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语文周测七试卷 含答案

合集下载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相较于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诗意色彩,灰色鲜有被提及,歌德在著作《色彩论》中描述:“在尊贵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脸到一种提升感;在平凡的灰色面前,我们会体脸到谦卑。

”作为彩色系里的调和色,灰色一直是隐性的身份,自古被烙上阶级属性与情感特征,其所指有宗教与文化、艺术与哲学不同层面的解读。

灰色“集彩性”的低纯度功能不言而喻,是集中多种彩色后的简单而丰富,既影射着自然地理的客观地貌,作为表现形式与手段,也丰富着人文艺术领域的深度思考,其优质的视觉协调性促使灰色成为绘画与设计、艺术与商业领域的表现媒介。

灰色广义上的模糊既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同时也包含人生与艺术某阶段的方向迷失,后者如毕加索的灰色时期的绘画,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生活条件很差,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忧郁。

灰色的象征性有着显性的贬义和隐形的文化内涵。

“灰色”广义上的哲思显然适用于文学艺术等社会学门类,如文学诗词的灰色意境则是:幽、寒、雨、暮、荒、苍、雪、愁、恨等如泣如诉的古典诗意色彩。

《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以空灵淡泊的精神本质契合了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成为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在此,大美、大音及大象在洗尽铅华后定格为无言、稀声、无形的精神追求,灰色的墨韵在唐代传统书画中以“枯湿浓淡”“运墨而五色具”的气韵概括了世界万象的空灵与洒脱,至宋代则在“逸、神、妙、能”中开拓了意态的文人挥毫,及至元代“作画贵有古意”的“逸笔草草”,灰色的笔墨气韵形成一种沉寂、肃然,进而产生了一种温雅淡泊的审美意味,流动着静、虚、恬、淡的古意。

灰色的墨韵循环流动在阴阳五行的虚实水墨中。

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热衷于表现舞女的动态“印象”,灰色的介质与朦胧图底的关系有利于表现书法线条般的人体曲线美。

与德加温润的灰色相比,热衷于以灰色、紫罗兰、绿色等打底画纸作画的古典主义大师丢勒的细密画则注重严谨的逻辑,《祈祷的手》《横躺的阿格妮丝》等结实的典型性造型在灰色背景中体现了画家精于概括、重于塑造的无限洞察力。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古人普遍重视札记在读书治学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撰写札记可以督策学人勤读深思、力学进业。

正因为认识到了札记撰写对于进学修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古代很多学者将札记作为重要的为学之具,在平时的学习、研究中常以札记来记载感悟、辑录见闻、考究原委等。

如乾隆时学者翟灏即是龚例:“苟可资多识者,靡不览。

诸子之瓌论,百家之琐语,山经地志之异闻,荒冢破壁之奇字,包孕而贯串之;下至街谈巷说,亦必考所由来,有所得辄札记之,意或龃龉,则旁参互巧。

穿穴以求其合。

自壮至老,手捐翰一管,撰述无倦。

”札记为古人求知修学所倚用,在其学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古代的学术札记十分发达,成为传统学术的重要载体,为数甚夥,精品亦多。

清梁章钜说:“子书杂家最多,而有数部不可磨灭之书,必须专读者。

如班固之《白虎通义》、颜之推之《家训》、王应麟之《困学纪闻》,皆当家有其书。

”清徐养原说:“杂家者流,自古有之,至唐宋而寝盛”,出现了苏鹗《苏氏演义》、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随笔》等一大批学术札记名著,“足为考镜之资”。

清代是训诂学的鼎盛时期,此时学者在训诂研究上的所闻、所思、所得,有很多是以札记来承载和呈现的。

如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孙诒让《札迻》等学术札记,其中就多有训诂探究的内容,借此能窥见当时训诂学研究实绩之大略,甚至可以粗知清代学术的内涵、特点等。

