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杂化轨道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第二课时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第二课时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二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 配合物理论课后篇素养形成 A 组 定向巩固定向巩固一、杂化轨道理论1.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取sp 2杂化的是( )3H 8223,采取sp 3杂化;CO 2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 杂化;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采取sp 杂化;三氧化硫分子中S 原子采取sp 2杂化。

2.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1个π键,它们分别是( )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 轨道形成π键 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 轨道形成σ键C.C —H 之间是sp 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 —C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 轨道形成的π键 D.C —C 之间是sp 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C —H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 轨道形成的π键 解析乙烯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都是采取sp 2杂化,C —H 键是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与氢原子的s 轨道形成的σ键,C C 键中一个是sp 2杂化轨道形成的σ键,另一个是未杂化的2p 轨道形成的π键。

3.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3为平面三角形分子H 4+的电子式为[H ∶∶H]+4分子中的4个C —H 键都是氢原子的1s 轨道与碳原子的2p 轨道形成的sp σ键4分子中的碳原子以4个sp 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 轨道重叠,形成4个C —H σ键3为平面三角形;N H 4+为正四面体形;CH 4中碳原子的1个2s 轨道与3个2p 轨道形成4个sp 3杂化轨道,然后与氢原子的1s 轨道重叠,形成4个σ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形2中,中心原子S 采取sp 杂化轨道成键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 均采用sp 3杂化形式成键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sp 3杂化,但NH 3分子为三角锥形,A 错误;在SCl 2中,中心原子S 与2个Cl 形成2个σ键,同时有2对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取sp 3杂化轨道成键,B 错误;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C 正确;AB 3型的共价化合物,当中心原子周围存在一对孤电子对时才采用sp 3杂化形式成键,D 错误。

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

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二节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

课时跟踪检测〔七〕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1.下列画线的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属于sp杂化的是()A.H2O B.NH3C.C6H6D.C2H2解析:选D H2O中O、NH3中N价层电子对数均为4,均采取sp3杂化,C6H6分子为平面形分子,C采取sp2杂化,C2H2分子中含有两个π键,C采取sp杂化。

2.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①BF3②CH2===CH2③④CHCH⑤NH3⑥CH4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解析:选A①BF3是平面三角形分子,且B—F键夹角为120°;②CH2===CH2是平面形分子,其中碳原子以sp2杂化,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③中碳原子以sp2杂化,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特殊的π键;④CHCH为直线形分子,其中碳原子为sp杂化;⑤NH3是三角锥形分子,中心原子氮原子为sp3杂化;⑥CH4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中心碳原子为sp3杂化。

3.三氯化磷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以sp3杂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3个P—Cl键长、键角均相等②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③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④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 PCl3中P以sp3杂化,有一对孤对电子,结构类似于NH3分子,3个P—Cl 键长、键角均相等,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4.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B.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C.[Fe(SCN)6]3-中的Fe3+提供空轨道,SCN-中的硫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D.许多过渡元素的离子(如Cu2+、Ag+等)和某些主族元素的离子或分子(如NH3、H+等)都能形成配合物解析:选B配位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配位键,但也可能含有离子键等其他化学键,A正确,B错误;Fe3+、Cu2+、Ag+等过渡元素的离子有空轨道,可形成配合物;NH3中的氮原子、SCN-中的硫原子等有孤电子对,H+有空轨道,也可以形成配合物,C、D均正确。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2.2.2杂化轨道理论与配合物理论简介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三 2.2.2杂化轨道理论与配合物理论简介 作业

第二课时杂化轨道理论与配合物理论简介基础巩固1以下关于杂化轨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ⅠA族元素成键时不可能有杂化轨道B.杂化轨道既可能形成σ键也可能形成π键C.孤电子对占据的原子轨道有可能是杂化轨道p轨道杂化不可能有sp4杂化轨道出现A族元素如果是碱金属,易失电子,如果是H,一个电子在1s能级上不可能杂化;杂化轨道只能形成σ键,不可能形成π键;p能级只有3个轨道,不可能有sp4杂化。

2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CO2与SO2 B.CH4与NH3与BF3 D.C2H4与C2H2项,CO2中碳原子为sp杂化,SO2中硫原子为sp2杂化,故A项不正确;B项,CH4中碳原子为sp杂化,NH3中氮原子也为sp3杂化,故B项正确;C项,BeCl2中铍原子为sp杂化,BF3中硼原子为sp2杂化,故C项不正确;D项,C2H4中碳原子为sp2杂化,C2H2中碳原子为sp杂化,故D项不正确。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原子的轨道杂化理论判断,NF3分子的立体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A.直线形sp杂化B.三角形sp2杂化sp2杂化 D.三角锥形sp3杂化3分子的立体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与NH3相同。

