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重点

合集下载

初二语文上册新闻范文(必备10篇)

初二语文上册新闻范文(必备10篇)

初二语文上册新闻范文1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业已:已经。

(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凶,只怕**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主席。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初二语文上册新闻范文2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秽huì荷hè锄候骑jì都dū护燕yān然豚tún点拨:注意多音字"荷""骑""都""燕"的读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带月荷锄归荷:扛着。

(2)但使愿无违但:只。

(3)江人大荒流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4)仍怜故乡水怜;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到田园劳动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使至塞上》中描绘出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亡云的美丽景象的`涛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新闻稿写作技巧突出关键信息

新闻稿写作技巧突出关键信息

新闻稿写作技巧突出关键信息在信息时代,新闻稿成为了最主要的传媒工具之一。

然而,面对海量信息的冲击,如何让新闻稿在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突出关键信息成为了一门必修的写作技艺。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键技巧,帮助你在新闻稿中准确、鲜明地传递主要信息。

一、简洁明了新闻稿写作的首要原则是简洁明了。

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避免冗长的措辞和重复的信息。

重要的信息应该突出,让读者一目了然。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使用精确的词汇和简洁的句式,使得读者能够迅速抓住核心要点。

此外,要注重段落分割,合理划分新闻稿的各个部分,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消化。

二、重点优先新闻稿的关键信息通常集中在开头和结尾。

由于读者的关注度通常较高,因此在标题和导语中要突出新闻的核心内容,激发读者的兴趣。

同时,在引言中,应该在简短几句话中提到主要信息,让读者清楚知道新闻的重点所在。

然后,逐步展开细节和背景信息,最后再用简洁明了的结尾概括主要信息,强化读者的记忆。

三、逻辑清晰新闻稿的写作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性。

在文章中,应该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将信息按照时间线或者重要性进行排序。

同时,要注意各个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事态的发展和内在联系。

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图表或者配图等方式,以图表和图片的形式展示数据和现象,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四、客观公正作为新闻从业者,新闻稿的写作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不带有个人或团体的立场,不进行主观评价。

新闻稿应该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并尽量保持中立。

读者通过新闻稿获取信息,希望了解真实的情况。

因此,记者在写作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事实真相,并对信息进行核实,避免误导读者。

五、及时分享在新闻行业,及时性是至关重要的。

一则新闻的价值往往与其发布的时间有关。

因此,在写作新闻稿时,要尽量准确把握时机,及时分享相关信息。

这需要记者和编辑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能够发现和把握新闻价值的点。

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发布新闻稿,以达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

新闻写作学期末考试重点

新闻写作学期末考试重点

新闻写作学期末重点一、名词解释(一句话)5*4’=20’1.消息的引题:是辅题的一种,在复合题中放在主题之前,以引出主题。

副题:位于主题之后,用于补充交待新闻的次要事实。

说明主题的根据、结果和重要的新闻要素,起解释、印证和补充主题的作用。

2.直接导语:直接点明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最有新闻价值的导语。

延缓型导语:也称间接导语,迂回舒展地引出新闻的核心事实或新闻要旨。

3. 材料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新闻来源:指为记者(通讯员)提供新闻报道所需要的情况和资料的人或单位,及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地方。

骨干事例:事实过程比较完整、事实意义比较突出又具有代表性,能够说明主题的事例。

用叙述手法传达。

细节材料:——骨肉,是再现型的材料,是指骨干事例中细致的情节、细致的现场画面,或富有个性的对话。

4.结构华尔街日报体:是消息结构的一种,点面结构,它的特点是:点是指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是指一般的、总体的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倒金字塔结构:是消息结构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将最重要的材料放在消息的篇首(导语),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呈现出新闻材料重要性递减的逻辑顺序。

5.新闻跳笔:新闻写作笔法的一种,它的主要特点是:从形式上看,在文体结构上它是多段体;从内容上看,它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有较大的跳跃。

6.体裁花絮:花絮可谓描写性消息中的“简讯”,“单细胞”的新闻特写。

花絮是一种新闻体裁(百十来字、小片段小事情),它的特点是:题材的特殊性——片段、小事、细枝末节;情节的戏剧性——情节简单不乏趣味;写作的活泼性——文笔轻快,点到即止。