所以梁启超说:“札记实为治此学者所最必要,而欲知清儒治学次第及其得力处,固当于此求之。

”顾炎武写作《日知录》,一年之中“早夜诵读,反复寻究,仅得十余条”,积30年之功才写成此书。

古代学术札记多类此,是学者们在学术兴趣的驱动下潜心钻研、深造精诣而获得的成果。

古人学术札记多有新创之见、精粹之论,具有较高的学术含量。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作的曲并不能被称作艺术品,因为艺术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其主观情感的呈现,而艺术活动更多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充满感性色彩,人类艺术创造最大的特征就是情感化。

而人工智能是理性的,它整套艺术生产逻辑基于数据,即便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开始加入情感激发和随机化模块,但创作的内容仍然是从大量作品中提取、分解、组合而成,这种重组方式不能称为情感化的艺术创作。

人工智能目前没有可能创造与人类智力相当或者超过人类智力的作品,因为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的。

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面基于主观情感上的“一时难以接受”,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艺术可能会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留给人类的最后一片施展才华的乐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

以微软机器人“小冰”的绘画作品为例,乍一看,颇具“艺术色彩”,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作品仍然难以摆脱元素堆砌的痕迹。

就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个主题,小冰所画的内容基本上都在“建筑”“人”“家具”这几个模棱两可的元素上来回重复。

而即便是输入“城市”这个关键词,小冰依旧会把城市跟椅子、时钟这类元素联系到一起,画作也不算完整,甚至过于抽象。

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存现实基础的改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家和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艺术存在的意义及其终极走向等一系列问题。

正如艺术批评家李心沫所言,在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已经很难被人进行区分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对人工智能视而不见,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

海南省嘉积中学海口文昌中学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海南省嘉积中学海口文昌中学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海南中学、海口一中2024届高三联考试题文昌中学、嘉积中学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自然之天”视角下的天人关系属于宇宙论范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无论是老子所言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还是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或是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是指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始于同一宇宙本源的有机整体,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而且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

我国早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机构“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就是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雏形。

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就明确提出了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秦代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

要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还需要还原到历史的客观情境中寻找答案。

《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古代的圣人正是在观察天地之道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掌握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所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发现了大量天文现象的记载。

而且,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因此,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系统性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更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层面与社会伦理交往层面衍化而来的具体指向。

文昌中学2024届高考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文昌中学2024届高考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文昌中学2024届高考压轴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鬼卡点张弛贺崇武看到前方那个卡点,看到那个像鬼魅一般在暗蓝夜色和浓重雾气之中挥舞着“停”字牌的警察时,他的心一下抽紧了。

一股冰凉的感觉瞬间贯注全身,好像掉进了冰窟窿里。

他本能地松开了油门,任车子凭着惯性慢慢向那个警察滑过去。

混乱的头脑里浮起了一个念头,事不过三,他的报应日到了!他是在车子过黑水河的时候第一次浮起这个念头的。

车至河心时,他隐约听见外面传来咋察一声,似乎是冰面开裂的声响。

那一瞬间他心一哆嗦,本能地点了一脚刹车。

但很快反应过来,如果骤然停车,整个车体的重量瞬间压在一块局部冰面,只能加大那开裂。

他的脚颤颤地、悬浮着踏在油门上,使之保持适当的给油力度。

车子略慢一瞬,又开始匀速前进。

那是他第一次浮出这个念头,报应日到了!他在内心盲目地祈祷着。

两手紧握着方向盘,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河岸,岸边那鵝卵石密布的坡地和枯瑟悬的树木越来越近……车子上岸后,他略略松了一口气。

