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该怎么办
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是怎么回事

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是怎么回事
在临床上,淋巴细胞百分比的衡量重要指标便是白细胞,而白细胞的总数对于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数值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因此,当患者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出现降低的时候,这也多是表明了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总数已经出现减少的状况,那么,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是怎么回事呢?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都是白细胞,比率是以白细胞总数为参照的,当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其他的就相对比率降低,中性粒细胞增高多见于细菌感染。
红细胞平均体积一般是要结合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来来判断有没有贫血,单项轻微异常没有很大意义。
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
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
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放射病,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剂烷化剂. 中性粒细胞偏高一点只能说明集体可能存
在感染,而自身的一个抗感染过程,如果高于正常很多也要引起重视,中性粒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感染,但你没有叙述有感染发烧应该不是,然后就是一些中毒性的表现包括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化学物质或者化学药物中毒,非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由上可见,当患者身上有某种免疫缺陷病、病毒感染和服用某类药物等情况存在时,这些因素都是能够引起患者的白细胞数目出现减少的情况的,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总数有所降低,而淋巴细胞百分比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是怎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是怎样的
导语:人体的奥秘非常多,每个人身体当中都有细胞,细胞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平日里我们偶尔出现的伤风感冒,湿疹等等的现象都有可能引发我们的细
人体的奥秘非常多,每个人身体当中都有细胞,细胞分为红细胞和白细胞,平日里我们偶尔出现的伤风感冒,湿疹等等的现象都有可能引发我们的细胞出现偏低或者偏高,随着细胞偏低偏高的变化就会引起各种血型疾病,而造成我们的身体出现细菌,那么随着下面的文章来了解一下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是怎样的?
淋巴细胞超过5*10的九次方每升事为淋巴细胞增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如风疹麻疹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等,淋巴细胞会明显增多,此外,某些杆菌如百日咳、结核杆菌、布氏杆菌及梅毒螺旋体也可引起淋巴细胞增多还有就是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当然这个病会使淋巴细胞数量显著的的升高的,升到特别特别高
再有就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由于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导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高,此时白细胞总数是减低的白细胞总数低于4*10的九次方每升称白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的九次方每升时就是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减少见于:
感染:特别是格兰隐形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淋病、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巨细胞病毒,白细胞常减低,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和黑热病
很多人在检查的过程当中得知自己出现了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的现象,其实呢,这都是由于日常生活当中不注意身体,对身体造成的危。
孕妇淋巴细胞比率偏低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孕妇淋巴细胞比率偏低怎么回事
导语:孕妇在做孕检的时候,发现淋巴细胞比率偏低这是怎么回事呢!对于孕妇来说,淋巴细胞偏低应该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而且很多孕妇都会担心自己
孕妇在做孕检的时候,发现淋巴细胞比率偏低这是怎么回事呢!对于孕妇来说,淋巴细胞偏低应该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而且很多孕妇都会担心自己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影响腹中的胎儿,所以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作出相关的治疗,才会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孕妇淋巴细胞比率偏低怎么回事
如果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比率相对偏低,那么中性细胞就会相对的偏高的,这个考虑是近期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炎症感染所致的。
单单看这个数据低些,不能说明什么,不必过于担心。
淋巴细胞减低主要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可以有乏力等症状。
提示免疫机能下降。
但如果是稍低于正常值则无需特殊治疗,可以加强体育锻炼,定期复查血象观察。
如果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比率相对偏低,那么中性细胞就会相对的偏高的,这个考虑是近期身体的某个部位有炎症感染所致的。
建议查下原因,然后行消炎抗菌的药物治疗为佳。
您好,对于淋巴细胞比率偏低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关于淋巴细胞比率偏低这个问题为您解答如下: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由淋巴器官产生,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
淋巴器官根据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两类。
前者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有人认为在哺乳动物是骨髓)。
它们无须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CTCAE3.0中文版

注释是对不良反应的阐述。
同样考虑
“同样考虑”指若其他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 重要性则也应进行分级。
提示
“提示”指在 CTCAE 文件中指出 CTCAE 术语的位置。它按字母表顺序列出迹象/症状,除 非“提示”的表述有异,否则 CTCAE 术语会在同 一类别中出现。
级别
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用级别表示。v3.0 版 CTCAE 根据以下总指导方针,对每种不良反应的 严重程度从 1~5 级进行了特定的临床描述。
1 级 轻度不良反应 2 级 中度不良反应 3 级 重度不良反应 4 级 有生命危险或导致残废的不良反应 5 级 可导致死亡的不良反应
在级别的描述中分号表示“或”。
破折号(—)表示不使用这一级别。 并不是所有的不良反应都会有 5 个级别,因此 有些不良反应的级别选项会少于 5。
5级
有些不良反应不存在 5 级(死亡),所以这些 不良反应没有这一选项。
