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doc

合集下载

茶叶检验报告

茶叶检验报告

茶叶检验报告茶叶是一种受到广泛喜爱的饮品,其口感和香气受到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而茶叶的品质和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茶叶的检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对茶叶的检验结果进行详细介绍,并对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首先,我们对茶叶的外观进行了检验。

通过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测,我们发现茶叶的外观整齐、色泽艳丽,没有发霉、变质等现象。

茶叶的外观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其次,我们对茶叶的香气进行了检验。

我们使用专业的气味识别仪器对茶叶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茶叶的香气清新自然,没有异味和污染物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然后,我们对茶叶的口感进行了检验。

经过专业茶艺师的品评,茶叶口感醇厚,回甘持久,没有苦涩和异味,符合高品质茶叶的口感特点。

接着,我们对茶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了检测。

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和严格筛选,结果显示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存在安全隐患。

最后,我们对茶叶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检验。

经过化验和分析,茶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咖啡碱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符合高品质茶叶的营养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茶叶的外观、香气、口感、安全性和营养成分的综合检验,我们得出结论,此批茶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质量优良,安全可靠,值得消费者放心选购。

茶叶的检验工作是确保茶叶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茶叶的检验工作,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茶叶产品。

同时,我们也呼吁茶叶生产企业和经营者加强对茶叶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共同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茶叶消费环境。

茶 叶 检 验 报 告

茶 叶 检 验 报 告
茶叶检验报告
发布时间:2013-4-3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条码
抽样地点
生产日期
年 月 红碎茶:GB/T13738.4
抽样
基数
样品
数量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检验结果
单项
判定
成 品 茶
净 含 量
按国家质检总局75号令
大于允许短缺量的样品数:;
平均实际净含量:

□合格
□不合格
感官品质
无劣变及异味,外形与内质均符合各类各等级要求
□合格
□不合格
水 分
①绿茶:≤7.0%;
②红碎茶:≤6.0%。
□合格
□不合格
碎末茶
①长炒青≤6.0%;
②烘青≤5.0%。
□合格
□不合格
粉末
红碎茶(碎茶、片茶)≤2.5%;红碎茶(末茶)≤1.0%。
□合格
□不合格
检验结论
检验员: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附注

花茶-代用茶出厂检验报告单

花茶-代用茶出厂检验报告单

济源花芙伊农业有限公司成品出厂检验报告单产品名称包装规格
生产日期取样日期
生产数量检验日期
样品数量检验依据Q/JHFY 0001S
检验内容
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结果结论判定
感官色泽具有与该产品相应的色泽
气味具有该产品特有的气味、无异味
滋味具有该产品特有的清香纯正滋味
形态
该产品应有的形状,各种形态应基本完好,
且基本无碎屑
杂质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水分(%)≧50g
净含量(g)≦10
检验结论
备注检验报告单无负责任签字无效检验员审核人。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高级评茶员)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高级评茶员)
GB/T144561993 绿茶
GB/T13738.1- 第一套红碎 1997 茶 GB/T13738.2- 第二套红碎 1992 茶 GB/T13738.4- 第四套红碎 1992 茶 NY/T456-2001 茉莉花茶
粉末和碎茶检验方法 原理 按一定的操作规程,用规定的孔 径筛,筛分出各种茶叶试样中的 粉末和碎茶。
一、感官品质检验


感官品质检验主要是确定茶叶产品的质量 等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检验方法参见其 他章节。 感官检验方法:茶叶感官审评通用方法 (NY/T787-2004)和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14487-1993)
二、茶叶水分检验


什么是水分? 在常压条件下,茶叶经规定的温度加热 至恒重时的质量损失,称为水分。 茶叶中水分含量高低直接影响茶叶贮藏 保鲜。
茶叶 B 花茶和花色茶等应 标注 B B
5
6 7
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和保存期 贮来自方法BB8
9 10
质量等级
产品标准号 批号
B
B
11
12 备注
食用方法
热量和营养素 B表示必须标注内容。