他就这么驾着这辆破车,做着心惊胆战的白日噩梦从冰河上蹚过来了。

噩梦又开始在头脑中翻涌……他想不明白,那一瞬间他咋就那么疯狂,狗日的再坏,也不能下这么狠的手……现在全完了,时间是无法倒流的……他用力地晃着脑袋,把各种绝望恐怖的念头像鸭子抖水似的从脑袋里抖出去,没有意识到高度的神经紧张已经蔓延到身体的每个角落,他的脚板已经不知不觉踩紧了油门。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C.批判性思维的学习可通过不同学科或不同形式来实现,但都应当遵守循序渐进的方法。
D.批判会话有严格的基本准则,练习强度明显大于情景分析,效果也要优于情景分析。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作者所主张的“小组学习”理念的一项是()(3分)
A.学习《劝学》时,老师将本节课的讨论主题明确为:在AI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考虑到通过深度自省来认识自己的动机、假设和世界观有多难,若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学习,也就不那么让人吃惊了。认识假设是一项困难又矛盾的任务,没有几个人能靠自己未完成,不论我们以为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准确,都难免是在用自己的思维框架来认识自己的思维!这就像一条狗试图咬住自己的尾巴,抑或一个人试图在壁镜里看到自己的后脑勺。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囚徒,被困在自己的认知框架中,被我们的思维左右看。我们不加批判地接受一些假设,这些假设左右着我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反过来肯定这些假设是正确的,最后形成一个自我肯定的循环。要辨别我们的假设,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反思自我及自己的行为,根深蒂固的假设对我们的影响太深,很难通过自我意识认识清楚。
图书目录(部分)
第一章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挽救了我的生活
发现假设
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批判性思考
哪些假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批判性思考
假设不分对错,只论是否适宜
小结
第二章跨学科的批判性思维
不同学科的共同之处
五大思想渊源
小结
第三章如何学习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学习
如何示范批判性思维
具体经验
困境迷惑
读者评论
作者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位倡导批判性思维的教育者的个人经历。他的洞见和诚恳的讲述是宝贵的、有趣的。

2020届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届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届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在谁的伞下⑴某个雷雨之夜我赶路回家,没带雨具,前面几步远的距离,一位姑娘持伞而行,那伞宛若一朵无雨的云。

⑴雷雨交加,街上行人稀少,那姑娘不时地回头望我,目光带着疑惑甚至惊恐,很显然,我的存在使她有后顾之忧。

这虽让人心寒,但也不能怪她,因此情此景颇像一些虽不高明却足以令人紧张的小说情节了:深夜,一条汉子尾随一个年轻的女郎,在雨中。

(3)君子坦荡荡,为了她的安宁,我加速走到她前面去。

我只担心在经过她身边时,她别吓得尖叫起来。

电闪雷鸣之际再加上女人的尖叫声,会搞得这城市神经错乱的。

⑴我把背影留给她,这样便显得更纯洁些。

我哼着小调,步伐坚定从容,并竭力装出好人的样子——大概世界上再没有比好人假装好人更加狼狈的事了。

⑴雨至滂沱,我已浑身湿透,忽然发现她竟跟了上来,走在我身边,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她有意无意地向我靠拢,慢慢地又将伞举到了我的头顶。

雨被截住了,拍着伞。

⑴我给了她安全感,她给我信任和帮助。

转眼之间,我们成为一柄伞下的同路人。

在城市,这是很动人的一刻。

人与人的心灵原是可以相通的,凭借着雨夜,伞是小小的道具。

⑴起初我挺拘谨,东张西望,有做坏事的心情,见四周一片茫茫,也就释然了。

我接过伞来举着,路过自己的住所也未停下,像个真正的保镖一样,把她护送到家门口。

她要我带走伞,我谢绝了,尔后我们像朋友似地道别。

⑴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然而时隔数日,我在街头再次遇见那姑娘,互相一愣,犹豫了一瞬,又像陌生人一般擦肩而过,连招呼也未打。

