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供参考)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冀教版六年级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并能够欣赏和理解其特点。
2. 学习绘制简单的山水画,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展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图片和茶道艺术的相关资料。
-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纸张、颜料、画笔等。
- 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准备:- 带来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
- 准备好绘画纸。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特点,如追求意境、注重构图、使用简洁的线条等。
探究:1. 分组讨论:请学生就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 展示茶道艺术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与学生一起探讨茶道与山水画的联系。
实践:1. 教师示范: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简单的山水画,重点讲解构图和线条的运用。
2.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行练习绘制山水画。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绘画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
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请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延伸活动:1. 邀请专业画家或美术老师来学校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更多关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知识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第一课:研究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
教学目标:
- 了解《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幅世界名画
- 分析该画作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 研究并练画出微笑的表情
教学步骤:
1. 引入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描述画作中蒙娜丽莎的表情,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2. 分析画作: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的细节,了解画作的构图、色
彩和绘画技巧。
3. 研究绘画技巧:教授学生如何画出微笑的表情,包括眼睛、
嘴巴和面部肌肉的变化。
4. 练绘画:让学生进行练,画出自己的微笑表情。
5. 分享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相互欣赏、评价。
教学资源:
-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图片
- 画笔、彩色笔、画纸
第二课:研究中华名画《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 了解《百鸟朝凤》这幅中华名画
- 分析该画作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 研究并练画出鸟的形态和羽毛细节
教学步骤:
1. 引入画作《百鸟朝凤》,描述画作中的鸟的形态和羽毛,引
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2. 分析画作: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的细节,了解画作的构图、色
彩和绘画技巧。
3. 研究绘画技巧:教授学生如何画出鸟的形态和羽毛的细节,
包括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选择。
4. 练绘画:让学生进行练,画出自己想象中的鸟的形态和羽毛
细节。
5. 分享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相互欣赏、评价。
教学资源:
- 中华名画《百鸟朝凤》图片
- 画笔、彩色笔、画纸
...
(继续编写后续教案,根据冀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安排)。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画艺术;
- 研究并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技法;
- 能够运用所学技法,创作出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山水画。
三、教学过程
1. 介绍山水画的背景和概念,让学生了解山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 展示一些经典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作品中的特点和美感。
3. 通过示范,向学生介绍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画笔运用技巧。
4. 让学生进行实践,让他们使用所学技巧,创作自己的山水画作品。
5.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促进研究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创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2. 学生相互展示和评价作品,提供对同学作品的建设性意见。
五、板书设计
- 山水画的特点和技法
- 构图和画笔运用技巧
- 创作山水画的步骤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
观察和实践来学习山水画。
但在实践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
技巧上的困难,需要教师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
对于学生的作品评
价也需要注意,鼓励他们发现作品中的亮点,同时指出可以改进的
地方。
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面具设计制作》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面具的文化背景和种类。
2.培养学生对面具设计制作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面具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1.面具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2.面具的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1.面具的创新设计。
2.面具的制作技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面具实物、图片、设计素材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各种面具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面具分别属于哪些文化?它们有什么特点?”二、面具设计制作方法1.教师讲解面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对称、均衡、对比等。
2.教师示范面具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设计、剪裁、装饰等步3.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尝试制作自己的面具。
三、面具设计制作实践1.教师提出设计要求,如主题、风格、色彩等。
2.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并制作面具。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2.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意见。
五、拓展与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面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戏剧、节日、装饰等。
2.学生分享自己对面具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面具设计制作,让学生了解了面具的文化背景和种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关注面具的审美价值。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积极参与,作品质量较高。
但部分学生在设计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本节课《面具设计制作》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强,作品质量较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面具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审美意识得到了提高。
今后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美术教学效重难点补充:一、面具设计制作方法1.教师讲解设计原则时,可以与学生互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设计面具时,怎样做到对称呢?”2.制作过程中,教师示范剪裁技巧:学生尝试后,教师询问:“你们觉得剪裁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对,要保持手稳,剪刀要紧贴纸面,这样才能剪出整齐的边缘。
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我喜欢的艺术家》教学设计

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我喜欢的艺术家》教学设计第一篇: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我喜欢的艺术家》教学设计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我喜欢的艺术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书中出现的艺术家和他们作品的艺术风格2、临摹或模仿艺术家作品。
画一副作业一、组织教学二、授新课1、齐白石: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学过木匠,从民间画工入手,习古人真迹,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
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的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
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人民的艺术家。
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他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
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
2、徐悲鸿:徐悲鸿,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学习诗文书画。
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
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
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
此《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
冀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2020年整理).pptx

这些颜色之间的对比程度怎样? 你认为画家用这样的色彩对比想表达什么? 画面上的色彩对比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指导学生用对比色创作美术作品。 (3)让学生运用对比色在纸上进行绘画创作。在绘画创作之前, 教师要提示学生思考:
你创作的主题是什么,是否适合用对比色来表现,为什么?
