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模板)
教育硕士教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硕士教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教育硕士教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教育原理1.2 学时数:36学时1.3 学分数:2学分1.4 授课对象:教育硕士研究生1.5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二、课程教学目标2.1 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2.2 理解现代人类教育的历史演化和主流教育思想;2.3 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2.4 理解并能够分析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和问题;2.5 培养教育研究的兴趣和能力,为后续专业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3.1 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3.1.1 教育的概念及其本质3.1.2 教育的目的和价值3.1.3 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3.1.4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3.1.5 学科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授课、讨论、案例分析3.2 现代人类教育的历史演化和主流教育思想 3.2.1 西方教育思想的发展3.2.2 东方教育思想的传统和现代发展3.2.3 当代主流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教学方法:授课、讨论、文献阅读3.3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3.3.1 教育学的概念、对象和范畴3.3.2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3.3.3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内容3.3.4 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教学方法:授课、讨论、文献阅读3.4 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和问题3.4.1 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主要成就 3.4.2 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3.4.3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和对策教学方法:授课、讨论、文献阅读四、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4.1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4.2 考核内容:课程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4.3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笔试成绩(80%)。
教育硕士教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硕士教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原理是教育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教育硕士研究生必修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教育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原则和方法,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其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本部分主要介绍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包括教育的定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分类等。
通过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深入探讨,使学生对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本部分主要介绍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教育的评价等。
通过对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为其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三、教育的理论基础
本部分主要介绍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等。
通过对教育的理论基础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其今后从事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四、教育的实践技能
本部分主要介绍教育的实践技能,包括教育的设计、教育的组织和教育的实施等。
通过对教育的实践技能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实践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其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教育原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其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样式)(含实验或项目训练内容、案例教学内容、学术讲座内容、读书报告内容等)(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伦理观察与案例分析中的计量分析技术。
让学生认识到科技的正负面影响,从而认识到对科技运用进行伦理规范的必要性。
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行为培养联系起来,通过活动策划与实施培养工程道德敏感和行动能力,进行自我教育。
能够独立使用相关统计软件完成工程伦理相关数据的录入、整理以及单双变量的分析,。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1、工程程是一种职业活动,现场感非常重要,教材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且多用国内最新案例和国外经典案例;教材中安排有必不可少的自主学习和课程实践,有详细要求;几个游戏安排,以加强临场感和道德体验。
2、按专业组成15人的小组,每组完成一份作业。
利用图书文献、网络资料,以及课程所学,并向专业老师了解所学专业目前在技术和材料各方面存在的局限,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了解目前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革的方向与问题。
3、可安排调研、参观、校园内外的活动。
如:参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医学垃圾处理学术研讨会、固体垃圾处理学术研讨会、废旧电池回收宣传等。
也可开展主题演讲,如: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未来社会的公共交通、工程中的隐性安全问题、新型材料、太阳能利用的住宅设计、内燃机有害排放物的安全处理、垃圾是资源吗等。
4、讨论:科技运用的正负影响,不能简单地禁止。
特别是分析与讨论科技运用的负面效应,原子弹、核泄漏、DDT、水利工程、反应停、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
