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发展休闲养老产业的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温政发[2010]13号_1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温政发[2010]13号_1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温政发〔2010〕13号)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08〕72号,以下简称《意见》)、《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基层基础年”活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09〕67号)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大力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我市从1995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快速增长。

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03.61万人,占总人口的13.42%;预计到2040年前后,全市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届时老年人口将占我市总人口的32%以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健康、文化教育等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凸显。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

各地、各部门要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政府《意见》精神,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全市养老福利待遇、养老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健全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服务方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城乡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体系。

温州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温州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第16卷第4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l6Na4 2016年12月___________J o u r n a l of W e n z h o u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___________Dec.2016DOI :10.13669/j.c n k i.33-1276/z.2016.074温州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麻小珍\揚元芝2(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浙江温州325003;2.中共温州市委党校《温州论坛》编辑部,浙江温州325013)[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养老压力与日俱增,现行的养老模式面临 严峻挑战。

温州在养老服务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管理体制落后、社区服务功能不完善、养老服务产业结构不合理、养老服务综合水平低等问题。

为促进温州养老服务事业良性发展.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培养专职专业服务团队,优化财政补助结构。

[关键词]温州;养老服务;老年人;养老机构[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326(2016)04-0012-05 Present Status and Approaches to Old-age Care in WenzhouMA Xiaozhen1, YI Yuanzhi2(l.Editorial Department o f J ournal,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325003, China; 2.Editorial Department o f Wenzhou Forum, Party School o f Chinese CommunistParty o f Wenzhou, Wenzhou, 325013, China)Abstract: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population ageing, the demand for market of old-age care grows increasingly. Consequently, the pressure to serve the elderly steadily becom es larger and the present old-age care mode is confronted with supreme challenge. Althorgh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Wenzhou in developing old-age care, there remain some unsolved problems such as backward management system, inadequate service functions of communities, improper structure of old-age care industry, low comprehensive service level. In order to promote a virtuous development in old-age ca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inforce the top level structure, complete the system, fully draw on resource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rain professional and full-time service teams and optimize allowance structure.Key words: Wenzhou; Old-age care services; The elderly; Old-age care institutions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h老年人已达2.22亿 空巢化特征显著,面临极其严峻的养老考验,社会养人,A总人口的16.1%, A比年均增长达到16.55%iu;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关于温州城市休闲规划管理的研究

关于温州城市休闲规划管理的研究

关于温州城市休闲规划管理的研究发表时间:2015-11-19T16:03:08.9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6期作者:黄秀寅[导读] 温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但不能否认的是城市化带来了很多的缺点。

温州生态园管理委员会,黄秀寅,325200摘要:温州市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具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东部沿海重要的商业、贸易、港口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州市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高水平的城市之一,但相对而言,温州的城市休闲建设却有些不尽人意,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略城市休闲的规划而抑制了温州更好的发展,也造成了一些混乱的局面。

本文将针对温州城市的休闲规划管理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休闲;城市规划;规划管理前言:所谓的城市休闲,就是把休闲的概念地域化,指在城市范围内的个体及群体所特有的休闲概念、产生的休闲行为以及相关的休闲产业供给和休闲消费需求的总和,具有休闲观念先进性,休闲方式多样性,休闲产业链初具有规模性的特点。

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也侧面的展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温州市的发展现状,发展城市休闲的必要性和如何发展城市休闲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温州市的规划现状(一)城市化速度加快,周边土地大量被占用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但不能否认的是城市化带来了很多的缺点。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人口的减少,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多,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城市对于土地的需求,导致城市土地的急剧扩张,自然景观的消亡,原生植被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因此不得不向外扩张,去侵占周边小城市的土地来进行城市的规划建设。

这使得农田、耕地被侵占,盖起了一栋栋楼房;周边的小城市早已闻不到谷穗香,而尽是汽车尾气;郊外开办的工厂破坏了环境,污染了水资源。

这些都是城市化的弊端,也是制约着城市休闲建设的重要因素。

城镇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_以温州市鹿城区为例

城镇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_以温州市鹿城区为例

第23卷第6期温州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10年11月V ol 23, No 6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Nov, 2010城镇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 以温州市鹿城区为例谢建芬,王廷鑫(温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部,浙江温州325035)摘要:城镇新型居家养老模式作为未来一种比较理想的养老模式已经在全国许多城市试行,在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如服务对象有限、服务内容单一狭窄、服务队伍建设滞后、发展前景暗淡等发展困境。

