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域

合集下载

金沙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金沙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金沙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摘要:金沙江为长江上游干流,全长3496km(含通天河),流域面积47.32万km2,河道总落差5142m,占长江干流总落差的95%以上。

金沙江流域是长江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最集中,但也是流域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对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生态的可持续性最具影响的地区。

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发展及全流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沙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

但对发展的内涵及发展的方式,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

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为重要目标,这种增长,在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其中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严重。

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具有可持续性的综合国力。

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社会发展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

在目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要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同社会的协调与整合问题。

因而详细考察这些要素在综合国力系统中的功能行为及相互适应机制,进而为国家制订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金沙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金沙江流域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地貌背景,加上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该地区成为长江流域中最突出的生态脆弱区、环境恶化区和经济贫困区。

由于大规模采伐森林、开垦陡坡、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其生态环境系统已受到严重地破坏,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土壤侵蚀日趋严重,滑坡、泥石流和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该区及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存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水环境保护思路和实施重点

金沙江流域(云南段)水环境保护思路和实施重点
质呈 恶化 趋势 。 据统 计 ,2 0 0 4年金 沙 江处 于 I ~Ⅲ类 水 质 的 河
( ,多年平均入境水量达 11 亿 m ,本 区水资 区) 11
源量 4 02亿 m , 占云 南 省 总 量 的 2 . % ,其 入 5. 02 境水 量 为本 区径 流 的 24 .4倍 ,占云 南 省 总 入 境 水 量 的 5 % ,是省 内水 量 最 丰 富 的河 流 之 一 。从 德 7 拉进 入 云南境 至横 江 口汇 流后 出云 南境 ,金 沙 江落 差 20 0 0余 m,干流理 论 蕴藏 量 为 4 0万 k 7 W,云南 境 内 就 有 34 . 万 k 0 14 w。 支 流 理 论 蕴 藏 量 达 936 8.5万 k ,云 南境 内干 、支 流 合 计 4 2. 5万 w 0 50 k w。云 南 境 内 有 许 多 良好 的 巨 型 水 电 站 地 质 , 1m k 可开 发量 位 居 世 界 第 一 ,为 全 省 六 大 水 系之 首 ,可 开发 水 能 资 源 占蕴 藏 量 的 5 .% ,年 发 电 55 量 15. 1亿 k ・ 。 949 w h
森林 和 其 他 植 被 覆 盖 面 积 大 量 减 少 、草 地 严_ 金 沙江 流域 生态 环境 十分 脆弱 。 由于 人 口过快 增 长和农 耕地 的短缺 导致 了长期 以来 盲 目无序 的毁 林 开垦 ,陡坡耕 种 ,过度 放牧 ,掠夺 式 的生 产方式 造 成 了生态环 境 的恶 化 。流 域 内水 土流失 量 居云南 省六大 流 域 之 首 ,20 04年 水 土 流 失 面积 达 47万 . k m ,占流域 面积 的 4. 3 ,流 域 内每 年 流失 土 28 % 26亿 t 入 江河 的泥 沙 中 6 % 以上来 自坡 耕地 。 . ,输 0

金沙江—搜狗百科

金沙江—搜狗百科

⾦沙江—搜狗百科⽔⽂特点 ⾦沙江流域多年平均年降⽔量约710毫⽶;因流域⼴阔,⽀流众多,河川径流⽐较丰富且稳定,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达1498亿⽴⽅⽶,构成长江⼲流⽐较稳定的基本流量。

⾦沙江⽔系径流分布情势和降⽔分布情势相应,具有中下段径流增长较快、降⽔⼭地⼤于河⾕、地带性⽔平分布和局部地区垂直分布相互交织的特点。

⾦沙江 降⽔量 下段(新市镇—宜宾)河段两侧⼭地年降⽔量约为900~1300毫⽶,相应径流深为500~900毫⽶,特别是⼤凉⼭地区年降⽔量⾼达1500毫⽶以上,径流深达1200~1400毫⽶。

中上段属⾼⼭峡⾕区,降⽔和径流垂直分布明显,两岸⼭地年降⽔量为600~800毫⽶,径流深为400~700毫⽶,其中⼤雪⼭、⼩相岭年降⽔量⾼达1400~2300毫⽶,径流深为800~1800毫⽶。