4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下列对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Cu(NH3)4]2+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中没有任何变化,因为[Cu(NH3)4]2+不会与乙醇发生反应3)4]2+中,Cu2+给出孤电子对,NH3提供空轨道CuSO4首先与NH3·H2O反应生成难溶的Cu(OH)2,后又溶解,说明Cu(OH)2发生反应生成了[Cu(NH3)4]2+,因此A错、B对;乙醇不与有关物质作用,但加入乙醇后会析出深蓝色晶体[Cu(NH3)4]SO4·H2O,故C错;[Cu(NH3)4]2+形成过程中,NH3分子提供孤电子对,是配体,Cu2+提供空轨道,D错。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3课时作业:2-2-2 杂化轨道理论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3课时作业:2-2-2 杂化轨道理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杂化轨道全部参与形成化学键B.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C.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D.部分四面体形、三角锥形分子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解释解析:杂化轨道可以部分参与形成化学键,例如NH3中N发生了sp3杂化,形成了4个sp3杂化轨道,但是只有3个参与形成化学键,A项错误;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杂化后各个轨道尽可能分散、对称分布,导致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B项正确;sp3、sp2、sp杂化轨道的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形、平面三角形、直线形,所以其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C项正确;部分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分子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解释,如甲烷分子、氨气分子、水分子,D项正确。

2.化合物A是一种新型锅炉水除氧剂,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碳、氮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B.氮原子与碳原子分别为sp3杂化与sp2杂化C.1 mol A分子中所含σ键的数目为10N AD.编号为a的氮原子和与其成键的另外三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解析:A分子中碳、氮原子各形成了3个σ键,氮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而碳原子没有,故氮原子是sp3杂化而碳原子是sp2杂化,A项错误,B项正确;A分子中有一个碳氧双键,故有12对共用电子对、11个σ键,C项错误;由于氮原子为sp3杂化,故相应的四个原子形成的是三角锥形结构,不可能共平面,D项错误。

3.氨气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C)A.两种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杂化,而CH4是sp3杂化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D.氨气分子的原子总数为4而甲烷为5解析:NH3中N原子形成3个σ键,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N—H键之间的键角小于109°28′,所以氨气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CH4分子中C原子采取sp3杂化,杂化轨道全部参与成键,碳原子连接4个相同的原子,C—H键之间的键角均为109°28′,故CH4为正四面体形,C项正确。

高中化学 2.2.2 杂化轨道理论 配合物理论课堂10分钟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2.2.2 杂化轨道理论 配合物理论课堂10分钟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

【创新方案】2014-2015高中化学 2.2.2 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课堂10分钟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1.(对应考点一)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也可用于形成π键B.杂化轨道可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C.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3个p轨道与H原子的s轨道杂化而成的D.在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的3个sp2杂化轨道与3个氢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3个C-Hσ键解析: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不能用来形成π键,故B正确,A不正确;NH3中N原子的sp3杂化轨道是由N原子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而成的,C不正确;在乙烯分子中,1个碳原子的3个sp2杂化轨道中的2个sp2杂化轨道与2个氢原子的s轨道重叠形成2个C-H σ键,剩下的1个sp2杂化轨道与另一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重叠形成1个C-C σ键,D不正确。

答案:B2.(对应考点一)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①BF3②CH2CH2③④CHCH⑤NH3⑥CH4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③④ D.③⑤⑥解析:①BF3是平面三角形分子,且B—F键夹角为120°;②CH2CH2是平面形分子,其中碳原子以sp2杂化,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③中碳原子以sp2杂化,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特殊的π键;④CH CH 为直线形分子,其中碳原子为sp杂化;⑤NH3是三角锥形分子,中心原子氮原子为sp3杂化;⑥CH4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中心碳原子为sp3杂化。

答案:A3.(对应考点二)现有两种配合物晶体[Co(NH3)6]Cl3和[Co(NH3)5Cl]Cl2,一种为橙黄色,另一种为紫红色。

请设计实验方案将这两种配合物区别开来。

解析:配合物的内界以配位键相结合,很牢固,难以在水溶液中电离,而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

