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树节的来历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植树的季节阅读理解

植树的季节阅读理解

植树的季节阅读理解
植树的季节阅读理解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节日。

植树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是为了提醒我们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植树节的到来,标志着春天的来临。

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生机勃勃的季节。

此时,气温适宜,土地湿润,对于树木的生长和发展非常有利。

植树有很多好处。

首先,植树可以净化空气,使空气更加清新。

其次,植树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

最后,植树可以改善气候,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

当然,植树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

在植树前,需要考虑到树木的品种、树龄、适宜的生长环境、树根的大小、深度等诸多因素。

在植树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土壤过度干燥或过度湿润,还需要注意施肥等问题。

在植树节这一天,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我们可以到公园、学校、社区等地植树,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总之,植树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让我们积极参与,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让我们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植树造林,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中国的植树节是为了纪念谁 植树节的来历

中国的植树节是为了纪念谁 植树节的来历

中国的植树节是为了纪念谁植树节的来历为大家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

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79年2月23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仍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节日起源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

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XX市东南)人。

据《资治通鉴》所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

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

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

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

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

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

韦孝宽的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陕西作为历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树的地方,曾经是全国道路绿化的表率,而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陕西人对这种槐树更是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并且广为种植,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XX市的象征,被确定为市树。

特别推荐| | | |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

1872年,美国着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

中国植树节的来历

中国植树节的来历

后 来 孙 中 山先 生 为 了 和 平 ,
坚 持 北 上 , 受 了 风 寒 ,9 5年 3 12 月 1 日在 北 平 病 逝 。遗 言 是 “ 2 和 平 、奋 斗 、救 中 国 ” 民 国 1 。 7年
(9 1 28) 北 伐 完 成 后 , 月 7 日 由 4
国 民 党 政 府 通 令 全 国 :嗣 后 旧历 “ 清 明 植 树 节 应 改 为 总 理 逝 世 纪 念 植 树 式 ” 。 在 执 行 过 程 中 , 由 于 各 地 气 温 殊 异 , 月 五 日左 右 的 清 明 节 , 四
手 拿 镐 锹 ,放 下 在 办 公 室 内 的 斯
文 , 重 地 参 加 第 一 次 “ 父 逝 世 隆 国
纪 念 植 树 仪 式 ” 以后 亦 每 年 举 行 。

点 , 择树 种 , 国各 级 政 府 、 选 全 机 关 、 校如期 参加 , 行 植树 节典 学 举
礼 并 从 事 植 树 。 年 7月 2 日批 当 1
应 当 说 , 植 树 节 ” 是 一 些 国 “ 家 为激发 人们爱 林 、 林 的感情 , 造
促 进 国 土 绿 化 ,保 护 人 类 赖 以 生
存 的 生 态 环 境 , 通 过 立 法 确 定 的
节 日。
建 王朝 , 立 民 国的伟 大元 勋 , 创 功 悬 日月 , 垂 千 古 , 他 的 逝 世 纪 名 以
维普资讯
ECoL0GI CAL CULTURE ;
地 球 是 人 类 的 摇 篮 ,绿 色 是 生命 的主 色 。 在人类 跨进 2 1世 纪 的 今 天 , 随 着 居 住 环 境 日 趋 恶 化 、地 球 村 苦 不 堪 言 。 气 日趋 变 暖 , 山 融 天 冰 化 , 类面 临着 生存危 机 。 林是 人 森

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的来历植树节,也称为中国植树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中国遭受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特别是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中国政府决定设立植树节,并将其定为每年的3月12日。

植树节的来历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一直是重要的价值追求。

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中,人们非常依赖自然资源,特别是树木和森林。

树木不仅提供了遮荫和风景,还为人们提供了木材、果实和草药等重要资源。

在中国的宗教信仰中,尊重自然,崇拜自然是一种常见的思想。

古代中国人崇拜大自然的精神在诸多经典和典故中有所体现。

例如,道教中有“大道至简,为天地树”的说法,强调人应当像大自然一样平和而简单,像树木一样根深蒂固。

佛教中也有“法喻树根,正法者也”的观念,树作为生命之源,象征着正法与道德的根基。

植树节的设立是为了激发人们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

每年的植树节,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植树活动。

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都会组织树木种植活动,让人们亲身参与到植树造林的过程中。

这不仅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美好,也为绿化环境和保护生态做出了积极贡献。

植树节的举办还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通过植树节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人们能够了解到树木和森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大气净化、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

植树节也是一个机会,让公众了解到自己应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积极采取行动。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

植树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表达了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决心。

每年植树节期间,政府会组织各项环保活动,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生态环境,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总结起来,植树节的来历源自对自然的尊重和崇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

植树节的设立以及植树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推动绿色发展,共同构建美丽中国。

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的来历

植树节的来历植树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会积极参与植树活动,既是为了环保,也是为了纪念这个节日的由来。

植树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这一节日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

在古代,人们一直非常重视森林的保护,认为树木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说,在周朝时,春秋时期的一个贤人叫管仲,他深受人们的尊敬,是一个聪明智慧的思想家。

管仲非常重视森林的保护,并积极倡导植树的重要性。

他认为植树能够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护水源,并提供众多的木材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了给植树活动更好的推广,当地政府决定将每年的清明之际定为植树节。

这一决定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和积极响应,从此,植树节成为了传统节日之一。

植树节的庆祝方式因地区而异。

一些地方会在植树节当天组织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比如植树仪式、树木保护讲座等。

