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测试卷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下第四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
(40分)1.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肺B.支气管C.气管D.鼻2.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是()A.口腔B.食道C.喉D.咽3.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腺细胞和纤毛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空气C.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4.人在吞咽时,能够盖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A.喉结B.会厌软骨C.甲状软骨D.环状软骨5.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
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A.收缩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B.舒张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C.舒张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D.收缩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6.小刚最近得了哮喘,这是由于哪种结构感染或者过敏而引起的疾病()A.支气管B.器官C.肺D.咽7.通常情况下,人体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③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④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运动的完成依赖于()A.肺泡的弹性B.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C.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D.气体分子的扩散9.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10.如图是呼吸系统结构模式图,对于相关结构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①具有清洁气体的作用B.②是形成痰的场所C.③是气体交换的场所D.④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11.我们跑操时,呼吸加深加快。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 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2. 气管壁由C形软骨支撑,其作用是()A.使到达肺的气体变得清洁卫生B.使到达肺的气体变得清洁、湿润C.保证气体顺畅通过D.保证食物顺畅通过3. 人在吸气时,肺的容积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是()A.肺容积增大,气压增大B.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C.肺容积缩小,气压下降D.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4. 鼻腔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与“温暖”功能有直接关系的是()A.鼻黏膜能够分泌黏液B.鼻黏膜内有嗅细胞C.鼻腔内有鼻毛D.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5.打嗝是因为膈肌不由自主地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发的奇怪声响。
下列不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A.胸廓容积扩大B.肺收缩C.膈肌收缩D.肺内气压小于外界6. 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A.有利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D.有利于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7. 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A.鼻黏膜充血肿胀B.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C.喉结肿胀,喉腔变小D.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减少8.关于人体的呼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B.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略多C.边吃饭边说笑,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D.人在吸气时,膈肌收缩,使胸廊的上下径增大8.纪实片《穹顶之下》引起了全社会对环境污染的广泛关注。
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M2.5通过扩散作用由外界空气进入肺泡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氧气C.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大规模植树造林D.PM2.5吸入人体后,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10. 下列关于呼吸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B.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C.呼吸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D.呼吸道可以将外界污染严重的气体变得非常新鲜和清洁1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A.呼吸作用呼吸运动B.呼吸运动呼吸作用C.扩散作用呼吸运动D.呼吸运动扩散作用12.图中①~④表示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引起有节律的呼吸运动B.②过程的进行依赖于胸廓容积的变化C.长期缺铁会影响③过程中气体的运输D.②④过程均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13.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a→b表示人正在呼气,膈肌收缩B.图c→d时,气体出肺,肺收缩,胸廓扩大C.图b→c时,外界气压>气管气压>肺内气压>胸廓气压D.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c→d过程受到了影响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外界的氧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B.呼吸道会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因此在雾霾天出门不需防护C.气管和支气管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D.“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15. 如图,当膈肌由B状态向A状态转换时()A.膈肌收缩胸前容积缩小B.膈肌舒张收缩胸前容积扩大C.肺内气压减小,完成吸气动作D.肺内气压增加,完成呼气动作二、综合题16. 根据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题(含答案)

C.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中代谢废物减少
D.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7.胸廓的上下径的缩小有关于………………………………………()
A.膈肌的收缩B.膈肌的舒张C.肋骨间的肌肉收缩D.肋骨间的肌肉舒张
18.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A.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B.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25.右图表示人体某处的三种血管,已知①为毛细血管,血流方向为③→①→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6.请将下列器官与相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三、综合题
27.图是呼吸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由[ ]__________和[ ⑥ ]__________组成。⑤是___________,其末端形成许多__________构成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的场所。
