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蚊子和狮子》课件【】

初中语文《蚊子和狮子》课件【】

初中语文《蚊子和狮子》课件【】《蚊子和狮子》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向学生传达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自大的道理。

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寓言两则》。

详细内容:本课包括两个寓言故事,《蚊子和狮子》和《北风与太阳》。

《蚊子和狮子》讲述了蚊子凭借自己的小巧和敏捷,轻而易举地战胜了狮子,但在胜利后却因为骄傲自大而被蜘蛛网粘住,最终被苍蝇嘲笑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寓言故事的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教育学生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自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寓言故事的主题思想。

难点:分析蚊子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氛围。

3.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蚊子战胜狮子和蚊子失败的原因,讨论蚊子的骄傲自大给它带来了什么后果。

4. 拓展延伸: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骄傲自大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带来的后果。

6.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蚊子和狮子小巧轻而易举战胜狮子骄傲自大被蜘蛛网粘住,被苍蝇嘲笑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完成课本课后练习题。

2. 作文:以“谦虚与骄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自大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拓展延伸环节,部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骄傲自大现象认知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寓言故事,如《乌鸦和狐狸》、《井底之蛙》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蚊子和狮子》写作特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蚊子和狮子》写作特点

《蚊子和狮子》写作特点
1、精巧的构思
本文的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

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倒不假。

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真把它看得无敌于天下,反倒觉得出乎意料了,再一想,又毫不奇怪。

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非常耐人寻味,而寓意又非常深刻。

2、简洁生动的语言
本文这则寓言的语言运用得生动形象,如开头用否定句“你并不比我强”,后来用肯定句,“我比你强得多”步步进逼,咄咄逼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蚊子和狮子-课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蚊子和狮子-课件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骄兵必败
学习指导二:(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智者胜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骄者败
3.点明寓意?
骄兵必败
伊索 寓言

蚊子
任何时候都要谦虚 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 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 败之地。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 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 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 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 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 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 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拓展思维:
1、续编寓言故事。
a. 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吹着 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 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2、自编寓言故事: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 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嘴和眼睛的对话;
画笔和颜料: 蜜蜂与花朵:
猫和老鼠;
烟囱和浓烟:
树和斧子;
天每
开个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异向思维
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它有战 胜狮子的经历,而今要死在蜘蛛的手里,真是难 过极了,懊悔极了。它懊悔自己战胜狮子以后太 得意忘形了。

《蚊子和狮子》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蚊子和狮子》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蚊子和狮子》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伊索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

相传他原是古希腊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才智出众,善于讲述寓言故事,受到主人赏识,获得了自由,以后他游历希腊各地,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公元前五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雅典人得墨特里俄斯编了《伊索故事集成》,这是最早的希腊寓言集。

我们现在看到的《伊索寓言》是经过多次增删编辑而成的,有些寓言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不可能都是伊索的作品。

所以,就整体而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寓言的汇编,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

流传很广的寓言有《狼和小羊》《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狐狸和葡萄》等。

知识积累1.较.(jiào)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2.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3.喇.(lǎ)叭考题例析(2011 广东)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寓言: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艺术杨洋寓言是什么?说得通俗一点,寓言就是作者另有寄托的故事。

作为一种很独特的文学样式,寓言具有双重结构:表面上讲一个故事,即“寓体”,但故事里往往寄托着特殊的意义,即“寓意”。

中国寓言源远流长,它和神话一样,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有文字记录的寓言出现在春秋末年,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

战国时代是寓言创作的黄金时期,不仅创作数量大,而且艺术性、思想性都非常高。

在《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著作中,就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邯郸学步”“望洋兴叹”“鹬蚌相争”“揠苗助长”等。

诸子百家、谋臣策士在阐述思想、说理论辩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说服力,往往会引述或编造一些寓言故事。

可以说,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寓言对人类有启蒙作用。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精彩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精彩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理解课文《蚊子和狮子》的内容,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

1.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1.3能够分析故事中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所传达的寓意。

2.能力目标2.1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能力。

2.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3.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信自强的品质。

3.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敢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寓言故事的特点。

1.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1.3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寓意。

2.教学难点2.1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寓意。

2.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蚊子和狮子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课堂讲解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字词。

2.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理解故事寓意。

3.课堂讨论3.1学生分小组讨论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所传达的寓意。

3.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活动4.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蚊子和狮子的对话。

4.2学生自选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

5.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复述《蚊子和狮子》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

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课本剧表演,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以及故事所传达的寓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寓言的文学特色,如简洁的叙述、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寓意。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阅读 24 寓言四则 蚊子和狮子》优质教案_10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阅读 24 寓言四则 蚊子和狮子》优质教案_10

