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沉浮 阅读附答案-范文模板 (3页)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含解析

上海市金山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一、选择题1.下列情境中,语言运用得体、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培训会上,主持人说:“刚才专家的发言抛砖引玉,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B.在阅览室,弘毅同学说:“老师,您可以帮我找《老人与海》这本书吗?谢谢!”C.公园里,舒然同学口渴了,对路人说:“喂,哪里有卖水的?”D.案件胜诉后,子达赞叹道:“梁律师反应机敏,真是见风使舵,让人佩服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言得体。
辨析语言是否得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看场合,根据说话的场合决定说什么样的话,如喜庆的场合要说吉利话,悲伤的场合要说安慰、鼓励的话,娱乐场合要说有趣的话;第二看对象,注意对象,就是要考虑听话人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性格等,尤其要注意谦辞、敬辞的使用是否恰当。
第三看感情,注意所使用的褒贬词语是否得当。
A.“抛砖引玉”为自谦用辞,不能用来形容专家的发言;B.用语得体;C.句子中舒然对路人说的话用语不礼貌;D.“见风使舵”是贬义词,用在此句不合语境。
2.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春日朱熹①胜日寻芳泗水②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①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哲学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②泗水,水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春秋时孔子曾在此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对这首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首句,点明了天气是“胜日”,地点是“泗水滨”,事情是“寻芳”。
后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B.这是一首哲理诗,说明春天之所以很容易辨认,是因为春天具有焕然一新的面容和万紫千红的特征的道理。
C.细究朱熹其人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见诗中的“泗水”应暗指孔门,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D.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用“万紫千红”比喻孔学的丰富多彩,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和美好景致的春风。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山西太原200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山西太原200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常想一二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沉浮,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
常有友人问及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
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横批:如意。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注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
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终以那份豁达与坚韧去化解并超越苦难。
我不由得想起了霍金,眼前浮现出这位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静的笑容。
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枷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的太多了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谧。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
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的苦难,而是他直面苦难时的坚守、乐观和勇气。
人生如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乐。
如果谁总自以为失去的太多,总受到这个意念的折磨,谁才是最不幸的人。
常想一二。
因为境由心生——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
常想一二。
毕竟,决定生命品质、塑造人生境界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18 根据文章内容,请你为本文拟定一个标题。
(2分)19 具体说说于右任老人把莲花图和对联挂在一起的深意。
人生作文话题--健康素材

人生作文话题--健康素材思路拓展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健康密切相关健康是幸福的首要条件健康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健康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运动是健康之源适当的作息有益于身体健康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应该拥有健康的心态各项事业都应该健康有序地发展社会应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名人名言有健康才有未来。
——伏明霞健全自己的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周恩来健壮比美更重要。
——老舍忽略健康的人,就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陶行知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柏拉图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
——富兰克林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培根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巴尔扎克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居里夫人我的幸福十分之九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之上的,健康就是一切。
——叔本华健康是智慧的条件,快乐的标志,也是开朗和高尚的天性。
——爱默生不要忽视你的身体的健康,饮、食、动作须有节。
——毕达哥拉斯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
——斯宾诺莎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埃•斯宾塞快乐是健康的必要条件。
——阿•墨菲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
——柯蒂斯身体健康者常年轻;无负于人者常富有。
——玛尔托夫特欢乐就是健康,忧郁就是病魔。
——哈利德顿经典素材健康的定义——只有身体健康不是真正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世界卫生组织据此制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部编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八篇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部编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347556227916888586d739.png)
最新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人教部编版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四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句中的“脂粉”的修辞方法和含义是( )。
A、借代,指为国民党反动派涂脂粉的人。
B、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派的御用文人。
C、借代,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
D、借喻,比喻国民党反动报刊上的欺骗宣传。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 )A、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B、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C、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D、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
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百花争妍。
C、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D、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
这次变革要求学生________、________、学会办事、学会健体、________、________,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的。
A、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B、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创造C、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审美D、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审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引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厦门市海沧区九年级中考语文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卷(二)

厦门市海沧区九年级中考语文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 (2017八上·乳山月考) 理解性默写。
(1)《饮酒》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虽辞官归里,但仍关心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崇高思想。
(4)《行路难》表现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新市长上任以来,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___。
(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填写)(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填写)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2. (17分) (2019九上·揭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常想一二 不思八九

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这是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挂在客厅中的养生联。
于右任先生一生饱经沧桑,淡泊名利,荣辱自安,享寿86岁。
友人向他请教养生之道,他指指客厅上的这副对联,笑而不言。
这副对联有一横批:“如意”。
暗示事事能符合心意,称心如意。
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宋·方岳《别子才司令》)。
宋·辛弃疾也感叹:“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贺新郎·肘后俄生柳)。
斯联正源于此。
“人生十事九堪叹”(陆游《春雨》),这似乎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事。
如何对待生活中如意的事或不如意的事呢?于右任先生的态度就是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常想一二。
“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分之一二,最终以豁达与坚韧去化解并超越苦难”(宋三弦、李孟苏《健康蓝宝书》)。
人生怀旧是正常的事,但心境应是快乐的净土,多忆甜,少忆苦。
多想愉快的事情,多品味生活中美妙、温馨的一面。
这样,就会笑口常开,活得愉快,使自己保持洒脱豁达的心境。
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道路便举步维艰,甚至会伤身损寿。
“老来万事等闲看,圆缺阴晴顺自然。
”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常想“一二”的理念,会使我们超越烦恼,并把它化为生命中的养料。
苏东坡云:“人生二字,东西而已。
”人生道路,时东时西,时顺时逆,此乃常态。
但是,智慧者无论遇到怎样如意或不如意之事,都会面对现实,保持乐观情绪,从容应对——“得意不张狂,失意不沮丧”,永葆身心健康,达到“如意”境界。
人乃万物之灵。
既然“心灵”属于我们自己,那么一个人“开心”与否,就全在于自己了!!。
作文范文之细心的作文素材

