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题目

合集下载

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苔 薄黄 ,脉 弦数 。病 史 :患本 病 2年 多 ,近 4 0天发 作频 繁 。 1 个
中成药不 良反应分析
李 琼
【 键 词 】 中成 药 ;不 良反 应 关
中图分 类号 : 2 5 6 R 8 .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7 — 1 4 (0 9 8 0 7 —0 6 1 8 9 2 0 )0 — 0 4 2
能 出现 不 良反应 。
,重 则可
中药注射剂 的不 良反应 报道增加 , 提示临床 在应用选择 中成药 时应重
视中成药的不 良 应。 反 笔者就 临床使 用 中成 药不 良反 应增 多的原 因进行 一些探 讨。
7 4
中国医药指 南 2 0 0 9年 4月第 7卷 第8期 Gud fC iaMe iie Api 2 0 , o., . ieo hn dcn , rl 0 9 V 1 No8 7
加 猪脑 1只 ,黄酒 1汤 匙 ,冷 水2 汤匙 ,细盐少 许 ,然后上 蒸笼蒸 2 h。每 日 2次 服 , 连服 3 分 ~5剂 。
“ 诸风 掉 眩 ,皆属 于肝 l 丹溪 心法 》 则提 出 “ 。 无痰 不 作 眩” 【 。 《 岳全 书》 景 又强调 “ 虚不作 眩 等 。 年来依法 用药而 收效甚 微。 无 多
笔者 反复 琢磨 , 为耳 鸣眩晕 多为突发 , 认 不属于 肝 阳上 亢。 虽呕 恶而
3 结 果
【】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 人 民共和 国 中医药 行业标 准一 2 中华 中医病诊
断疗 效标 准[ . M】南京 :南 京大学 出版 社 , 19 . . . 9 4 7 4
4病案举 例
王 ×,男 ,4 ,工人 。2 0 5岁 0 7年 1月 6 日初 诊 。症 状主 要 以头晕 目 眩为 主 ,略有 双 耳 呜 。感 觉 周 围 物 体旋 转 , 自身无 力 。 稍 动 则恶 心 ,呕 吐 ,平 卧 时症 状 减 轻 。 口干 苦 ,溲 黄 ,舌 质 红 ,

部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部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13 丹参 注射液具有活血 化瘀 、通脉 养心 、保肝 、抗衰 老 . 等多种 功效。随着该 药广 泛应 用 ,其 不 良反应 报道 日益 增 多 ,据统计结果 :皮肤及 其附件 损害发 生率 为 2 1 % ; .7 神经 系统损 害发生率 为 0 9 % ;消化 、骨 骼系 统损 害发 生 .3 率为 0 6 % ;泌尿 系统损 害发生率为 0 3 % 。 .2 .1 14 心通 口服液致过敏性皮疹 1 . 例 该药 系以黄芪 、麦 冬 、葛根 、丹参 、海 藻等 为主 要成 分 的心血 管 系统疾 病用 药 ,文报单服 此药期 间,背部 、手 掌及 手背 出现 鲜红 色 药
敏发 生率增 大。因此 ,对 于 中药 制剂 静脉 给药 ,应 注 意过 敏 反应发生 ,临床 中应 重 视该 问题 的重要 性 ,以便在 问题 发生 时 ,能给予正 确处 理 ,另 一方 面 中药注 射剂 必须 经过 药理研究 ,保 证用药 的安全有 效性 。 22 毒性 成分 的存在 因药 物 中毒性成分 的存在 ,个 体代 . 谢能力 的差异 ,长期 服 用具 毒性 成分 中成 药 ,造成 蓄积 性 中毒 ,也 是中药制 剂不 良反 应发 生 的原 因之一 ,对 于含 有
汪 兆 云 山东省沂南县 中医 院,山东 沂南 2 60 73 0
【 关键词 】 中成药 ;不 良反应 ;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6. 993
【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号 】10 8 1 (00 3— 05 O 07— 57 21 )1 06 一 1
随着 中成药制 剂的发展 ,中成药在 临床 上的应 用逐年 递增 ,中药汤剂 调 配处方 相应 减少 。 中成 药便 于服 用 ,便 于携带 ,使其在处方 用药 及非 处方 用 药 中占有相 当大 的 比 例 。但是 ,在人们认 识 到 中成药 的有 效 、服用 方便 ,应用 广泛等优越性的 同时 ,人 们却 忽视 了 中成药 制剂 存在 不 良 反应的方面 。中成药 制剂 的不 良反 应 近年来从 报 道情 况看 是不容忽视 的。 1 中成 药 不 良 反应 的 病 例 报 告 1 1 双黄连粉针致过敏性休 克 1例 双黄 连粉针是 由金 . 银花 、连翘 、黄芩三种 中药提 取制成 ,临床用 于清热解 毒 , 抗感 染。泌尿 系 统感 染 ,静 脉 点滴 给药 发 生过 敏 性 休克 。 双黄连注射液在 临床 应用 中引发 猩红 热 药疹 3例 J ,3例 均为静脉点滴 给药 ,临床症 状 ,体表 出现 弥漫 性鲜 红 色丘