《蚊子和狮子》教学目标:1.积累品味相关的语言。

2.掌握阅读的寓言基本方法。

3.学习寓言的基本写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㈠作家作品《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它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其阅读量仅次于《圣经》。

《伊索寓言》绝大部分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少部分以普通人或神为主人公。

它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其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狼来了》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伊索,为弗里吉亚人,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陈致羽: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也不能瞧不起比自己弱的人。

李西蒙:不能自高自大,骄傲自满,要脚踏实地。

师:上周我们学习了《赫尔墨斯的雕像》,回顾一下寓言的特点。

郭钰洁:寓言是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用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写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

师: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向你走过来的时候,却忽视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一个寓言能够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故事那部分以记叙为主,兼以描写,寓言那部分用的是议论。

好,我们今天学习《蚊子与狮子》,看看它讲了什么故事,是怎样讲故事的;看看它讲了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示;看看寓言是怎样写的,学习本文写作寓言的技巧。

二、进入正课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大意。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蚊子和狮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蚊子和狮子》这篇寓言故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识记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领会寓言故事的主旨,认识到即使是小小的事物也有其独特的力量,不应该轻视他人或自我膨胀。

分析寓言中角色的性格特征,理解故事的讽刺意义,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情节和寓意,把握故事的主旨。

学习分析角色性格,理解蚊子与狮子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中的讽刺和隐喻,体会作者通过小小蚊子对自大狮子的讽刺。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认为狮子和蚊子谁更强大?为什么?”简要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作用,为学生进入新课作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并利用字典等工具进行自学。

鼓励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3. 探究讨论分组讨论蚊子和狮子的性格特点,并从故事中找出相关依据。

探讨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以及狮子失败的原因。

讨论故事中的讽刺意味,理解作者对自大和轻视他人的批判。

4. 讲授指导教师对故事进行细致讲解,分析角色性格和故事情节。

结合寓言的讽刺和隐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

举例说明其他寓言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一般特征。

5. 课堂小结总结蚊子和狮子的寓言故事的主旨和教训。

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运用这种思维。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从《蚊子和狮子》这个寓言故事中学到的道理。

预习下一课的内容,做好学习准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辅助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

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通用7篇)

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通用7篇)