食品名称
必须采用表明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当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已规定了某食品的 一个或几个名称时,应选用其中的一个。 无上述规定的名称时,必须使用不使消费者 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或俗名。 在使用“创新名称”、“奇特名称”、“牌号 名称”或“商标名称”时,必须同时使用2.1.1 条中规定的任意一个名称。 为避免消费者误解或混淆食品的真实属性、物 理状态和制作方法,可以在食品名称前附加或 在食品名称后注明相应的词或短语。
主要茶叶产品水分含量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标准值,≤,% NY5244-2004 无公害食品 7.0(碧螺春7.5,茉莉花茶 茶叶 8.5,砖茶14.0)

福建茶叶质检报告

福建茶叶质检报告

福建茶叶质检报告1. 引言茶叶是福建省的传统农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品种。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提高茶叶的质量,茶叶质检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报告对福建茶叶的质检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消费者了解茶叶的质量情况。

2. 茶叶原料检查福建茶叶的质量首先取决于茶叶的原料。

茶叶原料检查主要包括外观、色泽、新鲜度等方面的评估。

我们从福建主要产茶地区采集了一定数量的茶叶样品,然后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外观检查。

2.1 外观检查外观是评估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茶叶形状:茶叶形状应整齐,无碎屑或断碎的茶叶。

- 茶叶大小:茶叶大小应相对均匀,不应过大或过小。

- 茶叶颜色:茶叶颜色应鲜绿或乌黑等相应茶叶所需颜色。

通过对样品的外观检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福建茶叶的外观符合上述要求,形状整齐、大小均匀、颜色鲜绿。

这表明福建茶叶的原料质量较好。

2.2 色泽检查茶叶的色泽对其品质评估也有重要影响。

我们通过对茶叶样品的色泽检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颜色鲜艳:茶叶的颜色应鲜艳自然,不应过于暗淡。

•细腻均匀:茶叶的色泽应均匀,没有明显色差。

通过对样品的色泽检查,我们发现福建茶叶的色泽鲜艳自然,没有明显色差,符合茶叶的质量要求。

2.3 新鲜度检查茶叶的新鲜度是指茶叶的保存时间,新鲜度越高,茶叶的品质越好。

我们通过对茶叶样品的新鲜度检查,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香气:茶叶应具有浓郁的芳香味。

•湿度:茶叶应具有适当的湿度,不应过于干燥或潮湿。

•叶片弹性:茶叶叶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不应过于脆弱。

通过对样品的新鲜度检查,我们发现福建茶叶的新鲜度较高,具有浓郁的芳香味,适当的湿度和叶片弹性。

3. 茶叶化验检查茶叶的化验检查是评价茶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对福建茶叶样品进行了化验检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指标:3.1 水分含量茶叶的水分含量是评估茶叶新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采用标准方法测定了茶叶样品的水分含量,结果显示大部分茶叶的水分含量处于合理范围内,符合质量要求。

茶叶质检报告

茶叶质检报告

茶叶质检报告
茶叶质检报告
品种:绿茶
外观检验:
外形整齐,色泽鲜绿,无杂质或异物,符合绿茶的外观标准。

气味检验:
茶叶散发出清香的气味,无任何异味,符合绿茶的气味标准。

色泽检验:
冲泡后茶汤呈黄绿色,清澈透明,色泽鲜艳,符合绿茶的色泽标准。

水液含量测定:
茶叶含水量为6%,符合绿茶的水液含量标准。

苦涩度测试:
茶叶冲泡后苦涩度适中,不过分苦涩,符合绿茶的苦涩度标准。

嫩叶比例测试:
茶叶中嫩叶比例为30%,符合绿茶的嫩叶比例标准。

嗅味浓度测试:
茶叶的嗅味浓度适中,具有清香的味道,符合绿茶的嗅味浓度标准。

总体评价:
经过质检,该绿茶样品符合相关的咖啡标准,并且保持了绿茶的特点,品质优良,没有发现任何质量问题。

茶叶检验报告

茶叶检验报告

茶叶检验报告的重要性茶叶在中国文化中拥有着重要的地位。

由于茶叶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茶叶的安全和质量问题。

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可以对茶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情况。

第一部分:的基本概念是茶叶产品经过专门机构检验中,专家根据茶叶的外观、气味、口感、营养成分等多个方面进行检测后,得出的结论。

是保证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证明,同时也是消费者购买茶叶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部分:的应用场景的应用场景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叶生产商需要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

