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自控原理试题及答案2011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复习题整理1.开环、闭环系统的最主要区别是()。
A.反馈 B.输入信号C.被控对象 D.干扰参考答案:A2.下图所示系统属于()。
A.恒值控制系统 B.开环系统C.程序控制系统 D.随动系统参考答案:D3.系统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参考答案:D4.直接对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C.执行元件 D.放大元件参考答案:C5.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恒值调节系统B.随动系统C.连续控制系统D.数字控制系统参考答案:B6.随动系统对()要求较高。
A.快速性B.稳定性C.准确性D.振荡次数参考答案:A7.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参考答案:B8.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
A.在结构上具有反馈装置并按负反馈组成系统,以求得偏差信号B.由偏差产生控制作用以便纠正偏差C.控制的目的是减少或消除偏差D.系统开环参考答案:ABC9.自动控制系统按输入信号特征可分为()。
A.恒值控制系统 B.程序控制系统C.线性系统 D.随动系统参考答案:ABD10.自动控制系统按描述元件的动态方程分()。
A.随动系统 B.恒值控制系统C.线性系统 D.非线性系统参考答案:CD1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A.稳定性 B.快速性C.准确性 D.安全性参考答案:ABC12.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控制过程中是否有人参与。
()参考答案:√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教学模型1.下图所示电路的微分方程是()。
A.B.C.D.参考答案:A2.下图所示电路的传递函数是()。
A.B.C.D.参考答案:A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中南大学系统辨识及自适应控制试卷3份及答案

2009级本科生 系统辨识及自适应控制 考试题一、 概述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的关系,以及自适应控制的研究对象和系统辨识的定义?(10分)关系:PPT 1.4图及说明。
自适应控制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程度不确定性的系统。
系统辨识:就是按规定准则在一类模型中选择一个与数据拟合得最好的模型。
二、描述随机过程统计特性的确定性时间函数有哪些?什么是白噪声,它有哪些特性,有何用途?在系统参数辨识实验中为什么常用M 序列或逆M 序列作为被辨识对象的输入信号?(20分)确定性时间函数有:均值函数、方差函数、均方值函数、相关函数等白噪声:一种均值为零,谱密度为非零常数的平衡随机过程白噪声特性:(1)是一种随机过程信号(2)没有记忆性,任意两时刻之间的值不相关(3)均值为零,方差为常数(4)功率谱密度函数为常数用途:(1)作为系统输入时,为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2)作为被辨识系统输入时,可以激发系统的所有模态,可对系统充分激励(3)作为被辨识系统输入时,可防止数据病态,保证辨识精度(4)产生有色噪声原因:白噪声是一种理想的随机过程,若做为系统辨识的输入信号,则过程的辨识精度将大大提高,但是白噪声在工程上难以实现,因为工业设备无法按白噪声的变化特性运行。
M 序列与白噪声性质相近,保留了其优点,工业上可以接受。
但是M 序列含有直流成分,将造成对辨识系统的“净扰动”,而逆M 序列将克服这一缺点,是一种比M 序列更为理想的伪随机码序列。
三、简述在下列参数辨识公式中:111111ˆˆˆ[(1)()]()[()()]1[()]T N N N N T N N N T N N N K y N N K P N N P N P I K N P θθϕθϕλϕϕϕλ++-+++⎧⎪=++-⎪=+⎨⎪⎪=-⎩(1)系数λ的作用(10分);(2)初始值P0如何设定?说明理由(10分)。
(1)加权系数,削弱旧数据产生的误差,对新数据的误差乘以大的加权,其值愈小,跟随时变参数的能力就愈强,但参数估计精度愈低。
自控练习题答案

自控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C4. B5. D6. A7. C8. B9. A 10. D二、填空题1. 自律2. 集中注意力3. 目标4. 执行力5. 推迟满足感6. 时间管理7. 自我约束8. 内在动机9. 意志力 10. 时间三、判断题1. 正确2. 错误3. 正确4. 错误5. 错误6. 正确7. 正确8. 错误9. 正确10. 错误四、简答题1. 什么是自控力?自控力是指个体自觉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为,以实现长远目标,并抵制诱惑和延迟满足的能力。
2. 自控力为什么重要?自控力是个人成功和幸福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困难和挫折,以及实现个人目标。
3. 自控力如何培养?- 树立明确的目标:明确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小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实现。
- 锻炼意志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练习,如控制睡眠时间、克制购物欲望等,逐渐增强意志力。
- 建立良好习惯:通过坚持良好的习惯,如定期锻炼、读书学习等,养成自律的生活方式。
- 寻找内在动机:激发内在动机,找到自己行动的内在意义和价值,这将有助于提高自控力。
- 与他人互助:与身边有自控力的人交流和分享经验,互相鼓励和监督,相互促进自控力的提高。
4. 如何处理自控力不足的情况?- 分析原因:找到自己自控力不足的原因,是因为外界诱惑太多还是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等。
- 制定策略: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对应的应对策略,如减少外界诱惑、进行时间管理等。
- 寻求支持:向身边的人求助,如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获得支持、鼓励和指导。
- 培养耐心:自控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不要因一时的失败而灰心。
五、综合题自控力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自控力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自控力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合理分配精力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
其次,自控力有助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从而增强身体素质和提升生活质量。
中南大学近年(06,07,08,09年)自控原理试题A(含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2010—2011学年下学期时间110分钟2011 年6月24日自动控制理论课程 64 学时 4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自动化09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一题(10分)、已知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s R 、()C s 、()N s 和()E s 分别为系统的输入、输出、噪声和偏差信号,试求传递函数()()E s N s 。
第一题图第二题(15分)、已知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当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要使稳态误差小于0.2,(1)求K 的取值范围;(2)求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输出。
第二题图第三题(15分)、已知系统结构如下图(a )所示,其单位阶跃响应如下图(b )所示。
