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生产线涂布模块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锂电池涂布螺杆泵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锂电池涂布螺杆泵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锂电池涂布螺杆泵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锂电池涂布螺杆泵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一、引言随着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环境友好的电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传统的锂电池生产工艺中存在着涂布螺杆泵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

为了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和质量,设计一套锂电池涂布螺杆泵检测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二、系统设计1. 系统硬件部分锂电池涂布螺杆泵检测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泵控制和人机界面等组件。

传感器用于检测润滑油温度、粘度、压力、流量等参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传感器所获得的数据并传输给处理器。

泵控制模块负责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调整螺杆泵的工作状态。

人机界面部分则为操作员提供监控、调节和控制系统的接口。

2. 系统软件部分系统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数据分析、界面设计和控制算法等功能。

数据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生成相应的报表和曲线。

界面设计模块用于设计人机界面,使操作员能够直观地监控系统状态和进行参数调节。

控制算法模块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调整螺杆泵的工作状态以达到最佳的涂布效果。

三、系统工作原理1. 传感器检测数据系统中的传感器会实时检测润滑油的温度、粘度、压力和流量等参数。

这些数据是评估涂布螺杆泵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据。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采集模块会将传感器所获取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传输给处理器。

处理器会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得出涂布螺杆泵工作的总体评估结果。

3. 调整螺杆泵工作状态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控制算法模块将会调整螺杆泵的工作状态,包括润滑油的温度、粘度、压力和流量等。

这样可以确保螺杆泵的工作效果最佳,涂布质量得到最大保障。

四、系统应用1. 提高锂电池涂布质量通过锂电池涂布螺杆泵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涂布螺杆泵的工作状态,并通过调整螺杆泵的工作参数来保障涂布质量。

这样可以提高锂电池的性能和质量。

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涂布螺杆泵的工作状态,可以避免因为工作参数不合理而造成的涂布质量不佳,从而减少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锂离子动力电池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锂离子动力电池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锂离子动力电池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中的一种高能量、高电压、高功率密度的新型电池。

尽管锂离子电池在技术上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其性能方面的提高还有很多待办事项,其中电池的长寿命、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等方面的提升亟待解决。

因此,设计一台高精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测试系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一步。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将设计一套基于LabVIEW平台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测试系统,实现对锂离子电池电压、电流、温度、容量等性能参数的全方位测试与监控。

在具体实施上,首先需要建立测试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微处理器、模数转换器、电路板等。

其次,需要设计测试系统的软件界面,实现数据采集、实时显示、控制设备、计算数据等功能。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测试精度、响应时间、稳定性等。

3. 研究预期成果及意义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设计出一套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指标的动力电池测试系统,在电池实验研究中提供有效的测试手段和数据支持。

同时,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高响应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优点,可以应用于电池质量检验、电池生产监测等方面,对提高电池性能、加快电池研发进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总之,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出一套能够满足电池研究需求并促进电池产业发展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测试系统,为今后电池产业的研发与应用做出贡献。

