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述-模板

合集下载

给排水规划文本

给排水规划文本

前言 (3)第一章总论 (4)一、规划的重要意义 (4)二、规划依据 (5)三、编制原则 (5)四、规划年限 (6)五、规划范围 (6)六、规划内容 (6)七、规划目标 (6)八、雨水通畅排除应遵循的标准和规范(现行标准和规范) (7)第二章概述 (7)一、三堂街现状概况 (7)二、自然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经济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给排水规划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城镇总体规划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给水工程规划 . (15)一、水资源现状 (15)二、镇区给水工程规划 (16)2、镇区供水总量计算 (17)第四章雨水工程规划 (19)一、雨水工程现状 (19)二、暴雨强度公式和重现期选取 (19)三、径流系数的选用 (20)四、雨水排放原则 (21)第五章污水工程规划 (22)一、污水工程现状 (22)二、污水工程规划 (22)三、施实的措施及建议 (24)前言三堂街镇位于桃江县的中北部,地处资江北岸,距桃江县城30公里,东接修山镇,南邻大栗港镇、沾溪乡,西界鲊埠回族乡、武潭镇,北与常德市汉寿县毗邻。

面积145平方公里,人口6.1万人。

辖胡家坳、乌旗山、天子仑、九峰、沿潭、王母、赤塘、三堂街、大屋山、花桥坪、龙牙、合水桥、龙家塅、荆竹界、湖莲坪、接龙桥、晚谷、郭家洲18个行政村。

镇内有两条县级公路与常德、汉寿相通,加之资江河道贯穿全境,水陆交通便利,商贸流通活跃,是桃江江北地区的商业中心。

据《三堂街镇2010年统计年鉴》,2009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为61625万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为16125万元,工业生产总值为4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9733元。

规划方案的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

规划方案的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

规划方案的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涉及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的必要性、规划的基本原则以及规划的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的必要性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它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环境卫生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规划可以合理调配城市的水资源,确保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规划可以提高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

再次,规划可以优化城市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因此,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二、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可持续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公平性。

可持续性是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的核心原则。

可持续性要求规划应考虑未来的发展需求,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确保供水与排水系统能够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综合性是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规划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水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制定出全面、统一的规划方案。

灵活性是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的重要原则。

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公平性是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规划应当公平合理地分配水资源,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用水权益,避免供水与排水系统的不公平现象。

三、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的具体内容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规划包括供水系统规划和排水系统规划两个方面。

供水系统规划主要包括水源规划、供水设施规划和供水管网规划等内容。

水源规划是指确定城市的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规划。

供水设施规划是指确定城市的供水设施建设规划,包括水处理厂、水库、水泵站等设施的建设规划。

第2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第2章-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规划
较可废弃或抽换。 4 布线时应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和地下水位较
高的不利地带;在山地城市还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山洪峰口。 5 管线布置应与地铁、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工程协调配
合。
2.6 给排水管网综合规划
6 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时,应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 当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以下原则处理:
1、排水管网布置形式 -排水管网形式:树状网,重力输水方式; -管道分级:支管、干管、主干管; -两种基本布置形式――平行式和正交式。
平行式:排水干管与地形等高线平行,主干管与等高线 垂直。适应于城市地形坡度较大时,可减少管道埋深, 改善干管的水力条件。
正交式:排水干管与地形等高线垂直,主干管与等高线 平行。适应于地形平坦略向一边倾斜。
式中 ――资金回收系数,(1/n)。
【例3.1】某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为5800万元,年运行费 用为245万元/年,求:
1)投资偿还期为20年的静态年计算费用值; 2)利率为5.5%,还款期为20年的动态年计算费用值。 【解】静态年计算费用值为:
动态年计算费用值:
(万元/a)
(万元/a)
2.3 城市用水量预测计算
管线种类(弯曲能力) 可弯曲(电力电缆、电信光电缆、给水、燃气、 热力) 不易弯曲(排水、电力管沟、电信管沟)
2.6 给排水管网综合规划
管线综合要点
1 管线布置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用和高程系统。 2 管线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
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3 充分利用现有管线。当现状管线不满足要求时,经经济、技术比
正交式
平行式
排 水 管 网
规 划 布 置

