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血压监测_技术
有创血压监测(ABP)

传感器位置
传感器正确位置与右心房在同一水 平线上
传感器低于右心房,血压读数升高 传感器高于右心房,血压读数降低
护理要点
1、动脉测压管的各个接头连接要旋紧,防止脱开或渗漏,并置于无菌 治
疗巾内。
2、换能器零点校正,应换能器与心脏水平位置一致。 3、为保证动脉测压管的通畅,应用1%肝素盐水定时冲洗,加压袋的压
重搏波
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 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形 成重搏波
降支
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
异常动脉压波形
圆钝波主要见于心肌收缩功能低落 或血容量不足。
异常动脉压波形
低平波主要见于低血压休克和低心 排综合征。
异常动脉压波形
不规则波主要见于心律失常患者。
异常动脉压波形
用加压袋使肝素液持续滴注,压力 300mmHg左右,滴速3ml/h。
不同部位的血压
有创血压的收缩压自主动脉→肱动 脉→桡动脉→足背动脉逐渐升高, 舒张压逐渐降低。
影响因素
一.每搏输出量 二.心率 三.外周阻力 四.大动脉弹性 五.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
系统归零
旋转三通旋钮,关闭动脉通道,使传感 器压力通道和大气相通,按监护仪上校 零键,当屏幕上出现校零成功时表示零 点校正完毕。旋回三通旋钮,监护仪上 会立即出现压力曲线和数值,表示校
经皮桡动脉穿刺法
(二)改良Allen试验 针对昏迷患者利用监护仪屏
幕上显示出血氧饱和度波形和数字来 判断。 具体方法:
检查者双手同时按压桡、尺动 脉,屏幕上数字和波形消失。松开尺 动脉一侧,屏幕上即可恢复波形和数 字,如不显示视为异常,需改其他的
经皮桡动脉穿刺法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一、目的1、持续、动态、直接监测动脉压力的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准确可靠,随时取值。
2、根据动脉波形变化判断心肌收缩能力。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及早发现动脉压力的变化。
4、可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减少病人痛苦。
二、用物准备动脉套管针(根据病人血管粗细选择)、12号或16号普通针头,5ml 注射器、无菌手套、无菌治疗巾及1%普鲁卡因;压力连接管、压力换能器、连续冲洗系统、监护仪、常规无菌消毒盘、小夹板及胶布等。
三、操作流程1、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法↓↓↓↓↓↓↓↓2、有创动脉压测定↓↓↓↓↓↓四、简要说明1、概述有创动脉压监测是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直接测量动脉内血压的方法。
适用于休克、危重症、严重的周围血管收缩、重大手术或存在高循环功能障碍风险的手术病人的血压监测。
常用于动脉内置入导管的部位包括桡动脉、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其中首选桡动脉,其次为股动脉。
正常情况下有创动脉血压比无创血压高2~8mmHg,危重病人可高10~30mmHg。
2、动脉内压力图形的识别正常动脉压力波形分升支、降支和重搏波。
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压,正常值为100~140mmHg;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为舒张压,正常为60~90mmHg。
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随着动脉管径和血管弹性的降低,动脉压力波形也随之变化,表现为升支逐渐陡峭,波幅逐渐增加,因此股动脉的收缩压要比主动脉高,下肢动脉的收缩压比上肢高,舒张压所受的影响较小,不同部位的平均动脉压比较接近(图3-1-1)。
3、异常波形意义(1)低血容量或心肌收缩功能低落:上升或下降支缓慢,顶峰圆顿,脉压缩小及随呼吸波动的不稳基线,重脉切迹不明显。
(2)主动脉瓣狭窄:收缩相延缓,重脉切记不易辨认。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收缩相上升,舒张相降低,重脉切迹消失。
有创血压监测ABP

ABP监测可以提供详细的动脉波形数据,有 助于评估心脏功能和血管健康。
2 准确性
由于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ABP监测比非侵 入式方法更准确。
4 定量指标
ABP监测可以提供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 脉压等多个血压指标,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 诊断和治疗决策。
ABP监测的注意并遵循操作规范,避免误操作 导致不准确的血压数据。
有创血压监测ABP
什么是有创血压监测(ABP)?它是一种通过直接连接到动脉的导管来测量血 压的方法,为医生提供了连续和准确的血压数据。
ABP监测原理
1
阻抗式传感器
通过测量电阻变化来计算血压值,准确性高,但需要侵入血管。
2
压力传感器
使用传感器直接测量动脉内的压力变化,精确度较高。