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器ꎬNJ501 - 1300 控制器可以通过工业1 - 1300 控制
10 个伺服轴和 1 个虚拟伺服轴ꎬ所以最终选择了
分、人机操作部分、逻辑控制部分组成ꎮ
1 引言
究机构与某些小公司的生产市场ꎬ全自动涂布机大
范围使用用于工厂的大批量生产中ꎮ 以人工将电池
伴随世界工业的不断发展ꎬ能源问题已经成为
原材料组合的生产方式大部分存在于国内锂电池发
了人们生活和人类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难题ꎮ 由于对
展初期ꎬ经过研究出现了改进的半自动设备ꎮ 目前
锂电池性能要求提升ꎬ锂电池内的各部分性能要求
防爆作用ꎮ 在锂电池整体要求提高的背景下ꎬ对于
正负极极片及制作隔膜ꎮ 正极的活性物质为氧化锂
生产锂电池的自动化设备也是一个挑战ꎬ其中生产
钴ꎬ隔膜是一种特殊的复合膜ꎬ负极的活性物质为
隔膜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涂布机在此环境下设备
整体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1] ꎮ
2 行业现状
碳、有机电解液 [3] ꎮ
计算的结果通过执行机构执行ꎮ
(2) 专用张力控制系统ꎮ 通过张力传感器采集
反馈量ꎬ一般为模拟量信号ꎮ 通过控制系统内部演
的极片经张力系统调整张力ꎬ同时控制收卷速度ꎬ使
算ꎬ结果直接对磁粉制动器或变频器进行控制ꎮ 此
它与涂布速度同步ꎮ 极片保持在中心位置ꎬ由收卷
种方式一般只应用在单向驱动场合ꎮ
干燥———牵引———收卷五部分完成ꎬ其中最主要的
YANG Yun ̄qing1 ꎬSU Zhen ̄yang2
(1 Shenyang Electrical Dri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ꎬShenyang 110141ꎬChinaꎻ2 Tianjin

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锂离子电池组已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能量来源。

然而,锂离子电池组使用寿命受限于充放电次数,且在使用中会出现电池生产制造及环境因素等原因而产生的腐蚀、老化、自放电等问题,因此对于锂离子电池组的管理及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电池组管理系统是针对电池管理而设计的系统,它主要通过监控电池运行状态、以及充放电流等关键参数来提高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保护电池安全性能,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电池维护成本。

因此,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的研究是当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本研究将以基于MSP430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其中系统包括电池状态采集模块、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等技术要点。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电池状态采集模块的设计:通过采用恒温充电、充电截止电压、充电截止电流和单体电压等参数等数据来实现对于电池组状态的实时监测。

2. 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的设计:通过精确控制锂离子电池组的充放电参数,保证了充电安全、提高充电效率、提高电池组寿命、降低电池失效率。

3. 通讯模块的设计:研究如何利用串口通讯协议与其他模块进行通讯,并将实时采集的电池组数据传输至云端平台,实现大数据分析、监管、管理锂离子电池组。

三、研究方法与流程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 调研电子电器中的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及研究基本原理;2. 设计和制作电池组管理系统硬件和软件,其中包括电池状态采集模块、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和通讯模块;3. 对设计的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并对其进行参数测试以及对实际效果的评估验证;4. 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电池组管理系统的性能、有效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并进一步优化系统。

四、预期成果与意义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完成基于MSP430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制作;2. 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的实际测试,分析系统性能、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指标;3. 提供了基于MSP430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制作流程,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4. 为电动汽车的安全生产、推广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锂电池开题报告

锂电池开题报告

锂电池开题报告锂电池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储存装置,正逐渐成为各个领域的首选。

本文将对锂电池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二、锂电池的原理锂电池是一种以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储存和释放电能的装置。

其原理主要包括锂离子在电池中的嵌入和脱嵌过程。

在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如LiCoO2)中脱嵌出来,通过电解质传导至负极材料(如石墨)中嵌入。

而在放电时,锂离子则从负极材料中脱嵌出来,通过电解质传导至正极材料中嵌入,从而释放出电能。

三、锂电池的应用1. 电动汽车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

而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能源储存装置,具有能量密度高、重量轻、充电速度快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

目前,锂电池在电动汽车市场上的份额不断增加,成为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成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理想能源储存装置。

相比于传统的镍镉电池,锂电池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性能稳定性,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高效、便携电子设备的需求。

3. 储能系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锂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的特点,成为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锂电池中,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储存。

四、锂电池的未来发展1. 提高能量密度目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相当高,但仍有提升空间。

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以满足更高能量需求的应用场景。

通过改进电池材料和结构设计,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提高电池的性能。

2. 加强安全性能锂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锂电池中的电解质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易燃性,一旦发生短路或过热等情况,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加强锂电池的安全性能,研发更安全可靠的锂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开题报告