(1)试确定系统参数K 1、K 2和τ;(2)若参数K 1、K 2不变,要使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无超调,试确定τ的取值范围。
第三题图第四题(15分)、已知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1)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图,并从下面这组数据中验证哪一个是分离点的坐标:5344.01-=d ,47.22-=d ,j d 7926.02328.24,3±-=;(2)若要使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试求K 对应的取值范围。
第四题图第五题(15分)、试用描述函数法求出使下面非线性控制系统稳定的h 值的范围。
第五题图注:图中具有死区继电器特性的描述函数为:h A AhA A N ≥-=,)(14)(2π第六题(15分)、某最小相位系统(单位负反馈)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所示,其中虚线表示校正前的(0()L ω),实线表示校正后的(()L ω)。
要求:(1)设系统开环增益为K ,试分别写出校正前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s G 和()G s ; (2)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s G c ,在图中绘制校正装置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c L ω,并确定所用的是何种串联校正方式;(3)确定使校正后的系统稳定的开环增益K 的取值范围;(4)当开环增益1=K 时,求校正前后系统的截止频率c ω和相角裕度γ; (5)试分析该串联校正装置对原系统性能的影响。
自动控制原理科目考试题A卷(开卷)及答案

⾃动控制原理科⽬考试题A卷(开卷)及答案级(学⽣填写):姓名:学号:命题:审题:审批: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装订线)2009~2010学年第⼀学期控制⼯程基础科⽬考试题A 卷(开卷))(1s G------------------------------------------------------ 密 ---------------------------- 封 --------------------------- 线 ----------------------------------------------------------- 班级(学⽣填写):姓名:学号:3、6. 为2型系统,p K =∞, v K = ∞, a K =K=20当输⼊r( t )分别为1( t )、t 和t 2时,e ss 分别为0,0,1/10 ;当r(t)=1( t )+ t + t 2时,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e ss =0+0+1/10=1/10 。
1. 求下图所⽰电路的传递函数及微分⽅程(10分))1(11)()(212122Cs R R R R Cs R Cs R s U s U r c +-=+-= ; r 2c 1c21u R u R dtdu CR R -=+ 。
1、求下图所⽰电路的传递函数及微分⽅程(8分)。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S)=100/(10s+1)(2s+1)(0.2s+1) (1)绘制渐近对数幅频曲线图。
1)7. 试分别⽤幂级数法、部分分式法求以下函数的z 反变换并求x (3):(9分))2)(1()(--=z z zz X1)幂级数法+++-+--+--+-+---------------3213232121211127314151421767693232323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z z,.....7)3(,3)2(,1)1(,0)0()(...73)2)(1()(0321=====+++=--=∑∞=----x x x x z k x z z z z z zz X k k2)、部分分式法21)2)(1(1)(-+--=--=z z z z z z X 11 21)(-+--=z zz z z X k z z z z z z 2]2[,1]1[11=- =- -- e(kT)=-1+2ke *(t)=e (0)δ(t )+e (T )δ(t -T )+e (2T )δ(t -2T )+…=0+1δ(t -T )+3δ(t -2T )+ 7δ(t -3T )+…⼀.填空题1、单输⼊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章节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习题及答案1-1 根据题1-15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完成:(1) 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
1-2 题1-16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图1-16 仓库大门自动开闭控制系统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
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图1-17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图1-17 炉温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
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
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中南大学 自控原理试题 A 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答案2014—2015学年下学期时间120分钟 2015 年6月24日自动控制理论课程 64 学时 4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自动化、电气工程、测控技术2013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一题、判断题(15分,每小题3分)1. 任何控制系统必须是稳定的,除了绝对稳定性之外,控制系统还必须具有适当的相对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必须相当快,同时响应还应当具有合理的阻尼;控制系统应能使误差减小到零或某一允许的最小值。
任何有实用价值的控制系统,都必须满足这些要求。
(1)对√(2)错2. 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生影响的能力。
所有反馈控制系统在任何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都会等于零。
(1)对(2)错√3. 传递函数是一种用系统参数表示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它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而且还与系统输入量的形式有关。
(1)对(2)错√4. 描述函数分析是把线性方法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研究的一种推广,所以,它只适应于非线性程度低的系统。
在非线性程度高的系统的分析中,应用描述函数可能导致非常错误的结论。
(1)对√(2)错5. 在设计离散控制系统时,为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应当把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在z平面的右半单位圆之内,且尽量靠近坐标原点。