因此,相同质量的两种晶体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的Cl-是不同的,可以利用这一点鉴别。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时练习-杂化轨道理论和配合物简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时练习-杂化轨道理论和配合物简介

课时练习8杂化轨道理论和配合物简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下列对于NH3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都是直线形结构B.中心原子都采取sp杂化C.NH3为三角锥形结构,CO2为直线形结构D.N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解析:NH3和CO2分子的中心原子分别采取sp3杂化和sp杂化的方式成键,但NH3分子的N原子上有1对孤对电子来参与成键,根据杂化轨道理论,NH3的分子构型应为三角锥形,CO2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四面体形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 原子的2p轨道混合而形成的C.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D.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解析: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VSEPR模型是四面体形,但其立体构型不一定是四面体形,如水和氨气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取sp3杂化,但H2O是V形分子,NH3是三角锥形分子,A项错误;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形成4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碳原子采取sp3杂化,这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σ键,B项错误;乙炔分子中每个C原子形成2个σ键和2个π键,价层电子对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故C原子均为sp杂化,C项错误;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通过杂化可形成一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D项正确。

3.下列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配位化合物中必定存在配位键B.配位化合物中只有配位键C.[Cu(H2O)4]2+中的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两者结合形成配位键D.配位化合物在半导体等尖端技术、医学科学、催化反应和材料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解析:配位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配位键,但也含有其他化学键;Cu2+提供空轨道,H2O中的O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两者结合形成配位键。

选修三杂化轨道练习

选修三杂化轨道练习

1.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2.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3.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是π键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4.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一定既含单键又含双键的是A.CO2B.C2H4O C.COCl2D.H2O2 5.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σ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B.s-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6.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

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A.H2 B.HCl C.Cl2 D.F27.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A.H2 B.Cl2 C.N2 D.HCl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9.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A.PBr3 B.CH4 C.BF3 D.H2O10.原子间成键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原子轨道要先杂化,其原因是A、保持共价键的方向性B、进行电子重排C、增加成键能力D、使不能成键的原子轨道能够成键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B、分子中的价电子对之间趋向于彼此远离C、分子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D、当价电子对数目分别是2、3、4时,价电子对分布的几何构型分别为直线型、平面三角型、正四面体型12.下列关于价电子对数目计算中正确的是A、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配位原子中卤素原子、氢原子提供1个电子C、配位原子中氧原子和硫原子提供2个电子D、当氧原子和硫原子作中心原子时,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13.下列选项中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同的是A、CO2、SO2B、NH3、BF3C、CH4、SiF4 D、C2H2、BeCl214.BF3是典型的平面正三角型分子,当它溶于氢氟酸或NaF溶液中都形成BF4—,则BF3和BF4—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是A、sp2、sp2B、sp3、sp3C、sp2、 sp3D、sp 、sp215.下列分子和离子中属平面型分子的是A、ClF3 B、NF3 C、BF3 D、SeO32—16. 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17. 用Pauling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B、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一样C、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D、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18.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19. 乙烯分子中含有4个C-H和1个C=C双键,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练习:2.2.2 杂化轨道理论与 配合物理论简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练习:2.2.2 杂化轨道理论与 配合物理论简介

第二课时杂化轨道理论与配合物理论简介A组1.已知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杂化轨道,那么[ZnCl4]2-的立体结构为()A.直线形B.平面正方形C.正四面体形D.正八面体形解析:根据杂化轨道理论,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形成sp3杂化轨道后,其杂化轨道构型一定为正四面体形,又由于Zn2+结合了4个Cl-,孤电子对数为0,所以[ZnCl4]2-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答案:C2.在分子中,羰基碳原子与甲基碳原子成键时所采取的杂化方式分别为()A.sp2杂化;sp2杂化B.sp3杂化;sp3杂化C.sp2杂化;sp3杂化D.sp杂化;sp3杂化解析:羰基上的碳原子共形成3个σ键,为sp2杂化,两侧甲基中的碳原子共形成4个σ键,为sp3杂化。

