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第三章(精馏过程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合集下载
化工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Y1 Y2 V Y1 X2 m
例:空气与氨的混合气体,总压为101.33kPa,其中氨的分 压为1333Pa,用20℃的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要求氨的回 收率为99%,每小时的处理量为1000kg空气。物系的平衡关 系列于本例附表中,若吸收剂用量取最小用量的2倍,试
2013-7-10
求每小时送入塔内的水量。 溶液浓度(gNH3/100gH2O) 分压Pa 分析: 2 1600 2.5 2000 3 2427
X2 0
Lmin
m 0.757
V (Y1 Y2 ) 34.5(0.0133 0.000133) 0.0133 Y1 0 X2 0.757 m
25.8kmol/ h
2013-7-10
3)每小时用水量
L 2Lmin 2 25.8 51.6kmol/ h 928.8kg / h
V (Y1 Y2 ) L( X1 X 2 )
L L Y1 X 1 Y2 X 2 V V
吸收剂浓度X1的确定 吸收率 A 混合气中溶质A 被吸收的百分率 物料衡算方程
浓端
A
Y1 Y2 Y1 V X 1 X 2 Y1 A L
Y2 Y1 (1 A )
上节内容复习
NA = 单相的分吸收(传质)推动力×分传质系数 = 双相的总吸收(传质)推动力×总传质系数 与膜系数相对应的吸收速率式 吸收速率方程 与总系数对应的速率式
用一相主体与界面的浓 度差表示推动力 用一相主体的浓度与其平 衡浓度之差表示推动力
2013-7-10
1、气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N A k G ( p pi ), N A k y ( y yi ), N A kY (Y Yi )
化工基础第三章(精馏过程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2019/11/17
2019/11/17
2、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在图虚线范围(包括提馏段第m层板以下塔段及再沸器)内 作物料衡算,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可得:
总物料衡算: L’=V’+W
易挥发组分衡算: L’xm=V’ym+1+WxW
式中:
L’——提馏段中每块塔板下降的液体流量,kmol/h; V’——提馏段中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流量,kmol/h; xm——提馏段第m块塔板下降液体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ym+1——提馏段第m+1块塔板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的方程。
在进料热状态一定时,q 即为定值,则 q 线方程为一直线方 程。
q线在y-x图上是过对角线上e (xF,xF)点,以q/(q-1)为斜 率的直线。
不同进料热状态,q 值不同,其对q 线的影响也不同。
2019/11/17
1.0
0<q<1
q=1 q>1
a
y
q=0 q<0
d
e
b
0
2019/11/17
2019/11/17
(2)提馏段操作线的作法
由:
ym1
R' R' 1 xm
1 R' 1 xW
当 xm=xW 时,ym+1=xW 。
说明提馏线也有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这一点必然
落在对角线上,可从对角线上查找。
由分离要求 xW 和经确定的再沸比 R’ 可计算出截距-xW/(R’ +1)。
xD xF
0.95 0.24
据:
ym1
R' R'
1
2019/11/17
2、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在图虚线范围(包括提馏段第m层板以下塔段及再沸器)内 作物料衡算,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可得:
总物料衡算: L’=V’+W
易挥发组分衡算: L’xm=V’ym+1+WxW
式中:
L’——提馏段中每块塔板下降的液体流量,kmol/h; V’——提馏段中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流量,kmol/h; xm——提馏段第m块塔板下降液体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ym+1——提馏段第m+1块塔板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的方程。
在进料热状态一定时,q 即为定值,则 q 线方程为一直线方 程。
q线在y-x图上是过对角线上e (xF,xF)点,以q/(q-1)为斜 率的直线。