2
你打算利用怎样的对比色来作画? 你想利用这样的对比色表达怎样的感受? 学生作品完成后,在讲评活动中,大家谈论的主题也要一直围绕着 感受与认识色彩对比来进行。 教学反思:
3
和》一课则着重于让学生体验色彩之间因为存在着弱对比关系而形成 的比较协调的色彩感觉。一般来说,当我们说起色彩的调和时,主要 是指邻近色和同类色。在色轮中,凡在 60°范围之内的颜色之间的 对比关系都比较弱,我们称之为邻近色。同类色指的是在同一色相中 不同颜色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同类色。
同类色或邻近色的相互搭配使用,给人协调统一、层次丰富的美 感。 教学目标:
第二课色彩的调和
教材分析: 《色彩的调和》是继色彩的对比之后的又一节色彩课,本课主要
是让学生感受和了解调和之美。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说,只要存在两种 及两种以上颜色,颜色之间就会形成色彩对比关系,只不过是色彩之 间的对比关系有强对比和弱对比之分而已。在《色彩的对比》一课中, 我们重点让学生感受色彩之间存在的比较强烈的对比,而《色彩的调
冀教版美术教案冀教版美术教案(优秀8篇)

冀教版美术教案冀教版美术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小月月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冀教版美术教案【优秀8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冀教版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表述自己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美;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关注与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教学流程1、从自己的身边寻找一些比较好看的物品,带来向同学们介绍,和大家一起欣赏。
2、向学生提些思考问题:“到商店里买衣服,你会怎样去挑选,为什么?”,“在生活中看到美丽的景色,好看的物品你有怎样的感受?”3、引导学生从观察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来说出自己认为好看的`物品是如何好看法,(在课本中有一段欣赏评述小闹钟的文字,就是从造型和色彩两方面出发来描述小闹钟到底是怎样看着好看的)通过本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由点及面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
冀教版美术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欣赏玻璃版画作品及其制作的过程,感受玻璃版画丰富的造型美和色彩美,初步了解其制作方法的多样化。
2、认识制作玻璃版画的工具材料,初步学习基本制作方法。
3、喜欢玻璃版画,对制作玻璃版画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1、玻璃版画作品。
2、玻璃板,宣纸(大于玻璃板,数量多于幼儿人数),各色颜料,小勺。
活动过程:1、出示玻璃版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1)教师:画上画了什么?像什么?你见过这样的画吗?你知道这样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2)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对玻璃版面的初步认识和感受,并告诉幼儿这就是玻璃版画。
2、出示玻璃版画基本的工具和材料,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
(1)教师:你认识这些工具和材料吗?(玻璃板、颜料、小勺、宣纸)猜猜看,用这些工具和材料怎样画出玻璃版画来?(2)教师榜样较基本的制作玻璃版画的方法:用小勺挖上自己喜欢的各色颜料,放在玻璃板上,然后用宣纸(白手帕)盖存有颜料的玻璃板上,印出好看的手帕。
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 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2.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 发展创造力和审美观察力;4.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艺术形式介绍:了解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的艺术形式;2. 绘画技巧研究:研究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3. 主题绘画:通过不同的主题创作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4.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艺术作品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活动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1. 艺术形式介绍:通过观看艺术作品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2. 绘画技巧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技巧的实践训练,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3. 主题绘画:给学生提供不同的主题,让他们创作绘画作品,并组织展览活动;4. 团队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幅艺术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选。
四、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技巧运用、表现力和创意等方面;2.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研究的困难和进步等方面;3. 学业表现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研究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4.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程度。