细心的作文素材【篇一: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关于珍惜:[思路提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应学会珍惜。
珍惜你现在的拥有,别为失去的东西徒劳伤心。
拥有时人们往往不知珍惜,失去后才觉得可贵。
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让我们共同珍惜。
[名言]儿童对教师的信任,犹如玫瑰花上的一滴洁净的露珠。
请不要把这一滴露珠抖落,要珍惜信任。
这也就是说,要珍惜儿童对人不加防备的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珍惜一切时间,用于有益之事,不搞无谓之举。
——[美]富兰克林[经典素材]珍惜现在(时间流逝)是否留意一些新闻报道,生命是何其短暂而脆弱,没有人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
所以,遇着一些喜欢的人,便让他们知道你的感情;遇着喜欢的事物,请用欣赏及感恩的心情对待;遇着不喜欢的人或事,别整天牢牢地放在心底;遇着令自己愤恨的人,给他们最大的惩罚就是宽恕(这一点相信较难做到)。
但请让自己乐观地看每一天的世界,哪管明天是一片昏暗,只要每一天能令生活带一点色彩,生活着每一天也觉无憾。
记住,时间是不会等人的。
昨天,已经是过去式;明天,是将来式;今天,是现在式。
请珍惜你现在拥有的。
生活中很多东西值得珍惜(生活感悟)人生在世,需要珍惜的东西很多,但人们往往在失去它之后,才想到珍惜二字,而这已经为时太晚了。
因而,学会珍惜,懂得珍惜,会使我们的生活多几分甜美,少一些遗憾,多几分幸福,少一些痛悔。
珍惜幸福。
幸福都是相对的,对于失去工作机会的人来说,工作就是幸福;对于重病缠身的人来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对于颠沛流离的人来说,生活安定就是幸福。
依此类推,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子女上进,二老健在,事业有成也都是幸福。
当你在享用这些幸福的时候,千万别把它不当一回事,因为这些幸福并未注定要始终属于你,倘若不珍惜,掉以轻心,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
珍惜机遇。
机遇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
事业成功的人,往往就是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者。
机遇有大小:统帅三军,横扫敌顽是机遇;普通一兵,出一次公差勤务也是机遇。
中考语文-阅读题--常想一二---学会拒绝(-节选)

常想一二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沉浮,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
常有友人问及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
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横批:如意。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注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
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终以那份豁达与坚忍去化解并超越苦难。
我不由得想起了霍金。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枷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的太多了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谧。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
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的苦难,而是他直面苦难时的坚忍、乐观和勇气。
人生如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乐。
如果谁总自以为失去的太多,总受到这个意念的折磨,谁才是最不幸的人。
常想一二。
因为境由心生———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
常想一二。
毕竟,决定生命品质、塑造人生境界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问题:思考作者的观点,请说说你真切的感受或与之不同的见解。
【解题思路】首先要读懂文章,准确理解作者的观点。
对于作者采用的论据要认真体会,通过其感情倾向性,进而把握其态度。
启示或联系实际要紧紧扣住作者的中心论点来展开,内容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符合生活的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沉浮阅读附
答案
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饱经沧桑沉浮,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
常有友
人问及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
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横批:如意。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
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注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
常想一二,就是用
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终以那份豁达与坚韧去化解
并超越苦难。
我不由得想起了霍金,眼前浮现出这位科学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静的笑容。
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
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
金先生,卢枷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的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谧。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
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
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
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
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的苦难,而是他直面苦难时的坚守、乐观
和勇气。
人生如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乐。
如果谁总自
以为失去的太多,总受到这个意念的折磨,谁才是最不幸的人。
常想一二。
因为境由心生——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
常想一二。
毕竟,决定生命品质、塑造人生境界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18 根据文章内容,请你为本文拟定一个标题。
(2分)
19 具体说说于右任老人把莲花图和对联挂在一起的深意。
(3分)
20 作为论据的事实,可以是一人一事的具体事例,也可以是多人多事的概括性事例。
(1)请结合霍金事例中让你动情的句子,简答这一具体事例证明论点的作用。
(3分)
(2)请再补充一个能证明本文论点的概括性的事例。
(3分)
21 思考作者的观点,请说说你真切的感受或与之不同的见解。
(3分)
参考答案
18 常想一二(或由一副对联想到的。
或有关八九和一二的思考等)
评分说明:紧扣论点、论题1分;题目新颖、精练1分。
19 答:示例1:图和对联相映成趣。
莲“出淤泥”的过程即于右任老人饱经沧
桑沉浮的一生,莲最终“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的结果即他一生淡泊,荣辱自安的人生态度,
示例2:莲生于污泥间,却开出鲜艳的花朵,不正像那些身处逆境的人们,笑
对人生的苦难?因此,图和对联包含的思想是一致的。
评分说明:由莲的品格联想到乐观的人生态度2分(只点到莲的品格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
20 (1)答:示例:读霍金叩击在投影屏上的文字,我被震撼了。
在轮椅上生活
了三十余年,还能豁达地说,我还有手指、大脑、理想、亲人和朋友、感恩的心。
这种胸怀只有常想一二的人才有。
这事例,以情感人,更以理服人。
评分说明,结合动情的句子谈霍金1分;点明事例证明论点的作用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