3
动脉波形反射
通过观察动脉脉搏波的反射来推算血压值,无需侵入血管,但准确度低。
ABP监测设备
动态血压监测仪
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患者的动脉 血压。小巧轻便,可以携带在体 外。
压力传感器
导管
将动脉内的压力变化转换为电信 号,并传输给监测仪器进行处理。
连接动脉和监测设备的一次性管 道,可以准确获取动脉内的压力 信息。
ABP监测的应用领域
手术室
专注于手术期间患者的实时监测,帮助医生及 时调整麻醉和药物剂量。
科研实验
在动物模型或临床试验中,用于了解血压变化 对身体功能和疾病进展的影响。
重症监护室
对危重病患者进行连续血压监测,提供准确的 血压数据,以指导治疗和调整血流动力学。
血液透析
在透析过程中监测血压,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 和有效。
ABP监测的优势
1 连续测量
相比传统的间断测量方法,ABP监测可以提 供连续准确的血压数据。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实时性
新版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发 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而传统方法则无法做到 这一点。
安全性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血栓形 成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确保患者的安全。
04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适用人群和适用场景
降低医疗成本
促进医疗技术创新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的出现和 应用,推动了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为未来的医疗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使用能够减 少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医疗操作,从 而降低医疗成本。
05
结论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价值和意义
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能够 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血压数据, 有助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 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
指导治疗
医生可以根据有创血压监测的结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调整药物 剂量、控制输液速度等。
危重患者监测
对于重症休克、心衰等危重患者,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以更好地评估 患者的循环状态和组织灌注情况。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和挑战 Nhomakorabea01
02
03
感染风险
由于导管直接插入动脉内, 容易引发感染,因此需要 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护理。
目的和目标
目的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旨在提供更准 确、可靠、实时的血压监测数据,帮 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 治疗方案。
目标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目标是提高 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误差和 干扰,同时简化操作流程,提高临床 应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02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基本知识
有创血压监测

禁忌症
1.穿刺部位或其附近存在感染。 2.凝血功能障碍。 3.患有血管疾病的病人,如脉管炎等。 4.手术操作涉及同一部位。 5.ALLEN试验阳性者禁忌行桡动脉穿刺测压。
改良ALLEN试验:
对于昏迷者,利用监护仪屏幕上显示出SPO2脉博波 和数字来判断。举高穿刺手,双手同时按压尺,桡 动脉,波形和数字消失。放低手,松开尺动脉,屏 幕出现波形和数字,即为正常。表明尺动脉供血良 好,
动 脉 压 波 形
异 常 动 脉 压 波 形
影响波形准确性的因素
放大波形的因素 降低波形的因素
空气 管路打折 管路过软
(衰减过度)
管路过长 三通过多
(衰减不足)
传感器位置
传感器低于右心房 血压读数升高 传感器高于右心房 血压读数降低
Daily, E., & Schroeder, J. (1995). Techniques in bedside hemodynamic monitoring. (5th ed). St Louis: Mosby.
