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第2节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对应例题和练习

第2节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对应例题和练习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例1】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南辕北辙B.夸父追日C.顺水推舟D.精忠报国解析:“南辕北辙”这个成语讲的是我国古代某人要去南方,却向北走了起来,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A不符合题意;“夸父追日”这个成语中的夸父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B不符合题意;“顺水推舟”这个成语中的舟和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C不符合题意;“精忠报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将个人理想信念和国家的理想信念连接在一起,没有机械运动,D符合题意,选D。
练习1. 根据机械运动的含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像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练习2. 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解析: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的运动有5种情况:①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②乙车不动,甲车向南运动;③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④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也向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慢;⑤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也向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快;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A错误;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B错误;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C错误;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D正确,选D。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3】(2019•赤峰)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帆船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B.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是静止的C.空中的雨滴相对于牛是静止的D.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解析:帆船相对于大地位置在不停的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A错误;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位置在不停的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B错误;空中的雨滴相对于牛位置在不停的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C错误;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位置不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D正确,选D。
初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知识概括

初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知识概括物理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它将物理世界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求得它们的内在规律。
物理知识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运动,它是物理学中研究最深入、占有重要位置的一个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无处不能看到运动的存在。
本文将从运动的描述性知识、运动的物理规律、物体运动的轨迹及轨迹上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原理、物体运动的物理依据等几个方面对初二物理课程第二节中的运动知识进行概括。
一、运动的描述性知识运动的描述性知识包括运动的定义、运动的分类和运动的特征。
(1)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固定点的位置发生改变,而被发生改变的物体称为运动物体。
(2)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根据运动物体是否经历相同距离,可以将运动分为匀速运动和不匀速运动;根据运动物体是否有力作用,可以将运动分为有力运动和无力运动。
(3)运动的特征:运动物体的运动具有速度、方向、距离和时间等特征。
二、运动的物理规律运动的物理规律是指物体运动中必然存在的物理量的变化原理和对应的关系。
根据此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定律。
(1)速度的定义:速度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经历的距离。
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v=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物体行进的距离,t 表示时间。
(2)加速度定义:加速度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大小及方向上的变化。
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Δv/Δt,其中a表示加速度,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3)米格尔圆周运动定律:米格尔圆周运动定律指的是圆周运动物体的轨迹被外力推动,它的速度改变时,其运动的距离也会随之改变。
三、物体运动的轨迹及轨迹上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原理(1)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以相同的速度沿一直线行进,此时速度和距离都是不变的。
(2)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时间内以相同的速度在切线作圆周运动,此时速度是不变的,但圆心的距离却不断在增大。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课件

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 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 对不动的
5、下列各例现象与相对静止无关是( D)
①飞机空中加油; ②跑动给马拉松运动员递饮料; ③太阳从东方升起; ④彩云掩月; ⑤“手抓子弹”的奥秘; ⑥如影随行 A 、② ③ ⑥ B、 ② ④ ⑤ C 、① ③ ⑤ D、 ③ ④
运动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 是静止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 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 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汽车上站着的是小华,为什么司机和路边 的人对他的判断不一样?
3.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描述汽车的运动是
以__地__面____ 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 看到乙车在向后退,该乘客是以__甲__车____作为 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___甲__车__车开得
快。
4.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 绝对不动的
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 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a: ①向东(右)运动 ②静止 ③向西(左)运动, 只是比风的速度慢
2.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b:
向西(左)运动, 而且比风的速度快
3.根据下图,能否判断风的情况?
