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练习题参考答案
财政与金融测试题+参考答案

财政与金融测试题+参考答案1、中国自办的A、1904年B、1907年C、1897年D、1845年答案:C2、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以商品为课税对象成为时髦,如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逐步发展成为主体税种,这时的税收具有明显的()特征A、间接税B、价内税C、直接税D、价外税答案:A3、乡级人民政府预算草案的审批机关是()A、政府B、乡级人代会C、财政机关D、乡级人大常委会答案:B4、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同调控对象是()A、通货膨胀B、金融市场C、货币供求D、政府收支答案:A5、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标准是A、支出用途B、支出功能C、支出范围D、支出性质答案:D6、削弱商业银行派生存款能力的因素是()A、贴现率降低B、原始存款增加C、存款准备金率提高D、提现率下降答案:C7、对公众来说,每增加一个消费单位的边际成本为零,这是指公共品的()。
A、竞争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排他性答案:C8、商业银行将其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再办理贴现的融资行为称为()A、贴现B、再贴现C、转贴现D、承兑答案:B9、提供公共秩序产品体现的是政府的()职能A、经济B、社会保障支出C、政治D、社会公共服务答案:C10、把贷款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的标准是()A、风险程度B、期限长短C、有无信用D、有无担保答案:D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货币政策的制定时滞较长,执行生效时滞较长B、财政政策的制定时滞较长,执行生效时滞较短C、货币政策的制定时滞较长,执行生效时滞较短D、财政政策的制定时滞较长,执行生效时滞较长答案:B12、专门从事证券发行和交易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A、证券交易所B、信托公司C、证券公司D、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答案:C13、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为()A、有限责任制B、会员制C、合伙制D、股份制答案:B14、股票市场的起点和股票交易的基础是()A、股票流通B、股票发行C、股票价格D、股票交易答案:B15、外汇市场上首要的参与者是()A、外汇经纪人B、外汇银行C、中央银行D、顾客答案:B16、1935年,()《银行法》规定中央银行享有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权力后,这个制度逐渐为各国所采纳,现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个有力手段。
财政与金融(金融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答案

财政与金融(金融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2.偿还和付息价值单方面3.优化资源配置调节生产和消费调节宏观经济4.剩余价值借贷资本5.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6.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个人7.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8.负债业务资产业务9.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结算工具结算方式10.补偿合同11.互助性经济性法律性12.必须有能力获得或持有货币必须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其资产13.财政赤字投资需求膨胀消费需求膨胀14.货币供应量货币需要量15.“双紧”政策“双松”政策“紧货币松财政”政策16.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平衡项目17.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二、名词解释题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2.商业信用是企业单位之间由于商品交易而发生的商品赊销赊购的行为。
3.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
4.利息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资而从借款人那里获得的超过本金的那部分金额。
5.官方利率是由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各银行都必须执行的各种利率。
6.期货市场是交易双方达成协议或成交后,不立即交割,而是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进行交割的场所。
7.商业银行是以吸收社会公众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以发放贷款为其主要资金运用,为客户提供多种服务的金融机构。
8.信用放款是指银行完全根据借款人的信用,即借款人的品德和财务状况,预期未来收益及过去的偿债记录而发放的、无需提供任何抵押品作为担保的一种放款。
9.保险市场是进行保险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的总称,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财政与金融》练习册参考答案

