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据与论证方法
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中的论据与论证方法

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中的论据与论证方法议论文是初三中常见的写作形式,让学生表达观点并对其进行论证。
在写议论文时,选择合适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中的论据与论证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写作。
一、论据的选择1. 事实和数据:通过引用真实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些事实和数据必须是可信的,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或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得。
例如,对于一篇关于减少塑料污染的议论文,可以引用数据表明塑料的使用量大幅增加,造成了环境问题。
2. 例子和案例: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案例来支持观点。
这些例子和案例可以是个人经历、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
例如,在谈论科技的利与弊时,可以提到一个真实的案例,说明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专家观点:引用专家的观点也是一种有效的论据选择。
专家在某个领域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他们的观点可以增强自己的论证力度。
可以通过引用他们的研究成果、访谈内容或学术论文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二、论证方法的运用1. 比较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种方法使文章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例如,对于一篇关于学生是否应该参加课外活动的议论文,可以通过比较参加课外活动和不参加课外活动两种情况的优劣来论证观点。
2. 因果分析法:通过分析某个事物或事件的原因和结果,来推断其影响和重要性。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例如,对于一篇关于城市污染的议论文,可以通过分析工业排放污染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和结果,来阐述污染的严重性和应对措施的重要性。
3. 综合利弊法:通过分析一个问题的利与弊,来权衡利弊并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需要全面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并给出自己的态度。
例如,对于一篇关于手机使用的议论文,可以综合考虑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对社交和健康的消极影响,最终得出对手机使用的评价和建议。
总结:初三答题模板议论文的论据选择和论证方法的运用对文章的质量和说服力有重要影响。
十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常用的10种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在立意和论点非常明确、论据选择非常精当的前提下,如何巧妙地分析说理显得尤为重要。
掌握常见分析论据的10种方法,就能提高议论文说理能力。
一、因果论证【示例】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磨难,是祸,又是福。
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评析】运用探因分析法,揭示了他们成就人生的原因:面对磨难,却不向命运低头。
二、正反对比论证【示例】沉稳从无欲而来。
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无欲就是没有私欲。
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
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
霸王之败,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评析】作者以诸葛孔明和霸王项羽为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假设论证【示例】缩小痛苦,百折不挠,人生才可能璀璨。
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评析】添加语段从事例的反面“杜甫无法正视人生痛苦”进行假设,从而推出杜甫不可能吟出“诗史”之作的结论。
四、归纳论证【示例】蜀主刘备,一代英豪,儿子刘禅却是“扶不起的阿斗”;名将周瑜,足智多谋,儿子周胤却荒淫自恣、终遭流放;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十四个儿子却无一成器;名相寇准,智慧过人,子孙却骄奢淫逸,沦为庶人……这些“犬子”们,躺在父辈功勋的温床上,自我放纵,不思进取。
论据和论证方法

议论文阅读——论据和论证方法一、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论点赖以成立的基础,是文章的主体。
1)、哪些可作为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
事实:典型事例、史实、统计数字;道理:一般都是经过验证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谚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
2)、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论据用来支撑或证明论点,当文章只有中心论点时是直接支撑论证中心论点,当文章有分论点时则可能直接支撑证明中心论点,但更多是在证明分论点后与分论点一起间接支撑证明中心论点。
二、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阐明了……道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
a、直接讲述一些支撑论点的基本道理,揭示了事情的本来面目,令人信服;b、引用名言警句格言谚语公理,阐明……道理,增强论点的权威性,使文章极具说服力。
名言警句影响力大,格言谚语公理为大家公认,道理不言自明。
3)、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浅显易懂,增强说服力,同时又能使文章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
将论据中截然相反的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形成鲜明的对照,互为衬托,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3题。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充满各种矛盾,关键是如何去处理。
处理恰当,矛盾就会顺利解决;处理不当,矛盾就可能激化。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谦让,后来廉颇知道自己错了,便背上荆条请蔺相如责罚。
最后两人成了________(zhì)友,共保赵国天下。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以谦让去待廉颇,而是与廉颇对________(zhì)起来,甚至发展到干戈相见,那就不是他们个人的损失,而是赵国的损失了!是的,古代的将相能有如此的气度,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更应该有这样的气度。
作文大全如何写好议论文的论据与论证

作文大全如何写好议论文的论据与论证议论文是一种辩证性的文章形式,要求作者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充分的论据与论证能力。
好的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核心,能够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键的步骤,帮助你写好议论文的论据与论证。
一、确定立场与论题在开始写议论文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论题。
立场就是你对于某个问题的观点或态度,论题则是你要论述和争论的问题。
明确立场和论题有助于你更好地提供相关的论据和论证。
二、查找相关信息和资料在写议论文之前,需要对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了解。