不同进料热状态,q 值不同,其对q 线的影响也不同。
2019/11/17
1.0
0<q<1
q=1 q>1
a
y
q=0 q<0
d
e
b
0
2019/11/17
2019/11/17
(2)提馏段操作线的作法
由:
ym1
R' R' 1 xm
1 R' 1 xW
当 xm=xW 时,ym+1=xW 。
说明提馏线也有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这一点必然
落在对角线上,可从对角线上查找。
由分离要求 xW 和经确定的再沸比 R’ 可计算出截距-xW/(R’ +1)。
xD xF
0.95 0.24
据:
ym1
R' R'
1
化工过程设计 第三章 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1)

各流股组份数一览表
HAC 24%
11 循环流 进料 HAC 30% H2O 69.8% H2SO4 0.2% 萃 取 塔 4
流股号 1 2 3
组份数 3 3 3 4 2 2 2 2
1
2
12
3
混合器1
4
5 6 7 8 9 10 11 12
E 7% HAC H2O H2SO4 混合器2
溶 剂 回 收 塔
7(2) E 99% H2O 1%
附加关系式数
自由度
9(4)
(2)溶剂提馏塔及整体的自由度分析
11(2) 循环流
HAC 24%
进料 HAC 30% 1(3) H2O 69.8% H2SO4 0.2% 混合器1 2(3)
萃 取 塔
3(3) 12(2) 溶 剂 回 收 塔 产品流 HAC 99% H2O 1% 产 品 精 馏 塔
独立MB方程数
已知流股变量数 已知其它关系式数 自由度 2、具体MB计算(略)
在开始下一节讲授之前,大家先考虑一个精馏塔的MB问题。 例题:有人提出了一个无反应的单精馏塔流程的方案,试做其MB计算:
100 C3 i-C4 i-C5 C5 kmol/h 0.20 0.30 0.20 0.30
2 1 精 馏 塔 3
MB与HB计算是化工工艺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计算内容。
一、化工流程(过程)中MB、HB、EB三者之间的关系 1、MB与HB之间的关系 MB有可能能单独(不依赖HB而独立)求解; HB一般不能单独求解; (间壁式换热器除外) 当MB不能独立求解时,它就必须与HB联合起来,求解CB。 2、EB与HB之间的关系 流程压力水平不高,而且压力变化也不大,系统能量只考虑其热 焓,而忽略其动能、势能等机械能,在这种情况下:
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Lmin
Y1 Y2 =V Y1 X2 m
其中:
1000 V= = 34.5kmol空气/ h 29
1.333 Y = = 0.0133 1 101.33 1.333
Y2 = (1 0.99)Y = 0.01×0.0133 = 0.000133 1
X2 = 0
∴Lmin
m = 0.757
V (Y1 Y2 ) 34.5(0.0133 0.000133) = = 0.0133 Y1 0 X2 0.757 m
对单位时间内进出吸收塔的a的物质量作衡算lxvylxvy吸收率混合气中溶质a被吸收的百分率2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式与操作线在mn截面与塔底截面之间作组分a的衡算lxvylxvy逆流吸收塔操作线方程在mn截面与塔顶截面之间作组分a的衡算lxvylxvy逆流吸收塔操作线方程表明
一、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二、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一、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1、物料衡算 、
目的 : 确定各物流之间的量的关系 以及设备中任意位置两物料 组成之间的关系。 对单位时间内进出吸收塔的A的物 质量作衡算
VY + LX2 = VY2 + LX1 1
V(Y Y2 ) = L(X1 X2 ) 1
L L Y X1 = Y2 X2 1 V V
+ A]
NOL = S NOG
(2)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吸收的操作线为直线,当平衡线也为直线时
N oG
Y1 Y 2 = Ym
1 其中:Y = Y Y2 m
Y ln 1 Y2
=
* * (Y1 Y1 ) (Y2 Y2 ) * Y1 Y1 ln * Y2 Y2
——塔顶与塔底两截面上吸收推动力的对数平均,称为对 对 数平均推动力。 数平均推动力 1 Y1 当 相应的对数平均推动力可用算术平均 < < 2 时,
化工原理-精馏过程的物料

加料板
L' IL'
(6)式变为:
FI F V IV LI L VIV LI L
V V IV FI F L LIL 将(5)式代入 F L LIV FI F L LIL FIV L LIV FI F L LIL F IV IF L LIV IL
令 q IV IF L L
V 1 qF V y L qF Lx Fx f
q 1Fy qFx Fx f
∴ y q x xf
q 1 q 1