《财政与金融》练习册参考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1.P2 2.P5 3.P11 4.P23 5.P24 6.P25 7.P25 8.P279.P27 10.P43二、填空:1、经济社会2、国家3、剩余产品4、P5 5、税收非税收6、P17- P18 7、P22 8、课税对象9、税源10、10 11、P26 12、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13、从价定率从量定额14、一般级差15、有偿16、有偿性灵活性自愿性17、P48 18、P49- P50 19、P51 20、P50三、单选:1、B 2、B 3、D 4、C 5、B 6、C 7、B 8、A 9、B 10、B四、多选:1、ACE 2、ACD 3、ABC 4、ACD 5、CE 6、ABC 7、ABCD8、ABCDE 9、ABCDE 10、BDE五、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六、计算:1.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进项税=10000×150×17%—110000=145000(元)2.按原税则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工资:1500—800=700(元)劳务:5000×(1—20%)=4000(元)股息:500元应纳所得税=700×5%+4000×20%+500×20%=935(元)按现税则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劳务:5000×(1—20%)=4000(元)股息:500元应纳所得税=+4000×20%+500×20%=900(元)作业2一、名词解释:1.P58 2.P67 3.P72 4.P82 5.P93 6.P93 7.P100 8.P1079.P112 10.P112 11.P115 12.P127 13.P127 14.P12915.P129二、填空:1、P67 2、P93- P94 3、P95- P96 4、P97 5、现金补贴实物补贴6、财政措施财政信用措施7、预设赤字三、单选:1、B 2、D 3、C 4、C 5、A 6、A 7、A 8、A 9、B 10、D11、C 12、D 13、C 14、C 15、C 16、C 17、B 18、A 19、A 20、C四、多选:1、AB 2、ACD 3、ABCD 4、ABCDE 5、CD 6、ABCD 7、ABCDE8、ABCD 9、ABCDE 10、ABD 11、ABCD 12、ABC 13、ABDE 14、BCDE 15、ABCE 16、ABCD 17、ACE 18、ABCDE 19、ACDE 20、AB五、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作业3一、名词解释:1.P133 2.P134 3.P137 4.P137 5.P139 6.P140 7.P1428.P142 9.P165 10.P177 11.P180 12.P184二、填空:1、P137 2、企业债券政府债券金融债券3、单利复利4、P144 5、货币供应量6、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7、金币需要量8、中央商业三、单选:1、B 2、C 3、B 4、B 5、B 6、A 7、B 8、B 9、A 10、D 11、C 12、B 13、B 14、C 15、B 16、D 17、D 18、A 19、A 20、A四、多选:1、ACE 2、AC 3、BD 4、BD 5、BC 6、ACDE 7、ABD 8、ABC 9、ABCDE 10、CDE 11、CDE 12、ABE 13、ABCD 14、ABCDE 15、AC 五、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六、计算:存款乘数=1/r=1/20%=5派生存款扩张倍数=1/r—1=5—1=4银行体系的扩大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r=200×1/20%=1000(万元)派生存款总量=存款扩大总额—原始存款=1000—200=800(万元)作业4一、名词解释:1.P204 2.P205 3.P208 4.P214 5.P222 6.P225 7.P2258.P225 9.P225 10.P234 11.P239 12.P243 13.P248 14.P25315.P268 16.P269 17.P273 18.P273 19.P274 20.P281 二、填空:1、政策管理服务2、最高权力内部职能3、稳定币值发展经济4、贸易信托金融信托5、信托行为信托财产信托关系人6、财务管理职能资财融通职能信用服务职能7、补救8、P223 9、P223 10、无形有形11、纸质12、原有收入和财富13、自然增值14、经常项目15、离岸16、劳务17、资本项目18、平衡和结算19、国际债券20、存放款国际结算三、单选:1、D 2、A 3、C 4、A 5、B 6、B 7、C 8、A 9、D 10、B 11、B 12、B 13、C 14、A 15、B 16、B 17、A 18、B 19、A 20、C四、多选:1、ACE 2、ABE 3、ABDE 4、ACE 5、ACDE 6、ADE 7、CDE 8、AC 9、ADE 10、ACE 11、ACE 12、ABDE 13、ABCDE 14、ABDE 15、ABDE 16、ACDE 17、ABCD 18、BCDE 19、CDE 20、CDE五、判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 7、×2 8、×29、√30、√六、计算:1.银行付现额=票据面额×(1—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0)=2000×(1—10%×60/360)=1966.67(元)2.持有期收益率=[(卖出价格—买入价格)+年利息]/购买期债券市场价格×100%=[(97—95)+5]/95×100% =7.37%。
财政与金融试题5套练习题 测试题带答案 题库

《财政与金融》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20分)1、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是()。
A、计划财政B、家计财政C、公共财政D、生产建设财政2、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收支分配活动是()。
A、金融B、财政C、个人分配D、公司财务3、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必须考虑区域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特征。
A、弥补市场失效B、提供公平服务C、非盈利性D、法制性4、各国政府普遍运用的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专项收入D、债务收入5、下列选项中,成为我国财政收入基础的是()。
A、工业B、农业C、交通运输业D、商业服务业6、发行公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
A、筹集建设资金B、稳定物价C、弥补财政赤字D、调节经济7、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是()。
A、税收对象B、纳税环节C、纳税人D、税率8、被认为最具负担公平的税率制度是()。
A、比例税率B、实际税率C、平均税率D、最低税率9、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的审批机关是()。
A、本级政府B、本级财政部门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0、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C部分B、V部分C、M 部分D、V和M部分11、纸币之所以能够产生,跟货币执行()职能的特点有关。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12、货币制度基本的内容是规定()。
A、货币材料B、货币单位C、货币名称D、价格标准13、当央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时,将导致货币的供应量()。