另一种是消费者购买茶叶时需要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

第三部分:的内容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茶叶的外观形态、气味、口感、色泽、营养成分等多方面的检测结果。

其中,外观形态包括茶叶的形状、大小、卷曲程度等;气味包括茶叶的香气、深浅、持久度等;口感则包括茶叶的口感口感、回甘、韧性、滋味等等。

同时,还包括茶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例如咖啡因、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等。

第四部分:的作用对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提供有效的保障。

不仅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可以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产品的品质。

还可以帮助茶叶生产商改进产品工艺和生产流程,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第五部分:的相关法律规定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食品安全法》规定,茶叶生产企业应当组织对产品进行检验检测,并制订安全管理制度。

同时,也属于国家检测机构和检验机构的检测成果,具有法律效力。

结论对于保证茶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品质,也可以帮助茶叶生产商改进生产流程,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法律保障。

因此,在购买茶叶时,消费者应该选择具有检测报告的茶叶产品,以确保自身权益。

茶叶检验报告

茶叶检验报告

茶叶检验报告
茶叶检验报告
一、检验目的和背景:
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具有很高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为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定期的检验。

本次检验的目的是对某品牌绿茶进行综合检验,包括外观、香气、色泽和口感等方面。

二、检验方法和步骤:
1. 外观检验:将茶叶取一定量放在干净的白纸上,仔细观察茶叶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湿润度等。

2. 香气检验:将茶叶取一定量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闻其香气,并记录其香气特点和强度。

3. 色泽检验:将茶叶取一定量放在白色的茶杯中,观察茶叶的颜色和透明度,并记录。

4. 口感检验:将茶叶取一定量放入干净的茶杯中,注入热水,尝试其口感和滋味,并记录。

三、检验结果和分析:
1. 外观:茶叶形状规整,色泽绿中带黄,湿润度适中。

2. 香气:茶叶香气芳香,有一定的清新和草本的香气,香气强度适中。

3. 色泽:茶叶颜色鲜绿,透明度较好。

4. 口感:茶叶口感醇厚,带有一定的苦味和甘甜味,余味悠长。

综合分析,此茶叶质量良好,符合绿茶的标准,适合制作各类茶饮。

四、结论和建议:
根据本次检验的结果分析,某品牌绿茶质量良好,适合消费。

建议生产厂家继续保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同时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管理,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五、附录:
1. 外观照片:(插入茶叶外观的照片)
2. 检验记录表:(记录茶叶的外观、香气、色泽和口感等具体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
样品名称
出厂批号
出厂数量
抽检数量
原料来源
生产日期
执行标准
DB52/T 442.2-2010
检验项目
检验指标
技术要求
实测数据
单项判定




外形
滋味
叶底
香气
汤色
理化指标
水分(%)
≤7.0
粉末(%)
≤1.2
净含量
标示净含量
实测数据
检验结论
备注
检验员:审核人:批准人:
茶叶检验原始记录
一、样品标记
样品名称
出厂批号
出厂数量
抽检数量
原料来源
生产日期
二、检验记录
1、感官品质检验原始记录
执行标准
DB52/T 442.2-2010




外形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备注
2、水分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DB52/T 442.2-2010检验标准水分来自量≤7.0检验环境条件
正常
主要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干燥器;烘皿.
计算公式
差重= M1-M2
测定结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重复
重复Ⅰ
重复Ⅱ
筛下粉末重量M1(g)
试样重量M2(g)
计算公式
M1
粉末(%)=--------------×100
M2
测定结果
4、净含量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75号令)
检验环境条件
正常
主要仪器
分析天平
序号
实衡净重M1(g)
标明净重M2(g)
偏差(g)
1
2
3
4
5
6
7
8
9
10
重复
重复Ⅰ
重复Ⅱ
试样和烘皿烘前质量M1(g)
试样和烘皿烘后质量M2(g)
试样质量M0(g)
计算公式
M1-M2
水分(%)=--------------×100
M0
测定结果
备注
3、粉末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依据
DB52/T 442.2-2010
检验标准
(%)≤1.2
检验环境条件
温度:天气状况:
主要仪器
茶叶筛分机;分析天平;粉末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