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

合集下载

百年巨匠——中国近现代十大画家

百年巨匠——中国近现代十大画家

百年巨匠——中国近现代十大画家1. 齐白石:(1863-1957),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

湖南湘潭人。

十二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

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

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

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

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

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

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计亭人。

父亲是个贫苦的画家。

悲鸿幼年随父学画,二十岁即在上海卖画。

1918年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后考入法国国立巴黎美术学校,其间又曾到柏林、比利时。

1927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并兼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1929年任北京艺术学院院长,其间创作了大幅油画《田横五百壮士》、《奚我后》,国画《九方皋》。

抗日战争开始后赴南洋、印度等地举办画展,将全部卖画收入损献给祖国救灾抗战。

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

1953年因患脑溢血病逝。

这位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为我国美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著有《徐悲鸿彩墨画集》等。

??3. 张大千:(1901-1984)名爱,又名秀,季菱,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或迳署“署人张大千”。

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

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揲诚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

近代20位书法名家《楷书荟萃》

近代20位书法名家《楷书荟萃》

近代20位书法名家《楷书荟萃》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繁荣发展,书法名家辈出,他们在汲取古人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貌,引领近代书坛风骚,下面给大家分享近代20位书法名家的楷书,以飨读者!1于右任草书名世的魏碑大家于右任楷书《曾孟鸣碑》于右任书法早年致力于魏碑,中年后精研草书,沉雄其本,飘逸其形,逐渐形成气势磅礴、自由烂漫的独特书风。

他的对联作品,更把这种书风演绎到了极致。

2张大千但因画名太响,书名终为之所掩张大千(1899一1983),名爰,字季爰,又字大千,号南场丈人,70步后署爰翁、爰皤。

四川内江人。

当代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师。

一生多富传奇色彩。

早岁即有艺名。

享高寿。

富可敌国。

书法以魏碑为宗,也习唐宋,从【瘗鹤铭】【石门铭】【云峰刻石】、〈郑文公碑〉等得趣最多。

以行草书胜,长撇长捺,纵横有象,笺致老到,结字舒展,雄强中寸露秀逸之气。

他的用笔和结体均异于常人,个性独特,人称“大千体”。

张大千早年从曾熙、李瑞清学艺,可谓法门高深,学有巨源。

3李叔同入世的楷书,出世的佛法李叔同楷书五言联李叔同(1880一1942),名文涛,字叔同,别名很多。

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

李叔同的字自然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即出家前与出家后。

李叔同受时代风气影响,早岁自然学习魏碑,对【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爨宝子】等碑曾反复临习。

不过李叔同写碑较一般人为润泽,似乎主要在取其奇妙的结构。

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面目。

李叔同出家后,“诸艺俱舍,独书法不废。

”他以书法弘扬经律,广结佛缘,但早期那种凌厉的才子气与魏碑那种刚劲雄伟的风格不见了,代之以起的是安祥肃穆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副面孔。

李叔同晚年的书法形式上以抄写佛经的册页、对联为主。

字体偏于狭长,用笔较轻、较慢,章法空间十分疏朗。

呈现一派肃穆、高古的佛家气象。

4陆维钊碑帖结合的楷书大家陆维钊临《石门铭》陆维钊(1899一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晚年多署劭翁。

十大书法家

十大书法家

• 张爱玲:“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 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转围墙外面,我是 如此的谦卑。”
• 林语堂:“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 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 的一个人。”
二十世紀中國十大書法家
吴昌硕
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 他的楷书,始学颜鲁公,继学钟元常;隶书学汉石刻;篆学 石鼓文,用笔之法初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以后在临 写《石鼓》中融汇变通。
吴昌硕的作品诗、书、画、印配合得宜,融为一体,对艺术 创作主张“出己意”、“贵有我”,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浓厚 的“性格特点”。
康有为
他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书论家。 他所著的《广艺舟双楫》是中国书学史上继包 世臣后力倡碑学,并能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 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 这部著作在当时影响极大。而且他也身体例行, 尊魏卑唐。字也从北碑中求意趣。 他对石门铭用功尤深。同时掺和经石峪,云峰 山诸石刻文字,极力地写出了自己的面貌。
林散之
被誉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其草书为二十世纪的 书坛增添了不少活力,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林散之是诗、书、画三绝的艺坛大家。他早年致力于 画,晚年又以书法名扬天下,然而,他自认为自已是 "诗第一,画第二,书第三",他自己亲手所书的墓碑 为"诗人林散之"。
沙孟海
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印学家。 早年得吴昌硕指授,其书法无论篆隶楷草,代表北碑雄强一路,在书法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书法以行草书最佳,尤其善作孽窠大字,人以为 “海内榜书,沙翁第一”其擘窠榜书气势宏大、点划精到,富现代感,以 气胜,且越大越壮观,此非胸有浩然之气不能致也,为当代书风典范。
沈尹默
近代中国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民国时期素有“南沈北于(右任)” 之称。虽以学帖出名,他在碑上也下了苦功。

