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古代十大书法家都有谁著名书法家生平简介

古代十大书法家都有谁著名书法家生平简介练习书法可以磨练一个人的心性,同时还可以增加人的底蕴。
下面介绍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仅供参考。
1、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为南迁琅琊王氏贵胄,后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师承卫夫人、钟繇。
著有《兰亭集序》。
其书法尺牍散见于唐临诸法帖、十七帖、日本的丧乱、孔侍中等名品。
其子王献之亦为书法家。
2、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唐代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欧阳询书法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3、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开元间中进士。
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
他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行书遒劲舒和,神彩飞动。
他的书法,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
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
”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十大书法家

十大书法家简介1、董其昌(1555—1636)是明代著名书画家。
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
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自幼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
官至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他提倡用摹古代替创作,又以禅宗的南北派比附绘画,称"南北宗"。
他的书法广泛临学古人,融会变化,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
康熙、乾隆都以董书为宗法。
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同时他又善于鉴赏,在明末和清代名声极大。
其传世作品有:《宋词卷》、《书杜律》、《大唐中兴颂》等。
著书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等。
2、何绍基(1799—1873)是清代书法家、诗人。
字子贞,号东洲居士。
道州(今湖南省道县)人。
官编修、四川学政。
通经史、小学、金石。
书法擅真、草、隶、篆,由颜真卿入手,后转师秦汉、魏晋、南北朝,其书注重碑学,笔意纵逸超迈,融厚有味。
继邓石如后,极力推崇碑学,主张"书家须自立门户"。
何绍基书法,早年秀润畅达;中年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融厚有味;晚年人书俱老,已臻炉火纯青阶段,是清末碑学大家。
其传世墨迹甚多。
著《东洲草堂诗钞?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
3、柳公权(778—865) 是唐代最后一位大书法家。
字诚悬,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一个官宦之家。
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
其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学颜真卿书,溶汇自己新意,然后自成一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
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
传世碑刻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冯宿碑》等。
其中《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
另有墨迹《蒙诏帖》、《送梨帖跋》。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书法艺术的卓越传承者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书法艺术的卓越传承者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也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书法家,他们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卓越传承者。
一、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羲之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天才”,他的作品以雄浑秀丽、气势磅礴而闻名。
王羲之的书法风格独特,兼收并蓄了中国古代书法的精髓,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典范。
二、颜真卿(709年-784年)颜真卿是唐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以“颜体”书法著称。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线条流畅、端庄大气,充满力量感和韵律美,他的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三、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是唐代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他以楷书为主要流派。
柳公权的楷书书风简练、秀丽,给人以舒适自然的感觉。
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四、米芾(1051年-1107年)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人,他以草书著称。
米芾的草书富有个人特色,线条纵横交错,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草书给人以奔放豪迈、自由奔放的感觉,成为后世草书的楷模。
五、赵孟頫(1254年-1322年)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擅长行、草两种字体。
赵孟頫的行书作品书风豪放、秀丽,草书作品则充满激情和张力。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审美价值,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
六、文征明(1470年-1559年)文征明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以隶书著称。
他的隶书作品刚劲有力、端庄典雅,给人以肃穆的感觉。
文征明的作品被后人称为“金石之宗”。
七、唐寅(1470年-1524年)唐寅是明代著名的文人书法家,他以行书和草书为主要流派。
唐寅的行书力度雄浑、笔势遒劲,草书则潇洒豪放。
他的作品充满个人风格,受到后世书法家的广泛影响。
八、文徵明(1590年-1645年)文徵明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年的书法家,他以“文体”书法著称。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

关于中国著名十大书法家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瞩目和推崇。
众多书法家们用他们的毛笔挥洒出了一幅幅独具魅力的艺术画卷。
在中国书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而被后人所铭记。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中国著名的十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一、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风格独特,博采众长。
代表作品有《兰亭序》、《麟德碑》等。
二、颜真卿颜真卿以其豪放奔放、激励人心的字体风格而闻名。
他的作品兼具刚劲有力的笔墨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代表作品有《魏碑》、《愿作鸳鸯不羡仙》等。
三、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继承了颜真卿的风格,兼具力度与婉约之美,给人以深远的艺术印象。
代表作品有《祭侄文稿》、《赞皇田家洞窟记》等。
四、米芾米芾是宋代书法家,他的作品激情四溢,每一笔皆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个人风格。
代表作品有《黄庭经卷》、《题红楼梦》等。
五、董其昌董其昌是明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工整、刚劲有力而著称。
他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画家和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黄庭经》、《书紧邻停》等。
六、黄庭坚黄庭坚是宋代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样化,既有隶书、楷书,也有草书、行书等。
他的笔墨简练、洒脱自然,独树一帜。
代表作品有《自书碑铭》、《春居正字帖》等。
七、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书法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古朴、庄重的美感。
他的字体优雅,笔墨细腻,给人以深沉的艺术享受。
代表作品有《赞皇田家洞窟记》、《秋雨诗》等。
八、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融汇了前人的艺术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代表作品有《自书宋词》、《爱莲说》等。
九、杨凝式杨凝式是南唐时期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秀丽、清逸而著称。
他的字体柔美、挺拔,给人以宁静祥和的艺术感受。
代表作品有《河岳英灵集石刻》、《白云堂帖》。
