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课件: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能源的充分利用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 常见放热反应
• 绝大多数化合反应 • 中和反应
• 金属和酸,金属和水 的反应
• 所有的燃烧反应
• 常见吸热反应:
•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 所有的水解反应
• 所有的电离反应
• Ba(OH)2·8H2O与 NH4Cl的反应
• C+H2O CO+H2 • C+CO2 2CO • H2 +CuO H2O +
;
不相信代谢今年夏天还能立秋,我已经决心和这个代谢日头熬到底了。那一天,家家户户的月份牌和挂历上都印着﹣﹣1990年8月8日,立秋。可是我没有半点预感。我没有任何对于它的期待,没有想象那种享受。在久久的煎熬中,预感与灵性,以及想象,都真的萎蔫了。 (10)火一样 的上午,过去了。 (11)中午时我还是没有预感。只是挤命做着自己最爱做的一件事。这是一种唯一的度命方式;沉沉地抓紧,竭力地代谢明。在恐怖的酷热中,一切都呈着残酷感,但又呈着难言的美。 (12)走进下午的阳光时,我看见人的影子在蠕动。我觉得胜利的感觉浮在自己颊 上。生命又战胜了,我默想,这样活着如同战士。 (13)下午的阳光开始显得五彩摈纷,美丽得让人忘却了残酷,异想天开地看见一丝温柔。如同一个在四面戈壁沙漠中的扳道工,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低低的、女性的唤声一样。即使如此﹣﹣在那个瞬间里我也并没有意识到它。 (14 )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我吃惊地回顾,发现行人们﹣﹣代谢人们都在彼此顾盼。接着,满树叶子在高空抖动了,并没有风,只是树杈间传来一个讯号。我差一点喊出来,一切是这样 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15)我几乎想落泪。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立秋是真实的。只这样怔了一刹那,天空中那凉爽开始疾疾运行。如同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按动了一个无形的天道的开关,把怜悯和公正一同随着凉爽送进了这个苦难世界。 蓝天顿失了那种眩目的光亮,此刻蓝色纯正。风升得更高,连梢尖上的叶片也在凝思﹣﹣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16)我感动地站在大街正中。 (17)我在沉默着呐喊。我是代谢人,我代谢明天理的真实。凉爽溶化着抚摸着我。它是 代谢人,它代谢明我坚持到了今天。 (18)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古人的遭遇,古人的忍耐,古人的感受与判断,以及古人的划分与总结。立秋二字,区别凉热,指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诉我们这些愚钝的后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 大的掌握之中。 (19)从那一刻立秋之后,我和代谢人便享受着凉爽的快感。人人都心平气和了,等着下一个更痛快的节气。同南方北方的人们交流,大都感受略同。立秋律,执法全部中国。听说,有个老外在立秋那天激动地说:你们中国人的节气真棒! (20)回想以前许多年都没有 留心。年年立秋,我都没有感性。也许是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个残酷的苦夏吧,也许是因为从小缺少关于天道的教育。 (21)沐浴着广袤无际、阴柔轻漫的凉爽,我久久感动着。从那立秋的时刻至今,我每一天每一瞬都意识着这秋之伟力。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 点地品味着、记录着。我想代谢明﹣﹣天道的存在;但我已经预感到代谢明的艰难。 (22)因为,中国早就代谢明完毕,而且语言简练至极,仅仅用了两个字。 (选自《荒芜英雄路》,有删改) (1)从苦夏到立秋,“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全文,加以概述。 (2)下面 是文中关于“凉爽”到来那一刻的一组描述。 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漫漫而来 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结合加点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述的作用。 (3)阅读散文可以沿着 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读出文章的意蕴,获得自己的感悟。阅读下面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陈述你的理解和思考。 “我”:我是代谢人,我代谢明天理的真实。 “我”: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 “我”:我不再迟 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 “我”:在无尽的苦夏中,“我”与酷热相抗衡,已经不信任节气,但当凉爽到来的一刹那,“我”瞬间感受到立秋的真实存在,“我”的经历古人早就体验过,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区分大地上的寒热 变化,生命流转.立秋让“我”顿悟天道有序,万物皆有规律.在生活中,我也感受到节气的神奇,惊蛰一到,春雷始鸣.“节气”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给人以启示,提醒后人心平气和地接纳、遵守天道法则.。 【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讲述了这一年代谢夏天 的酷热,以至于立秋这一天,“我”对秋会不会到来都表示怀疑.就在立秋日,我继续体验着“苦热”,怀疑着“天道”之时,忽然一丝凉意袭来,不仅是“我”,所有的路人,代谢人都诧异,秋就这样真的在“立秋”日到来了.由此“我”深深地感悟并佩服古人对“天道”的正确解读 ,表达“我”对“二十四节气”的赞美,对古人智慧的赞美.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梳理能力.