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功率补偿论文
无功补偿装置论文

一、风电厂无功变化情况分析(一)纯电机角度的分析:第一种方法利用电枢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如果忽略励磁调节器的话,在《电机学》的同步电机电枢反应章节中有提到,增加无功,有功不变,增加有功,无功变小。
这是因为,励磁如果是恒定不变的,那么在增加有功的时候,励磁用于交轴电枢反应的部分就多了,因为有功功率是靠电机的交轴电枢反应来实现的,那么用于直轴电枢反应的部分就少了,而无功功率正是由直轴电枢反应来实现的,这样加有功的时候无功就会降低,当然电压也就会适当降低。
等于是固定不变就那么多的励磁电流,要么用作交轴反应来实现有功,要么就用作直轴反应来实现无功,在加有功时,交轴电枢反应用的励磁多了,那么励磁分给直轴电枢反应来实现无功的部分就少了。
所以由于电枢反应,增加有功功率会产生去磁作用,最终导致发电机欠磁,无功功率降低,电压降低。
第二种方法利用发电机功角变化来进行分析,前提同样是励磁保持恒定,发电机能否送出无功以及送出无功的多少与电压差ΔU有关,这个电压差ΔU是指发电机的电动势E0和端电压UN的同相部分的电压差,注意是同相部分的电压差,具体可参照《电机学》中的同步发电机迟相运行时的相量图,相量图是以发电机端电压UN为一个参考相量,即NU为一个垂直向上的箭头,其保持固定不动。
电动势E0在UN箭头的逆时针侧,且为一个长度大于UN的箭头,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夹角δ即发电机功角。
所谓同相部分的电压差,就是指把E0箭头向参考量UN或者说是垂直轴上的一个投影,这个投影的长度比UN箭头要长,E0箭头在垂直轴上的投影长度减去UN箭头的长度即为两者同相部分的电压差ΔU,只有这个电压差才会产生无功电流,并且是电压差ΔU越大,发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就越大,如果电压差ΔU变小,则发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就减小。
又根据发电机功角特性可知,当发电机送出有功功率时,电动势E0就与端电压UN错开一个δ角即发电机功角,当有功越大时,δ角越大,此时可以想象E0又往逆时针的方向转了一个更大的角度,那么它在垂直轴上的投影高度就更短了,所以用它减去UN所得到的无功电压差ΔU就变小了,因而无功自动减小,当然电压也就会适当降低。
讨论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

讨论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讨论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同步发展,无功补偿技术在铁路电气化、变电站、电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讨论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摘要:无功补偿技术是指将无功功率电源安设在用电设备或用户的变电所位置,使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的流动发生改变,促进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水平大幅提高,使网络损耗大幅减小,同时使配电线路中的成本得到有效节约,从而为电网运行中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提供保证。
本文主要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无功补偿技术;电气自动化;现状作用;实际状况引言在最近这些年来,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蓬勃发展,以及无功补偿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日趋普及,致使人们对于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无功补偿技术,作为新形势下电气自动化在解决无功功率、负序、谐波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的一门关键性技术,能够在利用电气自动化及其设备系统中的负荷特点的基础上,对无功、负序和谐波进行补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力资源在生产、传输过程当中的损耗,并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对于推动电气自动化的革新和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
一、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必要性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与应用。
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诸多产业与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变电站、电气化铁路高速牵引系统等。
然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在单相电力牵引作用下产生的负荷复杂变化问题,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会导致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及负序大幅增加,造成无功功率大幅提高,不仅会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造成不利影响,还会降低电气自动化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使系统总体的经济效益受到较大影响。
从总体看来,在电气自动化应用中,谐波、无功与负序是较为明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
无功补偿技术电气自动化论文

无功补偿技术电气自动化论文无功补偿技术电气自动化论文1无功补偿为了满足电力网和负荷端的电压水平,保证电网的顺利运行,无功补偿技术应运而生,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电网和低压电网中,对维系电网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无功补偿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力网中的损耗,从而减少电能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利用无功补偿技术,能有效提升电网中供电设备的容量,有效控制配电系统的电压损耗。
为了保证无功补偿技术的运行效果,在电力网和负荷端应该设置电容器、调相机等相应的无功电源。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最多的电气设备当属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电感性负荷,它们占80%.在实际操作中,供电企业可以采用静态或动态无功补偿方式,以保证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
2电力无功补偿的关键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电力无功补偿的电力负荷功率因数是重要的技术指标。
在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越大越好,功率因素越大,无功功率的传输就会大大减少,从而减少有功功率的损耗。