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和资料的查找。
可以查阅书籍、期刊、报纸、杂志等各种资源,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文章和研究。
通过收集大量的背景资料,可以为你提供充足的论据和证据。
三、列举论据论据是支持你观点的事实、数据、理论、案例等。
列举论据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步,需要注意如下几点:1. 选取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的论据。
可以通过引用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研究结果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2. 注意多角度的论证。
对于一个问题,往往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你可以列举这些不同的观点,然后加以驳斥或分析。
3. 结合个人经验和实际案例。
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际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具有很好的说服力。
四、运用合适的论证方法合适的论证方法是议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运用以下几种论证方法:1. 举例论证:通过实际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可以引用历史事件、社会案例、生活经验等。
2. 类比论证:将自己的观点与类似的情况进行比较,以此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可以对比相似的问题、相似的行业等。
3. 比较论证: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劣之处,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4. 逻辑论证:使用逻辑推理和思维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可以通过因果关系、前提和结论等来进行逻辑论证。
五、合理组织思路和提炼论证好的论据和论证需要有条理和逻辑性。
在组织思路时,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 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明确每个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观点。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

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
1、事实论证:运用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作用: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2、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3、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4、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轶事、笑话趣闻来论证。
作用: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5、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第 1 页共1 页。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议论文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议论文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议论文论证方法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议论文的四种基本论证方法议论文论证方法一、例证法论证是指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在一些同学的写作过程中,要么自己分析到底,要么一味地罗列事例和名言,而缺少相应的论述,使文章显得单薄无力。
这时,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论证方法——抓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阐述,让自己的论述有理有力。
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例证法就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方法。
例如有一篇题为《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的考场(20xx年全国卷Ⅱ)写道:“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
”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
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六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后人为他写下的诗篇。
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生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
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
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
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他们的感恩温暖了自己,感动了后人。
那一刻,幸福之花,在他们的感恩枝头灼灼其华。
为论述“感恩”这一话题,作者列举了诸葛亮和李密两个人的事例,并且分析了两人的感恩之举,以及后人对他们的评价,无可争辩地说明了“因为懂得感恩,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的道理。
借助事实论据说理,不等同于简单的事实罗列,要避开以事例代替论证,只有叙述没有分析的误区。
在概述事例之后,要尽力挖掘材料中包含的内容,将它与所要论证的观点紧密联系起来,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初中语文议论文中的论据与论证方法知识点

初中语文议论文中的论据与论证方法知识点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议论文可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
爱的是,一旦掌握了其中的门道,就能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人信服;恨的是,那一堆论据和论证方法,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争取把它拿下!先来说说论据。
这论据啊,就像是议论文的“弹药库”,没有它,咱们的“论点大炮”可就成了空架子。
论据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
它可以是事实论据,也可以是道理论据。
比如说,咱要论证“读书使人进步”这个论点。
那像“匡衡凿壁偷光,勤奋读书,最终成为大学问家”,这就是个典型的事实论据。
你看,匡衡这事儿多具体,多实在,让人一听就觉得,哟,读书还真能让人出息!再比如,引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高尔基的名言,这就是道理论据,直接用名人的话来给咱的论点撑腰。
那怎么找好论据呢?这可得有点“侦探”精神。
平常得多留意身边的事儿,看看新闻,读读书,把那些能支持论点的例子记在心里。
比如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到一个小朋友,才七八岁的样子,抱着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读得津津有味。
我就想啊,这孩子这么小就这么爱读书,以后肯定差不了。
这就是一个现成的论据嘛。
还有啊,论据得新鲜、有说服力。
别总是老掉牙的那几个例子,什么爱迪生发明灯泡啦,牛顿被苹果砸啦。
老师一看都审美疲劳了。
咱得与时俱进,找找当下的例子,这样才能让文章更有吸引力。
说完论据,再聊聊论证方法。
这论证方法就像是炒菜的各种调料,能让咱们的议论文变得有滋有味。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等。