⽽河⾕地区年降⽔量仅有400~600毫⽶,径流深仅200~400毫⽶,其中⽩⽟⾄塔城、⾦江街⾄龙街段年径流深最⼩,仅有150~200毫⽶。

径流量 ⾦沙江降⾬径流主要来源于⽯⿎以下及其⽀流雅砻江。

因⽟树巴塘河⼝—⽯⿎区间属于横断⼭区,流域狭窄,⽽且⼜位于⾦沙江纵向河⾕少⾬区,降⽔量在600毫⽶以下,特别是⽟树巴塘河⼝⾄奔⼦栏段的年平均降⽔仅在500毫⽶以下,径流深⼩于250毫⽶,两岸⽆较⼤⽀流汇⼊,因此⾦沙江上段区间径流约只占27%。

⽯⿎以上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24亿⽴⽅⽶,⽯⿎站多年平均流量1343⽴⽅⽶/秒;在中段由于降⽔量增⼤,⼜有最⼤⽀流雅砻江汇⼊,河川径流倍增,龙街多年平均流量为3760⽴⽅⽶/秒,⾄屏⼭站多年平均流量达4610⽴⽅⽶/秒。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攀枝花为572亿⽴⽅⽶,⽀流雅砻江⼩得⽯为524亿⽴⽅⽶,两者⼏乎相当。

屏⼭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428亿⽴⽅⽶,约占长江宜昌以上总径流量的1/3。

⾦沙江实测年最⼤径流量:屏⼭站为1952亿⽴⽅⽶(1954年),攀枝花站为699亿⽴⽅⽶(1966年),⽯⿎站为546亿⽴⽅⽶(1964年)。

金沙江流域径流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金沙江流域径流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变化 、 内分配及 时间序 列变 化趋势 进行 了研究 , 年 为金 沙江 流域 的水 电站 开发 建设 和水资 源优化 配置提 供科 学依 据 。
1 径 流 量 的 变化 特 征 分 析
根据金 沙江 干流 主要水 文控制 站直 门达 、 岗拖 、 巴
和西 电东 送实施 步伐 , 开展南 水北调 西线调 水 、 引水 滇
第4 1卷 第 7期 20 10 年 4 月
人 民 长 江
Ya g z Ri e n te vr
Vo . 1 41. . No 7 Ap .. 2 0 r 0l
文 章 编 号 :0 1 4 7 ( 0 0 0 0 1 0 1 0 — 19 2 1 ) 7— 0 0— 5
下 段 的华 弹 、 山站 径流 系列进 行 了还原计算 。 屏
1 1 径 流 量 的 年 际 变 化 .
1 1 1 极 值 比 . .
金 沙江干 流 主要 水 文 站 年 径 流 量 极值 比见 表 1 。
作者 简 介 : 长 江 , , 程 师 , 要 从 事 水 文 水 资 源研 究 工作 。 E—m i x c e .o c 徐 女 工 主 a :uj j em.n l @ h
研究 院对金 沙 江 干 流 主 要 水 文 站水文 资料 的多 次 复 核 , 沙 江 干 流 中 游 河 段 水 文 站 的 可靠 径 流 资 料 从 金 15 9 3年启用 , 下游河 段水 文站 的可靠径 流资 料从 14 90 年启 用 。本 文 利 用 金 沙 江 干 流 中 上 游 主 要 水 文 站 15 2 0 9 3~ 0 5年 的年月 径流 资料 、 游主 要水 文站 14 下 90
有显 著的 上 升 或 下 降 趋 势 。

金沙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

金沙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

75.80 63.83 72.04
50%
1.84
贵州
75%
1.92
95%
1.64
多年平均
1.83
50%
118.30
合计
75%
95%
124.18 107.67
多年平均
116.04
注:1.分配的水量是指分配给本流域可以使用的水量,不含向流域外的调出水量。
2.云南省分配水量中,含跨流域调入水量 0.66 亿立方米。
续表 2
金沙江流域主要断面下泄水量控制指标
单位:亿立方米
序号 断面名称
所在河流
2030 水平年
50%
75%
95%
多年平均
26
呷衣
雅砻江-扎曲
10.65
27
鲜水河
雅砻江-鲜水河
43.41
28
唐勒
雅砻江-鲜水河-尼曲 7.40
29
理塘河
雅砻江-理塘河
38.28
30
中梁子
雅砻江-理塘河-
卧罗河-前所河
2.21
附件
金沙江流域水量分配方案
金沙江流域涉及青海、西藏、四川、云南和贵州 5 个省(自 治区),干流全长约 3500 公里,流域面积约 50 万平方公里,多年 平均水资源总量 1565 亿立方米。为合理配置水资源,维系良好生 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方案。
9.21 47.95
1018.80 1123.86 1138.07
7.98 41.59
862.03 956.33 968.83
6.44 33.58
1176.19 1291.99 1309.83