另外一些地方则会推动“绿化行动”,号召民众积极参与植树活动,例如在公共场所或城市街道上植树造林。

无论庆祝方式如何,植树节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提醒我们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由于环境污染、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严重性,植树节的意义更加凸显。

首先,植树节提醒人们环保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植树节可以增加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促使人们更加珍惜自然资源,从小事做起,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其次,植树节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都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标准。

植树节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还可以通过树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空气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

此外,植树节还对水源保护至关重要。

树木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并能够净化水质,为我们提供清洁的水源。

植树节的开展可以帮助我们保护水源,维护生态平衡。

中国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

中国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

中国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中国植树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活动日。

每年的3月12日,中国人民都会参与各种植树活动,以提高环境意识、增加绿化面积、保护生态环境。

一、植树节的来历植树节最初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个传说。

相传唐朝时期,湖北省的一位官员名叫李时中,他非常关心人民的生活,并且非常重视环境保护。

为了改善农田的生产状况,他提出了植树造林的建议。

李时中的建议被采纳后,农田开始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人们发现,树木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它们可以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护水源。

此后,每年的3月12日被定为植树节,以纪念李时中的贡献并鼓励人们参与植树活动。

二、植树节的意义1. 促进环境保护:植树节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活动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土地侵蚀,保护水源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

同时,植树还能促进土壤保持,防止水土流失。

2. 增强生态平衡:树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持水分平衡,并且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3.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植树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环境保护行为,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树木的阴凉可以降低气温,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同时,树木还能美化城市和农村环境,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

4. 树立文化自信:中国植树节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植树节不仅是一种环保活动,更是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爱国情怀的重要节日。

植树节的举办,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三、植树活动的举办1. 政府组织中心:中国植树节是国家安排的一项重要活动。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会派出代表参与植树活动,以示榜样和引领作用。

同时,政府会安排专门的部门负责植树相关的宣传、组织和监督工作。

2. 学校组织活动:植树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会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植树的知识,亲手参与植树行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中国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

中国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

中国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这一天被定为中国的植树节,旨在号召人们关注保护环境、绿化家园的重要性。

植树节的来历与中国的环境保护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植树节的来历植树节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我国正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中国的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开始大力进行植树造林工作,并在1979年正式确立了植树节这一特殊的日子。

二、植树节的意义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植树节的意义首先体现在环境保护方面。

植树造林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空气中的灰尘和有毒物质,还能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

同时,树木的茂盛可以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水源质量。

因此,植树节是弘扬绿化理念、推动环境保护的有力举措。

2. 文化传统的延续植树节的意义还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人崇尚大自然,尊重生命,注重环境保护。

植树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艺术创作的常见题材之一,在他们书写的诗词作品中,植树常被用来比喻为树立良好的志向,推崇勤劳节俭精神。

植树节的设立,有助于唤醒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之心,传承中华民族的环保文化。

3. 助力乡村振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纷纷涌向城市,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关注。

植树节的意义还在于鼓励人们关注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丰富农民的收入来源。

同时,植树节也是农民劳动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激励农民勤劳致富,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4. 培养生态意识植树节的意义还在于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与责任担当。

通过参与植树活动,人们能切身体会到树木的重要性,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植物意识,教育他们懂得爱护生态环境,从小树立环保的观念,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4 综合考查(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04 综合考查(含解析)

专题04 综合考查1.【2018年中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森林是地球之肺,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森林的fù盖率却比较.低,这难道不令人担忧吗?1981年,我国立法规定适.龄公民必须lǚ行植树义务。

政府通过广泛宣传持续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使人均绿地面积有所增加。

放眼未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行动起来,自觉爱绿、植绿、护绿,让绿水清山遍布租国大地。

(1)根据拼音写双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fù(_______)盖比较(_______)lǚ(_______)行(2)最后一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 ,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适龄公民”中”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A.切合、相合B.刚才、方才 C.往,到 D.舒服(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覆;jiào;履(2)绿水清山;绿水青山(3)A (4)这很令人担忧。

2.【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体的可能的姿态,而它的发现系从自然界摄取的艺术的灵感,特殊是从树木鸟兽方面——一棱梅花,一条附有几片残叶的葡萄藤,一只跳跃的斑豹,猛虎的巨瓜,麇鹿的捷足,骏马的劲力,熊罴的丛毛,白鹤的纤.细,,,松枝的纠棱盘结,没有一种自然界的气韵形态未经中国画家收入笔底,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者。

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力。

它的尖端蜷.曲而上绕,还d iǎn zhuì着疏落的几片残叶,毫无人工的diāo zhuó的痕迹,却是位置再适当没有,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最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

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劲.挺而枝杈转折下弯,显出一种bùqūBù náo的气派,于是他把这种气派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植树节的来历阅读答案
篇一:中国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
植树节的来历及意义
植树节(英文:arborday/TreePlantingday)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活动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分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总称植树节。

通过这种活动,提高人们对森林的认识,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起源1872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决定自1885年起,每年4月22日为州植树节,以后美国各州以至世界各国根据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确定各自的植树节。

来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979年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20XX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

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植树节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

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

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

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
棵。

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

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
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

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

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

每当植树植树节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今日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

据统计。

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中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

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

孙中山上任时努力推动植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

1956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12年绿化运动”。

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再者,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近代植树节最
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

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满天,人民深受其苦。

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
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

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

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

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领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

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

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

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现代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

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中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

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就曾号召“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

1956年,中国开始了第
一个“12年绿化运动”。

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根据国务院提议,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近代最早设
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

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重视节的建议。

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中国植树节由来中国植树节的由来一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中国植树节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

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

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

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