(四)实验教学参考教材哈里斯,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第三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大纲(楷体、小二、加黑)
一、课程基本信息(楷体、三号、加黑、居中)
1、课程代码:(楷体、小四、1.5倍行间距)
2、课程名称(中/英文):
3、学时/学分:
4、开课院(系)、教研室:
5、先修课程:
6、面向对象:
7、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名称、作者、译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楷体、三号、加黑、居中)
正文为楷体、小四、1.5倍行间距、首行缩进。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及供参考的学时要求。
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六、其它说明
推荐以下内容:1、课程教学网站、教学参考网站
2、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道德行为规范、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
3、个性化的要求
撰写人:×××院(系)公章:院(系)教学主管签字(盖章):×××时间:。
课程大纲-金融随机分析

附件:大纲模板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Outline)课程名称(Course Name in Chinese):金融随机分析英文名称(Course Name in English):Stochastic Modeling in Finance开课系财务金融系教学小组负责人马成虎开课学期□春季X 秋季学分 3一、课程的教学目的 (Course Purpose)This course is an advanced treatment of no-arbitrage approach of stochastic modeling in finance. We shall put special emphasis on continuous time modeling. Fundamental theorem and various applications in option pricing and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TSIR) will be thoroughly covered.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Teaching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Topics include:(a)Stochastic processes and stochastic calculus(b)Trading strategy and market span(c)No arbitrage and martingale pricing: The Fundamental Theorem(d)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e)Classical no arbitrage modeling on TSIR(f)Heath-Jarrow-Morton’s approach on TSIR(g)TSIR in presence of Levy jumps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Grading)There will be no final examination. Students will be assessed on the basis of class participation, a mid-term test and a term paper.Class participation 10%Mid-term test 20%Term paper 70%Total 100%四、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Required Courses in advance)Asset Pricing, Econometrics/Statistics, Optimization五、教材 (Textbook)马成虎:高级资产定价理论。
《翻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翻译概论》(英文名称:Foundations of Translation)一、课程说明1、课程编码:05511131012、学分:2学时:363、课程类别:专业学位基础课4、开课学院:翻译学院5、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翻译研究的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讲授翻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同学们了解翻译所涉及的多方面的问题。
课程内容涵盖翻译的本质和过程,翻译的分类,翻译的标准,影响翻译的因素,译者的主体性,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翻译研究前沿等。
课程围绕实例的分析展开理论讲述,帮助同学们由浅入深地了解翻译的最基本概念、最基础知识,旨在为以后的翻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6、预备知识:双语能力,语言学、文学、文化基础知识7、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纵向上了解中韩翻译的发展历史,在横向上把握中韩翻译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该课程将具体地从翻译所涉及到的语言(包括译入语和译出语)、文本(译文和原文)以及主体(作者和译者)这三大元素入手,使学生深入地认识翻译中各元素的特点、翻译过程的本质以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为学生的翻译实践提供相应的学科背景。
8、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方法:闭卷考试组成及占分比例:期末考试100%9、教材与参考书:教材:许钧. 翻译概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参考书目: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翻译概说(学时:4)第一节翻译是什么?第二节翻译的是什么?第三节翻译有何作用?第二章翻译是什么?(学时:4)第一节翻译的历史概述第二节翻译活动的丰富性第三节语言学视角下对翻译的认识第四节研究视角的多元整合第五节译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第六节翻译之特性第三章翻译是如何进行的?(学时:4)第一节狭义的翻译过程第二节理解活动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广义的翻译过程第四节文本生命的拓展与延伸第四章翻译什么?(学时:4)第一节什么是意义?第二节对意义的确定性和客观性的重新审视第三节意义的分类第四节在交流中让意义再生第五章谁在翻译?(学时:4)第一节谁是翻译的主体?第二节译者身份的传统定位第三节译者主体性的彰显第四节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第六章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学时:4)第一节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第二节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第三节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第四节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第七章翻译活动会遇到什么矛盾?(学时:4)第一节可译与不可译之矛盾第二节异与同之矛盾第三节形与神之矛盾第四节三对矛盾的关系第八章翻译有什么作用?(学时:4)第一节对“译何为”的理论思考第二节翻译的历史定位第三节文化视角下的翻译之“用”第四节翻译价值面面观第九章如何评价翻译?(学时:4)第一节翻译批评的本质第二节翻译批评的价值与功能第三节翻译批评的类型第四节翻译批评的主题第五节翻译批评的标准第六节翻译批评的原则。
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大纲-随机过程