举例论证刚才咱已经说过了,就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呢,就是用那些权威性的言论、科学原理等来加强论点的可信度。
对比论证可有意思了,就是把两种相反或者相对的事物拿来比较。
比如说,“勤奋的人能够取得成功,而懒惰的人往往一事无成”,通过勤奋和懒惰的对比,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勤奋的重要性。
比喻论证就像是给文章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
议论文的概念和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概念和论证方法议论文是一种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思辨、论证和辩证的方式,表达作者主观观点并向读者阐释、说明或争辩某个问题的文体。
议论文的主要特点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既要通过客观的事实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又要展示个人对问题的主观见解。
同时,议论文需要具备逻辑性和说服力,通过论据、论证和引用权威观点等手段来使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
为了达到论证的目的,议论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论证方法:1. 归纳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一系列具体事实或个案,从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结论,进而支持自己的观点。
归纳法常用于从具体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中,通过举例和对比来说明观点。
2. 演绎法:通过推理和逻辑推断,从一般规律或前提出发,逐步得出结论。
演绎法常用于从一般到具体的推理过程中,通过提供普遍真理和特殊实例的联系来论证观点。
3. 比较法: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的优缺点、特点或差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比较可以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也可以是不同类型事物的比较。
通过分析比较结果,可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4. 举例法:通过援引具体事例或个案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用具体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举例法在论证过程中起到生动、直观的作用,使读者更容易接受观点。
5. 递进法:通过逐步深入地阐述和展开论点,将不同维度的论据逐步串联起来,形成逻辑关联。
递进法可以使读者更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并在逻辑上更容易接受。
在进行论证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主题明确:议论文的主题应明确而有限,避免过于普遍或模糊。
一个明确的主题有助于引发读者的兴趣,并确保论证过程集中和有效。
2. 议论点和论据的合理性:议论文需要提供合理的论点和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观点。
论点应经过深思熟虑,具有说服力;而论据应具有客观性且可信。
3. 组织结构的合理性:议论文需要合理组织结构,以确保逻辑性和条理性。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总分总或问题- 分析- 解决的结构等。
4. 辩证性思考:在论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的角度和可能的反驳观点,进行辩证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论据充实与论证方法的使用【课型】写作训练【课时】共2课时【学案序号】【使用日期】2014-3-20【学习目标】1.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充实议论文论据2.了解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并熟练运用3. 通过读、写、议等活动,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中严谨、深刻、准确的思维品质【学习重点】了解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并熟练运用【学习时数】1学时加1练习课时【第一课时】【存在问题】经过高二第一个学期的议论文写作训练,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议论文的文体特征,熟悉了议论文的写作模式,但是作文中还存在“内容不够充实”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所选素材的广泛性不够(不能兼顾古今中外多层次多领域的素材)、不会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
所以本学期议论文写作训练需要做的就是局部“化化妆”,来提升作文的档次。
根据作文评分等级及教学实际,我们将重点围绕论据与论证方法等方面为作文“化化妆”,来提升作文的分数档。
第1讲议论文论据充实“内容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
也就是用足够的高质量的材料显示文章的主题。
高二下学期的议论文写作训练,应重视议论文“内容充实”的化妆技巧。
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
写议论文,论据要典型充足,要让事实说话。
学会恰当地“化妆”材料,方能达成“内容充实”的目标。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所采用的材料的广泛性,即它的“广度”。
在这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取材要兼顾古今中外的各个方面,选取典型材料。
如: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十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年;德国著名医生欧立希连续试验914 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锥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胂凡纳明。
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
[针对训练]1.下面是以“勤奋,成功的保证”为论点的议论片段,在横线处补上二至三个古今中外的事实论据,来论证观点。
“业精于勤荒于嬉”,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勤奋。
玩耍,只能荒废事业,使人一事无成。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有成就的人,他们都是因为勤奋,才从众多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所佩服的人。
还有很多伟人的事例不胜枚举,但他们的人生经历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天才出于勤奋,成功来自勤奋!1.点式论证,就是在一个比较大的段落内,抓住某一个事例或某一句名言进行分析论证。
它的好处是笔墨详尽,说理透彻。
例如:在挫折中成就自己不平凡的事业。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总统的人。
他扑灭了一场林火之后,跳入海中,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
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并没有使他放弃坚持理想的信念,经过一段治疗和坚持不懈的锻炼他又重返政坛,并成为拄着双拐的纽约州州长。
政敌们常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但他仍以卓越的政绩、惊人的口才让对手失色。
依靠着战胜挫折的坚韧和乐观,罗斯福以绝对的优势当选了美国第32任总统。
2.面式论证,就是在一个比较小的段落内连续铺排三个以上的事例或名言进行论证,一般以排比句的形式出现。
它的好处是笔墨节俭而材料丰富。