十、石鼓文石鼓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法作品之一,它以其简练、规范的字体和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引人注目。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东临沂)⼈,官⾄右将军,有“书1.王羲之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七帖》《丧乱帖》等,“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唐代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代表作《仲尼梦奠帖》2.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梦奠帖》等,“楷书之极则”。
张旭(675年—750年),字伯⾼,⼀字季明,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
世称张颠,与怀3.张旭素并称“颠张醉素”,“饮中⼋仙”之⼀,张旭草书与李⽩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代表作《肚痛帖》《古诗四帖》《⼼经》等。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官⾄吏部尚书、太⼦太4.颜真卿师,封鲁郡公。
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代表作《祭侄⽂稿》《劝学诗》《颜勤礼碑》等。
5.怀素怀素(737年-799年),字藏真,唐代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代表作《⾃叙帖》《苦笋帖》《圣母帖》等。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官⾄太⼦少师,河东6.柳公权郡公,代表作《⾦刚经碑》《⽞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苏轼(1037年-1101年),字⼦瞻,⼜字和仲,号东坡居⼠,北宋眉州眉⼭(今四川眉⼭)7.苏轼⼈,“唐宋⼋⼤家”之⼀,死后追赠太师,谥“ ⽂忠”,代表作《东坡七集》《前⾚壁赋》《后⾚壁赋》等。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道⼈,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8.黄庭坚⽔县)⼈。
死后赠直龙图阁,谥“⽂节”,代表作《⼭⾕词》《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等。
9.⽶芾(fú )(1051年-1107年),字元章,北宋湖北襄阳⼈,创⽴了“⽶点⼭⽔”,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代表作《多景楼诗》《虹县诗》《蜀素帖》等。
10.赵孟頫(fǔ)(1254年-1322年),字⼦昂,号松雪道⼈,宋末元初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代表作《洛神赋》《重江叠嶂图》《秋郊饮马》等。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1. 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和草书为主,具有流畅的笔画和优美的布局,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
2. 赵孟頫赵孟頫(1254年-1322年),元代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楷书和行书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笔画流畅而有力,被后世称为“赵体”。
3. 柳公权柳公权(778年-865年),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和隶书,并对楷书有重要影响。
他的作品格调高雅,构图精致,被后世称为“柳体”。
4. 王献之王献之(344年-386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侄子。
他的草书和隶书都非常出色,笔画流畅而有力。
他的书法受到后世的广泛推崇。
5. 颜真卿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其作品以气韵雄浑、笔力遒劲著称。
他的楷书尤为出色,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
6. 文征明文征明(1470年-1559年),明代书法家,擅长行书和草书,尤其善于运用笔墨进行变化,创作了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品。
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7. 张旭张旭(656年-713年),唐代书法家,他的草书以及行书都具有狂草的风格,笔力奔放,给人以极具冲击力的感觉。
他的书法风格开创了后世草书的发展方向。
8. 欧阳询欧阳询(557年-641年),唐代书法家,被誉为“书法鼻祖”。
他的楷书以及行书都非常出色,线条流畅、笔画随心所欲。
他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袁燮袁燮(17世纪),清代书法家,擅长行书和楷书,被誉为“后四家”之一。
他的作品笔力雄浑,构图严谨,给人以力量和美感的双重享受。
10. 黄庭坚黄庭坚(1045年-1105年),北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楷书和行书都非常出色,尤其以草书而闻名。
他的作品潇洒俊逸,给人以奔放的感觉。
附件:无(本文不涉及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著作权: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法律保护权。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_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作品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1,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东晋人,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生长于江苏无锡,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后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其书法师承卫夫人、钟繇。
王羲之无真迹传世。
著名的《兰亭集序》等帖,皆为后人临摹。
他在我国书法发展史上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被尊为书圣。
《兰亭序》被喻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变化多端令历代书家都自叹不如,其他作品如《十七帖》、《乐毅论》、《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等,影响深远。
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连唐朝的太宗皇帝也命人从民间大量收集他的字来集成《圣教序》。
此外,王羲之另一个功劳就是书体变法,将带隶味的行书改良为真行草体,如果说汉朝的刘德升创造了行书,那么东晋的王羲之就是将行书完善并发扬光大,故而难得,当推为第一。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2,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生于京兆(今西安)。
在安史之乱中,因在平原郡守任上毅然起义抗贼立下汗马功劳而受朝廷重用,历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要职,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
德宗时,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趁机借李希烈之手杀害他,派颜真卿前往劝谕。
因以社稷为重,颜真卿亲赴敌营,晓以大义,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成为中国文人书法的重要里程碑。
他转益多师,一变成法,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
传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唐朝大书法家,以其丰腴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名世,对后世影响巨大。
楷书代表作有《多宝塔》、《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一改王羲之以来的秀美之风及初唐瘦硬的书法标准,转为阳刚之美,可谓楷书艺术的巅峰。
另外,他在行书领域上也有很高深的造诣,《祭侄稿》被喻为天下第二行书。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3,王献之王献之(344年-386年),王羲之的第七子,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
中国书法家名单

中国书法家名单中国书法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拥有众多杰出的书法家。
他们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书法界的知名书法家名单,带您一窥他们的才华和成就。
1. 王羲之(321-379年)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他被尊为“书圣”。
他的作品充满了个人气质和独特的表现力,深受后世书法家的推崇和学习。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兰亭集序》和《九成宫醴泉铭》,都被誉为中国书法的经典之作。
2. 颜真卿(709-785年)颜真卿是唐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作品以雄健有力的笔触著称。
他深受唐代皇帝的青睐,曾多次担任宫廷书法家。
他的《颜勤礼碑》和《祭侄文稿》等作品成为了后世的楷书典范,并对后世书法家有着广泛的影响。
3. 柳公权(778-865年)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中最有才华的之一,他的书法以洒脱、豪放的风格著称。
他的作品在构图、笔画运用和章法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柳公权行书帖》和《欧阳询帖》。