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教学大纲随机过程(课程名称)Stochastic Process(Course Title)课程编号:IE11001 课程性质:学位课程学分数: 3 课程总学时:48学时开课学院:信息电子学院授课教师:姚青预备知识: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一、课程学习目的及要求:随机过程是现代概率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主要研究和探讨客观世界中随机演变过程的规律性,并应用于控制﹑通信﹑生物﹑物理﹑雷达通讯﹑地质﹑天文气象﹑社会科学等工程科学技术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随机过程的统计特征描述、随机信号通过系统分析以及电子系统中常见的窄带、正态随机信号通过系统的分析以及电子系统中常见的窄带、正态随机信号、马尔可夫过程、平稳过程、信号检测与估计等的基本理论方法,为学生在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章节与学时安排:第一章随机变量基础(6学时)教学内容与要求:掌握随机变量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数字特征、特征函数和统计特性等。
重点:随机变量的统计特性。
1.1 概率论的基本术语1.2 随机变量的定义1.3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概率密度1.4 多维随机变量及分布1.5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1.6 随机变量的函数1.7 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1.8 多维正态随机变量1.9 复随机变量及其统计特性1.10 MATLAB的统计函数第二章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9学时)教学内容与要求:要求理解和掌握随机过程的概念及定义;掌握和应用随机过程的统计描述;理解和掌握平稳随机过程、各态历经过程的概念和统计特性;掌握和应用随机过程的联合分布和互相关函数;掌握和应用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理解和掌握脉冲型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分析等。
重点:随机过程的概念和统计特性、随机过程功率谱密度等等。
2.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及定义2.2 随机过程的统计描述2.3 平稳随机过程2.4 随机过程的联合分布和互相关函数2.5 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2.6 典型的随机过程2.7 基于MATLAB的随机过程分析方法2.8 信号处理实例第三章随机过程的线性变换(9学时)教学内容与要求:掌握和应用线性系统变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理解和掌握随机信号的导数与积分;掌握和应用随机过程线性变换的微分方程法、随机过程线性变换的冲激响应法和频谱法;掌握和应用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的分析方法;理解和掌握白噪声与等效通能带的概念和特性等。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模板

《嵌入式控制系统》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嵌入式控制系统英文名称:Embedded Control Systems课程编号:00507765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2课程性质:选修课适用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预修课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汇编语言大纲执笔人:陈少华一、课程目的与要求《嵌入式控制系统》是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及双控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及方法,内容包括:ARM7微处理器处理器结构及指令系统,嵌入式计算机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嵌入式网络技术,系统的设计及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及设计方法;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ARM7的微处理器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网络技术;并以它为核心,能够进行实际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1章.绪论(2学时)(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2)嵌入式计算的特点性:嵌入式系统的要求、为什么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嵌入式系统设计所面临的问题(3)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过程:系统需求分析、规格说明、系统结构设计、构件设计、系统集成第2章 ARM体系结构(4学时)(1)ARM微处理器结构:ARM7TDMI处理器核特点、ARM体系结构、ARM7TDMI功能信号(2)ARM处理模式和状态:处理器模式、处理器状态、(3)ARM存储器组织:存储器格式、存储器映射I/O、内部寄存器、(4)异常:异常类型、异常的优先级及向量、异常的进入和退出(5)ARM寻址方式第3章ARM指令系统(4学时)(1)ARM指令集:存储器访问指令、数据处理指令、分支指令、协处理器指令、杂项指令(2)ARM汇编程序设计:ARM汇编程序规范、ARM汇编程序特点、混合编程、C/C++和ARM汇编程序间相互调用第4章嵌入式计算平台(4学时)(1)CPU总线:总线定时、数据读写、中断、DMA(2)存储器及存储系统机制:存储器组织、高速缓存机制、存储管理单元(3)接口控制方式: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I/O接口芯片的寻址(4)I/O设备:键盘、显示器、、A/D和D/A转换器(5)定时器和计数器: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原理、看门狗定时器第5章系统设计和分析(6学时)(1)系统设计的形式化方法:统一建模语言、结构描述、行为描述(2)嵌入式系统设计范型:状态机设计范型、循环队列设计范型(3)编程模型:数据流图、控制/数据流图(4)程序执行时间的分析与优化:执行时间的描述、性能分析、优化执行速度第6章嵌入式操作系统(4学时)(1)嵌入式系统的进程:嵌入式系统进程模式、文境切换、(2)进程调度:进程状态、进程调度(3)进程间通信机制:进程间通信、信号机制、管道(4)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其他功能: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管理、中断处理(5)嵌入式操作系统:µC/OS-II、VxWorks第7章嵌入式网络技术(2学时)(1)分布式嵌入体系结构:网络结构、通信方式(2)嵌入式系统网络:I2C总线、CAN总线(3)USB网络:USB的概念和特点、USB的总线体系结构、USB设备(4)嵌入式TCP/IP技术:嵌入式TCP/IP协议实现的特点、以太网及TCP/IP协议、嵌入式TCP/IP实现(5)基于网络设计的性能分析:通信分析、系统性能分析、网络分配和调度第8章系统设计实例(4学时)(1)实例一:数字式时钟:系统需求、规格说明、系统体系结构、构件设计与测试(2)实例二:嵌入式Web服务器:嵌入式Web服务器结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基与嵌入式Web的应用结构、基与嵌入式Web的应用程序设计、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杜春雷,《ARM体系结构与编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符意德,《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桑楠,《嵌入式系统设计原理及应用开发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4、王田苗,《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