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诗歌文体知识一览表
诗歌知识一览表

也叫托物言志,借某一具体事物自身特征来表达情感或志向。《己亥杂诗》
借古抒情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山坡羊•潼关怀古》
情景交融
即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写中。《钱塘湖春行》
象征
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予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从而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海燕》
分
类
按
音
律
分
近体诗
(格律诗)
绝句
特点
每首四句,一般双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
七言
每句七个字《秋词》《赤壁》《论诗》
五言
每句五个字《送灵澈上人》《竹里馆》《山中杂诗》
律诗
特点
每首八句,一般双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的,分四联(首、颔、颈、尾),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七言
每句七个字《钱塘湖春行》《游西山村》《无题》
表
现
手
法
修辞手法运用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比、对偶、排比、反复、互文、双关等。
虚写实
写结合
虚写
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以引起读者的想象。《沁园春•雪》《观沧海》《夜雨寄北》
实写
对眼前实景的描绘。《沁园春•雪》《观沧海》《夜雨寄北》
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钱塘湖春行》《木兰诗》
节奏
四言两个节奏单位,五言为“二一二”或“二二一”,七言在五言前加“二”即“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重音
语法重音
谓语重读,宾语重读,修饰语重读。
强调重音
感情强烈的词语重读,表对比有突出意义词语重读,与上文有照应关系的词重读,列举同类成分重读。
诗歌知识点

诗歌知识点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精心选词和独特的韵律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诗歌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在学习诗歌时,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诗歌知识点,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美丽的艺术形式。
1. 韵律和格律:诗歌中常常使用韵律和格律来增强节奏感和美感。
韵律指的是诗句中的音韵规律,可以是押韵、平韵、交韵等形式;格律则是指诗句中的音节和音调的规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2. 诗歌体裁:不同的诗歌形式有着不同的结构和特点。
常见的诗歌体裁包括古体诗、现代诗、民间诗等。
古体诗以古代的格律和韵律为基础,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现代诗则更加自由,没有固定的格式和韵律要求。
3. 修辞手法:诗歌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能够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受。
4. 主题和意象:诗歌作品往往有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并通过意象的运用来表达。
意象指的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传递抽象的思想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诗人风格: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通过研究诗人的风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的诗歌作品。
有些诗人注重音乐性和韵律感,有些诗人则更注重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
6. 诗歌的阅读方法:阅读诗歌时,可以从诗歌的整体结构、修辞手法、意象等方面入手,逐渐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同时,要注重感受诗歌给予我们的情感冲击和思考启示。
7. 传统与现代诗歌:在学习诗歌时,可以了解传统和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
传统诗歌更注重形式和格律,而现代诗歌更注重自由和个性的表达方式。
8. 诗歌赏析:通过赏析优秀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诗人和作品进行赏析,如李白的《静夜思》、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
总之,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独特的韵律和美妙的语言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歌文体知识

诗歌文体知识一、诗歌分类:1.从形式上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也称古风,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因此诗体不必讲究平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古体诗分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近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
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格律限。
2.词。
是诗的别体,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又叫诗余。
南朝萌芽,隋唐兴起,盛行宋代。
词有词牌和词题。
(1.)“词牌”。
词,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
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 59- 90字)和长调( 91字以上)三种。
词牌种类很多。
(2.)词题。
即词的标题。
标题可有可无。
但词牌必须有。
(3.)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片或上阕和下阕词在风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流派: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词风雄浑开阔奔放。
婉约派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和柳永,词风缠绵细腻,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二、作家作品1.李清照(1084-1155),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的词活泼灵动,语言清丽,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
现传《漱玉词》。
李清照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
3.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
官至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后世称“杜樊川”。
有《樊川诗集》4.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东晋文学家。
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和南朝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合称“陶谢”。
著有《陶渊明集》5.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
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诗歌常识

一、弄清诗歌常识
(一)诗
按体裁分:
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乐府诗
近体诗:绝句——五绝、七绝
律诗——五律、七律
按内容分: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讽喻诗、哲理诗、羁旅诗、咏史诗、怀古诗、咏物诗
按风格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二)词
词——别称“长短句”、“诗余”词的特点:
1、词牌;
2、分片(阕);
3、押韵有格式;
4、句式有长短;
5、用字有平仄。
词的风格:婉约、豪放
(三)曲
宫调名、曲牌名、曲名
小令
套数
(四)诗人基本情况
要记住第一流作家的字、号、主要风格。
二、看懂诗歌内容
注意诗歌标题
找出诗中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弄清它写了什么。
找出诗中反映诗人心情的词语,弄清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如果有注释,一定要看注释有什么提示,然后做一个总体思考,回答开始的问题。
三、学会鉴赏写作
(一)表现技巧的鉴赏
常用的切入角度:
情景关系、动静关系、修辞方法、虚实相生等
1、情景关系(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乐景衬哀)
2、动静关系(动静结合)
3、修辞方法(比喻、拟人、用典、对比……)
4、虚实相生
(二)语言的鉴赏
炼字、语言风格
炼字精当
字面意——句中意(翻译时突出此字意)——字的特色——(前后联系)——主旨(作者情感)
语言风格
平淡质朴、绚丽(绮丽)、委婉含蓄、豪放、诙谐等。
诗 歌文体常识