护理要点:
1.严格观察监测指标:一般每30min监测一次并做记录,病情不稳定时, 随时监测记录。严密观察监护仪上各波形和压力的变化,若波形过高、低 钝或消失,压力数值与临床不符,可能存在动脉导管阻塞、脱出,换能器 位置不当等,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2.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3.保持压力测压管通畅 4.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1)严防动脉内血栓形成 (2)远端肢体缺血 (3)感染 (4)防止气栓发生:在调试零点,取血等操作过程中严防气体进入动脉内 造成气栓形成。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A
穿刺部位每24h用安尔碘消毒及更换 敷料1次,防止污染。
抽取动脉血时,导管接头处应用安尔 碘严密消毒,不得污染。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技术之有创血压监测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技术之有创血压监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体位、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评估动脉搏动情况及侧枝循环情况。
(二)操作要点
1.患者取舒适卧位,备齐用物,将配好的肝素盐水置于加压袋中,连接一次性压力套装,加压袋充气加压至300mmHg,排气备用。
2.动脉置管成功后妥善固定,肝素盐水冲洗管路,调整监护仪至动脉血压监测。
3.患者取平卧位,将传感器置于腋中线第四肋间(右心房同一水平)平齐的位置,调整测压零点后开始持续监测。
4.动态观察患者血压、压力波形并准确记录。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2.指导患者保护动脉穿刺部位,防止导管移动或脱出。
(四)注意事项
1.患者体位改变时,应重新调试零点,传感器的高度应平左心室水平。
2.避免测压管路导管受压或扭曲,保持管路连接紧密、通畅。
3.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应立即用肝素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保持加压袋压力在300mmHg。
4.常规每班调定零点,对监测数据、波形有异议时随时调零。
5.在调整测压零点、取血等操作过程中严防气体进入动脉。
6.观察并记录动脉置管远端肢体血运及皮温情况。
7.监护仪波形显示异常时,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有创血压监测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有创血压监测(ABP)

降支
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
异常动脉压波形
圆钝波主要见于心肌收缩功能低落或血容量不 足。
异常动脉压波形
低平波主要见于低血压休克和低心排综合征。
异常动脉压波形
不规则波主要见于心律失常患者。
异常动脉压波形
高尖波主要见于高血压病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传感器位置
传感器正确位置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线上 传感器低于右心房,血压读数升高 传感器高于右心房,血压读数降低
护理要点
1、动脉测压管的各个接头连接要旋紧,防止脱开或渗漏,并置于无菌治 疗巾内。
2、换能器零点校正,应换能器与心脏水平位置一致。 3、为保证动脉测压管的通畅,应用1%肝素盐水定时冲洗,加压袋的压
力大于300mmHg。 4、当动脉波形出现异常、低钝、消失时,考虑动脉穿刺针处有无打折或
血栓堵塞现象。处理:揭开皮肤保护膜,若有堵塞应先抽回血在进行 冲管,防止凝血块冲入动脉内,并用酒精消毒,待干后贴上皮肤保护 膜。 5、动脉测压管内严禁进空气,应定时检查管道内有无气泡。 6、定时观察穿刺肢体的血运情况(肢体有无肿胀、颜色、温度异常、局 部不宜包扎过紧,以免发生肢端坏死)。 7、为了防止感染,每次抽血标本时,严格无菌技术。
经皮桡动脉穿刺法
(一)Allen试验 清醒患者可嘱其握拳,同时压迫桡、尺动脉。
松开拳头,放松尺动脉一侧,如5秒内手掌颜色由苍 白变红,则表示桡动脉侧支循环良好,若超过10 秒以上应禁忌穿刺置管。具体步骤如下图:
