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

课题1 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纯金属 (90多种) 合金(混合物) (几千种)2、金属使用/出现的先后顺序:铜 → 铁 → 铝 → 钛 (原因:活泼性由强到弱,冶炼难度由易到难) 金属的年产量由大到小:铁>铝>铜 4、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银(银>铜>金>铝)。

(5)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6)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7)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8)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9)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10)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钠。

5、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但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二、合金(混合物):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提示:①合金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合金中也含有非金属元素; ③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

2、合金的性质: ①合金比其组分金属的颜色更鲜艳;②合金的硬度比其组分金属的高; ③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都低。

④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一般强于组成它们的金属。

1、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①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 金属 + 氧气 → 金属氧化物注: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②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注:(1)氢前金属能反应,氢后金属不反应; (2)控制变量时,金属活动性越好,反应越剧烈。

③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单质 + 盐(溶液)→ 新盐 + 新金属 (置换反应)注意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二、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人教版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金属材料。

1. 金属的物理性质。

- 大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例如金呈黄色,铜呈紫红色。

- 常温下为固体(汞除外,汞是液态金属)。

-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有差异,如银的导电性最好,铜次之,铝居第三位;金属中延展性最好的是金。

2. 合金。

- 定义: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 特性: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例如黄铜(铜锌合金)比纯铜硬度大;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如武德合金(铋、铅、锡、镉组成)可用于制电路保险丝,因为其熔点低;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如不锈钢比纯铁抗腐蚀能力强。

- 常见的合金:铁合金(生铁和钢),生铁含碳量为2% - 4.3%,钢含碳量为0.03% - 2%;铝合金;铜合金(青铜、黄铜、白铜等)。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 铝与氧气反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 + 3O_2=2Al_2O_3。

这层薄膜可以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 镁与氧气反应: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_2{点燃}{=}2MgO。

- 铁与氧气反应: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_2{点燃}{=}Fe_3O_4;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_2O_3· xH_2O。

- 铜与氧气反应: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2Cu+O_2{}{=}2CuO。

2. 金属与酸的反应。

-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一节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 金属的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 金属的分类● 金属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 钨——灯丝——熔点高 ⏹ 铬——电镀——硬度大 ⏹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 汞——体温计液柱 ⏹ 银——保温瓶内胆⏹ 铝——“银粉”、锡箔纸●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

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生铁钢黄铜青铜成分含碳量2%~4.3%含碳量0.03%~2%铜锌合金铜锡合金铅锡合金钛镍合金备注不锈钢是含铬、镍的钢,具有抗锈蚀性能。

生铁较脆,钢铁具有韧性。

生铁常制成暖气片。

紫铜是纯铜熔点低见下具有形状记忆效应●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答案:C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①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Mg>H;②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Cu;③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Mg>Ag;④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Cu>Ag;根据①②④,即可得出Mg>H,H>Cu,Cu>Ag,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铜>银。

故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的实验不需进行。

故选C。

2、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答案:AA、铁与氧气、水接触充分时最易生锈,所以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②中铁只与水接触,铁不锈蚀,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铁与空气和水接触铁锈蚀,③铁只与空气接触,铁不锈蚀,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四个实验中,④中的铁钉与氧气、水接触最充分,生锈最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B.用盐水清洗菜刀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答案:B分析: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于生锈;B.用盐水清洗菜刀,会加速锈蚀;C.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水和氧气,会加速锈蚀,应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能隔绝氧气、水,能有效防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1 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合金大多属于混合物。

2.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较高、硬度较大、密度较大等物理性质。

3.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6)硬度最大的金属:铬(7)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二.合金1.合金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特性:(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2)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三.常见金属材料的用途:(1)铜丝作电线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铁制品通常用作炊具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3)白炽灯灯丝通常用钨丝,是因为钨丝的熔点高;(4)体温计液柱用水银,是因为汞的熔点低;(5)铁合金:生铁和钢,区别:含碳量不同,作建筑材料、不锈钢医疗器械、炊具等。

(6)钛和钛合金:钛和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1.铝抗腐蚀性强的原因: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前强后弱】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H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

【氢前换氢】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知识总结

第八单元知识汇总一、金属材料1、金属的发现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2)有金属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物质的______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_______,但并不是唯一因素,还需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

而物质的用途能体现物质的性质。

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但电线通常是铝制的,为什么?① ②3、金属之最:(用元素符号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 ___(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_____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______(5)硬度最高的金属_____ (6)熔点最高的金属_____(7)熔点最低的金属_____ (8)密度最大的金属_____(9)密度最小的金属_____ (10)延展性最好的金属_____4、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性: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_____,硬度比各成分_____,抗腐蚀性能更好,易于加工。