以上是冀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的简单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本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图形创意与联想一、课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联想的含义2、能力目标学会形象联想和概念联想,学会在生活学习中展开联想,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让想象力自由飞扬,充分展现创造力3、情感目标联想是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上的4、教具教师自绘图片,多媒体课件,音响,插图二、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将学生分为6小组坐好,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具(速写纸,笔)安定学生情绪2、新课导入师:前几天老师看过一则联想公司的广告"如果世界离开了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问题1)那么老师现在问问你们,世界将会怎样呢?学生马上担心:"我们的生活多没意思呀,"有的说:"没有我们广告专业了,"有的学生还调侃说:"老师你教我们图形创意的话,你也失业了。
"有学生还说 "穷,枯燥……"师:很好,你们现在回答问题时,不也正在展开联想吗?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引处出本节课的课题。
3、教师拿出事先画好图形的小黑板,问:"现在你们看到的图形觉得它象什么呢?"(问题2)各种答案接踵而至。
学生有的说像苹果,有的像"臀部",还有的说像"灯罩"的,也有的觉得像"掉一半的苹果"------师:你们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看看旁边用纸遮住的部分。
老师撕开前一半的答案,下半部分留在下课前揭晓,为整堂课设置悬念。
(学生更好奇,吸引注意力)4、引出问题3--"什么是联想呢?"师:做了脑筋练习,我们再来看几幅作品,然后回答。
(多媒体展示联想图例)学生先自己归纳师补充总结:联想就是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
它是客观事物间由此及彼的相似性的内在关联性导出的新结果。
5、欣赏(鼠标的形象联想),多媒体展示。
训练1:给定一个物形--橘子瓣联想出形状相似的视觉形象。
(要求学生敢于大胆创新,让想象力自由飞扬,充分展现创造力)老师每组发放一个橘子瓣,以供参考,讨论过程中放些轻音乐,舒缓学生情绪,激发灵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答案,互相提示,互相激发灵感。
6个小组以竞赛的形式,联想得多的小组为胜。
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在黑板上画出联想到的大致形象,并用语言描述:有说像方向盘的,有说像螺旋浆的,还有说像月亮、像笑弯的嘴、像积木的,每个小组都积极的讨论并想出了许多奇特的答案。
老师认为他们还有发挥的余地,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只因为这是第一个专题训练也许思路还没完全打开。
6、(趁热打铁)欣赏以"停"的概念形成的视觉形象(多媒体展示)老师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的看范例,积极性很高训练2:以一个特定的概念"冷"推演出概念相近的视觉形象(要求学生敢于大胆创新,让想象力自由飞扬,充分展现创造力)师:你们听说过"感同身受"吗?据说这样更能刺激艺术家的灵感迸发,正好现在是冬天,我们把窗户,门都打开5分钟感受冷吧。
学生感到新奇有趣,纷纷开窗、开门,同样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交流。
要求6个小组以竞赛的形式,联想最丰富的小组为胜。
讨论过程中放些轻音乐,刺激灵感(果然在第二次练习中,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我们来看看他们可爱又优秀的答案:王琳小组:下面我的组员在黑板上画画,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有一天"雪人"很冷,就穿上"滑雪衫"戴上"手套",围上"围巾",来到公园看到了"雪花"飘在天空,和朋友打起了"雪仗",后来他太冷了就回到家里先灌了个"热水袋"取暖,但还是冷就升起了"火炉"---------王琳的故事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王琳的话音刚完,我们看到黑板上也画满了在故事里出现过的一切与寒冷有关的图形、物体。
这,再一次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刘岳鹏小组也不甘示弱,给出了一系列奇特但又合理的答案:"我们想到了班上的同学李羿成,因为他冬天穿很少我们,就觉得他会很冷;还有白加黑感冒药,冷了就会感冒,感冒了就要吃感冒药;另外情人之间的悄悄话也会让人听了起鸡皮疙瘩,鸡皮疙瘩让人也联想到了冷……"老师并没有给他们评出哪组胜出,因为他们都表现得很棒!奖励是:他们为彼此的出色表现热烈的鼓了掌。
老师揭开了之前只开了一半的答案。
7、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图形创意",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感受。
生踊跃回答,课堂气氛热烈而和谐王琳:我只想用一个字形容,"妙"。
廖雪:我再也不怕找不来灵感了。
冉光平:我初步了解了联想。
钟芸:也巩固了绘画的一些技巧。
黄华:今天学习起来很轻松。
……师:是的,老师看到你们今天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就知道你们已经学会了形象联想和概念联想,学会了在生活学习中展开联想。
世界离不开联想,世界因联想而精彩!2.质朴的农民画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重点: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
难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根据想法进行改画、添画。
教学准备:课件、民间画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欣赏农民画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要和大家一起看一次特别的画展,为什么说特别呢?因为这些画都出自普通的农民之手,大家一起欣赏一下,看看那会是怎样的一些作品……(学生欣赏)2、介绍农民画的艺术价值和表现风格欣赏了这些作品。
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被画面所传达出的质朴而热烈的情感所打动,每一幅画都有着真实生活的影子,农民艺术家用丰富而强烈的色彩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其实农民画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民间画的创作团体,其中我们庄河就是民间画乡,民间画也是我们庄河文化的一大特色。
3、引出课题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画农民画。
二、讲授新课:1、了解农民画的创作手法要想画好农民画首先我们要了解农民画的创作手法,老师这里有一幅农民画,请同学们从人物动态、服饰、色彩这三个方面比较一下,它与生活中的实景作品有什么不同?板书:人物动态、服饰、色彩。