答案:C3.下列关于苯分子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苯分子呈平面正六边形,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键角皆为120°B.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C.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中间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键D.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解析: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6个碳原子呈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在苯分子中间形成一个六电子的大π键,因此苯分子中的碳碳键并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也就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D4.在下列化学反应:①H++OH-H2O;②2H2+O22H2O;③HCl+NH3NH4Cl;④BaCl2+(NH4)2SO4BaSO4↓+2NH4Cl;⑤Fe+Cu2+Cu+Fe2+;⑥NaNH2+H2O NaOH+NH3中,反应时不形成配位键的是()A.①②④⑤⑥B.④⑤⑥C.②④⑤D.②③解析:由结构可知:①②⑤⑥中各物质均不含有配位键,④虽然N中含有配位键,但在反应过程中该离子没有发生变化,故也没有形成新的配位键。

只有③中由于生成铵离子而形成配位键。

答案:A5.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它的数量巨大,组成和结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
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
2.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3.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是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4.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一定既含单键又含双键的是 A.CO2 B.C2H4O C.COCl2 D.H2O2
5.对δ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σ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B.s-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
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6.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

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A.H2 B.HCl C.Cl2 D.F2
7.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A.H2 B.Cl2 C.N2 D.HCl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键长越长,化学键越牢固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C.对双原子分子来讲,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D.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9.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A.PBr3 B.CH4 C.BF3 D.H2O
10.原子间成键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原子轨道要先杂化,其原因是
A、保持共价键的方向性
B、进行电子重排
C、增加成键能力
D、使不能成键的原子轨道能够成键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
B、分子中的价电子对之间趋向于彼此远离
C、分子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
D、当价电子对数目分别是2、3、4时,价电子对分布的几何构型分别为直线型、平面三角型、正四面体型
12.下列关于价电子对数目计算中正确的是
A、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配位原子中卤素原子、氢原子提供1个电子
C、配位原子中氧原子和硫原子提供2个电子
D、当氧原子和硫原子作中心原子时,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
13.下列选项中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同的是A、CO2、SO2B、NH3、BF3C、CH4、SiF4 D、C2H2、BeCl2
是典型的平面正三角型分子,当它溶于氢氟酸或NaF溶液中都形成BF4—,则BF3和BF4—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A、sp2、sp2
B、sp3、sp3
C、sp2、 sp3
D、sp 、sp2
15.下列分子和离子中属平面型分子的是A、ClF3 B、NF3 C、BF3 D、SeO32—
16. 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17. 用Pauling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
B、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一样
C、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
D、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
18.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19. 乙烯分子中含有4个C-H和1个C=C双键,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下列关于乙烯分子的成键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每个C原子的2s轨道与2p轨道杂化,形成两个sp杂化轨道
B、每个C原子的1个2s轨道与2个2p轨道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
C、每个C原子的2s轨道与3个2p轨道杂化,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
D、每个C原子的3个价电子占据3个杂化轨道,1个价电子占据1个2p轨道
20.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A. CO2与SO2 B. CH4与NH3 C. BeCl2与BF3 D. C2H2与C2H4
11. 对SO2与CO2说法正确的()A、都是直线形结构 B、中心原子都采取sp杂化轨道
C、S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
D、SO2为V形结构,CO2为直线形结构
21. 铵根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分类,应含有()
A、离子键和共价键
B、离子键和配位键
C、配位键和共价键
D、离子键
22. 下列属于配合物的是()A、NH4Cl B、 C、CuSO4. 5H2O D、Co(NH3)6Cl3
23.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
①H2O ②NH3③F-④CN-⑤CO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24. 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Mg2+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
B、Fe2+的卟啉配合物是输送O2的血红素
C、[Ag(NH3)2]+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
D、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可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Cu2+
25. 下列微粒:①H3O+②NH4+③CH3COO-④ NH3⑤CH4中含有配位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④⑤
D、②④
2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相应的分子或离子的化学式:
⑴硼原子用sp2杂化轨道形成三个σ键:
⑵氮原子用sp3杂化轨道形成四个完全相同的化学键:;氮原子形成一个σ键两个π键
⑶碳原子分别以sp 、sp2、sp3杂化轨道成键、、。

27、W、X、Y、Z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Y原子的L电子层中,成对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且无空轨道;X原子的L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与Y相同,但还有空轨道;W、Z的原子序数相差10,且Z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低。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W ,X ,Y ,Z 。

(2)XY分子中,X原子与Y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XY分子中X和Y原子用于成键的电子数目分别
是;根据电子云重叠方式的不同,分子里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有。

28. ClO-、ClO2-、ClO3-、ClO 4-中Cl都是以sp3杂化轨道与O原子成键的,试推测下列微粒的立体结构
29. 2,3 ,H2S ,P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