q 1y qx x f
(13)
此式即为加料板的操作线方程,也叫q线方程,
它表示在加料板的上升蒸气组成和回流液组成之间的 关系。即y与x的关系。
6、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另一种形式
R 1
精馏段操作线。
2、q线
y q x xf q 1 q 1
若x=xf 时,
y
q
q
1
x
f
xf q 1
xf
在y-x图上,q线通过对角线上y = x = xf一点,
q
斜率为 q 1 的直线,料液的进料状况不同, q线的斜率不同。
冷料
y
饱液
气液混合
-+ +-
饱气
x
过热
xf
14、进料热状况
进料状况 q值
(3)、各组分的气化潜热接近相等。
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的作用:利用回流把上升蒸气中的重组分逐 步冷凝下来,同时把回流液中的轻组分气化,从而在 塔顶得到比较纯的轻组分。
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 可以根据物料衡算导 出。按下图圈定的范 围(n+1板以上)作
物料衡算:
V
L
D
现代化工计算单元3化工过程物料衡算教材

08:46 单元3化工过程物料衡算
返回
9
任务1 理解物料衡算基础知识
五 、 物 料 衡 算 的 一 般 步 骤 物 料 流 程 图
08:46
单元3化工过程物料衡算
返回
10
任务2 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 知识目标:掌握典型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方法。 能力目标:能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物理过程, 列出物料平衡式并解出正确答案。
08:46
单元3化工过程物料衡算
13
任务2
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
二、蒸发与结晶过程物料衡算 补例1 将水的体积流量换算为mol流量: W=0.00121000/18 =0.06666kmol/h
H2O衡算式 W=F0.015=0.06666 总物料衡算式 0.2Q+Q+W=F N2衡算式 0.79Q=F(1-0.015-x) 解上述方程组得: F =4.444 kmol/h Q =3.648 kmol/h x =0.377
返回
17
任务2
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
返回
8
任务1 理解物料衡算基础知识
五、物料衡算的一般步骤 (1)搜集原始数据; (2)由题意画出过程物料流程简图,明确已知量、待求 量; (3)明确衡算体系; (4)选择计算基准; (5)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6)列出物料衡算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
(7)校核计算结果,整理数据,如列成表格或画出物料 流程图。
输入项 组分 C5H12 1 摩尔数 72 克数 组分 CO2 5 摩尔数 输出项 mol% 10.26 克数 220
O2
N2
9.60
36.11 46.71
307.2
1101.20 1390.40
返回
9
任务1 理解物料衡算基础知识
五 、 物 料 衡 算 的 一 般 步 骤 物 料 流 程 图
08:46
单元3化工过程物料衡算
返回
10
任务2 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 知识目标:掌握典型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方法。 能力目标:能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物理过程, 列出物料平衡式并解出正确答案。
08:46
单元3化工过程物料衡算
13
任务2
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
二、蒸发与结晶过程物料衡算 补例1 将水的体积流量换算为mol流量: W=0.00121000/18 =0.06666kmol/h
H2O衡算式 W=F0.015=0.06666 总物料衡算式 0.2Q+Q+W=F N2衡算式 0.79Q=F(1-0.015-x) 解上述方程组得: F =4.444 kmol/h Q =3.648 kmol/h x =0.377
返回
17
任务2
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
返回
8
任务1 理解物料衡算基础知识
五、物料衡算的一般步骤 (1)搜集原始数据; (2)由题意画出过程物料流程简图,明确已知量、待求 量; (3)明确衡算体系; (4)选择计算基准; (5)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6)列出物料衡算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