给排水工程设计概况.docx

给排水工程设计概况.docx

给排水工程设计概况.docx第一篇范本如下:正文:一.设计目标该工程的设计目标是确保给排水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满足建筑物及人员的日常需求。

二.设计范围1. 给水系统设计1.1 给水管道布置设计1.2 水泵房设计1.3 水箱设计1.4 防火水系统设计2. 排水系统设计2.1 内部排水系统设计2.2 外部排水系统设计2.3 雨水系统设计2.4 排水泵站设计三.技术要求1. 给水系统技术要求1.1 水质要求1.2 设备选型要求1.3 水压稳定要求1.4 防止水质二次污染要求2. 排水系统技术要求2.1 排水管道要求2.2 设备选型要求2.3 排水泵站要求四.设计方案1. 给水系统设计方案1.1 给水管道布置方案1.2 水泵房布置方案1.3 水箱布置方案1.4 防火水系统布置方案2. 排水系统设计方案2.1 内部排水系统布置方案2.2 外部排水系统布置方案2.3 雨水系统布置方案2.4 排水泵站布置方案五.施工图设计提供施工图设计,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图、设备安装图等。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设计图纸附件2. 设备选型表格附件3. 相关文献资料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给水工程:指供水系统的设计、建设、维护及管理工作。

2. 排水工程:指排水系统的设计、建设、维护及管理工作。

3. 法律框架:指给排水工程设计所涉及的法规、法律和规章。

4. 设计范围:指给排水工程设计所涉及的具体范围和内容。

5. 技术要求:指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6. 设计方案:指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和布置方案。

第二篇范本如下:正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给排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设计。

二.设计范围1. 给水系统设计1.1 给水管道设计1.2 水泵房设计1.3 水箱设计2. 排水系统设计2.1 内部排水系统设计2.2 外部排水系统设计2.3 雨水系统设计2.4 排水泵站设计三.技术要求1. 给水系统技术要求1.1 水质要求1.2 设备选型要求1.3 水压稳定要求1.4 防止水质二次污染要求2. 排水系统技术要求2.1 排水管道要求2.2 设备选型要求2.3 排水泵站要求四.设计方案1. 给水系统设计方案1.1 给水管道布置方案1.2 水泵房布置方案1.3 水箱布置方案2. 排水系统设计方案2.1 内部排水系统布置方案2.2 外部排水系统布置方案2.3 雨水系统布置方案2.4 排水泵站布置方案五.施工图设计提供施工图设计,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图、设备安装图等。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完整版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完整版

第二节:城市总体规划中用水量的估算
城市总体规划中,用水量规划是一项重要指标,其值将直接 控制和影响城市给水系统的规模和建设计划。
城市用水量的规划是涉及未来发展的许多因素和条件,有的 因素属于地区的自然条件,例如,水资源本身的条件;有的 因素属于人为的,例如,国家的建设方针、政策,国民经济 计划,社会经济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与生产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人口计划、水资源技术状况(包括给水排水 技术与节水技术)等。
式中q≥0时,则递增率P逐年上涨;q<0,则递增率P逐年下降。
(二) 用水量分项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对一般城市,用水量可划分为生活用水量(人口与生活用
水量标准之积)和生产用水量。如果资料表明人口与生活 用水量标准的递增都有一定规律,则生活用水量可以据此 预估。生产用水量的预估也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预估未来用水量。 用水量的分项可粗可细,视现有统计资料而异。
1、生活饮用水
2、生产用水
城市给水系统的供水类型
3、市政用水
4、消防用水
5、给水系统损耗等
城市给水系统规划的任务: 1、估算城市总用水量和给水系统中各单项工程设计水量。 2、根据城市特点制定给水系统组成 3、合理选择水源,确定城市取水位置和取水方式。 4、选择水厂位置,考虑处理方法。 5、布置输水管道及给水管网,估算管径及泵站提升能力。 6、给水方案比较,选定规划方案。
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多年的用水量实测资料,且历年用水量 的递增呈现一定规律;二是历年用水量资料看不出变化规律, 或者资料年份不足,但有其它与用水量紧密相关的资料可以 利用。通常,前者用模式预估未来的用水量,后者有时用分 项估计法预测未来的用水量。
(一) 用水量模式预估法(统计分析法)