金沙江流域

金沙江流域

金沙江为长江的上游,全长2308公里,流域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其干流落差3300米,水力资源1亿多千瓦,占长江水力资源的40%以上。

这条大江如今就要被规划、建设中的25级水电大坝分割成一段段静水。

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梯级水库的世界超大水库群。

长期以来,我国对金沙江流域的综合考察研究工作开展甚少,缺乏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金沙江干流及其流域的科学考察研究还留下许多空白,特别是在地震断裂带、河谷地质灾害研究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

在这样的研究状态下,正在金沙江中下游地区集群式展开的大规模水电建设,在其经济效益背后,对区域地质、生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令人关注。

总装机容量4倍于三峡的超巨型水电站群的建设,也带来了三峡之后最大规模的工程性移民,成为考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巨大难题。

今年3月底,早报记者穿越深山峡谷,渡江二十一次,探寻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观音岩、鲁地拉、龙开口、金安桥以及重庆小南海等已建、在建和筹建之中的近10座电站,沿线采访民众、官员、学者及环保人士,调查水电开发带来的生态、移民问题,以回应读者对三峡上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注。

经过一场场“跑马圈水”的竞赛,三峡之后的中国水电建设正阔步迈向它的“金沙江时代”。

这条奔腾激荡的大江正被规划、建设中的25级水电大坝分割成一段段静水。

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梯级水库的世界超大水库群。

根据最新资料,在这波总装机超过18000万千瓦的西南水电大跃进中,除了较早建成的金安桥电站控股单位为民营企业外,金沙江所有梯级水库计划悉数被5家国有巨头分食,“群雄割据”的金沙江水电格局基本成形。

五巨头割江分水金沙江全流域共计划开发25级电站,总装机规模相当于4座三峡。

“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的大格局已然形成。

摊开金沙江全流域图,星罗棋布的水库大坝浓缩在首尾相连的小方块中,宛如密密麻麻的纽扣,锁着奔腾的激流。

试论金沙江下游流域旅游增长极的选择与培育

试论金沙江下游流域旅游增长极的选择与培育
态 环 境 也 会 不 断 改 善 ,可 带 来 大 量 的投 资 机 会 。
齐 头 并 进 . 必 须 选 择 基 础 条 件 较 -- J 、具 有 资 源 E T 和 交通 等 优 势 的 重 点 地 区作 为 区 域 内 的 经 济 增 长极 进 行 培 育 , 通 过 其 极 化 与 扩 散 等 效 应 来 带
具体 表现 在 以几 方 面 :
1 .昭 通 在 大 区 域 内 的 核 心 交 通 区 位 优 势 非
跨 越 了 云 、 贵 、 川 3省 , 面 积 约 为 2 47 2 3平 2 1 方 公 里 。 该 区 域 地 缘 相 近 、 资 源 相 似 、 文 脉 相 连 ,拥 有 深 厚 的 历 史 与 现 实 的 合 作 基 础 。 近 期 国 家 大 型 水 电 的 开 发 建 设 将 极 大 地 改 善 该 区 域 内的 交 通 条 件 ,使 得 该 区 域 拥 有 了 开 展 多 种 旅 游 的 良好 条 件 。 但 此 区 域 内 大 部 分 地 区 经 济 基
动 周 边 地 区 的 发 展 , 进 而 带 动 整 个 区 域 的 旅 游 发 展 。 其 中 , 昆 明 、 攀 枝 花 、 宜 宾 3 个 城 市 已
因此 ,连 续 1 O多 年 大 型 水 电 站 的 开 发 建 设 将 是 昭通 千载难 逢 的历 史发展机 遇 。 3 .旅 游 资 源 多 样 的 昭 通 具 有 多 方 面 的 影 晌
维普资讯
年第 4期 第 3 4卷 № 4 20 o 3 , 8 Vl 4 0
试论 金沙江下游流域旅游增长极的选择 与培育
王 静 , 罗明 义 ,杜 靖 川
下 游 流 域 中 部 地 区 最 佳 的 极 点 选 择 。 因 此 , 选