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社会观察:是报道社会现象、剖析社会问题的通讯。

预测性报道:依据过去和现在已经发生的事实材料,对尚未发生、有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推论的新闻报道。

新闻稿写作要点

新闻稿写作要点

新闻稿写作要点新闻稿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形式,它要传递事实、消息和信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以下是编写新闻稿时应注意的要点:1. 标题简明扼要新闻稿的标题应简洁而有吸引力,能够准确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标题长度宜控制在15个字以内,使用简洁明了的词汇,突出新闻的焦点。

2. 开篇生动引人新闻稿第一段应具有吸引力,能够迅速引起读者的兴趣。

概述新闻要点,回答新闻发生的基本问题(谁、什么、在哪里、为什么、怎样),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的核心内容。

3. 结构合理连贯新闻稿应遵循“倒金字塔”原则,即先写最重要的事实和信息,然后逐渐展开。

新闻稿应该按照时间顺序、重要性或逻辑关系进行组织,确保逻辑清晰和信息有序。

4. 语言简练清晰新闻稿的语言应该简练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法律术语和长句。

注意使用硬性事实,避免模糊不清的描写。

句子应简短,段落应分明,通过精炼的语言把新闻的主要信息传达给读者。

5. 信息真实可靠新闻稿的内容应真实可靠,不得随意捏造事实或夸大虚构。

使用事实数据、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官方声明来支持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确保所引用的信息可以进行验证,不引用无法证实的内容。

6. 图文并茂易于阅读在新闻稿中加入相关的图片、图表或配图,可以提高阅读体验和吸引力。

同时,使用简洁明了的段落和标题,并通过合适的排版方式让读者轻松阅读,理解和吸收新闻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新闻稿写作要点,可以帮助你编写出引人入胜、内容真实可靠的新闻稿,有效传递信息并吸引读者的关注。

参考资料:- 王心怡(2009)《新闻写作与采编》。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闻写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新闻写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8
二、综合类稿件写作要点
反映一项工作的系统做法; 梳理某项工作管理经验; 要以当前取得的某种成绩、实现的某项转变
或完成了某个目标为由头,以此展开论述
精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t
19
综合类稿件写作思路
如果说动态类信息是“上菜”的过程,即 用精炼的语言告诉大家:什么时间,发生 了什么事,是结果的陈述;
那么,综合类信息就是“做菜”的过程, 即首先用新闻由头引出所要交代的事情, 接下来就庖丁解牛般的告诉大家,为了实 现前文所述的目标,我们是具体怎么做的, 重在过程的解析。
7、领导的讲话略去“重要指示”等字眼,且无需 “一、二、三”详细陈述,直接提出几点要求,强 调内容
精选ppt
23
一季度信息报送指标完成情况
精选ppt
24
一报三刊投稿方式
神华能源报:shnyb@ (0951-6971607)
神华安全: shenhuaanquan@ (0951-6971504)
公司+姓名+电话+投稿日期)
精选ppt
26
谢谢大家
精选ppt
27
神华能源: shnyzz2008@ (0951-6971625)
神华科技: shenhuakeji@ (0951-6971623)
精选ppt
25
向一报三刊投稿注意事项
投稿邮件主题: “煤制油北京工程分公司投稿”
内容结尾,括号标注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北京工程分
【意义】***活动的开展,为(增进/提高/营造)***。
精选ppt
12
安全检查类
注意事项:
现在板块公司领导下去调研、检查等一般 性工作,不写新闻稿。公司重要活动,领 导有讲话,内容也在减少(板块新闻主管 要求)

新闻写作名词解释重点精选全文

新闻写作名词解释重点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闻写作名词解释重点第一篇:新闻写作名词解释重点新闻写作复习材料名词解释1.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

有单行体和两行体。

制作新闻标题要遵守三个基本原则:一、要贴切传神,二、要具体明了,突出主要新闻要素,三、要简练生动。

2.导语:是新闻写作学特有的一个概念,是消息这种新闻体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

导语在一则消息中,主要承担两项任务:一是以最简练的文字突出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思想;二是启发、吸引读者情不自禁地阅读全篇新闻。