例如:古往今来,许多名人贤士无不是在挫折中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面对耳聋,贝多芬顽强拼搏,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终成一代“乐圣”;面对失败,发出“我已找到一千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的乐观心声,终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面对仕途苦闷,苏东坡壮心不已,发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昂扬曲调,是挫折,使他们平静的理想之湖激荡起壮美的浪花;是挫折,使他们和缓的心灵之曲奏鸣出雄壮的旋律!3.点式论证和面式论证相结合,可以使文章在材料上显得丰富多彩而又详略有致。
一般来说,对于自己比较熟悉、能够充分展开分析的材料,用点式较好,那样可以展示自己的论证实力和风采。
而对于那些不够熟悉、又不想舍弃的材料,用面式较好。
另外,新颖新鲜的材料用点式,众所周知的材料用面式。
[针对训练]2.运用点面结合来论证下面的观点。
慧眼识真才!有真才的人最能识别和推荐真才!(观点)【第二课时】第2讲掌握议论文论证方法分析是议论文的看家本领。
事例和名言只有借助分析这一链条,才能与你要表达的主旨发生联系,所以,列举事例、引用名言以后,还要紧扣中心主旨,对所用的事例、名言进行分析和阐述。
具体可以在以下方面强化“化妆”效果:化妆点1:运用因果推理法分析运用因果推理法分析,要在列举事例之后,找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因果句的形式进行分析说理。
因此,写作时应该注意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阐释和表述,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其表述形式常为“(正是)因为……所以……”(由因导果法)“之所以……是因为……”(以果溯因法)“既(然)……就(那么)……”“……因此……”等等;另外,运用因果思维分析问题时,不要主观武断,以免造成论证的似是而非、简单肤浅,要对事物发生的原因进行认真思索,不能只考虑单一的或表面的原因,而应该根据事物的结果和复杂情况,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深入思考。
[针对训练]3.下面是《面对磨难》的片段,论证力度不够,请运用“因果推理法”来充实论证力度。
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免不了要经受大大小小的磨难,经受住磨难则能成就人生。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
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化妆点2:运用假设推理法分析运用假设推理法分析,就是运用假设因果法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运用假设因果法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所举的例子是正面的,就要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所举的例子是反面的,就要从正面进行假设分析。
其表述形式常为“假如不是……那么……”“如果没有……怎么会……”“假如是……那么……”“如果是……会……”“即使……也……”等等。
【示例】论点: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悔,人生无悔。
叙例: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
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被录取了。
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议例:如果高尔基没有作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手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了。
[针对训练]4.运用“假设推理法”分析训练3中考生习作《面对磨难》的片段,来充实论证力度。
化妆点3:运用对比法分析这种方法,所举事例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
也就是将相对或相反的论据摆在一起进行分析议论,从对比中突出、强化其对中心论点的论证力量。
思路:正面例子→反面例子→对比分析注意:(1)要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
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2)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
若文章从正面立论,论据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针对训练]5.请用“正反对比分析”的方法,为下面的文段添加论证文字,使观点得到论据的支撑。
观点:勤能补拙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
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
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
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
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
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
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化妆点4:运用设问法分析设问分析法,即在叙述完事例之后,对所述事例中存在的矛盾进行发问,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提示:添加设问分析的议论文字时,最好用上导引词“为什么”“因为”“所以”等,不但能起到引领思维的作用,更可以使说理层次分明。
【示例】论点:自立自强叙例:一支箭直射而出,超越了冲向长空的老鹰。
回望身后的老鹰,箭得意洋洋。
可好景不长,箭飞了一阵径直向下栽去,跌落到了地面,而老鹰依然在天际翱翔。
议例:箭为什么会很快跌落地上?鹰又为什么能够长久地飞翔?箭依靠的是片刻的外力,而鹰凭借的是自身的努力。
所以,要取得成功,必须靠自己自立自强。
[针对训练]6.请用“设问分析法”为下面的文段添加论证文字,使观点得到论据的支撑。
论点:自立自强洪战辉,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11岁时就经历重大家庭变故,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重负。
从读高中开始,他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直到背着妹妹上大学。
化妆点5:归纳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即将所有事例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凝炼成一个鲜明的观点或发人深省的问题,进而深化全文的意旨,使文章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
【示例】论点:眼泪为感动而流淌叙例:为朱自清笔下父亲穿棉布袍子的笨重的背影而流淌,那朴素的文字下跳动着至爱的亲情;为《红岩》中的英雄群体而流淌,他们让人看到,信仰曾经具有抵抗死神的力量;为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美人鱼公主而流淌,她为了获得王子的爱情,不惜牺牲生命……议例:他们体现了作为人的尊严,显示了爱与献身的价值,在他们的生命轨迹中演绎出了精彩的人生,让人感动。
[针对训练]7.请用“归纳分析法”为下面的文段添加论证文字,使观点得到论据的支撑。
论点:努力造就辉煌如果没有岳飞智勇双全、身经百战,没有他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诚、侠肝义胆,哪里会有精忠报国的佳话?如果没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没有他对人生的愤世嫉俗、深刻理解,哪里会有《红楼梦》的出版?如果没有梅西天赋异禀、团结队友,没有他对足球的非常规阅读、【写作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2014年是农历甲午马年,快马加鞭是常说的话语。
楠木,木质坚硬,木材名贵,生长缓慢,成为栋梁材要上百年。
上世纪民国时期去趟欧洲,坐轮船得花一个月的时间。
在途中可以阅读,写家书,思乡……,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高铁,速度至少达到250公里/小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
可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老百姓拒绝高铁,也没见得人家的日子过得有多难受。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点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