这是白天,没有雨,街上人涌如潮。

⑴这个破坏性的结果无疑令人失望。

我为此假设过多种结果,反过来看看,唯有它真实得不可动摇。

因为它绝对符合现代城市的性格。

⑴在日趋冷漠的城市里,人们习惯了隔膜与生疏,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挨得很近也无法连成陆地,孤独感使人对沟通和交流产生抗体,再没有什么比陌生更让人熟悉。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高三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高三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说“俗”道“雅”谈文化
海南省海南中学、文昌中学届高三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
———————————————————————————————— 作者:
———————————————————————————————— 日期:
海南中学、文昌中学2018届高三联考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D.“雅”是一种价值评判,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拒绝媚俗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或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2.对于“俗”和“雅”的关系,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俗”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雅”是社会群体的共同理想,故不具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功能。
B.“雅”“俗”之间有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涵具有陋意,是庸俗的;“雅”则是高尚的、脱俗的。
1.下列关于“俗”和“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人类社会初期,“俗”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和适应,是特定人群中产生的一种不成文的、无需言明的默契。
B.在人类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和精密后,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
C.“雅”是一种“公约”,这种“公约”的特点是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是一种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周测七本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文学以全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姿态,成为当前文学活动中的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然而,网络文学的迅速崛起并没有引起当下文学批评界的足够重视,当前的文学批评并没有完全参与到网络文学的整体创作活动中。

这种缺席,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文学少了一面不得不照的镜子。

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呼唤着文学批评的积极介入。

尽管网络文学拥有传统文学所不具有的优越性,但是其缺陷也是明显的。

一方面,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影响下,网络文学创作缺乏经典意识。

随意复制、拼凑的情况愈演愈烈,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动辄四五部、三四百万字,文本结构单一、内容格调低下、语言粗糙直白的现象屡见不鲜,优秀作品更难得一见。

另一方面,在文学生活实利化的生存氛围下,一些网络文学的作者要么专心于表现纯粹的个人私欲,要么致力于表达虚拟的玄幻世界,要么醉心于虚构架空的历史传奇。

在点击率的步步攀升中,宽广深厚的现实生活,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至诚至善的人伦情感等内容却稀疏甚至缺失,许多网络文学最终沦为缺乏审美品格和精神内涵的文字垃圾。

这种情况下,广大读者需要文学批评“别裁伪体”,而广大网络文学作者也需要借助文学批评进行反观和促进。

然而,目前网络文学批评基本是缺失的。

一方面,伴随网络文学创作产生的网络文学批评却没有形成真正的批评理论,随意性、在线性、娱乐性和炒作性等等使网络文学批评无力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理论上的有力支持。

网络文学创作一直是在批评滞后和话语失范的状态下发展的。

另一方面,虽然传统文学批评在理论方法和话语方式上是完全成熟的,但是传统文学批评却是在传统文学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是针对传统文学创作的。

尽管网络文学具有传统文学的基本特性,但又是与传统文学完全不同的。

因而,传统文学批评并不完全适合于网络文学创作。

正是由于网络文学批评的不成熟性和传统文学批评的不适用性,使网络文学创作处于前后失据的状态中,并进而形成了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状况。

那么,如何强化对网络文学的批评呢?其一,促成传统文学批评和网络文学批评的融合,形成适合于网络文学创作的批评理论。

要打破传统文学批评和网络文学批评之间的壁垒,鼓励从事传统文学批评的理论家、批评家从事网络文学批评,把网络文学作品纳入自己的批评对象,通过对二者的比较更新已有的传统批评理论,形成全新的可以适用于网络文学创作的通用化的文学批评理论。

其二,更新传统文学批评话语,建构多样化的文学批评方法。

传统文学批评话语是对传统文学创作的总结,有其相对的稳定性,而网络文学一经产生就显示出了与传统文学不同的特点。

在对网络文学的批评中,就不能固守已有的陈旧话语,而是要针对网络文学的独特性,建构起更具适应性的网络文学批评话语。

其三,加强网络文学批评的理性色彩,也注重网络文学本身的特质。

在“灌水式”和“板砖式”的娱乐化批评之外,网络文学批评的文本既要深入浅出,让读者接受,又不失理性和深度,从而形成对网络文学的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影响,构建作品、阅读与批评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网络文学呼唤文学批评》文/郭国昌)1.下列关于“网络文学”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当前网络文学已迅速崛起,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但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文学批评界的足够重视。

B.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一样,它的健康发展也呼唤着文学批评的积极介入和促进。

C.当前网络文学虽然发展很快,但最终它们都沦为缺乏审美品格和精神内涵的文字垃圾,这是很让人痛惜的。

D.网络文学是个新事物,它拥有传统文学所不具有的优越性,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优秀的作品更难得一见。

