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与尿素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腐植酸提高肥效的原理

腐植酸提高肥效的原理

腐植酸提高肥效的原理
腐植酸是土壤有机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肥效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肥料养分的释放:腐植酸具有良好的螯合能力,可以与肥料中的阳离子(如钙、镁、锌等)结合形成螯合物,从而减少肥料养分的流失和淋溶,并延缓养分的释放速度,使养分能够逐渐供应给植物,提高养分利用率。

2. 改善土壤结构:腐植酸能够与土壤中的粘土颗粒结合形成胶体,增加土壤团粒结构的稳定性,改善土壤的保水能力、通气性和保肥能力,从而为植物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

3. 促进微生物活动:腐植酸是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它能够促进土壤中益生菌的生长和繁殖,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呼吸作用,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从而增强土壤肥力。

4. 调节土壤pH值:腐植酸可以起到酸性调节剂的作用,能够缓冲土壤的酸碱度,调节土壤pH值,使其适宜于各种植物的生长。

总的来说,腐植酸能够通过促进肥料养分的释放、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和调节土壤pH值等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腐植酸尿素的作用和效果

腐植酸尿素的作用和效果

腐植酸尿素的作用和效果腐植酸尿素是一种络合物。

腐植酸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可以抑制尿酶的活动,减缓尿素分解,减少挥发,并且逐渐释放氮素,使肥效延长。

下面为大家介绍腐植酸尿素的作用和效果。

腐植酸的生物活性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体内氮素代谢,促进氮的吸收,提高肥效利用率。

经试验、分析、腐植酸尿素的利用率达到85%-95%。

而普通尿素(N≥46.4%)是酰铵态氮肥,所含氮素需经尿素细菌分泌的尿酶分解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率一般为30%-40%,肥效利用率低、挥发快、污染环境,板结土壤等弊端。

腐植酸尿素的成份对比腐植酸尿素主要有效成份:氮、有机质、腐植酸、中量元素:钙、镁、硫等,微量元素:锌、锰、硼、铁、铜、钼等。

而普通尿素主要成份:氮。

腐植酸尿素对土壤作用的对比腐植酸尿素: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交换容量,调节土壤PH值,使土壤疏松,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植物根系发育,使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

具有显著的改良熟化土壤的优点,使板结的土壤得到疏松,改善生态环境,并且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土壤酶的活性。

从而促进土壤有机无机的转化速度。

促进营养元素的循环以及植物生命活动中酶的形成。

同时对真菌有抑制作用,并能使土壤表层盐分逐渐减少。

普通尿素在土壤中只有氮素,成份单一,污染水源,使土地板结严重,从而降低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腐植酸尿素对农作物的效果对比腐植酸尿素中的腐植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是一种螯合物,第一:易被植物吸收的腐植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有利于植物根部吸收或叶面吸收。

促进将吸收的微量元素从根部向地上转移,从部分叶片向其它叶片扩散,从而达到促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植物抗病能力,改善品质,产量增加15-25%。

第二: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其原理是:腐植酸尿素中有减少植物叶片气孔开张度,从而养活叶面蒸腾,降低耗水量,使植物体内水分状况得到改善,保证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

腐植酸包裹型长效尿素肥效机理初步研究

腐植酸包裹型长效尿素肥效机理初步研究

等 特 点 , 文 对 这 些 特 点 的 形 成 原 因 作 了 一 些 放 4 g土 , 1 本 0 与 g尿 素 、 . 5 1 2 g腐 植 酸 包 裹 型 尿
初步研 究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UHA 氮 素 利 用 率 试 验 . 试 验 设 计 : 1 无 氮 ( K) ( ) 素 ( ; () P ;2 尿 U) 素 、. 5 0 2 g腐 植 酸 混 匀 后 , 覆 盖 5 再 g土 , 适 量 加 水 , 用 自然 培 养 和 恒 温 培 养 , 重 复 3次 , 采 各 测