(生答……)总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农民艺术家在创作时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画面内容和形式都具有民间特色和装饰性。
板书:夸张、变形、装饰性。
(以几幅幅画为例让学生找出哪些地方进行了装饰,教师总结)2、学习改画、添画的方法通过欣赏同学们也了解了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这节课要让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来改画或添画农民画,那么具体怎么改,怎么添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吧。
欣赏学生作品,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总结:改画:就是以一幅画为基础把部分内容进行更改。
添画:就是在一幅农民画的基础上添加内容。
3、尝试练习以一幅画为例,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认为这幅画可以怎样改怎样添?4、提出本课作业要求了解了民间画的艺术特征和创作手法,这节课请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来改画或添画一幅民间画。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辅导要点:装饰线和装饰色的运用。
四、展评作业:展评作业,问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教师总结:表扬装饰性强的学生作业第3课表现性色彩的应用【教材分析】纵观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可以发现画家在设色时基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写实性方法,再现画家眼中感受到的客观世界色彩的真实,我们称之为再现性色彩。
另一种是画家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主观地选择、搭配色彩,以表现画家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我们称这类色彩为表现性色彩,也有人称之为主观性色彩。
色彩的主观性表现是色彩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学情分析】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及表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色彩,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色彩是绘画艺术再现和表现的重要手段,色彩的表现方法并不局限于再现性色彩的表现,人类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每一种颜色在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有着特殊的表情作用,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观察、感觉和表现色彩。
【三维目标】:1. 欣赏与感受不同色彩表现形式的绘画作品。
2. 了解表现性色彩的特点。
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打破脑海中“固有色”的限制,用主观性色彩创作美术作品。
3. 提高对色彩的驾驭及表现能力,表达自己对色彩的独特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儿童在低年级阶段用色彩绘画时从来没有考虑过色彩的像与不像的问题,他们挥洒自如,想用什么色画就用什么色画,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孩子是自然而然地采用了表现性色彩来画画。
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绘画的风格也越来越倾向于写实,他们开始认为那些形象真、色彩像的画才是好画,反而并不容易认同那些充满激情的表现性色彩绘画。
所以要随时纠正孩子的片面观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
1、在开始上课时,有必要让学生先知道什么是“主观”“主观色彩“表现性色彩”和“用表现性色彩来表现”。
⑴可以出示色板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⑵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什么?⑶可以带领学生欣赏教科书中第11页左上角的学生作品,讨作者是怎样运用色彩来表现这个人物的?你从作者对色彩的运用中感受到了什么?如果由你来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绪你会怎么选,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利用自己的色彩语言去进行表现。
(出示课件)欣赏画家名作,了解画家对色彩表现的不同方法。
重点感受与认识那些从画家主观感受出发创作的表现性绘画。
如凡·高的《向日葵》,以强烈而丰富的金黄色阶,表现出向日葵的生命力,蕴涵着画家对生命、阳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欣赏、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了解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各自特点。
然后再重点选取一幅或几幅表现性色彩来进行讨论,讨论可以围绕着“这幅作品给你怎样的感觉”“画家这样运用色彩你有什么感受”“这类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等。
通过一系列的欣赏评述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每一位画家对色彩、线条等艺术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创作过程:本节课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人或风景自定主题绘画。
在学生开始作画之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引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将自己的创造性以及童心童趣展现于色彩当中,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画面。
评价:以自评为主进行讲评活动。
学生的作品完成之后,可以开展“我心绘我色”为主题的讲评活动,讲评时建议以学生的自我介绍为主,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色彩来表现的,自己画面上的色彩表现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4美术中作品中的比例5黑与白的表现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