(7)校核计算结果,整理数据,如列成表格或画出物料 流程图。
输入项 组分 C5H12 1 摩尔数 72 克数 组分 CO2 5 摩尔数 输出项 mol% 10.26 克数 220
O2
N2
9.60
36.11 46.71
307.2
1101.20 1390.40
化工原理下1-3精馏的物料衡算

补充:冷液回流时的精馏线
L内=L外+Φ V外=V-Φ L外=RD Φrm=L外Cpm(tb-tR) L外:塔外的液相回流量,kmol/h Φ:被冷凝下来的流量,kmol/h rm:回流液在泡点温度下的气化 潜热,kJ/kmol Cpm:回流液的平均比热,kJ/(kmol·K) tb:回流液的泡点温度,OC tR:冷回流液的温度,OC
y1 = xD= 0.95
解:
(3) V (质)= ( R + 1 ) D(质) = ( 2 + 1 )×50 kg / h = 150 kg / h M氯访= 119.35 kg / kmol M四氯化碳 = 153.8kg / kmol Mm= (0.95×119.35 + 0.05×153.8) kg / kmol =121.1 kg / kmol V = (150kg/h) /( 121.1kg/kmol) = 1.24 kmol / h L(质)= R﹒D = 2 ×50 kg / h = 100 kg / h L = 100 / 121.1 kmol / h = 0.826 kmol / h
V = L+D
精馏段轻组分物料衡算
V yn+1=Lxn + D xD V=L+D
2பைடு நூலகம்精馏段物料衡算及操作线方程
2
1
*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意义:
上升蒸汽组成y n+1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从任一塔板(n)向
下流的液体组成xn与相邻的下一块塔板(n+1)
L = R D V = L+ D =(R + 1)D
a
b
c
d
e
t
x(y)
L内=L外+Φ V外=V-Φ L外=RD Φrm=L外Cpm(tb-tR) L外:塔外的液相回流量,kmol/h Φ:被冷凝下来的流量,kmol/h rm:回流液在泡点温度下的气化 潜热,kJ/kmol Cpm:回流液的平均比热,kJ/(kmol·K) tb:回流液的泡点温度,OC tR:冷回流液的温度,OC
y1 = xD= 0.95
解:
(3) V (质)= ( R + 1 ) D(质) = ( 2 + 1 )×50 kg / h = 150 kg / h M氯访= 119.35 kg / kmol M四氯化碳 = 153.8kg / kmol Mm= (0.95×119.35 + 0.05×153.8) kg / kmol =121.1 kg / kmol V = (150kg/h) /( 121.1kg/kmol) = 1.24 kmol / h L(质)= R﹒D = 2 ×50 kg / h = 100 kg / h L = 100 / 121.1 kmol / h = 0.826 kmol / h
V = L+D
精馏段轻组分物料衡算
V yn+1=Lxn + D xD V=L+D
2பைடு நூலகம்精馏段物料衡算及操作线方程
2
1
*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意义:
上升蒸汽组成y n+1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从任一塔板(n)向
下流的液体组成xn与相邻的下一块塔板(n+1)
L = R D V = L+ D =(R + 1)D
a
b
c
d
e
t
x(y)
化工原理-精馏过程的物料

y yn1 ym1
由精馏段操作线得 由提馏段操作线得
(11)-(10)
x xn xm
Vy Lx Dxd V y Lx Wx w
yV V L Lx Wx w Dxd
(10) (11)
(12)
Fx f Dx d Wx w
将 L L qF
V V 1 qF
代入(12)
(3)、各组分的气化潜热接近相等。
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的作用:利用回流把上升蒸气中的重组分逐 步冷凝下来,同时把回流液中的轻组分气化,从而在 塔顶得到比较纯的轻组分。
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 可以根据物料衡算导 出。按下图圈定的范 围(n+1板以上)作
物料衡算:
V
L
D
yn V yn+1
n xn
L n+1
xf
xd 生产要求 xw
而其它数据要靠计算来获得。这些计算最基本的 就是物料衡算。
衡算范围:对全塔进行物料衡算、对精馏段、 对提馏段、对塔的任意一部分
一、全塔物料衡算
F DW
(1)
D
对轻组分:
Fx f Dx d Wx w (2) F
Fx f Dxd F Dxw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
可求得D,
我们先用精馏段操作线与q线找到一点0,然后 连接y = x = xw这一点与0点,即得到提馏段操 作线,如图。
a
0
xd
R1
xw
xf
xd