U H A
( n)
(s h 率 ( ) k/m )
l0 4 l .
8 4 8.
提 高 百 分 点 ( )
2 50
40 2
式 中 : 一 施 氮 区 收 获 量 ; 一 无 氮 区 收 N N。 获量 ; 一施氮量 。 N. 1 2 UHA 氮 素 利 用 率 提 高 机 理 试 验 . 试 验 设 计 : 1 无 氮 } 2 尿 素 ; 3 腐 植 酸 包 () () () 裹 型 尿 素 } 4 腐 植 酸 。 料一 次 性 全 层 基 施 , () 肥 以

72

74 .
7 .4
2. 88
5l '8 2 3 7
2 3O
U} U
平 均
2 4
UHA
2 2 UHA 氮 素 利 用 率 提 高 原 因 .
3 — 4 —
维普资讯
土壤 肥料
20 () 0 2 1
水 稻 盆裁 和 无植 被培 养 试验 结 果表 明 , 移 栽 后 无 N 区 ( K 区 ) 稻 吸 氮 曲 线 为 双 峰 曲 P 水 线 , 一 个 吸 氮 高 峰 在 水 稻 分 蘖 始 盛 期 , 二 个 第 第 吸 氮 高 峰 在 拔 节 幼 穗 分 化 期 ( 1 ; 栽 后 无 图 )移 N 区 水 稻 干 物 质 下 降 ( 移 栽 时 比 为 负 数 ) 随 与 , 后 干 物 质 日增 量 逐 渐 增 加 , 峰 值 为 幼 穗 分 化 其 期 , 后 干 物 质 日增 量 逐 渐 下 降 ( 2 。 无 植 以 图 )

腐植酸对尿素的增效及应用

腐植酸对尿素的增效及应用

腐植酸对尿素的增效及应用作者:黄晓婷张星郎朗李任丰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31期氮肥是农作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一种肥料,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尿素是最主要的氮肥种类,而且全世界每年尿素的消耗量约占氮肥总消耗量的一半,但是其利用率却只达到了28%-41%,资源处于严重浪费的状态,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尿素流失的途径较多,如挥发、与土壤发生水解反应等,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尿素的研究工作,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由于腐殖酸是尿素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其是各种动物残体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反应后生成的一种化学物质,具有良好的物理以及化学性能,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刺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并且还能和土壤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氮、磷、钾等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

除此之外,将腐殖酸与尿素结合起来使用,不仅能够降低尿素分解的速度,延长其作用时间,同时还能够提升尿素的利用率,通常肥效可以增加约6.9%~11.9%,而农作物增产高达10%~30%。

因此,本文对腐殖酸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分析腐殖酸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意在推动我国农业产品的研究工作。

1、腐植酸与尿素的反应机理腐植酸与尿素的反应主要发生在腐植酸分子中的羧基上。

梁宗存等人认为腐植酸是一种天然大分子芳香族羟基羧基的混合物,尿素是含氮的弱碱类物质,二者可能通过腐植酸的羧基和酚羟基与尿素作用生成腐植酸-脲络合物,随后,其又通过用化学法和波谱法表征了腐植酸、尿素和水按照3:7:15比例混合所制备的腐植酸-尿素和尿素-腐植酸的复合物,发现,腐植酸的各活性含氧官能团均能与尿素发生反应,并形成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化学键,其中以羧基对反应深度影响最大。

其中,腐植酸的羧基和酚羟基均能够与尿素反应形成氢键和域络合配位键,同时,形成一定量的COO-NH4+离子键,但羧基的离子化倾向远强于酚羟基;腐植酸的羰/羧基与尿素的-NH2基发生作用,形成>C=N键;腐植酸的醌基则以自由基断片形式与尿素反应,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

腐植酸的作用机理

腐植酸的作用机理

NCaI加人到FA溶液中,一部分钠离子会一与黄腐酸根负离子形成离子键,(腐植酸钠的离解度在0.48至0.83之间),达到黄腐酸钠的离解平衡,从而使FA表现出对钠离子的吸纳能力,未被吸纳的钠离子Na+与氯离子Cl-会强烈地水化,这部分Na+与Cl-的水化,会对已经水化了的黄腐酸负离子和黄腐酸钠分子起到去水化作用。

