需求,确定番茄品种的目标性状,包括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

确立这些目标后,可以制定相应的选育策略。

选育策略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遗传分析确定目标性状的遗传基础,了解各个性状的遗传程度和遗传背景。

二是建立合理的品种选育体系,包括亲本选择、试验设计、杂交、选择和繁育等工作。

第三步:亲本选择与杂交在番茄育种中,选择合适的亲本是培育出优质品种的关键步骤。

亲本应根据目标性状和遗传背景进行选择。

具有良好抗病性和适应性的亲本能够为后代品种提供更好的抗性和适应性。

根据杂交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亲本分为常规亲本和特殊亲本。

常规亲本是指具有基本性状和遗传背景的亲本,用于杂交育种的初始材料。

特殊亲本是指具有特殊性状或特殊遗传背景的亲本,用于引入新的基因或性状。

第四步:选择与繁殖选择是番茄育种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番茄育种1

番茄育种1
1、品种引种阶段: 60年代以前。我国番茄栽培历史较短,只有
40一50年(除台湾省外),但已传入我国试种品种 达60种以上,引入多为意大利种、欧洲种及美洲 种(这三种乃是世界番茄品种的源头)。
红果品种:北京早红、青岛早红、兰优早红 粉红品种:北京早粉、早粉2号 、津粉65 黄果品种:兰黄1号
2)无限生长型:主茎8—13片叶后着生第1花序,以后每隔2-3片叶着生一花序, 主侧枝均能不断向上伸长、植株高大,可结7—8个或更多穗果实。总产量高。 中晚熟种,加强力米寿、弗洛雷特、粤农2号、苏杭3号、华南462、武昌大 红。 红果品种:卡德大红、天津大红、大红袍、红辉 粉红品种:粉红甜肉、佳粉10号 、强丰、鲁番3号 黄果品种:大黄1号、大黄156、黄珍珠 白果品种:雪球
利用价值较大。
此外,有关不育性遗传规律的报道也 很不一致。利用黄蜂等昆虫传粉技术已在 研究,但还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不育系的 利用只能节省去雄人工,还要进行人工授 粉,只有在选育出适于自然异花授粉的雄 性不育系时,才能成为经济有效的制种最 佳途径。
3、番茄几种病害的遗传 (1)烟草花叶病毒:
TMV-1:可减轻对TMV浸染的敏感性。
(4)枯萎病:发现了抗3个生理小种的显性基因I,I-2,I-3。 (5)早疫病:显性或部分显性。 (6)晚疫病:单显性基因控制,对生理小种0免疫。
多基因控制,对生理小种0和1都有效。 (7)炭疽病:多基因控制,部分显性。
(二)数量性状的遗传
1、品质性状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F1多数表现为超亲优势。 番茄红素:至少由17对基因控制,F1接近中亲值,以加性效应 为主,并有少量上位性效应。 VC含量:高VC为不完全显性,以加性效应为主。 含酸量与PH:以加性效应为主,高酸对低酸为不完全显性。 耐贮性: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番茄育种方案

番茄育种方案

番茄育种方案概述番茄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被广泛栽培和食用。

为了改良番茄的品质和产量,育种工作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番茄育种方案,包括选种、杂交、育种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选种在番茄育种之初,选择优良的品种作为亲本是非常重要的。

亲本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产量、抗病性、品质等因素。

在选择亲本时,可以依据现有的种质资源,选取适应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品种。

同时也可以结合前期的实验数据和市场调查结果,选择相对高产且抗病性较好的亲本。

杂交杂交是番茄育种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要根据所选亲本的特性,进行杂交计划的设计。

杂交过程中,需要控制授粉时间和授粉方式,以确保高杂种率的产生。

杂交后的种子需要进行筛选,挑选出所需的杂交后代。

此外,还需要进行代代选择,以逐步提高新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育种目标在进行番茄育种时,需要明确育种目标,以指导育种工作的进行。

育种目标可以包括提高番茄的产量、提高抗病性、改善品质等。

针对不同的育种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育种方法和策略。

例如,如果目标是提高番茄产量,可以通过选择高产亲本和代代选择的方法进行育种;如果目标是提高番茄的抗病性,可以通过杂交和选择亲本中的抗病种质进行育种。

育种方法和策略番茄的育种方法和策略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两个主要方向。

传统育种方法主要是以经验为基础,通过选择、杂交、选择和重复杂交等步骤,逐步改良番茄品种。

分子育种则是利用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等手段,加快育种进程。

在实际育种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和策略。

总结番茄育种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进行系统的育种计划和实验。

通过合理选择亲本、精心进行杂交和代代选择,以及明确育种目标和采用合适的育种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性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番茄育种方案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蕃茄育种
一、简介
番茄(Tomato)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

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

果实营养丰富,具特
殊风味。

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美国、苏联、意大利
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

在欧、美洲的国家、中国和日本有大面
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

中国各地普遍种植。

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

二、育种现状
番茄:原产南美洲的热带密林。

番茄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 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但已经发展成为主要的蔬菜之一。

番茄除可鲜食和烹饪多种菜肴外,还可制成酱、汁、沙司等强化维生素C的罐头及脯、干等加工品,用途广泛。

由于番茄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和用途广泛,因此需要量逐年上升,无论国内、国外栽培面积都在不断扩大,栽培方式也日益多样化。