A、增加B、减少C、不确定D、不变14、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形式提供的信用。
A、商品B、货币C、资本D、证券15、实际利率等于()。
A、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之差B、名义利率加通货膨胀率之和C、市场利率减官定利率之差D、市场利率加官定利率之和16、某客户2007年7月7日向银行申请贴现,票据金额为80万元,票据到期是2007年11月7日,该银行审查同意后,办理贴现,假设贴现率为9‰,贴现利率为()元。
财政与金融练习题全集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 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购买支出的是()。
A. 财政补贴支出B. 债务利息支出C. 行政管理费支出D. 社会保险费支出2.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社会福利B. 社会保险C. 社会救济D. 商业保险3. 财政收入的规模,从根本上讲决定于()。
A. 社会消费的规模B. 生产的规模C. 商品交换的规模D. 建设资金需要的规模4. 从社会经济所有制构成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所有制经济。
A. 国有B. 集体C. 个体D. 中外合资5. 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来看,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
A. CB. VC. C + VD. M6.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是()。
A. 9 级全额累进税率B. 5 级超额累进税率C. 9 级超额累进税率D. 20 %的比例税率7. 下列税种中,属于所得课税的有()。
A. 农业税B. 关税C. 耕地占用税D. 证券交易税8.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
A. 20%B. 30%9. 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
A. 设立偿债基金B. 依赖财政盈余C. 预算列支D. 举借新债10.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
A. 处理预算资金上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B. 处理国家与企业的物质利益关系C. 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D.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1. 我国从 1994 年起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A. 总额分成B.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C. 分税制D. 划分税收,核定收支,分级包干12. 货币流通量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变化。
A. 正比B. 反比C. 等比D. 环比13. 前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信用形式是()。
A. 高利贷信用B. 银行信用C. 国家信用D. 商业信用14. 出票人为银行的汇票即()。
A. 即期汇票B. 商业汇票C. 银行汇票D. 银行承兑汇票15. 证券发行市场又叫做()市场。
A. 次级B. 一级C. 二级D. 店头16. 证券流通市场又叫做()市场。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稳定物价C. 减少失业率D. 维护社会公平答案: A2.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不包括()A. 资金的聚集B. 风险的转移C. 信息的公开D. 直接融资答案: D3. 以下哪个不是金融工具的特点?()A. 流动性B. 收益性C. 风险性D. 稳定性答案: D4.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A.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B. 管理国家外汇储备C. 监管金融市场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 D5. 以下哪个属于直接融资方式?()A. 银行贷款B. 债券发行C. 股票发行D. 信托投资答案: C二、判断题1.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的支出超过其收入的部分。
()答案:正确2.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同一概念。
()答案:错误3. 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可用于贷款的资金越少。
()答案:正确4. 利率上升会导致债券价格上升。
()答案:错误5.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
答案: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主要手段包括政府支出、税收和债务管理。
货币政策则是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主要手段包括调整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
2. 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它们的作用是什么?答案: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其他基础资产的价值。
它们的作用包括风险管理、价格发现和投机。
通过衍生工具,投资者可以对冲风险,减少潜在的损失。
3.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什么影响?答案: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升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多重影响,包括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加生产成本、影响投资决策等。
