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和改善。
为此,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是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举措。
二、指导思想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因地制宜,注重发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三、实施步骤1. 做好基础调查,科学规划(1)全面梳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摸清各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依据农业生产需要和基础设施现状,制定长远规划,并根据规划,分别制定可行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 统筹协调,分类指导(1)坚持市县乡三级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指导基层农田水利建设;(2)分类指导,将各项基础设施按照用途和类型进行分类,因地制宜,满足当地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需要。
3. 分类建设,因地制宜(1)针对农民用水需求,可优先建设水利灌溉设施,加强农田排灌设施建设;(2)针对不同地域特点,按照当地的土地利用和农产品种植情况,制定适合农业发展需要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案;(3)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高农田耕作能力和水土流失防控能力。
四、建设目标1. 基础设施覆盖率(1)水利灌溉设施覆盖率达到85%以上;(2)农田排灌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达到以下目标:(1)农作物增产10%以上;(2)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益。
3. 农村环境改善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地改善农村环境。
达到以下目标:(1)农村环境清洁,有序发展,环境质量达到环保标准;(2)农产品质量达到环保标准要求,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满意度。
2016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活动方案

2016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战略部署,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我县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需要,按照以人为本,遵循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举,以工程综合效益为中心,以南罗水(下游段右岸)河道整治工程、中型灌区干渠改造配套、大广坝灌区干渠系统2016年度斗渠建设、面上小型水利防渗加固、农综农田整治、国土土地整理、水毁工程修复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集资投劳,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维修加固水利工程,保证我县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提高其综合利用能力,为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一)目标任务:新增旱涝保收面积0.8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5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9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7万亩,解决和改善2.07万人饮水安全,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增加蓄水能力10万立米,增加节水能力1500万立米。
为实现以上目标,计划完成土方85.94万立米,石方1.93万立米(其中:浆砌石0.99万立米),砼4.12万立米,草皮护坡28.76万平米。
工程总投资12173.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908.00万元、省投资2675.00万元、县财政投资5464.4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算投入126.00万元。
(二)工作重点1、中小河流治理工程1宗:县南罗水(下游段右岸)河道整治工程。
2、大广坝灌区干渠系统斗渠工程1宗:。
3、面上小型水利防渗加固工程4宗:。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宗:。
5、节水灌溉项目1宗:。
6、水毁工程修复:。
7、土地整理项目2宗:。
三、时间安排根据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特点,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从2016年12月1日开始,至2016年2月5日结束,历时65天。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该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农田水利工作的科学规划和全面发展,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促进农田水利工作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和农田防灾能力;(2)改善农田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高农田灌溉设施运维能力;(3)完善农田排水和排涝设施,提高农田排水能力和抗灾能力;(4)促进农田水利与农业、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 原则:(1)科学规划,综合考虑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农田布局等因素;(2)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和农田生态条件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建设方案和设施类型;(3)公平公正,合理分配资源,优先满足饮水和农田灌溉的需求;(4)生态环保,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和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任务和措施1. 提高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水平:(1)加强灌溉渠道和水库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和节水灌溉能力;(2)增设灌溉管网和设施,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推广滴灌技术;(3)优化水泵设备,提高水源供给能力和灌溉自动化程度;(4)加强灌溉管理与维护,建立灌溉设施保护与修复机制。
2. 加强农田水资源保护和利用:(1)制定农田水资源保护政策,加大农田水源保护力度;(2)推广水资源节约利用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3)开展农田溉水定量化管理,防止过量排放和污染;(4)加强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提高示范引导作用。
3. 完善农田排水和排涝设施:(1)加大农田排挤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农田排水能力;(2)完善农田排涝设施,提高农田抗涝能力和防灾能力;(3)加强农田排水管理与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4)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防洪设施,提高灾害防控能力。
4. 促进农田水利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1)加强农田水利规划和农田布局调整,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2)配套建设农田灌溉、排水和饮水设施,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3)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推动灌溉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4)提升农民水利意识,普及水资源保护和节水灌溉知识,增强农民自觉性。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支撑系统,对农田灌溉、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田灌溉需求的变化,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规模和布局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加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节水、节能和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对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任务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本方案的任务是:1.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和布局,提高农田灌溉效率,降低灌溉水耗;2.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农田灌溉的节水能力;4.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监测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5.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水利管理能力。