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寓言的相关知识2、揣摩人物心理,转换成语言表达3、怎么理解蚊子可以打败强大的狮子,却死在不值一提的蜘蛛手里?4、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重点:揣摩人物心理,转换成语言表达教学难点:用传神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请学生散读课文,思考:这篇寓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学生概述故事内容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1、请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2、请学生站起来说出喜欢哪句句子,为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后,解释为什么喜欢这句话重点品味的内容:蚊子的语言、动作描写部分分析品味课文过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讨论、理解的问题:1小小的蚊子为何能战胜强大的狮子?2挑战前、获胜后蚊子都吹响了他的小喇叭,这两次的心情分别如何?3和狮子比较,蜘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可蚊子为何却命丧其手?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适当地穿插口语交际设计“当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如果你就是那只“小小的蜘蛛”,你想要对这只“阴沟里栽了船”的蚊子说什么?五、延伸体会寓意1、我们生活中有蚊子这样的人吗?你们在学习生活有过蚊子的表现吗?2、你能再讲一个寓言故事,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吗?六、质疑教材故事讲的是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蚊子被蜘蛛吃了,故事也就结束了,为什么课文又加了第二段和故事情节“无关”的内容?简单介绍寓言的结构特点: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讲述一个故事,第二段则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前面为记叙,后面是议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但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这种结构七、作业必做:写一段有中心的话,其中用上“较量”、“凯旋”、“叹息”这三个词选作:1、假设在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地逃生了这之后,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发挥想象续写这个寓言故事2、写一段“用动作、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小故事七年级上册《蚊子和狮子》优秀教案篇2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伊索寓言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伊索寓言的另一则《蚊子和狮子》,请大家看一个小视频,了解一下这个小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长避短
蚊子:冲、咬
狮子:抓 智者胜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骄傲自满
蚊子:吹、唱
蜘蛛:粘 骄者败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3.点明寓意?
寓意1:骄兵必败
寓意2: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
的人。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4、这个寓言对你有什么教育意义?
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要善于以 己之长攻敌所短;面对强手和困难, 应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新知讲解
回顾作家作品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后被称为“寓言之父”。奴隶出身,他 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 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 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他与克雷 洛夫(俄)、拉·封丹(法)和莱辛( 德)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新知讲解
回顾作家作品
•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流传于民间的讽喻故事,共三百多 篇。
新知讲解
精读文本
3、蚊子在蛛网上叹息,是否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从文 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没有
“不料”。 蚊子把失败归于不小心落 入蛛网,说明它至死不悟。
新知讲解
精读文本
4、文中前后两次引用蚊子的话,而标点符号、 人称却不同,为什么?
一是直接引用,一是间接引用。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不可挡”。(× )
拓展提高
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败给一个无名小卒,你打算 怎样去安慰他?
失败成功之母。 要正确面对失败。
拓展提高
狐狸和白鹤 狐狸设宴招待白鹤,可是端出的却是一大盘肉汤,白鹤只能 把细长的噘嘴放到扁盘中蘸蘸,却没有办法尝到肉汁的味道,只能 眼看着狐狸把头凑到盘子里,舔得津津有味,一边舔一边还说: “好汁水,好汁水,请用点吧!” 过了不多几天,白鹤设宴回请狐狸,端出来的是一个长颈瓶 子,里面盛着烧得喷香的鱼酱。 狐狸本来是饿着肚子来赴宴,准备大吃大嚼一顿的,现在却 只能闻着一股香味,舔舔沾在瓶口的酱汁,白鹤一再客气地说: “好菜,好菜,请用点吧!”狐狸却只好流着口水,眼巴巴地看着 白鹤把瓶子里的鱼酱吃个精光。
被俘、叹息 被粘住、被消灭
新知讲解
精读文本
1. 文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通过什么描 写方法来塑造形象? (结合文本分析)
拟人
语言、动作、心理
新知讲解
精读文本
2. 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是否相同?
不同。 前:分析自我条件后信心百倍,吹起了进 军号角。(自信) 后:炫耀自己的胜利,骄傲了。(自满)
板书设计
蚊子
蚊子和狮子
骄兵必败
作业布置
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吹着凯歌飞走, 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它有战胜狮子的经 历,而今要死在蜘蛛的手里,真是难过极了,懊悔极了。它 懊悔自己战胜狮子以后太得意忘形了。
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来,张开大嘴,蚊子闭 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候。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 上掉下一滴松脂,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蜘蛛身上,顷刻,蜘蛛 就被松脂包住了,再也动弹不得。由于松脂的重量,蜘蛛网 被拉破了,蚊子也因此得救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寓言四则
蚊子和狮子
新知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伊索 寓言》中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了 解了什么是寓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 伊索寓言》的另一则《蚊子和狮子》, 我们首先回忆一下有关寓言的知识。
新知讲解
学习目标
•1、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蚊子、狮子和蜘蛛的形象。 •2、深入理解寓言寓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3、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学难点】
• 《伊索寓言》:是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集. 阅读量 仅次于《圣经》。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寓言故事 集,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 故事之一。
新知讲解
回顾文体知识
• 寓言
寓:寄托深意 言:假托故事
• 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具有讽刺性或哲理性的假托故事来 说明道理,给人以启示。
拓展提高
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故事中两个“人物”各是用什么办法限制对方进餐的?
狐狸用盘盛肉汁,使长着尖尖的长嘴的白鹤无法进食。白鹤用长颈瓶盛鱼酱 ,使狐狸无法品尝鱼酱。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捉弄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用捉弄回敬你。
课堂总结
这则寓言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主人公 不同,一个是神,一个是动物;赫耳墨斯有“权 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 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 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 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要正确 地对待自己。
• 特点:寓言都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 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 如:《守株待兔》 、 《狐假虎威》 《农夫和蛇》 、 《狐狸和 葡萄》 、《白兔和月亮》……
新知讲解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 气(仿照动画中的语气),然后
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新知讲解
整体感知
2、概括这则寓言的故事主要内容
课堂练习
C 1、能确切概括蚊子结局的成语( )
A.后悔莫及 B.可歌可泣 C.乐极生悲 D.宁死不屈
课堂练习
2.判断正误:
⑴因蚊是子 蚊之能所咬以狮能子战。胜(强×大的)狮子,根本原
⑵在写法上,上一则寓言是反衬手法,在 修辞方面本则寓言用的是拟人手法( √ ) ⑶本文是在篇末点明寓意。( √ ) ⑷能概括蚊子战胜狮的神态的词语是“势
蚊子扬长避短战胜了狮子,后因骄傲 自满被蜘蛛网住。
新知讲解
整体感知
3、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本文构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节大起大落,写出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故事由两 部分内容组成,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 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新知讲解
整体感知
蚊子


狮子
蜘蛛
宣战、交战 吹喇叭、唱凯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