B.喉既是呼吸通道,又是发声器官
C.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咽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是食物的通道
19.人在平静状态下完成呼气过程,肋间外肌和膈肌的变化、肺的容积的变化是( )
A.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肺的容积缩小B.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肺的容积增大C.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肺的容积缩小D.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肺的容积增大
A.因鼻腔堵塞而味觉失灵B.因鼻腔堵塞而味觉变得不敏感
C.因空气通过鼻腔太少而味觉失灵D.鼻粘膜充血肿胀,嗅觉细胞感受不到香味的刺激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四单元第三章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第三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B.运动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2.以下叙述不能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是()A.鼻毛能阻挡灰尘B.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C.鼻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D.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发生沙尘暴时,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B.在剧毒的环境中,人们应戴防毒面具C.尘肺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D.尘肺是长期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4.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婴儿哭闹时不能喂食,其原因是()A.会浪费食物B.婴儿哭闹时不能消化、吸收食物C.会损害婴儿的声带D.会厌软骨不能及时盖住喉的入口,容易呛着5.在以下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低() A.园林工人B.交通警察C.每天吸烟一包以上D.工业区6.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大一些,这有利于对空气进行怎样的处理()A.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温暖、湿润、清洁空气C.利于气体交换D.利于气体扩散7.有时出现打嗝现象,会令人心烦,深吸气能有效解除打嗝现象,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A.膈肌舒张B.膈顶部上升C.胸廓缩小D.肋骨间的肌肉收缩8.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C.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9.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A.①模拟的是气管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10.如图是平静呼吸时相关结构变化示意图,Ⅰ、Ⅱ表示胸骨和肋骨运动的过程。
吸气时肋间肌的状态、运动的过程和肺内气压分别是()A.舒张、过程Ⅰ、高于大气压B.收缩、过程Ⅱ、等于大气压C.收缩、过程Ⅰ、低于大气压D.舒张、过程Ⅱ、低于大气压11.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情况的是()12.如图表示平静呼吸时的两种状态,符合a的描述有()③肋间肌和膈肌收缩②肋间肌和膈肌舒张③肋骨向上移动④肋骨向下移动⑤膈顶部下降⑥膈顶部上升⑦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A.①③⑤⑧B.②④⑥⑦C.①④⑤⑦D.②③⑥⑧13.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14.人体的摄食与呼吸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A.氧气B.二氧化碳C.营养物质D.能量15.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C.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D.鼻腔内表面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16.肺部的气体交换发生在()A.肺与外界环境之间B.肺与组织细胞之间C.肺与气管之间D.肺泡与血液之间17.如图是某同学的呼吸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曲线反映他可能()A.一直在慢跑B.由散步转为跑步C.在睡觉D.由跑步转为散步18.人在通气不良的室内时间过长,会感到头晕、疲劳,这是因为() A.活动少,呼吸频率低B.长时间学习、工作,大脑有轻微损坏C.室内缺氧,二氧化碳增多D.没有参加体育锻炼,肺活量减小19.下列现象发生在呼气过程中的是()A.膈肌向下运动B.肋骨间的肌肉收缩C.胸廓的上下径减小D.肺容积明显增大20.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21.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这是因为()A.婴儿见到妈妈非常高兴引起“啼哭”B.吸气之后与吸气有关的肌肉舒张,胸廓回缩,使肺内气体部分排出,冲击声带,引起“啼哭”C.从温暖的体内环境突然来到自然环境,因感觉冷而引起“啼哭”D.因环境变化而害怕,引起“啼哭”22.关于吸烟的危害性,正确的是()①烟雾会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②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③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损伤④吸烟时,吐烟雾有益于肺活量的增加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3.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下列能正确反映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变化的是()A B C D24.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小林参加了田径百米赛跑,他跑100米时大口喘气,这时小林吸气和呼气的状态()A.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B.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C.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主动的D.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被动的25.人体时刻需要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第四单元第三章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鼻B.咽C.喉D.肺2.人患感冒时,鼻腔中会有大量“鼻涕”,分泌“鼻涕"的结构是A.鼻毛B.鼻黏膜C.气管D.喉3.吸气时,人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胸廓缩小B.膈肌舒张C.肋间肌收缩D.肺容积缩小4.下列哪项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A.肺泡虽小,数目很多B.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C.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D.支气管人肺后反复分支5.右图为模拟人体膈肌运动的示意图。
与图示表述相符合的是()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6.对下图呼吸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⑤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④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C.⑥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D.⑦与产生呼吸运动有关7.下列是关于人体的呼吸方面的论述,其中错误的是A.鼻腔对吸人的气体能起温暖、湿润、清洁作用B.气管壁的腺细胞能分泌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C.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刮烈咳嗽D.人平静吸气时呼吸肌舒张,肺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8.右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该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A.曲线ABC表示呼气过程B.曲线CDE表示吸气过程C.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下降D.曲线DE段表示肺内气压上升9.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10.众所周知,如果没有食物,人仍可以存活几周;如果没有空气,人可能连几分钟都无法生存。