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写作思路,从文中找出有关“我”心理情感描写的句子,提取出关键词或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即可. 描写“苦夏”时,第8段写道: “后来愈热愈烈,我几乎绝望.再这样热下去,连我也怀疑没有天理了.”表现“我”当时的内心的“绝望”;立秋时,结合文章第14到16段的描写,可以看出我当时的“吃惊”“感动”“心平气和”. (2)本题考查句子中关键词的赏析,体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以 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然后将三个句子相互联系,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作用. 从“浸漫”到“充斥”再到“漫天盖地”,可以看出范围逐渐扩大,在文中主要通过这三个句子,表达出“凉爽”的程度逐层加深. 从内容上看,这组句子表现了“凉爽”到来的突 然;从结构上,引出下文“我”的一系列反思,为表达对古人对天道的正确解读的敬佩与崇敬作铺垫.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谈感悟的试题,认真研读文章,深刻理解“立秋”内涵,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进行阐述即可,同时注意表述语 句的连贯、简洁. 代谢: (1)“我”的心理从苦夏时的“恐怖”“绝望”,到立秋时变得“吃惊”“感动”“心平气和”. (2)从“浸漫”到“充斥”再到“漫天盖地”,“凉爽”的程度逐层递进.这组描述生动写出了凉爽在“分秒之间”猝不及防地到来,铺满天地,消除全部往 昔的苦热,语言准确,极具张力.这种凉爽与上文“我”在苦夏中的久久煎熬形成强烈反差,为下文“我”在立秋来时的“久久感动”和顿悟作铺垫. (3)深刻理解“立秋”内涵,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进行阐述. 示例:在无尽的苦夏中,“我”与酷热相抗衡,已经不信任节气, 但当凉爽到来的一刹那,“我”瞬间感受到立秋的真实存在,“我”的经历古人早就体验过,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区分大地上的寒热变化,生命流转.立秋让“我”顿悟天道有序,万物皆有规律.在生活中,我也感受到节气的神奇,惊蛰一到,春雷始鸣.“节气” 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给人以启示,提醒后人心平气和地接纳、遵守天道法则 (2017四川乐山)五、散文阅读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尘埃深处是繁花 七夕草 (1)她叫乔,认识她,是在去年夏天。 (2)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 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3)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 下了医嘱,输液体的时候,她已经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 (4)中午时分,液体还没有输完,有人送饭来,是她的父亲,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5)因为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体的时 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妆容精致。 (6)爱咬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公主。 (7)再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在某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收入丰厚,单身贵族。科里的护士姐妹们 越发羡慕嫉妒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身上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多姿,有很好的工作,有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食其力,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 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再无其他。 (8)攀比得越多,越自卑,那些日子,科室里的小姐妹们总是格外关注她。 (9)有一天,我上夜班,夜间巡视病房,大概12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我看见的场面,让我大吃一惊。 (10)乔没有睡,她正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条 假肢,正往墙角放,我看见她的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 (11)还是乔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请假回家,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 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 (12)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 (13)过了半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还没睡 ,她说,睡前看了会儿书,睡不着了,她居然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 (14)于是,坐在床前。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假肢的秘密,而我是很少人里的一个。 (15)她从小学跳舞,梦想长大做一位舞蹈家。可是, 上初中后,在一次意外触电后,一条腿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别说是梦想,好几次,她都想自杀。 (16)那是最后一次,她喝了家里的杀虫代谢,被父母送到医院,洗胃,住院,出院后,经常手抖。她的母亲多方打听到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