(1)对√(2)错第二题(15分)、控制系统的结构如第二题图所示, (1)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C s G s R s =;(10分) (2)H 2(s) 应满足什么关系,才能使干扰N (s) 对输出C (s) 没有影响?(5分)第二题图解:梅逊增益公式1nk kk P P =Δ=Δ∑(2分)1)令()0,N s =则n =2即两条前向通道11121243341312313112412342113()()()()()()(),1()2()()(),1()(),1()()L G s H s L G s G s G s L G s G s L L L L L L L P G s G s G s P G s G s G s H s =−=−=−Δ=−+++=Δ==Δ=+个回路增益:,,两两互不接触回路:条前向通道增益:(5分)124341111124341134()()()()()()(1()())()=()1()()()()()()()+()()()()C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P G s R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 (1分) 2)令()0,R s =则n =3即3条前向通道111212433413123131212412234211343113()()()()()()(),1()3()()()(),1()()(),1()()(),1()()L G s H s L G s G s G s L G s G s L L L L L L L P H s G s G s G s P H s G s G s G s H s P G s G s H s =−=−=−Δ=−+++=−Δ==−Δ=+=Δ=+个回路增益:,,两两互不接触回路:条前向通道增益:212442341111124341134()()()()()(()()()())(1()())=()1()()()()()()()+()()()()C s H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H s N s G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5分)若2124423411()()()()(()()()())(1()())0H s G s G s G s G s H s G s G s G s H s −+−+=,则干扰N (s)对输出C (s)没有影响,即44112124341341()()()()()()()()()()()()()()G s G s G s H s H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 s +=++ (2分)第三题(15分)、已知系统结构如第三题图所示,(1)要求系统动态性能指标%20%=σ,s t s 1=,试确定参数K 1、K 2的值;(10分)(2)在上述K 1、K 2值下,计算系统在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中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分)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快速性和 。
2、控制系统的 称为传递函数。
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
3、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 、根轨迹法或 等方法判断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
4、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 和 ,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5、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 ,横坐标为 。
6、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 是指 ,Z 是指 ,R 指 。
7、在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中,s t 定义为 。
%σ是 。
8、PI 控制规律的时域表达式是 。
P I D 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是 。
9、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1)(1)Ks T s T s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
二、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 16分)1、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A 、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B 、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20()lim 1()()ss s s R s e G s H s →=+;C 、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 可以减小稳态误差;D 、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
A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D 、非线性系统。
3、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1)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 、(1)0s s +=B 、 (1)50s s ++=C 、(1)10s s ++=D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4、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A 、 ()()()E S R S G S =⋅B 、()()()()E S R S G S H S =⋅⋅C 、()()()()E S R S G S H S =⋅-D 、()()()()E S R S G S H S =- 5、已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 2009 --2010学年 下 学期 时间110分钟 2010 年6月17 日 自动控制理论 课程 64 学时 4 学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 自动化08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已知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中)(s R 为输入信号,()C s 为输入信号,试求传递函数
)()(s R s C 。
(10分)
图1题一图
二、设图2(a )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2(b )所示。
试确定:
(1)系统参数,1K 2K 和a 。
(2)若参数a 、K 2已确定,参数1K 可调,为使系统特征根全部位于s 平面1-=s 的左侧,1K 应取何值?(15分)
图2题二图
三、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试求:
(1) 按不加虚线所画的顺馈控制时,系统在干扰作用下的传递函数)(s n Φ;
(2) 当干扰()1()n t t σ=⋅时(σ为一个小的正数),求系统的稳态输出;
(3) 若加入虚线所画的顺馈控制时,求系统在干扰作用下的传递函数,并求)(t n 对输出)(t c 稳态值影响最小的适合K 值。
(15分)
20s+51s+1K
R(S)N(s)
C(s)一
一
图3 题三图
四、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
3()(+=s s K s G (1) 绘制∞→=0*K 时的系统根轨迹(确定渐近线,分离点,与虚轴交
点);
(2) 确定使系统阻尼比ξ,满足10<<ξ的开环增益K 的取值范围;(15分)
五、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0ωL 如图4所示,采用串联校正,
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
⎫ ⎝⎛+⎪⎭⎫ ⎝⎛+⎪⎭⎫ ⎝⎛+⎪⎭⎫ ⎝⎛+=110013.011013)(s s s s s G c
图4 题五图 (1) 写出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0s G ;
(2) 在答题纸上重画图4中,并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ωL ;
(3) 求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c ω和相角裕度γ。
(15分)
六、具有滞环继电特性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如图5所示,具有滞环继电特性的描述函数为 h A A hM j A h A M A N >--=,4)(14)(22ππ其中1,1==h M 。
(1) 当5.0=T 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若存在自振,确定自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