采用这种方法写新闻的开头,通称为新闻导语。

3.悬念式结构:又称为“华尔街报章体”结构,简称结合体结构,指消息写作中设置悬念及剖解悬念组合材料与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4.新闻材料:就是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情况、表现、反映和记载的总称。

5.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正规的新闻报道应该有消息头,其他新闻文体一般没有消息头。

消息头同时也是“版权所有”的一种标志6.事件新闻:是以突发事件为主的新闻报道,是动态新闻的主要品种。

事件,通常指社会影响较大的意外变故与灾祸。

而突发性事件实际上是事物处于质的突变时期的一种特殊反映。

7.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

(既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依据,又体现了采访者和新闻媒介的主观倾向,坚持了辩证唯物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立统一、形式和内容的对立统一、客观和主观的对立统一,具有事实定义应该具备的客观性、鲜明性和普遍性,是一个关于新闻报道的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

)简答题:1.新闻报道的受众意识是什么?答:受众,在传播学中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

受众意识,对于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是指在采访报道中,报纸记者心目中要有读者观念,电视记者心目中要有观众观念。

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是搞好采访报道的需要,也是办好报纸、广播、电视的需要。

一、记者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归根到底要解决为受众服务和服务的更好的问题二、为受众服务的更好的几个基本点:1.报道要看读者对象2.报道要满足读者正当需要3.报道要对读者负责4.报道要引导读者5.报道要重视读者参与 2.新闻报道中新的内涵是什么?注:我个人觉得是在报道的时间和内容上,由于没有明确答案,不做误导。

新闻稿写作的黄金法则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新闻稿写作的黄金法则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新闻稿写作的黄金法则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新闻稿写作的黄金法则: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新闻稿是一种用于传达新闻事件或公开信息的文本形式,通常被广泛应用于传媒行业。

而要写好一篇新闻稿,遵循黄金法则是至关重要的。

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是新闻稿写作的核心原则,下面将详细探讨这种写作法则。

1. 禅意撇清冗杂信息新闻稿要注重信息的简洁性。

文章开头即应概括要点,帮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在撰写新闻稿时,需要将主要信息放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并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描述事件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需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以免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案例:最新研究发现,有害物质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加剧。

2. 突出新闻价值,精益求精在新闻稿中,要注重突出事件的新闻价值。

新闻消息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决定了它的新闻价值。

在撰写新闻稿时,需要紧扣新闻的焦点,突出事件的独特之处。

同时,对于涉及到的细节,要进行有限的展开,以保持整篇文章的简洁性。

案例:近日,科学家发现一颗新行星,可能支撑生命存在。

3. 并肩呼应,词语严谨准确新闻稿的语言要求准确通顺,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

要力求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句式表达,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文章内容。

同时,要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术语和专业名词,以确保读者的广泛理解。

案例:政府强调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并推出一系列政策以提高空气质量。

4. 继承经典,结构井然有序为了使新闻稿更易读、易懂,井然有序的结构是必要的。

可以对新闻稿进行分段,每一段都围绕一个主要的观点展开,用一个简洁明了的标题概括该段内容。

这样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并准确把握重点。

案例:近日,美国科研团队发现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1. 研究目的:探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2. 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模型计算;3. 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4. 研究意义:提醒人们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在写作新闻稿时,这种井然有序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迅速抓住重点,同时也提升了文章的整体美观程度。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新闻采访写作期末考试复习重点1、消息与通讯的异同:(1)共同点:真实(2)区别:<1>时效性,一强一差 <2>功能上:消息传递信息,通讯讲述故事。

读者看消息看的是新鲜,而通讯则是生动 <3>内容上:消息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过多的情节和细节;通讯完整、详尽、具体,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在叙述过程中还要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 <4>表达上:消息字用的越少越好,不多用一字,能删则删,能使用主动语态的绝不用被动语态。

不主张用长段落、长句子,一个段落最好只表达一个单元的思想;通讯不可直截了当,要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语细腻形象,并以叙述客观的表达方式为主,在叙述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

2、通讯是指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详细地、深入地报道国际、国内近期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的新闻文体。