感染分类——选择 .......................................................................................................................................................................................................................................35 16. 淋巴系统 .......................................................................................................................................................................................................................................................37 17. 代谢、实验室 ...............................................................................................................................................................................................................................................38 18. 肌肉骨骼 .......................................................................................................................................................................................................................................................41 19. 神经系统 .......................................................................................................................................................................................................................................................44 20. 视力、视觉 ...................................................................................................................................................................................................................................................49 21. 疼痛 ...............................................................................................................................................................................................................................................................51
临床流行病学案例库

第一章绪论【案例】患者,男性,29岁,因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就诊于某医学中心。
体查发现:体温39.5℃,身体消瘦、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下降。
既往体健,经过全面的健康检查发现该患者同时合并有上消化道白色念珠菌感染、泌尿道巨细胞病毒感染和肺部卡氏肺囊虫感染。
尽管使用了抗生素治疗,病人的病情未见好转。
临床医生面对该患者要考虑一系列复杂的问题:①解读临床资料(根据该病案资料,最可能的疾病是什么?)。
②解释疾病(为什么会患该病?其病因是什么?)。
③预测预后(病情是否严重?能否治愈?哪些是不良预后因素?)。
④治疗决策,疗效判断(有无特效治疗方法?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临床医生可以依据自己或同事的经验,以及查阅文献资料来回答这些问题。
但正确可靠的答案必须来自于对过去类似病例的研究结果,即来自于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证据。
第二章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案例】患者, 男性,62岁,3个月来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乏力以及体重持续下降等症状,于2008年7月18日就诊于某市一家3甲医院。
经检查,空腹血糖(FPG)12.0mol/l,餐后2h血糖(P2hPG)22.3mol/l, 尿糖(+++), 酮体(++)。
医生诊断为2型糖尿病。
该患者希望从医生那里得到关于最有效治疗的答案,即选用何种降糖药或治疗方案最有效?治疗方案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应该降到多少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医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寻找有关2型糖尿病最佳治疗的答案,如果没有找到相关的一致意见,或者没有相关的研究结果,医生就要着手进行研究如可采用临床试验来解决此问题。
2008年6月7日,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第68届年会上公布了由20 个国家、11,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糖尿病治疗研究——ADVANCE(Action in Diabetes and Vascular disease:PreterAx and DiamicroN MR Controlled Evaluation)。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及狼疮肾炎的关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及狼疮肾炎的关系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neutrophil ratio,LN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疾病活动度、狼疮肾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资料,评估NLR、LNR与狼疮活动度及狼疮肾炎的关系。
结果37例患者及132例对照组中,有狼疮肾炎23例(占62.16%),重度活动组20例(占54.05%)。
狼疮患者NLR高于對照组(3.71±3.43 VS 1.75±0.63,P=0.000),LNR低于对照组(0.41±0.26 VS 0.64±0.22,P=0.000)。
狼疮肾炎患者NLR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4.75±3.98 VS 2.00±0.80,P=0.004),LNR低于无狼疮肾炎患者(0.30±0.16 VS 0.60±0.29,P=0.003)。
24 h尿蛋白定量与LNR呈负相关(r=-0.443,P=0.006)。
重度活动患者NLR高于非重度活动患者(5.03±4.17 VS 2.15±1.01,P=0.007),LNR低于非重度活动患者(0.28±0.15 VS 0.57±0.28,P=0.001)。
SLEDAI评分与NLR呈正相关(r=0.330,P=0.046),与LNR呈负相关(r=-0.544,P=0.000)。
Logistic分析提示LNR是狼疮肾炎及狼疮重度活动的保护因素。
结论NLR可有效评估狼疮疾病活动度及肾脏受累,LNR 是狼疮肾炎与狼疮重度活动的保护因素。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的原因是什么?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怎么办呢?接下来由店铺告诉你吧!淋巴细胞减少(lymphocytopenia):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以及放射线损、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概述成人淋巴细胞总数<1000/μl,儿童(2岁以下)<3000/μl。
正常成人淋巴细胞计数1000 ~ 4800/L,儿童(2岁以下)9500 / 3000 ,l6岁达到正常低值1500 g/L,65%外周血T细胞(helper T CD4细胞)。
T细胞绝对数下降,大多数患者淋巴细胞下降,特别是在CD4细胞。
成人外周血CD4 T细胞平均值为1100/μl(300~1300/μl),其他主要T细胞亚群CD8 (抑制性)T细胞绝对数为600/μl(100~900/μl)。
病因学医源性淋巴细胞减少症可由于细胞毒化疗,放疗和注射淋巴细胞球蛋白而引起。
牛皮癣患者长期使用去斑素(psoralen)及超声辐射均可损害T细胞。
糖皮质激素通过诱导细胞损坏而造成淋巴细胞减少。
自体免疫性有关的全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可发生淋巴细胞减少症。
丢失蛋白肠病可伴随淋巴细胞减少。
症状,体征和诊断淋巴细胞减少症一般不引起症状,通常是在过程中的其他疾病的诊断,尤其是病毒性的重复发生,真菌或原虫感染。
淋巴细胞计数可以确定。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并用其表达的反原型进行细胞的分类和鉴定。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低怎么办?1.再次复查血常规,了解血象变化;。
2.除发热患有其他症状吗?必要时查胸片。
3.尝试中药汤剂治疗一下,可能效果好。
4.本次血象可疑病毒感染,所以大夫抗病毒治疗,之所以反复,一种可能是抗病毒时间短,没彻底复发;一种可能是合并细菌感染啦。
所以要复查血常规。
如何看懂CD4CD8的比值,多久检测一次小四值?

