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及其保护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及其保护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要搞好先进性文化建设,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保护好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对先进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突出江西,宣传江西,加速江西的崛起也有着重要作用。

一、丰富的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

(一)戏曲音乐文化

江西戏曲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其声腔主要由有代表性的弋阳腔、宜黄腔、采茶戏等构成。经演变发展,弋阳腔、宜黄腔又逐渐形成为各地的高腔,现存的有饶河高腔、都湖高腔、东河高腔、旰河高腔、海盐腔等。江西共有七大地方剧种,分别为赣剧、都湖高腔、东河戏、旰河戏、宜黄戏、西河戏、宁河戏,另有南昌采茶戏、高安采茶戏、赣南采茶戏等十四种地方小戏,分布在全省各地。地方大戏剧的唱腔以“高腔、昆腔和乱弹为主,器乐由文场曲牌和武场锣鼓两部分组成;地方小戏的唱腔常以本高调、茶灯调等为主,器乐也由文场曲牌和武场锣鼓两部分组成” (P9-P17)。

(二)民间歌曲文化

江西有十一个设区市,由于各区域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政治因素等的差异,江西民间歌曲文化非常丰富,主要依托号子、山歌、小调、歌舞曲、风俗歌等民间歌曲构成。号子音乐反映劳动场景和情绪,有着粗犷、坚定、豪迈的性格,如万安的《齐心合力过险滩》、永新的《过一重山来又一重天》等。山歌曲调质朴、节奏自由、形式短小,是劳动人民在山野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抒发情感时所唱的歌,如兴国山歌《赞八仙》、《曹操带兵征江东》等。小调反映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消遣,多以分节歌形式出现,如吉水的《十二月疙》、定南的《十二月跌苦》等。歌舞曲是人们在节日或仪式上进行载歌载舞活动产生的音

乐,具有生动、明快的特点,如安远的《班鸠调》、遂川的《十二月花》等。风俗歌是反映风俗活动基本内容和特征的民间歌曲,可划分为季节性风俗歌和非季节性风俗歌两类,如莲花的《辞嫁哭别》、大余的《年歌》等。

(三)曲艺音乐文化

江西曲艺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其以说、唱为手段来描物写景、倾诉感情、表达故事、刻画人物形象,在音樂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江西优秀曲艺音乐文化众多,根据江西曲艺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曲艺在各地区存在的不同形式,《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西卷》将江西曲艺音乐文化的主要内容与形式分为“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用渔鼓筒为节奏乐器的渔鼓古文类曲种;以唱为主,甚至只唱不说,用丝弦伴奏的清音串堂烧类曲种;以唱为主,辅以说的成份,其节奏与速度变化较为丰富,用一面鼓为伴奏乐器的鼓书鼓歌类曲种;以走唱或站唱为主要演唱形式,唱腔主要成分为数唱,即接近口语的数板,以竹板或单面锣鼓伴奏的数唱踏歌类曲种”(P8-P12)等四大类型。这四大类中有很多代表性音乐,如《珍珠塔》中的《波阳渔鼓调•慢板文韵》、南昌清音《东湖十景》中的《鲜花调》等。

(四)民间器乐音乐文化

江西民间器乐音乐文化源于民俗活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西卷》,通过大量史料研究,将江西民间器乐曲分为“以管弦乐器(或仅用管乐器)与打击乐器演奏并重、气氛热烈的吹打乐;以全部用打击乐器演奏,场面热闹、威猛、喜庆为特征的锣鼓乐;以两三件弦乐器、吹管乐器为乐队组合核心,加入梭子、云锣等打击乐器,常用于民间红白喜事、新屋落成等民俗活动的丝竹乐三大类”(P10-P16)。这三大类型的优秀曲目也很多。此外,宗教音乐在江西器乐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道教音乐和佛教音乐。这些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江西器乐音乐文化。

(五)红色民歌文化

从中国革命到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西人

民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同时也赋予了江西民间歌曲文化更先进的内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斗争时期,江西涌现出了大量歌唱工农红军、革命战争和歌唱土地革命运动的红色革命民歌,这些民歌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歌唱工农红军和革命战争,歌唱土地革命运动,如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崇义的《十二月革命歌》,广昌的《送郎当红军》等。第二,反映广大群众对革命斗争的支持,如《动员歌》、《喊话歌》、《放哨歌》等。第三,揭露和控诉反动阶级罪恶,如永丰的《长工歌》、永新的《只恨老天爷不公平》等。第四,歌唱劳动生产,如永丰号子《合起篙来撑》、吉安号子《滔滔赣江运木排》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产生了大批新的红色民歌,主要内容是抒发对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赞美热爱之情,如《江西是个好地方》、《请茶歌》、《井冈山下种南瓜》等。江西红色民歌文化如今已伴随着国家的强大而不断地得到完善与发展,是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保护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保护工作,已经把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特别是老革命根据地红色音乐文化列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为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关部门主要在以下方面采取了保护措施:

(一)资料整理工作

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于1979年联合发出《收集整理我国民族音乐遗产规划》的文件,据此,江西各地音乐工作者对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析,编辑出版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西卷》四部较全面的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专著。这四部专著是迄今为止较为完整的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资料,对江西省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发掘与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江西地方文化部门为保护江西地方音乐文化也做了大量工作,自1953年至今,文化部门组织编辑出版了诸如《赣南采茶戏音乐》、《江西弋阳腔曲牌》、《赣剧昆腔曲牌》、《江西戏曲音乐论文》、《江西戏曲

文化史》、《戏曲音乐概论》等十几部音乐文化专著。

(二)组织演出活动

20世纪50至80年代末期,专业及业余文艺团体演出活动频繁,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在民间广泛流传。之后,由于文化多元化以及经济、科技因素的影响,舞台演出逐渐衰落,人们对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逐渐淡忘。近年来,文化部门加大了对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保护的工作力度,组织了大量的演出活动,把具有影响的地方音乐不断在舞台上进行传播。如2021年6月在南昌八一广场隆重举行了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巡展活动,舞台上展示了弋阳腔、赣南采茶戏、唢呐《公婆吹》等地方音乐;宁都采茶歌舞剧团经常下乡演出宁都采茶戏,受到农民朋友的好评;南昌滕王阁组织了一支专门的戏曲演出队伍,常年为游客进行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的演出活动;弋阳县弋阳腔剧团利用周六、周日在龟峰景区举行弋阳腔演出,为游客了解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提供了平台。

(三)将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得到了江西省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2021年以来,江西组织兴国山歌、弋阳腔、青阳腔、文昌孟戏、徽剧、宜黄戏、赣南采茶戏、萍乡春锣等地方音乐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载纸棚山歌、靖安打鼓铲山歌、铜鼓客家山歌、乐安乡射遗乐、樟村板灯、安远南乡大堂音乐、于都唢呐公婆吹、万载得胜鼓等,则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后续申报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四)与地方院校“联姻”

2021年,江西师范大学与江西地方戏剧进行合作,组织赣沪两地艺术家合作演出赣剧《牡丹亭》,该剧运用诸多新手法,首次公演即获得各界人士的好评。2021年江西九江学院和湖口县政府携手签订研究传承青阳腔戏曲文化合作协议,在资料发掘、唱腔抢救、戏曲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与地方院校的“联姻”,既能对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又能对江西地方优秀音乐文化资源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