常用中药的不良反应报告及用药

常用中药的不良反应报告及用药

第1题:川乌常见的不良反应报告是 (单项选择)DA . 与左旋多巴合用有可能加剧消化系统的损害B . 颗粒白血球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C . 最终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D . 嗜睡,谵忘,神智不清第2题:龙葵常见的不良反应报告是 (单项选择)CA . 双眼斜视上翻,嘴歪B . 内脏出血C . 有头痛,眩晕,发热,汗出,心悸D . 出现霍乱样米汤状大便第3题:下例不属于火麻仁的中药不良反应是 (单项选择)AA . 蚁走感及震颤B . 腱反射亢进C . 手舞足蹈、D . 严重者抽搐第4题:下例属于中药不良反应的分类是 (单项选择)CA . 用量不当B . 药性偏胜C . 过敏反应D . 中药污染第5题:下例不属于大黄的中药不良反应是 (单项选择)AA . 手舞足蹈B . 严重腹泻而致脱水C . 眼睑及双手浮肿D . 口唇发绀第6题:山慈菇常见的不良反应报告是 (单项选择)DA . 与左旋多巴合用有可能加剧消化系统的损害B . 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呼吸衰竭C . 嗜睡,谵忘,神智不清D . 颗粒白血球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第7题:下例不属于白矾的中药不良反应是 (单项选择)AA . 血压下降B . 虚脱,甚至死亡C . 呕吐,腹泻D . 口腔、喉头烧伤第8题:川楝子常见的不良反应报告是 (单项选择)AA . 内脏出血、B . 失明,耳鸣C . 严重腹泻D . 皮肤瘙痒及丘疹第9题:由于使用中药引起人体功能或器官组织的损害称为(单项选择)CA . 特异质反应B . 致畸作用C . 毒性反应D . 后遗反应第10题:龙胆常见的不良反应报告是 (单项选择)AA . 严重者可出现肠麻痹B . 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C . 恶心、呕吐、头晕D . 内脏出血第11题:半夏常见的不良反应报告是 (单项选择)BA . 内脏出血、B . 严重时引起呼吸中枢麻痹C . 严重腹泻D . 失明,耳鸣第12题:下例不属于大青叶的中药不良反应是 (单项选择)DA . 手舞足蹈B . 严重腹泻而致脱水C . 眼睑及双手浮肿D . 肝细胞普遍萎缩第13题:下例属于中药不良反应的分类是 (单项选择)AA . 品种不同煎煮不当B . 中药污染C . 误服误用D . 后遗反应第14题:下例属于中药不良反应的分类是 (单项选择)BA . 误服误用B . 副作用C . 个体差异D . 药性偏胜第15题:瓜蒂的使用注意是 (单项选择)AA . 与丙咪嗪、氯丙嗪合用,可引起血压下降B . 与次没食子酸铋合用可出现肌肉痉挛C . 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导致高血压D . 与华法令合用可引起脑内出血第1题:川楝子使用注意是 (单项选择)AA . 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B . 不宜与瓜蒌类同用。

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126例

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126例

l 勰
8 2

2 3
5.3 0 % 4
0% 4
一 2.0 65 %
9 8 % 3
鬻 。
。 一 …
黛一

呼吸 系统 局部反藏 其弛
气短 , 咳嗽 , 有痰 , 哮曦 困难
6 3 5 娃 1. 6 49 % 4 7 % .0
输液肢 体疼 痛, 血管瘸 , 局部水肿i 注射 区域过敏反应 瓣 尿 困难 , 腰部疼稿 寒战
循 环 系统
皮肤瘙瘴, 肤红 头面 微皮 荨麻疹 静脉走行 皮 脖。 发缀 轻 疹, 沿 发缸痰痔 红色 皮疹, 疹 药
胃部 不适 ,夔 , , 秘 恶 食欲 下骥j 腹痛腹 精, 口干
一 0 叠 囊 荣瘸 , 头胀 头重感, j #: 籍晕- h -
心掺 . 慌
4 1 % 3 6