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及防治措施分析

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及防治措施分析

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及防治措施分析洪水是一种严重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而金沙江流域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水系之一,常年面临洪水的威胁。

本文将就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首先,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多发生于降雨丰沛的夏季和秋季。

流域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水系密布,而其上游的藏区山区积蓄了大量的雪水和雨水。

当暴雨或者融雪过程中,这些水源迅速流入金沙江主河道,容易造成河道水位上涨,形成洪峰。

同时,金沙江流域的山体地质条件较差,土壤多为黏土质,不易渗透水分,导致水势快速向下流动,增加了洪水的积聚速度和涌浪力度。

其次,人类活动对金沙江流域洪水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金沙江流域的水土和植被覆盖逐渐减少。

这种情况下,雨水无法得到良好的沉降和渗透,湿地减少,导致水流直接流入河道,增加了洪水的发生可能性。

此外,大规模的水库建设和水能利用对水文系统的干扰,也使得洪水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

为了有效防治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流域的水文观测和预报体系的建设,提前预测和预警洪水的发生,为后续的抢险救援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增加流域的水源涵养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降低洪水的形成概率。

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提高排水能力,避免城市洪涝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加强金沙江流域的水库和堤防工程建设是防治洪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水库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水库水位的控制和排洪能力,合理规划洪水过程中的演化,减轻对下游河道的冲击。

同时,加强对堤防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堤防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因堤防决口而导致的洪灾扩大。

最后,强化宣传教育和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是防治洪水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加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社会应对洪灾的整体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沙江为长江的上游,全长2308公里,流域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其干流落差3300米,水力资源1亿多千瓦,占长江水力资源的40%以上。

这条大江如今就要被规划、建设中的25级水电大坝分割成一段段静水。

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梯级水库的世界超大水库群。

长期以来,我国对金沙江流域的综合考察研究工作开展甚少,缺乏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金沙江干流及其流域的科学考察研究还留下许多空白,特别是在地震断裂带、河谷地质灾害研究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

在这样的研究状态下,正在金沙江中下游地区集群式展开的大规模水电建设,在其经济效益背后,对区域地质、生态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令人关注。

总装机容量4倍于三峡的超巨型水电站群的建设,也带来了三峡之后最大规模的工程性移民,成为考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巨大难题。

今年3月底,早报记者穿越深山峡谷,渡江二十一次,探寻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观音岩、鲁地拉、龙开口、金安桥以及重庆小南海等已建、在建和筹建之中的近10座电站,沿线采访民众、官员、学者及环保人士,调查水电开发带来的生态、移民问题,以回应读者对三峡上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注。

经过一场场“跑马圈水”的竞赛,三峡之后的中国水电建设正阔步迈向它的“金沙江时代”。

这条奔腾激荡的大江正被规划、建设中的25级水电大坝分割成一段段静水。

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梯级水库的世界超大水库群。

根据最新资料,在这波总装机超过18000万千瓦的西南水电大跃进中,除了较早建成的金安桥电站控股单位为民营企业外,金沙江所有梯级水库计划悉数被5家国有巨头分食,“群雄割据”的金沙江水电格局基本成形。

五巨头割江分水金沙江全流域共计划开发25级电站,总装机规模相当于4座三峡。

“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的大格局已然形成。

摊开金沙江全流域图,星罗棋布的水库大坝浓缩在首尾相连的小方块中,宛如密密麻麻的纽扣,锁着奔腾的激流。

雄伟的水库之梦随之延伸。

新世纪以来,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世界级电站列入开发计划,总装机规模相当于“两个三峡”。