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人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氮气含量减少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②⑤D.②③⑤11.下面是关于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结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的氧气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B.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人肺泡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人血液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人肺泡12.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的7表示呼吸道,6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乙图中的8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C.丙图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D.丁图中气体交换过程中d液中的氧气含量逐渐降低13.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如图能正确反应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变化的是()14.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大约每分钟呼吸16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从外界进人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B.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C.呼吸道会使进人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无需防护D.“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15.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表述,错误的是A.肺部吸气后使胸廓扩大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C.边吃边说话,易引起咳嗽D.人工呼吸常用口对口吹气法16.下列关于人体的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C.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胸腔容积增大,完成吸气D.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缩小,完成呼气17.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人的气体进行处理。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第4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 单元测试题

第4 单元第3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对一溺水儿童进行人工呼吸,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清除口鼻内的污物B.不要病人的胸廓C.捏住溺水者的鼻子D.每分钟吹气次数20次2.当膈肌收缩时A.膈肌顶部上升B.胸廓容积缩小C.肺内气压增大D.气体进入肺内3.如图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B.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D.图乙模拟呼气过程,膈肌收缩,位置上升4.下列关于呼吸道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鼻与气管的内表面有黏膜,可以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使肺免遭病菌的伤害B.鼻腔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冷空气变得温暖,减少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C.由于呼吸道与口腔相通,所以可以用口腔代替鼻腔呼吸D.经过鼻腔吸入肺内的空气经过鼻毛的过滤变得清洁5.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A.鼻腔和肺B.气管和肺C.呼吸道和肺D.呼吸道和气管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适宜的体力劳动会使A.肺泡的数目增多B.呼吸肌的数目增多C.呼吸的频率增多D.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7.春节期间,由于烟花爆竹的燃放,全国多地PM2.5严重超标。
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大气中的这些颗粒主要通过人体的哪个器官进入血液?A.皮肤B.口腔C.肺D.小肠8.关于呼吸系统的组成,正确的是()A.气管、支气管、肺B.鼻、喉、气管、支气管、肺C.呼吸道、肺D.呼吸道、气管、支气管9.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厘米,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厘米,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83厘米,这个人的胸围差是()A.2厘米B.8厘米C.10厘米D.12 厘米10. 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生活在北欧的人,鼻子较其他地方的人大,有什么好处()A.使人漂亮C.减少冷气对肺的危害D.使鼻毛较长11. 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 )A.外界气体→食管→肺B.肺→气管→口腔→外界C.外界气体→气管→肺D.肺→气管→鼻腔→外界12. 鼻在呼吸时对清洁空气有重要作用,其中鼻腔内鼻毛的作用是()A.灭菌B.温暖空气C.过滤空气D.湿润空气13. 下列各部分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⑴空气⑵细胞⑶动脉血⑷静脉血⑸肺泡A.⑴⑵⑶⑷⑸B.⑴⑸⑶⑷⑵C.⑵⑷⑶⑸⑴D.⑵⑷⑶⑴⑸14. 下表表示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含量,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气体成分吸入气体(%)呼出气体(%)氮气78 78氧气21 16二氧化碳0.03 4水0.07 1.1其他气体0.9 0.9A.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B.从呼吸系统排出的代谢废物有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快速上升D.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是因为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消耗了氧15. 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经过…()A.一层细胞B.两层细胞C.三层细胞D.四层细胞16. 空气中的PM2.5因为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检测试卷及答案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25.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要证明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 (B )
A.含有较少的氧气
B.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含有较多的氧气