3、通讯的特质:新闻性、文学性、议论性。

4、通讯写作法则:(1)要求形象的描述故事,而不是简单地陈述新闻要素(2)要求记者对新闻加以评判,而不是只做传声筒(3)讲述人物事迹多用叙述,刻画人物性格多用描写,表达人物思想观点多用对话,突出主题多用议论5、通讯分类:小通讯(新闻小故事)、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新闻特写、深度报道等。

6、通讯结构:时间顺序、倒叙式结构、横向结构、日记体结构。

7、通讯该如何选材:(1)围绕主题选材,去掉边角料(2)选择细节材料,减少概述材料8、人物消息与人物通讯的写作区别:(1)人物消息截取人物生活的横断面来写,只写人物的一时一事;而人物通讯则在较为广泛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表现让人物,内容比人物消息丰富(2)人物消息采用概括叙述和简笔勾勒的写法;人物通讯则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3)人物消息的篇幅短小、结构简单,人物通讯的篇幅可以简短也可以长达万字以上,总的来说比人物消息长得多9、人物消息的特点:(1)篇幅短小、叙事单一、内容主题集中(2)时效性强(3)以人帅事,以事显人<即简括>(4)为人物做剪影、画速写(5)要依托于人物有关的新闻事件来写人10、人物通讯是指具体、形象地报道特定人物的先进事迹、经历和精神面貌的通讯,是我国各类媒体报道常用的体裁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写作1.新闻定义的内涵西方记者对于新闻的定义:“新闻,从来没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新闻就是新闻,而所谓有价值的新闻,就是能够找到政府做的还不够的地方,以保障民众的权益。

”2.新闻报道基构本成元素和报道结构基本构成元素:一、开头部分:标题;1.通常位于报道顶部,旨在告诉读者报道的主要内容。

2.“双行标题”:使读者可以快速地获知报道的主要内容。

3,引题+主题:引题:(肩题、眉题),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解释意义等。

4,主题+副题:副题:(子题、副标题),一般用来补充、注释和说明、印证主题。

二、中间部分:主体;1,导语:位于报道开头,旨在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内容。

类型:最为常见的是“概述性导语”。

2,补充导语:当导语需要一段文字进行补充或支持时,这段文字就会包含解释关键点的陈述或者引语。

1.核心段落:陈述报道主要内容的一句话或一个段落。

它应该能够一语中的点明报道的新闻价值。

4,直接引语:支持导语的第一个引语,被称为“主要引语”或“增值引语”。

何时使用直接引语?第一,引语有趣,且富含信息量。

第二,引语可以直接表达观点。

怎样写引语?第一,一定别忘在引语中加上标点符号。

第二,不同人所说的话不要放在同一个段落中。

第三,没有必要多次写出引语的出处。

第四,在较长的引语中,一定要把说话者的姓名放在第一句话的后面。

第五,如果引语本身表达的不够清楚,就用转述。

5.影响:新闻对读者的影响。

要体现“影响”,应回答的两个问题:“事件的重要性”、“与读者的关系”。

6.消息源:回答“你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这是谁告诉你的?读者为什么要相信你的话?”的。

路透社将“消息源”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记者,包括摄像师;第二等级:实名消息来源;第三等级:匿名消息来源。