锂离子电池开题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MnO3的掺杂改性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10级学生姓名马娟学号 *************指导教师郝华1、研究背景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储能电池。

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寿命长、低能耗、无公害、无记忆效应以及自放电小、内阻小、性价比高、污染少等优点,锂离子电池在逐步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电动汽车、储能、航天等领域。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要求具有高比能量的锂离子电池,而传统的正极材料难以满足能量密度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高比容量,绿色环保,以及价格便宜都将是锂离子电池必不可少的因素。

正极材料作为整个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制造成本。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正极材料的研究是对锂离子蓄电池研究和开发有着重要的价值。

目前使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 Li2CoO2,LiNi0.9Co0.lO2。

由于钴价格较锰将近贵到40倍,若将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对环境污染小的锰用于阳极材料取代现在的钴,将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层状结构Li2Mn03基正极材料以其理论容量高,环境友好以及原料价格便宜等优势得到广泛关注。

但该材料体系电导率低,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应用。

制备正极材料的方法很多,而溶胶凝胶法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备受关注。

溶胶凝胶法在配位化合物、纳米材料、金属簇合物的合成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般的合成方法中均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配合剂,将采用配合物低分子基团柠檬酸,且该物质对人体无害,目的在于减少有机物用量和环境污染,同时具有溶胶凝胶法合成材料的优点。

2、文献综述国内外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行了很长时间,锂离子电池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正极材料是Li2CoO2。

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设计【开题报告】

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设计【开题报告】

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机及其小体积高高功率电器的广泛使用,锂离子电池也被广泛地用作供电电源。

现在介绍锂电池充电器的系统设计、电路布线、软件编程及其硬件调试。

充电器的规格和功能不同,及结构和电路布线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

虽然锂离子充电器市场被看好,但锂离子电池对充电器的要求非常苛刻,要设计生产锂离子充电器,需要满足几大要求。

其中,基本要求是充电时要保持特定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即恒流恒压方式,这才能保证电池的安全充电。

而且,为有效利用电池容量,需将锂离子电池充电至最大电压,但是过压充电会造成电池损坏,这就要求过压保护。

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目前具有广泛的应用,也会具有广泛的市场。

针对锂离子电池不同的型号、生产厂商、应用范围及其极性要求,设计者必须设计出与之使用的专用充电器;也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特性及其充、放电曲线确定充电器的技术参数,按照这些技术设计出通用的充电器。

目前广泛使用的便携性二次电池主要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等几种,但是由以锂离子电池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最频繁。

在一些对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要求较高的场合,锂电池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采用。

锂离子电池是在锂电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

作为一种小型轻量、容量高、对环境安全的新型电池,锂离子电池主要用于便携式一些现代设备中,如移动电话机、家用小型电器设备,随着这些电器的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及需求量也会与日俱增。

自1990年日加公司首次提出开发出里锂离子电池以来,各国的大公司先后推出了自己的锂离子电子产品,这些公司主要有日本的东芝、松下、三洋、汤浅,美国的杜拉塞尔和中国的几家公司等。

目前,全世界的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主要由日本来体现。

1995年,日本的锂离子电池的市场规模占全世界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的88.6%。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

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电气自动化开题报告1电气自动化是电气工程中的一个分支,全称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其在各个行业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从电气工程与电气自动化设计原则与设计特点、电气自动化应用的构成形式、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等方面对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前言: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知识密集型技术,其需要工程师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

不断地从电气系统的实际应用出发,深入研究电气自动化装置,熟悉其构成,在遵守规程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该自动化装置的图纸,让系统更加的严密、富有逻辑性。

同时,还要加强实际应用中对该装置运行规律的进一步探索和经验积累,让电气自动化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首先最大程度满足生产产品和工艺在电气自动化的要求,这是电气自动化设计的总原则。