给排水规划说明

给排水规划说明

给排水规划说明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的水资源和排水系统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给排水规划是指对城市内水资源的利用和排水系统的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旨在保障城市的供水和排水需求,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规划目标1. 提供稳定可靠的供水系统:规划要确保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要考虑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2. 优化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要合理布局城市的排水设施,确保城市的排水系统能够有效排除雨水和污水,防止城市内涝和污水倒灌等问题的发生。

3.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规划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技术,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4. 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系统:规划要注重保护水体环境,减少污水排放对水体的污染,同时要保护城市周边的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5. 提升城市的水管理能力:规划要加强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和监测能力,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规划内容1. 供水系统规划:a. 确定供水设施的布局和容量: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用水需求,确定供水设施的布局和容量,确保供水系统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b. 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在供水系统规划中,要推广利用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等技术,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c. 建立供水设施的监测和维护机制:规划要建立供水设施的监测和维护机制,及时发现和修复供水设施的故障,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2. 排水系统规划:a. 确定排水设施的布局和容量:根据城市的地形和降水情况,确定排水设施的布局和容量,确保城市的雨水和污水能够有效排除,防止城市内涝和污水倒灌等问题的发生。

b. 加强城市的雨水管理:规划要加强城市的雨水管理,推广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c. 建立排水设施的监测和维护机制:规划要建立排水设施的监测和维护机制,及时清理和维修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给排水规划说明

给排水规划说明

给排水规划说明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给排水规划是指对城市内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求,并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1. 提供稳定可靠的供水系统:确保城市居民能够获得清洁、安全的饮用水,并满足工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2. 建立高效的排水系统:保障城市的排水畅通,防止水灾和污水外溢,维护城市的卫生环境。

3. 优化供水和排水设施布局:合理规划供水和排水设施的位置,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4. 保护水资源和环境: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减少水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1. 供水系统规划(1)水源规划:选择合适的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确保水源的可持续供应。

(2)水源调配:根据城市的用水需求和水源的地理分布,合理调配水源,确保各区域的供水均衡。

(3)供水管网规划:确定供水管网的布局和容量,确保供水的稳定和可靠。

(4)水质保障:建立水质监测体系,保障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 排水系统规划(1)雨水排放规划:合理规划雨水的排放路径和设施,防止城市内涝和水灾。

(2)污水处理规划: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和处理能力,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排水管网规划:设计合理的排水管网,保障排水的畅通和排放的安全。

(4)污水回用规划:推动污水回用,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规划实施1. 技术研究和创新:加强对给排水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水质处理能力。

2. 资金投入和筹措:通过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引入等方式,筹措资金,保障规划的实施。

3. 法律法规支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给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监督。

4. 人才培养和管理:加强对给排水系统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水平。

5. 宣传和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给排水系统的认知和支持度。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方案》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方案》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方案》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城市给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规划方案通过对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分析和论证,为城市的水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提供合理的指导和建议。

1.2 规划目的本规划方案的目的在于针对城市给水工程的当前状况和未来需求,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和建设措施,合理布局城市给水设施,确保城市居民的饮用水供应安全和稳定。

同时,本规划方案还将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1.3 规划范围本规划方案所涉及的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范围为XX市全境,主要包括城市市区和周边居民区的给水设施,水源地和输水管道等。

第二章现状分析2.1 饮用水需求目前,XX市城市居民的饮用水需求逐年增长。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饮用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但与此同时,城市的水资源供应并不充足,存在一定的供水压力。

2.2 给水设施现状目前,XX市的给水设施整体运行状况良好,设施齐全,但在一些老旧区域仍存在一定的老化和破损情况。

另外,给水管网的覆盖率和供水压力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2.3 水资源管理现状在城市的水资源管理方面,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一些水源地的水质受到污染,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城市的水资源管理需要加强,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三章规划原则3.1 安全原则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应以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为首要原则,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3.2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和环保性,推广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3.3 效益原则规划应以提高城市给水设施的运行效率和节约成本为原则,确保城市给水工程的经济效益。