近代20位书法名家的书法精品鉴赏!

近代20位书法名家的书法精品鉴赏!

近代20位书法名家的书法精品鉴赏!不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今天,我们精心为大家搜集了白蕉、何香凝、黄宾虹、李瑞清、李叔同、林散之、鲁迅、齐白石、徐悲鸿、徐生翁、于右任、张大千等20位书法名家的书法精品,分享给大家。

白蕉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区张堰镇人,本姓何,名法治,名馥,字远香,号旭如,能篆刻,精书法,亦擅长画兰,能诗文。

沙孟海先生誉其为:“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

”书法之余,偶作兰草,风姿绰约,清冲淡远。

盖以精于书道,故能叶叶出草法,办办入楷意。

观其书画,是知非才情学养俱佳者不可入其堂奥。

惜罹难“文革”,流年不永,垂世之作较少。

何香凝何香凝(1878年-1972年),原名瑞谏,又名谏,号双清楼主,汉族广府人,广东南海(今广州市荔湾区)人士。

她是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的革命伴侣,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母亲。

何香凝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

她把艺术创作与革命活动紧密联系,她的作品中充满斗争激情、浩然正气。

胡小石胡小石(1888年-1962年),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晚年别号子夏、沙公。

江苏南京人,国学大师。

兼为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

於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

黄宾虹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

原籍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

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来楚生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号然犀。

别号负翁、一技、木人、非叶、楚凫、怀旦等,晚处易字初生,亦作初升。

书斋名有然犀室、安处楼。

浙江萧山人。

书法拙中寓巧,草书和隶篆最为人称道。

李瑞清李瑞清(1867年-1920年)名文洁,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喜食蟹,自号李百蟹,入民国署清道人。

【优质】近代书法家排名-推荐word版 (8页)

【优质】近代书法家排名-推荐word版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近代书法家排名篇一:中国近代10大书法家中国近代10大书法家由《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评选活动,经过专家及群众的投票评选,于1999年初揭晓。

以得票多少名次排序为: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和李叔同。

篇二:中国近现代著名书画家简介郑昶午昌(1894~1952)郑午昌(1894-1952)浙江嵊县人。

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美专等校教授。

梅兰芳畹华(1894~1961)(1894-1961)江苏泰州人。

著名戏曲表演大师,雅爱丹青,擅人物、花卉。

邓芬(1892-1868)广东海南人.诗、书、画、乐,无所不精。

邓芬(1894~1964)吴琴木(1894-1953) 上海人.工山水.人物.花卉.号冷枫居士.吴湖帆(1894-1968)江苏苏州人.曾为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任教于无锡美专.吴湖帆(1894~1967)(1894~1968)吴湖帆(倩庵)(1894-1968)画中九友现代画家。

(1894~1977)邓昙殊(1894-?)画中九友现代画家。

汪亚尘(1894~1983)汪亚尘(1894-1983) 浙江杭州人.曾任上海美术学校教授,上海美专教务长,中国画会常务理事等.徐悲鸿(1895年-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1916年入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课余苦修素描。

1919年,赴法车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

1927年,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1929年,由蔡元培推荐担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提倡中国画革新,反对保守主义,倡导现实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1895~1953)(1895-1953)江苏宜兴人。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曾任北平艺专校长,中央美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中国近代十大画家排行及代表作品赏析

中国近代十大画家排行及代表作品赏析

中国近代十大画家排行及代表作品赏析展开全文二十世纪中国十大画家主流排名: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林风眠、李可染、傅抱石、张大千、石鲁、吴冠中。

第一名: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2017年12月17日晚,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亮相拍场,最终以9.31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目前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山水十二条屏山水十二条屏山水十二条屏《山水十二屏》是齐白石一生中画过的最伟大最重要的画作。