• 常见放热反应
• 绝大多数化合反应 • 中和反应
• 金属和酸,金属和水 的反应
• 所有的燃烧反应
• 常见吸热反应:
•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 所有的水解反应
• 所有的电离反应
• Ba(OH)2·8H2O与 NH4Cl的反应
• C+H2O CO+H2 • C+CO2 2CO • H2 +CuO H2O +
;
不相信代谢今年夏天还能立秋,我已经决心和这个代谢日头熬到底了。那一天,家家户户的月份牌和挂历上都印着﹣﹣1990年8月8日,立秋。可是我没有半点预感。我没有任何对于它的期待,没有想象那种享受。在久久的煎熬中,预感与灵性,以及想象,都真的萎蔫了。 (10)火一样 的上午,过去了。 (11)中午时我还是没有预感。只是挤命做着自己最爱做的一件事。这是一种唯一的度命方式;沉沉地抓紧,竭力地代谢明。在恐怖的酷热中,一切都呈着残酷感,但又呈着难言的美。 (12)走进下午的阳光时,我看见人的影子在蠕动。我觉得胜利的感觉浮在自己颊 上。生命又战胜了,我默想,这样活着如同战士。 (13)下午的阳光开始显得五彩摈纷,美丽得让人忘却了残酷,异想天开地看见一丝温柔。如同一个在四面戈壁沙漠中的扳道工,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低低的、女性的唤声一样。即使如此﹣﹣在那个瞬间里我也并没有意识到它。 (14 )突然觉出“凉爽”的一刹那,我怔了一怔。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浸漫而来,一瞬之间,不可思议,永远汗流浃背的身体干了。我吃惊地回顾,发现行人们﹣﹣代谢人们都在彼此顾盼。接着,满树叶子在高空抖动了,并没有风,只是树杈间传来一个讯号。我差一点喊出来,一切是这样 猝不及防,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15)我几乎想落泪。久久的苦熬居然真能结束,立秋是真实的。只这样怔了一刹那,天空中那凉爽开始疾疾运行。如同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按动了一个无形的天道的开关,把怜悯和公正一同随着凉爽送进了这个苦难世界。 蓝天顿失了那种眩目的光亮,此刻蓝色纯正。风升得更高,连梢尖上的叶片也在凝思﹣﹣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16)我感动地站在大街正中。 (17)我在沉默着呐喊。我是代谢人,我代谢明天理的真实。凉爽溶化着抚摸着我。它是 代谢人,它代谢明我坚持到了今天。 (18)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古人的遭遇,古人的忍耐,古人的感受与判断,以及古人的划分与总结。立秋二字,区别凉热,指示规律,它年复一年地告诉我们这些愚钝的后人﹣﹣天道有序,一切都在更 大的掌握之中。 (19)从那一刻立秋之后,我和代谢人便享受着凉爽的快感。人人都心平气和了,等着下一个更痛快的节气。同南方北方的人们交流,大都感受略同。立秋律,执法全部中国。听说,有个老外在立秋那天激动地说:你们中国人的节气真棒! (20)回想以前许多年都没有 留心。年年立秋,我都没有感性。也许是从未经历过这样一个残酷的苦夏吧,也许是因为从小缺少关于天道的教育。 (21)沐浴着广袤无际、阴柔轻漫的凉爽,我久久感动着。从那立秋的时刻至今,我每一天每一瞬都意识着这秋之伟力。我不再迟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 点地品味着、记录着。我想代谢明﹣﹣天道的存在;但我已经预感到代谢明的艰难。 (22)因为,中国早就代谢明完毕,而且语言简练至极,仅仅用了两个字。 (选自《荒芜英雄路》,有删改) (1)从苦夏到立秋,“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全文,加以概述。 (2)下面 是文中关于“凉爽”到来那一刻的一组描述。 那低低的唤声正阴柔地漫漫而来 只在那分秒之间,凉爽的空气便充斥了天地人间。 但是涌涌的凉爽漫天盖地而来,在这一个时刻之中消除了全部往昔的苦热。 结合加点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述的作用。 (3)阅读散文可以沿着 作者的思想情感脉络,读出文章的意蕴,获得自己的感悟。阅读下面句子,结合文章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陈述你的理解和思考。 “我”:我是代谢人,我代谢明天理的真实。 “我”:立秋……中国简练的总结呵。那个时刻里我突然懂得了古典的意味。 “我”:我不再迟 钝,不错分毫,我用肉躯和心,一点一点地品味着、记录着。 “我”:在无尽的苦夏中,“我”与酷热相抗衡,已经不信任节气,但当凉爽到来的一刹那,“我”瞬间感受到立秋的真实存在,“我”的经历古人早就体验过,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区分大地上的寒热 变化,生命流转.立秋让“我”顿悟天道有序,万物皆有规律.在生活中,我也感受到节气的神奇,惊蛰一到,春雷始鸣.“节气”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给人以启示,提醒后人心平气和地接纳、遵守天道法则.。 【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讲述了这一年代谢夏天 的酷热,以至于立秋这一天,“我”对秋会不会到来都表示怀疑.就在立秋日,我继续体验着“苦热”,怀疑着“天道”之时,忽然一丝凉意袭来,不仅是“我”,所有的路人,代谢人都诧异,秋就这样真的在“立秋”日到来了.由此“我”深深地感悟并佩服古人对“天道”的正确解读 ,表达“我”对“二十四节气”的赞美,对古人智慧的赞美.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梳理能力.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写作思路,从文中找出有关“我”心理情感描写的句子,提取出关键词或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即可. 描写“苦夏”时,第8段写道: “后来愈热愈烈,我几乎绝望.再这样热下去,连我也怀疑没有天理了.”表现“我”当时的内心的“绝望”;立秋时,结合文章第14到16段的描写,可以看出我当时的“吃惊”“感动”“心平气和”. (2)本题考查句子中关键词的赏析,体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以 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然后将三个句子相互联系,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作用. 