D.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26.下列关于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肺泡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血液 B.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肺泡 C.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 泡 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同时肺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 液
加。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4)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 [3] 膈肌 应处于 收缩 状态。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32.(每空1分,共10分)请根据资料和呼吸系统的部分结 构图回答问题。
近年来,PM2.5(细颗粒物)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大气 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它可直 接进入肺泡。PM2.5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煤炭燃烧、工 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等。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14.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结构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 推测该结构是 ( A )
A.肺
B.组织细胞
C.肝脏
D.肾脏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15.人患感冒时,鼻腔中会有大量“鼻涕”,分泌“鼻涕” 的结构是 ( B ) A.鼻毛 B.鼻黏膜 C.气管 D.喉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卷三套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01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吸气时鼻的功能是()①清洁空气②湿润空气③消灭细菌④温暖空气⑤气体交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⑤2.人在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A.喉结B.会厌软骨C.环状软骨D.甲状软骨3.北欧人的鼻子较大,其作用是()A.使人漂亮B.使鼻孔较大C.使鼻腔较长D.使鼻毛较长4.小颖与平平在放学的路上遇到沙尘暴,小颖马上戴上口罩,而平平没戴。
请问: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比较,结果为()A.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一样清洁B.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清洁C.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粉尘多D.无法确定谁肺部的气体清洁5.体外环境与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交换的部位是()A.咽B.气管C.呼吸道D.肺泡6.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A.一层细胞B.两层细胞C.三层细胞D.四层细胞7.人体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8.人体吸入氧的最终去向是()A.构成细胞B.分解有机物`C.交换二氧化碳D.与血红蛋白结合9.下列现象中与气体扩散原理无关的是()A.厨房炒菜时,在客厅里能闻到香味B.八月桂花处处香C.为清除室内异味,喷洒空气清新剂D.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10.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从关注人类健康角度看,下列关于吸烟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吸烟可以诱发心脏病B.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C.吸烟是时髦的表现D.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11.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这是因为()A.打“呵欠”会传染B.同学们想睡觉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12.痰形成的部位是()A.鼻腔黏膜B.喉腔侧壁C.气管、支气管黏膜D.食道黏膜13.下图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B.运动系统C.循环系统D.呼吸系统2.以下叙述不能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是()A.鼻毛能阻挡灰尘B.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C.鼻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D.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发生沙尘暴时,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B.在剧毒的环境中,人们应戴防毒面具C.尘肺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D.尘肺是长期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4.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婴儿哭闹时不能喂食,其原因是()A.会浪费食物B.婴儿哭闹时不能消化、吸收食物C.会损害婴儿的声带D.会厌软骨不能及时盖住喉的入口,容易呛着5.在以下什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低() A.园林工人B.交通警察C.每天吸烟一包以上D.工业区6.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大一些,这有利于对空气进行怎样的处理()A.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温暖、湿润、清洁空气C.利于气体交换D.利于气体扩散7.有时出现打嗝现象,会令人心烦,深吸气能有效解除打嗝现象,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A.膈肌舒张B.膈顶部上升C.胸廓缩小D.肋骨间的肌肉收缩8.PM2.5是指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B.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质量越好C.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穿过一层细胞D.PM2.5直接危害人的消化系统9.如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A.①模拟的是气管B.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D.图乙模拟膈肌收缩,位置上升10.如图是平静呼吸时相关结构变化示意图,Ⅰ、Ⅱ表示胸骨和肋骨运动的过程。
吸气时肋间肌的状态、运动的过程和肺内气压分别是()A.舒张、过程Ⅰ、高于大气压B.收缩、过程Ⅱ、等于大气压C.收缩、过程Ⅰ、低于大气压D.舒张、过程Ⅱ、低于大气压11.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情况的是()12.如图表示平静呼吸时的两种状态,符合a的描述有()③肋间肌和膈肌收缩②肋间肌和膈肌舒张③肋骨向上移动④肋骨向下移动⑤膈顶部下降⑥膈顶部上升⑦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A.①③⑤⑧B.②④⑥⑦C.①④⑤⑦D.②③⑥⑧13.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A.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B.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C.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14.人体的摄食与呼吸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细胞提供()A.氧气B.二氧化碳C.营养物质D.能量15.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C.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D.鼻腔内表面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16.肺部的气体交换发生在()A.肺与外界环境之间B.肺与组织细胞之间C.肺与气管之间D.