①如果小车静止,则风向 东刮 ②如果小车在向左(西) 运动,风的情况可能是: 向东 无风 或向西(只是风速比车慢) ③如果小车向东运动,则 风向可能是: 向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主要介绍了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位移、平均速度公式、速度与时间图线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等,但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与时间图线等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绘制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本节课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掌握平均速度公式。
2.掌握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图形绘制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区别。
2.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
3.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思考和探索,理解和掌握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方法。
2.通过图形绘制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与时间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绘图。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和定义,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给定的物体运动情况,计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并绘制速度与时间图线。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其他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如加速度、位移时间图线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2节运动的描述01知识管理1.机械运动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定义: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总是要先选择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_,这个被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注意: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说明: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可以确定运动情况,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根据运动情况来判断参照物的选取.方法: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一般的分析思路如下:(1)确定研究对象;(2)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3)最后,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理解为“参照物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特点: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可见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注意: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我们平时所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相对静止.02基础题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行星转动B.鲜花怒放C.枯叶飘落D.骏马奔腾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照物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B.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C.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D.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3.(泉州中考)国产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起飞,如图所示,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航空母舰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C.海岸D.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第3题图第4题图4.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5.(江西中考)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________的.6.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7.《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他不懂得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知识.03中档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就运动,位置没改变就静止C.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D.机械运动就是各种机械所做的运动9.(常州中考)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10.(宁波中考)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11.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这袋大米相对于传送带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12.为了锻炼阳阳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五·一节,妈妈让她独自乘火车去合肥看望姥姥.(1)她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阳阳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阳阳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在行驶的列车上,阳阳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________.A.铁路边的树木B.小孩子的座位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铁轨(3)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的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阳阳同学看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这样就能在写字板写上漂亮的字了,如图所示.你能帮她解释其中的原理吗?04拓展题13.小明喜欢打篮球,更喜欢观看电视转播的CBA比赛.他发现:运动员始终处于电视屏幕上,但我们却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1)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________(填“左”或“右”)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他们在跑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所示为学校运动会接力赛交接棒情景,此时小铭同学发现在4×100 m 的接力赛交接棒的过程中有两种交接方式:第一种:下一棒的同学站在原地不动,上一棒的同学快速跑过来立即停下,再交接棒.第二种:下一棒的同学在上一棒的同学快到时也向前跑,在都向前跑的过程中交接棒.你说哪一种交接棒的方式较好?请分别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出两种交接方式的优点或缺点?参考答案第2节运动的描述知识管理1.位置 2.标准参照物 3.不同相对基础题1.B 2.D 3.B 4.B 5.船运动 6.帆船青山7.运动静止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中档题8.C9.D10.B11.静止12.(1)阳阳同学是以另一辆刚离站的列车作为参照物的,得到的结论是自己所乘火车是运动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2)B(3)写字板与手固定后,车无论是否颠簸,手与写字板位置始终相对静止.拓展题13.(1)右我们是以背景画为参照物(2)因为我们在观看时是以电视画面中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了参照物14.第二种方法更好一些.第一种方法容易接到棒,但停下来会影响成绩;第二种方法成绩会好一些,但如果不能保持相等的跑步速度容易掉棒.。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第2节运动的描述体育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是体育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对运动的描述,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运动的特点和魅力。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描述一下运动的各个方面。
1. 运动的定义运动是指通过身体的活动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提高身心健康的一种活动。
运动可以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等多种形式,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2. 运动的分类运动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
按照运动强度可以分为高强度运动、中等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按照运动方式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力量训练运动、柔韧性训练运动等;按照运动项目可以分为篮球、足球、游泳、跑步等多种不同项目。
每种类别的运动都有其特点和优势。
3. 运动的好处运动对人体有着诸多好处。
首先,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人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