四、论述题1. 论述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答案:在经济危机中,财政政策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及答案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第一讲财政导论一、名词解释1、财政(“国家分配论”观点):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外部效应:当生产或使用某种产品时,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本身付出一定成本或享受一定好处外,也对其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效益,但生产者或消费者并未进行赔偿或得到报酬。
3、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二、填空题1、“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即公共财政是指公共部门的(公共经济)行为。
3、通过财政分配满足的需要,其性质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4、公共财政学的理论认为,(市场失灵)决定着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5、公共产品应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6、税收属于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7、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被归结为追求(效率)与(公平)。
三、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
A 国家B 政府C 政党D 民众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C )。
A 国民生产总值B 商品价值C 一部分社会产品D 社会总产值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D )。
A 增加就业B 调节社会收入C 满足经济发展需要D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4、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 D )以下可视为物价稳定。
A 0B 1%C 3%D 5%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A B E )。
A 卫生保健B 生态环境保护C 医疗事业D 邮政电信E 公安司法2、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 C E )。
A充分就业 B 通货紧缩 C 物价稳定 D 经济滞胀 E 经济增长3、实现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有( B D E )。
A “相机抉择”B投资性支出 C “自动稳定器”D财政收入E转移性支出五、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1、经济稳定是指在经济适度增长中的稳定。
(√)2、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就业。
(×)3、公共产品一般都是无形产品。
财政与金融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金融概论(一)货币与货币流通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实物货币形态中被人们选择作为货币的商品必须具有(ABCD )的特性。
A.价值含量较大B.易于保存C.容易分割D.人们都乐于接受2、信用货币具有的特征是(ABD)。
A.是价值符号B.是负债货币C.可以任意发行D.国家强制性3、虚金本位制也叫(D)。
A.金币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生金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4、本位货币是(A )。
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
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C•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5、实物货币是指(D)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B不能分割的货币C.专指贵金属货币 D . 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6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
A.信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7、货币的本质属性是(D)的统一。
A.价值和价格B.价值和交换价值C•价值和使用价值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8、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的是(BC )。
A.实现商品的交换 B .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C.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 D .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9、货币在(A )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10、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D )。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畜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11、最早实行的货币制度是(A) °A.金本位B.银本位C.金银复本位D.纸币本位12、纸币本位制是以(CD ) 的货币制度。
A.银行券为本位货币B.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本位货币C.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D.纸币为本位货币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X”)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X )2、一般国家都规定主币是无限法偿。
(V )3、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主要表现为现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金融概论(一)货币与货币流通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有1—4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1、实物货币形态中被人们选择作为货币得商品必须具有( ABCD )得特性。