- ,

i i 5
1 0

2 0
1 69
l 3
4 3
1 2
k -
舍 计
缸 比— 雠
1 O
4 翦 % ■
1 5
64 弼 .
3 6
I 8 53%

2 0 3 5%
i 4 1
道 相 符 。 其 次 为 消 化 系 统 8 例 2
(5 0 % ) 神 经 系 统 6 例 ( 65 % ) 3 .4 , 2 2.0 等。
床 中 不 断 涌 现 , 之 人 们 对 中 药 制 剂 加 A R 的意 识 淡 薄 , 用 中 药 注 射 剂 呈 上 D 使 升 趋 势 , A R 的发 生 率 也 随之 增 多 , 其 D 凶

2 许 彦 , 婧 . 院 近 5年 来 中 药 注 射 剂 不 良 缪 我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中成药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中成药
九、莪术油注射液
功效:抗病毒药
不良反应:过敏样反应(64例占21%)、皮疹(45例占15%)、呼吸困难(17例占6%)、过敏性休克(12例占4%)、死亡(1例)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1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莪术油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滴注10ml左右,患者自觉胸闷,随之出现呼吸困难,面部、四肢青紫。立即停止输液,平卧,吸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患者逐渐好转。
02
不良反应:1988年至2005年3月,肝损害(10例)、剥脱性皮炎(1例)
03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 ,57岁,因恶心,乏力、腹胀10余日伴皮肤、巩膜黄染入院。患者1月前银屑病服用克银丸,每次100粒(10g),每日3次。服药10余日后自觉恶心、乏力、腹胀、纳差,继而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尿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既往患银屑病1年余,病情轻,一直未治疗。体检:T36.4℃,R20次/min,P78次/min,BP110/70Kpa。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1084U/L,谷草转氨酶428U/L;乙肝酰转肽酶175U/L,碱性磷酸酶256U/L,乳酸脱氢酶157U/L;乙肝表面抗原(-),抗甲肝病毒IGM抗体(-),抗丙肝病毒抗体(-),尿胆红素(+),尿胆原(+ +),总胆红素73.0umol/L,1分钟胆红素18.1umol/L。
建议:龙胆泻肝丸的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照适应症使用,避免大剂量、长疗程服用。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有、使用应谨慎,治疗期间应注意肾功能监测。
五、葛根素注射液
01
功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用于扩 张血管
02
不良反应:各种类型的过敏反应:皮疹(47例),过敏性哮喘(1例),过敏性休克(7例)、溶血性贫血(8例,其中1例死亡)

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

常用中成药不良反应-2

八珍颗粒【功能主治】补气益血。

用于气血两亏之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

1袋/次,2次/日。

【注意事项】忌过劳、寒凉,慎房事。

体实有热者忌服。

贮藏方法: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八正合剂【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淋。

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0ml,一日3次。

用时摇匀。

【注意事项】本品允许有少量沉淀,用时摇匀。

板蓝根颗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4次。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鼻窦炎口服液【功能主治】通利鼻窍。

用于鼻塞不通,流黄稠涕;急、慢性鼻炎,副鼻窦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20日为一疗程。

鼻咽清毒颗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用于,热毒蕴结鼻咽,鼻咽肿痛,以及鼻咽部慢性炎症,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克,一日2次。

30天为一疗程。

鼻炎康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

用于急、慢性过敏性鼻炎等。

【用法用量】片剂。

口服,1次4片,1日3次。

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

鼻炎片【功能主治】祛风宣肺,清热解毒。

用于急、慢性鼻炎风热蕴肺证,症见鼻塞、流涕、发热、头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鼻渊通窍颗粒【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用于急鼻渊(急性鼻窦炎)属外邪犯肺证,证见:前额或颧骨部压痛,鼻赛时作,流涕粘白或粘黄,或头痛,或发热,苔薄黄或白,脉浮。