金沙江中游计划开发上虎跳峡、两家人、梨园、阿海、金安桥、龙开口、鲁地拉、观音岩等“一库八级”电站,总装机规模超过三峡。

金沙江上游规划建设果通至奔子栏共11级电站,总装机达1500万千瓦。

加上今年初刚刚获批的四川攀枝花段金沙、银江两级电站,金沙江全流域共计划开发25级电站,总装机规模相当于4座三峡,占整个西南地区“8个三峡”的水电开发规模的一半。

“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南,西南水电在金沙”的大格局已然形成。

根据横断山研究会等研究机构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资料,金沙江的开发方案中,除唯一已建成的金安桥电站控股单位为民营企业汉能控股集团外,其余24级悉数被三峡、华润、大唐、华电、华能5家国有水电巨头把持。

其中,金沙江上游11级、中游上虎跳峡至阿海4级以及鲁地拉电站被华电集团掌控;龙开口、观音岩分别为华能、大唐所有;金沙、银江2级为华润所得;三峡集团则完整控制着金沙江下游乌东德至向家坝的4座世界级水电站。

“这种开发意味着江河被分割成一段段静水。

”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杨勇,对金沙江失去自由奔腾的形态充满感慨。

他曾是1986年轰动全国的长江漂流科考活动发起人和主漂队员,那一次的漂流中,他的11名队友先后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激流险滩。

被质疑的“环评风暴”无序开发,对局地环境造成严重干扰。

不过,环评风暴引发的停工过后,违规上马的电站交完数额极小的罚单(溪洛渡被罚款20万元),无一例外地“复活”了。

学者分析,金沙江流域梯级开发影响范围广、周期长,累积效应明显,有些影响甚至难以逆转。

但由于水电运营成本低、收益快、回报高,很快成为各大银行追捧的优质投资项目。

此外,随着生态补偿和移民要求的逐步提高,为减少外部成本投入,水电巨头又开始了“违规竞赛”,水电项目“超前发展”、“先占先得”、“未批先建”的现象屡禁不止。

2005年,向家坝、溪洛渡两座超巨型水电站因未批先建,在“环评风暴”中受到惩处,被迫停工。

次年,金安桥水电站也因未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擅自截流,被勒令“不得开工”。

2009年,鲁地拉、龙开口电站的业主依然没有吸取教训,直到大坝完成截流,才向环保部递交了环评报告。

不过,“环评风暴”过后,这些违规上马的电站交完数额极小的罚单(溪洛渡被罚款20万元),无一例外地“复活”了。

其中,金安桥水电站2003年开建至2010年才被核准,核准后仅8个月,即开始了蓄水发电。

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总工程师陈凯麒等人认为,“跑马圈水”、“未批先建”、“遍地开花”、干支流“齐头并进”式的无序开发,对局地环境造成严重干扰,天然江河被渠道化,生态日益破碎,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不当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次生环境灾害。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因地理条件的限制,金沙江流域水电工程的移民,大部分采取了后靠安置的方式,使得高山峡谷中本已紧缺的土地资源更加稀缺,迫于生存压力,后靠的移民往往会砍伐森林、盲目开荒,造成新的生态退化和水土流失。

“我持观望态度,不去讨论它。

”永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安中承认,水电站的环保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但具体到“关系地方命运”的向家坝、溪洛渡等工程,他依然坚持电站建设不可或缺、非上不可的观点。

超规划竞赛最新统计显示,金沙江中下游从梨园至向家坝的10级电站的装机总规模达6235万千瓦,比2003年的规划装机总和多出1057万千瓦,接近半个三峡的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

一方面是水电巨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增加开发的梯级,另一方面是已建、在建的电站水库之间展开“超规划竞赛”,一次次拉高装机、库容和发电规模。

仅以装机容量为例,最新统计显示,金沙江中下游从梨园至向家坝的10级电站的装机总规模达6235万千瓦,比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中这些电站的规划装机总和多出1057万千瓦,接近半个三峡的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

目前更新的乌东德、溪洛渡、白鹤滩、向家坝4座超巨型电站的总装机也达到4530万千瓦,超出2003年的规划730万千瓦,相当于新增一座向家坝电站(720万千瓦)。

如果以1990年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修编的数据为标准,4座电站总计超规划装机达1230万千瓦,接近目前世界第二的伊泰普水电站的规模。

统计还显示,除观音岩水电站的最新装机数据与2003年规划保持一致外(仍超过了1990年的规划),其他9级电站的装机规模都呈节节攀升的趋势。

必须指出的是,除金安桥外,金沙江流域全部梯级电站都处于规划或建设中。

专家预计,在这些电站逐一建成之前,各自的装机规模仍可能有所抬高。

这与各水电工程“发电或以发电”为主的开发任务相一致,但也使得水资源开发所应兼顾的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生态、旅游等功能被淡化。