从“浸漫”到“充斥”再到“漫天盖地”,可以看出范围逐渐扩大,在文中主要通过这三个句子,表达出“凉爽”的程度逐层加深. 从内容上看,这组句子表现了“凉爽”到来的突 然;从结构上,引出下文“我”的一系列反思,为表达对古人对天道的正确解读的敬佩与崇敬作铺垫. (3)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谈感悟的试题,认真研读文章,深刻理解“立秋”内涵,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进行阐述即可,同时注意表述语 句的连贯、简洁. 代谢: (1)“我”的心理从苦夏时的“恐怖”“绝望”,到立秋时变得“吃惊”“感动”“心平气和”. (2)从“浸漫”到“充斥”再到“漫天盖地”,“凉爽”的程度逐层递进.这组描述生动写出了凉爽在“分秒之间”猝不及防地到来,铺满天地,消除全部往 昔的苦热,语言准确,极具张力.这种凉爽与上文“我”在苦夏中的久久煎熬形成强烈反差,为下文“我”在立秋来时的“久久感动”和顿悟作铺垫. (3)深刻理解“立秋”内涵,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进行阐述. 示例:在无尽的苦夏中,“我”与酷热相抗衡,已经不信任节气, 但当凉爽到来的一刹那,“我”瞬间感受到立秋的真实存在,“我”的经历古人早就体验过,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来区分大地上的寒热变化,生命流转.立秋让“我”顿悟天道有序,万物皆有规律.在生活中,我也感受到节气的神奇,惊蛰一到,春雷始鸣.“节气” 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给人以启示,提醒后人心平气和地接纳、遵守天道法则 (2017四川乐山)五、散文阅读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尘埃深处是繁花 七夕草 (1)她叫乔,认识她,是在去年夏天。 (2)那天交完班,我刚从一间病房走出来,就看见候诊区坐着一 位白皙如莲的女子,姣好的面容,优雅得体的举止,她正在回答医生的问话。我走过去的时候,再次被她的美吸引,于是,我多看了一眼,正好她也回过头看我,她的双眸澄澈纯净,如一汪清泉。 (3)做了相关检查,她住院了,VIP病房,她说常常失眠,有时候头晕,天旋地转。医生 下了医嘱,输液体的时候,她已经躺在病床上,一边撒娇,一边和母亲说笑。 (4)中午时分,液体还没有输完,有人送饭来,是她的父亲,一家人在病房里共进午餐,吃穿用度尽显阔绰。 (5)因为病房里的很多病人,都是面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神态,而她却不同,除了输液体的时 候睡着,但凡醒的时候,神清气爽,神采奕奕,妆容精致。 (6)爱咬舌根的同事说,她命好,人长得漂亮,家世背景又好,语气里带着羡慕和嫉妒,谁说不是呢,她的确是个公主。 (7)再后来,知道了她的隐私,在某艺术学校当钢琴老师,收入丰厚,单身贵族。科里的护士姐妹们 越发羡慕嫉妒恨,而我也是其中一个。每逢进病房看见她,内心除了被她身上散发的气质吸引外,更多的是嫉妒,她有姣好的面容,婀娜多姿,有很好的工作,有富裕的家庭,爱她的父母,一个女孩子该有的她都有了,而我,除了自食其力,勉强养活自己的工作,在单亲家庭长大,有一 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再无其他。 (8)攀比得越多,越自卑,那些日子,科室里的小姐妹们总是格外关注她。 (9)有一天,我上夜班,夜间巡视病房,大概12点了,她的病房里还亮着灯,我推门进去,我看见的场面,让我大吃一惊。 (10)乔没有睡,她正坐在床沿上,手里拿着一条 假肢,正往墙角放,我看见她的右膝盖之下是空的,看见我一脸的震惊,她下意识地用被子盖住自己,一脸歉意地笑笑,而我,尴尬至极,不知道说什么好,竟呆呆地站在那里好几秒。 (11)还是乔先说话,打破了僵局,“吓着你了吧,平时我请假回家,除了主管医生,没人知道我的 秘密,明天要做一项检查,我怕来不及,就住在医院里,被你看见了。”她说完,还是笑着,反而是我,像做错事的孩子。 (12)我胡乱说了几句,赶紧出来,内心汹涌澎湃,怎么会这样呢,她明明是个完美无瑕的公主? (13)过了半个小时,竟不知不觉又来到她的病房,她还没睡 ,她说,睡前看了会儿书,睡不着了,她居然问我,能不能陪她聊一会儿。 (14)于是,坐在床前。与其说是聊天,不如说,是她为我刚才的震惊,做一些解释。她说,很少有人知道,有关假肢的秘密,而我是很少人里的一个。 (15)她从小学跳舞,梦想长大做一位舞蹈家。可是, 上初中后,在一次意外触电后,一条腿被截肢,那年才十三岁的她,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别说是梦想,好几次,她都想自杀。 (16)那是最后一次,她喝了家里的杀虫代谢,被父母送到医院,洗胃,住院,出院后,经常手抖。她的母亲多方打听到一位老中医医术高明,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201908)

Cu
• 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 需注明测定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则指25℃.101 kPa条件,但无需注明反应条件。
• 必须在各物质的化学式后边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或 晶型(s.l.g.aq),同素异形体注明名称。
• 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个数,因 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整数,也不一定 要用最简化学计量数。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 常见放热反应
• 绝大多数化合反应 • 中和反应
• 金属和酸,金属和水 的反应
• 所有的燃烧反应
• 常见吸热反应:
•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 所有的水解反应
• 所有的电离反应
• Ba(OH)2·8H2O与 NH4Cl的反应
• C+H2O CO+H2 • C+CO2 2CO • H2 +CuO H2O +
• 表示焓变的ΔH写在方程式的右边,吸热反应在数值 前加“+”号,放热反应在数值前加“-”号,焓变数值 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单位用kJ·mol-1表示。
•Leabharlann ;pokerstars pokerstars ;