三、剩下部分:结尾。

包括以下内容:a.预测或预告未来的行动;b.以陈述句或引语总结全文,但不重复前面的内容;c.补充更多细节。

报道结构:定义:一定新闻体裁之中内容的布局。

它表明作者如何安排、运用材料和表现主题。

结构类型:一、倒金字塔结构1.特点:按照重要性递减原则组织信息。

2.适用:硬新闻报道最常用的新闻结构。

3.写作训练:记者需要判断信息的重要程度。

4.优缺点:优点——读者可以迅速从文章中得到关键信息;缺点——读者在读完了关键信息之后,就不会再读下去了。

二、华尔街日报型1.名称来源:《华尔街日报》以每天在头版刊登这种结构类型的报道而闻名。

2.特点:基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1)开篇适用软导语。

(2)反映主题内容的核心段。

(3)包含导语和观点的支持性材料。

(4)结尾部分照应开头。

3.适用:一种非常通用的文章形式,可以应用到许多消息和特写报道中。

三、沙漏型结构1.特点:(1)开头与倒金字塔结构相似。

文章开头为最重要的信息。

(2)开头之后,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其余部分。

2.适用:犯罪新闻、灾难性新闻等。

3.优缺点:优点——增加了文章的故事性。

缺点——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这部分内容,可能会重复文章开头提过的关键信息。

四、章回型结构1.特点:把每一部分当做独立的章节来对待,使用单独的导语和结尾来引导读者阅读。

2.适用:应用于深度报道、新闻专栏。

3.结构分类:根据观点异同、时间框架、人物不同、事件发展过程等划分新闻章节。

4.写作方法:使用这种结构,首先要判断你的文章是否适合划分为几个部分。

先写出小标题,然后考虑,是否有足够的信息素材把各个小标题写成独立的部分。

3.FORK 结构法、GOAL写作法FORK 结构法F——报道重点(Focus)技巧一:“标题技巧”。

技巧二:“向朋友讲述的技巧”。

O——结构顺序(Order)第一,在笔记上标记号。

第二,写出关键词。

第三,对要使用的关键词进行排序R——重复关键词(Repetition of key words)1.作用:让你从一个想法跳到下一个想法的“思维桥梁”。

2.写作方法:观察每一个自然段的末句,并找出能够导出下一个自然段的“关键词”。

K——消息源各自集中(kiss off )1.作用:帮助读者消除阅读上的混乱感。

2.写作方法:把同一消息源OR(同一观点)集中在同一板块使用。

GOAL写作法Goal——目标Obstacles——困难Achievement——成就Logistics——背景4.硬导语、软导语与核心段各自的特点,及三者的关系硬导语:“直接导语”、“概括式导语”。

报道中的第一句话,直击要点、开门见山。

一般包含5W要素。

软导语:“特写导语”、“延迟性导语”。

暂时不告诉读者报道的主要内容,而采用描写或讲故事的方法挑起读者兴趣。

核心段:陈述报道主要内容的一句话或一个段落。

它应该能够一语中的点明报道的新闻价值。

5.新闻写作中不同的结尾方式a.循环式结尾b.用引语结尾c.用未来行动结尾d.用事实结尾6.在新闻主体部分写作中的过渡技巧最好的过渡是没有过渡第一,行为方式、事件发展的顺承。

第二,使用因果关系。

第三,设置问题,提供答案。

第四,导入引语和释义性材料。

7.灾难新闻写作灾难新闻记者写作的原动力:发现灾难现象背后的核心问题,以改善当地受众的生活。

一、灾难新闻的导语:从人的角度写灾难新闻。

二、灾难新闻的特点1.时程的重要性记者需要精确到“秒”的时间意识。

2.剧场效应任何灾难新闻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非常态因素”。

三、不同类型的灾难新闻1.火灾与车祸:第一,火灾与车祸的报道在用词上,必须准确,做到眼见为实。

第二,媒体需要注意在事实揭示中的”度”。

第三,地区性火灾或车祸的“非个案”属性,才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2.自然灾害:第一,导语中,应该描述灾难的破坏程度,特别是有人员伤亡时,应该重点报道人。

第二,灾害性报道的主体部分,有一个非常难处理的数字问题。

8.政治新闻报道一、政治新闻的内涵:1.“政治新闻”(“政府报道”):帮助公众了解完整的政府活动内容。

包含警察局、医院、消防局、法院、气象局等部门。

2.报道内容:立法活动、行政部门活动、财政和预算事项、人事变化、征税和纳税、出版物等。

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政治记者重点!把政府和读者联系起来报道。

三、如何写好政治新闻报道1.人情味。

2.避免做到面面俱到。

3.避免陈词滥调。

4.避免使用枯燥的引语。

5.避免大量使用“术语”和枯燥“数字”。

9.“确定焦点”包含的步骤一、报道的重点是什么?能够用一句话写出问题的答案,并且最好是在35个字内。

用途:1. 成为导语。

2. 成为“核心段落”二、如何向朋友讲述故事?向朋友讲述的技巧是一种自然的、口语化的叙述方式。

三、动笔之前,给自己提四个问题:A、最打动你、最有趣的是什么?B、你认为最重要的信息点是什么?C、你认为读者想要了解什么?D、你认为最吸引读者的是什么?10.决定新闻角度的基本因素新闻观念:以旧观念看新问题,不可能产生新的角度。