我们可以看出,原料的热状态对精馏段操作 线的斜率没有影响,而对提馏段的斜率有影 响。原料越冷,q值越大,提馏段操作线的斜 率越小;反之,原料越热,q值越小,提馏 段操作线的斜率越大。原料从冷到热,提馏 段操作线沿精馏段操作线下移。精馏段操作 线越长,提馏段操作线越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6/9
1.0
0<q<1
q=1
q>1
a
q=0
d
e
y
q<0
b
c 0 xW xF x 不同加料热状态下的 q 线
2018/6/9
xD
1.0
4、 操作线的作法
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需先在x–y图上作出精馏段和提
馏段的操作线。
前已述及,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在x-y图上均为直
线。
作图时,先找出操作线与对角线的交点,然后根据已知条 件求出操作线的斜率(或截距),即可作出操作线。
Dx D A 100% FxF
塔釜难挥发组分的回收率ηB:
W (1 x w ) B 100% F (1 x F )
2018/6/9
二、 恒摩尔流的假定
精馏操作时,在精馏段和提馏段内,每层塔板上升的汽相 摩尔流量和下降的液相摩尔流量一般并不相等,为了简化精
馏计算,通常引入恒摩尔流动的假定。
2018/6/9
将以上两式联立后,有:
y n 1
L D L D xn x D xn xD V V LD LD
令R=L/D,R 称为回流比,于是上式可写作:
y n 1
R 1 xn xD R 1 R 1
以上两式均称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2018/6/9
两点讨论 (1)该方程表示在一定操作条件下,从任意板下降的液体组 成xn 和与其相邻的下一层板上升的蒸汽组成yn+1 之间的关系。 (2)该方程为一直线方程,该直线过对角线上a(xD,xD)点, 以R/(R+1)为斜率,或在y轴上的截距为xD/(R+1)。
(1)恒摩尔汽流
恒摩尔汽流是指在精馏塔内,从精馏段或提馏段每层塔板 上升的汽相摩尔流量各自相等,但两段上升的汽相摩尔流量
不一定相等。
2018/6/9
在精馏段内,每层塔板上升的蒸汽摩尔流量都相等,即:
V1=V2=∙∙∙∙∙∙=V=常数
同理,提馏段内每层塔板上升的蒸汽摩尔流量亦相等,即:
V1’=V2’=∙∙∙∙∙∙=V’=常数
'
据:
y m1
R' 1 ' xm ' xW R 1 R 1
故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 m1
2.4 1 xm 0.03=1.71x m 0.214 2.4 1 2.4 1
2018/6/9
3、q 线方程(进料方程)
将精馏操作线方程: 与提馏操作线方程:
y n 1 L D xn x D V V
L1=L2=∙∙∙∙∙∙=L=常数
2018/6/9
同理,提馏段内每层塔板下降的液体摩尔流量亦相等,即:
L1’=L2’=∙∙∙∙∙∙=L’=常数
式中:L——精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kmol/h;
L’——提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kmol/h。
恒摩尔汽流与恒摩尔溢流总称为恒摩尔流假设。
2018/6/9
满足恒摩尔流假设的条件
在精馏塔的每层塔板上,若有n kmol的蒸汽冷凝,相应有n
kmol的液体汽化,恒摩尔流动的假定才能成立。为此必须满
足以下条件: (1)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 (2)汽液接触时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显热可以忽略; (3) 塔设备保温良好,热损失可以忽略。 恒摩尔流动虽是一项简化假设,但某些物系能基本上符合上 述条件,因此,可将这些系统在精馏塔内的汽液两相视为恒 摩尔流动。
①温度低于泡点的冷液体; ②泡点下的饱和液体; ③温度介于泡点和露点之间的气液混合物; ④露点下的饱和蒸气; ⑤温度高于露点的过热蒸气。
2018/6/9
2018/6/9
2、进料热状况参数
为了定量地分析进料量及其热状况对于精馏操作的影响,
须引入进料热状况参数的概念。 对进料板作物料及热量衡算,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可得:
2018/6/9
将以上两式联立后,有:
y m 1
L' W xm xw V' V'
L' W y m1= xm xw L'W L'W
以上两式均称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018/6/9
两点讨论
(1)该方程表示在一定操作条件下,提馏段内自任意板下降 的液体组成xm,和与其相邻的下一层板上升蒸汽组成ym+1之 间的关系。 (2)提留操作线方程为一直线方程,在定常连续操作过程中 ,该直线过对角线上b(xw,xw)点,以L’/V’为斜率,或在y轴上 的截距为-WxW/V’。
2018/6/9
(1)精馏段操作线的作法
由:
y n 1
R 1 xn xD R 1 R 1
当 xn=xD时, yn+1=xD。
说明精馏线有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这一点必然落
