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认数1)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分析与解答:搭1个长方形需要5根小棒,搭2个长方形需要()根小棒,搭3个长方形需要()根小棒,搭4个长方形需要()根小棒……有21根小棒,可以搭()个长方形,还剩()根。
列式计算:答:可以搭()个长方形,还剩()根。
3.一个数的因数是指能够整除这个数的数,例如6的因数有1、2、3、6,求30的因数。
分析与解答:30÷()=(),30÷()=(),30÷()=(),30÷()=(),所以30的因数为()、()、()、()。
4.填一填。
1)一袋米有5kg,XXX买了3袋,一共买了()kg。
2)8÷()=2……2,所以()×()=8.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cm,宽是4cm,周长是()cm,面积是()cm²。
温馨知识准备: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提示学具准备:若干根小棒。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参考答案:1.12102.xxxxxxxx13.1、2、3、5、6、10、15、304.(1)15(2)4、25.周长20cm,面积24cm²内容2.一艘船最多载10人,现有52人要分成几批乘船,最后一批有几人?分析与解答:求52人分成几批乘船,每批人数相同,最后一批人数不足以填满一艘船,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试商:5×10=50,比52小;6×10=60,比52大,所以商应该是(),余数为()。
正确解答为()。
答:分成()批乘船,最后一批有()人。
3.有余数的除法,商一定是一个()数。
4.用竖式计算。
56÷7=48÷6=90÷8=5.某个城市有1200辆公交车,每辆车可乘坐50人,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间,每辆车平均载多少人?温馨知识准备:没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
提示学具准备:纸和笔。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参考答案:1.5......24......11 (1)2.5(批),2(人)3.整4.8……6……11……5.每辆车平均载40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课时1000以内数的认识(1)

第 7元万之内数的教材析:教材先通向学生介熟习的体育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之内数的。
教材依据学生已有的与心理展律,按从易到螺旋上升的排原,了一幅幅的、有数学意的画面,学生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并且懂得于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是行大数算的基,并且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用,更大的数位的教课打下基。
学情解析本元是在学生学了百之内数的的基上行教课的,学生已学了“20 之内数的”“100 之内数的”,掌握了百之内的数位名称以及它之的关系。
能明确“ 十一”的数方法,并能领悟数在生、生活中用的广泛性。
本学期将数的范展到万之内。
通本元的学,可以学生学多位数的打好基。
在整数的程中,本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不是行大数算的基,并且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用。
元目:知技术:合生活,领悟生活中有大数,感觉学大数的必需性,数数的程,能万之内的数,合物体知道些数的成与分解。
数学思虑:估一估、数一数、想想、一、一、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践活,体感觉万之内数的大小,培育数感。
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描述万之内数的大小。
“万位”及其位,能出万之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数位之的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感情度:一步学用详尽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与别人交流活,培育学数学的趣和自信心。
学要点:1.会数 10000 之内的数,研究万之内的数的法、写法及数的成。
2.能比万之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学点:1.领悟相两个数位之的率是10。
2.掌握中、末端有0 的数的写法。
3.近似数,并能合行估安排: 141.1000 之内数的⋯⋯⋯⋯⋯42.10000 之内数的⋯⋯⋯⋯6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3.整理和复⋯⋯⋯⋯⋯⋯⋯⋯1二年数学学科(下)第7元学指案: 1000 之内数的( 1)型:新授研究:第1使用明及学法指:教1、自学本第 74~ 77 例 1、例 2 及十六中的 1—4 ,用笔勾画出诱惑点;独立思虑完成自主学和合作研究任,并复或律方法。
二年级数导学案

二年级数导学案
一、认识0-100的数字
1. 从0唱到100,每10个为一个单位,例如0-10,10-20等,同学们能够流利地唱出0-100的数字。
2. 完成0-100的数字填空练习,能够准确地写出每一个数字。
二、数学比较
1. 通过比较大小的游戏,让同学们掌握“大于”“小于”的概念。
2. 完成简单的大小比较题目,例如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数的组成
1. 将数字进行拆分和组合,例如将数字20拆分为20=10+10,同学们能够灵活地理解数字的组成形式。
2. 完成数字拆分和组合的练习,能够准确地按照要求进行数字的拆解和组合。
四、数轴认识
1. 介绍数轴的概念和作用,让同学们了解数轴的基本原理。
2. 让同学们画出简单的数轴,并根据要求在数轴上标出指定的数字位置。
五、数的顺序排列
1. 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同学们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数字。
2. 完成数的顺序排列的练习,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字排列的能力。
六、口算练习
1. 进行简单的口算题目练习,例如加法、减法、乘法口算。
2. 通过口算练习,提高同学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速度。
七、综合测试
1. 给同学们出一份综合测试卷,包括以上各个方面的内容。
2. 让同学们独立完成测试,检测他们对数字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通过以上导学案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扎实掌握0-100的数字、数的比较、组成、数轴认识、顺序排列和口算练习等基本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大家在数学学习的路上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导学案