绝句 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题: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2年济宁市中考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问题: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戍边将士思乡之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戍边将士厌恶战争的怨情 凉州词 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许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何 人 不 起 故 园 情
思 乡 怀 人 类 诗 歌
(一)常见思想情感
• 3.意境优美 意境,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结合 产生的一种境界。 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 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 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使读者得到 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 4.虚实相生 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把读者带到一个 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亦真亦幻、迷离 朦胧的艺术境界中去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如下几种:
第一,长亭、劳劳亭、谢亭灞 陵亭、南浦。 第二,杨柳。“柳”者,“留” 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 南浦别 白居易 柳送别的习惯。 第三,夕阳、日暮。许多诗人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 第四,酒。古人离别多设宴饯 行。 第五,秋。“自古逢秋悲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诗歌文体知识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一、古代诗歌文体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按形式分为:1.古体诗 2近体诗 3词 4曲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唐以后的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格律限制)①绝句:1.五言或七言,全诗四句。
2.无须对仗。
3.押韵:五绝首句一般不入韵,七绝首句入韵较多。
4.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律诗:1.五言或七言,全诗8句;2.押韵:单句可押可不押,偶句必须押。
3.对仗(对偶句):3、4句对仗,5、6句对仗。
(上仄下平)4.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5.律诗结构第1、2句叫首联第3、4句叫颔联第5、6句叫颈联第7、8句叫尾联3.词①词的名称: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简称“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如《东坡乐府》、《白石道人歌曲》、《稼轩长短句》。
词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②词的分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③词的分类: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④词的牌与题:词牌与词的形式有关,规定词的调、字数、平仄等;词题与内容有关。
4.曲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二、古诗词朗读节奏划分古诗词一般按音节和意义划分朗读节奏:1.四言诗句一般按“22”的音节划分。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五言诗句一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
0诗词文体知识

小令(短小的曲子) 散曲 套数(散套) 杂剧 传奇
曲:又称“词余” (元)
剧曲
现( “ 代 五 新诗(即新体诗) 四 诗” 歌 创 用白话写诗,继承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不断
始 )
接受外来影响。
诗歌知识: 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
押韵:诗歌词赋某些句子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 使音调和谐优美。
古体诗
五言古诗:成书于汉代(《羌村》)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中 国 古 典 诗 词
诗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 行”、“引”、“曲”、“吟”等名称。 (《茅屋》)五言绝句
近体诗 (唐代)
绝句
律诗
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排律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宋)
诗词文体知识
诗歌
定义: 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 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 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分类: 直接抒情 按内容有无较完 抒情诗 借景抒情 整的故事和人物分 叙事诗 诗歌 格律诗 按形式分 自由诗 散文诗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
古体诗
律诗的结构:律诗共八句,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 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词牌(词调的名称,形式) 标题(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结构 小序(可有可无,交待词的写作背景) 上阕(写景) 下阕(抒情)
豪放派与婉约派:这是宋代词坛上两大流 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 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 量,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婉约派语 言清丽,含蓄,词内容中抒写的感情婉转 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 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隘,往往 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的,代 表词人:柳永,秦观,李清照。
诗歌的主要文体