而在学界看来,一座水电站是否具有发电之外的综合功能,也是衡量开发是否必要的重要标准。

如,原本对金沙江水电开发忧心忡忡的杨勇就主张,向家坝水电站“可以建”,因为“它有巨大的灌溉功能”。

资深环保人士、“绿家园”召集人汪永晨则对金沙江梯级开发未充分考虑供水、灌溉等需求深感不解。

早报记者翻阅梨园、阿海、金安桥、鲁地拉、白鹤滩、溪洛渡等工程环评和规划资料,鲜有“兼有防洪、拦沙、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的描述,至于“供水、灌溉”,几乎只字未出现在上述工程的评价资料中。

“众所周知,西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近年来频发罕见的旱情,各省特别是云南一直在强调,这是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导致的‘工程性缺水’,现在金沙江要建这么多电站,为什么就不考虑供水、灌溉?”汪永晨说。

水与电的战争10月份的长江水量只够三峡一座水库蓄水的需求。

专家预计,为保证各自的发电利益,这些巨型水电站可能争相将蓄水时间提前。

目前,三峡的蓄水日期已经提前至9月10日。

“这样一来,就会增加防洪的风险。

”“这些水电的规划,往往只考虑如何利用水能发电,很少兼顾其他需要。

”国内知名的水资源保护专家、原长江委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告诉早报记者。

以长江为例,我国最早的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出台于1959年,1990年进行了一次修编。

自上世纪末以来,为弥补此次修编未充分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的缺陷,长江水利委员会即开始了再次修编的研讨论证,修编工作于2007年开始2009年完成,但目前仍未获国务院批准。

与之对应的是“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规划”早在2002年即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复。

从上虎跳峡至观音岩的“一库八级”计划也被明确下来。

早报记者了解到,新修编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与“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规划”在坝址选择和梯级任务确定方面就存在差异,对阿海、上虎跳峡电站坝址及库容的认识与要求也不相同。

“这边拖着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修编的经费迟迟不批,那边把每个上报的水电项目都批了。

”翁立达认为,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落后于水电开发规划,导致看到利益的水电巨头纷纷利用1990年“对生态问题考虑很少”的规划版本,拼命开始水电开发的前期工作,不断上报具体的电站项目,造成难以挽回的既定事实。

另一个无法回避的后果是,大量的投资浪费和一触即发的“抢水大战”。

多年的统计资料显示,长江年径流量正在不断减小。

目前维持在每秒9600立方米至10000立方米之间,且年内分配不均匀,七成以上的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9月,而到三峡蓄水期的10月,整个长江径流量只有400多亿立方米。

按照要求,蓄水期间,三峡要在15000立方米/秒的基础上下泄8000立方米/秒的流量,留下7000立方米/秒,这意味着10月份三峡留下的水量超过200亿立方米。

加上三峡的调节库容221.5亿立方米,超过400亿立方米。

换言之,10月份的长江水量只够三峡一座水库蓄水的需求,届时,长江三峡及其上游(主要是金沙江流域)各水电巨头争抢水资源的状况可想而知。

专家预计,为保证各自的发电利益,这些巨型水电站可能争相将蓄水时间提前。

目前,三峡的蓄水日期已经提前至9月10日。

“这样一来,就会增加防洪的风险。

因为历史上9月7日是发生过大洪水的;再有提早蓄水之后,大量的泥沙淤积问题又会非常明显,无法回避。

”翁立达介绍,根据目前长江水资源调度的总原则,保证发电利益的“电调”必须服从从防洪需要出发的“水调”(指在预计有防洪风险时,各水电站必须服从调度部门的统一调度,放弃部分发电利益,开闸放水)。

但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因利益驱动,违抗调度,加剧洪灾的案例。

翁立达还担心,即使没有防洪问题,金沙江流域集群式的水电建设狂潮,将对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等地区造成无法预测的叠加影响,洞庭湖、鄱阳湖近年来持续的旱情可能更加严重。

细雨微微。

人行翦翦,心韵盈盈。

思邃恒古,本义使然,一点的痕迹,山风呼呼,灯光绿黯黯的,更显出夜半的苍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