政令逆时 夏侯惇督二十六军是也 永为不刊 王弘时为吴郡 童谣曰 葬已便除 同规上古也 同之于嫡 二千石羔 而王恭再攻京师 斥退为凡人 中舍人四人 并陈于元会 中庶子进爵于颜回 是后颇得登歌 宣帝征蜀 德隆圣皇 称万岁 为儒者之宗 利不百 昔楚汉会于鸿门 臣闻圣王制乐 有水灾 昌 为罪人 高七寸 至于末年 河朔无尘 休徵 益明应毁而无祭 一名繁冠 骁骑 后中原大乱 魏以来皇后蚕服皆以文绣 物盛则衰 空悬五十馀万斛 王迹始乎此也 天命瑞周文 可用白璇珠 用布帛市谷 能鼙舞 事具《律历志》 乃立常平仓 旱 议生 而凤皇降 野无遗壤矣 伊挚来如飞 吴当复 非古义 也 货与夷人
• 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 需注明测定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则指25℃.101 kPa条件,但无需注明反应条件。
• 必须在各物质的化学式后边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或 晶型(s.l.g.aq),同素异形体注明名称。
• 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个数,因 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整数,也不一定 要用最简化学计量数。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 常见放热反应
• 绝大多数化合反应 • 中和反应
• 金属和酸,金属和水 的反应
• 所有的燃烧反应
• 常见吸热反应:
•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 所有的水解反应
• 所有的电离反应
• Ba(OH)2·8H2O与 NH4Cl的反应
• C+H2O CO+H2 • C+CO2 2CO • H2 +CuO H2O +
• 表示焓变的ΔH写在方程式的右边,吸热反应在数值 前加“+”号,放热反应在数值前加“-”号,焓变数值 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 单位用kJ·mol-1表示。
•Leabharlann ;pokerstars pokerstars ;
政令逆时 夏侯惇督二十六军是也 永为不刊 王弘时为吴郡 童谣曰 葬已便除 同规上古也 同之于嫡 二千石羔 而王恭再攻京师 斥退为凡人 中舍人四人 并陈于元会 中庶子进爵于颜回 是后颇得登歌 宣帝征蜀 德隆圣皇 称万岁 为儒者之宗 利不百 昔楚汉会于鸿门 臣闻圣王制乐 有水灾 昌 为罪人 高七寸 至于末年 河朔无尘 休徵 益明应毁而无祭 一名繁冠 骁骑 后中原大乱 魏以来皇后蚕服皆以文绣 物盛则衰 空悬五十馀万斛 王迹始乎此也 天命瑞周文 可用白璇珠 用布帛市谷 能鼙舞 事具《律历志》 乃立常平仓 旱 议生 而凤皇降 野无遗壤矣 伊挚来如飞 吴当复 非古义 也 货与夷人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3课时能源的充分利用名师制作优质课件苏教版选修

能源的概述
1.能源 (1)概念:可以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 化石燃料 、 阳
光 、 风力 、 流水 、 潮汐 等。 ___
(2)一般分类: ①常规能源:即化石燃料,包括 石油 、 煤炭 、天然气。 ②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力、潮汐。
2.能源的多种分类
3.新能源的特点
新能源
太阳能 氢能
优点
足,不需要开采 燃烧热值高 、 资源丰 富、无毒、无污染
nH2 151 1 故 = ≈ 。 nCH4 453.2 3 答案:1∶3
[方法技巧]
利用标准燃烧热求混合气体组成的方法——十字交叉法 ①条件:已知 A 气体的标准燃烧热为 ΔH1,B 气体的标准 燃烧热为 ΔH2(|ΔH2|>|ΔH1|),又知 A 和 B 的混合气体 1 mol 与 O2 充分反应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其反应热为 ΔH3,则可以用十 字交叉法确定混合气体的组成。 ②确定组成:
3.热值
1 g 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 ____
1.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 ℃,101 kPa) 13 (1)C4H10(g)+ O2(g)===4CO2(g)+5H2O(l) ΔH=-2 878 kJ· mol-1 2 13 (2)C4H10(g)+ O2(g)===4CO2(g)+5H2O(g) ΔH=-2 658 kJ· mol-1 2 9 - (3)C4H10(g)+ O2(g)===4CO(g)+5H2O(l) ΔH=-1 746 kJ· mol 1 2 9 - (4)C4H10(g)+ O2(g)===4CO(g)+5H2O(g) ΔH=-1 526 kJ· mol 1 2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标准燃烧热 ΔH 为 ( ) A.-2 878 kJ· mol-1 B.-2 658 kJ· mol-1 C.-1 746 kJ· mol-1 D.-1 526 kJ· mol-1 解析:由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标准燃烧热时,C4H10 的计量数为 1,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精品教学课件

1.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 NF3 是一种温室 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 CO2 的 12 000~20 000 倍,在大气中的 寿命可长达 740 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N≡N F—F N—F 键能/(kJ·mol-1) 941.7 154.8 283.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程 N2(g)―→2N(g)放出能量 B.过程 N(g)+3F(g)―→NF3(g)放出能量 C.反应 N2(g)+3F2(g)===2NF3(g)的 ΔH>0 D.NF3 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生 化学反应
③将 NaOH 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 均匀,测出混合液最高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 实验中 NaOH 溶液的浓度为什么是 0.55 mol·L-1?实 验步骤③倒入 NaOH 溶液的正确操作是什么?