目前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欧美、中国和日本有大面积的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设施栽培。

种质资源
由于番茄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经过长期的驯化和选育,番茄的遗传背景逐渐变窄,因此,通过广泛的资源收集来丰富番茄的种质资源对番茄育种极其重要。

番茄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

每100克番茄的营养成分:
能量11千卡,维生素B0.06毫克,蛋白质0.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3克
叶酸5.6微克,膳食纤维1.9克,维生素A63微克,胡萝卜素375微克,硫胺素0.02毫克
核黄素0.01毫克,烟酸0.49毫克,维生素C14毫克,维生素E0.42毫克,钙4毫克,磷24毫克
钾179毫克,钠9.7毫克,碘2.5微克,镁12毫克,铁0.2毫克,锌0.12毫克,铜0.04毫克
锰0.06 毫克
番茄的食用部位为多汁的浆果。

它的品种极多,按果的形状可分为圆形的、扁圆形的、长圆形的、尖圆形的;按果皮的颜色分,有大红的、粉红的、橙红的和黄色的。

由于受到有机酸以及维生素P的保护,不必担心西红柿会因为煮熟加热而流失营养。

番茄红色番茄,果色火红,一般呈微扁圆球形,脐小,肉厚,味道沙甜,汁多爽口,风味佳,生食、熟食可,还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粉红番茄,果粉红色,近圆球形,脐小,果面光滑,味酸甜适度,品质较佳,黄色番茄,果桔黄色果大,圆球形,果肉厚,肉质又面又沙、生食味淡,宜熟食。

番茄的品质要求:一般以果形周正,无裂口、无虫咬,成熟适度,酸甜适口,肉肥厚,心室小者。

宜选择成熟适度的番茄。

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助消化的功能。

又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

番茄内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还有增加胃液酸度,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

番茄中含有果酸,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脂症很有益处。

番茄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

其他作用
西红柿——减少皮肤辐射损伤,并可以祛斑美白
科学调查发现,长期经常食用番茄及番茄制品的人,受辐射损伤较轻,由辐射所引起的死亡率也较低。

实验证明,辐射后的皮肤中,番茄红素含量减少31%-46%,其他成分含量几乎不变。

番茄红素通过猝灭侵
入人体的自由基,在肌肤表层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有效阻止外界紫外线、辐射对肌肤的伤害。

并可促进血液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结合,使肌肤充满弹性,娇媚动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番茄红素还有祛斑、祛色素的功效。

番茄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分为加工型番茄和鲜食型番茄,在各国的蔬菜栽培中均占有相当的比例。

从发展趋势看,人们对番茄的需求量正在加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7年全世界番茄栽培为309.4ha,总产量达8487.3万t。

市场对其番茄果实大小、形状、颜色、品质、风味、耐储运性、上市时间等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作为生产者还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丰产性、熟性以及经济效益。

以上这些毫无疑问都应成为番茄育种者的育种目标。

综合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观点及个人的理解,仅从传统育种技术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两个方面论述番茄育种研究进展。

所谓传统育种技术就是指利用种群内基因重组原理通过筛选的办法来达到选育新品种的目的;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番茄品种特性改良,主要指种群间的转基因技术,从而获得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抗冻、延长储藏期、改善的品种。

三、育种目标
1. 植株生长势强
2. 抗病性,抗黄化曲叶病毒等
3. 产量,单果重,每平米产量
4. 果实品质体现,果实的的性状、大小、颜色、硬度乃储运。

四、育种方法选择
常规育种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而目前番茄育种工作已经在分子水平上展开,因此可以选用成熟稳定的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如:SSR、AFLP、SNP 以及转基因工程技术等。

以寻找阻止基因沉默的有效途径和发展可诱导的启动子,开发更多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目的基因,建立高效的再生和转化体系,完善多种转化技术等。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进一步保证,番茄基因转化必将更好的弥补传统育种方法的不足,促进番茄新品种改良的进步和发展。

五、育种过程
通过广泛收集优良的番茄品种,进行分离,选育理想的亲本,进而获得番茄杂交一代的选育。

通过转基因和杂交育种不断选取优良后代获得。

生物学特性:果实形态特征、抗病性、产量等
在代中优良株系的单株采收种子,种子入库并整理档案。

在大概两到三年内按照当地的种植习惯进行栽培,对其植物学性状及生物学特性观察鉴定,从中选出基本符合育种目标并且有利用价值的原始材料,进一步自交纯化。

植物学性状:株高、开展度、
生物学特性:果实形态特征、抗病性、产量等。

次年,选择优良株系的单株采收种子,种子入库并整理档案。

可预计
在当年7月下旬将采收的F4代的种子播种。

下一年年8-9月按照当地的种植习惯进行栽培,对其植物学性状及生物学特性观察鉴定,从中选出基本符合育种目标并且有利用价值的原始材料,进一步自交纯化。

植物学性状:株高、开展度、
生物学特性:果实形态特征、抗病性、产量等
最后在后代中优良株系的种子混收,种子入库并整理档案。

即获得纯化的优良亲本,进一步在亲本间进行杂交组合。

六、预期效果
获得以下特征的品种
1. 植株生长势强
3. 抗病性,抗黄化曲叶病毒等
3. 产量,单果重,每平米产量明显高于之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