第四章规划方案4.1 给水管网改造针对城市给水管网存在的老化和破损情况,本规划方案将提出相应的给水管网改造方案,对老旧管网进行整体改造,提高供水压力和覆盖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意义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 仅是一项工程规划,更是保证城市健康、持续 发展的战略性规划。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重点是 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发挥最 优的综合效益。
高水平的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合理利用城 市水资源、科学地保护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 发展的设计、管理、实施建设的指南。
给水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第二章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概述
1.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意义及内容 2.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原则与步骤 3. 城市点
1. 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 2. 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 3. 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 我国水资源概况
用水定额,估算并确定各分区和街区的用 水量;阐述给水系统布局;明确分区内水厂、 高位水池、水塔、泵站等给水设施的规模、 位置和用地范围;确定输水管和配水干管 的管径;提出分区内水源地保护范围和措 施及给水设施的保护要求。 2)图纸(现状图、规划图、附图)
城市给水工程详细规划
(三) 城市给水工程详细规划
➢ 合理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 ➢ 确定给水系统的形式、水厂厂址和供水能
力,选择处理工艺; ➢ 布局输配水干管和主要供水设施.确定干管
管径; ➢ 制订水资源保护措施;
城市给水工程总体规划的成果
➢ 规划文本和说明书 阐述规划的依据、规划原则;确定近远
期的用水量标准和城市用水总量;确定城 市水源、取水方式、净水方式、水厂位置 和制水能力;进行输配水系统配置;确定主 要给水设施的位置、数量;提出水源地保 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 图纸(现状图,规划图、附图)
对于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起最主要保障作 用的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城市给水排水 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 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保证和促进国民经 济发展、保护环境、减少灾害、具有巨大 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近年来,随着国 民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我国城市给水排水 工程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
城市给水
参考资料-书籍
任伯帜,城市给水排水规划。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
戴慎志,陈践.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戴慎志.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参考资料-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50015-2003)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50331-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城市供水能力和人均生活用水量有了很大提高。 全国净水厂数量大幅度增多,给水管网的覆盖面
积不断增加。 建造了一大批远距离输配水工程。 修建了一些大型水库、蓄水池作为水源。
城市排水
对污染严重的地区开展了重点整治。 加大污水处理厂、土地处理和稳定塘处理
系统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建设。 建造一批污水排海排江工程。
(二)城市给水工程分区规划
城市给水工程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1)估算分区用水量; 2)明确分区范围内供水设施的规模、位置 和用地范围; 3)对城市给水工程总体规划确定的输水管 线走向、位置,进行落实或修正补充; 4)估算分区范围内输水管网、配水干管的 管径。
城市给水工程分区规划的成果
1)规划文本和说明书 明确分区给水工程规划依据和原则;确定
本课程主要内容
1. 水力学和水泵的基础知识 2.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概述 3. 城市用水量标准、预测与计算 4. 城市水源的规划及取水构筑物 5. 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 6. 城市给水管网规划设计 7. 城市排水系统的体制和组成 8. 城市污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 9.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规划设计 10. 城市污水处理及利用工程规划 11.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12.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实例
低水平的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必然会造成对 水资源的浪费和对水环境的破坏。
第二节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的内容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内容与成果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相应于城市规划,
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一)城市给水工程总体规划
城市给水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 确定各项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用水总量, 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评估;
要求:应根据较明确的用地布局和项目分布,以及城市 总体、分区规划的各项要求,作出详细的规定,为工程 设计提供依据;并结合实际情况和规划范围,对上一层次 的给水工程规划进行评析和落实,并适当的进行修订。
方式,布置和建设各类取水、净水、输配水等工 程设施和管网系统; 城市排水工程:
目标:合理处理和综合利用城市污水、安全排 放城市内各类废污水、消除城市水患
内容:确定城市排水体制,布置和建设各类污 水的收集、输送、处理等工程设施和管网系统, 布置和建设城市降水的收集、输送、排放等工程 设施和管网系统,以及城市御洪(潮、讯)工程设 施等。
参考资料-专业网站
/ (给排水在线) (水世界) / (中国水网) (国际水协会) (国家环保局)
城市给水排水基本过程示意图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是一项集城市用水的取水、净化、输送, 城市污水的收集、处理、综合利用,降水的汇集、处埋、排 放,以及城区御洪、防涝、排演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是保障 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生命线工程。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的范畴与作用
城市给水工程: 目标:保证城市所需的水量、水质、水压 内容:选择和寻求城市水源,确定取水和净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