其次,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的功能和外观。
此外,运动还有助于调节体重,促进新陈代谢,减少脂肪存储。
运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身体的平衡感。
此外,运动对于调节情绪、减轻压力、改善睡眠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4. 运动的技巧在进行运动时,掌握正确的技巧和姿势非常重要。
例如,在跑步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直立,使用正确的脚步和摆臂方式;在游泳时要注意呼吸技巧和姿势调整;在举重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用力方式等等。
通过学习和练习正确的技巧,可以更好地享受运动的乐趣,并减少运动中的受伤风险。
5. 运动的注意事项尽管运动有着众多好处,但在进行运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的负担过重。
此外,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和中暑。
最后,如果有任何不适症状或运动伤害,应及时就医或咨询专业人士。
总之,运动是一项让身体和心灵都获益的活动。
通过了解运动的具体特点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运动方案,享受运动的乐趣,并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
第2节 运动的描述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引领.doc

第2节运动的描述◆主要内容导学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情况的判定,参照物的选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能够例举生活实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凡是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都发生着改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2.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_________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被研究的对象除外),当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得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于选择_________为参照物。
3.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得出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
选择甲物体为参照物,可能物体A是运动的;选择乙物体为参照物,可能物体A是静止的;这说明了_________。
◆重点和难点处理的思维方法1.本节重点:知道参照物的概念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2.本节难点: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
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
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等)作为参照物。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2节运动的描述
在这段时间里,我每天坚持进行一小时的户外跑步。
无论是在清晨
的阳光下,还是在傍晚微风中,我都享受着这段属于自己的时间。
起初,我只是想通过运动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但渐渐地,我发
现跑步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好处。
每当我迈开脚步,跑过风景
如画的街道,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
我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一切烦恼都随着每一个踏出的步伐而消失不见。
在跑步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加专注和坚定。
每一次跑步,都需要
我集中精神,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这种毅力和耐力的培养,让我在
日常生活中也变得更加坚强和不屈。
我学会了不轻易放弃,不畏惧困难,勇敢向前。
另外,跑步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
每当我感受到
清晨的阳光洒在脸上,或是傍晚的微风拂过耳畔,我都意识到自己生
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里。
我开始珍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感恩身
体的健康,感悟生命的意义。
总的来说,通过这段时间的跑步锻炼,我不仅变得更加健康和强壮,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我会继续坚持下去,享受
跑步带给我的快乐和收获。
愿每一次踏出的步伐,都是在追逐更加美
好的自己的路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选择题
(1)体育考试中,甲、乙两个同学跑1000米所用的时间分别是3分30秒和3分50秒,则 ( )
A 甲同学的速度大
B 乙同学的速度大
C 甲、乙两个同学的速度相同
D 无法比较谁的速度大
(2)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
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D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3)水中游的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 ,陆地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 ,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正确的是( )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4)向月球发射激光,经2.7s 后接收到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则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激光在空间传播速度C=3×105km/s )( )
A 8.1×105km
B 4.05×105km
C 3×108km
D 3×105km
(5)试判断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
A 正在起动的汽车
B 在平直的轨道匀速行驶的列车
C 被抛出去的石块
D 从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6)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 的路程时用了30s 的时间,那么它前15s 内的速度为 ( )
A 0.5m/s
B 1.5m/s
C 2m/s
D 3m/s
(7)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m ,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发令员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约为( )
A.0.5s
B.1s
C.30s
D.60s
(8)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 ,经过一座100m 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 ( )
A 60s
B 40s
C 50s
D 80s
(9)某自动扶梯用20s 可将站立于梯上的人送上楼,扶梯不动时走上去要30s ,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需要时间( )
A 、50s
B 、10s
C 、12s
D 、20s
二、填空题
(10)图3-3甲、乙两图表示游泳运动
员比赛时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甲表示某一时刻的情景,图乙表示在终点时的情景,则图甲表示 ,图乙表示 . 假如运动员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物理学中用_________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11)公共汽
车在平直公路
上行驶,用固
定于路边照相
机连续两次拍
照的时间间隔
为2秒,车长
为10米,如图3-4所示.由此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约为 米/秒.
图乙 甲 图
(12)小华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6千米,他骑自行车去上学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小华骑自行车去
上学的速度为 米/秒,是 千米/时.
(13)由图3-5可知,甲乙物体做的是 运动,且 的速度大.
三、问答题
(14)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值得公路上行使,为了反映两辆车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某人拍摄了议长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3-6所示.已知每隔2秒曝光一次,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四、计算题
(15)一架飞机作匀速直线运动,在5秒内飞行了1000米,求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16)爆破用的导火线的长度为0.8m ,燃烧速度为2cm/s,某人点燃后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否跑到距180m 的安全区呢?
(17)一列长为200米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千米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秒.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B (6)B (7)B (8)A (9)C
(10)在相同的时间内,中间泳道的运动员通过的路程最长,运动最快;通过相同的路程,中间泳道的运动员所用时间最短,运动最快;速度
(11)5 (12)5,18 (13)匀速,甲
(14)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乙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大.
(15)200米/秒,7200千米/小时
(16)能(提示:可以从三个角度——速度、时间、路程进行比较)
(17)20米/秒.
图3-4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