33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33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r e v i e w t h e A DR s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p a t e n t me d i c i n e s a n d s i mp l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o c c u r r e d
b y i n j e c t i o n s i n v o l v i n g 8 v a i r e t i e s a n d a n o t h e r 8 c a s e s w e r e c a u s e d b y o r a l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 T h e g e n d e r o f 3 3 p a t i e n t s w a s
C H E N L i h u a Z HU J i a n g Z H A N G J i f e i G U X i a o l i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P h a r ma c y , Gu a n g mi n g Ho s p i t a l o f TCM i n P u d o n g Ne w Ar e a , S h a n g h a i 2 0 1 3 0 0 ,C h i n a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o r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u s e o f t h e m.M e t ho d s 3 3 ADR c a s e s r e p o r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i n 2 01 0 we r e a n a — l y z e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i n r e s p e c t o f a g e a n d g e n d e r o f p a t i e n t s ,v a r i e t i e s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d o s a g e or f m s ,o r g a n s a n d s y s - t e ms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a n d d e g r e e i n v o l v e d i n ADR.Re s u l t s I n t h e t o t a l o f 3 3 ADR c a s e s ,2 5 c a s e s we r e c a u s e d

中药不良反应练习题

中药不良反应练习题

中药不良反应练习题一、最佳选择题1、“药物不良反应”的英文缩写为A、ADRB、TDMC、ExpD、TABE、BDR2、变态反应的含义是A、由遗传因素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B、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C、由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D、由药物被反复应用导致使用者瘾癖的特性E、由药物有效成分降解产生有害物质3、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是A、副作用B、毒性反应C、过敏反应D、继发反应E、后遗效应4、肉桂过量时可发生A、心率加快B、血压升高C、心律失常D、血尿E、肝功能损害5、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机体因素不包括A、种族不同B、服药剂量C、个体差异D、年龄E、性别6、苍耳子生品有小毒,入药时应A、炒黄去刺B、炒焦去刺C、蒲黄煨去刺D、盐炙去刺E、酒炙去刺7、含蟾酥药物的中成药是A、更衣丸B、紫金锭C、喉症丸D、山药丸E、磁朱丸8、马钱子类中药一次服用即可致死的剂量为A、0.2mgB、0.5~1.0mgC、2~4mgD、5~10mgE、30mg9、既含雄黄又含朱砂的中成药是A、磁朱丸B、抱龙丸C、安宫牛黄丸D、朱砂安神丸E、追风透骨丸10、因含有朱砂,如过量服用,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成药是A、牛黄上清丸B、天王补心丸C、牛黄降压丸D、冠心苏合丸E、牛黄解毒丸11、因过量服用,可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是A、雄黄B、川乌C、蜂毒D、肉桂E、斑蝥12、因服用过量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的中药是A、细辛B、使君子C、胆矾D、雷公藤E、香加皮13、罂粟壳中毒的典型症状是A、精神亢奋B、呼吸急促C、血压升高D、曈孔极度缩小E、心跳加速14、追风丸中除含乌头类药物外,还含有的有毒中药是A、细辛B、朱砂C、蟾酥D、轻粉E、雄黄15、因含有雄黄,过量服用可致肝肾功能损害的中成药是A、牛黄上清丸B、牛黄降压片C、牛黄解毒丸D、冠心苏合丸E、桂枝茯苓丸16、小金丸中含有的有毒中药材是A、蟾酥B、乌头C、朱砂D、红粉E、马钱子17、抑制蛋白合成是哪个中药的主要毒性作用机制A、香加皮B、蓖麻子C、雷公藤D、黄药子E、吴茱萸18、近年来,涉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较多,执业药师应高度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1、WHO1987年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D)。

A、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
B、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

C、正确地调剂处方
D、以上都是
2、药物的不良反应静脉炎临床表现为(A)。

A、注射部位血管肿胀、发热、疼痛
B、寒战、发热
C、停药不适、病情反跳、症状加重等
D、急性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
3、以下关于中成药合理选择给药途径的说法错误的是(B)。

A、根据病情治疗的需要,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B、能注射给药,不采用口服给药
C、能肌肉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
D、能肌肉注射给药的,不选用滴注给药
4、(B)中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原则。

A、《四书五经》
B、《内经》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5、(B )是预防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本措施。

(B)
A、保证药品质量
B、合理用药
C、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D、特殊人群慎重用药
6、长期或过量服用含朱砂的中成药可产生急慢性(B)。

A、铅中毒
B、汞中毒
C、砷中毒
D、磷中毒
7、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病因是(D)。

A、药证不符
B、原料品种混乱
C、制剂质量欠佳
D、以上都是
8、(A)是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

A、保证药品质量
B、合理用药
C、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D、特殊人群慎重用药
9、(D)所言“药物用之得宜,皆有功力,用之失宜,参术亦能为害”。

A、扁鹊
B、孙思邈
C、华佗
D、李时珍
10、鱼腥草注射液的原料要用(C)。

A、鲜冬虫夏草
B、干冬虫夏草
C、鲜鱼腥草
D、干鱼腥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