因此,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应该适当提高电力负荷的功率因数,有效改善电压质量。
另外,并联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也是电力无功补偿的重要关键技术。
用电容器的无功补偿能够有效降低电网线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压。
其中,在电容器投入和切除的过程中,无功补偿电压会发生变化。
3具体应用3.1设计真空断路器在电气自动化中,利用无功补偿设计能够有效节约成本,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借助于无功补偿技术,将固定滤波器与合闸管调节电抗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无功补偿装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效保证了滤波器的电流平衡,最大限度地满足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功率因数需求,在短时间内实现对系统的无功补偿,从而在降低能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3.2对用电客户进行无功补偿在对用电客户进行无功补偿的过程中,主要的实现途径有2种:①利用无功补偿使用户的实际电力功率因数与国家预期的电力功率因素相符,逐渐增多电费补偿,增强群众的节能意识,对用户实现无功补偿;②将无功补偿技术应用于用户内部配网中,有效降低无功消耗,减轻能源压力。
【精品】无功补偿论文

【关键字】精品无功补偿论文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摘要本课题研究以低压电网无功补偿改造为背景,研制了一种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
作为一种非实时的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以定时的电网监测数据为依据,以城镇低压网(220V)的无功补偿为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了无功补偿对电网性能的改善,以及控制器的软硬件的配置。
系统采用单片机,该单片机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的CMOS 8位单片机,具有运算速度高,实时性好的特点;软件则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编译;人机操作界面采用LCD显示,显示效果较好;A/D转换采用,是一款比较实用的A/D转换装置。
该装置可跟踪电网无功功率的变化并自动补偿,实现了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运行,具有体积小、原理简单、智能投切等优点。
关键词:无功补偿,单片机,低电压AbstractWhat this article studies is based on the alteration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of low voltage, then design an equipment fo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of low voltage. As a kind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his equipment is basis on the electrical network monitor data ,and provides reactive power for city’s low voltage power grids. This thesis has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for the power grids ,and introduded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controller.This device's hardware core is AT51 SCM , which has many merits such as high operating speed. This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is the low voltage which American A TMEL Corporation produces, a high performance CMOS 8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The software uses the assembly language to carry on the translation;The man-machine operation contact surface uses the LCD demonstration,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is quite good; A/D transformation uses ADC0809 , it is a section of quite practical A/D switching device. This equipment may track the electrical networkreactive power the change and the automatic compensation, and this installment has the volume to be small, the precision is high, the price compared to the higher merit.Key Words: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SCM(Single Chip Micyoco),low voltag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目录 (II)第一章绪论 ................................................................................................................ - 1 -1.1研究背景 ............................................................................................................. - 1 -1.2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状况 ................................................................................. - 2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 4 -第二章无功补偿的原理............................................................................................ - 6 -2.1 无功补偿的原理 ................................................................................................ - 7 -2.2 低压电网中的几种无功补偿的方式 ................................................................ - 9 -2.3确定补偿容量的几种方法 ............................................................................... - 10 -2.4 本章小结 .......................................................................................................... - 12 -第三章硬件设计 ...................................................................................................... - 13 -3.1 无功补偿装置的技术要求 .............................................................................. - 13 -3.2硬件介绍 ........................................................................................................... - 14 -3.3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 - 22 -3.4 输出控制电路 .................................................................................................. - 25 -3.5 本章小结 .......................................................................................................... - 26 -第四章软件设计 .................................................................................................... - 27 -4.1 投切原则 .......................................................................................................... - 27 -4.2功率因数计算 ................................................................................................... - 28 -4.3 本章小结 .......................................................................................................... - 30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 - 31 -致谢 ............................................................................................................................ - 32 -参考文献: ................................................................................................................ - 33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目前,我国的电网,特别是广大的低压电网[1],普遍存在功率因数较低、电网线损较大的情况。
无功补偿的优化选择论文

无功补偿的优化选择论文无功补偿的优化选择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电网的进一步完善,工农业生产用电规模不断扩大,用电量的日益增长和用电结构的变化,使得电力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电力的供不应求迫使人们在降损节能上多做文章,因此,人们根据电力网的运行特点,从无功传输过程消耗有功的角度,推行了无功补偿。
关键词:无功补偿优化选择近年来,随着农村电网的进一步完善,工农业生产用电规模不断扩大,用电量的日益增长和用电结构的变化,使得电力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电力的供不应求迫使人们在降损节能上多做文章,因此,人们根据电力网的运行特点,从无功传输过程消耗有功的角度,推行了无功补偿。
众所周知,电力网在运行时,电源供给的无功功率是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的前提,它为电能的输送、转换创造了条件。
没有它,变压器就不能变压与输送电能,没有它,电动机的旋转磁场就建立不起来,电动机就无法转动。
但是,长距离输送无功电力,又会造成有功功率的损耗和电压质量的降低,这不仅影响电力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而且也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如何减少无功电力的长距离输送,已成为电力部门和用电企业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
为此,我们根据用电设备消耗无功的多少,在负荷较集中、无功消耗较多的地点增设了无功电源点,使无功的需求量就地得到解决,这样不但减少了无功传输过程中造成的能量损耗和电压降落,而且提高了供用电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虽然无功补偿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但补偿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很多问题,也就是说怎样进行补偿,才能收到最佳的效益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补偿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方法,做到科学合理的补偿,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无功补偿的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具体内容如下。
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既要满足全网的总无功平衡,又要满足分线、分站的`无功平衡。
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这就要求在负荷集中的地方进行补偿,既要在变电站进行大容量集中补偿,又要在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处进行分散补偿,目的是做到无功就地平衡,减少其长距离输送。
无功功率补偿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无功补偿装置,此装置分三相六路采集电压和电流信号经多路开关送到A/D进行模数转换,利用S3C2440计算无功功率,根据电压和无功两个判别量对系统电压和无功实行综合调节,以保证电压在合格范围内,同时实现无功基本平衡。
在补偿方式上,选用了并联电容器补偿。
并联电容器是一种提供无功功率的非常经济的电力装置,并具有价格低廉、安装灵活、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维护方便等优点。
以晶闸管作为无触点投切开关,使用编码投切方式,实现对电容器的无过渡过程快速投切。
S3C2440进行控制,通过检测电压和无功功率,对多级电容器组进行分相投切,补偿效果快速准确、安全、洁净及易于控制。