经皮桡动脉穿刺法
(一)Allen试验 清醒患者可嘱其握拳,同时压迫桡、尺动脉。
松开拳头,放松尺动脉一侧,如5秒内手掌颜色由 苍白变红,则表示桡动脉侧支循环良好,若超过 10秒以上应禁忌穿刺置管。具体步骤如下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护理要点
护理常规
1. 当动脉波形出现异常、低钝、消失时考虑 动脉穿刺针处有打折或者血栓堵塞的现象。 处理方法: 可揭开皮肤保护膜,若有打折进行调整,若有 堵塞先抽回血再进行冲洗,防止血凝块冲入动 脉内。
护理要点
护理常规
2. 防止动脉内血栓形成,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测压管道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 为保证动脉测压管的通畅,应保证加压气袋的压力在300mmHg。 • 每次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均应立即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以防凝血。 • 管道内如果有血栓堵塞应及时抽出,勿将血块推入,防止发生动脉栓塞。 • 动脉置管时间长短也与血栓形成呈正相关,在患者循环稳定后,应及早拔出,拔
优缺点比较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无创血压( NIBP )存在以下限制: -不能动态监测 -不能提供压力波形 -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
优缺点比较
A 持续、准确的评价动
脉收缩压、舒张压和
平均动脉压
临床 意义
动脉压力波形的分析
B
,它可判断病人血容
量、心功能与 血管张
力的综合情况
C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
有创动脉血压 监测技术
目录
概述
应用指征 优缺点比较
波形分析
护理要点
01
概述
概述
血 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血压分为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
概述
无创 血压
血压测 量方式
有创 血压
概述
定 义: 通过穿刺在血管内放置导管,通过导管来检 测出实时的压力变化, 这种直接测量血压的 方法叫做有创血压(IBP)监测
(衰减过度)
放大波形的因素
• 管路过长 • 三通过多
(衰减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管口方向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 压强。有创测压时准确的测法应是导管口方向与血流方向垂 直。在临床上通常测定动脉压的导管口是迎向血流方向,因此 测出的压力是血管内侧压强与血流流动的动压强之和,其值稍 大于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当血流速度不大时,导管口方向的 影响可忽略。有研究表明在心率增快、血流速度增加以及动 脉管腔由于导管插入而阻塞形成终端动脉时,将造成动脉压力 波的反响、共振,就会使测得的压力值显著高于实际值。
并发症
导管脱落
血管痉挛
感染
出血
穿刺部位用 透明敷贴粘好后, 再用胶布加固, 标明穿刺时间, 并且用约束带和 纸板进行固定, 避免患者躁动及 为患者翻身、吸 痰时,套管针折
叠、脱出。
末梢循环差时,调 整房室温, 肢体 保暖热敷, 观察 穿刺侧手掌部有 无疼痛及皮温、 颜色的变化, 通 过同侧手指套血 氧饱和度动态监 测手部的血运情 况。在进行肝素 冲管时,速度不可 太快,以免血管收 缩,引起缺血、疼 痛。
有创血压监测 ABP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将穿刺管直接插入动脉内, 通过测压管 连接换能器直接测压的监测方法, 能连续、准确地提供动脉收缩 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的数据, 同时能绘制动脉压力曲线,
可随时发现动脉压力变化,还可取动脉血做动脉血气分析。不受 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的影响。是危重患者监测的首 选方法。
在建立有创动脉 血压监测后,应严 格无菌操作,加强 穿刺点皮肤的护 理,每日用0.5% 碘伏消毒穿刺点, 并更换透明敷贴。