诗歌的主要文体
诗歌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文体,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诗歌文体:
1. 古诗:古诗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一种诗歌文体,起源于先秦时期。
其特点是用五言或七言的句子,以表现情感或描写自然景色为主。
2. 现代诗:现代诗是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的一种诗歌文体,与传统的古诗有很大的区别。
现代诗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常常运用自由诗和象征手法。
3. 讽刺诗:讽刺诗是一种以嘲讽和批评为主的诗歌文体,常常用幽默的方式表现社会现象和人物性格。
4. 抒情诗:抒情诗是一种表达个人感情的诗歌文体,以描绘爱情、友情和家庭等感性主题为主。
5. 叙事诗:叙事诗是一种以讲述故事为主的诗歌文体,通常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不同的诗歌文体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形式,每种文体都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表达主题的方式。
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每一种诗歌文体都能够展现出诗人深沉的思考和表达。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进式
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如《谈骨气》。
总分式
先总后分
先分后总
如《哨子》
总-分-总
如《谈骨气》
方 法
例证法
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观点,如《理想的阶梯》中列举了爱迪生、鲁迅、巴尔扎克等例。
引证法
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中引用了达尔文、黑格尔、戴维、歌德等名人的话。
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确立起正确观点。
结 构
基本结构
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如《谈骨气》开篇提出论点,并作解释和分析,后用三个实例三个方面证明论点,最后提出号召。
论证结构
并列式
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纪念白求恩》
对照式
诗歌知识点一览表
诗歌与小说、戏剧、散文合称四大文学体裁
分类
以表达方式为分类标准
抒情诗――《沁园春·雪》、《有的人》、《周总理、你在哪里》
叙事诗――《木兰诗》《卖炭翁》
以诗歌体裁为分类标准
古
代
诗
歌
近体诗
绝句
特点――每首四句,一般双句押韵,有的首句入韵.
分类
五言绝句.特点,每句五字.
七言绝句.特点,每句七字.
列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
顺序
空间
空间方位、地点位置的转换顺序如东西南北中、前后左右等。如《故宫博物院》
时间
以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说明,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逻辑
1、象-本质2、特点-用途3、原因-结果4、整体-部分5、主要-次要6、概括-具体
议论文知识点一览表
特点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可兼用其它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要素
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有的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分论点均有。
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有归纳法(个别到一般)和演绎法(一般到个别)两类。
分类
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如《怀疑与学问》。
押韵
押韵:有相同或相近的韵母。有些古诗现在读来不押韵的,是因为古今语音不同。
节拍
即节奏:格律诗一般以音节为单位。五言诗为二、三顿,后“三”又可根据意义分为二、一顿或一、二顿。例“白发――三千――丈”、“润物――细――无声”;七言诗为二五顿,后“五”亦可如上分,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现代诗的节拍一般不固定)
倒叙:先写结局,再追述顺序叙述事情经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情的叙述,如《同志的信任》。
作用:对缘由做补充,对人物做介绍。
方法
叙述:对事情原委、始末作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待,基本表达方式
描写:对人、事、物、景作
具体、形象的刻画
人物描写
肖象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记叙文知识点一览表
特点
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它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时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是可以省略的。
分类
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分 类
按说明对象分
事物说明文:解释、介绍实体性事物,如《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解释、说明抽象性事物,如《死海不死》。
按写作方法分
介绍性说明文:一般是介绍实体(建筑、用品等)事物,《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描述性说明文:说明与描述结合,形象具体地说明事物,具有一定的文艺色彩,如《看云识天气》。
记述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记述,常用以说明事物的发展或生产操作过程《缩微图书》
喻证法
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用“打扫卫生”、“洗脸”来比方。
对比法
用反向事例或对比说明论点,如《理想的阶梯》中用“没有理想的人”“不爱惜时间”与“有理想的人”“珍惜一分一秒”加以对比论证。
举例子:列举实例对事物作具体的说明
分类别:按照一定标准、角度对较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再逐一说明
打比方:运用比喻方法,对事物或势力进行形象化的说明
作比较:将此事物与彼事物进行比较,说明此事物的特征,作比较有横向比较(类比对比)和纵向比较两种
作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
列数字:确数,用准确的数字资料加以说明。概数,用概数对事物作准确说明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一面》。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
顺序
顺叙:1、以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2、以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
阐释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议论,阐释抽象的事理,《沙漠进军》。
按功用范围分
一般说明文:说明一般事物或事理的说明文,如《统筹方法》
科技说明文:说明文科技产品或高新科技知识的说明文,如《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
应用说明文:以说明书、简介、规则、为主要样式的说明文,如《从宜宾到重庆》。
方 法
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
景物描写
交待环境烘托气氛 表现心理 抒发感情
细节描写
具体 生动
夹叙夹议:叙述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
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抒发、表达。直接抒情,直接抒发歌人或作者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说明文知识点一览
特点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叙述、描写、议论。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一般不表示作者的感情倾向。
律诗
特点――每首八句,两句一联,中间两句必须对仗,押韵同句。
分类
五言律诗。特点,每句五字。
七言律诗。特点,每句七字。
词
又称长短句。特点略,如《忆江南》
古诗(古体诗、古风)
字句较自由,如:《敕勒歌》、《木兰诗》、《卖碳翁》。
新诗
自由诗,如《有的人》。自由诗有的押韵(不一定一韵到底,可中途换韵。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