关键词:无功补偿S3C2440 电压并联电容器分相投切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this device is divided three six road collecting voltage and current signals by a multichannel selective switch to A/D conversion. S3C2440calculation of reactive power, according to the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two discriminant volume on system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fied voltage, while realizing reactive power equilibrium. On compensation way, selection of the parallel capacitor compensation, shunt capacitor is a reactive power economic power device, shunt capacitor with low price, flexible installation, simple operation, stable running, convenient maintenance and so on. And to the thyristor as a non-contact switch, use of code switching mode, realize the capacitor without the transition process of fast switching. Using S3C2440control, by detecting the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the multistage capacitor group split-phase switching, compensation effect quickly and accurately, safe, clean and easy to control.Key words: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S3C2440 voltage shunt capacitor phase switch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无功补偿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2)1.2.1 无功补偿方式的发展现状 (2)1.2.2 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 (5)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5)第2章无功补偿的原理及调节判据 (7)2.1 无功补偿原理 (7)2.1.1 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 (8)2.1.2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容量的选择 (10)2.2 并联电容器补偿 (10)2.3 并联补偿电容器的配置原则 (12)2.4 调节判据的选择 (13)2.5 电容器组的投切对系统电压和无功的影响 (14)第3章主系统设计 (17)3.1 工作过程 (17)3.2 电容器投切接线方式选择 (19)3.3 电容器组投切方式 (20)3.4 晶闸管电压过零触发电路 (23)3.5 器件的选型 (25)3.5.1 晶闸管的选型 (25)3.5.2 电抗器的选型 (26)第4章硬件电路设计 (29)4.1 主控制器 (29)4.2 电源电路设计 (31)4.3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33)4.4 功率因数角检测电路设计 (35)4.5 按键电路设计 (38)4.6 显示电路设计 (39)4.7 投切控制电路设计 (40)第5章软件设计 (42)5.1 电网参数采集模块 (43)5.2 按键模块部分 (44)5.3 显示模块 (44)5.4 投切控制模块 (45)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47)结论 (48)致谢 (49)参考文献 (50)附录 (53)CONTENTSAbstract (Chinese) (I)Abstract (English) (II)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1)1.1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11.2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condition (2)1.2.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ctivepower compensation (2)1.2.2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trend (5)1.3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paper (5)The second chapter The principle of reactive compensation and control criteria (7)2.1 Reactive compensation principle (7)2.1.1 The main role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8)2.1.2 Reactive compensation capacitor capacity selection (10)2.2 Parallel capacitor compensation (10)2.3 Shunt compensation capacitor allocation principle (12)2.4 The choice of regulation criterion (13)2.5 Capacitor on system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impact (14)The third chapter The main system design (17)3.1 Working process (17)3.2 Capacitor wiring mode selection (19)3.3 Capacitor bank switching mode (20)3.4 Thyristor voltage cross zero trigger circuit (23)3.5 Device selection (25)3.5.1 Thyristor type selection (25)3.5.2 Reactor type selection (26)The fourth chapter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29)4.1 Master controller (29)4.2 Power circuit design (31)4.3 Voltage and current detecting circuit design (33)4.4 Power factor angle detection circuit design (35)4.5 Key circuit design (38)4.6 Design of display circuit (39)4.7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design (40)The fifth chapter Software design (42)5.1 Power grid parameter acquisition module (43)5.2 Key module (44)5.3 Display module (44)5.4 Switching control module (45)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analysis (47)Conclusion (48)Thank (49)Reference (50)Appendix (53)第1章绪论1.1无功补偿的目的和意义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用电量的需求大大增加。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论文正稿