几种重要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 生铁_______ 家庭小实验:钢针的淬火和回火钢 _______ 淬火后可塑性降低,不易弯曲;回火后可以弯曲 钛和钛合金: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具有很多优良性能(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4)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做人造骨骼。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 氧气 → 金属氧化物Al + O 2 === Fe + O 2=== Cu + O 2===铝制品不易被腐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酸的反应 金属 + 酸 → 盐 + H 2↑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铝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限制条件:① ② ③3、与盐反应 金属 + 盐 → 新金属 + 新盐(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湿法炼铜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铜与硝酸银反应_________________③铝与氯化铜反应_________________ 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的限制条件: ① ② ③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换反应:A+BC=B+AC 。

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总结
一、金属的性质
1. 密度:金属的密度较大,通常比非金属大。

2.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传导电流。

3. 导热性:金属能够快速传导热量。

4. 延展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制成薄片或丝线。

5. 韧性:金属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在受力下发生形变而不断裂。

6. 熔点: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

7. 反应性:金属具有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性,可以与非金属发生反应。

二、金属的用途
1. 金属材料: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中,例如建筑、汽车、机械等领域。

2. 电器与电子设备:金属用作导线与电子元件的材料,能够帮助电流传导与电子信号传输。

3. 装饰材料:一些金属具有良好的光泽,可以用于装饰建筑或制作珠宝首饰。

4. 食品包装:某些金属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防潮性能,适合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5. 药品与化妆品:金属可以作为医药和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具有特定的疗效或美容功效。

这些是初中化学中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和课题三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和课题三知识点总结笔记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金属材料一、几种重要的金属:●金属材料: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人类历史与金属的使用:石器青铜器铁器铝钛使用历史从早到晚:铜>铁>铝;年产量从高到低:铁>铝>铜●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紫红色,金黄色);⏹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导电性、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硬度最大的金属——铬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金属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相对便宜钨——灯丝——熔点高铬——电镀——硬度大Zn——干电池负极铁——菜刀、锤子——硬度大汞——体温计液柱 银——保温瓶内胆二、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金属金属 + 合金 物理变化,合金是混合物。

非金属 熔合 (有金属特征) 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 合金的形成条件:一种金属的熔点不能超过另一种金属的沸点。

● 合金的优良性能: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 常见的合金: ● 钛和钛合金优点:① 熔点高、密度小; ② 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③ 抗腐蚀性能好,远优于不锈钢。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通讯设备等。

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 焊料在使用时如电弧焊,温度常超过母材和焊料本身,无软硬之分;而钎料中的硬钎料,如铜锌料(铜锌合金),银钎料(银铜合金)的钎焊接头强度较大,主要用于连接强度要求较高的金属构件,焊接温度在450℃以上;而软钎料如焊锡(锡铅合金)焊成接头强度较小,主要用于连接不过分要求强度的小接头,如电子仪器、仪表、家电电子线路的接头,焊接温度在450℃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复习导学案一、【复习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3、了解金属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二、【复习重点、难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3. 含杂计算三(知识整理)常见的金属 纯金属 共性:常温下,大多是 固 体, 银白 色,有金属光泽,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金属特性: 铜 紫红 色,金呈 黄 色;常温下, 汞 为液体。

材料 了解合金组成:(混合物,均匀融合) 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比较:硬度: 大 熔点: 低1、与氧气的反应:镁 、 铝 在常温下就能反应;但 铁 、 铜 在高温下才与氧气反应; 金、银 即使高温也不反应。

金属的 2、与酸的反应:(镁、铝、铁(生成亚铁盐)、锌、与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 3、与化合物溶液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 和 铜与硝酸银溶液)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5.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2、金属资源保护: 铁锈蚀条件:铁同时与O 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 2O 3·xH 2O )。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同时与O 2、水、CO 2接触。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 越强,反应越快。

(2)位于H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 H (不可用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 Ca Na 外)4.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物理性质铜绿的化学式:Cu 2(OH)2CO 32、防锈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杂质化学反应的计算(1).纯净物与含杂质物质的换算关系:物质纯度= ×100% =1-杂质的质量分数例:某炼铁厂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冶炼生铁。

若要炼出1120t 含铁95%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⑴仪器装置:铁架台(2个)、硬质玻璃管、单孔橡皮赛(2个)、酒精灯、试管、酒精喷灯、双孔橡皮赛、导气管。

⑵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并固定; 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④给氧化铁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⑶现象:红色粉末变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尾气燃烧产生 ________色火焰。