从温州市鹿城区居民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来看,造成此发展困境的原因有:认识的滞后与偏差、政府投入的不足和养老主体过于单一。

解决这些困境的基本策略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政府适度投入与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机制;加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事业。

关键词: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实践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0)06-0107-06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0.06.016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获得城镇新型居家养老是指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在家居住与享受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这种养老模式与传统的单纯家庭自养和政府养老模式不同,开始融入政府、社会(主要是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即由家庭、政府和社会组织三方协同,共同担当起老年人的养老工作,因此它被学术界称为城市养老模式的第三条道路[1]。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阎青春认为,这种养老模式是一种“以家庭服务保障为基础,以社区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2]的新型养老模式。

与其他养老模式相比,这种养老模式更符合国情民意,也更有优势和发展前景。

因为它走的是低成本、广覆盖和专业化、亲情化的养老服务之路[3]。

温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实证分析

温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实证分析

温州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使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重。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温州养老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通过老年人养老现状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支持力和社会养老支持力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标签:温州;农村;养老保障1 引言养老问题是人类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类从产生起就面临着养老的制度安排问题。

从养老保障发展的历史看,养老保障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决定着养老保障的水平、方式。

在生产力及其落后,物质生产满足基本生存有困难的情况下,人类曾经有杀老的习俗,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物质生产的丰富,年长者丰富的生产经验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类社会由弃老、杀老逐渐被尊老、敬老所取代。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融资比较困难,人们的生活居住区域比较固定,家庭结构稳定,老年人的养老就只能由家庭来提供,并以孝文化的形式固化下来。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口流动性加强,由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消费变为社会化生产和消费,家庭养老逐渐被社会化养老所取代。

由杀老到养老、由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养老制度的设计是人类社会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是人类进步与人类智慧的结晶。

但养老制度的安排,始终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决定的,因此,考察一个地区养老保障情况,应该从社会支持力与家庭支持力两个角度去分析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是否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2 温州农村养老保险家庭支持力情况分析温州是全国私营企业萌芽壮大的发祥地,经济较为发达。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925.5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37366元,全年温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1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416元,是浙江人均年收入6582.88元的1.73倍,是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的1.92倍。

城镇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以温州市鹿城区为例

城镇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以温州市鹿城区为例
( 主要 是 民间非政 府组织 )的力量 ,即 由家庭 、政 府和 社会 组织 三方协 同,共 同担 当起 老年 人 的 养老 工 作 ,因此 它 被学术 界称 为城 市养 老模 式 的第三 条道 路…。全 国老龄 工作 委员会 办 公室 副主 任 阎青春 认为 ,这种养 老模 式是 一种 “ 以家 庭服务 保 障为基 础 ,以社 区照顾 为依托 ,以机 构供 养 为补 充 ”【的新 型养 老模 式 。与其他 养 老模式 相 比 ,这种 养 老模 式更 符合 国情 民意 ,也 更有优 势 2 】
工作上 的应 有作用 大打 折扣 。因此 ,从城 镇新 型居 家养老 探 索实 践 的现 象 实情 中剖析 其存在 的困
难 和 问题 ,进 而探 寻可 资解 决 的思路和 策 略 ,无 疑对 解 决我 国当前 严峻 的养 老 问题 有着 重要 的现 实意义 。


城镇新型居 家养老模 式遭遇 困境
本文 的 P F文件可以从 x ea .Z . u n获得 D u boW U d . e c
城 镇 新型 居 家养 老 是指 居 住在 城 镇 的老 年人 在 家居 住 与 享受 社会 化 上 门服 务 相 结合 的一种
新 型养 老模式 。这种养 老模 式与 传统 的单 纯家庭 自养和政 府养 老模 式不 同,开 始融入 政府 、社会
NOV 201 , 0
城镇 新型居 家养老模式 的 实践 困境 与对策思考
以温州市鹿城 区为例
谢 建芬 ,王廷鑫
( 州大 学思想 政 治理 论教 学 与研 究部 ,浙 江温州 35 3) 温 20 5
摘 要 :城镇新 型居 家养老模 式作 为未来一种 比较理 想的养老模 式 已经在全 国许 多城 市试行 ,在取得 了一定成效和经验的 同时, 面临着诸如服务对 象有限 、服务 内容单一狭窄、服务队伍 建设滞后 、发展 也 前景暗淡等发展 困境 。从温 州市鹿城 区居 民居 家养老模式 的探 索与 实践来看 ,造成此发展 困境 的原 因 有 :认识 的滞后 与偏 差、政府投入 的不足和养老主体过于单一 。解决这些 困境 的基本策略 为:发挥政 府 的主导作用 ;构建政府适度投入与 市场化 、产业化运作相结合 的养老服务机制 ;加 强居 家养老服务 队伍建设;动 员最广泛的社会 力量支持居 家养老服务事业 。 关键词 :新型居 家养老模 式; 实践 困境 ;对 策