4. 赵孟(1254-1322年)赵孟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书法以秀丽、俊逸的风格而备受推崇。
他的作品中注重点画结合,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力。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香积寺碑》和《勉齐亭后碑》等。
5. 文征明(1470-1524年)文征明是明代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以工整、秀丽的风格而著称。
他致力于恢复汉魏六朝书法的风格,注重笔画的韵律和行笔的力度。
他的代表作品有《凤求凰》和《自题款识》等。
6. 王阳明(1472-1529年)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将领。
他的书法追求意境和心境的表达,在艺术中注入了个人的思想和哲学观。
他的作品以简约、纯粹的风格而闻名,深受后世书法家的借鉴与学习。
7. 东巴(17世纪)东巴是藏族书法家,他所创作的东巴经文书法被誉为“世界活字印刷的活化石”。
东巴经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巴书法独特地结合了音韵学和图象学,形成了独特的书写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1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2 颜真卿颜真卿(709-785年),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
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
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3 柳公权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
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
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并与赵孟頫、颜真卿、欧阳询合称“四大书法家”。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柳公权,陕西耀县人。
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直至进入印刷体时代。
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甚至国外。
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禁中,仕途通达。
文宗皇帝称他的字是“钟王复生,无以复加焉”:穆宗帝问他怎样用笔最佳,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这句名言被后世传为“笔谏”佳话。
“柳体”与“颜体”齐名,并称“颜筋柳骨”。
----------------------------------------------4 黄庭坚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后擢起居舍人。
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旋迁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黔州等地。
徽宗初,羁管宜州卒。
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
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
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
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
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
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
”(见《诗人玉屑》)另有不少俚词,不免亵诨。
有《山谷词》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
书论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
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
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
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
----------------------------------------------5 怀素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
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
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
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
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
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
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
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文暇,颇喜笔翰。
”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
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
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
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
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
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
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6 苏轼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
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
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枯木怪石。
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
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
如重视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
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
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等。
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竹石图》;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也是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
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7 文征明文征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
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
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
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
四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
他通晓各科绘画之艺,擅长各种细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笔能力极佳,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
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8 褚遂良褚遂良(596~659),字登善。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博涉经史,工于隶楷。
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叹息:“虞世南没后,无人可与论书者矣!”魏征就推荐褚遂良,并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太宗宝爱王羲之书法,以金帛悬赏征购。
一时天下王书争送至京,难辨真伪。
惟遂良能品评鉴别,并编目藏入内府。
其书法继承王羲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通,见重于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
传世墨迹有《倪宽赞》、《阴符经》,碑刻有《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碑》、《房玄龄碑》等。
----------------------------------------------9 欧阳询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据说有一次欧阳询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李靖所写的石碑。
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10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华亭派”的主要代表。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
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
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
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