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身边的动物》教案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 和动物交朋友 1 身边的动物》优质课教学设计_15

《身边的小动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了解动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严重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前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亲近和注重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爱护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不损害小动物的意识,获得关于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方面丰盛的直接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虐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知道要保护珍稀动物。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教学策略:1、教法:教学中为体现生活性的课堂教学,我以情为线索,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用真实的小动物与学生交流,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活动的情境,充分发挥儿童的各种感官,动脑、动手,积极思考,逐渐完成主题目标。
2、学法:本节课教学中主要是结合详尽真实的小动物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感受、体验、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在如生活般的活动中学习关于动物的知识,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生成必要的品行修养。
五、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虽然很喜欢小动物,但对动物的知识了解很少,对动物为人类所做的贡献的问题了解不深入,不知道怎样和动物调和相处。
这些有待于教学中逐步加以解决。
六、课前准备:1、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收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故事、谜语及和小动物的合影等资料。
2、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人与动物的合照、)《爱护动物拍手歌》。
3、动物——小白兔。
七、教学过程:(一)游戏区:谁是猜谜小能手?1、师:同学们,你家里都养了哪些小动物?今天,我们就来理解身边的小动物。
(板书课题:身边的小动物)2、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是猜谜语高手,我们现在就实行猜谜语比赛,好不好?请看大屏幕。
《身边的动物》 教学设计

《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身边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增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掌握身边常见动物的基本特点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动物,发现其不易察觉的特点和行为。
(2)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1、观察法:组织学生实地观察身边的动物,或者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观察。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讲授法:讲解动物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动物。
4、写作指导法:指导学生如何描述动物,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动物的有趣视频或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动物,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身边的动物。
2、知识讲解(1)介绍身边常见动物的种类,如猫、狗、鸡、鸭、鱼等。
(2)讲解每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包括身体结构、毛色、体型大小等。
(3)阐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如饮食、睡眠、活动时间等。
3、观察与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或小区里的动物,或者观察老师准备的动物标本、图片等。
(2)让学生讨论观察到的动物的特点和行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
4、写作指导(1)引导学生如何有条理地描述动物,从外形、习性到与动物相处的经历等方面。
(2)提供一些描写动物的好词好句,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
5、学生写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讨论结果,写一篇关于身边动物的短文。
6、作品展示与评价(1)选择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7、情感升华(1)向学生介绍一些动物面临的生存困境和受到的伤害,如环境污染、非法捕猎等。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和动物交朋友1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44

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认识动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商讨动物作为人类朋友的作用。
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等多种方法,创建问题情境,师生共同商讨动物与人的亲密关系。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喜爱和动物交朋友。
2、培育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会与动物和睦相处,懂得爱惜动物。
二、教课重、难点:喜爱和动物交朋友;可以善待动物,知道戏虐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知道要保护珍稀动物。
三、教课方法:采纳情境教课法、自主研究法、察看法、议论法等。
四、教课策略:1、教法:教课中为表现生活性的讲堂教课,我以情为线索,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课,用真切的小动物与学生沟通,联合学生实质,创建活动的情境,充足发挥小孩的各样感官,动脑、着手,踊跃思虑,渐渐达成主题目标。
2、学法:本节课教课中主假如联合详细真切的小动物和学生平时生活经验,创建情境,指引学生思虑、沟通、感觉、体验、表达真情实感。
学生在如生活般的活动中学习对于动物的知识,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生成必需的品德涵养。
五、学情剖析:此刻的学生固然很喜爱小动物,但对动物的知识认识极少,对动物为人类所做的贡献的问题认识不深入,不知道如何和动物和睦相处。
这些有待于教课中逐渐加以解决。
六、课前准备:1、联合教材内容,让学生采集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故事、谜语及和小动物的合影等资料。
2、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人与动物的合照、《爱惜动物拍手歌》)。
3、动物——小白兔。
七、教课时间:1课时八、教课过程:(一)游戏区:谁是猜谜小好手?1、师:同学们,你家里都养了哪些小动物?今日,我们就来理解身旁的小动物。
(板书课题:身旁的小动物)2、师:听闻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猜谜语好手,我们此刻就推行猜谜语比赛,好不好?请看大屏幕。
1)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产立功绩。
2)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3)胡须不多两边翘,张口总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日里白日睡大觉。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3册第一章第1节《我们身边的动物》说课稿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3册第一章第1节《我们身边的动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3册第一章第1节《我们身边的动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的动物,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动物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对一些常见的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一些不太常见的动物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学生对于动物的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教材中提到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教材中提到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动物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教材中提到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讨论,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4.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们身边的动物1.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环节的表现来进行。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 和动物交朋友 1 身边的动物》优质课_58