其次电气自动化设计需要妥善处理好电气与机械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电气自动化设计的目标,即实现自动化设计的要求。

再者设计中要正确选用电子设备,尽可能保证自动化设计的美观与质量可靠,操作简单安全。

电气自动化设计的原则在于经济实用,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各个行业领域的生产。

那么自动化设计的特点在于通过电子设备的相应连接,实现相关功能的自动化。

通过微型计算机的连接,实现控制与管理的智能化与人性化,为现代化的生活创造便利。

一般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传输信号的接收部分,通过相应的简单操作来实现电气设备信号的输入;其次为设备的`信号处理部分,对于相应的传输信号进行处理;最后为电气设备的信号输出部分,用作输出处理信号。

微型计算机导入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记录与分析自动化系统的运转反馈,并根据相应的运行趋势进行判定其误差与内部发展情况。

此外,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本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也不例外,同过微型计算机的引入,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更加的智能化与人性化,更加适应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锂电池生产线涂布模块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理想的新一代绿色能源,它具有储能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不会产生污染等优点。

由于锂电池有着显著的优越性,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尤其是动力锂电池更备受关注。

我国现在已是世界上的电池制造大国,目前的电池产量和出口量都位居世界第一。

但需要知道的是,国内目前涉足动力锂电池的企业,无论是材料生产商,电芯制造企业,还是其他配套的企业,多数对行业、市场缺乏深刻了解,在技术上也存在着各种瓶颈,并且一时难以找到有效解决方案。

此外,由于锂电技术发展迅速,随着锂电池材料、型号、质量要求以及工艺需求的不断改变,国内还没有建立一套统一的锂电池行业标准。

由此可见,我国的整体技术比国外要落后的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今后,国内各大锂电池生产企业必须以全自动化、高精度设备为发展方向,生产出具有自主产权的高性能专用生产设备,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不断扩大市场需求,走向世界。

目前,中国锂电已经进入自足时代,量产能力迅速成长,在性价比上拥有外资品牌暂时无法比拟的优势。

不过,在保证电池一致性方面,半自动生产方式显然无法企及全自动化生产。

因此不少厂商在市场上初步站稳脚跟之后,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全自动生产线。

由于国内在该行业的落后,技术上的瓶颈得不到解决,国内很多专门生产锂电池设备的大公司也只能先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和熟悉,摸透生产设备的设计原理和机器性能之后,然后由工程师模仿人家的技术做出自己的设备来。

锂电池属于一个新兴的绿色能源行业,锂电池生产技术也是一门新兴科技。

目前,国内从事锂电池设备研究和生产的企业为数很少,主要以深圳雅康、浩能、鸿宝、锂易安等几家公司为主。

这几家公司主要以生产间歇式涂布机、连续涂布机、连续分条机、微电脑裁切机、全自动卷绕机、半自动卷绕机等设备为主。

在锂电池生产工艺过程中,包含以下环节:搅料、涂布、对辊、剪裁、焊接、卷绕、封装、注液、高温老化、检测、包装。

其中,涂布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锂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等优越性是通过每一道生产工艺过硬的技术参数和生产技术体现出来的,而在涂布这个生产工艺要求最高,极片的厚度、致密度、粘稠度、留白都是随时要调节的重要参数,还有张力、速度、温度等方面的控制,这一系列的技术参数都要求设备具备高精准、高精度的特性,而这一系列动作都要依靠于电气控制,而国内从事于锂电池生产设备研发的相关人员又很少,所以把涂布模块的电气控制系统的研究作为我的毕业设计相当有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 进行PLC 点数的确定、PLC 的选型,初步选用三菱3U FX -64MR 、32ET -2N FX 、14MR -2N FX 型PLC 。

2) 先完成电动机型号大小的选定,再对变频器、伺服驱动器、步进驱动器进行选型。

主电路的设计与绘制、外部电路接线图的设计及梯形图的设计。

3) 计算设备的总功率,再根据功率大小来选择断路器的容量、电源线的大小。

4) 对各个小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滤波器、触摸屏、传感器等一些电气元件进行选定。