它的著名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山水十二屏》目前存世可见两套,另一套藏于博物馆;集合齐白石山水画的全部造诣,每屏上均题有自作诗,且钤盖齐白石常用印,可谓“诗书画印”四绝俱全。

作品流传收藏过程清晰有序,当年齐白石画赠给民国北平名医陈子林,五十年代转至齐白石女弟子郭秀仪与黄琪翔夫妇秘藏,历经“文革”至八十年代由现藏家接棒珍藏至今。

《山水十二屏》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展览著录累累,已发现二十余次,最重要的如1954年中国美协在故宫举办“齐白石绘画展”,1955年国家拍摄纪录片《画家齐白石》,1958年苏联展览文化馆举办的“齐白石遗作展览会”。

“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题拍卖中,有4件拍品此前被设定为估价待询。

几年前曾有机会上拍却最终被意外撤下的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屏》呈现在全球藏家面前。

中国现代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现代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现代十大书法家排名中国现代十大书法家排名1、范曾著名学者、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

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

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

2、沈鹏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及诗词作家,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代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荣誉主席及艺术品中国荣誉艺术顾问。

书法精行草,兼长隶、楷等多种书体。

其行草书和隶书“刚柔相济,摇曳多姿”,以气势恢宏、点划精到、格调高逸、韵味深长而富有现代感,成为当今书坛最具代表性的书风典型。

3、欧阳中石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

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观其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4、张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全国政协的常委,国务院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草为最著。

篆书得力于杨沂孙,行书出自“二王”,草书追张旭、怀素神韵,楷书以《张猛龙碑》为宗。

后潜心研究汉代简书,以行草飞动圆劲的笔触,写庄重醇厚之体,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草隶,为书界所公认。

5、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书画艺术产业联盟主席。

兼任多所大学国学及管理学教授,国学文章及书法作品每年被数百家国内外媒体报刊杂志登载。

书法以其深厚的国学底蕴,自成一家,书法作品品位超凡脱俗;笔法天真自然、骄快飞扬;意境清雅和畅、禅定写心;神韵筋脉相连、古朴飘逸,深受国内外政要,商界精英和大众群体喜爱。

同古堂也谈谈“20世纪十大书法家”,第一名众望所归

同古堂也谈谈“20世纪十大书法家”,第一名众望所归

同古堂也谈谈“20世纪十大书法家”,第一名众望所归书法为古老中国国粹之一,从殷商甲骨文、周朝钟鼎金文到秦时篆书及石鼓文,而后东晋至唐之行书、楷书、草书等,竞成风流,繁荣至今。

纵览各国文化史,中国的书法艺术数千年来都独树一帜,无论其理论体系、线条、结体、章法等,都与文化传承及审美演变都息息相关,引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士子醉心于此。

各时期,擅于书道者灿烂星河,如颜真卿、米芾、祝允明、虞世南、禇遂良、吴昌硕、齐白石等,或作蝇头细楷,或笔走龙蛇,或蚕头雁尾,或铁书银钩,群鸿戏海,可谓各尽其态,又自然洒脱,倍受推崇。

笔者考究,先秦前即有甲骨文及金文,而后秦始皇开始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正脉,书学渐始。

此后,秦篆又演变为隶书,再由繁至简,行书、楷书、草书等,日趋成熟。

尤其魏晋时期,王羲之广采众长,自成一家,其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时,柳公权、欧阳询等,又继先贤风流,独树一帜,为后世楷模。

事实上,当时“碑帖之学”已经颇是兴起,碑学自不必多言,而帖学亦有之,如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所言:“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已使用枣木刻制字帖矣。

此后,宋拓《淳化》、《大观》,影响深远。

及至乾嘉时期,金石学与经学考证蔚为风尚,钟鼎金文、汉魏碑文再度引起书家重视。

如阮元、包世臣等。

而后赵之谦“弃颜入魏”成就甚大,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长编巨制提出魏碑“十美”之说,也是书家云集。

只是,碑书雄强,而帖学秀美,二者各有千秋,从来不是对立之美,20世纪时各种书学思想交集,碑帖融合,冶于一炉,为人所重。

相较于绘画,书法更为精深,其简练线条所呈现之迥异形态或风格,更是曲高和寡,行书者惟对书体、技法等了然于胸,且以数十年之功才能泼墨挥就,笔墨纵横。

《中国书法》杂志曾评选“中国20世纪十大书法家”,名列其中者,俱是耳熟能详人物。

由此也可窥见近代书法,碑帖分野之一二。

十位书家分别为: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
由《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评选活动,经过专家及群众的投票评选,于年初揭晓。