温州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温州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温州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口数量也逐渐增加,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提高。

温州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也面临着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如何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旨在研究温州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创新模式。

一、温州居家养老服务现状温州市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养老院居家服务:将养老院的医护人员派遣到老年人家中,提供护理等服务。

2、社区服务中心居家服务:老年人可以通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预约服务,由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提供服务。

3、家庭护理服务:老年人可以通过专业的家庭护理机构雇佣专业护士到家中提供护理服务。

4、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通过网络平台,老年人可以预约医生上门服务,或学习养老知识和维护健康。

以上的养老服务均以老年人居家为出发点,提供便捷、专业、个性化的服务。

尽管这些服务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服务人员不够专业、服务水平不稳定、服务价格较高等,这些问题需要解决,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

二、温州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随着养老服务市场的竞争加剧,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清晰。

在温州,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化: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时,一定要有一批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他们需要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敬业精神,在居家养老服务上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使老年人既能享受到快乐的晚年生活,又能确保安全和健康。

2、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化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有效管理非常重要。

在公共服务的监管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服务规范,加强服务质量的管理和监督。

3、便捷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居家养老服务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和便利的服务。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了更加高效的养老服务,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社交和学习机会。

考察报告:关于赴温州市考察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报告

考察报告:关于赴温州市考察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报告

考察报告:关于赴温州市考察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报告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第七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安排,立足我市生态、环境、区位、交通优势,研究如何破解我市社会养老社会化等难题,大力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老龄办考察组一行12人,在市政府副市长XX、市政协副主席XX的带领下,于10月23日-24日赴浙江省温州市进行为期2天考察调研,考察组一行考察了温州市红景天老年公寓及南浦街道春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温州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情况汇报。

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现将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温州市健康养老产业状况及主要经验(一)温州市健康养老产业状况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毗福建,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也是浙南经济和文化中心。

今年7月30日,民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确定温州为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全国41个)。

截至目前为止,全市60岁以上老人总数120.65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5.09%。

其中,城镇老年人口31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5.69%。

预计到"十二五"末,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135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

人口老龄化呈现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和空巢化特点。

近年来,面对人口老年化的形势和社会化养老需求日益增大与养老基础薄弱的局面,温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从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入手,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全面提升。

到目前为止,全市各种养老机构达405家,其中民办养老机构达230家,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拥有总床位45847张,其中民办31912张,平均每千位老人拥有床位达38张(全国25‰,XX19.1‰)。

在全国保持领先位置。

到"十二五"期末,建成养老床位6.8万张,其中护理2.72万张,市本级和13个县(市、区)、功能区都建立一所200张床位以上的大型示范护理型养老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发展休闲养老产业的对策研究2012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个百分点。

建立符合中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点,兼具休闲旅游与养生养老的全新模式,已成为新的产业增长极。

一、休闲养老产业及先进经验借鉴休闲养老产业,是以休闲养老为基础,为老年人提供设施、特殊商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它是由老年人衣、食、住、行、用、医、娱、学等物质精神文化多方面构成的一个产业链,是多个产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产业,是由老年市场需求拉动而兴起的新兴产业。

(一)休闲养老产业的一般特征我国休闲养老产业总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相对滞后。

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如下特征:1、产业政策的初级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又刚进入老龄化社会,无论是制度政策,还是基础配套设施,都处于萌芽和摸索阶段。

因此,休闲养老产业政策的导向性不明朗,这使休闲养老产业政策呈现初级性特点。

2、产业内容的休闲性休闲性是休闲养老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休闲养老产业政策内容几乎都是涉及如何最大化满足此类民众休闲和养老的需求。

本报告的“休闲”是指人们在求得生存需要外的时间里,以“玩”的形式表现生活方式的一种动态与过程。

与居家养老不同,休闲养老并不拘泥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它重点在于“玩”,通过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放松,达到身心愉悦、生命保健、体能恢复和健康长寿的目的。