身边的动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理解到动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的规律。
2、培养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预习内容:预习教材。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教学重点】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不同的生命周期。
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分组观察器材: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相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演示器材:相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课件。
死亡四个阶段,其他动物的一生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吗?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阶段,用流程图表示这种动物的生命周期,并查阅资料了解它的生命周期的时间(即寿命)。
(在查阅资料中还要注意:动物的寿命问题较复杂,它同环境关系极大,尽量采用人工饲养条件下取得的数据。
)2、不同的生命周期(1)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让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2)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
分类的标准就是是否经过变态,以及卵生还是胎生。
3、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生命周期和寿命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
(活动方式主要以小组查阅资料和大组汇报交流的方式实行。
) (2)布置任务并提出要求:每组从上述动物中选择两种,了解其生命周期及经历的时间,并把它们的生命周期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3)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资料,并用流程图或循环图表示它们的生命周期。
为节约时间,流程图或循环图都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鼓励学生能查找出某种动物的每个生命阶段的形态、行为、食物和生活环境。
)(4)小组汇报交流。
在某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查阅相同资料的组,能够补充和提出不同意见。
(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把大家认可的结果,填写在班级大表上。
) 4、教师小结:虽然动物个体最终会死亡,但是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以持续延续。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 和动物交朋友 1 身边的动物》优质课教学设计_72

1.1身边的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了解动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游戏区:谁是猜谜小能手?的小动物。
(板书课题:身边的小动物)赛,好不好?请看大屏幕。
(1)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2)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睡大觉。
(4)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瞧瞧这小家伙,真是十分骄傲。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师以“你家里都养了哪些小动物?”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猜动物谜语引入主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4.2(二)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1、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想带你们到动物王国去瞧一瞧,看看那里还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神奇而美妙的动物王国故事所创设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学生很快就被一个个鲜活可爱的动物形象所吸引,由此,非常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你喜欢哪种小动物”这样的一个话题中。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谈论影片中自己所喜欢的动物,激发了孩子关爱动物的情感以及与动物交朋友的愿望。
2、师:你喜欢哪种小动物?能说说理由吗?3、老师也喜欢小动物。
不过我想先考一考大家,“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
”请大家猜一猜,老师喜欢的是什么?(老师学“公鸡”叫)同学们可真聪明!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公鸡吗?那是因为公鸡是一种每天坚持早起的动物,它是人们的好帮手。
老师喜欢它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牛有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
活动3【活动】4.3(三)探究区:理解身边的小动物。
狗、猫、蝴蝶、蝉对人们的贡大非常,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对人类有贡献的动物还有很多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
1、蜜蜂能采集花粉酿蜜。
2、七星瓢虫是著名的害虫天敌。
3、蜻蜓能吃蚊子及其他有害的昆虫。
4、螳螂是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
5、燕子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书本上的几种小动物对人类的贡献,拓宽学生的认知水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身边的动物》教案