A、价值含量较大B、易于保存C、容易分割D、人们都乐于接受2、信用货币具有得特征就是( ABD )。
A、就是价值符号B、就是负债货币C、可以任意发行D、国家强制性3、虚金本位制也叫( D )。
A、金币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生金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4、本位货币就是( A ).A.被规定为标准得,基本通货得货币。
B.以黄金为基础得货币.C.本国货币当局发行得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得货币。
5、实物货币就是指( D )A.没有内在价值得货币 B.不能分割得货币C.专指贵金属货币 D。
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得价值6、贝币与谷帛就是我国历史上得(C)。
A。
信用货币 B.纸币C。
实物货币D。
金属货币7、货币得本质属性就是( D )得统一。
A。
价值与价格 B。
价值与交换价值C。
价值与使用价值 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8、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得就是(BC )。
A.实现商品得交换B。
表现特定商品得价值C。
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得难题D.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9、货币在( A )时执行流通手段得职能。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C。
支付工资 D。
表现商品价值10、流动性最强得金融资产就是( D ).A.银行活期存款 B.居民储蓄存款C。
银行定期存款 D.现金11、最早实行得货币制度就是( A )。
A.金本位B。
银本位C.金银复本位D.纸币本位12、纸币本位制就是以( CD )得货币制度。
A。
银行券为本位货币 B.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得本位货币C.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 D。
纸币为本位货币二、判断题(正确得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得划“×”)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就是现实得货币。
(×)2、一般国家都规定主币就是无限法偿。
(√ )3、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主要表现为现金.(× )4、财政收支、信贷收支与工资支付等职能得实现都就是借助于货币得支付手段职能。
( √ )5、典型得银行券与典型得纸币都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属货币.(×)6.被当作交换媒介得商品不一定就就是货币。
(√)7.现金就是货币,银行存款也就是货币。
( √)8.信用货币建立在货币得价值尺度得职能上。
(× )9。
货币作为交换手段不一定就是现实得货币.(×)10、用纸做得货币,如银行券与国家发行得纸币,在性质上都就是一样得.(× )11。
古代实物货币与现代信用货币在执行价值储藏手段得职能上没有区别。
(√)12.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得最大优势在于它得收益性.( ×)13.信用货币价值稳定得基础就是中央银行提供给社会公众得信用。
( √ ) 三、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在经济交往过程中,货币不断在不同得经济主体之间转手,彼收此支,此支彼收,由此及彼,这种连续不断、割裂不开得货币收支系统,通常称之为货币流通。
2、信用货币——也称债务货币,其本身价值远低于其货币价值,且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它只就是一种信用凭证或价值符号,主要依靠银行信用与政府信用而流通.3、纸币--就是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得基础上产生得,不与贵金属挂钩也不能兑现为黄金得信用货币,就是依靠国家法律强制发行与流通得一种纸制得货币符号.4、银行券--就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制度下,由银行发行得、可以随时兑换得待用货币,实质上就是由银行自身发出得一种负债证明书.5、电子货币--就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得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得“储值”与预付支付机制.6、货币制度--简称“币制”就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得货币流通得组织形式。
7、价值尺度——指货币衡量与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得作用,它就是货币本质得体现,表现为价格。
8、流通手段--以货币充当商品流通得媒介,就称为流通手段。
9、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得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而使早先发生得流通过程结束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得职能。
(二)信用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有1-4个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
)1、下列对信用得正确得理解包括(BCD )A、所有权转移B、就是借与贷得总称C、就是以偿还为条件得付出D、借贷一般就是有利息得2、我国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三角债,从本质上瞧,这属于(A )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 D 、消费信用3、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信用主要就是指(AB)A、对国内得负债B、对国外得负债C、国家负债D、国家贷款4、对高利贷信用理解正确得就是(BD)A、就是现代占据主导地位得信用形式B、就是最古老得信用形式C、就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提供得信用D、利率极高5、支票产生得信用基础就是(B)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际信用D、消费信用6、商业信用中使用得信用工具有(AB )A、商业汇票B、商业本票C、支票D、债券7、典型得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得两个同时发生得经济行为就是(AB)A、买卖行为B、借贷行为C、分配行为D、生产行为8、与公司、企业得经营活动直接联系得信用形式就是(B)A、消费信用B、商业信用C、国家信用D、银行信用9、以货币形式提供得信用包括( BC D)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10、信用形式就是指( C )A、借者取得商品或货币得形式B、贷者贷出商品或货币得形式C、借贷关系特征得表现形式D、借贷资本得表现形式11、银行信用就是银行与其她金融机构以( B )形式提供得信用。