养老是目的,休闲是宗旨,休闲是养老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休闲养老的产业开发一定不能偏离这个宗旨。

3、产业模式的多元性由于“休闲”的内涵丰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心理需求、环境需求等都可以通过“休闲”来体现。

由此可以看出休闲养老包含的元素很多,无论是需求的一方还是被需求的一方,都应该以多样的休闲方式和多元的文化来满足彼此的需求。

对需要养老的人来说,闲暇的时间越多,越希望能体验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文化、优美的环境以及个性的服务。

而对休闲养老产业的经营者而言,想要发展这个产业,必须打造一个多元休闲的养老模式,两者是一个互动和整合的过程。

4、产业发展条件的外在性由于旅游度假是休闲养老的一个基本方式,因此,一个绿色的、环保的、低碳的环境是支撑休闲养老产业的外在客观条件,是发展休闲养老产业不可或缺的一个必要环节。

目前我国处于原生态环境的区域很稀缺,具备且能够发展养老休闲产业的地区仅限于少数旅游城市和地区,全国范围提倡发展休闲养老产业的地区仍然不多。

5、产业服务对象的移动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大幅增高。

以前只是去环境优美的地方去观光旅游,现在则演变成长时间度假休闲,更有一部分老人甚至购置房产,移居当地,充分显现出产业服务对象的移动性。

跨区域流动的休闲养老模式将成为今后休闲养老的普遍趋势。

(二)先进经验借鉴1、定位国际休闲旅游岛:海南2010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休闲疗养产业方面,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医疗机构和康复疗养、养老养生服务机构。

扶持建设若干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于一体的休闲疗养项目。

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医疗和保健机构,开办中外合资医院,引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满足境内外游客的休闲疗养服务需求。

2、生态养生养老的地区样板:浙江丽水以大型养生(养老)基地与休闲旅游景区建设为切入点,以休闲养生(养老)服务业为主导,以相关生态型产业为支撑,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产业。

计划10年时间内提炼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发展模式,把丽水市建成国内规模较大、国际知名的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和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力争打造“中国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第一市”。

3、基于旅游景区的生态休闲园:浙江乌镇乌镇国际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项目是类似于养老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项目,是中国首个国家社保基金参与投资的综合性健康养老产业园区,已列入2012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和服务业重大项目。

产业园整体定位为复合型休闲健康养老主题园区,推行的是“健康医疗+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的全新模式。

开工建设的项目核心区占地1516亩,包括医疗公园、老年大学、自助养老中心、高端养老示范中心、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和特色商业中心六大功能区块。

4、“公司+农户”的“联众模式”在国外分时度假模式基础上,联众公司结合中国的实际消费习惯进行修正,创立了一种适合中国人度假的乡村分时度假模式。

运作模式是:联众公司与选定村庄签定合约,由公司出资对整村做进行整体改造,并对当地村民的住房在原址上进行改建,改建后的住房产权仍归农民所有,一楼交给农民自己住,二三四楼交由企业统一对外经营30年。

30年后,所有房子的经营权全部归农家。

在30年的经营期内,村民房主每个月从“联众”领取一定工资,管理二层至四层的房间。

从2005年开始,联众公司结合乡村休闲度假等市场需求,通过自建、收购、合作、租赁等经营方式,获得乡村度假资源,并随之构建乡村休闲度假网络,进行连锁经营,吸引城里人到农村度假,被称为“联众模式”。

5、浙江湖州顾渚村的自发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双休日”制度刚刚实施时,“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是当时顾渚农家乐的主打招牌。

近年来,顾渚村委成立了村农家乐协会,自律经营、共同发展。

通过上海老人之间的口口相传,如今已发展成为了一个“上海村”,高峰期间浙江湖州顾渚村会同时迎来2 000多位常住的上海老人,同当地的居民人数差不多,其中“回头客”占1/3,上海话也自然成了这里的“第二语言”。

如今,顾渚村已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老人乡村休闲养老的重要目的地。

二、温州发展休闲养老产业的现状分析(一)休闲养老产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休闲养老者的到来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比较稳定的收入,主要包括房子出租的收入,为老人提供餐饮的收入,土特产销售带来的收入,移居老人带来的次生旅游收入,如周末子女们来探望时在当地的消费,老人们自己平时的短距离出游带来的收入等。

2、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善以永嘉上塘镇某村为例,村里加大村庄环境的整治力度之后,整个村的品位得到提升。