NaCI加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去水化作用会增大到使溶液絮凝。

FA溶液浓度增大,溶液对Na`的吸纳作用增大,使起去水化作用的Na+减少,需人更多的N 成l起去水化作用,从而使絮凝值增大,所以絮凝值随FA溶液浓度增大而单调增大。

BaCl2加人到FA溶液中,情况就大不一样:钡离子Ba与黄腐酸负离子会立即形成稳定的难溶盐黄腐酸钡,FA负离子的负性基团完全被Ba+2饱和前,溶液也表现出对Ba+2的吸纳作用,饱和后得疏水胶核川黄腐酸钡,剩余的游离钡离子Ba+2`与氯离子Cl-通过破坏该疏水胶核外的双电层而使溶液絮凝。

FA溶液浓度增大,溶液吸纳Ba+2的能力也增大,使絮凝值增大。

但FA浓度太低时,虽然吸纳Ba+2十能力很小,但Ba+2浓度要很高,才能达到黄腐酸钡的溶度积,才能形成黄腐酸钡,所以浓度很低时,絮凝值也会很大。

腐植酸物质对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络合吸附能力能达到每克腐植酸产品络合吸附几百毫克金属离子利用红外光谱表征发现腐植酸物质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吸附反应的结合位点主要是羧基和酚羟基国内八种(1)东北黑土HA2)延庆泥炭HA3)德都泥炭HA4)吐鲁番风化煤HA5)萍乡风化煤HA6)灵石风化煤HA7)灵石风化。

通过一年的玉米小区试验,更进一步地证实了煤炭腐植酸抑制剂HA4对于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变化规律,在田间条件下,仍与盆栽试验结果相符。

表明HA4抑制剂对于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有着良好的重演性及对玉米需氮规律的适应性和生产使用价值。

同时,通过对玉米植株根系活性及产量和产量结构的测定和调查,初步表明了煤炭腐植酸抑制剂HA4不但有着与参比抑制剂一对苯二酚相同的抑制土壤脲酶活性的功能,而且对根酶活性无不良影响,却对根活力的增强及根代换量的提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腐植酸涂层肥料应用探讨

腐植酸涂层肥料应用探讨

腐植酸涂层肥料是在涂层尿素、涂层缓释一次肥基础研发的突出腐植酸特色的新一代涂层肥料产品,在北京澳佳肥业有限公司完成产业化规模生产,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显著。

它以腐植酸及其有机亲水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并在不同反应节点加入适量的锌、锰、硼、铁及其他添加剂,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制成三大系列涂层包膜材料,分别涂布于氮、磷、钾三种肥料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包膜,使之成为具有“控氮、促磷、保钾”特性的单质改性肥料颗粒,再根据测土配肥需要采用掺混工艺科学组配成与作物全生育期养分需求变化相协调的环境友好、缓释高效的腐植酸缓释增效肥料。

该技术201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腐植酸涂层肥料的主要特色有:一茬作物只施一次肥施肥需要有效、均衡,平衡施肥要掌握好两个平衡,一是总量的平衡,二是动态平衡。

总量平衡就是要达到施肥总量即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合计量,与作物对肥料需求总量即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合计量的对应与平衡。

我们正在大力推广的测土配肥,“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的方法,就是解决总量平衡的问题。

动态平衡就是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对不同养分的需求平衡,也就要“啥时缺啥时补”,传统的做法就是分次施肥,在作物特定的生长发育期追施肥料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缓(控)释肥料则是以预置的养分释放模型,延迟或控制养分释放,实现肥料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需求的吻合,一次施肥满足作物全生育期的养分需求。

涂层肥料符合发展的方向世界肥料研究正向着高效化、复合(混)化、专用化、缓(控)释化方向发展,特别是缓(控)释肥料已经成为当前肥料创新的热点。

粮棉油是我们农业的基础,也是主要的施肥对象,因此适合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需肥规律又成本适宜的缓释肥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缓释肥料研发的重点。