在对角线上,可从对角线上查找。 由分离要求xD和经确定的回流比R可计算出截距xD/(R+1)。 由一点加上截距在x-y图上作出直线即为精馏操作线。
2018/6/9
解:(1) 依题意知: V=670kmol/h L=670kmol/h
据: V=L+D
据:
馏出液量为: D=V-L=850-670=180kmol/h
F D W 180 W FxF Dx D WxW
xD=0.95 xW=0.03
已知: xF=0.24
2018/6/9
2018/6/9
2018/6/9
2、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在图虚线范围(包括提馏段第m层板以下塔段及再沸器)内
作物料衡算,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可得: 总物料衡算:
L’=V’+W L’xm=V’ym+1+WxW
易挥发组分衡算:
式中:
L’——提馏段中每块塔板下降的液体流量,kmol/h; V’——提馏段中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流量,kmol/h; xm——提馏段第m块塔板下降液体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ym+1——提馏段第m+1块塔板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H hF L' L 每千摩尔原料液汽化为饱和蒸气所需的热量 q H h F 原料液的摩尔汽化潜热
q 称为进料热状况参数。进料热状况不同,q 值亦不同。
2018/6/9
各 种 进 料 状 态 下 的 q 值
进料热状态对塔内气、液流量的影响.swf
2018/6/9
四、 操作线方程
在精馏塔中,任意塔板(n 板)下降的液相组成xn与由其下 一层塔板(n+1板)上升的蒸汽组成yn+1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操作 关系,描述它们之间关系的方程称为操作线方程。 操作线方程可通过塔板间的物料衡算求得。 在连续精馏塔中,因原料液不断从塔的中部加入,致使精 馏段和提馏段具有不同的操作关系,现分别予以讨论。
+1)。
由一点加上截距在x-y图上作出直线即为提馏操作线。
2018/6/9
2018/6/9
由图可看出,提馏段操作线的截距数值很小。因此,提馏 段操作线不易准确作出,且这种作图方法不能直接反映出进 料热状况的影响。 故提馏段操作线通常按以下方法作出(两点式) 先确定提馏段操作线与对角线的交点c,再找出提馏段操 作线与精馏段操作线的交点d,直线cd即为提馏段操作线。 两操作线的交点可由联解两操作线方程而得,亦可由精馏 操作线与q线的交点确定。
2018/6/9
2018/6/9
1、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在图片虚线范围(包括精馏段的第n+1层板以上塔段及冷凝 器)内作物料衡算,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可得: 总物料衡算:
V=L+D
易挥发组分的物料衡算:
V yn+1=Lxn+DxD
式中: V——精馏段内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摩尔流量,kmol/h; L——精馏段内每块塔板下降的液体摩尔流量,kmol/h; yn+1——从精馏段第n+1板上升的蒸汽组成,摩尔分率; xn——从精馏段第n板下降的液体组成,摩尔分率。
L' W y m1= xm xw L'W L'W
结合:
L' L q F
以及全塔的物料衡算式,并略去下标,可得:
q xF —— q 线方程 y x q 1 q 1
2018/6/9
q 线方程(进料方程)的几点说明
q线方程为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q点)轨迹
的方程。
在进料热状态一定时,q 即为定值,则 q 线方程为一直线方 程。 q线在y-x图上是过对角线上e (xF,xF)点,以q/(q-1)为斜 率的直线。 不同进料热状态,q 值不同,其对q 线的影响也不同。
x F xW R ( R q) q xD xF
'
2018/6/9
例:将含24%(摩尔分数,下同)易挥发组分的某 液体混合物送入一连续精馏塔中。要求馏出液含95% 易挥发组分,釜液含3%易挥发组分。送入冷凝器的 蒸气量为850kmol/h,流入精馏塔的回流液为 670kmol/h,试求: 1、每小时能获得多少kmol/h的馏出液?多少 kmol/h的釜液? 2、回流比R为多少? 3、写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4、若进料为饱和液体,写出提馏操作线方程。
式中:
F——原料液量,kmol/h;
D——塔顶产品(馏出液)量,kmol/h; W——塔底产品(釜液)量,kmol/h; xF——原料液组成,摩尔分率; xD——塔顶产品组成,摩尔分率; xW——塔底产品组成,摩尔分率。
2018/6/9
回收率η