肺泡与血液之间17.如图是某同学的呼吸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曲线反映他可能()A.一直在慢跑B.由散步转为跑步C.在睡觉D.由跑步转为散步18.人在通气不良的室内时间过长,会感到头晕、疲劳,这是因为() A.活动少,呼吸频率低B.长时间学习、工作,大脑有轻微损坏C.室内缺氧,二氧化碳增多D.没有参加体育锻炼,肺活量减小19.下列现象发生在呼气过程中的是()A.膈肌向下运动B.肋骨间的肌肉收缩C.胸廓的上下径减小D.肺容积明显增大20.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21.婴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这是因为()A.婴儿见到妈妈非常高兴引起“啼哭”B.吸气之后与吸气有关的肌肉舒张,胸廓回缩,使肺内气体部分排出,冲击声带,引起“啼哭”C.从温暖的体内环境突然来到自然环境,因感觉冷而引起“啼哭”D.因环境变化而害怕,引起“啼哭”22.关于吸烟的危害性,正确的是()①烟雾会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②吸烟者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③青少年吸烟,呼吸道黏膜易受损伤④吸烟时,吐烟雾有益于肺活量的增加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3.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下列能正确反映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变化的是()A B C D24.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小林参加了田径百米赛跑,他跑100米时大口喘气,这时小林吸气和呼气的状态()A.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B.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C.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主动的D.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被动的25.人体时刻需要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气体交换过程中,外界进入到人体肺部的气体有很多种B.在气体交换过程中,氧气与二氧化碳各自独立遵循扩散原理C.人体在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呼吸肌协调配合D.人体的呼吸过程中只吸入氧气,只呼出二氧化碳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吸入气体有清洁、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
(2)痰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的。
(3)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________,它的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________围绕着,适于________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增多,________减少。
27.(6分)下图为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_,②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_。
(2)图B表示________状态,此时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
(3)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____,使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________,气体便被呼出。
28.(10分)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____。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____________含量增加。
(4)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________应处于__________状态。
29.(12分)如图是人体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这里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进入肺泡,肺泡内的________进入血液。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
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30.(10分)进入冬季,网络中点击率最高的词语中“雾霾”排在了前五位,PM2.5能够通过肺泡直接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危害人体的健康。
为探究PM2.5的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是否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关,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在某车流量较大地段对空气进行了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1)人体呼吸道中有能够阻挡灰尘的结构是________,而形成雾霾的颗粒物直径小于2.5微米,无法被阻挡,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颗粒物从进入鼻腔到进入肺泡依次要经过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表显示,各小组的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应对表中的数据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D点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在肺里完成,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和肺构成了人体的呼吸系统,完成人体的呼吸这一生理功能。
2.B点拨:鼻腔的前端生有鼻毛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
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温暖气体。
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湿润气体,所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和用鼻呼吸还是用嘴呼吸没有多大关系。
3.C4.D点拨:人的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
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
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
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婴儿哭闹时不能喂食,否则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
5.A点拨: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沉降空气中的尘埃,园林工人工作的地方绿色植物较多,空气污染物较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低。
6.B点拨:在呼吸系统中,鼻腔的作用是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暖、湿润、清洁。
鼻腔大了,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充分的温暖、湿润、清洁,这与北欧人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7.D8.A点拨:PM2.5指数越高说明空气污染越严重,质量越差。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肺泡内的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中至少需要经过2层细胞。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9.D点拨:图乙中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肺缩小,表示呼气。
因此处于乙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D的描述错误。
10.C点拨:观察图可知Ⅰ过程,胸骨和肋骨向外向上运动,是吸气。
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于是气体入肺。
11.D点拨:肺动脉内流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