⑷化学方程式:_3CO+ Fe 2O 3高温2Fe + 3CO 2 _Ca (OH )2+CO 2=CaCO 3↓+H 2O _ _2CO 2。

⑸注意事项:与CO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一样,即先通入CO 再加热,实验完毕,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 至试管冷却。

⑹尾气处理:因CO 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在空气中,处理的原则是将CO 燃烧掉转化为无毒的CO 2或收集备用。

检测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Zn 65 Mg 24 Cl 35.5 Fe 56 Cu 64一、选择题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存有部分缴获日寇的枪支大炮,为保存好这些铁制文物,下列措施不能..采用的是 ( )A .外表涂抹一层油B .保持展馆内空气干燥C .提醒观众不要用手触摸D .浸在敞口水箱中存放2、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 、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C 、是银白色的固体D 、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纯净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3、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氧化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的铝的作用4、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不一定含有金属;④钢是含杂质较少的铁合金;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生铁可完全溶解于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④⑥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6、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属于化合物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7、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8、据7月13日《金陵晚报》题为《废弃定影液中淘出银子》的文章报道,有人利用摄影店废弃的定影液,每月可回收价值约20万元的银。

一种回收方法的反应原理是:Fe+2AgNO3==2Ag+Fe(NO3)2这个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无法确定9、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10、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甘肃省向观众拜年的对联是:“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针对此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八种金属单质颜色是相同的B.合金的制造大大拓宽了这八种金属的应用范围和使用价值C.这八种金属均可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D.这八种金属在矿物中均以单质形式存在11、.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A.. 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C. .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D. Ag、Cu、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12、有a、b两块等质量的铁,先将a浸入稀硫酸中,同时将b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同时取出晾干,两块铁的质量是()A.a<bB.a>bC.a=bD.a≥b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共25分)13、(2分)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捶打,转化为钢)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多数食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并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而腐败。

生产上多在食品中放一小包CaO粉末,保持干燥。

现研究成功在食品中放一小包铁粉,铁粉吸收水分和氧气变为铁锈。

用铁粉代替CaO粉末的优点是15.(6分)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热宝”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

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

已知小袋中装有铁粉、碳粉和少量氯化钠。

(1)取小袋内物质,加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将袋内物质放在足量O2中燃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16.(6分)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示意图。

(1)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能导电的是,燃烧时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是。

(每空只要求填一种,填序号)(2)上图中④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铝。

将一小片该金属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4分)取一团光亮无锈的铁丝绒球,放入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将试管倒扣在一个盛水的烧杯中,数天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19.(10分)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1)物质B的化学式为;F的化学式为;(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3) 反应①属于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反应①、③的反应基本类型是否相同? 。

四、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20分)20、(8分)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我市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按下图所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进行实验,现请你一起参与。

⑴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

⑵右边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停止后,同学们对冷却后玻璃管内固体物质的组成成分产生了兴趣,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

请将你的猜想写出:猜想一:。

猜想二:。

21. (12分)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澄清石灰水Fe2O3 CO结论:金属活动性Al >Fe >Cu(2) 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Fe >H >Cu的结论。

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Fe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五、计算题(本大题1小题,共9分)22.(9分)黄铜是铜、锌合金,它用于制造机器、电器零件等。

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该黄铜样品加入到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1g。

试求:(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检测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6分)1、D2、B3、D4、C5、D6、D7、C8、C9、B 10、B 11、D 12、A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共25分)13、(2分)C + O2点燃CO214、(2分)CaO只能吸收水分不能吸收氧气,而铁粉既能吸收水分又能吸收氧气。

15、(6分)⑴Fe+2HCl=FeCl2+H2↑⑵①C+O2点燃CO2②3Fe+2O2点燃Fe3O4(每空2分)16、(6分)(1)○1或○4,○2或○3或○5(每空1分)(2)金属溶解,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2Al+6HCl=2AlCl3+ 3H2↑(每空2分)17、(4分)铁丝绒球表面会生成一层红棕色的铁锈,试管内水面会上升(每空2分)18、(5分)(1)锌粒和石灰石(2分)(2)将盛有反应生成气体的气球,置于空气中,气球上浮证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气球下沉证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3分)三、简答题(本大题1小题,共10分)19、(10分)(1)CuO ;Fe2O3(每空1分)(2)C+2CuO=====2Cu+CO2;Fe+CuSO4=Cu+FeSO4等;(每空2分)(3)不同(2分)四、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共20分)20、(8分,每空2分)(1)排净试管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在高温下混合发生爆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