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强化对网络文学批评的具体方法”的一项是()A.针对网络文学批评的不成熟和传统文学批评的不适用这个情况,我们要促成传统文学批评和网络文学批评的融合。

B.网络文学批评没有形成真正的批评理论,无力为网络文学创作提供理论上的有力支持。

网络文学创作一直是在批评滞后和话语失范的状态下发展的。

C.如果从事传统文学批评的理论家、批评家把网络文学作品也纳入自己的批评对象,这样会大大促进网络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

D.在对网络文学的批评中,我们更新传统文学批评话语,建构多样化的文学批评方法,不能固守已有的陈旧话语。

3.下列关于上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文学批评不应在网络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缺位,如果缺位了,一定程度上使得网络文学在发展中少了一面不得不照的镜子。

B.本文既论述了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的不可或缺的关系,又阐述了强化对网络文学的批评的具体方法。

C.在对网络文学进行批评时,要注意批评文本的写作既要深入浅出,让读者接受,又要不失理性和深度。

D.因为当前传统文学批评在理论方法和话语方式上是完全成熟的,所以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以及网络文学作品、阅读与批评的良性互动都会形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权,字仲谋。

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

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①,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

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

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

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

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

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

备进驻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

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

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

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②。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

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三国志•吴主传》) 【注】①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没有遵守。

按照古人的解释,伯禽在服丧期间,徐戎(周代居住在今徐州一代的少数民族)作乱,伯禽就停止服丧而率兵讨伐,平定了徐戎。

②濡须坞:修建在濡须口的堡坞,夹濡须水而筑。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权哭未及息息:停止B.领会稽太守领:兼任C.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表:任命D.故委心而服事焉委:托付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权励精图治的一组是()(3分)①策薨,以事授权②招延俊秀,聘求名士③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④公烧其余船引退⑤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⑥权与相拒月余A.①②④B.①③⑥C.③④⑤ D.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荆州牧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

此时的东吴内部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联合刘备与曹操决战,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B.孙权继位之后,任用贤才,优礼士人,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等人开始成为孙氏政权的核心人物。

一时间,孙权手下人才济济。

C.孙权到秣陵(建业)后,曹操来犯,孙权与曹操大战于濡须坞,双方均不能获胜。

看到孙权阵容齐整,曹操只好撤兵。

D.孙权作为一代英主,面对曹操的入侵,敢于抗击。

经过赤壁之战,把曹操赶回江北;后又经过濡须之战,稳定了东南的局势。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逢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8、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9、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次未考此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守在科学的屋檐下王波1913年,普朗克担任柏林大学校长不久,便将爱因斯坦请到柏林大学,并为他设立了一个新的教授职位。

在他看来,“把更多有天赋的科学家留在德国”是一名科学家应尽的责任。

当然,对普朗克来说,一切并不是“责任”两个字这么简单。

在这个路德教徒心中,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

而终其一生,他一直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1878年,20岁的普朗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

名声来自他的音乐天赋,这个大二学生曾为多首歌曲和一部歌剧作曲。

但在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

一位物理学家教授试图劝说年轻人另走他路,这样或许更容易有所成就。

普朗克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回应道:“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想把现有的物理知识搞清楚。

”第二年,当为自己以“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为题目的博士论文答辩时,年轻的普朗克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

幸运的是,普朗克最终通过答辩,并获得了慕尼黑大学的教职,可以继续从事他的理论物理研究。

普朗克所不曾期望的“新大陆”,则在22年后浮现。

1900年,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给物理学带来巨变,也在18年后给普朗克带来了诺贝尔奖。

只是,此时的奖励,已难以抚平普朗克内心的千疮百孔。

他的妻子和女儿先后离世,大儿子则死于一战战场。

战争带给普朗克的,不仅是家庭的巨变,还有事业的动荡不安。

1914年,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德国科学和文化界发表了《文明世界宣言》。

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界享有最高声誉,不得不在这个臭名昭著的宣言上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