小学科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动物教学目标1.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题;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
2.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
3.认识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外部特征。
内容设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动物,因此本课不是简单地认识一些动物的名称,而是指导学生对自认为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名的动物。
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
这个活动目的有三项,一是学会提问,并根据有兴趣与否对问题进行初步筛选;二是认识一些常见但不知学名的动物,三是学会分别统计自己、小组及班级共认识了多少种动物;(2)创办动物园。
这个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后测活动,即检验学生认识动物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一个兴趣活动,因为动物园是小学生最爱去的地方,他们对动物园是最熟悉的,让他们自己设计动物园,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习变得有趣味、不枯燥。
教学准备活动(1):各种常见动物的挂图;活动(2):可贴于课本第6~7页动物园底图上的不干胶动物贴画。
活动(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教材P4~P5)内容说明这个活动可以分两层:1.让学生对自己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只知道动物的名字,并不算真正认识了它们。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各个方面的,不一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本活动中也不要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提问题的勇气,本活动的目的就达到了。
图中表现了本书的主人公、爱提问的奇奇提出的6个问题。
2.生活中学生会观察到许多小动物,这些动物可能在儿童读物中、在动物园中都找不到它们名字,在本活动中学生将认识这样的动物的名字,使他们体会到,在自己的身边有许多东西需要留意观察,需要学习。
图中的动物有:①鼠妇(潮虫)、②马陆、③蛞蝓(鼻涕虫)、④杜鹃(布谷)、⑤水黾、⑥蛐螋、⑦槐尺蠖(吊死鬼)。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 和动物交朋友 1 身边的动物》优质课教学设计_53

第17课动物乐园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初步了解动物外形和生活习性,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2、操作领域: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征,并用绘画、剪纸、泥塑等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把它表现出来。
3、情感领域:激发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
2、在创作时要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抽签桶,小奖牌,欣赏作品,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视频欣赏(1)小朋友们喜欢动物吗?(2)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到动物世界里去看一看。
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物世界》视频片段,请学生边看边思考:在《动物世界》里你见到了哪些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哪里?(3)除了刚才在《动物世界》里出现的动物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2、游戏活动(1)教师出示一个抽签桶,桶里有五只签,每支签上写有一种动物的名称。
(2)每组选一名学生代表上台,每人从抽签桶中抽出一只签,要求根据签上所写的动物名称模仿该动物的动作、神态和叫声。
教师抽出余下一只签,并示范如何模仿。
(3)四组学生猜一猜老师和学生代表分别模仿的什么动物。
(4)教师颁发小奖品(动物小奖牌)鼓励学生,请全班学生根据自己奖牌上的动物图片来学一学这种动物的动作、神态和叫声。
3、揭示课题:动物的世界是神奇的、有趣的,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动物王国,理解了解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并学习用各种方式将它们表现出来。
(二)、趣谈动物1、结合多媒体课件简介动物发展史地球上有种类繁多的动物。
从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开始,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动物的种类由少而多,地球上终于出现了号称“万物之灵”的“智慧动物”——人类。
2、结合多媒体课件简介动物分类动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我们人类属于哺乳动物中的一种。
3、哺乳动物之最(课件出示图片)①最大最重的哺乳动物——蓝鲸②最强悍的哺乳动物——狮子③跑得最快的哺乳动物——猎豹④最聪明的哺乳动物——黑猩猩⑤最长寿的哺乳动物——大象4、请学生说说动物对人类的协助(三)、学画动物1、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动物知识,欣赏了很多美丽的动物图片,大家想不想把可爱的动物画下来?2、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老师是如何来画动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动物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题;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所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
2.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
3.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外部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2.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过程:
1.图片激趣
出示动物图片,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并对自己喜欢的动物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除了图上的你还喜欢哪些动物?
2.新授
认识身边的动物? 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
乌龟和小鱼是好朋友吗?
蟋蟀的叫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小鸡为什么不会游泳?
壁虎的怎样捉到蚊子的?
蚯蚓喜欢吃什么?
蚂蚁怎样记住回家的路的?
……
学生讨论后回答。
了解动物的名字。
把自己认识但叫不出名字的动物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按下列格式,说一说:我认识()种动物。
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
创办动物园? 运用自己的动物知识,创办一个动物园。
书上有一幅动物园布局图,把各种不干胶动物图案贴上去。
四、总结:
你这节课共认识了多少种动物?课后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