若有污染应及时 更换,保持局部清 洁干燥。
用肝素稀释液冲 洗测压管,可致患 者凝血时间、凝 血酶原时间和凝 血酶时间延长。 应加强观察穿刺 部位有无渗血!肿 胀等现象,对于老 年和肝肾功能不 良者尤其应注意 有无出血情况。
系统校零
采用传感器测压时,传感器的高度应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Netea 分别对传感器位置高于右心房水平5cm、10cm、15cm、20cm和低于 右心房水平5cm、10cm、15cm、20cm的血压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传感器高于右心房水平时血压显著下降,而在低于右心房水平时显著 升高,在数值上表现为传感器的位置每改变5cm,血压值就会改变 3mmHg~4mmHg。有研究通过右侧股动脉置管监测有创血压病人的卧 位,发现右侧卧位和仰卧位时传感器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有创血压值无 明显的变化,左侧卧位时由于传感器高于右心房水平,有创血压值显著低 于仰卧位的有创血压值,收缩压平均低12mmHg左右。舒张压平均低 10mmHg左右。因此当病人体位改变时应随时调整传感器的高度,避免 由此而造成的测量误差。
监测护理
1 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 患者术后将动脉穿刺管接三通,整个测压管道连接应紧密,无漏液、漏
气,并充满肝素盐水,每24h更换肝素液,每小时以及每次抽血后用注射器 抽吸2-3肝素盐水冲洗管道,保证管道、三通内无回血,防止血液凝固。若 冲管时阻力大,回抽时无回血,不可强行冲管,必须立刻将动脉置管拔除;若 出现冲管通畅,回抽无回血时,可能在三通与测压管连接处形成了凝血块, 引起活瓣样作用。需在无菌操作下脱开三通清除血块或拔除置。
测压装置校验
传感器测压时由于其本身、测压装置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均会使测量值发生偏差,在使用前用水银或弹簧血压计分别 在不同压力点进行测试,观察监测仪所显示的压力值是否与上 述压力点一致,在测压过程中除反复校验零点之外,还可用回 转血流法对传感器和测压装置进行测试。传感器的频率为 0Hz~100Hz,测压系统的谐频率和阻尼系数为0.5~0.7,阻尼过 高增加收缩压读数,降低舒张压读数,而平均动脉压变化较小 为确保测压准确性和可靠性,需对测压装置定时进行检修和校 对。
文本
连接管道
连接从病人到传感器之间的管道水力学传递通道,可显著 改变整个测压系统的效能,有研究表明最理想的连接是用大口 径尽可能短的硬质导管,不用三通开关直接与传感器相连便可产 生良好的频率效应,但这种连接法临床应用很少。“Paulsen通过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长6英寸(1英寸=2.54cm)的连接管和84英寸 的相比,可以使血压升高10mmHg~25mmHg,但是在临床中用6 英寸的连接管将传感器与动脉插管的末端连接时,会给系统校零、 动的脉传文采感本血器,带用来内一径系为列2.的0文m问本m题~3。.0故m在m、临长床约应文6用本0中cm应的选硬择质高连频接效管文应为本 宜,至多不超过120cm,并保证测压系统内不能有气泡。
监测护理
4 管路的维护 在非压力袋冲洗管道时,会不断有血液压入测压管内,此时应可以观
察到血流的搏动情况。若无血柱搏动要及时检查是否引起阻塞,如阻塞可 用肝素盐水试冲洗,即提起或挤压传感器前的橡皮通道同时试挤冲洗肝素 盐水墨菲管,一般稍加压力即可挤入血管。如果挤压有阻力, 可用注射 器通过三通回抽,将血块吸出,若仍不能恢复通畅,则应拔出套管。为减 少管道阻塞的发生应做到: ①肝素稀释液一般为 2-4u/ml, 并保持压力 袋压力在300mmHg, 以 2-4 ml/h 的速度持续冲洗; 对于严重烧伤患者, 凝血系统功能随着病程会发生改变。烧伤早期处于高凝状态, 肝素稀释 液浓度可在 2u/ml 以上即在500ml 或 250ml 生理盐水中加一支肝素 (12500u) 注射液,并及时监测凝血功能。非压力袋持续冲洗者,每小 时左右手动挤入 2-4ml 肝素盐水。②从测压管抽出血标本完毕时, 应用 备好的注射器将残留在三通扣内的血液抽出, 盖好三通小帽, 挤压换能 器上的小夹子间断冲洗管道, 以管道无残留为准; ③在测压、取血样本 等操作过程中, 要严防管道中进气, 因管道中的气泡可降低压力传递的 敏感性, 使数值降低, 应尽可能排尽空气。
1 冲洗装置 2 传感器 3 连接管道
冲洗装置