在精馏计算中,对分离过程除要求用塔顶和塔底的产品组 成表示外,有时还用回收率表示。 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ηA:
式中:V——精馏段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kmol/h;
1.0
0<q<1
q=1
q>1
a
q=0
d
e
y
q<0
b
c 0 xW xF x 不同加料热状态下的 q 线
2018/6/9
xD
1.0
4、 操作线的作法
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需先在x–y图上作出精馏段和提
馏段的操作线。
前已述及,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在x-y图上均为直
线。
作图时,先找出操作线与对角线的交点,然后根据已知条 件求出操作线的斜率(或截距),即可作出操作线。
Dx D A 100% FxF
塔釜难挥发组分的回收率ηB:
W (1 x w ) B 100% F (1 x F )
2018/6/9
二、 恒摩尔流的假定
精馏操作时,在精馏段和提馏段内,每层塔板上升的汽相 摩尔流量和下降的液相摩尔流量一般并不相等,为了简化精
馏计算,通常引入恒摩尔流动的假定。
2018/6/9
将以上两式联立后,有:
y n 1
L D L D xn x D xn xD V V LD LD
令R=L/D,R 称为回流比,于是上式可写作:
y n 1
R 1 xn xD R 1 R 1
以上两式均称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2018/6/9
两点讨论 (1)该方程表示在一定操作条件下,从任意板下降的液体组 成xn 和与其相邻的下一层板上升的蒸汽组成yn+1 之间的关系。 (2)该方程为一直线方程,该直线过对角线上a(xD,xD)点, 以R/(R+1)为斜率,或在y轴上的截距为xD/(R+1)。
(1)恒摩尔汽流
恒摩尔汽流是指在精馏塔内,从精馏段或提馏段每层塔板 上升的汽相摩尔流量各自相等,但两段上升的汽相摩尔流量
不一定相等。
2018/6/9
在精馏段内,每层塔板上升的蒸汽摩尔流量都相等,即:
V1=V2=∙∙∙∙∙∙=V=常数
同理,提馏段内每层塔板上升的蒸汽摩尔流量亦相等,即:
V1’=V2’=∙∙∙∙∙∙=V’=常数
'
据:
y m1
R' 1 ' xm ' xW R 1 R 1
故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 m1
2.4 1 xm 0.03=1.71x m 0.214 2.4 1 2.4 1
2018/6/9
3、q 线方程(进料方程)
将精馏操作线方程: 与提馏操作线方程:
y n 1 L D xn x D V V
L1=L2=∙∙∙∙∙∙=L=常数
2018/6/9
同理,提馏段内每层塔板下降的液体摩尔流量亦相等,即:
L1’=L2’=∙∙∙∙∙∙=L’=常数
式中:L——精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kmol/h;
L’——提馏段下降液体的摩尔流量,kmol/h。
恒摩尔汽流与恒摩尔溢流总称为恒摩尔流假设。
2018/6/9
满足恒摩尔流假设的条件
在精馏塔的每层塔板上,若有n kmol的蒸汽冷凝,相应有n
kmol的液体汽化,恒摩尔流动的假定才能成立。为此必须满
足以下条件: (1)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 (2)汽液接触时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显热可以忽略; (3) 塔设备保温良好,热损失可以忽略。 恒摩尔流动虽是一项简化假设,但某些物系能基本上符合上 述条件,因此,可将这些系统在精馏塔内的汽液两相视为恒 摩尔流动。
①温度低于泡点的冷液体; ②泡点下的饱和液体; ③温度介于泡点和露点之间的气液混合物; ④露点下的饱和蒸气; ⑤温度高于露点的过热蒸气。
2018/6/9
2018/6/9
2、进料热状况参数
为了定量地分析进料量及其热状况对于精馏操作的影响,
须引入进料热状况参数的概念。 对进料板作物料及热量衡算,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可得:
2018/6/9
将以上两式联立后,有:
y m 1
L' W xm xw V' V'
L' W y m1= xm xw L'W L'W
以上两式均称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018/6/9
两点讨论
(1)该方程表示在一定操作条件下,提馏段内自任意板下降 的液体组成xm,和与其相邻的下一层板上升蒸汽组成ym+1之 间的关系。 (2)提留操作线方程为一直线方程,在定常连续操作过程中 ,该直线过对角线上b(xw,xw)点,以L’/V’为斜率,或在y轴上 的截距为-WxW/V’。
2018/6/9
(1)精馏段操作线的作法
由:
y n 1
R 1 xn xD R 1 R 1
当 xn=xD时, yn+1=xD。
说明精馏线有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这一点必然落