以得票多少名次排序为: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和李叔同。

对于收藏者、投资者来言,这个评选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便于收藏者去制定收藏目标。

书画收藏,当然应以艺术品质为第一要素。

由于个人的偏好和艺术审美观及鉴赏力的不同,往往会对古今书画名家作品产生截然不同的取舍态度。

有时恰恰是收藏了当时不被市场看好,而在若干年后却备受青睐的作品。

这就要看收藏者的鉴赏水平以及是否有战略性的眼光了。

比如有近代“草圣”之雅称的林散之,其作品在50年前并未被国内的书画界看好,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书艺境界,如果哪位仁兄在那时收藏了林散之的手稿原作,想必今天是个受益者,因为这些宝贝已增值了数倍。

林散之书艺的被发现,缘于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

那是1978年,林散之的一幅大草震惊了所有的评委,包括郭沫若等人在内,都对他的笔走龙蛇之大气、线条使用之精佩服之至。

后来由于日本书法界的崇拜,林散之在国内迅速走红。

那时他已经年近60岁了。

细看这份出自中国书法界最权威机构的报告名单,不难看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纯以书艺服人。

光从纯粹的书法艺术来论,前几位名家的书艺光芒确实是最有亮点的,也是他人无可替代的。

尤其是康有为和于右任两位大家的入围,更令人信服,他们才是真正的书法家和大师而非一般的写字匠。

相对于齐白石、沙孟海和沈尹默等名家来说,这两位书坛高手的知名度似乎要低些,这与以往的宣传力度、时代差异是分不开的。

但两位大家的艺术造就一旦被今人所识,作品在拍场上就不会是今天的价格了。

于右任留给世人的作品,以行草对联形式居多,作品沉稳拙重,弥漫着大气神韵。

其书艺的精神与人格的方正是极其吻合的。

人们认识康有为,大多是基于中国历史上的“戊戌变法”。

熟识中国书法的人都知,事实上康有为为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流传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绝不会比他在历史上的政治作为逊色。

康有为书法深受魏碑的影响,却又事于变化。

常常是起笔无尖锋,收笔无缺锋,也无挫锋;折笔处方圆并作,运笔时迅起急收,妙入毫端,其腕下的功夫之精深,足以令人折服。

可以说,十大杰出书法家中前4位的艺术韵味是,吴昌硕的大气雄强、林散之的干枯空灵和康有为的意境宏阔及于右任的苍劲老辣。

二是谢无量和齐白石的入围,显示了艺术和传播的效果。

前者是10位大家中名声最不响亮的,但恰是他广博深邃的学识修养和看似散淡又漫不经意的书法艺术,博得了人们的厚爱。

有些艺术品在开始看时,常常有不怎么样、不让人心动的感觉,但时间一长,就会越看越有滋味。

谢无量的书法就是这样。

他的字体结构新颖别致,寓巧于拙,疏朗而不松弛,实则是成竹在胸,自有法度。

以笔者对他的书艺理解,他的作品之所以能不落窠臼,一方面是他对书法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得力于他那广博深邃的学识修养。

因此,他的书法笔姿凝炼遒劲,柔中见刚,不为固定形式所限,也毫无矫柔造作之状,而是耐人寻味。

齐白石的书法能入围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行列,多少是沾了他画名的光。

比起他卓有成就的水墨画来,他的书艺似乎是不值多谈,倘若那些诗句不是配地其精妙的图画旁,谁还会去眯起细眼仔细品评呢?从纯收藏的角度来说,恐怕是10幅齐字民抵不上1幅齐画的经济价值。