5) 完成主电路的设计与绘制、外部电路接线图的设计及梯形图的设计。

6) 完成触摸屏的设计与绘制。

7) 最后在PLC 实验室进行调试,完成整个设计方案。

2.预期目标通过对涂布机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的了解,先根据技术要求完成PLC 、变频器、伺服驱动器、步进驱动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以及其它电气元件的选型,再根据所有设备的总功率来选择断路器的容量,从而决定电源线的大小,然后完成主电路和触摸屏的设计与绘制、I/O 地址分配,外部电路接线图的设计,梯形图的设计等。

根据要求完成符合动作顺序、温度控制、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要求的电气控制系统方案,最后在实验室进行模拟调试。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措施1.涂布工艺在锂电池生产工艺过程中,包含以下环节:搅料、涂布、对辊、剪裁、焊接、卷绕、封装、注液、高温老化、检测、包装。

其中,涂布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涂布就是将搅拌好的浆料涂到一层十几个毫米的金属薄膜上去(称之为极片),而涂布过程中随时要调整涂布参数以及极片的宽度、留白等。

涂布模块包括放卷机构、涂布机工作台、烘箱和收卷机构。

其中放卷、牵引和收卷电机用三台变频器来控制,三者运行速度要保持一致,否则就会造成局部张力不均而导致断带或者带子太松使系统报警、停止运行。

涂辊、背辊、左右推动、烘箱过辊、左右调刀七台伺服电机通过伺服驱动器来控制,它们的分别如下:涂辊、背辊、左右推动电机都用于控制极片的涂布;给系统设定好极片的长度、留白等参数后,系统进入运行,带子通过背辊和其它圆辊前进,当光纤传感器检测薄膜时,左推动电机和右推动电机一起推动背辊向涂辊上靠,旋转中的涂辊将浆料涂到薄膜上,当涂到设定好的长度后,左右推动电机又推动背辊很快弹开涂辊,就有一段距离的留白,等留白距离也够了之后,左右推动电机又推动背辊向涂辊上,涂好一片后又弹开,这样一片一片涂下去;烘箱过辊电机用于烘箱内薄膜带的传输;左右调刀电机是用来控制刀口位置的,当涂好的极片经仪器检测之后就知道其厚度是否达标,如果厚度偏大或者偏小了,就可以当即给系统重新设定一个刀口高度,然后再检测重新设置后的极片厚度,如还不合格,再根据需要增大或者减小,如此调试几次之后使极片的规格符合技术标准。

另外,系统的定位由三个步进电机来控制,分别是放卷纠偏电机、行程纠偏电机和收卷纠偏电机,电机根据AB6800纠偏器反馈回来的数据,进行位置调整,从而使薄膜不会走偏。

根据气动原理,用一个步进电机借助一个机械结构来控制浆料的搅拌。

烘箱内,将两台鼓风机放置成一上一下的形式,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热风来维持烘箱的温度基本不变。

涂布环节的生产工艺好坏直接关系到锂电池生产出来之后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涂布模块电气控制系统的意义非常重要。

2.系统总体框图烘箱温度传感器用来向温控制传递烘箱实时的温度信息,如过高则温控器报警,从而提醒操作人员可以降低烘箱温度,如果过低就做出相应的提高。

放卷、行程、收卷纠偏器都用于薄膜前进时位置的定位,使薄膜不会走偏。

涂布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薄膜是否到到位,第一个作用是:如果薄膜经牵引到达光纤传感器的位置,光纤传感器一经检测到此信息,马上给系统一个信号,然后系统就可以命令其它机构可以运行了;另外一个用途是,当薄膜涂完正面,将涂好的薄膜卷放置回放卷机构进行反面间涂时,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正面的极片,当光纤传感器检测到正面涂好的第一片极片时,同样给系统一个信号,然后系统进入运行,开始反面间涂。