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补偿及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13-2 马春野20131802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补偿及无功补偿技术对低压电网功率因数的影响一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量的增加,电网的经济运行日益受到重视。
降低网损,提高电力系统输电效率和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是电力系统运行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电力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特别是随着电力市场的实行,输电公司(电网公司)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网损,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给输电公司带来更高的效益和利润。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优化和无功功率补偿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的合理配置和对无功负荷的最佳补偿,不仅可以维持电压水平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而且可以降低有功网损和无功网损,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运行。
无功补偿,就其概念而言早为人所知,它就是借助于无功补偿设备提供必要的无功功率,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能耗,改善电网电压质量。
二无功优化和补偿的原则和类型1、无功优化和补偿的原则在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中,首先要确定合适的补偿点。
无功负荷补偿点一般按以下原则进行确定:1)根据网络结构的特点,选择几个中枢点以实现对其他节点电压的控制;2)根据无功就地平衡原则,选择无功负荷较大的节点。
3)无功分层平衡,即避免不同电压等级的无功相互流动,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网络中无功补偿度不应低于部颁标准0.7的规定。
2、无功优化和补偿的类型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不仅包括容性无功功率的补偿而且包括感性无功功率的补偿。
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500kV及以上),由于线路的容性充电功率很大,据统计在500kV每公里的容性充电功率达1.2Mvar/km。
这样就必须对系统进行感性无功功率补偿以抵消线路的容性功率。
如实际上,电网在500kV的变电所都进行了感性无功补偿,并联了高压电抗和低压电抗,使无功在500kV电网平衡。
无功功率论文:浅谈无功功率补偿的配置原则

无功功率论文:浅谈无功功率补偿的配置原则摘要:变压器和电动机等电气设备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运行时需从系统中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
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同样重要。
系统无功电源严重不足或配置不当会引起电力系统或局部电网出现低电压运行情况,会引起损耗增加,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
在配电网上进行无功补偿可以改善配电网的无功分布,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避免了长距离输送无功功率,降低了配电网线损,增大了配电网供电能力。
关键词:无功功率无功补偿电压质量电力系统一、在电网中,由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一种是有功功率,另一种是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
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率。
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就要消耗无功功率。
由于它对外不做功,才被称之为"无功"。
二、无功功率对供、用电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1)、降低有功功率的输出;2)、视在功率一定时,增加无功功率就要降低输、变电设备的供电能力;3)、电网内无功功率的流动会造成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和电能损耗的增加。
所以需要无功补偿设备补充系统中无功功率的不足,以维持整个系统的无功平衡。
三、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原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1)、确定补偿地点和补偿方式;2)、对无功补偿总容量进行布点分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应按照“就地补偿,分级分区平衡”的原则进行规划,合理布局无功补偿设备合理配置的主要原则:1)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
无功电源的布局如果选择不合理,局部地区的无功功率就不能就地平衡,会造成一些变电所或一些线路的无功功率偏多,电压偏高,过剩的无功功率就要向外输出;也可能会造成一些变电所或一些线路的无功功率不足,电压下降,必然要向上级电网吸取无功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功功率补偿分析
【摘要】主要介绍了无功补偿的方式、方法及各种补偿形式的优缺点,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等。
【关键词】无功补偿;配电系统;电容器
由于现代企业采用大量的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等感性负荷,特别是近年来大功率可控硅的应用,供电系统除供给有功功率外,还需供给大量无功功率,使发电和输配电设备的能力不能充分利用,无功功率对供电系统及工厂内部配电系统都有极不良影响,从节约电能和提高电能质量出发,都必须考虑改善功率因数措施。
为此,必须提高用户的功功率因数,减少对电源系统的无功需求量。
1.无功补偿的总原则
无功补偿的总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散补偿,就地平衡,降低损耗提高质量,满足需求,可靠保证。
无功补偿方式制定时,应全面分析本系统的无功电力需求量,以确定最优的补偿量与最优的补偿方式。