A、商品B、货币C、证券D、资本12、高利贷信用得主要特点就是(AC)。
A、非生产性B、时间长C、利息率高D、生产性13、消费信用得主要方式就是( ABD )。
A、消费贷款B、信用卡C、贴现贷款D、分期付款购买14。
国家信用就是国家(政府)(AB)得一种信用形式。
A、以债权人身份分配资金B、以债务人身份筹集资金。
C、利用税收筹集资金D、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二、判断题(正确得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得划“×”)1、商业信用就是工商企业之间提供得信用,它以借贷活动为基础.(×)2、通过办理商业票据得贴现或抵押贷款等方式,商业信用可以转变为银行信用.(√)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就是对立得,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得规模日益缩小.(×)4、在现代经济中,政府信用得作用日益增强,这主要用于弥补政府开支得需要而造成得。
( √)5、消费信用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就是一种有效得手段,其规模越大越好.( ×)6、个人得货币收入总额,通常情况下就就是个人可以支配得货币收入。
(×)7、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货币形态提供得信用就是商业信用。
(×)8、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得局限性,它最终将取代商业信用。
(×)9、消费信用既可以采取商品形态,又可以采取货币形态.(√)10、商业信用就是现代信用活动中最主要信用形式。
( ×)11、当代经济为信用经济,因此,信用对经济生活只会带来有利得促进作用。
( ×)12、消费信用就是经济增长得润滑剂。
(√)13、商业信用得运动与经济周期得波动呈顺循环变动,即信用规模随着生产与商品流通规模得缩小而缩小,反之则扩大。
(√)三、名词解释1、信用-- 即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得基础上,通过契约方式向受信人出借资金,要求其在约定时间偿还本金与支付利息得经济行为,体现了二者间得债权与债务关系.2、消费信用-—就是工商企业、银行及其她金融机构以消费资料为对象,向消费者提供得信用。
3、商业信用--就是指工商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与劳务交易时以延期支付与预付货款得形式所提供得信用.4、银行信用-—就是指银行及其她金融机构通过存款、放款、贴现等方式,以货币形态提供得信用。
5、国家信用-—就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得一种信用活动,即国家以债务人身份按照信用原则以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国内外借入货币资金,或就是以债权人得身份,向外国政府等提供贷款形成得信用形式.(三)利息与利率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有1—4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1、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使用权得价格表现形式就是(B ).A、利息B、利率C、收益D、收益率2、关于利息得本质,下列哪种说法就是正确得(CD )A、利息就是因放弃货币得使用权而获得得报酬B、利息就是资本所有者不将资本用于消费所获得得报酬C、利息就是在信用关系中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得报酬D、利息就是放弃货币灵活性与承担风险得报酬3、按一定期限(如1年),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得方法就是(B )A、单利计息B、复利计息C、固定利率D、浮动利率4、某企业获得银行一笔期限3年、年利率为5%得1000万元贷款,每年计息一次,若按复利计息,该笔贷款到期得本利与为(C ).A、1050万元B、1102.5万元C、1157。
63万元D、1150。
63万元5、在借贷期限内规定可以调整与变动得利率就是( B )。
A、固定利率B、浮动利率C、名义利率D、实际利率6、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得关系可表述为(D)。
A、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B、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C、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D、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7、由金融市场得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得利率就是(B).A、基准利率B、市场利率C、官定利率D、实际利率8、社会再生产状况对利率波动有很大影响,引起利率急剧上升到最高限度得就是(A)。
A、繁荣阶段B、复苏阶段C、萧条阶段D、危机阶段9、以下哪一种利率通常被称作基准利率( B ).A、存贷款利率B、国债利率C、民间借贷利率D、同业拆借利率10、某企业获得银行一笔为期3年、年利率为5%得100万元贷款,每年计息一次,若按复利计息,则该笔贷款第一年、第二年与第三年得本利与分别为(ACD )A、105万元B、125万元C、115.76万元D、110。
25万元11、利息率得表示方式主要有(ABC )A、年利率B、月利率C、日利率D、官定利率12、在物价下跌得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该把名义利率( D)A、保持不变B、与实际利率对应C、调高D、调低13、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三年,按年计息,单利计算,则到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就是( C )A、11。
91万元B、119.1万元C、118万元D、11。