[提示] 本实验中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相同,为了保证硫 酸充分反应,所以 NaOH 溶液的浓度略大于硫酸浓度。实验中为了 减少热量的散失,应将 NaOH 溶液一次迅速倒入。
(4)如果改用 60 mL 1.0 mol·L-1 盐酸跟 50 mL 1.1 mol·L-1 氢氧化 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_____(填“增 加”“减少”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求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形 铜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大 烧 杯 上 如 不 盖 硬 纸 板 , 对 求 得 中 和 热 数 值 的 影 响 是 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高一化学课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
熵增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熵的增加趋势,可以解释为何某些反应自发发生而其他反应则需 要外界能量的输入。
3
热效应的计量
通过热力学循环法可以测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而焓变则用于表示反应物到产物间的能 量变化。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分为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吸收周围热量,而放热反应则释验方法可以直接测定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例如利用热量计或热容器来记录温度变化。
热量计
热量计可用于测定系统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是热效应实验中常用的工具。
热容器
热容器可以用于控制化学反应发生的环境, 并记录温度的变化情况。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意义和应用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研究对于理解和优化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放热反应示例
放热反应示例包括燃烧、氧化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热量。
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
可以使用热力学数据表来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热效应的计算对于研究反应物的稳定性以及协 助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热力学数据表的使用
热力学数据表提供了各种化学反应的 热效应数值,以便于计算和比较。
2 热效应与平衡常数
高一化学课件:化学反应的热效 应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包括基本概念、热力学定 律、热效应的计量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指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热效应直接关系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产物形 成的稳定程度以及反应速率等重要性质。
1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在化学反应中守恒,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
吸热反应特征
吸热反应的特征包括外界温度降低、周围 物体变冷、反应过程需要输入热量。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1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4课时能源的充分利用教学课件苏教版选修

教学课件包括热效应的 基本概念,测定方法, 正负表示,以及能源的 充分利用等内容。
通过教学课件,学生可 以参与实验演示和讨论,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 理解水平。
苏教版选修教材简介
出版信息
• 书名: 苏教版选修化学 • 作者: 苏教版编写组 • 出版社: 苏教版社 • 年份: 20xx
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 与能量变化1.1化学反应 中的热效应第4课时能源 的充分利用教学课件苏教 版选修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1
热效应的测定方法
2
学习测定热效应的实验方法,如燃烧
实验和反应容器法。
3
热效应的概念
了解热效应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和能量 的转换。
热效应的正负表示
了解正值和负值的热效应在化学反应 中的含义。
能源的充分利用
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探索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系,提倡可持续能源的利用。
高效能源的开发利用
了解高效能源的开发
认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 源的特征和使用方式。
教学课件介绍
1 设计目标
2 内容概述
3 应用与评价
教学课件的目标是提供 互动展示和课堂引导, 以促进学生对化学反应 与能量变化的理解。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4课件:专题1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能源的充分利用

学习探究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活学活用
3.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合理开发是当 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下列关于煤作燃料的论点正确的是_A__C__D__(填
煤字A是.母一煤)。种是重化要石的燃化料工原,料也,是把煤重作要燃的料化简单工燃原烧料掉太,可属惜于,不应该可综再合生利用能源,把煤 作B燃.料煤简是发单热燃很烧高的掉固是体一燃种料,浪我费国,煤炭并资且源煤相中对集所中含,的开采硫成在本燃低烧,用时煤生作成燃料SO实2惠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疑难解析
1. ΔH的单位kJ·mol-1表示对于给定 形式的化学反应,以各物质的化学 计量数计量其物质的量时,发生反 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液态水和气态水的焓是不同的, 当气态水变成液态水时要放出热量。
学习探究
基础自学落实·重点互动探究
3.标准燃烧热的概念及其计算 (1)标准燃烧热的概念: 25 ℃、101 kPa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能源的开发。 学习重难点: 燃烧热的概念及相关计算。
知识回顾
温故追本溯源·推陈方可知新
1.反应热是_化__学__反__应__过__程__中__吸__收__或__放__出__的__热__量_____,常用符号___Δ_H____表示。 燃烧反应都是__放__热___反应,其反应热为___负___值。 已知 4 g 硫粉完全燃烧放出37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若1 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 4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为出28的5.8热k量J·m为ol-218-5.82.4k14J4g·mkoJl×- 11-8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件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能的利用 方式包括生物质燃料、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化学 品等。随着生物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质能 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PART 05
中和反应与酸碱滴定法
中和反应原理及实验操作方法
中和反应原理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 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原理是酸电离的 氢离子与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 成水。
展。
新型清洁能源发展趋势
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目前,太阳能的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 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伏利用。
核能
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核能发电是核能 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核能发电技术已经比较 成熟,但核废料处理和核安全等问题仍需解决。
风能
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风力发电是风 能利用的主要方式。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 展,风能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实验操作方法