在对角线上,可从对角线上查找。 由分离要求xD和经确定的回流比R可计算出截距xD/(R+1)。 由一点加上截距在x-y图上作出直线即为精馏操作线。
2018/6/9
解:(1) 依题意知: V=670kmol/h L=670kmol/h
据: V=L+D
据:
馏出液量为: D=V-L=850-670=180kmol/h
F D W 180 W FxF Dx D WxW
xD=0.95 xW=0.03
已知: xF=0.24
2018/6/9
2018/6/9
2018/6/9
2、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在图虚线范围(包括提馏段第m层板以下塔段及再沸器)内
作物料衡算,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可得: 总物料衡算:
L’=V’+W L’xm=V’ym+1+WxW
易挥发组分衡算:
式中:
L’——提馏段中每块塔板下降的液体流量,kmol/h; V’——提馏段中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流量,kmol/h; xm——提馏段第m块塔板下降液体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ym+1——提馏段第m+1块塔板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
H hF L' L 每千摩尔原料液汽化为饱和蒸气所需的热量 q H h F 原料液的摩尔汽化潜热
q 称为进料热状况参数。进料热状况不同,q 值亦不同。
2018/6/9
各 种 进 料 状 态 下 的 q 值
进料热状态对塔内气、液流量的影响.swf
2018/6/9
四、 操作线方程
在精馏塔中,任意塔板(n 板)下降的液相组成xn与由其下 一层塔板(n+1板)上升的蒸汽组成yn+1之间的关系称之为操作 关系,描述它们之间关系的方程称为操作线方程。 操作线方程可通过塔板间的物料衡算求得。 在连续精馏塔中,因原料液不断从塔的中部加入,致使精 馏段和提馏段具有不同的操作关系,现分别予以讨论。
+1)。
由一点加上截距在x-y图上作出直线即为提馏操作线。
2018/6/9
2018/6/9
由图可看出,提馏段操作线的截距数值很小。因此,提馏 段操作线不易准确作出,且这种作图方法不能直接反映出进 料热状况的影响。 故提馏段操作线通常按以下方法作出(两点式) 先确定提馏段操作线与对角线的交点c,再找出提馏段操 作线与精馏段操作线的交点d,直线cd即为提馏段操作线。 两操作线的交点可由联解两操作线方程而得,亦可由精馏 操作线与q线的交点确定。
2018/6/9
2018/6/9
1、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在图片虚线范围(包括精馏段的第n+1层板以上塔段及冷凝 器)内作物料衡算,以单位时间为基准,可得: 总物料衡算:
V=L+D
易挥发组分的物料衡算:
V yn+1=Lxn+DxD
式中: V——精馏段内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摩尔流量,kmol/h; L——精馏段内每块塔板下降的液体摩尔流量,kmol/h; yn+1——从精馏段第n+1板上升的蒸汽组成,摩尔分率; xn——从精馏段第n板下降的液体组成,摩尔分率。
L' W y m1= xm xw L'W L'W
结合:
L' L q F
以及全塔的物料衡算式,并略去下标,可得:
q xF —— q 线方程 y x q 1 q 1
2018/6/9
q 线方程(进料方程)的几点说明
q线方程为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q点)轨迹
的方程。
在进料热状态一定时,q 即为定值,则 q 线方程为一直线方 程。 q线在y-x图上是过对角线上e (xF,xF)点,以q/(q-1)为斜 率的直线。 不同进料热状态,q 值不同,其对q 线的影响也不同。
x F xW R ( R q) q xD xF
'
2018/6/9
例:将含24%(摩尔分数,下同)易挥发组分的某 液体混合物送入一连续精馏塔中。要求馏出液含95% 易挥发组分,釜液含3%易挥发组分。送入冷凝器的 蒸气量为850kmol/h,流入精馏塔的回流液为 670kmol/h,试求: 1、每小时能获得多少kmol/h的馏出液?多少 kmol/h的釜液? 2、回流比R为多少? 3、写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4、若进料为饱和液体,写出提馏操作线方程。
式中:
F——原料液量,kmol/h;
D——塔顶产品(馏出液)量,kmol/h; W——塔底产品(釜液)量,kmol/h; xF——原料液组成,摩尔分率; xD——塔顶产品组成,摩尔分率; xW——塔底产品组成,摩尔分率。
2018/6/9
回收率η
在精馏计算中,对分离过程除要求用塔顶和塔底的产品组 成表示外,有时还用回收率表示。 塔顶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ηA:
式中:V——精馏段上升蒸汽的摩尔流量,kmo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