综合起来看,就是要发展腐植酸缓释BB肥应该是当前一个阶段肥料发展的方向之一。

腐植酸涂层肥料是结合我国人多地少、复种指数高和农民对生产成本承受能力低的现实情况研发的、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用得好、用的方便”的缓释肥料。

简述腐殖酸化学研究进展

简述腐殖酸化学研究进展

简述腐殖酸化学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近几年腐殖酸化学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子量测定方法、氧化还原、光化学行为等,并指出了腐殖酸的研究热点及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腐殖酸化学研究进展引言腐植酸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褐煤、风化煤、泥炭之中,含量达30%一70%,是动植物残体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占土壤和水圈生态体系总有机质的50%~80%。

按其对不同溶剂的溶解性分成三个组分即黄腐酸、棕腐酸、黑腐酸。

它结构复杂,带有多种活性官能团,能与许多有机物、无机物发生相互作用,是影响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行为和归宿的重要因子之一[1]。

1 腐植酸研究的历史腐植酸的研究与应用,在世界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许多国家很早就开始研究与应用,并且成立了“国际腐殖质协会”“国际泥炭学会”,积极开展研讨腐植酸各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腐植酸事业起步较晚,解放前几乎是空白,1950年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所对泥炭利用开始研究。

1958年至1963年,开始出现了群众性应用推广腐植酸肥料和泥炭改良土壤的热潮[ 2 ]。

近年来,国外腐殖酸的开发利用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2006年7月30日至8月4日,国际腐殖质协会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召开了第十三次会议,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研究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同探讨并总结了近期的腐殖酸研究进展[ 3 ]。

天然腐殖酸广泛存在于土壤、河泥、海洋沉积物、褐煤和风化煤之中,。

腐殖酸广泛的用途,已应用于工业、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3-5 ],特别是眼下提倡生态农业建设、无公害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无污染环保产品等,更使腐植酸备受推崇[ 6 ]。

由于腐殖酸具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和较大的表面积,它也是一种环保型的吸附剂。

随着腐殖酸研究工作的深入和仪器设备的改进,腐殖酸类产品的使用范围将更广泛。

作为一类可以开发利用的潜在有机资源,腐殖酸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科技人员的重视,也为煤炭行业、工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7 ]。

腐植酸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研究

腐植酸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研究

腐植酸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研究作者:睢海静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23期摘要:本文主要从腐植酸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对植物生理系统的调控、对土壤肥料养分的调控以及对土壤酶与微生物群落的调控4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腐植酸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本文主要探讨了腐植酸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以期为充分利用腐植酸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腐植酸;植物生长;机理中图分类号:Q94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2013腐植酸是天然形成的一种有机高分子混合物,其成分较为复杂,由微生物细胞以及动植物残体分解转化,在自然界化学作用下累积形成。

自然界中腐植酸的来源与分布极为广泛,并在农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腐植酸可以促进植物生产和高产,改善作物品质,并能够提高氮磷钾等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降低植株发病率。

1 腐植酸对植物根系生长产生刺激,可促进养分吸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腐植酸的刺激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源动力,这一效应集中表现在根数量和长度明显增加上。

研究发现,经过腐植酸处理的番茄植株侧根数量较普通植株更多,增幅约为150%~264%,长度增幅更是高达405%~2280%。

腐植酸对植株的影响主要是与大量使用或低剂量添加的外援生长素相类似的一种刺激反应,与细胞激肽酶类等一些生物刺激素存在密切关联。

使用腐植酸后植物生物化学活性进一步提升,根系受到类似生长素刺激的影响,植物生长素以及内生细胞激肽类物质生成量增加,从而改变细胞质膜渗透性能植物蛋白合成加快,细胞生长加快,植物根系生长速度较普通植株更为显著,产量也大大增加。

腐植酸能够促进植物根系养分吸收,这通常以硝酸盐吸收为主要表现。

腐植酸不仅可促进植物根系中与硝酸盐吸收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也可改善根系内环境,加快硝酸盐吸收速度。

研究指出,腐植酸可对硝酸盐的吸收转移和同化加以调控,进而加快植物根系对硝态氮的吸收利用。

此外,腐植酸自身也是一种营养物质,同样可以为植株根系吸收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