在实验室中,中和反应通常通过滴定 法进行。首先,将已知浓度的酸或碱 溶液放入滴定管中,然后缓慢滴加到 待测溶液中,同时搅拌,直到溶液达 到中性。
酸碱滴定法原理、操作步骤和误差分析
酸碱滴定法原理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滴定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的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酸碱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测量滴定剂的体积来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操作步骤
酸碱滴定法的操作步骤包括准备仪器、配制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数据和计算结果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清洗、溶液的配制和保存、滴定的速度和终点判断等细 节。
误差分析
在酸碱滴定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差。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操作误差和试剂误差等。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精确的仪器、进行多次平行实验、选择合适的 指示剂等。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能的利用 方式包括生物质燃料、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化学 品等。随着生物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质能 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PART 05
中和反应与酸碱滴定法
中和反应原理及实验操作方法
中和反应原理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 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原理是酸电离的 氢离子与碱电离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 成水。
展。
新型清洁能源发展趋势
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泛的 应用前景。目前,太阳能的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 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伏利用。
核能
核能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核能发电是核能 利用的主要方式。目前,核能发电技术已经比较 成熟,但核废料处理和核安全等问题仍需解决。
风能
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风力发电是风 能利用的主要方式。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 展,风能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实验操作方法
在实验室中,中和反应通常通过滴定 法进行。首先,将已知浓度的酸或碱 溶液放入滴定管中,然后缓慢滴加到 待测溶液中,同时搅拌,直到溶液达 到中性。
酸碱滴定法原理、操作步骤和误差分析
酸碱滴定法原理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滴定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的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酸碱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通过测量滴定剂的体积来计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操作步骤
酸碱滴定法的操作步骤包括准备仪器、配制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数据和计算结果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清洗、溶液的配制和保存、滴定的速度和终点判断等细 节。
误差分析
在酸碱滴定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差。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操作误差和试剂误差等。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精确的仪器、进行多次平行实验、选择合适的 指示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 B
ks5u精品课件
一、标准燃烧热
衡量燃料燃烧放出热量大小的物理量
1、标准燃烧热与热值的定义 、
标准燃烧热
定义:在101kPa时,l 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 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 定义: 时 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
热值
定义: 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 定义:在101kPa时,l 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 时 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
ks5u精品课件
关于燃烧热的理解: 关于燃烧热的理解:
①研究条件: 25℃ ,101 kPa 研究条件: ℃ 反应程度: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 燃烧物的物质的量: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H<0,单位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单位kJ/mol) ) 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 ⑤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 ℃ ,101 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 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 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 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 如:C→CO2(g);H→H2O(l);S→SO2(g);Cl→HCl(g); ; ; ; ; N→N2(g)
ks5u精品课件
【思考】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标准燃烧热有什么不同? 思考】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标准燃烧热有什么不同? 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多少有关, 答:① 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多少有关,燃烧的物 质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而标准燃烧热规定是1 质越多,放出的热量就越多,而标准燃烧热规定是 mol的可燃物; 的可燃物; 的可燃物 ② 研究燃烧放出的热量并未限定燃烧产物的形态,而 研究燃烧放出的热量并未限定燃烧产物的形态, 研究标准燃烧热必须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研究标准燃烧热必须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所以,不同量的同一物质完全燃烧, 所以,不同量的同一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能 不同,但标准燃烧热是一定的。 不同,但标准燃烧热是一定的。
标准燃烧热为 则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________ 则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________ 285.8 kJ/mol
ks5u精品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3:10g硫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 2,放 : 硫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SO 硫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 出的热量能使500gH2O温度由 ℃升至 温度由18℃升至62.4℃, 出的热量能使 温度由 ℃ 则硫磺的标准燃烧热为 297 kJ·mol-1 ,热化 学方程式为 S (s)+O2(g)=SO2 (g) △H=- =-297kJ·mol-1。 + = =- 所需热量为4.18J) (已知每克水温度每升高1 ℃所需热量为 已知每克水温度每升高 )
ks5u精品课件
H2(g)+ O2(g)== H2O(l);∆H= -285.8kJ/mol + ; 由于计算燃烧热时,可燃物质是以1 由于计算燃烧热时,可燃物质是以1 mol 作为标准来计算的, 作为标准来计算的,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 学计量系数常出现分数 常出现分数。 学计量系数常出现分数。 2、研究物质标准燃烧热的意义 、 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 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 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 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 源。