套管针穿刺成功后,连接冲洗装置,用肝素盐水以2-4mL/h的 速度连续冲洗管道,以防血细胞凝集阻管.冲洗液中肝素的浓度成 人为2-4U/mL,儿童为1-2U/mL为抵制动脉血反流,应向含肝素液 的塑料输液袋外加压至300mmHg(1mmHg=0.133kPa),而且由 于整个管道内充满肝素液,心动周期血液反流的机会更少,虽然冲 洗系统的压力可高达300mmHg,由于注速甚慢,与动脉导管尖端 的压力相差不超过2%,故不会影响血压的测量值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传感器
为保证测量过程的动态精确性,真实地描记 出动脉压力波形和记录压力数值,传感器的性能 极为重要, 大多数临床应用的传感器具有良好 的放大或频率效应。有创血压的传感器是由流 量控制器、传感器芯片和三通组成。流量控制 器有2种工作状态,在准备阶段,可以快速冲刷管 内的气泡,在正常工作时,它可以保持冲洗液低 速注入血管内。传感器芯片是压力信号测量装 置,通过采集血压信号,然后将血压压力信号转 化为电信号,三通可以选择液体的流通方向,包 括排文气本、系统校零和血文液本取样的功能。为文了本提 高传感器的精度及动态特性, 采用一次性传感 器, 装置封装成一个整体,避免泄漏和其他连接 上的缺陷。医用传感器的测压范围为-50mmHg- 300mmHg,有资料表明其可耐受10000mmHg高压 而不损坏。
影响因素
测压装 置校验
测量部位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系统校零
文本
导管口方向
测量部位
在周围动脉不同部位测压时,不同部位的动脉压差,测得的结果 不但波形不同,而且压力数值也有显著不同,有资料表明股动脉收缩 压较桡动脉高10mmHg~20mmHg,而舒张压低15mmHg~20mmHg, 足背动脉收缩压较桡动脉高约10mmHg,而舒张压低10mmHg。 Willem同时比较了主动脉、肱动脉、桡动脉以及股动脉4个部位 的动脉内血压,发现收缩压自主动脉、肱动脉至桡动脉逐渐升高,舒 张压逐渐降低,而平均动脉压由于血压压力波的折返从主动脉至周 围小动脉逐渐降低。
监测护理
3 系统归零 归零是指校对或将整个系统调至一个统一的标准, 避免因周围温度、
元件新旧、电压改变和大气压力造成的数据不准确。每次监测之前或患者 更换体位、更换管道都要常规进行系统校零。如发现监测结果与预期值差 别较大, 也要先校零然后寻找其他原因。校零后所得的监测数据是最原 始的、最基础的,也是判断病情变化的依据。校零方法: 按监护器上校 零键, 旋转DOM之前的三通旋钮, 关闭动脉通道, 使传感器压力通道 和大气相通, 当屏幕上压力线变为直线并与基线重合、同时压力数字包 括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为“0”时表示零点校正完毕。此时旋 回三通旋钮使传感器与动脉相通, 监护仪上会立即出现压力曲线和数字, 表示校零成功。
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监测
一般认为,对于血压正常者来说,有创法测得的动脉压比无创法略高,收 缩压常常会高出5mmHg~20mmHg。有对比研究表明, 有创血压值高于无 创血压值,而且收缩压差异较大,与年龄相关性小,而舒张压的差异与年龄有 关,年龄越大差异越小,年龄越小差异越大。
休克、低血压和低体温病人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的比较 ,Campbell 在对危重病人特别是休克状态的病人的研究中发现无创血压可能提供不 可靠的,较高的血压值,而有创血压监测能准确的反映病人的血压状。在 行无创血压监测时,由于袖带充气加压,通过肌肉组织将血管压闭,此时压闭 血管近心端,血容量逐渐增多,相当于一个蓄水池的作用,当放气时,外加压 强逐渐降低,当降至内外压强相等时,积聚的血液在心脏收缩时冲过压闭的 血管,引起血管外部的压强增大,产生较高的无创血压值。研究发现有创血 压可更准确地反映病人的低血压状态,但在心脏术后8h后有创血压值与 无创血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监测护理
2 密切观察监护仪血压波形变化 动脉内测压可在监护仪上描记出动脉压力波形及压力上升速率,可反
映心肌收缩力、血管阻力、血管内容量、心脏每搏输出量等,正常血压波 形呈正弦波、波形平滑、匀称,压力波形的降支上有一不明显切迹。在监 测有创血压时, 应定时进行无创监测血压进行对照,若发现波形异常,应 考虑管道是否堵塞或折叠、是否使用了升压药或心搏输出量减少等,及时 解决;若测压导管、压力换能器及肢体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进脏做功情况,有效指导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