我国在《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中规定,无功补偿与电压调节应按以下原则进行:
(1)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即要满足全网的总无功平衡,又要满足分支线的无功平衡。
(2)电力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供电部门在电源点进行补偿与用户自身用电设备进行补偿,两者实现理想配合。
(3)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配合,以分散补偿为主。
(4)降损与调压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2.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装置主要有同步调相机,并联电容器,静止补偿器等。
2.1同步调相机
同步调相机也叫同步补偿机,它实际上是接在电网上不带机械负载的同步电动机,专门用来调节电网功率因数或用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提高电压的稳定性,假若忽略同步补偿机的损耗,按电动机惯例写出其电势方程如下,u=e0+jlxt,i=-j■=j■可见,i超前
u90°,纯粹是直轴电流,即l=id,并且电枢反应磁势起去磁作用。
此时,补偿机从电网吸取超前的无功功率(也可以说成是向电网输出滞后的无功功率),相当于是接在电网上的电容。
在过励磁运行时,它向系统供给感性无功功率而起无功电源的作用,同步补偿机容量可以很大,并且无功功率易于平滑调节。
在需要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时,调节同步补偿机使其在过励状态下运行,由电网吸取电容性无功功率(或说成是向电网发出电感性无功功率)。
当电网轻载时,调节同步补偿机使其在欠励状态下运行,由电网吸取电感性无功功率,这就相当于是在线路中接入了感性负载,从而可以保持受电端电压不变。
由于实际运行的需要和对稳定性的要求,欠励磁最大容量只有过励磁容量的50%~65%,装有自动励磁调节装置的同步补偿机,能根据装设地点电压的数值平滑改变输出(或吸取)无功功率,进行电压调节。
2.2静止电容器和静止补偿器
静止电容器一般都采用并联电容器的方法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电容器具有投资省,有功功率损耗小,运行维护方便,故障范围小,装设容量灵活,即可集中使用,又可分散装设来就地供应无功功率,以降低网络电能损耗等优点。
为了在运行中调节电容器的功率,可将电容器连接成若干组,根据负荷的变化,分组投入或切除,可控硅投切型电容器补偿装置就可以实现补偿功率的调节。
电容器的缺点是当通风不良或因电网高次谐波造成电容器过负荷使运行温度过高时,易出现外壳鼓肚、漏油,甚至爆炸和引起火灾。
因此,规定电容器组应独立设室。
为便于管理维护,多采用集中固定补偿,若补偿前功率因数为cos,补偿后提高到,则补偿所用电力电容器容量应为kvar:
qe=pp(tgφ1-tgφ2)kprpmaxσ(tgφ1-tgφ2)kvar
式中:pp—有功平均负荷,kw:pmaxσ——有功计算负荷,kw;
kpf—平均负荷系数(■),一般取0.7~0.8。
上式是按平均负荷计算的所需补偿容量,也有按最大负荷进行计算的。
如果按pmaxσ计算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qc,则当p<max
σ时,将出现过补偿现象。
为了取得较好的补偿效果,按平均负荷计算是合适的,以免所选电容过多。
补偿电力电容器多接成三角形,因每个电容器的无功容量为qcl=ωc1u2,当容量一定时,电压高电容可以小。
只有当电容器额定电压低于网络电压时,才考虑接成星形。
电容器组还应单独装设控制、保护和放电设备。
电容器组的放电设备必须保证在电容器与电网的联接断开时,放电一分钟后电容
器组两端的残压在65v以下,以保证人身安全,一般1000v以上的电容器组用电压互感器作为放电设备。
静止补偿器是近年来的一种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它是将电力电容器与电抗器并联起来使用,电容器发出无功功率,电抗器吸收无功功率,两者结合,再配以适当的调节装置,能够平滑地改变输出(或吸收)无功功率的静止补偿器,能满足动态无功补偿的需要,与同步补偿机比较,运行维护简单,功率损耗小,能做到分相补偿,以适应不平衡的负荷变化,对于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无功补偿方式
无功补偿就补偿方式来说分为高压补偿和低压补偿,高压补偿通常是在变电所高压侧进行,对补偿点前端的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对后端的负载及线路起不到补偿作用,低压补偿可直接补偿配电线路和负载的无功功率,补偿效果较为理想。
(1)高压补偿,高压补偿主要是针对变电所主变压器和一些高压负荷,可集中补偿也可分散补偿,补偿装置独立设室,保证通风良好,充分发挥补偿装置的效率。
因此应根据负荷的变化,安排、设计好变电所的无功补偿容量,运行中在保证电压合格和无功补偿效果最佳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电容器投切开关的操作次数减少。
(2)低压补偿,低压补偿有集中补偿,分散补偿和就地补偿集中补偿是将电容器装设在用户专用的变电所内,对无功进行统一补偿,对负荷比较集中,距离变电所近,无功补偿容量较大的
场合采用较为合适。
优点是可以补变电所母线、受电线路的无功损耗,负荷变化能对母线电压起一定的调节作用,便于管理、维护、操作及集中控制。
缺点是它只减少装设点以上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所造成的损耗,而不能减少用户内部通过低压线路向用电设备输送无功功率所造成的损失。
分散补偿是将电容器组按低压配电网的无功负荷分布分组装设在相应的母线上,或者直接与低压干线相连接,形成低压、电网、内部的多组分散补偿方式,适合负荷比较分散的补偿场合。
分散补偿的优点是对分散的用户,有利于无功负荷的就地平衡,减少配电网络和配电变压器中无功电流的损耗和电压的损失,使线损显著降低,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增加网络的输出容量。
缺点是装设的电容器无法分组,则补偿容量无法调整,运行中可能出现过补偿或欠补偿,补偿设备的利用率较集中补偿方式低,安装分散,给维护管理带来不便。
就地补偿是就地补偿用电设备(主要是电动机)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将电容器组直接装在用电设备旁边,与用电设备的供电回路并联,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获得明显的降损效益。
优点是无功电流与附近的用电设备相互交换,不流向网络其它点,在网络中无功电流的无功损耗和电压损耗小,被补偿网络最经济,在配电设备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网络的供电容量,导线截面可相应减少,适应性好。
缺点是对于电网内公用负荷与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相比,补偿相同容量的无功负荷所需的补偿电容器总容量和补偿装
置总数量增加,投资增大,补偿装置利用率较低。
4.无功补偿容量的配置
变电所安装电容器。
其主要作用是补偿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及配电线路前段的无功负荷及无功损耗,同时可以进行调压。
变电所电容器的补偿容量按主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0%~15%来配置,根据变电所的负荷性质和调压要求,确定合理的无功补偿容量。
配电线路是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线路上电容器容量的确定,应按最大限度地降低无功损耗的原则来考虑,要根据无功负荷情况采取分散补偿的方式进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