系统采用光电编码器来反馈各电机的实时速度,使各个电机能够以同样的速率运行,保持薄膜带的张力均匀,避免断带等现象的发生。

A/D模块用于采样各个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息,然后经过转换之后送到PLC,PLC读取A/D模块的信息之后,根据程序设计的那样,如需做出调整,则输出一个信号,然后输出模块会驱动电机动作,从而达到所预期的目的。

PID控制器以其结构简单、易实现、稳态误差小、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控制过程中,并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实际控制过程中由于微分作用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故在此系统中采用PI 控制来控制温度。

对于烘箱内温度这种多变量、非线性、大滞后时变性的特性系统,常规的PI控制往往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需要对PI的参数进行整定才能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而参数的的手动整定要求运行管理人员有丰富工程控制经验,故采用用参数自整定的方法才是保证PI控制效果的有效方法。

PLC的选择:主PLC选用FX3U-64MT,主PLC还有三个扩展模块,选用FX2N-32ET,副PLC选用FX3U-32MT,用FX1S-14MT用于纠偏信号的处理,A/D转换选用FX2N-4AD和FX2N-4DA。

该机型具有强大的多种集成功能和实时特性,配有功能丰富的扩展模块。

I/O口及地址的分配:按照三菱PLC使用说明分配好主机CPU,加上两个开关量的扩展模块和一个模拟量模块,然后按照工艺的要求参照三菱PLC使用说明来分配输出信号及地址。

控制系统原理图:配置一个温度检测传感器件,将其输出信号输入一个温度变送器,再将稳定变送器的输出信号送到PLC的模拟量模块中。

画出具体系统控制原理图。

主PLC用来完成系统的初始化,自动/手动选择、张力和速度控制、温度控制等;副PLC用来调刀。

四、课题研究进度计划2010年11月17日—11月25日:分析任务,收集课题相关资料2010年11月27日—12月20日: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进行开题答辩。

2010年12月20日—2010年1月20日:绘制主电路及输入输出I/O地址表及PLC梯形图设计。

2011年1月15日—2月15日: 完成触摸屏的设计与绘图。

2011年2月19日—2月24日:完成系统软件设置及调试。

2011年2月26日—3月20日:完成接线图的绘制,撰写论文,并进行完善与修改。

2011年4月1日—4月30日:总结设计过程,继续撰写和修改完善毕业论文,上交论文终稿,制作答辩PPT。

2011年4月30日:进行答辩。

五、参考文献[1]杨振宇,何佳兵,桂祖平.国内锂电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10,7(186):29-31.[2]裘妙云,黄锦文.锂电池讲座[J].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4):41-43.[3]主荣.锂电产业,引领动力电池未来[EB/OL].2009,11.[4]主荣.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亟待抢占制高点及提高安全性[EB/OL].2009,11.[5]主荣.浅谈我国锂电池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EB/OL].2009,11.[6]主荣.锂电行业产业链全观察[EB/OL].2009,11.[7]肖艳军等.基于ARM9的锌空电池生产线调速控制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9,25(4):147-149.[8] 关玉明等.干嵌法锌空电池生产线张力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8):226-228.[9]孙立新,林树忠等.锂锰扣式电池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J].2004,4(2):102-103.[10]齐坤坤,林树忠,孙立新,李其苏,魏国栋.PLC 结合触摸屏在锂锰扣式电池生产线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08,9:81-83.[11]孟长流.LR6碱性电池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8,33(2):193-196.[12]李卫星,张龙,郭龙.PT与PLC在碱锰电池生产线上的应用[J].电池工业.2001,6(4):161-164.[13] KUO-Ming CHANG and Chien-Pin WENG,Modeling and Control for a CoatingMachine[J].2001,3:656-661.[14]Utkin,V.I,Mod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Variable Structure System,(1978),MirPublish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