三、实施措施1.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和布局根据农田灌溉需求和农作物的水分需要,调整农田水利设施的布局,建设多功能灌溉系统,提高节水灌溉设备的装备水平。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
2.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设施的巡查和维修。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田灌溉的节水能力。
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改善传统灌溉方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二篇)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范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指为了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而实施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灌溉设施老化、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必须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和支持。
因此,制定并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是当务之急。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益,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2. 任务:(1)改善灌溉设施:对老旧的灌溉渠道进行修复和改造,提高渠道输水效率;建设新的灌溉渠道,覆盖更多农田。
(2)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确保农田灌溉用水的供给。
(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引进和推广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加强农田排水:增加农田排水设施的投入,提高田间排水效果,防止水浸害和土壤盐碱化。
三、实施方案1. 加大投入: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投资,培育农田水利建设的市场化机制。
2. 优先发展重点区域:在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下,优先选择一些农业发展潜力大、水资源供应充足的重点区域进行农田水利建设。
这样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田水利技术和设备,包括注入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等,提高农田灌溉的水平和效果。
4.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水资源的监测、调度和管理工作。
同时,建立完善的水资源配额制度,确保农田灌溉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5. 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通过开展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意识。
同时,加强对农田水利政策的宣传,使农民能够真正受益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 水源调查和规划:对农田水利的水源进行调查,确定可利用的水源,并根据农田水
利的需求进行规划,确定合理的水源供应方案。
2. 农田水利设施设计: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和水利的需求,设计合理的农田灌溉系统,包括水井、引水渠道、水泵站等设施,并确定合适的设施材料和工艺。
3.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包括新建或维修水井、建设引水渠道、安装水泵站等工作,确保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
4. 水质治理:对农田水源进行水质治理,包括除去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确保水质符
合农田灌溉的要求。
5. 农田水利管理:建立科学的农田水利管理制度,包括水资源分配、水费收取、设施
维护等方面,确保农田水利设施正常运行。
6. 农田水利效益评估: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和管理进行效益评估,包括灌溉效益、农作
物产量和农民收入等方面,为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提供参考。
以上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
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益,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2016年水利工作实施方案.doc

2016年水利工作实施方案一、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决定成立镇2016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由镇长周选良任组长,镇委委员王朝任副组长,成员有各村驻点领导、干部以及村委会主任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农业办公室,具体负责和协调全镇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日常工作,主任由王朝兼任。
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镇包点领导负责,各村委会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以强有力的组织措施,推动我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顺利进行,确保今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一)目标任务加大全面维修全镇16个村委会各种蓄、引、提、防等水利工程设施和各种大小灌排渠道,共计145公里,以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二)工作重点今年我镇的冬修水利以水库除险加固、渠道配套防渗节水和整治重点田洋工作建设为重点,全面抓好农田水利综合整治,高标准完成以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工程项目。
三、时间安排从2016年10月15日至2016年12月10日前完成全镇今年的冬修工作任务。
四、具体做法和要求(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掀起冬修水利建设的新高潮。
今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实行谁受益谁维修的原则,时间短,任务重。
各村的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各村镇干部要深入农村组织指挥,实行分工负责,确保冬修工作落到实处。
(二)积极动员、大力宣传。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作,农民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投入主体。
要精心策划和部署冬修水利工作,利用广播、横幅等宣传方式,进行大力宣传。
要全面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冬修水利大会战。
(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质按量完成。
各村镇干部要严把质量关,切实抓好我镇农田水利建设工作。
1、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落实到各村镇领导干部。
2、加强水库灌区渠道支、斗、农渠的管理、养护工作,主要是清理沟底,把沟底的杂物、土、石头等清除,同时把行道上的杂草、灌木除掉,保持路面平整,并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维护,确保本灌区渠系畅通无阻。