毕竟,经济价值的背后,有艺术含金量支撑着。

三是沈尹默和李叔同的入围,颇有戏剧性。

沈氏书艺在海上艺坛间被认为是近代的开拓者,也确实影响了从事书法艺术的几代人。

然而在我国的北方和中原地区,又常常被认为是阻碍了现代海上书法的发展和前进的祸端。

如果从收藏和鉴赏的角度去看,部分地吸收和收藏一些沈氏的作品不乏是一种高明之举。

但如果将其视为艺术典范,则往往成了收藏者前进的绊脚石。

李叔同的书艺自然与众不同,出家人自有的超脱和清雅,不存一丝人间之浮躁,
细笔慢功写来,真让品赏者在大伏暑天见之也会立刻清凉起来。

曾在现代著名艺术大师丰子恺的石门古镇故居里,看到过李叔同的一副对联精品,甚为崇拜。

书写的对联为“欲为诸法本,心如工画师”。

一样粗的线条,略为呈长方形的结构,用笔没有丝毫的牵带,随意而出,禅劲十足,要想学之,真是难而不易。

曾有人试图诠释李氏的书艺,去模仿其书法作品,但给人的感觉总是不伦不类。

没有其境其艺和修炼,哪有摹仿即成书作之理?
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的评选,对收藏界肯定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这十大杰出书法家中,吴昌硕、林散之、沙孟海的字,其身价早已被抬到“高处不用胜寒”的境地了,每幅作品往往都需两三万元(约6平尺)才能拍得;而康有为和于右任的作品,近几年在拍场上也有上升之势,随着人们对他们进一步的认可,他们的身价将会再升。

相比之下只有谢无量的作品还能做些运作,如果走在他人的醒悟之前,肯定会有不小的空间来盘旋的。

(施平)
1999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机关刊物《中国书法》杂志社与《书法导报》联合社会各界,评出了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

(以下名字按评选得票数排列)
吴昌硕(1884-1927)浙江安吉人,名俊、俊卿,原字仓石,中年后更字昌硕,七十岁后以字行,别号老缶。

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文为绝,其石鼓文融合篆刻用笔,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极富金石气息。

其行书融进了清代大家王铎的风格。

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林散之(1898-1989)祖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江浦,原名以霖,号散之。

曾任中国书协名誉理事、江苏书协名誉主席。

早年学工笔人物画、书法,30岁前其书法得力于唐;后师从黄宾虹。

先生尤擅草书。

他以王羲之为宗,怀素为体,自成园转深雅、苍劲连绵的风格,擅山水画,工诗文。

著有《江上诗存》、《林散之书法选集》。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其书法尊崇帖法,富有创见。

其著作《广艺舟双楫》对后世书坛影响很大,另外还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南海先生诗集》等。

于右任(1878-1964)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右任,别署刘学裕,号古愚,笔名神州旧主、太平老人。

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

其书法特点是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可谓融碑帖于一炉。

于先生尤擅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

曾创作《标准草书》,擅诗文著作有《右任诗存》、《右任文存》、《于右任书法》等。

沈尹默(1883-1971)浙江湖州人。

原名君默,字中,号秋明、瓠瓜。

早年留学日本。

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期间曾任《新青年》编委,建国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其书法以楷书、行书见长,其书作于清俊圆润中,呈劲健透逸之姿。

著有《历代名家学术经验辑要释疑》、《书法沧丛》、《二五书法管窥》、《沈尹默书法集》、《秋明室杂诗》。

沙孟海(1900-1992)浙江鄞县人,原名文若,号石荒、兰沙。

少承碑学流风,得吴昌硕指授。

曾作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协副主席、浙江省书协主席、西冷印社社长。

著有《沙孟海论书从稿》、《沙孟海书法集》、《沙孟海翰墨生涯》等。

毛泽东(1893-1976)湖南省湘潭韶山冲人,字润之。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其政务之余喜爱诗词,书法擅狂草,用笔恣意、气势磅礴,章法洁构变化万千,著有《毛泽东选集》五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集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等。

谢无量(1884-1964),四川乐至人。

原名蒙,字大澄,后易名沈,号无量,别署啬庵。

幼承庭训,习古文辞、诗赋。

民国初期历任孙中山大本营秘书、参议,黄博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

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其碑帖兼融、甭散稚拙,雄浑俊逸。

著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诗经研究》、《佛学大纲》、《楚辞新论》、《谢无量书法》等。

齐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

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白石山人、寄萍老人等。

精诗文、绘画、篆刻、书法。

其书法功力深厚、苍劲豪迈。

建国后,历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出版有《齐白石作品集、《齐白石画集》、《白石诗草》等。

李叔同(1880-1942),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名文涛,字叔同、息霜、释名演音,法号弘一。

曾任《太平洋日报》文艺主编、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员,1918年出家,后为佛教健宗高僧。

著有《李庐诗钟》、《护生画集》、《寒茄集》、《南山律宗传承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