如何看懂CD4/CD8的比值,多久检测一次小四值?通常A友们在拿到检测单,关注的最多的还是小四,即CD4,当然对于一个全面性的检查不能光看小四数值,尤其是艾滋病这种全身性的免疫缺陷病,那么今天咱们来聊聊CD4及CD4/CD8代表着什么?CD3 淋巴细胞代表全T淋巴细胞,它包括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3+CD4+)(病友们简称为CD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3+CD8+)(病友们简称为CD8)。
CD3 CD4 / CD3 CD8 代表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的比值(病友们简称为CD4/CD8比值)。
CD4 加CD8 等于CD3 吗?CD3 理论上应约等于CD4 细胞和CD8 细胞的总和,但往往出现CD4 加CD8 细胞之和大于CD3 ,所以,用CD4、CD8的值来得出CD3的值是不准确的,反之亦然。
我们简单记住——CD3约等于但必然小于CD4加CD8之和。
关于CD4T辅助淋巴细胞带有大量CD4分子,所以叫CD4细胞,简称T4细胞。
它的作用是,有病毒入侵,CD4对免疫系统发出对抗信息,起到免疫应答的枢纽作用。
CD4本身不杀病毒。
HIV病毒对CD4分子有亲嗜性,凡带有CD4分子的细胞就成了它侵害的靶子。
这些细胞主要是T4和巨噬细胞,此外还有粘膜、淋巴结L细胞、神经细胞和树突细胞,它们表面也有CD4分子,也易受到攻击。
在验单上常以“CD3+CD4+T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或“CD3+CD4+T细胞绝对数”来表示。
CD4标准值到底是多少?CD4细胞正常值标准,在我国多为420以上。
但是正常值范围在不同的国家会有所差别,即便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其指标也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比较认可的范围是每微升血中500~1500个。
实验室通过对我国20—40岁青壮年人群样本的检测发现,CD4的平均值为750个左右,但也不乏每微升血中只含有CD4细胞350或者400个的健康成人。
随着年龄增长(如60岁以上),CD4细胞会逐渐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该怎么办
一些患者的淋巴细胞出现了问题,那么患者就需要注意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避免因为淋巴细胞减少的问题影响到患者的身体的健康的问题,尤其是患者的淋巴细胞下降的问题,那么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该怎么办?那么下面我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个问题吧。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步诊断是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感冒).血常规中白细胞作为一种免疫细胞,是保护我们机体免受外界细菌或者病毒破坏我们身体的,一般感染的时候白细胞都会升高来消灭细菌病毒.白细胞中又分为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白细胞数为4.0到10.0*10^9个/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50~0.70,淋巴细胞占 0.20~0.40.有炎症时,血中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加.由于各类白细胞的防御保护作用各不相同,中性粒细胞升高一般代表是细菌感染,而淋巴细胞升高代
表是病毒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相应的淋巴细胞下降,表示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而非病毒感染.临床
上查血常规的目的就是指导用药,既然血常规显示是细菌感染,理所当然应该用抗生素杀菌,而不应该再服用抗病毒口服液这一类药.但是是否用抗生素也是要看患者的病情的轻重来定论,如
果感染较轻
我们人体的免疫力强,可以将细菌消灭,那服用一般感冒药
就能痊愈.但是如果感染较严重,比如发烧38.5度以上,咽部红肿,鼻涕和痰为黄脓痰等,这种情况就需要抗生素的帮助了.用
何种抗生素也要看患者平时有无经常使用抗生素来选择低级的
还是高级的.建议去呼吸专科就诊.生活护理:多喝水,多休息,
清淡饮食,防止交叉感染.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的问题,那么患者要注意及时的进行相应的方法来保证身体的健康,避免因为上述的问题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避免出这个危险,那么最后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