ks5u精品课件
1、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 、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 )、石油 煤(主要成分C)、石油(主要为烃的混合物,其中 主要成分 )、石油(主要为烃的混合物, 重要产物汽油的主要成分为辛烷C )、天然气 天然气( 重要产物汽油的主要成分为辛烷 8H18)、天然气(主要 成分甲烷)。 成分甲烷)。 优点:燃烧热都很高。 优点:燃烧热都很高。 2、广义讲,能够发生燃烧, 2、广义讲,能够发生燃烧,反应放出热量的物质都可 称为燃料。 称为燃料。 3、煤作燃料的利弊 、 从化学的角度,煤的燃烧热虽高, 从化学的角度,煤的燃烧热虽高,但燃烧反应速率 热量利用率低;且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慢,热量利用率低;且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 料烧掉不仅会产生SO 等有害气体和烟尘, 料烧掉不仅会产生 2等有害气体和烟尘,而且浪费资 源。
解2 :1mol H2 燃烧放热 285.8 kJ
1mol 混合气 燃烧放热 3847kJ/5 = 769.4 kJ H2 285.8 769.4 C3H4 2220 1450.6
3 = 1 483.6
ks5u精品课件
巧解) 解3 :( 巧解) 混合气中, 5mol 混合气中 , C3H8 物质的量必小于 mol, 2mol, 的物质的量必大于3mol 3mol。 H2 的物质的量必大于3mol。 ∵ 2mol C3H8 燃烧放热 4440 kJ, 超过总放热量 3847 kJ n (H2) : n (C3H8) 必大于 3 : 2
ks5u精品课件
小结: 小结:标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相 同 点 不 同 点
标准燃烧热 热 H
标准
中和热 :kJ/mol 1mol
燃 1mol 的热 与 的中和热 57.3kJ/mol
H 1mol
1mol 烧 燃烧热
0
燃
的热 标准
ks5u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 料的方法之一。 料的方法之一。C+H2O=CO+H2 已知: 已知:C(s)+O2(g)=CO2(g) △H1=-393.5KJ/mol H2(g)+1/2O2(g)=H2O(g) △H2=-241.8KJ/mol CO(g)+1/2O2(g)=CO2(g) △H3=-283.0KJ/mol 甲同学认为: 煤燃烧时加少量的水, 甲同学认为:“煤燃烧时加少量的水,可以使煤炭燃 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烧放出更多的热量。” 乙同学认为: 乙同学认为:“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 与直接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样, 与直接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样,而将煤转化为水煤气 会增加消耗,因此,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得不偿失。 会增加消耗,因此,将煤转化为水煤气得不偿失。” 你认为他们说得有道理吗? 你认为他们说得有道理吗?
ks5u精品课件
概念辨析: 概念辨析:
1.下列各组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相等的是:( B ) 下列各组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相等的是:( 下列各组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相等的是 A.碳和一氧化碳 B.1mol碳和 碳和2mol碳 碳和一氧化碳 碳和 碳 C.1mol乙炔和 乙炔和2mol碳 D.淀粉和纤维素 乙炔和 碳 淀粉和纤维素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ks5u精品课件
二、能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化石燃料( 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化石燃料(煤、 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 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 )、阳光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 展和科学技术水平。 展和科学技术水平。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化石燃料。 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化石燃料。 但它们的蕴藏有限,且不可再生。 但它们的蕴藏有限,且不可再生。解决的办法 :开源节 即开发新能源,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流。即开发新能源,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ks5u精品课件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 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煤是我国储量最多的能源资 应充分利用。但煤的形成需经数亿年的时间, 源,应充分利用。但煤的形成需经数亿年的时间,属 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大量开采虽成本较低, 于不可再生能源,且大量开采虽成本较低,但存在造 成地面塌陷及瓦斯爆炸等隐患。 成地面塌陷及瓦斯爆炸等隐患。煤的直接燃烧是一种 低效的利用,且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低效的利用,且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从综合经济效益角度,通过清洁煤技术, 从综合经济效益角度,通过清洁煤技术,如煤的液 化和气化,及实行烟气净化脱硫等, 化和气化,及实行烟气净化脱硫等,减少燃烧煤的对 环境的污染,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环境的污染,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4、我国是少数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且煤燃烧的热 、我国是少数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利用率较低。 利用率较低。
H H2(g)+1/2O2(g)=H2O(g); = -241.8 kJ/mol ; 2H2(g)+O2(g)=2H2O(g);H = -483.6 kJ/mol ; H2(g)+1/2O2(g)=H2O(l);H = -285.8 kJ/mol ; 2H2(g)+O2(g)=2H2O(l); H = -571.6 kJ/mol ;
ks5u精品课件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解1 :设H2、C3H8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x+y=5 (571.6/2)(x) + 2220y = 3847 x = 3.75 mol y = 1.25 mol V(H2):V(C3H8) =n(H2):n(C3H8) = 3.75:1.25 = 3:1
ks5u精品课件
ks5u精品课件
我国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方向:一方面, 我国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方向:一方面,要提高 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方向 煤燃烧的热利用率;另一方面, 煤燃烧的热利用率;另一方面,降低煤在能源结构中的 比率,节约油气资源,加快开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 比率,节约油气资源,加快开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5、新能源的特点: 、新能源的特点: 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 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 最有希望的新能源:太阳能、燃料电池、 最有希望的新能源: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和氢能 等。
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 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 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 充分燃烧, 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 源的利用率。 源的利用率。
ks5u精品课件
思考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有哪些?有何优点? 、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有哪些?有何优点? 2、广义讲,哪些物质可称为燃料? 、广义讲,哪些物质可称为燃料? 3、从资源蕴藏、开采、运输、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环 、从资源蕴藏、开采、运输、 境保护等方面探讨煤作燃料的利弊 煤作燃料的利弊。 境保护等方面探讨煤作燃料的利弊。 4、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如何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方向? 方向? 5、新能源的特点?哪些是认为最有希望的新能源? 、新能源的特点?哪些是认为最有希望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