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导学案第一课:加法与减法
教学目标:
- 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 掌握加法的口算技巧
- 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 掌握减法的口算技巧
教学重点:
-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 减法的口算技巧
教学过程:
1. 引入加法概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示例,让学生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或更多个数值相加的运算。
2. 加法的基本原理: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方法,包括垂直加法与进位加法。
3. 加法技巧训练:教师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口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提高口算水平。
4. 引入减法概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示例,让学生理解减法是从一个数值中减去另一个数值的运算。
5. 减法的基本原理: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退位减法与借位减法。
6. 减法技巧训练:教师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口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提高口算水平。
教学评价:
-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情况。
- 学生口算练的准确性和速度。
-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别辅导,提供反馈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延伸:
- 在课后作业中,布置一些相关的口算题目或思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例如在
购物或做家务时计算物品的数量和价格。
以上为《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导学案》第一课的教
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新人教版小学教育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1课时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数学思考: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使学生感悟到人民的卓越智慧,提高审美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6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3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3.小小设计师………………………………………………………1课时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六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1课时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导学案(学前预习单)1分苹果项目内容1.口算。
3×6=5×9=7×4=8×3=4×2=8×8=9×7=6×8=2.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分析与解答:求可放几盘,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
(1)用减法计算:18-6-6-6=0,一共减了3次,所以18÷6=( )。
(2)用乘法口诀:( )六十八。
(3)用除法竖式计算:首先要把18写在除号里面,把6写在除号左面,即6,再想口诀:( )六十八。
计算过程如下:3.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叫作( )。
4.先写除号“”,然后在除号里面写( ),( )写在除号左面,( )写在除号上面。
5.圈一圈,填一填。
24支蜡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支。
温馨提示知识准备:对平均分的理解,乘法口诀算除法。
参考答案:1.18 45 28 24 8 64 63 482.18÷6(1)3 (2)三(3)三3.除法4.被除数除数商5.圈一圈略 6 24÷4=6(支)2 搭 一 搭 (一)项目内 容1.用竖式计算。
2.见教材第4页例题。
分析与解答: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搭2个正方形需要( )根小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 )根小棒,搭4个正方形需要( )根小棒……有13根小棒,可以搭( )个正方形,还剩( )根。
列式计算:答:可以搭( )个正方形,还剩()根。
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或每几个分成一份后,还有剩余,并且剩余的数不够继续分,这个剩余的数叫作( )。
4.填一填。
(1)16根,每5根摆成一个,可以摆成( )个,还剩( )根。
(2)13根胡萝卜分给3只小兔,平均每只小兔分( )根,还剩( )根。
5.有38个苹果,每4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还剩几个? ÷ = ( )…… (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没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乘法口诀算除法。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1、2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2. 培养学生数数和计数的技能,能够正确地进行万以内的数数和计数。
3. 使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够根据数的组成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数。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读写2. 万以内数的数数和计数3. 万以内数的组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读写、数数和计数、数的组成。
2. 教学难点:数的组成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数数和计数,引导学生进入万以内数的认识。
让学生观察万以内数的特点,发现万以内数的规律。
2. 万以内数的读写(1)让学生自主探究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总结规律。
(2)教师讲解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强调读写规则。
(3)学生练习读写万以内数,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3. 万以内数的数数和计数(1)让学生自主探究万以内数的数数和计数方法,总结规律。
(2)教师讲解万以内数的数数和计数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练习数数和计数,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4. 万以内数的组成(1)让学生自主探究万以内数的组成,总结规律。
(2)教师讲解万以内数的组成,强调数的组成与数的大小关系。
(3)学生练习根据数的组成进行数数和计数,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巩固学生的记忆。
6. 课后作业(1)读写万以内数。
(2)数数和计数万以内数。
(3)根据数的组成进行数数和计数。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导学案模板

板书设计
位置
左 右
作业布置
课堂检测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单元名称位置第(4)课时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位置,教材练习二1、2、3、4题。
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 (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 (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 (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
②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经历“左、右”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 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正确确定“左、右”的位置。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个性化修改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教学内容
准备课——比多少,教材第6~8页的内容。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乡XX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主备人:XXX 学习小主人:时间:2014.
整百数和一千的认识P8-10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数数,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认识“千”。
2.经过实践操作,初步理解整百数并正确认、读、写整百数。
3.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4.学习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估算意识与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难点: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学习指导]
1.自主预习课本第8-10页。
2.把预习中的疑问记下来,在课堂上共同学习解决。
3.按照后面的练习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掌握知识。
4.练习在生活中积累运用所学知识。
[自主预习]
1.复习
89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由1个百、7个十、8个一组成的数是()。
2.认真仔细观察阅读课本第8、9页例题和9、10页练习,做一做例题填空和“想想做做”1-4题。
3.我的疑问。
[共同探究]
1.交换预习,互相交流学习,解决疑问。
2.一个一个地数,()个1是十;十个十个地数,()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个百是一千。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4.5个百是();()个百是900;1个千是()。
在计数器上拨出并认读这些数。
5.算一算:600-300=( );200+500=( ).
6.写出最接近600的整百数 .
300和800哪个最接近500?
课堂学习小结:
[测试巩固]
1.完成练习
(1)课本第10页5、6、7题.
(2)妈妈买衣服用去300元,买餐柜用去500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3)练习册页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