2016年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精品范文】

2016年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2016年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切实抓好XX乡2016年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夯实全乡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力争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按照自治区《关于深化改革保障水安全的意见》精神,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目标,以“抓投入、促建设,抓管理、保实效,抓改革、活机制,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水安全保障体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水、田、林、湖、庄综合治理,提高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安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2016年,通过水利、农发、财政等项目,上半年在XX乡完成投资XXX万元,组织群众投入工日XX万个,完成土石方XXX 万方,新增节水灌溉XX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XX万亩,确保全乡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以“建一片、成一片、巩固一片”为原则,确保农田基本建设取得实效。
(一)水利重点工作。
1、积极行动,共抗旱情。
2016年灌溉用水形势非常严峻,缺水4.95亿立方米,缺幅23%,仅次于2003年32%的缺水幅度。
预计将有60万亩农田不同程度受旱,其中20万亩严重受旱,主要分布在XX渠、XX渠灌区稍段。
我乡X个村处于XX渠末梢,涉及XX、XX、XX镇、XX、XX、XX村。
为了积极应对水情旱情,主要做好XXX年建设的“XXXX”抗旱机井的普查,共上报水利部门XX眼机井进行检修,发挥其应有的灌溉作用;对“引三济唐”一、二号泵站、幸福电排站提前进行检修,保证引用沟道水进行补灌。
惠农渠系银光、远景、同进等村要从禁稻工作着手,一定要宣传到位,给群众讲明,因种稻受旱减产绝产损失自负;高口支渠涉及到的村要提前准备水泵,着重解决XX村、XX村、XX村XXXX余亩耕地X条支渠灌溉难的问题;协调城关镇老户渠与东风渠并渠工作;已经上报水务局建设的泵站X座,申请供电局配备高低压配电器和供电线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源县2016-2017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
东源县水务局
二O一六年八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决策部署,加快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组织发动社会各方力量,持之以恒地开展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具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持,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编制2016-2017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农水〔2016〕140号)及水利厅、市水务局转发的相关文件(粤水农水函〔2016〕1559)号、河水农水〔2016〕35号)的精神,我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兴水惠民决策部署以及水利部关于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快补齐补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强化规划统筹,规范建设管理,重视运行管理,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构建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以及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持。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今冬明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约3.0068 亿元,其中省级投资2.0778
亿元、市县乡投资0.929亿元;计划完成工程总量:土石方280.795万方,砼7.6784万方。
(二)建设任务
1、中、小型灌区改造工程(中型2宗)
大力推进中小型灌区改造工程,为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
通过多渠道筹集工程建设资金,计划对我县的4.3万亩的农田水利设施实施改造任务,工程总投资为0.4939亿元,完成三面光渠道70.84公里,计划完成工程量:土石方28.03万m3,混凝土2.45万m3。
2、山区五市中小河流2016年治理工程(11条河)
东源县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主要完成河源市东源县曾田河(曾田河段)治理工程、河源市东源县船塘河干流(船塘镇段)治理工程等11条河流,工程总投资约为2.3971亿元,疏浚河道80.78公里,新建/加固堤防120.78km。
计划完成工程量:土石方251.1047万m3,混凝土5.0873万m3。
3、农村电灌(排)改造(42宗)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工商业及居民生活区、经济作物区、鱼塘等地区的排涝标准,使涝区内10年一遇24h暴雨产生的径流量地区按1天排干,水田按3天排干,农村灌溉标准提高到75%~90%以上,计划在今冬明春对我县42宗小型机电排灌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重建和改造,新建、改造泵站42座。
工程总投资约为0.1158亿元,建成后新增/恢复灌溉面积0.091万亩,改善灌溉
面积1.1187万亩。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各级政府要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均要成立领导小组,切实落实主要领导负责制,加强组织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配合共同抓,部门协调合力抓的工作格局。
领导要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全身心投入灾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切实承担起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责任,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
坚持“政府补助、社会集资、群众自筹”的办法筹措建设资金。
通过扶贫单位、政府投资、社会群体和群众集资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及统筹、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财政贴息、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的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冬春农田水利建设。
(三)强化措施,确保质量。
将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落实到灾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各个环节。
一是规范项目建设程序。
重点抓好项目规划、设计、审批、材料供应、施工和竣工验收关,重点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四制”管理,加强对小型工程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二是完善质
量保证体系。
重点抓好施工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注重推广成熟实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
三是健全舆论监督体系。
设立质量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的广泛监督,杜绝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确保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四)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专题典型报道、发表宣传文章等活动,积极宣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意义,营造全社会关注水利、重视水利、齐心协力办好水利的良好氛围。
通过召开汇报会、现场会等形式,交流先进经验、学习先进做法,并加以完善和推广,更好地指导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掀起我县田水利基本建设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