过去是荒草地的地方,现在建成了公园,园中所有的乡土树种全部取自山上,就地取材,优美的环境为前来休闲养老的老人提供了一个“天然氧吧”。

村里建起了“中心停车场”,开辟出了100 多个车位,告别了车辆横七竖八停放的局面。

以往经常山洪暴发的山涧,经过市县水利部门的设计,进行整修加固,建成了景观带,大大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变。

3、文明的交融与传播城市老人的到来给乡村带来了一些文明的生活方式,也让城里老人感受到乡村里一些纯朴的东西。

村民长期以来乱倒垃圾和生活废水的习惯在城市老人入住后有了很大的改变。

另一方面,乡村邻里之间的融洽关系也给城里老人许多启示和思考。

(二)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和目标人群分析1、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课题组在主持和参与温州及县市区旅游规划方面的调研表明,乡村休闲养老目的地选择的第一大综合因素是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植被覆盖率、气候舒适度、空气质量、噪音大小、是否临近旅游景区等因素;第二大综合因素是人文环境,包括语言相通性、生活饮食习惯、当地居民的态度、当地老年人口的比重;第三大综合因素是乡村休闲养老的配套设施,包括住宿、医疗保险及医疗条件、村内生活休闲设施、娱乐休闲活动、价格合理性;第四大综合因素主要是目的地基础设施条件,例如交通便捷情况、水电可靠性、通信上网、停车、村内垃圾处理等影响变量;第五大因素是主要反映目的地的管理服务情况,这与当地治安状况、村内道路及照明状况、其他管理服务等因素关联性较大;第六大因素乡村休闲目的地的形象,例如目的地的口碑、先前的旅游经历等等。

2、乡村休闲养老人群的调查分析(以2011年浙江省长兴县和临安县的调查数据为例)(1)季节性移居乡村休闲养老者客源绝大多数来自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占92%;性别比例相当,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龄集中在55—70 岁之间,占受访群体的82%,说明低龄老人是这一群体的主体。

(2)退休前的职业以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职工最多,其次为政府部门公务员;乡村休闲养老者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大专和本科以上的占71%。

前来乡村休闲养老群体的月收入集中在1500—3000元之间,占57%。

(3)从季节性移居休闲养老者的休闲行为特点来看,他们的平均停留天数较长,停留时间在1个月以上者占37%,而且很多人是重复多次来访,但由于停留时间长,平均每天的花费相对较低,大多在40—60 元之间;乡村休闲养老者大多选择住在农家乐,占总数的69%。

(三)产业基础1、浙江乡村旅游2011年,浙江省大力促进旅游业与农、林、牧、农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休闲农林休闲养老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

一方面,以旅游经济强镇和旅游特色村为基础,重点培养了一批乡土气息浓郁,文化特色鲜明,综合品质优良的精品乡村旅游目的地。

另一方面以旅游“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农(农)家乐转型升级工作。

至2011底,累计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2765个,增长11%;经营农户万户,增长10%;直接从业人员10万人,增长16%;接待游客9365万人, 比上年增长20%;直接营业收入亿元,增长30%;游客购物收入15亿元,增长55%。

2、温州旅游情况2011年温州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实现综合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接待国内游客万人次、实现收入亿元人民币,同比都增长%。

在全国率先建立楠溪江、泰顺廊桥-氡泉、文成百丈漈-飞云湖、平阳北港等4个生态型旅游功能区。

(四)休闲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1、土地的障碍温州市政府文件中明确规定“各地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3%-5%用于养老福利机构建设”、“优先安排用于符合规划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有心大规模投资养老机构的社会资本还是根本拿不到地。

2、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以永嘉楠溪江风景区为例,楠溪江两岸的古村落是楠溪江旅游资源中的瑰宝,但现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屋重建情况比比皆是,古村风貌破坏情况严重。

按照相关的规划要求国家文保单位或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内是不允许进行建筑重建的,但村落内居民按原貌进行局部修缮意愿的人少,要拆除重建意愿的人多,以致楠溪江两岸古村保护工作困难重重,居民居住权与古村落保护之间的矛盾尖锐。

3、管理职能未到位虽然风景区核心地带部分的古村落规划审批权将划归楠溪江风景旅游区管委会,但管委会整合的管理职能比较弱。

与乌镇景区相比,在乌镇景区内其他部门如土地、规划等对村内的事务不进行直接管理,统一由开发公司直接管理,而外围地带则由乌镇国际旅游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这样可避免政府部门对村落过多的微观管理而引起混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