新闻价值:新闻角度选得准,新闻价值就倍增。

新闻主题:对新闻角度的认识程度,决定了新闻主题挖掘的深度。

11.各种导语类型依据选取事实、反映事实的主要特点,导语基本上可以归为四大类:1,概述型导语:定义:以概括的、直接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

优点:事实、信息的传递最为简洁明了,可谓“直线交流”,极易为读者所理解。

广播电视新闻大多采用这类导语。

写作要求:1、增强锻炼与概括的能力2、用具体而非抽象的事实概述2,描述型导语:定义:亦描亦述、描述兼有的导语。

与概述型导语相比,消息的开头即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优点:1、有趣,能以形象的画面引起读者兴趣。

2,、以情境感染读者,让读者先有感性认识,再有理性思考,从而强化新闻报道的效果。

写作要求:1、采访中勿忘捕捉有形画面,即使未到现场,采访也要做到“立体感”,让采访对象间接地为你提供一些情景。

2,、导语所描写的画面必须与事物有内在联系,有助于揭示主题,不要游离于主题之外。

3、用剪影的办法来描写。

3,评述型导语:定义:夹叙夹议、有评有述的导语。

优点:1、评述型导语当中的评可以发挥“勾玄”的作用。

2、可以直截了当的发表意见,能够直接影响舆论。

写作要求:1、评述型导语当中的评应该言人之所未言,深刻而有新意。

2、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应该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展开。

3、为了使导语中的评更具客观色彩、更有说服力,有时,也为了防止记者直接评论而招致被动,可以使用引语方式发表意见。

4,橱窗式导语:定义:有如橱窗展示样品,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

优点:不是靠描写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

写作要求:注意故事的典型性、人情味和趣味性。

硬导语:“直接导语”、“概括式导语”。

报道中的第一句话,直击要点、开门见山。

一般包含5W要素。

适用于硬导语的新闻主题:严肃类新闻(死亡、灾难、重大法律变化等)、突发性新闻。

软导语:“特写导语”、“延迟性导语”。

暂时不告诉读者报道的主要内容,而采用描写或讲故事的方法挑起读者兴趣。

适用于软导语的新闻主题:社会民生新闻、娱乐新闻。

包含:a.轶事式导语:从一个人的故事或者一件事开始。

b.描写式导语:描写一个人、地方或者事件,但也并非要聚焦一个人。

关注人物的行为和动作。

c.叙述式导语:用足够生动的情节来讲述故事。

使用小说的所有技巧,包括对话、情景描写、悬念设置等。

12.新闻体裁新闻体裁的定义: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报道样式的通称。

新闻体裁的分类:1、新闻报道: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2、新闻评论: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副刊体裁):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

新闻体裁的演进:第一阶段古典文学襁褓里的报纸文体(1815~1895)1.写作特点:从古典文学起步,沿着适应报纸特点的方向逐步变革,但变革很缓慢,基本上还未摆脱旧文学的窠臼。

2.文体特点:(1)脱胎于古典小说的“消息”:特点:模仿中国古典文学的新闻写作;叙述和评论杂混。

(2)脱胎于传记、游记的“通讯”:特点:没有消息和通讯,这类新闻体裁的概念。

(3)在八股文、桐城派中挣扎的“言论”:八股文与桐城派的特点:第一,“代圣立言”;合乎“义法”。

第二,清规戒律诸多;“学非孔孟皆邪说,语近韩欧始国文。

”新闻文体的改革:第一,言论从不论政转向政论;从“代圣立言”转向“托古证今”。

第二,破除文体的规则。

第二阶段独立的报纸文体(1896~1918)1.写作特点:报纸文体的变革,成为了人们自觉的行动。

政党报纸取代了外国人的商业报纸。

3.文体特点:(1)“言论”写作出现“政论文”和“时评”类型:第一,“政论文”确立。

第二,《中国时报》、《时报》的“时评”。

(2)“消息”开始显现“客观公正”、“用事实说话”的端倪:第一,“电讯稿”的广泛运用。

第二,夹叙夹议的消息,大大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